CN104253683A - 终端装置及其执行的资源确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及其执行的资源确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53683A
CN104253683A CN201410575289.XA CN201410575289A CN104253683A CN 104253683 A CN104253683 A CN 104253683A CN 201410575289 A CN201410575289 A CN 201410575289A CN 104253683 A CN104253683 A CN 1042536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 unit
unit band
resource
descending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752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53683B (zh
Inventor
西尾昭彦
中尾正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Patent Trust Inc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ublication of CN104253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3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53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36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49Demodulators
    • H04L27/265Fourier transform demodulators, e.g.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or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de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49Demodulators
    • H04L27/26524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or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de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de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16Time-frequency-cod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装置及其执行的资源确定方法。该终端装置,设定有包含第1分量载波和第2分量载波的多个分量载波,包括:接收单元,在所述第2分量载波接收包含表示分配了资源的资源分配信息和发送功率控制字段的下行控制信道;映射单元,使用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字段,确定对于所述第1分量载波的下行数据的响应信号的发送所使用的、所述第1分量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及其执行的资源确定方法
本申请是以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申请号:201080012149.1
申请日:2010年3月15日
发明名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无线通信基站装置以及资源区域设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无线通信基站装置以及资源区域设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3GPP-LTE(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Radio Access NetworkLong Term Evolution: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无线接入网长期演进,以下,称为LTE)中,采用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作为下行线路的通信方式,采用SC-FDMA(Single 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作为上行线路的通信方式(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2和3)。
在LTE中,无线通信基站装置(以下,省略为“基站”)通过将系统频带内的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以被称为子帧的每单位时间分配给无线通信终端装置(以下,省略为“终端”),从而进行通信。另外,基站将用于通知下行线路数据和上行线路数据的资源分配结果的控制信息发送到终端。将该控制信息例如使用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等下行线路控制信道发送到终端。这里,各PDCCH占用由1个或连续的多个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控制信道单元)构成的资源。另外,在LTE中,支持具有最大20MHz的带宽的频带作为系统带宽。
另外,PDCCH在各子帧开头的3OFDM码元内被发送。另外,PDCCH的发送中使用的OFDM码元数能够以子帧单位进行控制,并且根据使用以各子帧开头的OFDM码元发送的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通知的CFI(Control Format Indicator:控制格式指示)信息而受到控制。
另外,基站对一子帧分配多个终端,所以同时发送多个PDCCH。此时,基站为了识别各个PDCCH的发送目的地的终端,将以发送目的地的终端ID进行了屏蔽(masking)(或加扰)所得的CRC比特包含在PDCCH中进行发送。然后,在有可能发往本终端的多个PDCCH中,终端利用本终端的终端ID对CRC比特进行解蔽(demasking)(或解扰),从而对PDCCH进行盲解码而检测发往本终端的PDCCH。
另外,以削减终端中的盲解码的次数为目的,正在研究对每个终端限定盲解码的对象即CCE的方法。该方法中,对每个终端限定作为盲解码对象的CCE区域(以下,称为搜索空间(Search Space))。由此,各终端仅对于分配给了本终端的搜索空间内的CCE进行盲解码即可,因此能够削减盲解码的次数。这里,使用各终端的终端ID和作为进行随机化的函数的哈希(hash)函数设定各终端的搜索空间。
另外,对于从基站发往终端的下行线路数据,终端将表示下行线路数据的差错检测结果的响应信号(以下称为ACK/NACK信号)反馈给基站。将该ACK/NACK信号,例如使用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等上行线路控制信道发送到基站。这里,为了省去用于将ACK/NACK信号的发送中使用的PUCCH从基站通知给各终端的信令而高效率地使用下行线路的通信资源,将分配了下行线路数据的CCE号和用于发送对该下行线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的PUCCH的资源号关联。各终端能够根据该关联,从被映射发往本终端的控制信息的CCE,判定来自本终端的ACK/NACK信号的发送中使用的PUCCH。另外,ACK/NACK信号是表示ACK(无差错)或NACK(有差错)的1比特信号,进行BPSK(Binary PhaseShift Keying:二相相移键控)调制后被发送。另外,基站能够自由地设定在ACK/NACK信号的发送中使用的PUCCH的资源区域,并将PUCCH的资源区域的开始资源号通过广播信息通知给位于本基站的小区内的所有终端。
另外,终端在PUCCH发送中使用的发送功率通过PDCCH内包含的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而受到控制。
另外,开始了实现比LTE更进一步的通信的高速化的高级3GPPLTE(3GPP LTE-Advanced)(以下,称为LTE-A)的标准化。在LTE-A中,为了实现最大1Gbps以上的下行传输速度和最大500Mbps以上的上行传输速度,预计导入能够以40MHz以上的宽带频率进行通信的基站和终端(以下,称为LTE-A终端)。另外,LTE-A系统不仅被要求收纳LTE-A终端,还被要求收纳与LTE系统对应的终端(以下称为LTE终端)。
在LTE-A中,为了实现40MHz以上的宽带通信,提出了连结多个频带进行通信的频带聚合(Band aggregation)方式(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例如,将具有20MHz的带宽的频带作为通信频带的基本单位(以下,称为单位频带(component band))。因此,在LTE-A中,例如通过连结两个单位频带,实现40MHz的系统带宽。
另外,在LTE-A中,可以考虑基站使用各个单位频带的下行单位频带对终端通知各个单位频带的资源分配信息(例如,非专利文献4)。例如,进行40MHz的宽带传输的终端(使用两个单位频带的终端),通过接收被配置到各个单位频带的下行单位频带的PDCCH,从而获得两个单位频带的资源分配信息。
另外,在LTE-A中,也预想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的各个线路中的数据传输量相互独立。例如,可能有在下行线路中进行宽带传输(40MHz的通信频带),在上行线路中进行窄带传输(20MHz的通信频带)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对终端而言,下行线路中使用两个下行单位频带,上行线路中仅使用一个上行单位频带。即,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中使用非对称的单位频带(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5)。此时,对以两个下行单位频带分别发送了的下行线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都使用被配置给了一个上行单位频带的PUCCH中的ACK/NACK资源而将其发送到基站。
另外,还在研究即使在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中使用相同数量的单位频带的情况下,与上述的使用非对称的单位频带的情况同样,从一个上行单位频带发送对以多个下行单位频带分别发送了的下行线路数据的多个ACK/NACK信号。这里,对每个终端独立地设定从多个上行单位频带中的、哪个上行单位频带发送ACK/NACK信号。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211 V8.3.0,“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Release 8),”May 2008
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6.212 V8.3.0,“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Release 8),”May 2008
非专利文献3:3GPP TS 36.213 V8.3.0,“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Release8),”May 2008
非专利文献4:3GPP TSG RAN WG1 meeting,R1-082468,“Carrieraggregation LTE-Advanced,”July 2008
非专利文献5:3GPP TSG RAN WG1 meeting,R1-090813,“PUCCH designfor carrier aggregation,”February 2009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从一个上行单位频带发送对以多个下行单位频带分别发送了的下行线路数据的多个ACK/NACK信号的情况下,需要使对以各个下行单位频带分别发送了的下行线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不相互发生冲突。也就是说,在各个上行单位频带中,需要对所有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分别设定用于发送ACK/NACK信号的PUCCH的资源区域(以下称为PUCCH区域)。
这里,对各个上行单位频带设定的、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需要确保充分的资源区域以便容纳对从各下行单位频带发送了的下行线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这是因为ACK/NACK资源与CCE被1对1地关联。因此,随着下行单位频带数的增加,各上行单位频带中需要确保的PUCCH区域(ACK/NACK资源数)增大,分配终端的上行线路数据的上行资源(例如,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缺乏。由此,上行线路的数据吞吐量下降。
另外,基站以广播信息分别通知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这里,在多个上行单位频带中,需要设定上述PUCCH区域,所以基站以与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成对)的下行单位频带的广播信息,通知各下行单位频带的PUCCH区域。也就是说,对于各上行单位频带,需要通知与所有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有关的信息(广播信息)。因此,下行线路的数据吞吐量因下行线路的广播信息的开销增大而下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从一个上行单位频带发送对以多个下行单位频带分别发送了的下行线路数据的多个ACK/NACK信号的情况下,也能够不增加信令,并减少上行单位频带中的PUCCH区域(ACK/NACK资源数)的终端、基站以及资源区域设定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终端装置是设定有包含第1分量载波和第2分量载波的多个分量载波的终端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在所述第2分量载波接收包含表示分配了资源的资源分配信息和发送功率控制字段的下行控制信道;映射单元,使用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字段,确定对于所述第1分量载波的下行数据的响应信号的发送所使用的、所述第1分量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
本发明资源确定方法是在终端装置执行的资源确定方法,在所述终端装置设定有包括第1分量载波和第2分量载波的多个分量载波,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2分量载波中接收包含表示分配了资源的资源分配信息和发送功率控制字段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步骤;使用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字段,确定对于所述第1分量载波的下行数据的响应信号的发送所使用的、所述第1分量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的步骤。
本发明的终端是使用多个下行单位频带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其采用的结构包括:接收单元,对所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获取CFI信息,该CFI信息表示在被分配发往本装置的下行线路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的控制信道中使用的码元数;设定单元,在对本装置设定的上行单位频带中,基于所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的所述CFI信息,对所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设定被分配对所述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的资源区域;以及映射单元,将所述响应信号映射到与所述下行线路数据的分配中使用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所述资源区域。
本发明的基站采用的结构包括:生成单元,对于使用多个下行单位频带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对所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生成CFI信息,该CFI信息表示在被分配发往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的下行线路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的控制信道中使用的码元数;以及接收单元,在对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设定的上行单位频带中,基于所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的所述CFI信息,确定被分配对所述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的资源区域,并从与所述下行线路数据的分配中使用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所述资源区域中提取所述响应信号。
本发明的资源区域设定方法,在使用多个下行单位频带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对所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获得CFI信息,该CFI信息表示在被分配发往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的下行线路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的控制信道中使用的码元数;以及在对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设定的上行单位频带中,基于所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的所述CFI信息,对所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设定被分配对所述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的资源区域。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从一个上行单位频带发送对以多个下行单位频带分别发送了的下行线路数据的多个ACK/NACK信号的情况下,也能够不增加信令,并减少上行单位频带中的PUCCH区域(ACK/NACK资源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基站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终端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与各CCE关联的PUCCH的资源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PUCCH区域的设定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PUCCH区域的设定的图(设定方法1)。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PUCCH区域的设定的图(设定方法1)。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PUCCH区域的设定的图(设定方法2)。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PUCCH区域的设定的图(非对称的情况下)。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PUCCH区域的设定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PUCCH区域的设定的图。
标号说明
100 基站
200 终端
101 设定单元
102 控制单元
103 PDCCH 生成单元
104、107、109、110、211、212 调制单元
105 分配单元
106 PCFICH生成单元
108 广播信息生成单元
111 复用单元
112、215 IFFT单元
113、216 CP附加单元
114、217 射频发送单元
115、201 天线
116、202 射频接收单元
117、203 CP去除单元
118、204 FFT单元
119 提取单元
120 IDFT单元
121 数据接收单元
122 ACK/NACK接收单元
205 分离单元
206 广播信息接收单元
207 设定信息接收单元
208 PCFICH接收单元
209 PDCCH接收单元
210 PDSCH接收单元
213 DFT单元`
214 映射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对相同的结构要素附加相同的标号,其说明因重复而省略。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假定下行线路和上行线路分别由两个单位频带构成的系统。另外,基站使用被配置于两个下行单位频带的PDCCH进行下行线路数据的分配,并向终端发送下行线路数据。另外,终端将对使用两个下行单位频带发送的下行线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使用被配置于一个上行单位频带的PUCCH反馈给基站。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100的结构的方框图。
在图1所示的基站100中,设定单元101例如根据所需传输速率或数据传输量,对每个终端设定(configure)在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中分别使用的一个或多个单位频带。例如,设定单元101设定在数据发送中使用的上行单位频带和下行单位频带、以及在PUCCH发送中使用的上行单位频带。另外,设定单元101将包含对各终端设定了的单位频带的设定信息,输出到控制单元102、PDCCH生成单元103以及调制单元107。
控制单元102生成用于表示分配终端的上行线路数据的上行资源(例如,PUSCH)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以及表示分配发往终端的下行线路数据的下行资源(例如,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下行资源分配信息。然后,控制单元102将上行资源分配信息输出到PDCCH生成单元103和提取单元119,并将下行资源分配信息输出到PDCCH生成单元103和复用单元111。这里,控制单元102基于从设定单元101输入的设定信息,将上行资源分配信息和下行资源分配信息分配给被配置到对各终端设定了的下行单位频带的PDCCH。具体而言,控制单元102将下行资源分配信息分配给被配置于该下行资源分配信息所表示的资源分配对象的下行单位频带的PDCCH。另外,控制单元102将上行资源分配信息分配给被配置于与该上行分配信息所表示的资源分配对象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的PDCCH。另外,PDCCH由一个或多个CCE构成。另外,基于分配的终端的传播路径质量(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和控制信息大小,将基站100使用的CCE数设定为终端能够以充分必要的差错率接收控制信息。另外,控制单元102基于各下行单位频带中被分配了控制信息(例如,分配信息)的PDCCH所使用的CCE数,对每个下行单位频带决定PDCCH的发送中使用的OFDM码元数,并生成用于表示决定了的OFDM码元数的CFI信息。也就是说,控制单元102对于使用多个下行单位频带进行通信的终端,对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生成CFI信息,该CFI信息表示在被分配了发往终端的下行线路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上行资源分配信息或下行资源分配信息)的PDCCH中使用的码元数。另外,控制单元102将每个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输出到PCFICH生成单元106、复用单元111以及ACK/NACK接收单元122。
PDCCH生成单元103生成包含从控制单元102输入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以及下行资源分配信息的PDCCH信号。另外,PDCCH生成单元103对被分配了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以及下行资源分配信息的PDCCH信号附加CRC比特,进而将CRC比特以终端ID进行屏蔽(或加扰)。然后,PDCCH生成单元103将屏蔽后的PDCCH信号输出到调制单元104。
调制单元104对从PDCCH生成单元103输入的PDCCH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后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PDCCH信号输出到分配单元105。
分配单元105将从调制单元104输入的各终端的PDCCH信号,分别分配给各单位频带的下行单位频带中的每个终端的搜索空间内的CCE。例如,分配单元105根据使用各终端的终端ID以及进行随机化的哈希函数计算出的CCE号和构成搜索空间的CCE数(L),计算对各终端设定了的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的搜索空间。也就是说,分配单元105将使用某终端的终端ID以及哈希函数计算出的、CCE号设定为该终端的搜索空间的开始位置(CCE号),并将从开始位置至连续了相当于CCE数L的CCE为止设定为该终端的搜索空间。这里,分配单元105在对每个终端设定了的多个下行单位频带间,设定同一搜索空间(由同一CCE号的CCE构成的搜索空间)。然后,分配单元105将分配给了CCE的PDCCH信号输出到复用单元111。另外,分配单元105将分配了PDCCH信号的CCE的CCE号输出到ACK/NACK接收单元122。
PCFICH生成单元106基于从控制单元102输入的每个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生成PCFICH信号。例如,PCFICH生成单元106将各下行单位频带的2比特的CFI信息(CFI比特)进行编码而生成32比特的信息,并通过将生成了的32比特的信息进行QPSK调制而生成PCFICH信号。然后,PCFICH生成单元106将所生成的PCFICH信号输出到复用单元111。
调制单元107将从设定单元101输入的设定信息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设定信息输出到复用单元111。
广播信息生成单元108设定本基站的小区的使用参数(系统信息(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系统信息块))),并生成包含设定了的系统信息(SIB)的广播信息。这里,基站100使用与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来广播各上行单位频带的系统信息。另外,作为上行单位频带的系统信息有在表示ACK/NACK信号的发送中使用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资源号)的PUCCH区域信息等。然后,广播信息生成单元108将包含本基站的小区的系统信息(SIB)的广播信息输出到调制单元109,所述本基站的小区的系统信息(SIB)包含PUCCH区域信息等。
调制单元109将从广播信息生成单元108输入的广播信息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广播信息输出到复用单元111。
调制单元110将输入的发送数据(下行线路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后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发送数据信号输出到复用单元111。
复用单元111将从分配单元105输入的PDCCH信号、从PCFICH生成单元106输入的PCFICH信号、从调制单元107输入的设定信息、从调制单元109输入的广播信息以及从调制单元110输入的数据信号(即PDSCH信号)进行复用。这里,复用单元111基于从控制单元102输入的CFI信息,对每个下行单位频带决定对PDCCH配置的OFDM码元数。另外,复用单元111基于从控制单元102输入的下行资源分配信息,将PDCCH信号和数据信号(PDSCH信号)映射到各下行单位频带。另外,复用单元111也可以将设定信息映射到PDSCH。然后,复用单元111将复用信号输出到IFFT(I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立叶逆变换)单元112。
IFFT单元112将从复用单元111输入的复用信号变换为时间波形,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附加单元113将CP附加到该时间波形中,由此获得OFDM信号。
射频发送单元114对于从CP附加单元113输入的OFDM信号进行无线发送处理(上变频、D/A变换等),将其经由天线115发送。
另一方面,射频接收单元116对于经由天线115以接收频带接收到的无线接收信号进行无线接收处理(下变频、A/D变换等),并将获得的接收信号输出到CP去除单元117。
CP去除单元117从接收信号中去除CP,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立叶变换)单元118将去除CP后的接收信号变换为频域信号。
提取单元119基于从控制单元102输入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例如,4子帧前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从FFT单元118输入的频域信号中提取各终端的上行线路数据和PUCCH信号(例如,ACK/NACK信号)。IDFT(Inverse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立叶逆变换)单元120将由提取单元119提取出的信号变换为时域信号,并将该时域信号输出到数据接收单元121和ACK/NACK接收单元122。
数据接收单元121将从IDFT单元120输入的时域信号中的、上行线路数据进行解码。然后,数据接收单元121将解码后的上行线路数据作为接收数据输出。
ACK/NACK接收单元122提取从IDFT单元120输入的时域信号中的、对下行线路数据(PDSCH信号)的来自各终端的ACK/NACK信号。具体而言,ACK/NACK接收单元122在对各终端所设定的上行单位频带中,从与被配置了在下行线路数据的分配中所使用的PDCCH信号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中的、与该PDCCH信号中所使用的CCE关联的PUCCH(ACK/NACK资源)中提取ACK/NACK信号。这里,根据从控制单元102输入的、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计算出的、可由各下行单位频带使用的CCE数、以及下行单位频带号,确定PUCCH区域。这里,在基站100对于某个终端将包含多个单位频带的下行线路数据(PDSCH信号)的下行资源分配信息的PDCCH信号分配给了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CCE的情况下,ACK/NACK接收单元122在对各个下行单位频带的PUCCH区域中,从与在下行线路数据的分配中使用了的CCE的CCE号关联的PUCCH(ACK/NACK资源)中提取ACK/NACK信号。具体而言,ACK/NACK接收单元122在被设定给了终端的上行单位频带中,基于根据被设定给了终端的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的CFI信息计算出的、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可使用的CCE数,确定被分配对下行线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的PUCCH区域。然后,ACK/NACK接收单元122从与下行线路数据的分配中使用了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中提取ACK/NACK信号。由此,ACK/NACK接收单元122获得对多个单位频带的下行线路数据的各ACK/NACK信号。然后,ACK/NACK接收单元122进行提取出的ACK/NACK信号的ACK/NACK判定。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200的结构的方框图。终端200使用多个下行单位频带接收数据信号(下行线路数据),并使用一个上行单位频带的PUCCH将对该数据信号的ACK/NACK信号发送到基站100。
在图2所示的终端200中,射频接收单元202采用可变更接收频带的结构,并基于从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7输入的频带信息,变更接收频带。然后,射频接收单元202对于经由天线201以接收频带接收到的无线接收信号(这里为OFDM信号)进行无线接收处理(下变频、A/D变换等),并将获得的接收信号输出到CP去除单元203。
CP去除单元203从接收信号中去除CP,FFT单元204将CP去除后的接收信号变换为频域信号。该频域信号被输出到分离单元205。
分离单元205将从FFT单元204输入的信号分离为包含各小区的系统信息的广播信息、包含设定信息的高层的控制信号(例如,RRC信令等)、PCFICH信号、PDCCH信号、以及数据信号(PDSCH信号),所述各小区的系统信息包含用于表示PUCCH区域的PUCCH区域信息。然后,分离单元205将广播信息输出到广播信息接收单元206,将控制信号输出到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7,将PCFICH信号输出到PCFICH接收单元208,将PDCCH信号输出到PDCCH接收单元209,将PDSCH信号输出到PDSCH接收单元210。
广播信息接收单元206在从分离单元205输入的广播信息中读取系统信息(SIB)。另外,广播信息接收单元206将与PUCCH发送中使用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的系统信息中包含的PUCCH区域信息,输出到映射单元214。这里,PUCCH区域信息中包含该上行单位频带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资源号),例如,通过SIB2(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type 2:系统信息块类型2)被广播。
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7在从分离单元205输入的控制信号中,读取被设定给了本终端的、用于数据发送的上行单位频带和下行单位频带、以及表示用于PUCCH发送的上行单位频带的信息。然后,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7将读取到的信息输出到PDCCH接收单元209、射频接收单元202以及射频发送单元217作为频带信息。另外,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7在从分离单元205输入的控制信号中,读取用于表示对本终端所设定的终端ID的信息,并将读取到的信息输出到PDCCH接收单元209作为终端ID信息。
PCFICH接收单元208在从分离单元205输入的PCFICH信号中提取CFI信息。也就是说,PCFICH接收单元208对本终端所设定的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获得CFI信息,所述CFI信息表示被分配了发往本终端的下行线路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的PDCCH中使用的OFDM码元数。然后,PCFICH接收单元208将提取出的CFI信息输出到PDCCH接收单元209以及映射单元214。
PDCCH接收单元209将从分离单元205输入的PDCCH信号进行盲解码,获得发往本终端的PDCCH信号(资源分配信息)。这里,PDCCH信号分别被分配给配置于从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7输入的频带信息所表示的、对本终端所设定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CE(即,PDCCH)。具体而言,首先,PDCCH接收单元209基于从PCFICH接收单元208输入的CFI信息,对每个下行单位频带确定被配置了PDCCH的OFDM码元数。然后,PDCCH接收单元209使用从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7输入的终端ID信息所表示的本终端的终端ID,计算本终端的搜索空间。这里,计算出的搜索空间(构成搜索空间的CCE的CCE号)在对本终端所设定的多个下行单位频带之间都相同。然后,PDCCH接收单元209将对所计算的搜索空间内的各CCE所分配的PDCCH信号进行解调且解码。然后,PDCCH接收单元209对于解码后的PDCCH信号,利用终端ID信息表示的本终端的终端ID,对CRC比特进行解蔽,由此将CRC=OK(无差错)的PDCCH信号判定为发往本终端的PDCCH信号。PDCCH接收单元209通过对发送PDCCH信号的每个单位频带进行上述盲解码,从而获取该单位频带的资源分配信息。然后,PDCCH接收单元209将发往本终端的PDCCH信号中包含的下行资源分配信息输出到PDSCH接收单元210,将上行资源分配信息输出到映射单元214。另外,PDCCH接收单元209将在各单位频带检测出发往本终端的PDCCH信号的CCE(CRC=OK的CCE)的CCE号输出到映射单元212。另外,在对于一个PDCCH信号使用了多个CCE的情况下,PDCCH接收单元209将开头(号最小的)CCE号输出到映射单元214。
PDSCH接收单元210基于从PDCCH接收单元209输入的、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下行资源分配信息,在从分离单元205输入的、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PDSCH信号中提取接收数据(下行线路数据)。另外,PDSCH接收单元210对于提取出的接收数据(下行线路数据)进行差错检测。然后,在差错检测的结果为接收数据中存在差错的情况下,PDSCH接收单元210生成NACK信号作为ACK/NACK信号,在接收数据中无差错的情况下,PDSCH接收单元210生成ACK信号作为ACK/NACK信号,并且将ACK/NACK信号输出到调制单元211。另外,在基站100将PDSCH发送通过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等进行空分复用,并发送两个数据块(Transport Block)的情况下,PDSCH接收单元210对于各个数据块生成ACK/NACK信号。
调制单元211将从PDSCH接收单元210输入的ACK/NACK信号进行调制。另外,在基站100在各下行单位频带中对PDSCH信号进行空分复用,并发送两个数据块的情况下,调制单元211对于ACK/NACK信号进行QPSK调制。另一方面,在基站100发送一个数据块的情况下,调制单元211对于ACK/NACK信号进行BPSK调制。也就是说,调制单元211生成一个QPSK信号或BPSK信号作为每个下行单位频带的ACK/NACK信号。然后,调制单元211将调制后的ACK/NACK信号输出到映射单元214。
调制单元212将发送数据(上行线路数据)进行调制,将调制后的数据信号输出到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立叶变换)单元213。
DFT单元213将从调制单元212输入的数据信号变换为频域的信号,并将获得的多个频率分量输出到映射单元214。
映射单元214根据从PDCCH接收单元209输入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将从DFT单元213输入的数据信号映射到被配置给了上行单位频带的PUSCH。另外,映射单元214根据从广播信息接收单元206输入的PUCCH区域信息(表示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的信息)、从PCFICH接收单元208输入的、每个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以及从PDCCH接收单元输入的CCE号,将从调制单元211输入的ACK/NACK信号映射到被配置给了上行单位频带的PUCCH。也就是说,映射单元214在对本终端设定了的上行单位频带中,基于根据对本终端设定了的对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的CFI信息计算出的、可对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使用的CCE数,对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设定被分配ACK/NACK信号的PUCCH区域。然后,映射单元214将ACK/NACK信号映射到与下行线路数据的分配中使用了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即,与从PDCCH接收单元209输入的CCE号的CCE关联的ACK/NACK资源)。
例如,如图3所示,通过一次扩频序列(ZAC(Zero Auto Correlation,零自相关)序列的循环移位量)和二次扩频序列(沃尔什(Walsh)序列等块式扩频码(Block-wise spreading code))定义PUCCH的ACK/NACK资源(A/N#0~#17)。这里,ACK/NACK资源号与CCE号1对1地关联,在映射单元214中,ACK/NACK信号被分配给与从PDCCH接收单元209输入的CCE号关联的一次扩频序列和二次扩频序列。另外,在以多个下行单位频带发送了PDSCH信号的情况下,映射单元214将对以各下行单位频带发送了的PDSCH信号的ACK/NACK信号,分别分配给与配置了该PDSCH信号的分配中使用了的PDCCH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中的、与该PDSCH信号的分配中使用了的CCE关联的ACK/NACK资源。
另外,也可以对每个单位频带设置调制单元211、调制单元212、DFT单元213以及映射单元214。
IFFT单元215将映射到PUSCH中的多个频率分量变换为时域波形,CP附加单元216对该时域波形附加CP。
射频发送单元217采用可变更发送频带的结构,并基于从设定信息接收单元207输入的频带信息,设定发送频带。然后,射频发送单元217对附加了CP的信号进行无线发送处理(上变频、D/A变换等)并将其经由天线201发送。
接着,说明基站100和终端200的动作的细节。
在以下的说明中,基站100的设定单元101(图1)对终端200设定图4所示的下行线路以及上行线路分别由两个单位频带构成的系统中的、两个下行单位频带(单位频带0和单位频带1)以及一个上行单位频带(单位频带0)。因此,无论是以哪个下行单位频带接收到的PDSCH信号,终端200都使用与在该PDSCH信号的分配中使用了的CCE关联的、被配置给了单位频带0的上行单位频带上的PUCCH的资源区域(ACK/NACK资源),将ACK/NACK信号发送到基站100。另外,在图4中,PUCCH区域被设定在上行线路的单位频带的两端,一个PUCCH在子帧的前一半和后一半被跳频发送。因此,以下的说明中,作为PUCCH区域,仅说明一方的区域。
另外,配置在图4所示的各下行单位频带中的PDCCH由多个CCE(CCE#1、CCE#3、CCE#3……)构成。另外,图4所示的ACK/NACK资源#1~#(k+j)等各ACK/NACK资源,例如与图3所示的ACK/NACK资源(A/N#0~#17)分别对应。另外,图3所示的ACK/NACK资源(A/N#0~#17)表示相当于1RB的ACK/NACK资源,在设置18个以上的ACK/NACK资源的情况下,多个RB被使用。另外,在多个RB被使用的情况下,ACK/NACK资源号从频带的两端的RB起面向中心依序地被附加号。
另外,如图4所示,将分配给各下行单位频带的PCFICH资源的CFI信息中的、表示在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中配置PDCCH的OFDM码元数的CFI信息设为CFI0,而将表示在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中配置PDCCH的OFDM码元数的CFI信息设为CFI1。另外,CFI0和CFI1取1~3(即,1~3OFDM码元)中的任一个值。这里,如图4所示,基站100的控制单元102将在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可使用的CCE数设为k个(CCE#1~#k),将单位频带0的CFI0设为L。另外,控制单元102将在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能够使用的CCE数设为j个(CCE#1~#j)。
另外,基站100的分配单元105(图1)对设定给了终端200的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CE#1~#k以及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CE#1~#j的任一个,分别分配各下行单位频带的PDCCH信号。
另外,基站100的广播信息生成单元108生成用于表示与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关联的单位频带0的上行单位频带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资源号)的系统信息。另外,广播信息生成单元108生成用于表示与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关联的单位频带1的上行单位频带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资源号)的系统信息。例如,这些系统信息包含在SIB2内。
终端200的广播信息接收单元206读取图4所示的单位频带0和单位频带1的系统信息(SIB2)中分别包含的、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上行单位频带中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资源号)。也就是说,广播信息接收单元206从图4所示的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的SIB2(未图示)中读取单位频带0的上行单位频带中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并从图4所示的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的SIB2(未图示)中读取单位频带1的上行单位频带中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
另外,PCFICH接收单元208从分配给了图4所示的单位频带0的PCFICH资源的PCFICH信号中提取CFI0(=L),并从分配给了单位频带1的PCFICH资源的PCFICH信号中提取CFI1。
然后,PDCCH接收单元209基于CFI0确定在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中被配置了PDCCH的OFDM码元数,并基于CFI1确定在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中被配置了PDCCH的OFDM码元数。然后,PDCCH接收单元209将单位频带0和单位频带1的搜索空间(未图示)内的CCE进行盲解码,确定被分配发往本终端的PDCCH信号(资源分配信息)的CCE。这里,有时被分配发往本终端的PDCCH信号(资源分配信息)的CCE有多个。由此,如图4所示,PDCCH接收单元209将分配给了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CE#1~#k中的一个或多个CCE的PDCCH信号以及分配给了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CE#1~#j中的一个或多个CCE的PDCCH信号,判定为是发往本终端的PDCCH信号。
另外,映射单元214在图4所示的单位频带0的上行单位频带中,将对使用单位频带0的CCE#1~#k中的一个或多个CCE而被分配了的下行线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以及对使用单位频带1的CCE#1~#j中的一个或多个CCE而被分配了的下行线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映射到与各下行线路数据的分配中使用了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
这里,通过基于CFI信息(这里为CFI0和CFI1)计算的各下行单位频带中可使用的CCE数以及下行线路数据的分配中使用了的CCE的CCE号(使用多个CCE的情况下为开头的CCE号),计算用于发送对使用各下行单位频带的CCE而被分配了的下行线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的PUCCH区域(ACK/NACK资源)。具体而言,首先通过下式(1)求某子帧的单位频带i的下行单位频带中可使用的CCE数NCCE(i).
NCCE(i)=(L(i)*NRE_total-NRS-NPCFICH-NPHICH)/NRE_CCE···(1)
其中,i表示单位频带的单位频带号(在图4中,i=0、1)。另外,L(i)表示某子帧的下行单位频带(单位频带i)的CFI信息(这里,L(i)=1~3),NRE_total表示1OFDM码元内包含的RE(Resource Element)数,NRS表示L(i)个的OFDM码元内包含的参照信号中使用的RE数,NPCFICH表示L(i)个的OFDM码元内包含的PCFICH信号中使用的RE数,NPHICH表示L(i)个的OFDM码元内包含的PHICH(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混合自动重发请求指示信道)信号(下行ACK/NACK信号)中使用的RE数,NRE_CCE表示每1CCE的RE数。例如、在LTE中、NPCFICH=16,NRE_CCE=36。另外、NRS取决于天线端口数,能够由终端200计算。另外,NPHICH可根据由广播信息通知的PHICH信息而由终端200计算。另外,终端200例如使用ACK/NACK信号的发送定时的4子帧前的值作为L(i)。这是因为终端在对于接收到的PDCCH信号和PDSCH信号进行解码处理等后,在4子帧后发送ACK/NACK信号。另外,RE是表示1OFDM码元内的1副载波的资源单位。
例如,通过式(1)计算出的、在图4所示的各单位频带i(其中,i=0、1)中可使用的CCE数NCCE(i)为NCCE(0)=k以及NCCE(1)=j。
另外,使用某子帧的单位频带i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CE而被分配了的下行线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被映射到根据下式(2)计算出的PUCCH资源(ACK/NACK资源号)nPUCCH
n PUCCH = N PUCCH + Σ m = 0 i - 1 N CCE ( m ) + n CCE ( i ) . . . ( 2 )
其中,NPUCCH表示由单位频带i的下行单位频带的SIB2通知的、与单位频带i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资源号),nCCE(i)表示单位频带(i+1)的下行单位频带内PDCCH发送中使用了的CCE的CCE号。另外,在式(2)中,说明了由SIB2通知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NPUCCH的情况,但在基于距离在上行单位频带中配置的整个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的相对位置,定义ACK/NACK信号的发送中使用的PUCCH资源(ACK/NACK资源)的情况下,在式(2)中不需要NPUCCH
例如,在图4所示的各单位频带i(其中,i=0,1)中,在式(2)中的CCE号nCCE(i)为nCCE(0)=1~k以及nCCE(1)=1~j。
因此,如图4所示,映射单元214根据式(2),将从由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的SIB2通知的、与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NPUCCH起k个ACK/NACK资源#1~#k,设定为与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也就是说,如图4所示,ACK/NACK资源#1~#k对于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CE#1~#k分别关联。
接着,如图4所示,映射单元214基于根据式(1)计算出的CCE数NCCE(0)=k以及单位频带0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NPUCCH,用式(2)确定与单位频带1的下行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NPUCCH+NCCE(0))。另外,映射单元214根据式(2),将从开始位置(NPUCCH+NCCE(0))起j个ACK/NACK资源#(k+1)~#(k+j)设定为与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也就是说,如图4所示,ACK/NACK资源#(k+1)~#(k+j)对于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CE#1~#j分别关联。
另外,映射单元214将对分别使用图4所示的单位频带0的CCE#1~#k而被分配了的下行线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分别映射到对应于单位频带0的PUCCH区域内的ACK/NACK资源#1~#k。另外,如图4所示,映射单元214将对分别使用单位频带1的CCE#1~#j而被分配了的下行线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分别映射到对应于单位频带1的PUCCH区域内的ACK/NACK资源#(k+1)~#(k+j)。也就是说,映射单元214基于CFI信息(图4中为CFI0)即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中可使用的CCE数,可变地设定与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换言之,映射单元214基于CFI信息(图4中为CFI0)即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中可使用的CCE数,可变地设定与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的结束位置。具体而言,映射单元214确保与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相当于与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中能够使用的CCE数对应的数。
另一方面,与终端200同样,基站100的ACK/NACK接收单元122基于从控制单元102输入的CFI0和CFI1,根据式(1)计算各下行单位频带的CCE数NCCE。另外,与终端200同样,ACK/NACK接收单元122设定与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图4所示的ACK/NACK资源#1~#k)以及与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图4所示的ACK/NACK资源#(k+1)~#(k+j))。另外,ACK/NAACK接收单元122在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中,从与分配了PDCCH信号的CCE的CCE号对应的ACK/NACK资源中分别提取对各下行单位频带的PDSCH信号的ACK/NACK信号。
这样,终端200在对本终端设定了的上行单位频带中,基于根据被设定给了本终端的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计算出的、各下行单位频带中可使用的CCE数(基站100能够发送的CCE数),每子帧地控制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
这里,被配置给各上行单位频带的PUCCH中所需的ACK/NACK资源取决于配置给各下行单位频带的PDCCH中使用的CCE数。另外,被配置给各下行单位频带的PDCCH中使用的CCE数在每子帧不同。也就是说,在各上行单位频带中,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与各下行单位频带的CCE关联的ACK/NACK资源数)对每子帧不同。
但是,终端200通过基于对每子帧通知的CFI信息计算在各下行单位频带中可使用的CCE数,从而控制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因此,终端200能够对每子帧确保相当于与在各下行单位频带能够使用的CCE数(基站能够发送的CCE数)对应的ACK/NACK资源数。也就是说,终端200能够确保与在各下行单位频带中可使用的CCE数、即在各下行单位频带中用于PDSCH信号的分割的CCE数对应的ACK/NACK资源。也就是说,在终端200中,在图4所示的单位频带0的上行单位频带中,对于单位频带0和单位频带1双方的下行单位频带分别仅确保所需最小限度的ACK/NACK资源。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终端基于从基站对每子帧通知的CFI信息,计算在各下行单位频带中可使用的CCE数,并基于计算出的CCE数,控制对各下行单位频带的PUCCH区域。由此,终端能够在被设定给了本终端的上行单位频带中,对每子帧确保与被设定给了本终端的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所需最小限度的PUCCH区域(ACK/NACK资源)。另外,终端基于LTE中现有的信令即系统信息(SIB)和CFI信息来控制PUCCH区域。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无需对LTE-A新追加从基站发往终端的信令。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从一个上行单位频带发送对以多个下行单位频带分别发送了的下行线路数据的多个ACK/NACK信号的情况下,也能够不增加信令,并减少上行单位频带中的PUCCH区域(ACK/NACK资源数)。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上行单位频带中将需要确保的PUCCH区域限制到最小限度,从而能够更多地确保PUSCH资源,所以能够提高上行线路的数据吞吐量。另外,在下行单位频带中无需新追加信令,所以PDCCH资源不增加,因而能够防止下行线路的数据吞吐量下降。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终端通过在被设定给了本终端的上行单位频带中,使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相邻,从而将所有的PUCCH区域汇总配置在一处。因此,终端能够对于PUSCH信号分配更加连续的资源(RB)。这里,基站在对于终端分配PUSCH信号时分配连续了的RB情况下,仅通知开始RB号和RB数(或结束RB号)即可,所以能够进一步减少用于通知资源分配的通知比特,能够提高资源分配效率。
另外,例如,如LTE-A那样,各下行单位频带为宽带(例如,20MHz频带)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将各下行单位频带的CCE确保为以相当于由最大的OFDM码元数(这里为3OFDM码元)确保的最大数。这是因为,在各下行单位频带为宽带的情况下,PDCCH中能够使用的每1OFDM码元的资源较多。也就是说,在多数的子帧中,需要最大的3OFDM码元作为PDCCH中使用的OFDM码元数(CFI信息)的几率小。也就是说,基站100即使不确保最大的CCE数,也能够对于多个终端分配充分的CCE,并能够获得充分的频率调度效果。例如,在1子帧中能够在20MHz频带的下行单位频带中确保最大80个CCE的情况下,基站100也可以仅确保最大数的一半即40个的CCE。由此,终端200仅对基于CFI信息计算出的CCE数的一半即40个CCE确保PUCCH区域即可,因而能够减少PUCCH区域,能够提高上行数据的吞吐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图4所示的单位频带0的上行单位频带中的PUCCH的设定,作为一例PUCCH区域的设定。但是,在本发明中,对于图4所示的单位频带1的上行单位频带的PUCCH,也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进行PUCCH区域的设定。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被设定给了终端的多个下行单位频带中的、与被设定给了终端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比与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以外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设定在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
以下具体地说明本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单位频带i(其中,i是单位频带号)的上行单位频带和单位频带i的下行单位频带关联。这里,以下行单位频带的广播信息通知与下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上行单位频带。另外,通过包含分配给单位频带i的下行单位频带的系统信息(SIB2)的广播信息,将用于表示单位频带i的上行单位频带中的、与单位频带i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的PUCCH区域信息(图5所示的PUCCH config)从基站100(图1)通知给终端200(图2)。
例如,在图5中,基站100的广播信息生成单元108将用于表示单位频带0(单位频带1)的上行单位频带中的、与单位频带0(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资源号)的系统信息(SIB2),设定给单位频带0(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
以下,说明PUCCH区域(ACK/NACK资源)的设定方法1和2。
<设定方法1>
在本设定方法中,终端200在被设定给了本终端的上行单位频带中,从对本终端设定了的多个下行单位频带中的、与该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起,按照预先决定的下行单位频带(单位频带号)的次序,将与多个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从以与所述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广播的所述资源区域的开始位置起依序地设定。
这里,基站100的设定单元101(图1)将图5所示的下行线路以及下行线路分别由两个单位频带构成的系统中的、两个下行单位频带(单位频带0和单位频带1)以及一个上行单位频带(单位频带0)设定给终端1,并将两个下行单位频带(单位频带0和单位频带1)以及一个上行单位频带(单位频带1)设定给终端2。这里,终端1和终端2具有与实施方式1中的终端200(图2)相同的结构。
另外,如5所示,与实施方式1(图4)同样,将单位频带0的CFI信息设为CFI0,并将单位频带1的CFI信息设为CFI1。另外,如图5所示,与实施方式1(图4)同样,将在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能够使用的CCE数设为k个(CCE#1~#k),并将在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可使用的CCE数设为j个(CCE#1~#j)。
因此,基站100的分配单元105(图1)对设定给终端1以及终端2的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CE#1~#k以及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CE#1~#j的任一个分别分配各终端的PDCCH信号。
另外,在图5所示的单位频带0或单位频带1的上行单位频带中,终端1和终端2的各映射单元214将对分别使用单位频带0的CCE#1~#k而被分配了的下行线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以及对分别使用单位频带1的CCE#1~#j而被分配了的下行线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映射到与各下行线路数据的分配中使用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
这里,从与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起按照单位频带号的次序,从各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即,以与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广播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起依序地设定用于发送对使用各下行单位频带的CCE而被分配了的下行线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的PUCCH区域(ACK/NACK资源)。
具体而言,在单位频带i的上行单位频带中,从通过单位频带i的下行单位频带的SIB2通知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起,按照单位频带(i)、单位频带((i+1)mod Ncc)、单位频带((i+2)mod Ncc)、……、单位频带((i+Ncc-1)mod Ncc)的次序,设定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其中,运算mod表示模运算,Ncc表示下行单位频带数。
也就是说,如图5所示,终端1的映射单元214在单位频带0的上行单位频带中,将从通过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的SIB2通知的、与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起k个ACK/NACK资源#1~#k,设定为与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接着,与实施方式1同样,如图5所示,终端1的映射单元214将从与单位频带1(=(0+1)mod 2)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k+1))起j个ACK/NACK资源#(k+1)~#(k+j),设定为与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也就是说,如图5所示,按照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的次序,从单位频带0的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即,通过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的SIB2广播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起依序地设定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终端2的映射单元214在单位频带1的上行单位频带中,将从通过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的SIB2通知的、与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起j个ACK/NACK资源#1~#j,设定为与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接着,如图5所示,终端2的映射单元214将从与单位频带0(=(1+1)mod 2)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j+1))起k个ACK/NACK资源#(j+1)~#(j+k),设定为与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也就是说,如图5所示,按照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的次序,从单位频带1的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即,通过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的SIB2广播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起依序地设定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
也就是说,在各上行单位频带中,相比于与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以外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与各上行单位频带分别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被设定在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另外,从设定了与各上行单位频带分别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的频带(即,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起,面向上行单位频带的中心频率(即,上行单位频带的内侧),依序地设定与上行单位频带分别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以外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这里,与实施方式1同样,各终端(终端200)基于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而对每子帧控制与各上行单位频带分别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以外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
在LTE-A中,不仅要求收纳LTE-A终端,而且要求收纳LTE终端。这里,就LTE终端来说,被设定一个上行单位频带和一个下行单位频带。另外,此时,就LTE终端来说,必须被设定相互关联的上行单位频带和下行单位频带。也就是说,在对LTE终端设定了的上行单位频带中,LTE终端使用的PUCCH区域通过与该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的SIB2(广播信息)而被固定地设定。
因此,在本设定方法中,在LTE终端使用的上行单位频带中,与该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LTE终端使用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必须配置在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另外,基于CFI信息,相比于与LTE终端使用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与LTE终端使用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以外的下行单位频带(例如,仅LTE-A终端使用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被配置在上行单位频带的内侧。由此,能够从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起面向上行单位频带的载波频率(中心频率),将与多个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各PUCCH区域连续地配置。也就是说,与实施方式1同样,终端200能够基于CFI信息可变地设定与LTE终端使用的上行单位频带中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以外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并且从设定给了本终端的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起无间隙地设定使PUCCH区域连续的频带。因此,根据本设定方法,与实施方式1同样,能够将PUCCH区域抑制到最小限度。
这样,根据本设定方法,即使在LTE-A终端和LTE终端共存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各上行单位频带支持LTE终端,而且与实施方式1同样,减少PUCCH区域。
另外,根据本设定方法,在某上行单位频带中,开始位置通过CFI信息受到控制的PUCCH区域(例如,与仅LTE-A终端使用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相比与对应于该上行单位频带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被可变地配置在内侧。由此,即使在CFI信息较小的情况下等,PUCCH的资源量较少的情况下,PUCCH区域也总是被汇总配置在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因此,根据本设定方法,能够将连续的宽带的资源确保作为PUSCH的资源,并能够提高资源分配效率。
另外,根据本设定方法,基于通过与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的SIB2通知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以及系统的下行单位数Ncc,在各上行单位频带按照预先设定了的单位频带的次序,设定PUCCH区域。因此,终端能够仅使用现有的控制信息而唯一地确定与所有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并且不需要新的信令。
另外,在本设定方法中,说明了系统的单位频带数为两个(图5)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中,系统的单位频带数并不限于两个的情况。例如,使用图6说明系统的单位频带数为3的情况。如图6所示,在单位频带0的上行单位频带中,从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通过单位频带0的SIB2通知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起,依序地设定与单位频带0、单位频带1、单位频带2的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同样,如图6所示,在单位频带1的上行单位频带中,从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通过单位频带1的SIB2通知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起,依序地设定与单位频带1、单位频带2、单位频带0的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对于单位频带2的上行单位频带也是同样的。
<设定方法2>
在本设定方法中,终端200在被设定给了本终端的上行单位频带中,从被设定给了本终端的多个下行单位频带中的、与该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开始,按照距离与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的载波频率近的下行单位频带的次序,从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开始依序设定与多个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
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系统的单位频带数为3个的情况。
例如,如图7所示,在单位频带0的上行单位频带中,从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通过单位频带0的SIB2通知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起,按照单位频带0、单位频带1、单位频带2的次序,被设定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也就是说,被设定了单位频带0的上行单位频带的终端200按照与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与距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的载波频率最近的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与距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的载波频率最远的单位频带2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的次序,从单位频带0的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起依序地设定各PUCCH区域。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在单位频带2的上行单位频带中,从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通过单位频带2的SIB2通知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起,按照单位频带2、单位频带1、单位频带0的次序,设定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也就是说,被设定了单位频带2的上行单位频带的终端200按照与单位频带2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与距单位频带2的下行单位频带的载波频率最近的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与距单位频带2的下行单位频带的载波频率最远的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的次序,从单位频带2的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起依序地设定各PUCCH区域。
另外,在图7中,在位于多个单位频带的中央的单位频带1(即,与单位频带0和单位频带2相邻的单位频带)的上行单位频带中,与设定方法1的图6同样地,按照单位频带1、单位频带2、单位频带0的次序,从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起依序地设定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但是,在单位频带1的上行单位频带中,也可以按照单位频带1、单位频带0、单位频带2的次序,从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起依序地设定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另外,与实施方式1同样,终端200基于CFI信息,可变地设定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
这里,在LTE-A系统的导入初期等时,假定被限定了接收带宽(例如,40MHz频带)的终端较多的情况。例如,假定下述情况,即,在图7中若将每1单位频带设为20MHz,则仅使用连续的两个下行单位频带(40MHz频带)接收下行线路数据的终端较多。此时,根据本设定方法,与连续的两个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两个PUCCH区域,被配置在上行单位频带内的相邻的频带上的可能性变高,而且被汇总配置在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
例如,在图7中,对终端200设定单位频带1和单位频带2的两个下行单位频带,并设定单位频带1或单位频带2的任一个的一个上行单位频带的情况下,终端200将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设定在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具体而言,被设定了图7所示的单位频带1的上行单位频带的终端200按照单位频带1、单位频带2的次序,将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设定在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同样,被设定了图7所示的单位频带2的上行单位频带的终端200按照单位频带2、单位频带1的次序,将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设定在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由此,在各上行单位频带中,能够将未使用的PUCCH区域(这里,是与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设定在上行单位频带内的更内侧的频带,所以可对于PUSCH确保更加连续的资源。
另外,接收带宽有限的终端即使不知道本终端的接收带宽以外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也能够适当地设定PUCCH区域(ACK/NACK资源),所述PUCCH区域被分配对发往本终端的下行线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例如,在图7中,对终端200设定了单位频带1和单位频带2的两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情况下,终端200即使不知道单位频带0的CFI信息,也能够仅基于单位频带1和单位频带2的CFI信息来设定上行单位频带(单位频带1或单位频带2)的PUCCH区域。
这样,根据本设定方法,即使在存在大量接收带宽被限定的终端的情况下,从设定在了各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的PUCCH区域起依序地被使用的可能性也变高。也就是说,不被接收带宽被限定的终端使用的PUCCH区域被设定在上行单位频带内的更内侧的频带上,所以能够确保连续的宽带的资源作为PUSCH的资源。
另外,在本设定方法中,相比于与该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以外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与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被设定在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另外,与实施方式1同样,终端200基于CFI信息而可变地设定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因此,根据本设定方法,与设定方法1同样,即使在LTE-A终端和LTE终端共存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各上行单位频带支持LTE终端,而且与实施方式1同样,减少PUCCH区域。
另外,在本设定方法中,说明了系统的单位频带数为3个(图7)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中,系统的单位频带数并不限于3个的情况。例如,说明系统的单位频带数为4个的情况。这里,假设单位频带0~4的各上行单位频带和各下行单位频带关联(未图示)。因此,在单位频带0的上行单位频带中,按照单位频带0、1、2、3的次序,从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起依序地设定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同样,在单位频带1的上行单位频带中,按照单位频带1、0、2、3(或者,单位频带1、2、0、3)的次序,从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起依序地设定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同样,在单位频带2的上行单位频带中,按照单位频带2、1、3、0(或者,单位频带2、3、1、0)的次序,从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起依序地设定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同样,在单位频带3的上行单位频带中,按照单位频带3、2、1、0的次序,从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起依序地设定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
以上,说明了本实施方式的PUCCH区域的设定方法1和2。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LTE-A中,即使在LTE终端共存的情况下,也能够支持LTE终端,而且与实施方式1同样,可以不增加信令而减少上行单位频带中的PUCCH区域(ACK/NACK资源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上行单位频带与下行单位频带为对称的系统。但是,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上行单位频带和下行单位频带为非对称的情况。例如,如图8所示,在上行单位频带(两个上行单位频带)和下行单位频带(三个下行单位频带)为非对称的情况下,某一上行单位频带(图8中单位频带1)有可能与多个下行单位频带(图8中单位频带1和2)关联。此时,通过图8所示的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和单位频带2的下行单位频带的各自的SIB2,将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通知给终端。此时,如图8所示,在单位频带1的上行单位频带中,终端基于通过各下行单位频带的SIB2通知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固定地设定与单位频带1和单位频带2的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另一方面,与上述的设定方法1或设定方法2同样地,终端可变地设定与在单位频带1的上行单位频带中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以外的下行单位频带(图8中为单位频带0)对应的PUCCH区域。
另外,在图6~图8中,通过SIB2通知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也可以不必在上行单位频带的频带的端部,而基站能够自由地设定。例如,在LTE中,基站在设置了适用于发送由称为NRB (2)的参数设定的CQI信息的固定资源的偏移之后,设定ACK/NACK信号用的PUCCH区域。此时,通过将预先固定地确保的、用于发送所需的某一CQI信息的资源设定在单位频带的频带的端部,从而能够与上述说明了的效果同样地对PUSCH确保更加连续且更宽的资源。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分别在多个下行单位频带间设定公共的CFI信息。
本实施方式的基站100的控制单元102(图1)通过在被设定给了各终端的多个下行单位频带间,将发往各终端的下行线路数据均等地分配,从而进行控制,以使下行线路数据的分配中使用的CCE数在多个下行单位频带间均等。也就是说,控制单元102使PDCCH信号的发送中使用的OFDM码元数在所有下行单位频带相同。因此,控制单元102分别在多个下行单位频带中设定公共的CFI信息。然后,控制单元102将设定了的CFI信息输出到PCFICH生成单元106。
PCFICH生成单元106基于从控制单元102输入的CFI信息、即在各下行单位频带中公共的CFI信息,生成PCFICH信号。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100和终端200的动作的细节。这里,如图9所示,说明系统的单位频带数为两个的情况。另外,基站100对于终端200设定单位频带0和单位频带1的两个下行单位频带以及单位频带0的上行单位频带。
如图9所示,基站100的控制单元102在单位频带0和单位频带1的各下行单位频带中,设定公共的CFI信息。
另外,控制单元102将对终端200设定的单位频带0和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中可使用的CCE数设定为k个。也就是说,控制单元102对于终端200,对各下行单位频带中可使用的CCE数均等地设定。因此,分配单元105将各下行单位频带的PDCCH信号分别分配给对终端200设定了的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CE#1~#k以及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CE#1~#k的任一个。
然后,终端200的映射单元214将对分别使用图9所示的单位频带0的CCE#1~#k而被分配了的下行线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以及对分别使用图9所示的单位频带1的CCE#1~#k而被分配了的下行线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映射到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关联的PUCCH区域。
这里,根据实施方式1的式(2)计算在发送对下行线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中使用的PUCCH区域(ACK/NACK资源),所述下行线路数据为使用各下行单位频带的CCE而被分配了的数据。但是,取代实施方式1的式(1)而根据下式(3)求在某一子帧中的单位频带i的下行单位频带中可使用的CCE数NCCE(i)。
NCCE(i)=(Lcom*NRE_total-NRS-NPCFICH-NPHICH)/NRE_CCE···(3)
其中,Lcom表示在多个下行单位频带中公共的CFI信息(例如,Lcom=1~3)。也就是说,式(3)是将式(1)的L(i)置换为Lcom(公共的CFI信息)后所得到的算式。
例如,存在下述情况,即,在对终端200设定了的多个下行单位频带(图9中单位频带0和2)中,发生某一下行单位频带的PCFICH信号的接收发差错。这里,只要各下行单位频带的带宽相同,则基于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计算出的CCE的最大数(各下行单位频带能够使用的CCE数)也相同。因此,在各上行单位频带(图9中单位频带0)中,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的大小(在图9中,k个的ACK/NACK资源)相同。
因此,通过基站100对于各下行单位频带设定公共的CFI信息,从而终端200即使在发生了某一下行单位频带的PCFICH信号的接收差错的情况下,如果可以将发生了接收差错的下行单位频带以外的任一下行单位频带的PCFICH信号正常地进行解码,则可以确定所有的下行单位频带的PCFICH信号。也就是说,终端200在设定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时,也可以使用任一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另外,在终端200成功地接收了PDCCH信号的下行单位频带中,CFI信息被正常地接收。也就是说,终端200在成功地接收了任一下行单位频带的PDCCH信号的情况下,能够确定与被设定给了本终端的下行单位对应的PUCCH区域。
因此,即使在发生了某一下行单位频带的PCFICH信号的接收差错的情况下,终端200也能够防止以错误的PUCCH区域发送对某一下行单位频带的PDSCH信号的ACK/NACK信号,并且在基站100中能够防止发生与其他终端的ACK/NACK冲突。
另外,即使在各下行单位频带的带宽相互不同的情况下,基站100将表示各下行单位频带的带宽的信息通知给各终端即可。另外,基站100通过对于各单位频带分配与带宽大致成比例的数的CCE数,从而在带宽不同的单位频带间也设定公共的CFI。由此,各终端基于能正常地接收到PDCCH信号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以及用于表示各下行单位频带的带宽的信息,能够确定与其他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因此,即使在各下行单位频带的带宽互不相同的情况下,终端200也能够防止以错误的PUCCH区域发送对某一下行单位频带的PDSCH信号的ACK/NACK信号。
另外,例如,在对终端200设定了的多个下行单位频带中的、某一下行单位频带处于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非连续接收)中的情况下,为了设定与该下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上行单位频带中的PUCCH区域,终端200需要接收DRX中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PCFICH信号)。另外,在接收带宽被限定的终端中,无法将DRX中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与其他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同时接收。但是,通过由基站100对于各下行单位频带设定公共的CFI信息,从而终端200能够基于DRX中的下行单位频带以外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确定DRX中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
因此,即使在存在DRX中的下行单位频带的情况下,终端200也不用通过DRX中的下行单位频带接收CFI信息而能够设定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也就是说,终端200无需在DRX中的下行单位频带中停止DRX而接收CFI信息,所以能够防止基于DRX的功率降低效果下降。另外,例如,接收带宽被限定的终端200即使在无法同时接收DRX中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和其他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基于其他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确定DRX中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用在多个下行单位频带中公共的CFI信息,从而即使在终端无法接收某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的情况下,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能够不增加信令,并减少上行单位频带中的PUCCH区域(ACK/NACK资源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在多个下行单位频带间,设定公共的CFI信息而且将发往多个终端的下行线路数据进行分配。因此,通过平均化效果,数据分配在多个下行单位频带间几乎大致均等。因此,基站即使在多个下行单位频带间设定公共的CFI信息,也几乎不发生吞吐量的劣化。
(实施方式4)
在被配置给各下行单位频带的PDCCH中,除了发往各终端的资源分配信息(RB分配信息)以外,还包括: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和编码方式)信息、HARQ(Hybri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混合自动请求重复)信息以及用于控制PUCCH的发送功率的PUCCH发送功率比特(PUCCH TPC(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等。这里,在从一个上行单位频带发送对以多个下行单位频带分别发送了的下行线路数据的多个ACK/NACK信号的情况下,即使没有将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从多个下行单位频带通知终端,而仅从与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通知即可。
相反,若从被设定了的多个下行单位频带通知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则存在下述情况,即,终端以多个下行单位频带同时地接收多个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由此无法适当地控制PUCCH的发送功率控制。这里,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通过与前次发送时的发送功率的相对值(例如,-1dB、0dB、+1dB、+2dB)表示。
因此,例如,两个下行单位频带的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分别表示-1dB的情况下,终端以-2dB发送PUCCH。另一方面,在两个下行单位频带的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表示-1dB的情况下,发生了一个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接收差错时,终端以-1dB的发送功率发送PUCCH。这样,若从多个下行单位频带通知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则存在无法适当进行终端中的PUCCH的发送功率控制的情况。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对于被设定了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终端,使用某一下行单位频带的PDCCH的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字段,通知其他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具体而言,基站将与被设定给了终端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分配在PDCCH的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字段上,所述PDCCH配置在被设定给了终端的多个下行单位频带中的、与被设定给了终端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以外的下行单位频带。
本实施方式的基站100的控制单元102(图1)对被配置给与被设定给了资源分配对象的终端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上的PDCCH的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字段,分配对被设定给了该终端的上行单位频带的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另一方面,控制单元102对被配置于给与被设定给了资源分配对象的终端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以外的下行单位频带上的PDCCH的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字段,分配与被设定给了该终端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
本实施方式的终端200的PDCCH接收单元209(图2)将从分离单元205输入的PDCCH信号进行盲解码,获得发往本终端的PDCCH信号。这里,PDCCH接收单元209根据被分配了发往本终端的PDCCH信号的下行单位频带是否为与被设定给了本终端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判断对PDCCH信号内的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字段分配了的控制信息的内容。
具体而言,PDCCH接收单元209在与被设定给了本终端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中,提取被分配在PDCCH信号内的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字段上的控制信息作为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另外,PDCCH接收单元209将提取出的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所表示的发送功率值输出到射频发送单元217(未图示)。
另一方面,PDCCH接收单元209在与被设定给了本终端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以外的下行单位频带中,提取被分配在PDCCH信号内的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字段上的控制信息作为与被设定给了本终端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然后,PDCCH接收单元209将提取出的CFI信息输出到映射单元214。
映射单元214基于从PCFICH接收单元208输入的CFI信息、从PDCCH接收单元209输入的CFI信息、以及从PDCCH接收单元209输入的CCE号,将从调制单元211输入的ACK/NACK信号映射到被配置给了上行单位频带的PUCCH。也就是说,映射单元214与实施方式1或2同样地,基于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设定对被设定给了本终端的上行单位频带内的、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但是,映射单元214在从PDCCH接收单元209输入CFI信息的情况下,使用该CFI信息作为与被设定给了本终端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也就是说,终端200使用对被设定给了本终端的多个下行单位频带中的、与对被设定给了本终端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以外的下行单位频带的PDCCH分配了的、与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设定与多个下行单位频带分别对应的PUCCH区域。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100和终端200的动作的细节。这里,如图10所示,说明系统的单位频带数为两个的情况。另外,基站100对于终端200设定单位频带0和单位频带1的各下行单位频带以及单位频带0的上行单位频带。另外,如图10所示,在被配置给各下行单位频带的PDCCH上,分别被设定RB分配信息、MCS信息、HARQ信息以及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等的各种控制信息的字段。
如图10所示,基站100的控制单元102对被配置给与设定给终端200的单位频带0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上的PDCCH,例如分配RB分配信息(资源分配信息)、MCS信息、HARQ信息以及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
另一方面,如图10所示,控制单元102对被配置给与被设定给了终端200的单位频带0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以外的、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上的PDCCH,例如分配RB分配信息、MCS信息、HARQ信息以及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CFI0)。也就是说,控制单元102对与被设定给了终端200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以外的下行单位频带上的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字段,分配与被设定给了终端200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而取代PUCCH发送功率比特。
另一方面,与实施方式1或2同样地,如图10所示,终端200的映射单元214使用CFI设定与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另外,与实施方式2同样,映射单元214将被设定给了本终端的多个下行单位频带中的、与被设定给了本终端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比与该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以外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设定在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
这里,映射单元214使用从PCFICH接收单元208输入的CFI0(分配给图10所示的单位频带0的PCFICH的CFI0)或者从PDCCH接收单元209输入的CFI0(被分配给了图10所示的单位频带1的PDCCH的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字段的CFI0),设定与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
由此,例如,即使在发生了图10所示的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的PCFICH信号(CFI0)的接收差错的情况下,如果终端200也能够将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的PDCCH信号正常地进行解码,则能够确定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0。也就是说,即使在发生了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的PCFICH信号(CFI0)的接收差错的情况下,终端200也能够基于CFI0而设定单位频带1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
另外,通过其他的下行单位频带(图10中单位频带1)的PDCCH通知与被设定给了终端200的上行单位频带(图10中单位频带0)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图10中单位频带0)、即PUCCH区域被设定在上行单位频带(图10中单位频带0)的端部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图10中CFI0)。由此,即使在终端200将对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设定PUCCH区域的下行单位(图10中单位频带0)的PCFICH信号的接收弄错了的情况下,通过其他的下行单位频带(图10中单位频带1)的PDCCH信号,也能够确定弄错了接收的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这里,由于通过CRC对PDCCH进行差错检测,所以如果PDCCH为CRC=OK,则由此发送了的CFI信息以极高的几率为正确的信息。另一方面,无法对PCFICH进行差错检测,所以可靠性比PDCCH内的CFI信息低。因此,终端200在确定PUCCH资源上优先地使用在PDCCH内通知的CFI信息。
因此,即使在将对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设定PUCCH区域的下行单位频带的PCFICH信号的接收弄错了的情况下,终端200也能够防止以弄错了的PUCCH区域发送ACK/NACK信号,并且在基站100中能够防止与其他终端之间ACK/NACK信号发生冲突。
例如,在被设定给了终端200的下行单位频带为两个的情况下,终端200通过正常地接收图10所示的单位频带1的PDCCH信号(CFI0),能够完全防止在基站100的终端间的ACK/NACK信号的冲突。另外,在被设定给了终端200的下行单位频带为3个的情况下,例如,在除了图10所示的单位频带0和单位频带1以外使用单位频带2(未图示)的情况下,终端200通过正常地接收单位频带1的PDCCH信号(CFI0),并且正常地接收单位频带2的PDCCH信号(CFI1),能够防止在基站100的终端间的ACK/NACK信号的冲突。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与被设定给了终端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即PUCCH区域被设定在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的下行单位频带中,发生了PCFICH信号的误接收的情况下,终端也能够通过在其他的下行单位频带中正常接收到的PDCCH信号来确定CFI信息。由此,获得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效果,而且在从与被设定给了终端的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起依序地将与多个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从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起依序地设定时,能够降低终端对于各下行单位频带设定弄错了的PUCCH区域的几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多个下行单位频带被设定给终端的情况下,通过将通知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下行单位频带设置为一个,从而也可适合地进行PUCCH的发送功率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除了通过PCFICH信号通知CFI信息以外,还使用PDCCH信号内的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字段,通知CFI信息。也就是说,由于使用现有的控制信道来通知CFI信息,所以无需新的控制信息的信令。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下述情况,即,基站使用PDCCH信号内的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字段,通知一个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但是,在本发明中,基站使用PDCCH信号内的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字段,可以通知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CFI信息,也可以通知某一下行单位频带的部分CFI信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图10所示的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处于DRX中的情况下,基站也可以对单位频带1的下行单位频带的PDCCH信号内的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字段,分配PUCCH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由此,即使在单位频带0的下行单位频带处于DRX中,终端也能够对配置给了单位频带0的上行单位频带的PUCCH的发送功率适合地进行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图10所示的单位频带0的上行单位频带中的一端的PUCCH的设定作为一例PUCCH区域的设定。但是,在本发明中,对于图10所示的单位频带0的上行单位频带的另一端的PUCCH以及单位频带1的上行单位频带的两端的PUCCH,也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PUCCH区域的设定。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各终端发送PUCCH信号(例如,ACK/NACK信号)的上行单位频带也称为驻留分量载波(Anchor component carrier)、参考分量载波(reference component carrier)、或主分量载波(master componentcarrier)。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下述情况,即,基站使用两个下行单位频带,发送发往各终端的PDCCH信号。但是,本发明中,基站例如也可以对于一个终端仅使用一个下行单位频带,发送PDCCH信号。此时,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终端在被设定给了本终端的上行单位频带中,使用与PDCCH信号的发送中使用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发送ACK/NACK信号。由此,例如,能够防止与使用同一下行单位频带的LTE终端之间的ACK/NACK信号的冲突。另外,基站对每个终端以一个下行单位频带发送PDCCH信号的情况下,发送该PDCCH信号时所使用的下行单位频带也称为驻留分量载波、参考分量载波、或主分量载波。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下述情况,即,终端使用被配置给了一个上行单位频带的PUCCH,发送ACK/NACK信号。但是,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终端使用分别被配置给了多个上行单位频带的PUCCH来发送ACK/NACK信号的情况。
另外,频带聚合(Band aggregation)有时也被称为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另外,频带聚合不限于连接连续的频带的情况,也可以连接不连续的频带。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使用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作为终端ID。
在本发明中,屏蔽(加扰)处理既可以是比特间(即,CRC比特与终端ID)的相乘,也可以将比特彼此相加,计算相加结果的mod2(即,将相加结果除以2时的余数)。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单位频带定义为具有最大20MHz的带宽的频带且为通信频带的基本单位的情况。但是,单位频带有时也被如下定义。例如,下行单位频带有时被定义为根据从基站广播的BCH(BroadcastChannel,广播信道)中的下行频带信息划分所得的频带,或者根据PDCCH分散配置在频域时的分散宽度定义的频带,或者在中心部分SCH(synchronization channel,同步信道)被发送的频带。另外,上行单位频带有时定义为根据从基站广播的BCH中的上行频带信息划分所得的频带、或者在中心附近包含PUSCH,在两端部分包含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的20MHz以下的通信频带的基本单位。另外,单位频带也记载为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
另外,上行单位频带和下行单位频带的关联也可以由通过下行单位频带从基站向终端通知的系统信息(SIB)内的上行线路信息(ul-EARFCN:E-UTRA 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规定。另外,SIB内的上行线路信息由3GPP TS36.331 V8.4.0规定。
另外,也可以使用由3GPP TS36.331 V8.4.0规定的n1Pucch-AN作为使用SIB而从基站向终端通知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资源号)。在上行单位频带中,PUCCH区域越是位于频带的外侧(即,端部),n1Pucch-AN的值越小。另外,作为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可以使用以3GPP TS36.211 V8.5.0规定的NPUCCH (1),也可以通知从相当于偏移了CQI发送用的资源NRB (2)所得到的位置的相对位置。另外,在3GPP TS36.211 V8.5.0中,终端使用的PUCCH资源以称为nPUCCH (1)的变量名来表示。
另外,在本发明中,终端为了确定在ACK/NACK信号的发送中使用的PUCCH区域,需要掌握与系统内的下行单位频带有关的信息(例如,下行单位频带数、各下行单位频带的带宽或各下行单位频带的号(ID)等)。本发明中,与该下行单位频带有关的信息可以用SIB通知,也可以对每个终端通知。在对每个终端通知与下行单位频带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基站也可以仅通知在被设定给了终端的上行单位频带中、比与该终端使用(或可能使用)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更外侧的PUCCH区域被设定的下行单位频带的信息。由此,终端能够确定与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PUCCH区域的开始位置,并且能够将与下行单位频带有关的信息从基站通知给终端的信息量抑制到所需最小限度。
另外,本发明中,也可以限定对一个上行单位频带能够设定PUCCH区域的下行单位频带的数目。例如,在具有四个下行单位频带和四个上行单位频带的系统中,也可以将下行单位频带和上行单位频带分为分别由两个下行单位频带和两个上行单位频带构成的2组。由此,将对一个上行单位频带能够设定PUCCH区域的下行单位频带的数目限定为两个。另外,此时,以不同组的两个上行单位频带发送对由三个以上的下行单位频带发送的下行线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下述情况,即,终端使用对于每个下行单位频带互不相同的PUCCH区域发送对以多个下行单位频带分别发送的下行线路数据的多个ACK/NACK信号。但是,也能够将本发明适用于终端对于以多个下行单位频带分别发送的下行线路数据发送一个ACK/NACK信号的情况(ACK/NACK bundling:ACK/NACK绑定)。另外,也能够将本发明适用于下述情况,即,终端以从多个PUCCH区域(ACK/NACK资源)中选择出的一个PUCCH区域(ACK/NACK资源)发送对以多个下行单位频带分别发送的下行线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的情况(ACK/NACK信道选择(channel selection)或ACK/NACK复用(multiplexing)。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基于CFI信息决定的CCE数,设定PUCCH区域的例子。但是,在本发明中,对于每个单位频带的带宽,CFI和CCE数之间的关系因天线数或PHICH数而稍有不同,但大致恒定,所以也可以对于每个单位频带的带宽设定取决于CFI的固定的PUCCH区域。另外,单位频带的带宽也可以在单位频带间不同。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与某一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的PUCCH区域以从该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起进行设定。这里,用于PUCCH的RB从单位频带的两端起被依序地附加索引。也就是说,按照PUCCH资源号从小到大的次序,将其从单位频带的两端的RB起依序地配置。因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从PUCCH资源号小的一方起设定与某一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的PUCCH区域。
另外,以BCH、P-BCH(Primary BCH)或D-BCH(Dynamic BCH)等的信道发送广播信息(SIB)。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以硬件构成本发明的情况,但本发明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
另外,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各功能块通常被作为集成电路的LSI来实现。这些功能块既可以被单独地集成为一个芯片,也可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地被集成为一个芯片。虽然这里称为LSI,但根据集成程度,可以被称为IC、系统LSI、超大LSI(Super LSI)、或特大LSI(Ultra LSI)。
另外,实现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仅限于LSI,也可使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使用可在LSI制造后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可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再者,随着半导体的技术进步或随之派生的其它技术的出现,如果出现能够替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新技术,当然可利用该新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还存在着适用生物技术等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终端装置,使用多个下行单位频带进行通信,包括:接收单元,对所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获取控制格式指示信息,所述控制格式指示信息表示在被分配发往本装置的下行线路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的控制信道中使用的码元数;设定单元,在对本装置设定的上行单位频带中,基于所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的所述控制格式指示信息,对所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设定被分配对所述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的资源区域;以及映射单元,将所述响应信号映射到与在所述下行线路数据的分配中使用了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所述资源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所述设定单元将所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中的、与所述上行单位频带进行了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所述资源区域,比与所述上行单位频带进行了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以外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所述资源区域,设定在所述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所述设定单元从与所述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起,按照预先决定的下行单位频带的顺序,将与所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分别对应的所述资源区域,从通过与所述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广播的所述资源区域的开始位置起依序地设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所述设定单元从与所述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起,以距与所述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的载波频率近的下行单位频带的次序,将与所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分别对应的所述资源区域,从所述上行单位频带的端部起依序地设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所述设定单元使用在所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中公共的所述控制格式指示信息,设定与所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分别对应的所述资源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所述设定单元使用与所述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的所述控制格式指示信息,设定与所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分别对应的所述资源区域,所述下行单位频带的所述控制格式指示信息被分配给了所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中的与所述上行单位频带关联的下行单位频带以外的下行单位频带的所述控制信道。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通信基站装置,包括:生成单元,对于使用多个下行单位频带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对所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生成控制格式指示信息,所述控制格式指示信息表示在被分配发往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的下行线路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的控制信道中使用的码元数;以及接收单元,在对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设定的上行单位频带中,基于所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的所述控制格式指示信息,确定被分配对所述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的资源区域,并从与在所述下行线路数据的分配中使用了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所述资源区域中提取所述响应信号。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资源区域设定方法,用于使用多个下行单位频带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所述资源区域设定方法包括:对所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获得控制格式指示信息,所述控制格式指示信息表示在被分配发往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的下行线路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的控制信道中使用的码元数;以及在对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设定的上行单位频带中,基于所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的所述控制格式指示信息,对所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设定被分配对所述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的资源区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资源区域确定方法,包括:对于使用多个下行单位频带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对所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生成控制格式指示信息,所述控制格式指示信息表示在被分配发往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的下行线路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的控制信道中使用的码元数;以及在对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装置设定了的上行单位频带中,基于所述多个下行单位频带的每个单位频带的所述控制格式指示信息,确定被分配对所述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的资源区域,并从在与所述下行线路数据的分配中使用了的下行单位频带对应的所述资源区域中提取所述响应信号。
2009年3月1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09-063031中所包含的说明书、附图及说明书摘要所公开的内容都引用在本申请中。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等。

Claims (16)

1.终端装置,设定有包含第1分量载波和第2分量载波的多个分量载波,包括:
接收单元,在所述第2分量载波接收包含表示分配了资源的资源分配信息和发送功率控制字段的下行控制信道;
映射单元,使用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字段,确定对于所述第1分量载波的下行数据的响应信号的发送所使用的、所述第1分量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
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为用所述第2分量载波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
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包含对所述第2分量载波的下行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
所述映射单元使用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字段,确定所述第1分量载波中的多个资源,从所述多个资源中选择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
所述映射单元使用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字段,确定所述第1分量载波的多个资源,从所述多个资源中选择对于所述第1分量载波的下行数据的所述响应信号和对于所述第2分量载波的下行数据的响应信号的发送所使用的、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
所述映射单元使用信道的选择来对于所述第1分量载波的下行数据的所述响应信号和对于所述第2分量载波的下行数据的响应信号的发送所使用的、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进行选择。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装置,
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对于所述第1分量载波的、包含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其他下行控制信道,基于所述发送功率控制比特控制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装置,
所述映射单元通过确定PUCCH的资源号来确定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
9.在终端装置执行的资源确定方法,在所述终端装置设定有包括第1分量载波和第2分量载波的多个分量载波,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2分量载波中接收包含表示分配了资源的资源分配信息和发送功率控制字段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步骤;
使用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字段,确定对于所述第1分量载波的下行数据的响应信号的发送所使用的、所述第1分量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资源确定方法,
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为用所述第2分量载波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资源确定方法,
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包含对所述第2分量载波的下行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资源确定方法,
通过使用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字段,确定所述第1分量载波中的多个资源,从所述多个资源中选择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来确定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资源确定方法,
通过使用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字段,确定所述第1分量载波中的多个资源,从所述多个资源中选择对所述第1分量载波的下行数据的所述响应信号和对于所述第2分量载波的下行数据的响应信号的发送所使用的、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来确定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资源确定方法,
通过使用所述信道的选择来对于所述第1分量载波的下行数据的所述响应信号和对于所述第2分量载波的下行数据的响应信号的发送所使用的、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进行选择来确定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资源确定方法,
所述资源确定方法还包括:接收对于所述第1分量载波的、包含发送功率控制比特的其他下行控制信道,基于所述发送功率控制比特控制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的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资源确定方法,通过确定PUCCH的资源号来确定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
CN201410575289.XA 2009-03-16 2010-03-15 终端装置及其执行的资源确定方法 Active CN1042536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63031 2009-03-16
JP2009-063031 2009-03-16
CN201080012149.1A CN102356682B (zh) 2009-03-16 2010-03-15 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无线通信基站装置以及资源区域设定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2149.1A Division CN102356682B (zh) 2009-03-16 2010-03-15 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无线通信基站装置以及资源区域设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53683A true CN104253683A (zh) 2014-12-31
CN104253683B CN104253683B (zh) 2017-06-23

Family

ID=4273945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2149.1A Active CN102356682B (zh) 2009-03-16 2010-03-15 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无线通信基站装置以及资源区域设定方法
CN201410575289.XA Active CN104253683B (zh) 2009-03-16 2010-03-15 终端装置及其执行的资源确定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2149.1A Active CN102356682B (zh) 2009-03-16 2010-03-15 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无线通信基站装置以及资源区域设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3) US10681709B2 (zh)
EP (3) EP2410804B1 (zh)
JP (3) JP5436538B2 (zh)
KR (1) KR101654394B1 (zh)
CN (2) CN102356682B (zh)
BR (1) BRPI1009318B1 (zh)
CA (2) CA2755352C (zh)
MY (1) MY156031A (zh)
RU (1) RU2502230C2 (zh)
WO (1) WO2010106786A1 (zh)
ZA (1) ZA2011067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92427B2 (en) 2009-05-04 2014-07-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feedback information for data transmissions on multiple carriers
US9191177B2 (en) 2009-05-04 2015-1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feedback information for multi-carrier operation
US9154272B2 (en) * 2009-05-07 2015-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reliable transmission of a control region size and detection of cross-carrier signaling
US8352829B1 (en) * 2009-06-02 2013-01-08 Juniper Networks, Inc. Regeneration of a packet CRC
US9124409B2 (en) 2009-07-30 2015-09-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ng control region parameters for multiple transmission points
WO2011046486A1 (en) * 2009-10-13 2011-04-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860161B1 (ko) 2010-01-07 2018-05-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수의 할당들의 수신에 응답하는 확인 응답 신호들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1832276B1 (ko) 2010-03-31 2018-02-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셀 tdd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응답 신호의 송신에 대한 리소스 인덱싱
KR101829831B1 (ko) * 2010-05-06 2018-0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5765337B2 (ja) * 2010-05-28 2015-08-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リソース設定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3026653B (zh) * 2010-07-26 2016-05-25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KR20130093633A (ko) * 2010-09-28 2013-08-22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교차 캐리어 스케줄링 방법, 장치, 단말기, 기지국 및 시스템
JP4923161B1 (ja) 2010-09-29 2012-04-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KR101867311B1 (ko) 2010-12-21 2018-07-19 주식회사 골드피크이노베이션즈 Ack/nack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ack/nack 신호 전송 방법
MX2013007145A (es) * 2011-01-05 2013-07-29 Panasonic Corp Aparato de terminal, aparato de estacion base, metodo de transmision y metodo de recepcion.
CN102111863B (zh) * 2011-03-04 2014-0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和功率控制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ES2659451T3 (es) 2011-04-29 2018-03-1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étodo y dispositivo para procesar datos de control de enlace ascendente en una red inalámbrica
WO2012148442A1 (en) * 2011-04-29 2012-11-01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manage energy savings for interoperab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networks
KR101818584B1 (ko) * 2011-06-15 2018-01-1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용 기준 신호를 위한 공통 제어 채널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BR112013030774B1 (pt) 2011-07-13 2022-02-15 Sun Patent Trust Aparelho de terminal e método de transmissão
US8948111B2 (en) * 2011-10-03 2015-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resource management unde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CN103095436B (zh) 2011-11-07 2019-04-19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辅助确定pucch的资源的方法及相应的装置
KR101939153B1 (ko) * 2012-01-30 2019-01-1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CoMP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채널 및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3125882A1 (en) * 2012-02-21 2013-08-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a limited feedback in a wireless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a distributed antenna (da) technicue
GB2501917A (en) 2012-05-10 2013-11-13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61612B2 (en) * 2012-06-29 2017-05-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control channel multiplexing in beamformed cellular systems
CN103546974B (zh) * 2012-07-11 2017-03-08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Lte系统下行控制信道的配置方法及ue
CN103684675B (zh) * 2012-09-24 2018-10-02 夏普株式会社 针对窄带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发送/接收方法
EP3136806B8 (en) 2012-09-27 2022-08-31 Sun Patent Tru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EP2995113B1 (en) * 2013-05-09 2020-12-0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asurements in a wireless system
US9426785B2 (en) * 2013-05-20 2016-08-23 Nokia Technologies Oy Contiguous intra-band carrier aggregation (CA), PUCCH, and quasi-contiguous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US10520628B2 (en) * 2013-09-30 2019-12-31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Downhole gradiometric ranging for T-intersection and well avoidance utilizing transmitters and receivers having magnetic dipoles
JP6443890B2 (ja) * 2014-01-31 2018-12-26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端末、基地局、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WO2015163336A1 (ja) 2014-04-21 2015-10-29 株式会社 東芝 無線通信用集積回路
WO2015163335A1 (ja) * 2014-04-21 2015-10-29 株式会社 東芝 無線通信端末、メモリーカード、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652871B2 (en) 2014-06-24 2020-05-12 Sun Patent Trust Terminal, base st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method
GB2530502A (en) 2014-09-23 2016-03-30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DE112016003210B4 (de) * 2015-07-16 2021-05-27 Communication Systems LLC Einrichtungen, verfahren und computerlesbares medium zur kommunikation in einem drahtlosen lokalen netzwerk
US10893520B2 (en) * 2015-08-26 2021-0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and synchronization techniques for narrow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6170112B2 (ja) * 2015-10-21 2017-07-26 ノキア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アンド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制御データの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JP6034946B2 (ja) * 2015-12-11 2016-11-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9155681B (zh) 2016-05-09 2020-11-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US10880146B2 (en) * 2016-05-09 2020-12-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633091B (zh) * 2017-03-24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BR112019022805A2 (pt) * 2017-05-02 2020-05-26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estação base e método de radiocomunicação para um terminal
JP6431958B2 (ja) * 2017-06-27 2018-11-28 ノキア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アンド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制御データの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WO2019037137A1 (zh) * 2017-08-25 2019-0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251995B2 (en) 2018-08-10 2022-02-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channel esti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0535585B (zh) * 2018-08-10 2022-07-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Cqi反馈增强方法、装置、系统、ue及基站
CN115699812A (zh) * 2020-03-27 2023-02-0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24697A1 (en) * 2003-02-13 2004-11-11 Hannu Hakkin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uplink signal detection and reduced uplink signal power
US20080025236A1 (en) * 2003-05-28 2008-01-31 Ipwireless Inc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for Tdd Oper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04050A (zh) * 2005-04-28 2008-06-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多载波操作
WO2008144362A2 (en) * 2007-05-18 2008-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and power control of up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258310C2 (ru) * 2000-10-04 2005-08-10 С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Ко., Лтд.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мощностью совместно используемого канала прямо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в системе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KR100832117B1 (ko) * 2002-02-17 2008-05-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고속 순방향 패킷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송신전력 오프셋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TW200733596A (en) * 2002-10-17 2007-09-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Power control fo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tilizing high speed shared channels
JP4215601B2 (ja) * 2003-09-05 2009-01-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JP4555692B2 (ja) * 2005-01-14 2010-10-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BRPI0618072B1 (pt) * 2005-10-31 2019-08-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étodo, estação rádio base, e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em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US8437792B2 (en) * 2007-02-14 2013-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LTE
US8107987B2 (en) * 2007-02-14 2012-01-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08105273A1 (ja) * 2007-02-28 2008-09-04 Ntt Docomo, Inc.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使用される基地局及び方法
US8223688B2 (en) * 2007-03-07 2012-07-17 Wi-Lan, Inc. Channel aggregation
WO2008153367A1 (en) * 2007-06-15 2008-12-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nd acquiring ack/nack resource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90046645A1 (en) * 2007-08-13 2009-02-19 Pierre Bertrand Uplink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Assignments in Wireless Networks
JP5034792B2 (ja) 2007-09-04 2012-09-26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
US8189518B2 (en) * 2007-10-22 2012-05-29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a format of a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o transmit a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US8718694B2 (en) * 2007-12-07 2014-05-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ignaling and procedure to support uplink power level determination
US8265016B2 (en) * 2008-01-11 2012-09-11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the power used to transmit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CQI) during persistent scheduling
US8774156B2 (en) * 2008-01-29 2014-07-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CKNAK and CQI channel mapping schemes in wireless networks
KR101459147B1 (ko) * 2008-02-04 2014-11-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파워 제어 명령 전송 방법
US9036564B2 (en) * 2008-03-28 2015-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assignment of ACK resour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67352B2 (en) * 2008-04-29 2013-06-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transmit power control of multiple downlink carriers
US8385966B2 (en) * 2008-05-05 2013-02-2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ower control related to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US8494572B2 (en) * 2008-06-24 2013-07-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trol of first data transmission i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of F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50478B2 (en) * 2008-07-16 2012-04-03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ggregated spectrum systems
KR20100014091A (ko) * 2008-08-01 2010-02-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EP2316240B1 (en) * 2008-08-08 2013-01-1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of a mobile station
US8687545B2 (en) * 2008-08-11 2014-04-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chor carrier in a multiple 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051514A1 (en) * 2008-10-31 2010-05-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s using multiple uplink carriers
EP3060023B1 (en) * 2008-10-31 2019-05-0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Handling e-dch uplink transmissions using multiple uplink carriers
KR20100073976A (ko) * 2008-12-23 2010-07-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전송 전력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8363611B2 (en) * 2009-01-07 2013-0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resource release with DRX command
RU2565030C2 (ru) * 2009-02-09 2015-10-10 Интердиджитал Пэйтент Холдингз, Инк.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мощностью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для беспроводного приемопередатчика, использующего множество несущих
US8305986B2 (en) * 2009-03-09 2012-11-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and CQI reports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US20100254329A1 (en) * 2009-03-13 2010-10-0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Uplink grant, downlink assignment and search space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WO2011046486A1 (en) * 2009-10-13 2011-04-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135349B (zh) * 2009-12-03 2016-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KR101860161B1 (ko) * 2010-01-07 2018-05-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수의 할당들의 수신에 응답하는 확인 응답 신호들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JP5635623B2 (ja) * 2010-04-22 2014-12-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物理上り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リソースを割り当てるための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ユーザ装置、および、集積回路
KR101703864B1 (ko) * 2010-04-29 2017-02-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정보의 전송방법 및 기지국과, 제어정보의 수신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
KR101835326B1 (ko) * 2010-09-26 2018-03-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지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인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KR101165643B1 (ko) * 2010-12-20 2012-07-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Ack/nack 전송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ack/nack 수신방법 및 기지국
KR101867311B1 (ko) * 2010-12-21 2018-07-19 주식회사 골드피크이노베이션즈 Ack/nack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ack/nack 신호 전송 방법
KR20130125695A (ko) * 2012-05-09 2013-11-19 주식회사 팬택 인터밴드 tdd 전송 방식에서 채널 셀렉션 전송을 위한 harq-ack 인덱스 매핑 및 업링크 자원 할당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635621B2 (en) * 2014-01-17 2017-04-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daptations of dual connectivity operation to UE capability
KR101791845B1 (ko) * 2014-08-07 2017-10-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117187B2 (en) * 2015-06-20 2018-10-30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Initializing uplink pow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0257787B2 (en) * 2015-06-20 2019-04-09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Transmit power control commands for a secondary cel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24697A1 (en) * 2003-02-13 2004-11-11 Hannu Hakkin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uplink signal detection and reduced uplink signal power
US20080025236A1 (en) * 2003-05-28 2008-01-31 Ipwireless Inc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for Tdd Oper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04050A (zh) * 2005-04-28 2008-06-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多载波操作
WO2008144362A2 (en) * 2007-05-18 2008-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and power control of up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06786A1 (ja) 2010-09-23
EP3407524B1 (en) 2020-04-29
US20120002631A1 (en) 2012-01-05
CA2755352C (en) 2018-01-16
BRPI1009318B1 (pt) 2021-04-20
US10681709B2 (en) 2020-06-09
CA2986410A1 (en) 2010-09-23
US11765760B2 (en) 2023-09-19
JP2014241615A (ja) 2014-12-25
RU2011137993A (ru) 2013-04-27
US20230379959A1 (en) 2023-11-23
CN104253683B (zh) 2017-06-23
EP3678391A1 (en) 2020-07-08
JP2014042360A (ja) 2014-03-06
CA2986410C (en) 2019-07-02
JP5767739B2 (ja) 2015-08-19
EP2410804B1 (en) 2018-08-08
EP3678391B1 (en) 2021-05-05
KR20110128299A (ko) 2011-11-29
JP5595579B2 (ja) 2014-09-24
US20200260466A1 (en) 2020-08-13
CN102356682A (zh) 2012-02-15
JP5436538B2 (ja) 2014-03-05
RU2502230C2 (ru) 2013-12-20
ZA201106721B (en) 2013-10-30
CA2755352A1 (en) 2010-09-23
JPWO2010106786A1 (ja) 2012-09-20
EP3407524A1 (en) 2018-11-28
BRPI1009318A2 (pt) 2016-09-20
EP2410804A1 (en) 2012-01-25
KR101654394B1 (ko) 2016-09-05
CN102356682B (zh) 2014-12-03
EP2410804A4 (en) 2017-07-19
MY156031A (en) 2015-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6682B (zh) 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无线通信基站装置以及资源区域设定方法
US11412507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downlink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56808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240081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729788B2 (en)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using same
US11825471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hared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supporting same
CN103119886B (zh) 在无线系统中发送接收确认的方法和装置
US880448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ransmitting scheduling reques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74143B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A2925851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of a control channe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RU2582578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терминала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EP2797352B1 (en) Data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2934404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11451357B2 (en) Waveform ind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487147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
CN102792622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导频发送方法和传播路径估计方法
CN103081548A (zh) 终端、基站以及信号发送控制方法
CN103813464A (zh) 基站、终端、搜索空间设定方法、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CN104509193A (zh)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以及用户终端
US20190097853A1 (en)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N102415132A (zh) 终端装置和重发控制方法
CN102882663A (zh) 下行物理harq指示的发送和接收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US20240097959A1 (en) Waveform ind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20240048295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harq-ack codeboo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28

Address after: American New York

Applicant after: Sun Patent Trust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befor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