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7557B - 通信系统、接入控制设备、接入设备及其通信路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接入控制设备、接入设备及其通信路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7557B
CN104247557B CN201380021051.6A CN201380021051A CN104247557B CN 104247557 B CN104247557 B CN 104247557B CN 201380021051 A CN201380021051 A CN 201380021051A CN 104247557 B CN104247557 B CN 1042475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path
communication
access
terminating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10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47557A (zh
Inventor
秋好平
秋好一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247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75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475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75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7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 H04W36/008375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based on historic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5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 H04W52/025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detecting a user operation or a tactile contact or a motion of th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5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 H04W52/025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controlling an operation mode according to history or models of usage information, e.g. activity schedule or time of d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8Connection release triggered by tim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在具有卸载功能的接入设备中,当在接入设备之间发生切换时,接入设备的资源被过度消耗。一种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1)包括接入设备(接入功能(11,12))和接入控制设备(接入GW功能(C平面)(20)),接入设备包括用于终止与通信终端(50)的通信路径的装置,接入控制设备(20)控制接入设备。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1)包括:确定装置(通信终端管理功能(20a)),用于基于所述通信终端(50)的操作状态,根据所述通信终端(50)的移动历史,确定是否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切换处理。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接入控制设备、接入设备及其通信路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接入控制设备、接入设备及其通信路径控制方法。具体地,涉及在接入设备中终止的通信路径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下非专利文献1中描述了本发明涉及的示例通信系统。如图6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包括EUTRAN(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110、MME(移动管理实体)120、服务GW(网关)130和PDN(分组数据网)GW140。
EUTRAN 110是使用称为LTE(长期演进)的无线接入方法向通信终端提供到通信系统100的连接的无线接入网,并且EUTRAN 110包括eNB(演进节点B)111和112。
eNB 111和112是通过LTE向通信终端提供到通信系统100的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MME 120是控制设备,用于执行控制,使得通信终端可以经由eNB接收移动服务,例如授权和在eNB之间的切换。
服务GW 130是提供承载的接入GW设备,所述承载是用于执行数据通信的通信终端的通信路径,并且服务GW 130建立用于与eNB和PDN GW进行分组传输的隧道,从而提供承载。
PDN GW 140是移动锚设备,其终止作为用于执行分组通信的通信终端的通信路径的承载,并且PDN GW 140建立用于与服务GW 130进行分组传输的隧道,从而提供承载。
图7示出了一个过程,通信终端50通过该过程从其附接至图6所示的通信系统100的eNB 112的状态执行到eNB 111的切换。假定通信终端50经由eNB 112建立承载作为初始状态。
参考图7,通信终端50在经由eNB 112通信时扫描通信终端50自身周围的无线电波环境,并使用测量报告消息(图7中d1)将扫描结果通知给连接到通信终端50自身的eNB112。
在eNB 112接收到测量报告消息,并确认对通信终端50来说,eNB 111的无线电波环境比eNB 112自身更好后,eNB 112确定是否可以切换到eNB 111(切换请求至切换请求确认)(图7中d2和d3)。当可以切换时,eNB 112通知通信终端50其应当执行到eNB 111的切换[RRC(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图7中d4)。
通信终端50根据来自eNB 112的指令,建立与eNB 111的链路(RRC连接重配置完成)(图7中d6)。
当eNB 111与通信终端50建立了链路时,eNB 111切换用于通信终端50的承载(路径切换请求至路径切换请求确认)(图7中d7至d10)。
如上所述,在与本发明有关的通信系统中,可以通过将服务GW130和/或PDN GW用作锚点,来切换承载,从而支持eNB之间的切换。
然而,由于近年移动业务的增长,一种称为“业务卸载”的技术引起了注意。该技术通过将PDN GW、服务GW等GW设备以分布式方式布置在接近于eNB的位置(这些设备以前是布置在系统内部的),使得可以尽快地传输通过通信系统流向另一个通信系统的业务。
如果进一步提高该GW设备分布式布置,则能够构建eNB中包括GW功能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在图8中示出。该通信系统101包括EUTRAN 110和MME 120。
与图6所示的通信系统101类似,EUTRAN 110是使用LTE向通信终端提供到通信系统101的连接的无线接入网,并且EUTRAN 110包括eNB 111和112。
eNB 111和112是使用LTE向通信终端提供到通信系统101的连接的无线接入设备。此外,eNB 111和112包括图6所示的服务GW130和PDN GW 140的GW功能。
如图6所示通信系统100的情形,MME 120是控制设备,用于执行控制,使得通信终端能够经由eNB接收移动服务,例如授权、eNB间切换等。
图9示出了一个过程,通信终端50通过该过程从其附接至图8所示的通信系统101中的eNB 112的状态执行到eNB 111的切换。由于图9的主要过程与图7相同,下文仅示出之间的不同之处。
假定作为初始状态,通信终端50经由eNB 112,使用eNB 112中的服务GW功能和PDNGW功能来建立承载。
在与图7所示的相同过程中,通信终端50执行从eNB 112至eNB 111的切换。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连续地将eNB 112的功能用作充当锚点的服务GW功能和PDN GW功能,支持该系统中eNB之间的切换(图9中的e1至e10)。
参考文献列表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enhancements for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access″(3GPP TS23.401V10.6.0)(2011-12)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以上提到的关于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在具有GW功能的eNB中存在当发送eNB间的切换时过度消耗eNB资源的问题。
这是因为LTE是以根据IP(互联网协议)的恒定连接为前提的。因而,一旦通信终端建立了承载,将一直使用相同的IP。因此,在eNB包括GW功能的通信系统中,eNB之间发生切换会导致消耗两个eNB的通信资源,即,充当锚的eNB和通信终端当前所连接的eNB。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信系统、接入控制设备、接入设备及其通信路径控制方法,解决以上问题,并避免仅仅为了向一个通信终端提供通信路径而长期消耗多个接入设备的资源。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通信系统是包括接入设备和接入控制设备的通信系统,接入设备包括用于终止与通信终端的通信路径的装置,接入控制设备控制接入设备,其中
通信系统包括:确定装置,用于基于所述通信终端的操作状态,根据所述通信终端的移动历史,确定是否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切换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接入控制设备是控制接入设备的接入控制设备,接入设备包括用于终止与通信终端的通信路径的装置,其中
接入控制设备包括:确定装置,用于基于所述通信终端的操作状态,根据所述通信终端的移动历史,确定是否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切换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接入设备,包括:
用于终止与通信终端的通信路径的装置;以及
确定装置,用于基于所述通信终端的操作状态,根据所述通信终端的移动历史,确定是否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切换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通信路径控制方法是用于通信系统的通信路径控制方法,通信系统包括接入设备和接入控制设备,接入设备包括用于终止与通信终端的通信路径的装置,接入控制设备控制接入设备,其中
通信路径控制方法包括:基于通信终端操作状态,根据通信终端的移动历史,确定是否促使通信路径的切换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如上描述的配置和操作,本发明能够获得以下优点:提供了能够避免仅仅为了向一个通信终端提供通信路径而长期消耗多个接入设备的资源的通信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切换过程的顺序图。
图3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接入GW功能(C平面)中承载终止点的切换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切换过程的顺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切换过程的顺序图。
图6是与本发明有关的示例通信系统的方框图。
图7是示出了图6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切换过程的顺序图。
图8是与本发明有关的另一示例通信系统的方框图。
图9是示出了图8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切换过程的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进行解释。首先,对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概要进行解释。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包括接入设备和接入控制设备,接入设备包括用于终止与通信终端的通信路径的装置,接入控制设备控制接入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包括:用于在通信终端满足转移至节电状态的条件时,根据通信终端的移动历史确定是否促使切换与通信终端的通信路径的终止点这一处理的装置。
通过使用以上描述的配置,本发明能够实现以下目的:提供了能够避免仅仅为了向一个通信终端提供通信路径而长期消耗多个接入设备的资源的通信系统。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在图1中,该示例实施例包括通信系统1和通信终端50。
通信系统1包括接入网10和接入GW(网关)功能(C平面)20。需要注意的是,接入GW功能(C平面)20与上文描述的接入控制设备相对应。
接入网10是通过无线接入方法向通信终端50提供至通信系统1的连接的无线接入网,并且包括接入功能11和12。需要注意的是,接入功能与上文描述的接入设备相对应。
接入功能11和12是通过无线接入方法向通信终端50提供至通信系统1的无线接入功能。接入功能11和12包括服务区内接入功能11a和12a以及移动锚功能11b和12b。
服务区内接入功能11a和12a是用于管理存在于自身接入功能下的通信终端的功能。服务区内接入功能11a和12a执行对与位于自身接入功能下的终端的、用于控制信号的连接的管理,对用于数据通信的无线资源的管理,用于与移动锚功能11b和12b建立的承载的隧道管理,等等。
此外,服务区内接入功能11a和12a包括:用于监控每个通信终端通信业务量的装置;以及在检测到处于非节电状态但在一定时段内没有执行通信的通信终端时,请求接入GW功能(C平面)20指示对应的通信终端改变为节电状态的装置。
移动锚功能11b和12b执行对承载终止点的管理、用于与服务区内接入功能11a和12a建立的承载的隧道管理等。
以上描述的非节电状态指以下状态:在通信终端50和服务区内接入功能11a、12a之间、以及在服务区内接入功能11a、12a和移动锚功能11b、12b之间建立了用于承载的隧道。节电状态是指以下状态:尽管在通信终端50和移动锚功能11b、12b中维持了承载终止点,但是释放了在通信终端50和服务区内接入功能11a、12a之间、以及在服务区内接入功能11a、12a和移动锚功能11b、12b之间的承载隧道。
接入GW功能(C平面)20是用于执行控制,使得通信终端50能够经由接入功能11和12接收移动服务(例如授权、接入功能间的切换)的控制功能。接入GW功能(C平面)20包括通信终端管理功能20a、服务区内接入功能管理功能20b、移动锚功能管理功能20c。
通信终端管理功能20a是用于执行通信终端50的移动管理的功能。通信终端管理功能20a管理通信终端50的状态、通信终端50所连接的接入功能、终止承载的接入功能等。
此外,通信终端管理功能20a包括:用于在通信终端50满足转移至节电状态的条件时,根据通信终端50所连接的接入功能与终止承载的接入功能之间的关系,确定是执行至节电状态的转移处理还是执行承载终止点的切换处理的装置。
服务区内接入功能管理功能20b包括用于控制包括在接入功能11和12中的服务区内接入功能11a和12a的装置,例如,管理与服务区内接入功能11a、12a建立的用于消息交换的控制信道、用于通信终端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以及寻呼请求,所述接入功能11和12是提供用于从通信终端50接入至通信系统1和用于数据通信的承载所必须的。
移动锚功能管理功能20c包括用于控制包括在接入功能11和12中的移动锚功能11b和12b的装置,例如,管理与移动锚功能11b和12b建立的用于消息交换的控制信道以及用于与服务区内接入功能11a和12a建立的承载的隧道控制,所述接入功能11和12是向通信终端50提供用于数据通信的承载所必需的。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切换过程的顺序图。图3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接入GW功能(C平面)的承载终止点的切换处理的流程图。
参考附图1-3,对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整个通信系统的操作进行解释。可通过使构成接入GW功能(C平面)20的CPU(中央处理单元)(未示出)执行程序来实现图3所示出的处理。
在通信系统1中,图2示出了一个过程的序列,通过该过程通信终端50在通信期间执行从接入功能12到接入功能11的切换,然后终止通信。
在初始状态中,通信终端50经由接入功能12执行通信。在这种情况下,在接入功能12中存在用于通信终端50的通信的服务区内接入功能和移动锚功能。
参考图2,通信终端50在通信期间执行从接入功能12到接入功能11的切换(图2中a1)。除了接入功能包括移动锚功能,切换处理与已有的方法是相同的,因此不再对切换处理详细解释。
当完成切换时,以以下形式建立承载:通信终端50将接入功能12作为移动锚功能使用,并将接入功能11作为服务区内功能使用。从接入功能12到接入功能11,接入GW功能(C平面)20更新与通信终端50关联的服务区内接入功能信息,所述通信终端50由通信终端管理功能进行管理(图2中a2)。
之后,当通信终端中的通信完成时(图2中a3),如果通信终端中的数据通信已有一定时段未执行,则接入功能11中的服务区内接入功能通知接入GW功能(C平面)20其应当指示通信终端50改变至节电状态(图2中a4、a5)。
当接入GW功能(C平面)20接收到改变至通信终端50的节电状态的请求时,接入GW功能(C平面)20确定是否真正地转移至通信终端20的节电状态。参考图3,对确定的流程进行解释。
首先,接入GW功能(C平面)20检测通信终端50已经满足转移至节电状态的条件(图3中步骤S1)。在图2所示的处理中,通过从接入功能11接收消息,通信终端50满足转移至节电状态的条件。
然后,接入GW功能(C平面)20确定通信终端50所使用的移动锚功能和服务区内功能是否存在于相同的接入功能中(图3步骤S2)。
当以上功能存在于相同的接入功能中时(图3步骤S2为是),接入GW功能(C平面)20指示通信终端50改变至节电状态(图3步骤S4)。当它们不存在于相同的接入功能中时(图3步骤S2为否),接入GW功能(C平面)20执行切换通信终端50所使用的承载终止点这一处理(图3步骤S3)。
在图2的示例中,因为通信终端50所使用的移动锚功能和服务区内功能不存在于相同的接入功能中,接入GW功能(C平面)20执行切换承载终止点这一处理。
回到对图2示出的处理的解释,接入GW功能(C平面)20指示通信终端50根据图3所示的处理流程执行分离(detaching),以执行承载终止点的切换处理(图2中a8)。在这种情况下,接入GW功能(C平面)20指示通信终端50在分离后执行再附接处理(图2中a6至a8)。
通信终端50根据来自接入GW功能(C平面)20的指示,通过在分离后执行再附接(图2中a8),重新建立在接入功能11中终止的承载。因为分离处理和附接处理与上文提到的非专利文献1所示的已有方法实质相同,不再详细解释这些处理。
在该示例实施例中,由于通信终端50仅建立一个承载,因此通过使用分离处理,接入GW功能(C平面)20切换承载终止点。然而,可使用承载释放处理来替代分离处理。在这种情况下,接入GW功能(C平面)20可指示通信终端50在释放承载后再次执行建立承载的处理。
如上所述,在该示例实施例中,在通信终端执行接入功能之间的切换后,在满足转移至节电状态条件的时刻,促使用于切换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处理。因而,可以避免仅为一个通信终端而长期消耗多个接入功能的资源。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切换过程的顺序图。与图1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类似的方式配置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通信系统。
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与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接入功能11和12包括:用于在通信终端满足转移至节电状态时,根据通信终端所连接的接入功能与终止承载的接入功能之间的关系,确定是否执行至节电状态的转移处理或者是否执行承载终止点的切换处理的装置。该确定装置包括在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接入GW功能(C平面)20中。由于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其余配置和操作与上文提到的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相同,不再详细解释其余配置和操作。
下文参考图4,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整个通信系统的操作进行解释。不再详细解释与在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中解释的图2中的操作相同的操作。
在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中,图4示出了过程的序列,通过所述过程,通信终端50在通信期间从接入功能12至接入功能11的切换,然后终止通信。然后,由于通信终端50用以执行至接入功能11的切换然后终止通信的处理(图4中b1至b3)与图2示出的操作(a1至a3)相同,不再详细解释这些处理。
当在通信终端50中完成通信时(图4中b3),如果一定时段未执行通信终端50中的数据通信,则接入功能11中的服务区内接入功能确定通信终端50满足转移至节电状态的条件(图4中b4)。
然后接入功能11确定通信终端50所使用的移动锚功能和服务区内接入功能是否存在于相同的接入功能中。当它们存在于相同接入功能中时,接入功能11使通信终端50改变至节电状态。当它们不存在于相同接入功能中时,接入功能11执行切换通信终端50所使用的承载终止点的处理。
该确定逻辑与图3示出的逻辑类似。也就是说,通过使构成接入功能11和12的CPU(未示出)执行图3的处理,能够实现该确定逻辑。
在图4示出的示例中,由于通信终端50所使用的移动锚功能和服务区内接入功能不存在于相同的接入功能中,接入功能11执行切换承载终止点的处理。
回到图4示出的处理,接入功能11中的服务区内接入功能向接入功能12发送承载终止点切换请求,其中接入功能12包括由通信终端50使用的移动锚功能(图4中b6)。
当接入功能12接收到承载终止点切换请求时,接入功能12向接入GW功能(C平面)20发送承载释放请求,以在移动锚功能的主导下释放承载(图4中b7)。在这种情况下,接入功能12通知接入GW功能(C平面)20,使得在释放承载后再次执行建立承载的处理。
当接入GW功能(C平面)20接收到承载释放请求时,接入GW功能(C平面)20使通信终端50执行分离,以释放通信终端50所建立的承载(图4中b8)。在这种情况下,接入GW功能(C平面)20指示通信终端50在分离后执行再附接处理。尽管执行分离处理和再附接处理作为用于重新建立承载的手段,还可使用释放和重新建立处理代替分离处理和再附接处理。
根据来自接入GW功能(C平面)20的指示,通信终端50通过在分离后执行再附接,重新建立在接入功能11中终止的承载(图4中b9)。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的切换过程的顺序图。与图1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类似的方式配置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实施例的通信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特点是:除了上文提到的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以上配置,接入GW功能(C平面)20通信终端管理功能包括:用于进一步管理通信终端是否针对通信终端状态而执行承载终止点的切换处理的装置;以及用于在完成承载终止点的切换处理后执行至节电状态的转移处理的装置。由于其余配置与本发明第一示例实施例相同,不再详细解释其余配置。
参考图5,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实施例的整个通信系统的操作进行解释。在图5中,不再详细解释与在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中解释的图2中的操作相同的操作。
在根据该示例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中,图5示出了过程的序列,通过所述过程,通信终端50在通信期间执行从接入功能12到接入功能11的切换,然后终止通信。
由于通信终端50用以执行至接入功能11的切换然后接入GW功能(C平面)20从接入功能11接收节电状态转移请求(图5中c1至c5)的处理与图2中示出的处理相同,不再详细解释这些处理。
当接入GW功能(C平面)20从接入功能11接收到节电状态转移请求时,接入GW功能(C平面)20使通信终端50根据图3所示的处理流程的执行分离,以执行承载终止点的切换处理(图5中c6、c7)。在这种情况下,接入GW功能(C平面)20指示通信终端50在分离后执行再附接处理。
接入GW功能(C平面)20注册通信终端50正在针对通信终端50状态执行承载终止点的切换处理,并在完成分离后继续维持通信终端50的管理信息。
通信终端50根据来自接入GW功能(C平面)20的指示,通过在分离后执行再附接,重新建立在接入功能11中终止的承载(图5中c8)。因为分离处理和附接处理与上文提到的非专利文献1所示的已有方法实质相同,不再详细解释这些处理。
当通信终端50完成再附接处理时,接入GW功能(C平面)20确定已完成承载终止点的切换处理,这是因为通信终端50处于通信终端50正在执行承载终止点的切换处理的状态,并随后执行用于将通信终端50改变至节电状态的处理(图5中c9、c10)。
基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配置和操作,对该示例实施例进行了解释。然而,该示例实施例可应用于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
如上描述的,在该示例实施例中,当通信终端完成承载终止点的切换处理时,立即执行至节电状态的转移处理。因而,不需要监控有关接入功能的业务以确定是否许可至节电状态的转移。
因此,在该示例实施例中,相比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示例实施例,通信终端处于节电状态的时间更长。这带来了以下优点:接入功能中的服务区内接入功能所管理的信息量会降低,同时还降低了通信终端的电力消耗。
在以上提到的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示例实施例中,对接入功能11和12、以及接入GW功能(C平面)20进行了解释。接入功能11和12对应于图6所示的EUTRAN(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110中的eNB(演进节点B)111和112。接入GW功能(C平面)20对应于MME(移动管理实体)120。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示例实施例中,假定通信系统使用LTE(长期演进)作为接入方法。
EUTRAN 110中的eNB 111和112包括网关功能,例如服务GW和PDN(分组数据网)GW。
进一步地,节电状态转移请求消息对应于S1UE(用户设备)上下文释放请求。在接入GW功能(C平面)20的主导下执行的分离处理对应于MME发起分离。附接处理对应于E-UTRAN初始附接。在移动锚功能的主导下的承载释放处理对应于PDN GW发起的承载去激活。
此外,对以上提到的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示例实施例的描述均基于每个接入功能对应于独立eNB的假定。然而,如果一个eNB设备支持多个接入功能(如多扇区),可以基于服务区内接入功能和移动锚功能是否布置于相同的eNB设备中,来确定是否执行承载终止点的切换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基于包括服务区内接入功能和移动锚功能的eNB的IP(互联网协议)地址是否彼此相同,进行以上确定。
如上描述的,在本发明中,当通信终端执行接入设备之间的切换时,促使切换通信路径的终止点这一处理。因而,在接入设备包括终止功能的通信系统中,可以避免仅仅为了向一个通信终端提供通信路径而长期消耗多个接入设备的资源。
此外,在本发明中,将满足转移至节电状态的条件的时刻用作执行切换通信路径终止点的时刻。因而,在执行对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时,可以降低通信终端所执行的通信中途断掉的可能性。
以上公开的全部或部分示例实施例可通过(但不限于)以下附记进行描述。
[附记1]
一种控制接入设备的接入控制设备,所述接入设备包括用于终止与通信终端的通信路径的装置,所述接入控制设备包括:
确定装置,用于基于所述通信终端的操作状态,根据所述通信终端的移动历史,确定是否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切换处理,其中
移动历史指示通信路径终止点的接入设备与通信终端连接至的接入设备是否相同。
[附记2]
根据附记1的接入控制设备,其中通信终端操作状态指示通信终端是否满足转移至节电状态的条件。
[附记3]
根据附记1或2的接入控制设备,其中促使通信路径切换处理的动作是分离处理。
[附记4]
根据附记1或2的接入控制设备,其中促使通信路径切换处理的动作是通信路径释放处理。
[附记5]
根据附记1至4任一的接入控制设备,其中在通信路径切换处理后,无等待时间地执行至节电状态的转移。
[附记6]
一种控制接入设备的接入控制设备,所述接入设备包括用于终止与通信终端的通信路径的装置,所述接入控制设备包括:
确定装置,用于基于所述通信终端的操作状态,根据所述通信终端的移动历史,确定是否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切换处理,其中
通信终端操作状态指示通信终端是否满足转移至节电状态的条件。
[附记7]
一种控制接入设备的接入控制设备,所述接入设备包括用于终止与通信终端的通信路径的装置,所述接入控制设备包括:
确定装置,用于基于所述通信终端的操作状态,根据所述通信终端的移动历史,确定是否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切换处理,其中
促使通信路径切换处理的动作是分离处理。
[附记8]
一种控制接入设备的接入控制设备,所述接入设备包括用于终止与通信终端的通信路径的装置,所述接入控制设备包括:
确定装置,用于基于所述通信终端的操作状态,根据所述通信终端的移动历史,确定是否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切换处理,以及
其中促使通信路径切换处理的动作是通信路径释放处理。
[附记9]
一种接入设备,包括:
用于终止与通信终端的通信路径的装置;以及
确定装置,用于基于所述通信终端的操作状态,根据所述通信终端的移动历史,确定是否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切换处理,其中
移动历史指示通信路径终止点的接入设备与通信终端连接至的接入设备是否相同。
[附记10]
根据附记9的接入设备,其中通信终端操作状态指示通信终端是否满足转移至节电状态的条件。
[附记11]
根据附记9或10的接入设备,其中促使通信路径切换处理的动作是分离处理。
[附记12]
根据附记9或10的接入设备,其中促使通信路径切换处理的动作是通信路径释放处理。
[附记13]
根据附记9至12任一的接入设备,其中,在通信路径切换处理后,无等待时间地执行至节电状态的转移。
[附记14]
一种接入设备,包括:
用于终止与通信终端的通信路径的装置;以及
确定装置,用于基于所述通信终端的操作状态,根据所述通信终端的移动历史,确定是否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切换处理,其中
通信终端操作状态指示通信终端是否满足转移至节电状态的条件。
[附记15]
一种接入设备,包括:
用于终止与通信终端的通信路径的装置;以及
确定装置,用于基于所述通信终端的操作状态,根据所述通信终端的移动历史,确定是否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切换处理,其中
促使通信路径切换处理的动作是分离处理。
[附记16]
一种接入设备,包括:
用于终止与通信终端的通信路径的装置;以及
确定装置,用于基于所述通信终端的操作状态,根据所述通信终端的移动历史,确定是否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切换处理,其中
促使通信路径切换处理的动作是通信路径释放处理。
[附记17]
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通信路径控制方法,通信系统包括接入设备和接入控制设备,接入设备包括用于终止与通信终端的通信路径的装置,接入控制设备控制接入设备,所述通信路径控制方法包括:
基于通信终端的操作状态,根据通信终端移动历史,确定是否促使通信路径的切换处理,其中
移动历史指示通信路径终止点的接入设备与通信终端连接至的接入设备是否相同。
[附记18]
根据附记17的通信路径控制方法,其中通信终端的操作状态指示通信终端是否满足转移至节电状态的条件。
[附记19]
根据附记17或18的通信路径控制方法,其中促使通信路径切换处理的动作是分离处理。
[附记20]
根据附记17或18的通信路径控制方法,其中促使通信路径切换处理的动作是通信路径释放处理。
[附记21]
根据附记17至20任一的通信路径控制方法,其中,在通信路径切换处理后,无等待时间地执行至节电状态的转移。
[附记22]
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通信路径控制方法,通信系统包括接入设备和接入控制设备,接入设备包括用于终止与通信终端的通信路径的装置,接入控制设备控制接入设备,所述通信路径控制方法包括:
基于通信终端操作状态,根据通信终端移动历史,确定是否促使通信路径的切换处理,其中
通信终端操作状态指示通信终端是否满足转移至节电状态的条件。
[附记23]
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通信路径控制方法,通信系统包括接入设备和接入控制设备,接入设备包括用于终止与通信终端的通信路径的装置,接入控制设备控制接入设备,所述通信路径控制方法包括:
基于通信终端操作状态,根据通信终端移动历史,确定是否促使通信路径的切换处理,其中
促使通信路径切换处理的动作是分离处理。
[附记24]
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通信路径控制方法,通信系统包括接入设备和接入控制设备,接入设备包括用于终止与通信终端的通信路径的装置,接入控制设备控制接入设备,所述通信路径控制方法包括:
基于通信终端的操作状态,根据通信终端移动历史,确定是否促使通信路径的切换处理,其中
促使通信路径切换处理的动作是通信路径释放处理。
[附记25]
一种存储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由包括接入设备和接入控制设备的通信系统中的所述接入设备和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中任一个的中央处理单元执行,所述接入单元包括终止与通信终端的通信路径的装置,所述接入控制设备控制所述接入设备,所述程序包括:
确定处理,当所述通信终端满足转移至节电状态的条件时,根据所述通信终端的移动历史,确定是否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切换处理。
以上提到的程序可被存储并提供给使用任何类型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任何类型的有形存储介质。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磁性存储介质(如软盘、磁带、硬盘等)、CD-ROM(紧致光盘只读存储器)、CD-R(可记录紧致光盘)、CD-R/W(可重写紧致光盘)以及半导体存储器(如掩膜ROM、PROM(可编程ROM))、EPROM(可擦写PROM)、闪速ROM、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程序可被提供给使用任类型的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电信号、光信号、电磁波。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经由有线通信线路(例如电线和光纤)或无线通信线路向计算机提供程序。
尽管参考示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解释,本发明不限于以上示例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配置和细节做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各类修改。
本申请基于并要于2012年5月23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2-117069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此处。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移动通信系统以及使用LTE作为接入方法的通信系统。其他移动通信系统的示例包括定义在W-CDMA(宽带码分多址)、WiMAX(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3GPP2(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2)中的系统。
附图标记列表
1 通信系统
10 接入网
11,12 接入功能
11a,12a 服务区内接入功能
11b,12b 移动锚功能
20 接入GW功能(C平面)
20a 通信终端管理功能
20b 服务区内接入功能管理功能
20c 移动锚功能管理功能
50 通信终端

Claims (18)

1.一种包括接入设备和接入控制设备的通信系统,所述接入设备能够作为与通信终端的通信路径的终止点,所述接入控制设备控制所述接入设备,所述通信系统包括:
确定单元,配置为:在所述通信终端中的切换已经完成并且通信已经完成后,基于所述通信终端的操作状态,根据所述通信终端的移动历史,确定是否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
其中,所述移动历史指示作为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接入设备与所述通信终端连接至的接入设备是否相同,以及当作为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接入设备与所述通信终端连接至的接入设备不相同时,所述确定单元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
其中,所述通信终端的所述操作状态指示所述通信终端是否满足转移至节电状态的条件,所述节电状态指示以下状态:尽管在所述通信终端中维持了所述终止点,但是释放了所述通信路径;以及,当所述操作状态指示所述通信终端满足转移至节电状态的条件时,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是否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的动作是分离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的动作是通信路径释放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在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后,无等待时间地执行至节电状态的转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接入控制设备和所述接入设备中的任一个包括所述确定单元。
6.一种控制接入设备的接入控制设备,所述接入设备能够作为与通信终端的通信路径的终止点,所述接入控制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配置为:在所述通信终端中的切换已经完成并且通信已经完成后,基于所述通信终端的操作状态,根据所述通信终端的移动历史,确定是否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
其中,所述移动历史指示作为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接入设备与所述通信终端连接至的接入设备是否相同,以及当作为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接入设备与所述通信终端连接至的接入设备不相同时,所述确定单元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
其中,所述通信终端的所述操作状态指示所述通信终端是否满足转移至节电状态的条件,所述节电状态指示以下状态:尽管在所述通信终端中维持了所述终止点,但是释放了所述通信路径;以及,当所述操作状态指示所述通信终端满足转移至节电状态的条件时,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是否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入控制设备,其中,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的动作是分离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入控制设备,其中,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的动作是通信路径释放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入控制设备,其中,在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后,无等待时间地执行至节电状态的转移。
10.一种接入设备,包括:
终止与通信终端的通信路径的单元;以及
确定单元,配置为:在所述通信终端中的切换已经完成并且通信已经完成后,基于所述通信终端的操作状态,根据所述通信终端的移动历史,确定是否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
其中,所述移动历史指示作为所述通信路径的所述终止点的接入设备与所述通信终端连接至的接入设备是否相同,以及当作为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接入设备与所述通信终端连接至的接入设备不相同时,所述确定单元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
其中,所述通信终端的所述操作状态指示所述通信终端是否满足转移至节电状态的条件,所述节电状态指示以下状态:尽管在所述通信终端中维持了所述终止点,但是释放了所述通信路径;以及,当所述操作状态指示所述通信终端满足转移至节电状态的条件时,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是否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设备,其中,促使所述通信路径 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的动作是分离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设备,其中,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的动作是通信路径释放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入设备,其中,在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后,无等待时间地执行至节电状态的转移。
14.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通信路径控制方法,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接入设备和接入控制设备,所述接入设备能够作为与通信终端的通信路径的终止点,所述接入控制设备控制所述接入设备,所述通信路径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通信终端中的切换已经完成并且通信已经完成后,基于所述通信终端的操作状态,根据所述通信终端的移动历史,确定是否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
其中,所述移动历史指示作为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接入设备与所述通信终端连接至的接入设备是否相同,以及当作为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接入设备与所述通信终端连接至的接入设备不相同时,所述确定单元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
其中,所述通信终端的所述操作状态指示所述通信终端是否满足转移至节电状态的条件,所述节电状态指示以下状态:尽管在所述通信终端中维持了所述终止点,但是释放了所述通信路径;以及,当所述操作状态指示所述通信终端满足转移至节电状态的条件时,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是否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路径控制方法,其中,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的动作是分离处理。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路径控制方法,其中,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的动作是通信路径释放处理。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路径控制方法,其中,在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后,无等待时间地执行至节电状态的转移。
18.一种存储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由包括接入设备和接入控制设备的通信系统中的所述接入设备和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中任一个的中央处理单元执行,所述接入单元能够作为与通信 终端的通信路径的终止点,所述接入控制设备控制所述接入设备,所述程序包括:
确定处理,在所述通信终端中的切换已经完成并且通信已经完成后,基于所述通信终端的操作状态,根据所述通信终端的移动历史,确定是否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
其中,所述移动历史指示作为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接入设备与所述通信终端连接至的接入设备是否相同,以及当作为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接入设备与所述通信终端连接至的接入设备不相同时,所述确定单元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
其中,所述通信终端的所述操作状态指示所述通信终端是否满足转移至节电状态的条件,所述节电状态指示以下状态:尽管在所述通信终端中维持了所述终止点,但是释放了所述通信路径;以及,当所述操作状态指示所述通信终端满足转移至节电状态的条件时,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是否促使所述通信路径的终止点的切换处理。
CN201380021051.6A 2012-05-23 2013-05-20 通信系统、接入控制设备、接入设备及其通信路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42475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17069 2012-05-23
JP2012-117069 2012-05-23
PCT/JP2013/003184 WO2013175755A1 (ja) 2012-05-23 2013-05-20 通信システム、アクセス制御装置、アクセス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通信路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7557A CN104247557A (zh) 2014-12-24
CN104247557B true CN104247557B (zh) 2018-08-10

Family

ID=49623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1051.6A Active CN104247557B (zh) 2012-05-23 2013-05-20 通信系统、接入控制设备、接入设备及其通信路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474001B2 (zh)
EP (1) EP2854472B1 (zh)
JP (1) JP6299590B2 (zh)
KR (1) KR20140124837A (zh)
CN (1) CN104247557B (zh)
BR (1) BR112014027177A2 (zh)
WO (1) WO20131757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41093A1 (zh) * 2017-02-04 2018-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网络优化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0545A (zh) * 2000-02-21 2001-08-29 索尼株式会社 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通信终端设备和通信控制系统
US6393282B1 (en) * 1999-01-14 2002-05-2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with base station searching function
CN101026890A (zh) * 2006-02-01 2007-08-2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远程控制装置、通信网络系统以及远程控制方法
CN102244908A (zh) * 2010-05-10 2011-11-1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支持终端移动性的切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3457B (zh) * 2010-01-11 2016-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及终端
JP2011193114A (ja) * 2010-03-12 2011-09-29 Fujitsu Ltd 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における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
JP5893554B2 (ja) 2010-04-14 2016-03-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位置管理装置、パケットデータネットワークゲートウェイ装置、移動局装置及び位置管理装置の通信方法
WO2013115532A1 (en) * 2012-01-30 2013-08-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handover report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3282B1 (en) * 1999-01-14 2002-05-2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with base station searching function
CN1310545A (zh) * 2000-02-21 2001-08-29 索尼株式会社 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通信终端设备和通信控制系统
CN101026890A (zh) * 2006-02-01 2007-08-2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远程控制装置、通信网络系统以及远程控制方法
CN102244908A (zh) * 2010-05-10 2011-11-1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支持终端移动性的切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4027177A2 (pt) 2017-06-27
EP2854472A4 (en) 2016-01-20
JP6299590B2 (ja) 2018-03-28
US9474001B2 (en) 2016-10-18
KR20140124837A (ko) 2014-10-27
WO2013175755A1 (ja) 2013-11-28
EP2854472B1 (en) 2018-07-04
JPWO2013175755A1 (ja) 2016-01-12
US20150099518A1 (en) 2015-04-09
CN104247557A (zh) 2014-12-24
EP2854472A1 (en) 201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9262B (zh) 切换失败指示信息的通知方法与装置
WO2018205153A1 (zh)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终端及系统
AU201024492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bile stations to identify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CN108282835B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建立呼叫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US11330514B2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3338485B1 (en)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associated methods
KR101684699B1 (ko) 이동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시스템
EP2249609A1 (en) Identifying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to mobile st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EP2249607A1 (en) Indicating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o mobile st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KR101960562B1 (ko) 풀-멀티-오퍼레이터 코어 네트워크에서 e-utran으로부터 utran/geran으로의 이동국의 회선 교환 폴백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083035B2 (en) Methods, wireless device and network node for resum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RU2737420C1 (ru) Способы,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ы, относящиеся к бездействию ue
US20160198389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backhaul link, base station, relay node, and system
US20240015599A1 (en) Ran conges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continuity with user consent option
JP5887466B2 (ja) セルラー接続の管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02177748A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终端、网关和网络系统
WO2013012371A1 (en) Circuit-switched fallback for a mobile radio
US9888421B2 (en) Method of enhanced bearer continuity for 3GPP system change
TW202234942A (zh) 用於在通訊網路中管理無線電承載相容性之系統和方法
WO2020145868A1 (en) Wireless device mobility
CN104247557B (zh) 通信系统、接入控制设备、接入设备及其通信路径控制方法
CN110519811B (zh) 一种基于s1接口的lte基站小区切换方法
CN104426643B (zh) 一种业务抢占方法、装置和基站
WO202312017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ccess network node, user equipment
KR20150094688A (ko) 디바이스 투 디바이스 통신의 정보를 보고하기 위한 방법, 사용자 장비 및 기지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