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7293A - 移动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7293A
CN104247293A CN201380016358.7A CN201380016358A CN104247293A CN 104247293 A CN104247293 A CN 104247293A CN 201380016358 A CN201380016358 A CN 201380016358A CN 104247293 A CN104247293 A CN 1042472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flow
pulse
symbol
mixed
mixed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63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月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8001635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47293A/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3/08026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416618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247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72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调制编码方式对M路初始数据流进行调制编码,获得M路调制数据流,所述M为大于1的正整数,且M不大于天线的个数;对所述M路调制数据流分别进行符号映射,生成M路映射数据流;对所述M路映射数据流进行混合,生成M路混合数据流;将所述M路混合数据流分别在不同的所述天线上发送给终端。该方法能够减少信令开销,降低系统反馈开销。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方法、 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通信方法、 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 (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技术在无线保 真 (wireless fidelity, WIFI)、 长期演进(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等无线通信 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MIMO空间复用技术可以通过把输入序列分成多路 数据流同时并行传输, 伴随着收发天线数的增加, 大幅度提高信道容量。 随 着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 GSM ) /增 强型数据传输的全球演进技术(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lobal Evolution, EDGE )无线接入网( GSM/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 GERAN )通信系统 中的用户数量快速增长和对数据传输速度增长的要求, 3GPP 正在研究将 MIMO技术应用到 GERAN技术中。
现有的空间复用技术是将多路数据流分别通过不同的天线通过不同的信 道发送, 例如, 如图 1所示, 在 GERAN系统中, 假设基站有两路天线, 且 有两路初始数据流需要发射, 首先, 将两路初始数据流分别调制编码后进行 符号映射, 对应生成两路映射数据流 X0和 XI; 然后, 将两路映射数据流分 别与每路天线对应的训练序列 2(Training sequence code, TSC1)和 (Training sequence code, TSC2)按照协议标准进行脉沖 (burst ) 映射, 之后进行相位旋 转, 最后通过脉沖成型之后在天线 1和天线 2向终端发送。 终端在通过两路 天线接收到两路数据流之后, 同时上报反映两路数据流的载干比 (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 以便于基站根据每路数据流的载干比 确定对应初始数据流的调制编码方式,用于待发射的初始数据流的调制编码。 因此, 终端必须支持两路数据流的载干比进行同时上报, 信令较多, 反 馈开销大, 并且由于 GERAN反馈时间较长以及小区间干扰造成载干比波动 的问题, 使得基站很难准确地根据载干比确定调制编码方式; 此外, 若初始 数据流采用相同的调制编码方式, 基站为了保证发送的两路数据流都能够被 终端正确解码, 基站必须按照较低载干比确定的调制编码方式对初始数据流 进行编码, 从而导致吞吐率的下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通信方法, 使得基站在通过多天 线下发多路数据流后, 终端只需要向基站反馈一路数据流对应的载干比。
为实现上述目的, 第一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调制编码方式对 M路初始数据流进行调制编码, 获得 M路调制数 据流, 所述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 且 M不大于天线的个数;
对所述 M路调制数据流分别进行符号映射, 生成 M路映射数据流; 对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进行混合, 生成 M路混合数据流;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分别在不同的所述天线上发送给终端。
基于第一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对所述 M路映射数据 流进行混合, 生成 M路混合数据流, 具体包括:
以单个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的符号进行混合, 获取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还提供了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 式, 所述以单个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的符号进行混合, 以获 取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具体包括: 当所述 M等于 2时, 每隔一个符号对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相同位置的 符号进行交换, 获取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还提供了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 式, 所述 M等于 3,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和 X2, 且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的每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任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所述 N为正整数;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1和 C2;
所述以单个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的符号进行混合, 获取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具体包括: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0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次放 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 沖内的第 3*n+2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I 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次放 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 沖内的第 3*n+2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2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并依次 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据 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 脉沖内的第 3*n+2个位置;
其中, 所述 N为整数, n=0,l,2, .." N/3-1„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还提供了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 式, M等于 4,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且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的每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任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所述 N为正整数;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I、 C2和 C3; 所述以单个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的符号进行混合, 以获 取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具体包括: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0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次放 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 沖内的第 4*n+2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 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I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 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 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 个脉沖内的第 4*n+2 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 次放置在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 一个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2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3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 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 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 个脉沖内的第 4*n+2 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个位置;
其中, n为正整数, η=0,1,2,· · · , N/4-l。
基于第一方面,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对所述 Μ路映射数据 流进行混合, 生成 Μ路混合数据流, 所述混合数据流路数与所述映射数据流 相同, 具体包括: 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的符号进行混合, 获取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M为 2,所述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 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的符号进行混合, 获取所述 M路混 合数据流, 具体包括: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中的半个脉沖内 的符号与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另一路映射数据流在所述一个脉沖的所述半 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交换。
基于第一方面,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 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的符号进行混合, 获取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具体包括:
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混合。
基于第一方面的在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所述 M为 4,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每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所述 N为正整数;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所述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 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混合, 具体包括: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0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 对应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个半 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 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I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 对应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个半 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 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 对应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个半 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 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 对应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个半 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 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置;
其中 ,η为整数, η=0,1。
基于第一方面,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对所述 Μ路映射数据 流进行混合, 生成所述 Μ路混合数据流, 具体包括:
以所述 Μ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Μ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混合。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Μ等于 2,所述的以所述 Μ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 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Μ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 号进行混合, 以获取 Μ路混合数据流, 具体包括: 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每隔一个脉沖对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一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交换。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M等于 4,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所述的以所述 M 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 映射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混合, 具体包括
Xm(0),Xm(l),Xm(2),Xm(3)分别表示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在所述一个编 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 m=0,l,2,3;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0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一个脉沖 数据,并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0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1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 码块的第 3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I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一个脉沖 数据,并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0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1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 码块的第 3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一个脉沖 数据,并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0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1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 码块的第 3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一个脉沖 数据,并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I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0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1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 码块的第 3个脉沖位置。
基于第一方面, 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十二种可 能的实施方式中,
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信道质量获取并反馈的一路映 射数据流的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一路映射数据流的所述测量报告确定所述调 制编码方式; 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载干比获取并反馈的一路映射 数据流的载干比, 根据所述一路映射数据流的所述载干比确定所述调制编码 方式。
第二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装置, 所述装置包括: 编码单元, 用于根据调制编码方式对 M路初始数据流进行调制编码, 获 得 M路调制数据流, 所述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 且 M不大于天线的个数; 映射单元, 用于对所述编码单元获得的所述 M路调制数据流分别进行符 号映射, 生成 M路映射数据流;
混合单元, 用以对从所述映射单元接收到的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进行混 合, 生成 M路混合数据流;
发送单元, 用于将所述混合单元生成的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分别在不同 的所述天线上发送给终端。
基于第二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以单个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混 合, 获取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基于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还提供了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 式, 所述混合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 M等于 2时, 每隔一个符号对所述 M路 映射数据流相同位置的符号进行交换, 获取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还提供了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 式,所述混合单元所述 M等于 3,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和 X2, 且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的每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任一个脉沖内的 符号数为 N, 所述 N为正整数;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1和 C2;
所述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0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次放 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 沖内的第 3*n+2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I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 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 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 个脉沖内的第 3*n+2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 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 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 个脉沖内的第 3*n+2个位置;
其中, 所述 n为整数, n=0,l,2,...,N/3-l。
基于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还提供了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 式, 所述混合单元在所述 M等于 4时,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 流 X0、 XI、 X2和 X3, 且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的每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任 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所述 N为正整数;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 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所述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0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次放 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 沖内的第 4*n+2个位置, C3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I 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次放 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 沖内的第 4*n+2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 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 次放置在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 一个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2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3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 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 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 个脉沖内的第 4*n+2 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个位置;
其中, n 为正整数, n=0, 1 , ··. , N/4-1。
基于第二方面,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的符号进行混合, 获取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基于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M为 2, 所述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的半个脉沖内的符 号与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另一路映射数据流在所述一个脉沖的所述半个脉 沖内的符号进行交换。
基于第二方面,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混合。
基于第二方面的在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中, 所述混合单元在所述 M为 4时,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每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 内的符号数为 N, 所述 N为正整数;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所述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0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 对应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个半 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 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I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 对应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个半 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 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 对应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个半 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 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 对应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个半 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 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置;
其中, n为整数, η=0,1。
基于第二方面,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混合。
基于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M为 2, 所述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每隔一个脉沖对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一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交换。
基于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M等于 4,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所述混合单元具 体用于:
Xm(0),Xm(l),Xm(2),Xm(3)分别表示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在所述一个编 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 m=0,l,2,3;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0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一个脉沖 数据,并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0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1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 码块的第 3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I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一个脉沖 数据,并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0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1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 码块的第 3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一个脉沖 数据,并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0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1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 码块的第 3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一个脉沖 数据,并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0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1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 码块的第 3个脉沖位置。
基于第二方面, 或者第二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在第十 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还包括接收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信道质量 获取并反馈的的一路映射数据流的测量报告; 所述编码单元, 还用于根据从 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一路映射数据流的所述测量报告确定所述调制编 码方式; 或者,
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载干比获取并反 馈的的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所述编码单元, 还用于根据从所述接收单 元接收到的所述一路映射数据流的所述载干比确定所述调制编码方式 第三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装置, 所述装置包括: 接 收机、 发射机, 以及处理器和存储器;
物理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包括可用于使所述 处理器和所述系统执行以下过程的指令:
通过处理器根据调制编码方式对 M路初始数据流进行调制编码,获得 M 路调制数据流, 所述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 且 M不大于天线的个数;
对所述 M路调制数据流分别进行符号映射, 生成 M路映射数据流; 对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进行混合, 生成 M路混合数据流;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分别在不同的所述天线上发送给终端;
通过接收机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载干比获取并反馈 的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根据所述一路映射数据流的所述载干比确定所述调制编码方式。
第四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系统, 所述系统包括本发 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移动通信装置和终端,
所述终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发送的 M路混合数据流之后, 根据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载干比, 获取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向所述 基站反馈所述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第五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通信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 M路混合数据流,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 所述终端获取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信道质量;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信道质量获取一路映射数据流的信 道质量, 并通过测量报告发送给所述网络侧设备。
基于第五方面, 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 括: 所述终端对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进行解混合, 生成 M路映射数据流。 基于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终端对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进行解混合, 生成 M路映射数据流, 具体包括:
以单个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获取所 述 M路映射数据流。
基于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以单个 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获取所述 M路映 射数据流, 具体包括:
当所述 M等于 2时, 每隔一个符号对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相同位置的 符号进行交换, 获取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基于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M等于 3,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1和 C2, 且所述 M路混合数 据流中的每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任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所述 N为正整数;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和 X2;
所述以单个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获 取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具体包括: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一个脉沖内第 3*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数 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 述一个脉沖内第 3*n+2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0的所 述一个脉沖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 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2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I 的所述一个脉沖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 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2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2 的所述一个脉沖内;
其中, 所述 n为整数, n=0,l,2,...,N/3-l。
基于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M等于
4,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O、 Cl、 C2和 C3, 且所述 M路混 合数据流中的每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任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所述 N为正 整数;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所述以单个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获 取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具体包括: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一个脉沖内第 4*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数 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 述一个脉沖内第 4*n+2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 内第 4*n+3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0的所述一个脉沖 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 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2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 脉沖内第 4*n+3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I的所述一个 脉沖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 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2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 脉沖内第 4*n+3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2的所述一个 脉沖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 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2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 脉沖内第 4*n+3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3的所述一个 脉沖内;
其中, n 为正整数, n=0, 1 , ··. , N/4-1。
基于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终端对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进行解混合, 生成 M路映射数据流, 具体包括:
以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获取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基于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 M为 2, 所述以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获取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具 体包括: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脉沖的半个脉沖内的符 号与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另一路混合数据流在所述一个脉沖的所述半个脉 沖内的符号进行交换。
基于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以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 路混合数据流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获取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具体包括: 以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基于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 M为 4,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所述 M路映射数 据流中每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所述 N为正整数; 所 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所述以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 单位,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具体包括: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置的 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 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 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0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置的 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 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 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I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置的 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 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 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2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置的 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 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 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3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其中, n为整数, η=0,1。 基于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终端对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进行解混合, 生成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具体包括: 以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基于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M为
2, 所述以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为 单位,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具体包括:
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每隔一个脉沖对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一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交换。
基于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M等 于 4,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所述 M路 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所述以所述 M路混合数据 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具体包括: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 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 流 X0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 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 流 XI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 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 流 X2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 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 流 X3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第六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 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 M路混合数据流, M为大于 1的 正整数;
获取单元, 用于获取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信道质 量;
发送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信道质 量获取一路映射数据流的信道质量,并通过测量报告发送给所述网络侧设备。
基于第六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终端还包括: 解混合单元, 用于对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进行解混 合, 生成 M路映射数据流。
基于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解混合 单元具体用于:
以单个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获取所 述 M路映射数据流。
基于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解混合 单元具体还用于:
当所述 M等于 2时, 每隔一个符号对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相同位置的 符号进行交换, 获取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基于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M等于 3,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1和 C2, 且所述 M路混合数 据流中的每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任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所述 N为正整数;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和 X2;
所述解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一个脉沖内第 3*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数 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 述一个脉沖内第 3*n+2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0的所 述一个脉沖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 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2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I 的所述一个脉沖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 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2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2 的所述一个脉沖内;
其中, 所述 n为整数, n=0,l,2,...,N/3-l。
基于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M等于 4,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O、 Cl、 C2和 C3, 且所述 M路混 合数据流中的每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任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所述 N为正 整数;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所述解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一个脉沖内第 4*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数 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 述一个脉沖内第 4*n+2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 内第 4*n+3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0的所述一个脉沖 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 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2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 脉沖内第 4*n+3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I的所述一个 脉沖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 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2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 脉沖内第 4*n+3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2的所述一个 脉沖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 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2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 脉沖内第 4*n+3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3的所述一个 脉沖内;
其中, n 为正整数, n=0, 1 , ··. , N/4-1。
基于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解混合 单元具体用于:
以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获取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基于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 M为 2, 所述解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脉沖的半个脉沖内的符 号与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另一路混合数据流在所述一个脉沖的所述半个脉 沖内的符号进行交换。
基于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解混合 单元具体用于:
以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基于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 M为 4,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所述 M路映射数 据流中每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所述 N为正整数; 所 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所述解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置的 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 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 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0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置的 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 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 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I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置的 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 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 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2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置的 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 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 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3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其中, n为整数, η=0,1。
基于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解混合 单元具体用于:
以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基于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M为 2, 所述解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每隔一个脉沖对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一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交换。
基于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M 等于 4,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所述 M 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所述解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 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 流 X0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 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 流 XI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 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 流 X2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 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 流 X3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通过上述实施例, 根据调制编码方式对 M路初始数据流进行调制编码, 获得 M路调制数据流,所述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且 M不大于天线的个数; 对所述 M路调制数据流分别进行符号映射, 生成 M路映射数据流; 对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进行混合, 生成 M路混合数据流, 使得基站将映射数据流尽 量均匀地混合在 M路混合数据流中之后, 在不同的天线上分别发送给终端, 这样终端通过不同天线接收到的数据是经过混合后的混合数据流, 将混合数 据流中的符号恢复为映射数据流之后, 获得的每个映射数据流的信道质量基 本相同, 因此终端只需要上报一路映射数据流的信道质量, 减少了反馈信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筒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 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 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是现有技术基站发送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 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方法的架构示意图;
图 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 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效果示意图; 图 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效果示意图; 图 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效果示意图; 图 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效果示意图; 图 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效果示意图; 图 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效果示意图; 图 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效果示意图; 图 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图 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架构图; 图 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 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移动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 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 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图 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图 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方法的处理状态参考图, 在基站侧 包含 0至 M-1总共 M个天线, 每个天线都能够在基站控制下在 MIMO子信 道中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 所述终端包括但不限定于手机等用户设备。 基站 在首次下发数据时, 先根据默认的调制编码方式, 将需要发送的初始数据流 进行调制编码, 得到调制数据流, 再通过符号映射, 生成 M路映射数据流 X0至 X ( M-1 ) , 之后对 M路映射数据流进行均匀混合之后, 生成 M路混 合数据流 CO至 C ( M-1 ) , 通过不同的天线进行发射。 具体地, 每路混合数 据流可以根据发射天线不同, 结合不同的训练序列 TSC(O)至 TSC ( M-1 ) , 对每一路混合数据流结合各自的训练序列, 分别进行脉沖映射和相位旋转之 后, 进行脉沖成型, 再从对应的天线中发送给终端。
如图 3所示, 基于上述的核心思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 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301 , 根据调制编码方式对 M路初始数据流进行调制编码, 获得 M路调 制数据流, 该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 且 M不大于天线的个数。
其中, 初始数据流指的是调制编码前的数据流, 可以为比特数据流, 此 处予限制; 采用相同的调制编码方式对 M路初始数据流分别进行调制编码。
需要指出的是, 基站在首次发送初始数据流时, 可以采用预先设置的调 制编码方式对 M路初始数据流进行调制编码, 该预先设置的调制编码方式可 以预先设置在基站内部, 也可通过输入设备进行配置。
其中, 上述 M不大于天线的个数指的是 M不大于基站的天线个数。 302, 对 M路调制数据流分别进行符号映射, 生成 M路映射数据流。 303, 对 M路映射数据流进行混合, 生成 M路混合数据流。
具体而言, 基站对符号映射后的映射数据流进行混合, 使得 M路映射数 据流中的符号尽可能均匀地混在混合数据流中, 从而使得不同的映射数据流 中的符号能够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
304, 将 M路混合数据流分别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给终端。
步骤 304中, M路混合数据流在通过不同的天线上发送给终端之前可以 对 M路混合数据流进行脉沖映射、相位旋转和脉沖成型处理,属于现有技术, 此处不再赘述。
305, 接收终端根据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载干比获取并反馈的一路映 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具体而言, 终端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数据之后会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向基 站反馈测量报告, 该测量报告中包含载干比, 也就是信道上的有用信号强度 和干扰信号强度的比值。 在步骤 303 中, 基站通过不同天线发射发送混合数 据流, 使得终端接收到的每路混合数据流的载干比相差较大, 但是由于混合 数据流是对多路映射数据流混合而成的, 使得终端在将每路混合数据流中的 符号还原成未混合的映射数据流之后, 获得的每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基本 相同, 因此终端只需要上传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即可反应全部映射数据 流的载干比, 以供基站确定调制编码方式。
应该理解的是, 终端获取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的方式, 可以有多种 选择, 例如, 终端将 M路混合数据流的载干比求平均值, 该平均值作为一路 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终端也可以对接收到的 M路混合数据流进行解混合, 将混合数据流恢复为没有混合之前的 M路映射数据流,再计算其中一路映射 数据流的载干比, 该一路可以为 M路映射数据流中的任意一路; 终端还可以 在解混合后获得的 M路映射数据流中选择一路 CIR最大或最小的 CIR上报 给基站, 此处不予限制。 306 , 根据所述一路映射数据流的所述载干比确定调制编码方式。
具体的, 基站在接收到终端反馈的载干比之后, 针对不同的载干比确定 调制编码方式, 该调制编码方式用于下一次需要发射的初始数据流的调制编 码, 例如载干比较差, 则选择码率较小的编码方式。
通过上述的实施例, 基站将符号映射后的映射数据流尽量均勾地混合在 混合数据流中之后, 在不同的天线上分别发送给终端, 这样终端通过不同天 线接收到的数据是经过混合后的混合数据流, 将混合数据流中的符号恢复为 映射数据流之后, 每个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基本相同, 因此终端只需要上报 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以供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 比择后续初始数据流的调制编码方式, 减少了反馈信息量, 同时, 多个初始 数据流采用相同的调制编码方式, 能获得更高的吞吐率。
以下针对步骤 303中, 基站对映射数据流进行混合的几种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说明。
方式一、 基站以单个符号为单位, 将 Μ路映射数据流的符号进行混合, 获取 Μ路混合数据流。
例如, 当 Μ=2时, 每隔一个符号对两路映射数据流相同位置的符号进行 交换, 获取两路混合数据流。
对于映射数据流 Χ0和映射数据流 XI , 假设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 ( burst ) 内的符号个数为 N, X0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为 [X0(0), X0(1), ... ... XO(N-l)], XI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为 [X1(0), Xl(l), …… Xl(N-l)] , 那么每 隔一个符号对映射数据流 X0和 XI相同位置的符号进行交换,可得到混合后 的两路混合数据流 CO和 C1分别为:
C0=[X0(0), Xl(l), X0(2), Xl(3), · · ·, X0(N-2), Xl(N-l)] ,
C1=[X1(0), X0(1), Xl(2), X0(3), Xl(N-2), X0(N-1)]。
图 4中将 2路映射数据流的 CIR和 2路混合数据流的 CIR进行了比较, 其中, ΜΙΜΟ子信道 0对应天线 0 , ΜΙΜΟ子信道 1对应天线 1。 左侧为没 有进行混合的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右侧为按照上述实施例混合后的混合数 据流的载干比, 可见现有技术的 2路映射数据流的 CIR不同, 但经过以符号 为单元进行混合后, 对于映射数据流 Χ0中符号, 例如 Χ0(0)和 Χ0(1)虽然符 号间的 CIR差异很大,但从整体来看映射数据流 Χ0和 XI的 CIR近似相同。 因此, 终端只需要向基站反馈一路映射数据流的 CIR即可反应全部映射数据 流的载干比, 从而节省了反馈开销。
假设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Ν, 当映射数据流和混合 数据流的数目为 3, 映射数据流为 Χ0, XI , Χ2, 下面以单个符号为单位, 将 Μ路映射数据流 Χ0, XI , Χ2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混合, 获取 Μ路混合 数据流 C0、 Cl、 C2, 具体举例说明如下:
从映射数据流 X0在该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每次取一个符号, 依次放置 在混合数据流 CO在该一个脉沖内的第 3*n个位置, 混合数据流 C1在该一个 脉沖内的第 3*n+l个位置, 混合数据流 C2在该一个脉沖内的第 3*n+2个位 置;
需要指出的是, 从映射数据流中每次取出一个符号,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 中, 是按照终端和基站约定的顺序取出符号, 每次取出的符号均与已经取出 的符号不重复, 但是, 只要终端和基站之间取出符号的规则设定, 取出每个 符号的顺序并不作为限定。
从映射数据流 XI 在该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每次取一个符号, 依次放置 在混合数据流 C2在该一个脉沖内的第 3*n个位置, 混合数据流 CO在该一个 脉沖内的第 3*n+l个位置, 混合数据流 C1在该一个脉沖内的第 3*n+2个位 置;
从映射数据流 X2在该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每次取一个符号, 依次放置 在混合数据流 C1在该一个脉沖内的第 3*n个位置, 混合数据流 C2在该一个 脉沖内的第 3*n+l个位置, 混合数据流 CO在该一个脉沖内的第 3*n+2个位 置,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 n为正整数, η=0,1, ..·Ν / 3-1;
从而得到三路混合数据流 CO、 Cl、 C2:
C0=[X0(0), Xl(l), X2(2), X0(3), X1(4),X2(5),...] ,
C1=[X2(0), X0(1), Xl(2), X2(3), X0(4),X1(5),...] ,
C2=[X1(0), X2(l), X0(2), Xl(3), Χ2(4),Χ0(5),· · ·]。
需要指出的是, 若映射数据流 Χ0, XI , Χ2长度不是 3的整数倍, 可以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处理,此处不进行限定。例如,定义 NIL为无效字符符号, 分别在映射数据流 X0, XI , X2的尾部添加尽量少的 NIL, 以便将映射数据 流的长度凑成 3的整数倍, 上述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 N则为包括添加在该脉 沖内的 NIL符号在内的符号个数; 混合完成后,将混合数据流 C0,C1,C2中的 NIL符号全部删除; 再例如, 仅取 N中 3的整数倍的字符进行上述处理, 剩 下的字符直接放入对应的混合数据流中。
如图 5所示, (a ) 为现有技术中 3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b ) 为 3 路混合数据流的载干比。 其中, MIMO子信道 0对应天线 0, MIMO子信道 1对应天线 1 , MIMO子信道 2对应天线 2, 且 3路混合数据流是对 3路映射 数据流进行混合获得的。 从图 5可以看出, 对图 (b ) 中的混合数据流进行解 混合后获得的 3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近似相同。
假设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当 M等于 4时, 以单 个符号为单位, 将 M路映射数据流 X0, XI , X2, X4的符号进行混合, 获 取 M路混合数据流 C0、 Cl、 C2, C4, 举例说明如下:
从映射数据流 X0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次放置在 混合数据流 C0在该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 混合数据流 C1在该一个脉 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混合数据流 C2在该一个脉沖内的第 4*n+2个位置, 混合数据流 C3在该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个位置; 需要指出的是, 从映射数据流中每次取出一个符号,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 中, 是按照终端和基站约定的顺序取出符号, 每次取出的符号均与已经取出 的符号不重复, 但是, 只要终端和基站之间取出符号的规则设定, 取出每个 符号的顺序并不作为限定。
从映射数据流 XI 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次放置在 混合数据流 C3在该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 混合数据流 CO在该一个脉 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混合数据流 C1在该一个脉沖内的第 4*n+2个位置, 混合数据流 C2在该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个位置;
从映射数据流 X2在该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数据, 依次放置 在 C2在该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 混合数据流 C3在该一个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混合数据流 CO的第 4*n+2个位置,混合数据流 C1的第 4*n+3 个位置;
从映射数据流 X3 在该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数据, 依次放置 在混合数据流 C1在该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 混合数据流 C2在该一个 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 混合数据流 C3在该一个脉沖内的第 4*n+2个位 置, 混合数据流 CO在该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个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 n为正整数, 且 n=0,l,3,…… N/4-1 , 从而得到四路混合数 据流 C0、 Cl、 C2、 C4:
C0=[X0(0), Xl(l), X2(2), X3(3), X0(4),X1(5), X2(6),...] ,
C1=[X3(0), X0(1), Xl(2), X2(3), X3(4),X0(5), Xl(6),...] ,
C2=[X2(0), X3(l), X0(2), Xl(3), X2(4),X3(5), X0(6),...] ,
C3=[X1(0), X2(l), X3(2), X0(3), X1(4),X2(5),X3(6),...]„
类似的, 当 M等于 4时, 映射数据流为 X0, XI , X2, X4, 若映射数据 流 X0, XI , X2, X3长度不是 4的整数倍, 例如, 可以定义 NIL为无效字符 符号, 分别在映射数据流的尾部添加尽量少的 NIL凑成 4的整数倍, 上述一 个脉沖内的符号数 N则为包括添加在该脉沖内的 NIL符号在内的符号个数, 混合完成后, 再将混合数据流 C0,C1,C2, C3中的 NIL符号全部删除, 此处 不予限制。
如图 6所示, 其中 (a)为 4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 b )为该 4路映射数 据流经过上述方式混合获得的混合数据流的载干比, 可见虽然 4路混合数据 流的载干比不同, 但是在解混合之后, 恢复成没有混合之前的映射数据流的 载干比却近似相同, 不多赞述。
方式二、 以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 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的符号进行混合, 获取所述 M路混合 数据流。
例如, 当 M为 2时, 基站可以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一路映射数据 流在所述一个脉沖的所述半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交换。
假设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个数为 N, 那么以半个脉沖内 的符号为单位对映射数据流 X0和 XI中的符号进行交换,可得到如下两路混 合数据流 CO和 C1:
C0=[X0(0" .., N/2-1), Χ1(Ν/2,..., N-l)] ,
C1=[X1(0" .., N/2-1), X0(N/2,..., N-l)]。
如图 7所示, (a)为映射数据流的 CIR, ( b )为映射数据流经过上述实施 例混合后的混合数据流的 CIR。 MIMO子信道 0对应天线 0, MIMO子信道 1 对应天线 1。 从(b ) 中可以看出, 虽然两路混合数据流的 CIR差异很大, 但 以单个脉沖 (burst)为整体来看,映射数据流 X0和 XI的 CIR近似相同,因此, 终端只需要向基站反馈一路解混合得到的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即可反应全 部数据流的载干比, 从而节省了反馈开销。
方式三、 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 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混 合, 获取 M路混合数据流。
例如, 当映射数据流和混合数据流的数目为 4时, 也就是 M为 4, 映射 数据流为 X0, XI , X2, X4, 假设 X0(0,0)表示映射数据流 X0对应的第 0个 脉沖的前半个脉沖, Χ0(0,1)表示映射数据流 Χ0对应的第 0个脉沖的后半个 脉沖, 其余类似, 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Ν, 所述的以一 路映射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多个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 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混合, 以获取多个混合数据流 C0、 Cl、 C2, C4, 具体包括:
从映射数据流 X0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每次取半个脉沖内的 符号,依次放置在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置, 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l个半个 burst位置, 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置, 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 个编码块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置;
需要指出的是, 从映射数据流中每次取出半个脉沖内的符号, 在较佳的 实施方式中, 是按照终端和基站约定的顺序取出符号, 每次取出的符号均与 已经取出的符号不重复, 但是, 只要终端和基站之间取出符号的规则设定, 取出每个符号的顺序并不作为限定。
从映射数据流 XI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对应 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 置, 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混合数 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置, 混合数据流 C2在所 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置;
从映射数据流 X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对应 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 置, 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混合数 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置, 混合数据流 C1在所 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置;
从映射数据流 X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对应 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 置, 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混合数 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置, 混合数据流 CO在所 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置。
该实施例中,其中, n为整数, η=0,1 ,从而得到四路混合数据流 C0、 Cl、 C2、 C4:
C0=[X0(0,0), X1(0,1), X2(l,0), X3(l,l), X0(2,0), Xl(2,l), X2(3,0), X3(3,l)] , C1=[X3(0,0), X0(0,1), X1(1,0), X2(l,l), X3(2,0), X0(2,l), Xl(3,0), X2(3,l)] , C2=[X2(0,0), X3(0,l), X0(1,0), Xl(l,l), X2(2,0), X3(2,l), X0(3,0), Xl(3,l)] , C3=[X1(0,0), X2(0,l), X3(l,0), X0(1,1), XI (2,0), X2(2,l), X3(3,0), X0(3,l)]。 如图 8所示, (a)为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 b )为 4路映射数据流经过上 述方式混合后生成的混合数据流的载干比。 (b )中可见 4路混合数据流的载 干比不同, 但是在解混合之后, 恢复成没有混合之前的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近似相同, 不多赘述。
方式四、 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 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混 合。
由于 GERAN系统都是四个脉沖组成一个编码块, 因而也可以采用在一 个编码块内, 以整个脉沖为单位进行交换, 也就是在一个编码块的四个脉沖 内, 每隔一个脉沖对 M路所述映射数据流进行交换。
例如, 当映射数据流的数目为 2时, X0(0),X0(1),X0(2),X0(3)分别为数据 流 X0对应的四个 burst的数据, X1(0),X1(1),X1(2), Xl(3)分别为数据流 XI对 应的四个 burst的数据。 那么每隔一个 burst对数据流 X0和 XI进行交换, 得 到对应的混合数据流 CO和 C1为:
C0=[X0(0), Xl(l), X0(2), Xl(3)],
C1=[X1(0), X0(1), Xl(2), X0(3)]。
图 9, ( a )为在 4个 burst中 2路映射数据流的 CIR, ( b )为在 4个 burst 中经过上述方式混合后生成的混合数据流的 CIR。 ( b ) 中, 从对于映射数据 流 X0或 XI , 以脉沖 burst为单位进行混合,在同一映射数据流中虽然单个脉 沖 burst之间的 CIR差异很大,但以四个脉沖 burst为整体来看映射数据流 X0 和 XI的 CIR近似相同。因此,终端只需要向基站反馈一路映射数据流的 CIR 即可反应全部数据流的载干比, 从而节省了反馈开销。
当映射数据流的数目为 4时, 即 M=4,—个编码块为四个脉沖 burst的映 射数据流 X0、 XI、 X2、 X3 以脉沖 burst 为单位进行混和。 假设 Xm(0),Xm(l),Xm(2),Xm(3)分别为映射数据流 Xm对应的四个脉沖 burst的数 据, m=0,l,2,3;
从映射数据流 X0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依次取一个脉沖数据, 并依次放置在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0个脉沖位置,混合数据 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1个脉沖位置, 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 块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3个脉沖位置。
需要指出的是, 从映射数据流中每次取出一个脉沖内的符号, 在较佳的 实施方式中, 是按照终端和基站约定的顺序取出符号, 每次取出的符号均与 已经取出的符号不重复, 但是, 只要终端和基站之间取出符号的规则设定, 取出每个符号的顺序并不作为限定。
从映射数据流 XI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依次取一个脉沖数据, 并依次放置在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0个脉沖位置, 混合数据流 CO在所 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1 个脉沖位置, 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2 个脉沖位置, 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3个脉沖位置。
从映射数据流 X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依次取一个脉沖数据, 并依次放置在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0个脉沖位置,混合数据 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1个脉沖位置, 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 块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3个脉沖位置。
从映射数据流 X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依次取一个脉沖数据, 并依次放置在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0个脉沖位置,混合数据 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1个脉沖位置, 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 块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3个脉沖位置。
从而得到四路混合数据流 C0、 Cl、 C2、 C3:
C0=[X0(0), Xl(l), X2(2), X3(3)] ,
C1=[X3(0), X0(1), Xl(2), X2(3)] ,
C2=[X2(0), X3(l), X0(2), Xl(3)] ,
C3=[X1(0), X2(l), X3(2), X0(3)]。
如图 10所示, ( a ) 4路映射数据流的 CIR, ( b ) 为 4路映射数据流经 过上述方式混合后生成的混合数据流的载干比, 经对比可见, (b ) 中 4路混 合数据流解混合后的映射数据流载干比近似相同, 不多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几种将映射数据流进行混合的可选方 式,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数据流混合方式, 也可以获得类似的 效果, 均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范畴内。
相应的, 如图 11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装置, 该装 置可以为基站, 所述装置 110包括:
编码单元 115,用于根据调制编码方式对 M路初始数据流进行调制编码, 获得 M路调制数据流, 该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 且 M不大于天线的个数; 映射单元 111 , 用于对编码单元 115获得的 M路调制数据流分别进行符 号映射, 生成 M路映射数据流, 并发送给混合单元 112;
混合单元 112, 用以对从映射单元 111接收到的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进 行混合, 生成 M路混合数据流;
发送单元 113, 用于将混合单元 112生成的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分别在 不同的所述天线上发送给终端;
接收单元 114, 用于接收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M路混合数据 流的载干比获取并反馈的的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编码单元 115, 还用于依据从所述接收单元 114接收到的所述一路映射 数据流的所述载干比确定所述调制编码方式。
其中, 混合数据流在发送单元 113发送之前可以对其中的每一路混合数 据流依次进行脉沖映射、 相位旋转和脉沖成型处理等, 属于现有技术, 此处 不再赘述。 应该理解的是, 终端获取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的方式, 可以 有多种选择, 例如, 终端将 M路混合数据流的载干比求平均值, 该平均值作 为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终端也可以对接收到的 M路混合数据流进行解 混合, 将混合数据流恢复为没有混合之前的 M路映射数据流, 再计算其中一 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该一路可以为 M路映射数据流中的任意一路, 此处 不予限制。
在一种实施例中, 所述混合单元 112还用于: 以单个符号为单位, 将所 述 M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混合, 以获取所述 M路混合数 据流。
进一步地, 所述混合单元 112具体用于:
当 M等于 2时, 每隔一个符号对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相同位置的符号 进行交换, 获取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或者,
当 M等于 3时,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和 X2, 且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的每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任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所述 N为正整数;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1和 C2;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0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次放 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 沖内的第 3*n+2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I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 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 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 个脉沖内的第 3*n+2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 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 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 个脉沖内的第 3*n+2个位置;
其中, 所述 n为整数, n=0,l,2,...,N/3-l。
需要指出的是, 若映射数据流 X0, XI , X2长度不是 3的整数倍, 可以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处理,此处不进行限定。例如,定义 NIL为无效字符符号, 分别在映射数据流 X0, XI , X2的尾部添加尽量少的 NIL, 以便将映射数据 流的长度凑成 3的整数倍, 其中, 添加 NIL后的各数据流长度为 N; 混合完 成后, 将混合数据流 C0,C1,C2中的 NIL符号全部删除; 再例如, 仅取 N中 3 的整数倍的字符进行上述处理, 剩下的字符直接放入对应的混合数据流中。
进一步地, 所述混合单元 112具体还用于:
在 M为 4时,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且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的每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任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所述 N为正整数;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I、 C2和 C3;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0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次放 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 沖内的第 4*n+2个位置, C3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I 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次放 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 沖内的第 4*n+2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 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2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次放 置在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 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2 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3 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次放 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 沖内的第 4*n+2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 个位置;
其中, n 为正整数, n=0, 1 , …… N/4-l。
类似的, 当 M等于 4时, 映射数据流为 X0, XI , X2, X4, 若映射数据 流 X0, XI , X2, X3长度不是 4的整数倍, 例如, 可以定义 NIL为无效字符 符号,分别在映射数据流的尾部添加尽量少的 NIL凑成 4的整数倍,添加 NIL 后的各数据流长度为 N, 混合完成后, 再将混合数据流 C0,C1,C2, C3 中的 NIL符号全部删除, 此处不予限制。
在另外一种实施例中, 所述混合单元 112还用于: 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 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的符号进行混合, 获取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更具体的, 在 M为 2时, 所述混合单元 112还用于: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的半个脉沖内的符 号与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另一路映射数据流在所述一个脉沖的所述半个脉 沖内的符号进行交换。
在另外一种实施例中, 所述混合单元 112还用于: 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 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混合。
具体地, 在 M为 4时,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每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 为 N, 所述 N为正整数;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 和 C3 , 所述混合单元 112还用于: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Χ0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 对应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 个半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 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 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 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I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 对应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3 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 个半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 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 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 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 对应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 个半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 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 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 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 对应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1 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 个半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 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 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 置;
其中, n为整数, η=0,1。
在另外一种实施例中, 所述混合单元 112还用于: 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 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混合。
具体地, 在 M为 2时, 所述混合单元 112还用于:
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每隔一个脉沖对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一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交换。
具体地, 在所述 M等于 4时, 所述混合单元 112还用于:
Xm(0),Xm(l),Xm(2),Xm(3)分别为映射数据流 Xm对应的一个编码块的四 个脉沖的数据, m=0,l,2,3;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0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一个脉沖 数据,并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 置,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所述混合数 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 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I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一个脉沖 数据,并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 置,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所述混合数 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 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一个脉沖 数据,并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 置,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所述混合数 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 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一个脉沖 数据,并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 置,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所述混合数 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 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装置将符号映射后的映射数据流尽量均匀地 混合在混合数据流后, 经多路天线分别发送给终端, 这样终端通过不同天线 接收到的数据是经过混合后的混合数据流, 将混合数据流中的符号恢复为映 射数据流之后, 获得的每个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基本相同, 因此终端只需要 上报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以供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一路映射数据流的 载干比择后续初始数据流的调制编码方式, 减少了反馈信息量, 同时, 多个 初始数据流采用相同的调制编码方式, 能获得更高的吞吐率。
如图 12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装置, 该装置可以为 基站, 所述装置 120包括: 接收机 121、 发射机 122 , 以及处理器 123和存储 器 124;
物理存储在所述存储器 124 中的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包括可用于使 所述处理器 123和所述系统执行以下过程的指令:
通过处理器 123根据调制编码方式对 M路初始数据流进行调制编码, 获 得 M路调制数据流, 该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 且 M不大于天线的个数; 对 M路调制编码后的调制数据流分别进行符号映射, 生成 M路映射数 据流;
对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进行混合, 生成 M路混合数据流;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分别在不同的所述天线上发送给终端;
通过接收机 121接收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 载干比获取并反馈的的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根据所述一路映射数据流的所述载干比确定所述调制编码方式。
其中, M路混合数据流在发送前可以对其中的每一路混合数据流依次进 行脉沖映射、 相位旋转和脉沖成型处理等, 属于现有技术, 不再赘述。
应该理解的是, 终端获取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的方式, 可以有多种 选择, 例如, 终端将 M路混合数据流的载干比求平均值, 该平均值作为一路 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终端也可以对接收到的 M路混合数据流进行解混合, 将混合数据流恢复为没有混合之前的 M路映射数据流,再计算其中一路映射 数据流的载干比, 该一路可以为 M路映射数据流中的任意一路, 此处不予限 制。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装置将符号映射后的映射数据流尽量均匀地 混合在混合数据流中后, 在多路天线上分别发送给终端, 这样终端通过不同 天线接收到的数据是经过混合后的混合数据流, 将混合数据流中的符号恢复 为映射数据流之后, 每个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基本相同, 因此终端只需要上 报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以供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 干比择后续初始数据流的调制编码方式, 减少了反馈信息量, 同时, 多个初 始数据流采用相同的调制编码方式, 能获得更高的吞吐率。
如图 13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系统, 所述系统包括 移动通信装置 131和终端 132, 所述移动通信装置 131 可以是一种基站, 所 述终端包括但不限定于手机、 平板电脑等终端;
所述终端 132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基站 131发送的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之 后, 根据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载干比, 获取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向 所述基站反馈所述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系统中, 移动通信装置将符号映射后的映射 数据流尽量均匀地混合在混合数据流中后, 在多路天线上分别发送给终端, 这样终端通过不同天线接收到的数据是经过混合后的混合数据流, 将混合数 据流中的符号恢复为映射数据流之后, 每个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基本相同, 因此终端只需要上报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以供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一 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择后续初始数据流的调制编码方式, 减少了反馈信息 量, 同时,多个初始数据流采用相同的调制编码方式,能获得更高的吞吐率。
如图 14所示, 本发明实施提供的另一种移动通信方法, 该方法可以由基 站来执行, 具体如下所述。
1401 , 根据调制编码方式对 M路初始数据流进行调制编码, 获得 M路 调制数据流, 该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 且 M不大于天线的个数。
其中, 初始数据流指的是调制编码前的数据流, 可以为比特数据流, 此 处予限制; 采用相同的调制编码方式对 M路初始数据流分别进行调制编码。
需要指出的是, 基站在首次发送初始数据流时, 可以采用预先设置的调 制编码方式对 M路初始数据流进行调制编码, 该预先设置的调制编码方式可 以预先设置在基站内部, 也可通过输入设备进行配置。 其中, 上述 M不大于天线的个数指的是 M不大于基站的天线个数。
1402, 对 M路调制数据流分别进行符号映射, 生成 M路映射数据流。
1403, 对 M路映射数据流进行混合, 生成 M路混合数据流。
具体而言, 基站对符号映射后的映射数据流进行混合, 使得 M路映射数 据流中的符号尽可能均匀地混在混合数据流中, 从而使得不同的映射数据流 中的符号能够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
其中, 步骤 1403中, 对 M路映射数据流进行混合, 生成 M路混合数据 流的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可以参见步骤 303的相关描述, 此处不再赘述。
1404, 将 M路混合数据流分别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给终端。
步骤 1404中, M路混合数据流在通过不同的天线上发送给终端之前可 以对 M路混合数据流进行脉沖映射、 相位旋转和脉沖成型处理, 属于现有技 术, 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 通过不同天线发送的混合后的混合数据流的信道质量虽 然不同, 但将混合数据流中的符号恢复为映射数据流之后, 每个映射数据流 的信道质量基本相同。 其中, 该信道质量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载干比、 信道强度、 信号质量和误码率。
通过上述的实施例, 基站将符号映射后的映射数据流尽量均匀地混合在 混合数据流中之后, 在不同的天线上分别发送给终端, 使得终端映射数据流 的信道质量基本相同, 因此终端只需要上报一路映射数据流的信道质量, 减 少了反馈信息量。
可选地, 在一种实施场景下, 上述方法还包括:
1405,接收终端根据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信道质量获取并反馈的一路 映射数据流的信道质量。
其中,该信道质量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载干比、信道强度、 信号质量和误码率。 1406、 根据所述一路映射数据流的测量报告确定调制编码方式。
具体的, 基站在接收到终端反馈的信道质量之后, 针对不同的载干比确 定调制编码方式, 该调制编码方式用于下一次需要发射的初始数据流的调制 编码, 例如, 载干比较差, 则选择码率较小的编码方式。
在上述实施场景下, 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择后 续初始数据流的调制编码方式, 同时, 多个初始数据流采用相同的调制编码 方式, 能获得更高的吞吐率。
如图 15所示, 本发明实施提供的另一种移动通信方法, 该方法可以由终 端来执行, 具体如下所述。
1501、 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 M路混合数据流, M为大于 1的正整 数。
1502、 终端获取 M路混合数据流的信道质量。
其中,该信道质量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载干比、信道强度、 信号质量和误码率。
1503、 终端根据 M路混合数据流的信道质量获取一路映射数据流的信道 质量, 并通过测量报告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其中, 应该理解的是, 终端获取一路映射数据流的信道质量的方式, 可 以有多种选择, 例如, 当信道质量为载干比时, 终端可以将 M路混合数据流 的载干比求平均值, 该平均值作为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终端也可以对 接收到的 M路混合数据流进行解混合, 将混合数据流恢复为没有混合之前的 M路映射数据流, 再计算其中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该一路可以为 M路 映射数据流中的任意一路; 终端还可以在解混合后获得的 M路映射数据流中 选择一路 CIR最大或最小的 CIR上报给基站, 此处不予限制。
通过上述的实施例, 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 M路混合数据流, 并获 取 M路混合数据流的信道质量, 终端根据 M路混合数据的信道质量获得一 路映射数据的信道质量, 并上报一路映射数据流的信道质量给基站, 减少了 反馈信息量。
可选地,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 上述方法还包括:
1504、 终端对 M路混合数据流进行解混合, 生成 M路映射数据流。 以下针对终端对混合数据流进行解混合的几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方式一、以单个符号为单位,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获取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例如, 当 M等于 2时, 每隔一个符号对 M路混合数据流相同位置的符 号进行交换, 获取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具体地, 终端解调出两路混合数据流 CO和 C1后, 采用上述方式一进行 解混合操作得到映射数据流 X0和 XI。 假设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 符号个数为 N, CO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为 [C0(0), C0(1), …… ,C0(N-1)], CI 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为 [C1(0), Cl(l), ... ... ,C1(N-1)], 则生成的两路映射数 据流 X0和 XI , 具体如下:
X0=[C0(0), Cl(l), C0(2), Cl(3), · · ·, C0(N-2), Cl(N-l)] ,
X1=[C1(0), C0(1), CI (2), C0(3), Cl(N-2), C0(N-1)]。
再例如, M等于 3,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1和 C2, 且 M路混合数据流中的每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任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所 述 N为正整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和 X2;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一个脉沖内第 3*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数 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 述一个脉沖内第 3*n+2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0的所 述一个脉沖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 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2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I 的所述一个脉沖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 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2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2 的所述一个脉沖内;
其中, 所述 n为整数, n=0,l,2,...,N/3-l。
具体地, 终端解调出三路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后, 采用上述方式一 进行解混合操作得到映射数据流 X0、 XI、 X2。 假设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 脉沖内 的符号个数为 N , CO 在一个脉沖内 的符号为 [C0(0) , C0(1), ... ... ,C0(N-1)] , C1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为 [C1(0), C1(1), ... ... ,C1(N-1)],
[C2(0), C2(l), ... ... ,C2(N-1)] , 生成的三路映射数据流 X0、 XI、 X2, 具体 如下:
X0=[C0(0), Cl(l), C2(2), C0(3), Cl(4), C2(5), · · ·] ,
X1=[C2(0), C0(1), CI (2), C2(3), C0(4), Cl(5), · · ·] ,
X2=[C1(0), C2(l), C0(2), Cl(3), C2(4), C0(5), · · ·]。
再例如, M等于 4,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且 M路混合数据流中的每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任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所述 N为正整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一个脉沖内第 4*n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 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 述一个脉沖内第 4*n+2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 内第 4*n+3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0的所述一个脉沖 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 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2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 脉沖内第 4*n+3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I的所述一个 脉沖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 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2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 脉沖内第 4*n+3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2的所述一个 脉沖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 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2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 脉沖内第 4*n+3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3的所述一个 脉沖内;
其中, n 为正整数, n=0, 1 , …, N/4-l。
具体地, 终端解调出四路混合数据流 C0、 Cl、 C2、 C3后, 假设 C0(0) 采用上述方式一进行解混合操作得到映射数据流 X0、 XI、 X2、 X3, 生成的 四路映射数据流 X0、 XI、 X2、 X3, 具体如下:
X0=[C0(0), Cl(l), C2(2), C3(3), C0(4), Cl(5), C2(6), C3(7), · · ·] ,
X1=[C3(0), C0(1), CI (2), C2(3), C3(4), C0(5), Cl(6), C2(7), · · ·] ,
X2=[C2(0), C3(l), C0(2), Cl(3), C2(4), C3(5), C0(6), Cl(7), · · ·] ,
X3=[C1(0), C2(l), C3(2), C0(3), CI (4), C2(5), C3(6), C0(7), · · ·]。
方式二、 以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 单位, 将 M路混合数据流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获取 M路映射数据流。
例如, M为 2, 将 M路混合数据流中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脉沖的半个 脉沖内的符号与 M路混合数据流中另一路混合数据流在该一个脉沖的该半个 脉沖内的符号进行交换。
具体地, 终端解调出两路混合数据流 CO和 CI , CO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 为 [C0(0), C0(1) , ……,C0(N-1)], CI 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为 [C1(0), Cl(l), ... ... ,C1(N-1)] ,采用方式二进行解混合操作得到映射数据流 Χ0和 XI , 生成的两路映射数据流 Χ0、 XI , 具体如下:
X0=[C0(0" .., N/2-1), Cl(N/2,..., N-l)],
X1=[C1(0" .., N/2-1), C0(N/2" .., N-1)]。
方式三, 以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 单位, 将 M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例如, M为 4 ,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M路映射数据流中每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N为正整 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置的 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 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 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0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置的 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 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 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I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置的 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 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 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2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置的 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 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 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3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其中, n为整数, η=0,1。
具体地, 终端解调出四路混合数据流 C0、 Cl、 C2、 C3后, 假设 C0(0,0) 表示混合数据流 CO在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的前半个脉沖, C0(0,1)表 示混合数据流 CO在该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的后半个脉沖,其它含义类 似, 通过方式三进行解混合操作得到映射数据流 X0、 XI、 X2、 X3, 生成的 四路映射数据流 X0、 XI、 X2、 X3在该一个编码块中的符号具体如下:
X0=[C0(0,0), C1(0,1), C2(l,0), C3(l,l), C0(2,0), Cl(2,l), C2(3,0), C3(3,l)],
X1=[C3(0,0), C0(0,1), C1(1,0), C2(l,l), C3(2,0), C0(2,l), Cl(3,0), C2(3,l)] , X2=[C2(0,0), C3(0,l), C0(1,0), Cl(l,l), C2(2,0), C3(2,l), C0(3,0), Cl(3,l)], X3=[C1(0,0), C2(0,l), C3(l,0), C0(1,1), CI (2,0), C2(2,l), C3(3,0), C0(3,l)]。 方式四、 以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为 单位, 将 M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例如, M为 2, 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 每隔一个脉沖对 M路混合 数据流一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交换。
具体地, 终端解调出两路混合数据流 C0、 C1后, 采用方式四进行解混 合操作得到映射数据流 X0、 XI ,生成的两路映射数据流 X0、 XI ,具体如下: X0=[C0(0), Cl(l), C0(2), Cl(3)], X1=[C1(0), C0(1), Cl(2), C0(3)]。
其中, C0(0)表示一个编码块中的第 0个脉沖, C0(1)表示该一个编码块 中的第 1个脉沖, 其它类似。
例如, M等于 4,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 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 流 X0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 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 流 XI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 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 流 X2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 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 流 X3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具体地, 终端解调出四路混合数据流 C0、 Cl、 C2、 C3后, 采用上述方 式四进行解混合操作得到映射数据流 X0、 XI、 X2、 X3, 生成的四路映射数 据流 X0、 XI、 X2、 X3, 具体如下:
X0=[C0(0), Cl(l), C2(2), C3(3)],
X1=[C3(0), C0(1), Cl(2), C2(3)],
X2=[C2(0), C3(l), C0(2), Cl(3)],
X3=[C1(0), C2(l), C3(2), C0(3)]。
其中, C0(0)表示一个编码块中的第 0个脉沖, C0(1)表示该一个编码块 中的第 1个脉沖, 其它类似。
如图 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通信装置,具体可以为基站, 包括: 编码单元 1601、 映射单元 1602、 混合单元 1603和发送单元 1604, 具 体如下所述。
编码单元 1601 ,用于根据调制编码方式对 M路初始数据流进行调制编码, 获得 M路调制数据流,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 且 M不大于天线的个数; 映射单元 1602, 用于对编码单元 1601获得的 M路调制数据流分别进行 符号映射, 生成 M路映射数据流;
混合单元 1603, 用以对从映射单元 1602接收到的 M路映射数据流进行 混合, 生成 M路混合数据流;
发送单元 1604, 用于将混合单元生成 1603的 M路混合数据流分别在不 同的天线上发送给终端。
其中, 当移动通信装置为基站时, M不大于天线的个数指的是不大于该 基站的天线个数。
通过上述的实施例, 移动通信装置将符号映射后的映射数据流尽量均匀 地混合在混合数据流中之后, 在不同的天线上分别发送给终端, 使得终端映 射数据流的信道质量基本相同, 因此终端只需要上报一路映射数据流的信道 质量, 减少了反馈信息量。
可选地,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 混合单元 1603具体用于:
以单个符号为单位, 将 M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混合, 获取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可选地, 混合单元 1603具体还用于:
当 M等于 2时, 每隔一个符号对 M路映射数据流相同位置的符号进行 交换, 获取 M路混合数据流。
可选地, M等于 3,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和 X2, 且 M路映射数据流中的每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任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N 为正整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1和 C2;
混合单元 1603具体用于: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0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次放 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 沖内的第 3*n+2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I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 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 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 个脉沖内的第 3*n+2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 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 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 个脉沖内的第 3*n+2个位置;
其中, 所述 n为整数, n=0,l,2,...,N/3-l。
可选地, M等于 4,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且 M路映射数据流中的每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任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N为正整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混合单元 1603具体用于: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0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次放 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的第 4*n+2个 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I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 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 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 个脉沖内的第 4*n+2 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 次放置在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 一个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2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3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 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 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 个脉沖内的第 4*n+2 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个位置;
其中, 所述 n 为正整数, n=0, 1 , ··. , N/4-1。
可选地,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 混合单元 1603具体用于:
以 M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 M路映射数据流的符号进行混合, 获取 M路混合数据流。 可选地, M为 2, 混合单元 1603具体用于: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的半个脉沖内的符 号与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另一路映射数据流在所述一个脉沖的所述半个脉 沖内的符号进行交换。
可选地, 混合单元 1603具体用于:
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混合。
进一步地, M为 4,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M路映射数据流中每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所 述 N为正整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混合单元 1603具体用于: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0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 对应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个半 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 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I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 对应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个半 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 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 对应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个半 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 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I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 对应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个半 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 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置;
其中, 所述 n为整数, η=0,1。
可选地, 混合单元 1603具体用于:
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混合。
进一步地, M为 2, 混合单元 1603具体用于:
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每隔一个脉沖对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一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交换。
进一步地, M等于 4,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 和 X3;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混合单元 1603 具体用于: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0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一个脉沖 数据,并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0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1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 码块的第 3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I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一个脉沖 数据,并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0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1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 码块的第 3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一个脉沖 数据,并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0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1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 码块的第 3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一个脉沖 数据,并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0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1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 码块的第 3个脉沖位置。
可选地,作为再一种实施方式,上述移动通信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 1605 , 接收单元 1605 ,用于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信道质量 获取并反馈的的一路映射数据流的测量报告; 编码单元 1601 , 还用于根据从 接收单元 1605 接收到的所述一路映射数据流的所述测量报告确定所述调制 编码方式; 或者,
接收单元 1605 ,用于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载干比获 取并反馈的的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编码单元 1601 , 还用于根据从接收 单元 1605接收到的所述一路映射数据流的所述载干比确定所述调制编码方 式。
在上述实施场景下, 移动通信装置根据终端上报的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 干比择后续初始数据流的调制编码方式, 同时, 多个初始数据流采用相同的 调制编码方式, 能获得更高的吞吐率。
如图 17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 包括: 接收单元 1701、 获取单元 1702和发送单元 1703 , 具体如下所述。 接收单元 1701 , 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 M路混合数据流, M为大 于 1的正整数;
获取单元 1702, 用于获取接收单元 1701接收的 M路混合数据流的信道 质量;
发送单元 1703, 用于根据获取单元 1702获取的 M路混合数据流的信道 质量获取一路映射数据流的信道质量, 并通过测量报告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通过上述的实施例, 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 M路混合数据流, 并获 取 M路混合数据流的信道质量, 终端根据 M路混合数据的信道质量获得一 路映射数据的信道质量, 并上报一路映射数据流的信道质量给基站, 减少了 反馈信息量。
可选地, 作为另一实施例, 上述终端还包括:
解混合单元 1704, 用于对接收单元 1701接收的 M路混合数据流进行解 混合, 生成 M路映射数据流。
进一步地, 作为一种实施场景, 解混合单元 1704具体用于:
以单个符号为单位, 将 M路混合数据流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获取 M路 映射数据流。
可选地, 解混合单元 1704具体还用于:
当 M等于 2时, 每隔一个符号对 M路混合数据流相同位置的符号进行 交换, 获取 M路映射数据流。
可选地, M等于 3,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1和 C2, 且
M路混合数据流中的每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任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N为 正整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和 X2;
解混合单元 1704具体用于: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一个脉沖内第 3*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数 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 述一个脉沖内第 3*n+2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0的所 述一个脉沖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 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2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I 的所述一个脉沖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 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2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2 的所述一个脉沖内;
其中, 所述 n为整数, n=0,l,2,...,N/3-l。
可选地, M等于 4,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 和 C3, 且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的每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任一个脉沖内的符 号数为 N,所述 N为正整数;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解混合单元 1704具体用于: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一个脉沖内第 4*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数 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 述一个脉沖内第 4*n+2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 内第 4*n+3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0的所述一个脉沖 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 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2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 脉沖内第 4*n+3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I的所述一个 脉沖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 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2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 脉沖内第 4*n+3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2的所述一个 脉沖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 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2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 脉沖内第 4*n+3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3的所述一个 脉沖内;
其中, n 为正整数, n=0, 1 , ··. , N/4-1。
可选地,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 解混合单元 1704具体用于:
以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获取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可选地, M为 2, 解混合单元 1704具体用于: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脉沖的半个脉沖内的符 号与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另一路混合数据流在所述一个脉沖的所述半个脉 沖内的符号进行交换。
可选地, 解混合单元 1704具体用于:
以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进一步地, M为 4,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M路映射数据流中每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所 述 N为正整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解混合单元 1704具体用于: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置的 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 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 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0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置的 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 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 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I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置的 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 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 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2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置的 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 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 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3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其中, n为整数, η=0,1。
可选地,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 解混合单元 1704具体用于:
以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 M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进一步地, M为 2, 解混合单元 1704具体用于:
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每隔一个脉沖对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一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交换。
进一步地, M等于 4,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解混合单元 1704 具体用于: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 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 流 X0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 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 流 XI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 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 流 X2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 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 流 X3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如图 1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为基 站, 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机 1801、 发射机 1802 , 以及处理器 1803和存储器 1804;
物理存储在存储器 1804中的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包括可用于使处理器
1803执行以下过程的指令:
通过处理器 1803根据调制编码方式对 M路初始数据流进行调制编码, 获得 M路调制数据流, 该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 且 M不大于天线的个数; 对 M路调制编码后的调制数据流分别进行符号映射, 生成 M路映射数 据流;
对 M路映射数据流进行混合, 生成 M路混合数据流;
将 M路混合数据流分别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给终端。
其中, M路混合数据流在发送前可以对其中的每一路混合数据流依次进 行脉沖映射、 相位旋转和脉沖成型处理等, 属于现有技术, 不再赘述。
具体地,处理器 1803还可以用于执行图 3所示的步骤 303中基站对映射 数据流进行混合的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的实施例, 移动通信装置将符号映射后的映射数据流尽量均匀 地混合在混合数据流中之后, 在不同的天线上分别发送给终端, 使得终端映 射数据流的信道质量基本相同, 因此终端只需要上报一路映射数据流的信道 质量, 减少了反馈信息量。
可选地,接收机 1801 ,用于接收终端根据 M路混合数据流的信道质量获 取并反馈的一路映射数据流的测量报告;
处理器 1803 , 还用于根据该一路映射数据流的所述测量报告确定调制编 码方式。
在上述实施场景下, 移动通信装置根据终端上报的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 干比择后续初始数据流的调制编码方式, 同时, 多个初始数据流采用相同的 调制编码方式, 能获得更高的吞吐率。 如图 19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 包括: 接收机 1901、 发射机 1902 , 以及处理器 1903和存储器 1904;
物理存储在所述存储器 1904中的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包括可用于使 处理器 1903执行以下过程的指令: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 M路混合数据流,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 获取 M路混合数据流的信道质量;
根据 M路混合数据流的信道质量获取一路映射数据流的信道质量, 并通 过测量报告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应该理解的是, 终端获取一路映射数据流的信道质量的方式, 可以有多 种选择, 例如, 当信道质量为载干比时, 终端可以将 M路混合数据流的载干 比求平均值, 该平均值作为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终端也可以对接收到 的 M路混合数据流进行解混合, 将混合数据流恢复为没有混合之前的 M路 映射数据流, 再计算其中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该一路可以为 M路映射 数据流中的任意一路; 终端还可以在解混合后获得的 M路映射数据流中选择 一路 CIR最大或最小的 CIR上报给基站, 此处不予限制。
其中,该信道质量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载干比、信道强度、 信号质量和误码率。
通过上述的实施例, 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 M路混合数据流, 并获 取 M路混合数据流的信道质量, 终端根据 M路混合数据的信道质量获得一 路映射数据的信道质量, 并上报一路映射数据流的信道质量给基站, 减少了 反馈信息量。
可选地, 处理器 1903还用于执行指令: 对 M路混合数据流进行解混合, 生成 M路映射数据流。
具体地,处理器 1903还用于执行图 15所示实施例的步骤 1504中终端对 混合数据流进行解混合的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不再赘述。
专业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 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 能够以电子硬件、 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 实现, 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 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 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 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 执行, 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 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 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 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 处理 器执行的软件模块, 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 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 ( RAM ) 、 内存、 只读存储器(ROM ) 、 电可编程 R0M、 电可擦除可编程 R0M、 寄存器、 硬盘、 可移动磁盘、 CD-ROM, 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 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 了进一步详细说明, 所应理解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 已,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做 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调制编码方式对 M路初始数据流进行调制编码, 获得 M路调制数 据流, 所述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 且 M不大于天线的个数;
    对所述 M路调制数据流分别进行符号映射, 生成 M路映射数据流; 对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进行混合, 生成 M路混合数据流;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分别在不同的所述天线上发送给终端。
  2.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所述 M路 映射数据流进行混合, 生成 M路混合数据流, 具体包括:
    以单个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的符号进行混合, 获取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3.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以单个符号为 单位,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的符号进行混合,获取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具体包括:
    当所述 M等于 2时, 每隔一个符号对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相同位置的 符号进行交换, 获取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4、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等于 3, 所 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和 X2, 且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中的每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任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所述 N为正整数; 所 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1和 C2;
    所述以单个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的符号进行混合, 获取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具体包括: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0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次放 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 沖内的第 3*n+2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I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 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 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 个脉沖内的第 3*n+2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 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 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 个脉沖内的第 3*n+2个位置;
    其中, 所述 n为整数, n=0,l,2,...,N/3-l。
    5、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等于 4, 所 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且所述 M路映射数 据流中的每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任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所述 N为正整数;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所述以单个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的符号进行混合, 获取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具体包括: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0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次放 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 沖内的第 4*n+2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 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I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 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 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 个脉沖内的第 4*n+2 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 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 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 个脉沖内的第 4*n+2 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3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 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 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 个脉沖内的第 4*n+2 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个位置;
    其中, n 为正整数, n=0, 1 , ··. , N/4-1。
  4. 6、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所述 M路 映射数据流进行混合, 生成 M路混合数据流, 具体包括:
    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的符号进行混合, 获取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7、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为 2, 所述 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将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的符号进行混合, 获取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具体包 括: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的半个脉沖内的符 号与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另一路映射数据流在所述一个脉沖的所述半个脉 沖内的符号进行交换。
    8、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以所述 M路 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 射数据流的符号进行混合, 获取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具体包括: 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混合。
    9、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为 4,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中每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所述 N为正整数; 所述 M 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所述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 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混合, 具体包括: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0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 对应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个半 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 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I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 对应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个半 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 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 对应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个半 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 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 对应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个半 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 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置;
    其中, n为整数, η=0,1。
  5. 10、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所述 M路 映射数据流进行混合, 生成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具体包括:
    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混合。
    11、 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为 2, 所 述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混合, 具体包 括:
    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每隔一个脉沖对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一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交换。
    12、 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等于 4,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所述 M路混合数 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所述的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 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在一 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混合, 具体包括: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0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一个脉沖 数据,并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0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1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 码块的第 3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I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一个脉沖 数据,并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0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1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 码块的第 3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一个脉沖 数据,并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0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1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 码块的第 3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一个脉沖 数据,并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0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1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 码块的第 3个脉沖位置。
  6. 13、 根据权利要求 1-12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信道质量获取并反馈的一路映 射数据流的测量报告, 根据所述一路映射数据流的所述测量报告确定所述调 制编码方式; 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载干比获取并反馈的一路映射 数据流的载干比, 根据所述一路映射数据流的所述载干比确定所述调制编码 方式。
  7. 14、 一种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 M路混合数据流,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 所述终端获取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信道质量;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信道质量获取一路映射数据流的信 道质量, 并通过测量报告发送给所述网络侧设备。
  8.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 括:
    所述终端对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进行解混合, 生成 M路映射数据流。
  9.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对所 述 M路混合数据流进行解混合, 生成 M路映射数据流, 具体包括:
    以单个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获取所 述 M路映射数据流。
  10. 17、 如权利要求 16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以单个符号 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获取所述 M路映射数 据流, 具体包括:
    当所述 M等于 2时, 每隔一个符号对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相同位置的 符号进行交换, 获取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18、 如权利要求 16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等于 3,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1和 C2, 且所述 M路混合数据 流中的每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任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所述 N为正整数;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和 X2;
    所述以单个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获 取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具体包括: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一个脉沖内第 3*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数 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 述一个脉沖内第 3*n+2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0的所 述一个脉沖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 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2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I 的所述一个脉沖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 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2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2 的所述一个脉沖内;
    其中, 所述 n为整数, n=0,l,2,...,N/3-l。
    19、 如权利要求 16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等于 4,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且所述 M路混合 数据流中的每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任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所述 N为正整 数;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所述以单个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获 取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具体包括: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一个脉沖内第 4*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数 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 述一个脉沖内第 4*n+2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 内第 4*n+3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0的所述一个脉沖 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 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2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 脉沖内第 4*n+3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I的所述一个 脉沖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 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2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 脉沖内第 4*n+3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2的所述一个 脉沖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 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2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 脉沖内第 4*n+3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3的所述一个 脉沖内;
    其中, n 为正整数, n=0, 1 , ··. , N/4-1。
  11. 20、 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对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进行解混合, 生成 M路映射数据流, 具体包括:
    以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获取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21、 如权利要求 20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为 2, 所 述以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获取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具 体包括: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脉沖的半个脉沖内的符 号与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另一路混合数据流在所述一个脉沖的所述半个脉 沖内的符号进行交换。
    22、 如权利要求 20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以所述 M 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 混合数据流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获取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具体包括: 以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23、 如权利要求 22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为 4, 所 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所述 M路映射数据 流中每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所述 N为正整数;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所述以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 单位,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具体包括: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置的 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 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 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0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置的 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 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 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I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置的 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 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 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2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I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置的 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 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 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3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其中, n为整数, η=0,1。
  12. 24、 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对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进行解混合, 生成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具体包括:
    以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25、 如权利要求 24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为 2, 所 述以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具体 包括:
    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每隔一个脉沖对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一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交换。
    26、 如权利要求 24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等于 4,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所述 M路映射数 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所述以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 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 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具体包括: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 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 流 xo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 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 流 XI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 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 流 X2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 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 流 X3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13. 27、 一种移动通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包括:
    编码单元, 用于根据调制编码方式对 M路初始数据流进行调制编码, 获 得 M路调制数据流, 所述 M为大于 1的正整数, 且 M不大于天线的个数; 映射单元, 用于对所述编码单元获得的所述 M路调制数据流分别进行符 号映射, 生成 M路映射数据流;
    混合单元, 用以对从所述映射单元接收到的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进行混 合, 生成 M路混合数据流;
    发送单元, 用于将所述混合单元生成的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分别在不同 的所述天线上发送给终端。 28、 如权利要求 27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单元具 体用于:
    以单个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混 合, 获取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14. 29、 如权利要求 28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单元具 体还用于:
    当所述 M等于 2时, 每隔一个符号对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相同位置的 符号进行交换, 获取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30、 如权利要求 28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等于 3,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和 X2, 且所述 M路映射数据 流中的每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任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所述 N为正整数;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1和 C2;
    所述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0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次放 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 沖内的第 3*n+2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I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 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 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 个脉沖内的第 3*n+2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 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 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3*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 个脉沖内的第 3*n+2个位置; 其中, 所述 n为整数, n=0,l,2,...,N/3-l。
    31、 如权利要求 28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等于 4,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且所述 M路映射 数据流中的每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任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所述 N为正整 数;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所述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0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次放 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的第 4*n+2个 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I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 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 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 个脉沖内的第 4*n+2 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 次放置在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 一个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2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个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3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中一次取一个符号, 依 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个位置,所述混合数 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l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 个脉沖内的第 4*n+2 个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的第 4*n+3个位置;
    其中, 所述 n 为正整数, n=0, 1 , …, N/4-l。 32、 如权利要求 27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单元具 体用于:
    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的符号进行混合, 获取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33、 如权利要求 32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为 2, 所 述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的半个脉沖内的符 号与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另一路映射数据流在所述一个脉沖的所述半个脉 沖内的符号进行交换。
  15. 34、 如权利要求 32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单元具 体用于:
    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混合。
    35、 如权利要求 34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为 4, 所 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所述 M路映射数据 流中每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所述 N为正整数; 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所述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0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 对应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个半 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 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I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 对应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个半 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 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 对应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个半 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 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半个脉沖 对应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个半 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 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位置;
    其中, 所述 n为整数, η=0,1。
  16. 36、 如权利要求 27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单元具 体用于:
    以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任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混合。
    37、 如权利要求 36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为 2, 所 述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每隔一个脉沖对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一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交换。
    38、 如权利要求 36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等于 4,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所述 M路混合数 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所述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0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一个脉沖 数据,并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0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1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 码块的第 3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I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一个脉沖 数据,并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0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1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 码块的第 3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一个脉沖 数据,并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0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1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 码块的第 3个脉沖位置;
    从所述映射数据流 X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中一次取一个脉沖 数据,并依次放置在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0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1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第 2个脉沖位置,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 码块的第 3个脉沖位置。
  17. 39、 如权利要求 27-38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 括接收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信道质量 获取并反馈的的一路映射数据流的测量报告; 所述编码单元, 还用于根据从 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一路映射数据流的所述测量报告确定所述调制编 码方式; 或者,
    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载干比获取并反 馈的的一路映射数据流的载干比; 所述编码单元, 还用于根据从所述接收单 元接收到的所述一路映射数据流的所述载干比确定所述调制编码方式。
  18. 40、 一种终端,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 M路混合数据流, M为大于 1的 正整数;
    获取单元, 用于获取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信道质 量;
    发送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信道质 量获取一路映射数据流的信道质量,并通过测量报告发送给所述网络侧设备。
  19. 41、 根据权利要求 40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还包括: 解混合单元, 用于对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进行解混 合, 生成 M路映射数据流。
  20. 42、 根据权利要求 41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混合单元具体用 于:
    以单个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获取所 述 M路映射数据流。
  21. 43、 如权利要求 42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混合单元具体还用 于:
    当所述 M等于 2时, 每隔一个符号对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相同位置的 符号进行交换, 获取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44、 如权利要求 42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等于 3, 所述 M 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1和 C2,且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的每 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任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所述 N为正整数; 所述 M路 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和 X2;
    所述解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一个脉沖内第 3*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数 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 述一个脉沖内第 3*n+2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0的所 述一个脉沖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 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2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I 的所述一个脉沖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 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3*n+2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2 的所述一个脉沖内;
    其中, 所述 n为整数, n=0,l,2,...,N/3-l。
    45、 如权利要求 42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等于 4, 所述 M 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且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中的每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任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所述 N为正整数; 所 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所述解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一个脉沖内第 4*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数 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 述一个脉沖内第 4*n+2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 内第 4*n+3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0的所述一个脉沖 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个位置的符号,所述混 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2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 脉沖内第 4*n+3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I的所述一个 脉沖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 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2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 脉沖内第 4*n+3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2的所述一个 脉沖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 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l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 在所述一个脉沖内第 4*n+2个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 脉沖内第 4*n+3个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3的所述一个 脉沖内;
    其中, n 为正整数, n=0, 1 , ··. , N/4-1。
    46、如权利要求 4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以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获取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
    47、 如权利要求 46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为 2, 所述解混合 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脉沖的半个脉沖内的符 号与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另一路混合数据流在所述一个脉沖的所述半个脉 沖内的符号进行交换。
    48、如权利要求 4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以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半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49、 如权利要求 48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为 4, 所述 M路 映射数据流包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中每 一路映射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数为 N, 所述 N为正整数; 所述 M路混 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所述解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置的 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 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 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0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置的 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 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 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I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置的 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 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 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2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个半个脉沖位置的 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l个半个脉沖位置 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2个半个脉沖位 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4*n+3个半个脉沖 位置的符号, 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流 X3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其中, n为整数, η=0,1。
    50、如权利要求 4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以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中任一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脉沖内的符号为单位, 将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在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解混合。
    51、 如权利要求 50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为 2, 所述解混合 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一个编码块的 4个脉沖内,每隔一个脉沖对所述 M路混合数据流 一个脉沖内的符号进行交换。
    52、 如权利要求 50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等于 4, 所述 M 路混合数据流包括混合数据流 C0、 Cl、 C2和 C3, 所述 M路映射数据流包 括映射数据流 X0、 XI、 X2和 X3; 所述解混合单元具体用于: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 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 流 X0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 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 流 XI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 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 流 X2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取出所述混合数据流 C1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0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2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1个脉沖位置的符号,所述混合 数据流 C3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2个脉沖位置的符号, 所述混合数据流 CO在所述一个编码块内的第 3个脉沖位置的符号,依次放置在所述映射数据 流 X3的所述一个编码块内。
CN201380016358.7A 2013-04-10 2013-07-29 移动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42472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80016358.7A CN104247293A (zh) 2013-04-10 2013-07-29 移动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074021 2013-04-10
CNPCT/CN2013/074021 2013-04-10
PCT/CN2013/080266 WO2014166180A1 (zh) 2013-04-10 2013-07-29 移动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1380016358.7A CN104247293A (zh) 2013-04-10 2013-07-29 移动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7293A true CN104247293A (zh) 2014-12-24

Family

ID=52231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6358.7A Pending CN104247293A (zh) 2013-04-10 2013-07-29 移动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47293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08110A1 (en) * 2004-05-20 2008-01-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1160770A (zh) * 2005-03-11 2008-04-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减少为提供信道性能反馈所需的上行链路资源以便调节下行链路mimo信道数据速率的系统和方法
CN101366304A (zh) * 2006-02-08 2009-02-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利用多天线发送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和该系统的多用户调度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08110A1 (en) * 2004-05-20 2008-01-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1160770A (zh) * 2005-03-11 2008-04-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减少为提供信道性能反馈所需的上行链路资源以便调节下行链路mimo信道数据速率的系统和方法
CN101366304A (zh) * 2006-02-08 2009-02-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利用多天线发送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和该系统的多用户调度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09609B (zh) 一种dmrs指示和接收方法,发射端和接收端
CN106465378B (zh) 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95499B (zh) 接收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接收端、芯片、存储介质和通信系统
US8670430B2 (en)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in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3716273B (zh) D2d通信方法及设备
KR20200035300A (ko) 기준 신호 구성 정보를 나타내기 위한 방법, 기지국 및 단말
CN107710842B (zh) 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WO2019137058A1 (zh) 资源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336653A (zh) 资源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541526B (zh) 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079466B (zh) 传输指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768603B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基站及ue
CN107113103B (zh) 传输指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05361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
CN107078853A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1937319B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CN108028820B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和通信系统
CN105874724A (zh) 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2123014A (zh) 正交覆盖码配置和跳频配置指示方法和装置
CN110557348B (zh) 用于解调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6850163A (zh) 一种phich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4247293A (zh) 移动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09005A (zh) Pbch重复传输的方法及基站
CN104641571A (zh) 移动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828258A (zh) 数据接收和发送方法、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