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4291A -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4291A
CN104244291A CN201410515539.0A CN201410515539A CN104244291A CN 104244291 A CN104244291 A CN 104244291A CN 201410515539 A CN201410515539 A CN 201410515539A CN 104244291 A CN104244291 A CN 1042442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antenna
frequency front
frequency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155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44291B (zh
Inventor
禇宏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1553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442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44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42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44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42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减小移动终端顶部的第一天线收发低频信号对人体造成的辐射危害,并且降低人体对于第一天线的干扰,进而减小了此干扰对通信质量的影响。天线切换方法包括: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检测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是否为低频信号,当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第二天线为位于移动终端底部的天线。本发明实施例用于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逐渐由2G(2-Generation wirelesstelephone technology,第二代无线电话技术)演变到3G(3rd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并逐渐发展到4G(the 4 Generation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从最初的仅支持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模式的GSM900和GSM1800两个频段演变到现在需要支持TD-LTE(Time Division-Long Term Evolution,分时长期演进)、FDD-LTE(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Long Term Evolution,频分双工长期演进)、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CDMA和GSM等多种模式几十个频段,频率范围也从700MHz覆盖到2700MHz。为了满足不同地区和国家运营商的需求,以及客户对于网络的灵活选择,双模移动终端应运而生,由于其可以工作在两种不同技术的网络模式下,且可以在两种网络模式之间灵活切换,兼具这两种网络模式的优点,因而在市场中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在移动终端的工作过程中,通常需要通过该移动终端的射频前端对收发信号进行处理,所以射频前端是移动终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射频前端是由射频收发模块,功率放大器和射频收发开关组成,通常情况下射频前端通过射频收发开关与收发信号的天线连接。现有技术中,如图2所示,一般双模移动终端20有两套射频前端,分别为第一射频前端201和第二射频前端202。这两套射频前端支持的频段模式是不同的,支持较少频段模式的射频前端为第一射频前端201,例如第一射频前端201可以同时支持GSM和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为第一射频前端201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为第一天线203。支持多模式多频段的射频前端为第二射频前端202,例如第二射频前端202可以同时支持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WCDMA、TD-SCDMA和GSM,为第二射频前端202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为第二天线204。因为将第一天线203和第二天线204放置在双模移动终端20的同一端时,两个天线距离太近,而近距离设置的两个天线在工作时容易相互干扰,因此为了增大两个天线之间的距离,同时兼顾双模移动终端20的轻薄美观,现有技术中大多将两个天线分别设置在双模移动终端20的顶部和底部。由于听筒和摄像头等设备需要设置在双模移动终端20的顶部,所以双模移动终端20的顶部剩余空间较小,而第一天线203需要收发的信号的频段较少,占用的空间较少,所以可以将第一天线203放在双模移动终端20的顶部,即靠近双模移动终端20的听筒。由于第二天线204需要收发的信号的频段较多,需要占用更多的空间,一般放在双模移动终端20的底部,即靠近双模移动终端20的话筒。当第一射频前端201通过第一天线203收发低频信号进行语音通话时,由于第一天线203位于双模移动终端20顶部,并且低频信号功率大,在双模移动终端20采用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第一射频前端201收发的低频信号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辐射危害。同时由于低频信号波长较长,人体靠近时,收发低频信号的第一天线203容易受到干扰,进而引起语音通话质量不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能够在第一射频前端通过位于移动终端顶部的第一天线收发低频信号进行语音通话时,减小所述低频信号对人体造成的辐射危害,降低人体对于第一天线的干扰,进而减小了人体的干扰对通信质量产生的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用于移动终端,方法包括:
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检测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是否为低频信号;
当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第二天线为位于移动终端底部的天线。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检测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是否为低频信号;
切换单元,用于当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第二天线为位于移动终端底部的天线。
本发明实施例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第一射频前端、第二射频前端、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分频器和单刀双掷开关;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所述第二射频前端和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公共端与第一射频前端连接,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动端与所述第一天线连接,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动端与所述分频器的低频接口连接;
所述分频器的高频接口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连接,所述分频器的公共端与所述第二天线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为位于所述移动终端顶部的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位于所述移动终端底部的天线;所述分频器用于将所述第二天线接收的通信信号分离为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且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所述高频信号时,控制所述单刀双掷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射频前端与所述第一天线;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且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所述低频信号时,控制所述单刀双掷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射频前端与所述分频器的低频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所述天线切换方法用于移动终端,天线切换方法包括: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检测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是否为低频信号,当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第二天线为位于移动终端底部的天线。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位于移动终端顶部的第一天线靠近移动终端的听筒,离人体较近,位于移动终端底部的第二天线靠近移动终端的话筒,离人体较远。一般情况下,当移动终端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由于第一射频前端利用第一天线收发低频信号,而第一天线距离人体较近,使得该低频信号可能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辐射危害,并且人体也容易干扰语音通话的低频信号,降低通信质量。由于为第二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第二天线支持多频段信号的收发,即第二天线既可以收发低频信号,也可以收发高频信号,因此当移动终端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可以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这样一来,在移动终端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使得原来为第二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第二天线现在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即原来通过离人体较近的第一天线收发的低频信号现在通过离人体较远的第二天线进行收发,加大了收发低频信号的天线距离人体的距离,减小了低频信号对人体造成的辐射危害,同时降低了人体对于第一天线的干扰,进而减小了人体的干扰对通信质量产生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射频前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双模移动终端的射频前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模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模移动终端的射频前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双模移动终端的射频前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在使用双模移动终端时,网络运营商会通过网络系统不断地向小区中的各用户发送广播控制信息,该信息中包含广播控制信道的载频,当双模移动终端开机后,双模移动终端的两套射频前端会分别利用与之相连的天线接收广播控制信息,搜索小区中的广播控制信道的载频,即第一射频前端利用第一天线搜索对应载频,第二射频前端利用第二天线搜索对应载频,当找到对应的载频频率后,两套射频前端分别进行频率同步。
需要说明的是,天线的配置决定了天线所支持的收发信号的频段范围,射频前端的设置信息决定了射频前端能够进行处理的信号的频率。因此根据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的配置,使得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支持的收发信号的频段范围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根据第一射频前端和第二射频前端的设置信息,使得第一射频前端和第二射频前端能够进行处理的信号频率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当双模移动终端收到语音通话请求时,该双模移动终端能够判断该语音通话请求应该由双模移动终端中的哪一个射频前端进行处理,所述语音通话请求包括鉴权信息。具体判断方法如下:
首先判断两个天线是否都能接收该语音信号。由于两个天线所支持的频段可能不同,可能会出现只有一个天线可以接收该语音信号。或者两个天线都能够接收该语音信号的两种情况。如果只有一个天线可以接收该语音信号,则该语音信号会通过与能够接收该语音信号的天线相连的射频前端进行处理。如果两个天线都能够接收该语音信号,则还需判断两个射频前端是否都能对该语音信号进行解调处理。两个射频前端能够进行处理的信号频率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如果只有一个射频前端可以对该语音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则该语音信号会通过能够解调该语音信号的射频前端进行处理。如果两个射频前端都能对该语音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则此时还需判断哪个射频前端能与该语音信号所携带的鉴权信息核对成功。通常情况下只有一个射频前端能与该语音信号所携带的鉴权信息核对成功,所以该语音信号会通过鉴权信息核对成功的射频前端对其进行后续处理,鉴权信息核对不成功的射频前端则停止对该语音信号进行后续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如图3所示,由于该方法涉及的移动终端包括两个天线,因此通常情况下,该移动终端为双模移动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以双模移动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双模移动终端通常包括第一射频前端与第二射频前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模移动终端中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为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第一天线为位于双模移动终端顶部的天线,第二天线为位于双模移动终端底部的天线。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的双模移动终端中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仅为第一天线,第二天线仅为第二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本申请中第二天线可以复用,既可以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也可以为第二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天线切换方法步骤包括:
步骤301、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检测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是否为低频信号。
以双模移动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当双模移动终端在和移动通信网络进行交互时,第一射频前端可以将第一天线收发的网络信号进行解调,得到该信号的频段信息。同时双模移动终端的处理器判断双模移动终端是否正在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当判断出双模移动终端正在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双模移动终端的处理器再根据第一天线的收发信号的频段信息判断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是否为低频信号,由于低频信号的频率大于或等于698MHz,小于或等于960MHz,高频信号的频率大于或等于1710MHz,小于或等于2690MHz,所以若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的频率大于或等于698MHz,小于或等于960MHz时,则可判断此时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当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的频率大于或等于1710MHz,小于或等于2690MHz时,则可判断此时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高频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在双模移动终端的内部设置接近传感器来检测双模移动终端是否在采用听筒进行语音通话。当人们利用双模移动终端的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人脸会靠近双模移动终端,当人脸和双模移动终端的距离小于某一阈值时,接近传感器就会检测到人脸,然后接近传感器会向双模移动终端的控制器发送信号,双模移动终端的控制器就可以判断出此时双模移动终端在采用听筒进行语音通话。若检测到双模移动终端没有采用听筒进行语音通话,即表明用户可能使用扩音器或耳机在接听语音通话。
步骤302、当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第二天线为位于移动终端底部的天线。
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可以是低频信号,也可以是高频信号,由于高频信号的功率较小,当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高频信号时,对人体产生的辐射危害较小;由于低频信号的功率较大,当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对人体产生的辐射危害较大。因此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移动终端的处理器首先需要检测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是否为低频信号,如果检测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使得原本由第一天线收发的低频信号,现在由第二天线进行收发。如果检测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高频信号时,则不进行切换操作。
以双模移动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可以通过在双模移动终端内部设置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和一个分频器来完成天线的切换。
具体的,将单刀双掷开关的公共端与第一射频前端的射频收发开关连接,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动端与第一天线连接,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动端与分频器的低频接口连接;分频器的高频接口与第二射频前端的射频收发开关连接,分频器的公共端与第二天线连接。当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高频信号时,由于高频信号对人体危害较小,因此第一射频前端可以通过第一天线收发信号,此时可以不对第一射频前端的天线进行切换;当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由于低频信号对人体有辐射危害,需要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由第一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此时可以接通单刀双掷开关的公共端和第二动端,使得第一射频前端通过第二天线收发信号,即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
这样一来,在移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当检测到移动终端采用听筒和第一天线收发低频信号进行语音通话时,将第一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使得第一射频前端通过第二天线收发低频信号,由于位于移动终端顶部的第一天线靠近移动终端的听筒,离人体较近,位于移动终端底部的第二天线靠近移动终端的话筒,离人体较远,相较于现有技术,原来通过离人体较近的第一天线收发的低频信号现在通过离人体较远的第二天线进行收发,加大了收发低频信号的天线距离人体的距离,减小了低频信号对人体造成的辐射危害,同时降低了人体对于第一天线的干扰,进而减小了人体的干扰对通信质量产生的影响。
进一步的,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检测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是否为低频信号可以包括: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检测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是否为第一天线,当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为第一天线时,检测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是否为低频信号,第一天线为位于移动终端顶部的天线。
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第一射频前端可能采用第一天线收发信号,也可能采用第二天线收发信号。当第一射频前端采用第二天线收发信号进行语音通话时,则不需要对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进行切换;当第一射频前端采用第一天线收发信号进行语音通话时,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可以是低频信号,也可以是高频信号,由于高频信号的功率较小,当第一射频前端利用离人体较近的第一天线收发高频信号时,对人体产生的辐射危害较小;由于低频信号的功率较大,当第一射频前端利用离人体较近的第一天线收发低频信号时,对人体产生的辐射危害较大。所以当第一射频前端利用第一天线收发低频信号进行语音通话时,需要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
具体的,将单刀双掷开关的公共端与第一射频前端的射频收发开关连接,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动端与第一天线连接,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动端与分频器的低频接口连接;分频器的高频接口与第二射频前端的射频收发开关连接,分频器的公共端与第二天线连接。当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高频信号时,由于高频信号对人体危害较小,此时无论第一射频前端与第二天线连接还是与第一天线连接,均可以对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不进行切换;当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由于低频信号对人体有辐射危害,因此需要第一射频前端通过第二天线收发信号,此时若第一射频前端与第二天线连接,则不需要对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进行切换;此时若第一射频前端与第一天线连接,则需要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由第一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此时可以接通单刀双掷开关的公共端和第二动端,使得第一射频前端通过第二天线收发信号,即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
在实际应用中,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也可以先检测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是否为低频信号,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且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检测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是否为第一天线,并且当第一射频前端通过低频信号进行语音通话,且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为第一天线时,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因为当第一射频前端通过低频信号进行语音通话时,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可以为第一天线,也可以为第二天线。当第一射频前端当前已经利用离人体较远的第二天线收发低频信号时,不需要进行天线的切换。当第一射频前端利用离人体较近的第一天线收发低频信号时,由于第一天线离人体较近,对人体产生的辐射危害较大,需要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将为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包括:当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检测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是否正在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当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没有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时,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
可选的,当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第二射频前端还可能正在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若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正在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则说明第二射频前端正在通过第二天线收发信号,若此时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会使得第二天线正在进行收发的信号中断,进而使得用户正在使用的功能无法使用,或正在进行的数据传输中止,影响用户体验,所以当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还可以检测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是否正在工作,当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没有进行工作时,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当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正在工作时,则对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不进行切换。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将为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包括:当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检测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是否正在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当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正在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时,检测第二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是否为高频信号,当第二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高频信号时,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
可选的,当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且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正在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时,虽然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正在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但是第二天线的收发信号可能是低频信号,也可能是高频信号。若第二天线的收发信号是低频信号时,由于同一个天线不能同时收发两个低频信号,因此若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会造成第二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的中断,但是若第二天线的收发信号是高频信号时,由于同一个天线可以同时收发一个高频信号和一个低频信号,因此可以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这样一来,在降低了低频信号为人体的辐射危害的同时,还实现了移动终端的并发功能,所述并发指的是两种不同的移动电话系统同时工作,例如一种移动电话系统在进行语音通话的同时,另一种移动电话系统在进行上网下载工作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用于移动终端。天线切换方法包括: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检测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是否为低频信号,当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第二天线为位于移动终端底部的天线。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位于移动终端顶部的第一天线靠近移动终端的听筒,离人体较近,位于移动终端底部的第二天线靠近移动终端的话筒,离人体较远。一般情况下,当移动终端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由于第一射频前端利用第一天线收发低频信号,而第一天线距离人体较近,使得该低频信号可能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辐射危害,并且人体也容易干扰语音通话的低频信号,降低通信质量。由于为第二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第二天线支持多频段信号的收发,即第二天线既可以收发低频信号,也可以收发高频信号,因此当移动终端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可以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这样一来,在移动终端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使得原来为第二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第二天线现在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即原来通过离人体较近的第一天线收发的低频信号现在通过离人体较远的第二天线进行收发,加大了收发低频信号的天线距离人体的距离,减小了低频信号对人体造成的辐射危害,同时降低了人体对于第一天线的干扰,进而减小了人体的干扰对通信质量产生的影响。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如图4所示,用于移动终端。天线切换方法步骤包括:
步骤401、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检测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是否为第一天线。当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为第一天线,执行步骤402;若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为第二天线,执行步骤407;
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第一射频前端可能采用第一天线收发信号,也可能采用第二天线收发信号。当第一射频前端采用第二天线收发信号进行语音通话时,则不需要对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进行切换;当第一射频前端采用第一天线收发信号进行语音通话时,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可以是低频信号,也可以是高频信号,由于高频信号的功率较小,当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高频信号时,对人体产生的辐射危害较小;由于低频信号的功率较大,当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对人体产生的辐射危害较大。因此当第一射频前端采用第一天线收发信号进行语音通话时,还需判断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是否为低频信号。
步骤402、检测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是否为低频信号。当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执行步骤403;当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高频信号时,执行步骤406。
当移动终端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可以是低频信号,也可以是高频信号,由于高频信号的功率较小,对人体产生的辐射危害较小,所以当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高频信号时,可以不对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进行切换。当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此时低频信号距离人体较近,会对人体产生较大危害,所以需要对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进行切换。
以双模移动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假如双模移动终端所支持的两套移动电话系统分别为GSM和LTE,并且第一射频前端支持GSM,第二射频前端同时支持GSM和LTE Band38和Band50。第一天线所能收发的频率范围分别为880MHz~915MHz,925MHz~960MHz,1710MHz~17855MHz和1805MHz~1880MHz;第二天线所能收发的频率范围分别为880MHz~915MHz,925MHz~960MHz,1710MHz~1785MHz,1805MHz~1880MHz,2570-2630MHz和2400-2500MHz。若此时双模移动终端采用第一天线以900MHz的上行频率和945MHz的下行频率收发信号进行语音通话,由于低频信号的频率大于或等于698MHz,小于或等于960MHz,所以可以判断出此时第一天线正在收发的信号为低频信号。由于用户在采用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此时低频信号距离人体较近,会对人体产生较大辐射危害,所以需要对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进行切换。但若第二射频前端正在通过第二天线收发信号,此时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可能会使得第二天线正在进行收发的信号中断,进而使得用户正在使用的功能无法使用,影响用户体验,所以还需要判断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是否正在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
步骤403、检测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是否正在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当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正在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执行步骤404,当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没有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执行步骤405。
当移动终端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且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需要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若此时第二射频前端没有在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即第二天线没有在收发信号,则可以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利用第二天线收发第一射频前端的低频信号,使得原来通过离人体较近的第一天线收发的低频信号现在通过离人体较远的第二天线进行收发,加大了收发低频信号的天线距离人体的距离,减小了低频信号对人体造成的辐射危害,同时降低了人体对于第一天线的干扰,进而减小了人体的干扰对通信质量产生的影响。若此时第二射频前端正在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第二射频前端可能正在收发高频信号,也可能正在收发低频信号,如果第二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高频信号,由于同一个天线可以同时收发一个高频信号和一个低频信号,因此可以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如果第二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由于第二天线不能同时收发第一射频前端的低频信号和第二射频前端的低频信号,所以此时对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可以不进行切换。
步骤404、检测第二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是否为高频信号。当第二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高频信号时,执行步骤405,当第二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执行步骤406。
当移动终端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且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第二射频前端可能正在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即第二天线可能正在收发高频信号或者低频信号。如果第二天线正在收发高频信号进行工作时,由于同一个天线可以同时收发一个高频信号和一个低频信号,因此可以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这样一来,在降低了低频信号对人体的辐射危害的同时,还实现了移动终端的并发功能。如果第二射频前端正在使用第二天线收发低频信号进行工作时,由于第二天线不能同时收发第一射频前端的低频信号和第二射频前端的低频信号,若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会造成第二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的中断,进而使得用户正在使用的功能无法使用,或正在进行的数据传输中止,影响用户体验,所以此时对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不进行切换。
以双模移动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假设双模移动终端采用第一天线依然以900MHz的上行频率和945MHz的下行频率收发信号进行语音通话,同时双模移动终端采用第二天线以1780MHz的上行频率和1825MHz的下行频率收发信号进行上网业务,由于高频信号的频率大于或等于1710MHz,小于或等于2690MHz,所以可以判断出此时第二天线正在收发的信号为高频信号。由于第二天线可以同时收发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此时可以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使得原本由离人体较近的第一天线收发的低频信号,现在由离人体较远的第二天线进行收发,加大了收发低频信号的天线距离人体的距离,减小了低频信号对人体造成的辐射危害,同时降低了人体对于第一天线的干扰,进而减小了人体的干扰对通信质量产生的影响。
示例的,假设双模移动终端采用第一天线依然以900MHz的上行频率和945MHz的下行频率收发信号进行语音通话,同时双模移动终端采用第二天线以890MHz的上行频率和935MHz的下行频率收发信号进行上网业务,由于低频信号的频率大于或等于698MHz,小于或等于960MHz,所以可以判断出此时第二天线正在收发的信号为低频信号,由于第二天线不能同时收发低频信号,若对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进行切换,使得第一射频前端通过第二天线收发低频信号,则第二射频前端不能继续收发信号,第二射频前端正在进行的数据传输将停止,导致用户不能进行上网业务。因此这种情况下对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不进行切换操作。
步骤405、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
当移动终端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且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为第一天线,且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且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没有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或者当移动终端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且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为第一天线,且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且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正在使用第二天线收发高频信号进行工作,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
步骤406、对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不进行切换。
当移动终端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且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为第二天线时,对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不进行切换。或者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高频信号时,对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不进行切换。或者移动终端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且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为第一天线,且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且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正在使用第二天线收发低频信号进行工作时,对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不进行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用于移动终端。天线切换方法包括: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检测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是否为低频信号,当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第二天线为位于移动终端底部的天线。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位于移动终端顶部的第一天线靠近移动终端的听筒,离人体较近,位于移动终端底部的第二天线靠近移动终端的话筒,离人体较远。一般情况下,当移动终端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由于第一射频前端利用第一天线收发低频信号,而第一天线距离人体较近,使得该低频信号可能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辐射危害,并且人体也容易干扰语音通话的低频信号,降低通信质量。由于为第二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第二天线支持多频段信号的收发,即第二天线既可以收发低频信号,也可以收发高频信号,因此当移动终端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可以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这样一来,在移动终端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使得原来为第二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第二天线现在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即原来通过离人体较近的第一天线收发的低频信号现在通过离人体较远的第二天线进行收发,加大了收发低频信号的天线距离人体的距离,减小了低频信号对人体造成的辐射危害,同时降低了人体对于第一天线的干扰,进而减小了人体的干扰对通信质量产生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装置50,如图5所示,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装置50包括:
检测单元503,用于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501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检测第一射频前端501的收发信号是否为低频信号。
切换单元504,用于当第一射频前端501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将为第一射频前端501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第二天线为位于移动终端底部的天线。
这样一来,在移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利用检测单元检测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是否为低频信号。当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利用切换单元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位于移动终端底部的天线。由于位于移动终端顶部的第一天线靠近移动终端的听筒,离人体较近,位于移动终端底部的第二天线靠近移动终端的话筒,离人体较远,相较于现有技术,原来通过离人体较近的第一天线收发的低频信号现在通过离人体较远的第二天线进行收发,加大了收发低频信号的天线距离人体的距离,减小了低频信号对人体造成的辐射危害,同时降低了人体对于第一天线的干扰,进而减小了人体的干扰对通信质量产生的影响。
进一步的,检测单元503还用于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501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检测为第一射频前端501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是否为第一天线,第一天线为位于移动终端顶部的天线,当为第一射频前端501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为第一天线时,检测第一射频前端501的收发信号是否为低频信号。
进一步的,检测单元503还用于当第一射频前端501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检测第二射频前端502当前是否正在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切换单元504具体用于当第二射频前端502当前没有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时,将为第一射频前端501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
进一步的,检测单元503还用于当第一射频前端501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检测第二射频前端502当前是否正在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当第二射频前端502当前正在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时,检测第二射频前端502的收发信号是否为高频信号;切换单元504具体用于当第二射频前端502的收发信号为高频信号时,将为第一射频前端501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和切换单元。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利用检测单元检测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是否为低频信号。当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利用切换单元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第二天线为位于移动终端底部的天线。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位于移动终端顶部的第一天线靠近移动终端的听筒,离人体较近,位于移动终端底部的第二天线靠近移动终端的话筒,离人体较远。一般情况下,当第一射频前端利用第一天线收发低频信号进行语音通话时,该低频信号可能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辐射危害,并且人体也容易干扰语音通话的低频信号,降低通信质量。因此当第一射频前端利用第一天线收发低频信号进行语音通话时,由于为第二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第二天线支持多频段信号的收发,即第二天线既可以收发低频信号,也可以收发高频信号,因此可以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这样一来,原来为第二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第二天线,在第一射频前端收发低频信号进行语音通话时,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原来通过离人体较近的第一天线收发的低频信号现在通过离人体较远的第二天线进行收发,加大了收发低频信号的天线距离人体的距离,减小了低频信号对人体造成的辐射危害,同时降低了人体对于第一天线的干扰,进而减小了人体的干扰对通信质量产生的影响。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60,如图6所示,移动终端60包括第一射频前端601、第二射频前端602、第一天线603、第二天线604、分频器605、单刀双掷开关606和处理器607。
单刀双掷开关(Single-Pole Double-Throw switch,SPDT)由动端和不动端组成,不动端也称为公共端,不动端有一个接线端口,动端有两个接线端口。在电路中,单刀双掷开关一般通过控制端口的电平变化来控制公共端同哪一个端口连接。一般情况下,在传输系统的某处插入元件或器件后会产生传输功率的损耗,所以在第一射频前端601中插入单刀双掷开关606也会产生电路中传输功率的损耗。较佳的,选用低插入损耗的单刀双掷开关606可以尽可能地减少传输功率的损耗。
处理器607分别与第一射频前端601、第二射频前端602和单刀双掷开关606的控制端连接,单刀双掷开关606的公共端与第一射频前端601连接,单刀双掷开关606的第一动端与第一天线603连接,单刀双掷开关606的第二动端与分频器605的低频接口连接。
示例的,参考图6所示,处理器607分别与第一射频前端601的射频收发开关6013、第二射频前端602的射频收发开关6023和单刀双掷开关606的控制端g连接,单刀双掷开关606的公共端口a与第一射频前端601的射频收发开关6013连接,单刀双掷开关606的第一动端口b与第一天线603连接,单刀双掷开关606的第二动端口c与分频器605的低频接口d连接,所述低频接口d用于传输低频信号。
分频器605(Diplexer)是一个可以将不同频段的信号区分开来的电路装置,其内部集成了一个高通滤波器和一个低通滤波器,当射频信号经过分频器605后,分频器605可以将射频信号分为高低两个频段的信号。
分频器605的高频接口与第二射频前端602连接,分频器605的公共端与第二天线604连接。
示例的,参考图6所示,分频器605的高频接口e与第二射频前端602的射频收发开关6023连接,分频器605的公共端f与第二天线604连接,高频接口e用于传输高频信号。
其中,第一天线603为位于移动终端60顶部的天线;第二天线604为位于移动终端60底部的天线。分频器605用于将第二天线604接收的通信信号分离为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
处理器607用于通过第一射频前端601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且第一射频前端601的收发信号为高频信号时,控制单刀双掷开关606连接第一射频前端601与第一天线603;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601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且第一射频前端601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控制单刀双掷开关606连接第一射频前端601与分频器605的低频接口。
示例的,参考图6所示,处理器607用于通过第一射频前端601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且第一射频前端601的收发信号为高频信号时,控制单刀双掷开关606连接第一射频前端601的射频收发开关6013与第一天线603;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601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且第一射频前端601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控制单刀双掷开关606连接第一射频前端601的射频收发开关6013与分频器605的低频接口d。或者,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601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且第一射频前端601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且为第一射频前端601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为第一天线603,控制单刀双掷开关606连接第一射频前端601的射频收发开关6013与分频器605的低频接口d。
这样一来,在检测到双模移动终端采用听筒和第一天线收发低频信号进行语音通话时,单刀双掷开关连接第一射频前端与分频器的低频接口,即切换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使得第一射频前端通过第二天线收发低频信号,由于位于移动终端顶部的第一天线靠近移动终端的听筒,离人体较近,位于移动终端底部的第二天线靠近移动终端的话筒,离人体较远,相较于现有技术,原来通过离人体较近的第一天线收发的低频信号现在通过离人体较远的第二天线进行收发,加大了收发低频信号的天线距离人体的距离,减小了低频信号对人体造成的辐射危害,同时降低了人体对于第一天线的干扰,进而减小了人体的干扰对通信质量产生的影响。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移动终端60还可以包括双刀双掷开关608。
双刀双掷开关608(Double-Pole Double-Throw switch,DPDT)包括两路输入,两路输出端口,通过控制端口的电平高低变化,可以分别连接不同的传输端口。
双刀双掷开关608的控制端与处理器607连接,双刀双掷开关608的第一动端与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动端连接,双刀双掷开关608的第二动端与第二射频前端602连接,双刀双掷开关608的第三动端与分频器605的高频接口连接,双刀双掷开关608的第四动端与分频器605的低频接口d连接。
示例的,参考图7所示,双刀双掷开关608的控制端p与处理器607连接,双刀双掷开关608的第一动端口h与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动端口c连接,双刀双掷开关608的第二动端口i与第二射频前端602的射频收发开关6023连接,双刀双掷开关608的第三动端口k与分频器605的高频接口e连接,双刀双掷开关608的第四动端口j与分频器605的低频接口d连接。
处理器607还用于当第二射频前端602当前正在使用第二天线604进行工作时,控制单刀双掷开关606连接第一射频前端601与第一天线603,控制双刀双掷开关608连接第二射频前端602与分频器605的低频接口或高频接口;当第二射频前端602当前没有使用第二天线604进行工作时,控制单刀双掷开关606连接第一射频前端601与双刀双掷开关608的第一动端,控制双刀双掷开关608的第一动端与双刀双掷开关608的第四动端连接。
或者,处理器607还用于当第二射频前端602当前正在使用第二天线604进行工作,且第二射频前端602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控制单刀双掷开关606连接第一射频前端601与第一天线603,控制双刀双掷开关608连接第二射频前端602与分频器605的低频接口;当第二射频前端602当前正在使用第二天线604进行工作,且第二射频前端602的收发信号为高频信号时,控制单刀双掷开关606连接第一射频前端601与双刀双掷开关608的第一动端,控制双刀双掷开关608的第一动端与双刀双掷开关608的第四动端连接,还控制双刀双掷开关608连接第二射频前端602与分频器605的高频接口。
示例的,参考图7所示,处理器607还用于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601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且第一射频前端601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且第二射频前端602当前正在使用第二天线604进行工作时,控制单刀双掷开关606连接第一射频前端601的射频收发开关6013与第一天线603,控制双刀双掷开关608连接第二射频前端602的射频收发开关6023与分频器605的低频接口d或高频接口e;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601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且第一射频前端601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且为第一射频前端601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为第一天线603,且第二射频前端602当前没有使用第二天线604进行工作时,控制单刀双掷开关606连接第一射频前端601的射频收发开关6013与双刀双掷开关608的第一动端口h,控制双刀双掷开关608的第一动端口h与双刀双掷开关608的第四动端口j连接。
或者,当处理器607通过第一射频前端601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且第一射频前端601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且第二射频前端602当前正在使用第二天线604进行工作,且第二射频前端602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控制单刀双掷开关606连接第一射频前端601的射频收发开关6013与第一天线603,控制双刀双掷开关608连接第二射频前端602的射频收发开关6023与分频器605的低频接口d;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601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且第一射频前端601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且为第一射频前端601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为第一天线603,且第二射频前端602当前正在使用第二天线604进行工作,且第二射频前端602的收发信号为高频信号时,控制单刀双掷开关606连接第一射频前端601的射频收发开关6013与双刀双掷开关608的第一动端口h,控制双刀双掷开关608的第一动端口h与双刀双掷开关608的第四动端口j连接,还控制双刀双掷开关608连接第二射频前端602的射频收发开关6023与分频器605的高频接口e。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第一射频前端、第二射频前端、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分频器和单刀双掷开关。处理器分别与第一射频前端、第二射频前端和单刀双掷开关的控制端连接,单刀双掷开关的公共端与第一射频前端连接,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动端与第一天线连接,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动端与分频器的低频接口连接,分频器的高频接口与第二射频前端连接,分频器的公共端与第二天线连接,处理器用于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且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高频信号时,控制单刀双掷开关连接第一射频前端与第一天线;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且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控制单刀双掷开关连接第一射频前端与分频器的低频接口。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位于移动终端顶部的第一天线靠近移动终端的听筒,离人体较近,位于移动终端底部的第二天线靠近移动终端的话筒,离人体较远。一般情况下,当第一射频前端利用第一天线收发低频信号进行语音通话时,该低频信号可能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辐射危害,并且人体也容易干扰语音通话的低频信号,降低通信质量。因此当第一射频前端利用第一天线收发低频信号进行语音通话时,由于为第二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第二天线支持多频段信号的收发,即第二天线既可以收发低频信号,也可以收发高频信号,因此可以将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这样一来,原来为第二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第二天线,在第一射频前端收发低频信号进行语音通话时,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原来通过离人体较近的第一天线收发的低频信号现在通过离人体较远的第二天线进行收发,加大了收发低频信号的天线距离人体的距离,减小了低频信号对人体造成的辐射危害,同时降低了人体对于第一天线的干扰,进而减小了人体的干扰对通信质量产生的影响。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检测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是否为低频信号;
当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将为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位于所述移动终端底部的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检测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是否为低频信号包括:
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检测所述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是否为第一天线,当为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为第一天线时,检测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是否为低频信号,所述第一天线为位于所述移动终端顶部的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将为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包括:
当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检测所述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是否正在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
当所述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没有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时,将为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将为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包括:
当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检测所述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是否正在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
当所述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正在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时,检测所述第二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是否为高频信号;
当所述第二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高频信号时,将为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
5.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检测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是否为低频信号;
切换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将为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位于所述移动终端底部的天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当通过所述第一射频前端和所述听筒进行语音通话时,检测所述为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是否为第一天线,当为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为第一天线时,检测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是否为低频信号,所述第一天线为位于所述移动终端顶部的天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检测所述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是否正在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
所述切换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没有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时,将为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检测所述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是否正在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当所述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正在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时,检测所述第二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是否为高频信号;
所述切换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高频信号时,将为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提供收发信号的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第一射频前端、第二射频前端、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分频器和单刀双掷开关;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所述第二射频前端和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公共端与第一射频前端连接,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动端与所述第一天线连接,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动端与所述分频器的低频接口连接;
所述分频器的高频接口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连接,所述分频器的公共端与所述第二天线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为位于所述移动终端顶部的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位于所述移动终端底部的天线;所述分频器用于将所述第二天线接收的通信信号分离为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通过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且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所述高频信号时,控制所述单刀双掷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射频前端与所述第一天线;当通过所述第一射频前端和听筒进行语音通话,且所述第一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所述低频信号时,控制所述单刀双掷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射频前端与所述分频器的低频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双刀双掷开关;
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动端与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动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二动端与所述第二射频前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三动端与所述分频器的高频接口连接,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四动端与所述分频器的低频接口连接;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正在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时,控制所述单刀双掷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射频前端与所述第一天线,控制所述双刀双掷开关连接所述第二射频前端与所述分频器的低频接口或高频接口;当所述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没有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时,控制所述单刀双掷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射频前端与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动端,同时控制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动端与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四动端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正在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且所述第二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低频信号时,控制所述单刀双掷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射频前端与所述第一天线,控制所述双刀双掷开关连接所述第二射频前端与所述分频器的低频接口;当所述第二射频前端当前正在使用第二天线进行工作,且所述第二射频前端的收发信号为高频信号时,控制所述单刀双掷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射频前端与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动端,同时控制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动端与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第四动端连接,还控制所述双刀双掷开关连接所述第二射频前端与所述分频器的高频接口。
CN201410515539.0A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42442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15539.0A CN104244291B (zh)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15539.0A CN104244291B (zh)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4291A true CN104244291A (zh) 2014-12-24
CN104244291B CN104244291B (zh) 2019-01-08

Family

ID=52231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15539.0A Active CN104244291B (zh)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44291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1716A (zh) * 2016-04-29 2016-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降低辐射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230471A (zh) * 2016-07-29 2016-12-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6301441A (zh) * 2016-09-21 2017-01-0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移动终端辐射伤害的方法及系统
CN106656248A (zh) * 2016-11-28 2017-05-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切换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7040299A (zh) * 2017-04-14 2017-08-11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天线结构及其切换方法
CN107171673A (zh) * 2017-05-10 2017-09-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开关芯片、射频电路、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707318A (zh) * 2017-09-15 2018-02-16 深圳捷豹电波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移动终端使用状态方法和装置、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8282182A (zh) * 2017-12-25 2018-07-1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的射频前端电路及其电路板、终端
CN108736950A (zh) * 2018-05-29 2018-11-02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的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40424A (zh) * 2018-06-28 2018-12-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电路、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238478A1 (zh) * 2019-05-30 2020-1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电路、移动终端和信号处理方法
US11038603B2 (en) 2019-03-29 2021-06-15 Neptune Technology Group Inc. Antenna detection through noise measurement
CN114389639A (zh) * 2020-10-21 2022-04-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4580A (zh) * 2008-06-13 2008-11-12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多频段移动通信装置
WO2008139903A1 (ja) * 2007-04-26 2008-11-20 Kyocera Corporation 通信端末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CN201629739U (zh) * 2010-02-04 2010-11-1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切换装置和无线终端
US20110068903A1 (en) * 2005-09-22 2011-03-24 Pantech Co., Lt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including rfid reader and transception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68903A1 (en) * 2005-09-22 2011-03-24 Pantech Co., Lt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including rfid reader and transception method thereof
WO2008139903A1 (ja) * 2007-04-26 2008-11-20 Kyocera Corporation 通信端末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1304580A (zh) * 2008-06-13 2008-11-12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多频段移动通信装置
CN201629739U (zh) * 2010-02-04 2010-11-1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切换装置和无线终端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1716A (zh) * 2016-04-29 2016-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降低辐射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230471A (zh) * 2016-07-29 2016-12-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6230471B (zh) * 2016-07-29 2019-02-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6301441A (zh) * 2016-09-21 2017-01-0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移动终端辐射伤害的方法及系统
US10848193B2 (en) 2016-09-21 2020-11-24 Jrd Communication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radiation damage from mobile terminals
WO2018054175A1 (zh) * 2016-09-21 2018-03-29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移动终端辐射伤害的方法及系统
CN106301441B (zh) * 2016-09-21 2019-07-0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移动终端辐射伤害的方法及系统
CN106656248A (zh) * 2016-11-28 2017-05-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切换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7040299A (zh) * 2017-04-14 2017-08-11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天线结构及其切换方法
CN107171673A (zh) * 2017-05-10 2017-09-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开关芯片、射频电路、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707318A (zh) * 2017-09-15 2018-02-16 深圳捷豹电波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移动终端使用状态方法和装置、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8282182A (zh) * 2017-12-25 2018-07-1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的射频前端电路及其电路板、终端
US11283473B2 (en) 2017-12-25 2022-03-22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Radio frequency front-end circuit, circuit board thereof and terminal
CN108736950A (zh) * 2018-05-29 2018-11-02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的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40424A (zh) * 2018-06-28 2018-12-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电路、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40424B (zh) * 2018-06-28 2021-04-3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电路、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038603B2 (en) 2019-03-29 2021-06-15 Neptune Technology Group Inc. Antenna detection through noise measurement
US11496229B2 (en) 2019-03-29 2022-11-08 Neptune Technology Group Inc. Antenna detection using antenna return loss
US11509406B2 (en) 2019-03-29 2022-11-22 Neptune Technology Group Inc. Antenna assembly detection based on oscillator and variable reactance tank circuit
WO2020238478A1 (zh) * 2019-05-30 2020-1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电路、移动终端和信号处理方法
CN114389639A (zh) * 2020-10-21 2022-04-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389639B (zh) * 2020-10-21 2024-04-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4291B (zh) 2019-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4291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040371B (zh) 射频系统及相关产品
CN107005264B (zh) 无线终端及无线终端的天线切换控制方法
CN109076640B (zh) 一种终端设备及切换方法
CN103401577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系统
CN105940760B (zh) 射频前端系统、终端设备和基站
CN102185623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多天线实现方法
CN113746496A (zh) 射频系统及电子设备
KR101836199B1 (ko) 다중모드 무선 단말기
WO2017113693A1 (zh) 天线复用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EP3439195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iversity service antenna in portable terminal
KR20080083753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06301518B (zh) 一种在gsm系统下的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3150171A1 (en) Radio frequency circuitry for multi-modem radio device
CN105357688A (zh) 天线系统及其移动终端
CN113676191B (zh) 发射模组、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03379672A (zh) 通信终端及其多待多通方法与装置
CN102332929B (zh) 双模射频模块、双模射频发送、接收方法以及用户终端
US8493894B2 (en) Radio frequency front-end circui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2272041A (zh) 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EP3002821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10374652B2 (en) Antenna switching in a communication circuit
WO2019128620A1 (zh) 天线切换电路、天线切换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CN102185620A (zh) 处理射频信号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201985850U (zh) 处理射频信号的装置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