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34171B - 基于面源污染控制的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面源污染控制的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34171B CN104234171B CN201410511697.9A CN201410511697A CN104234171B CN 104234171 B CN104234171 B CN 104234171B CN 201410511697 A CN201410511697 A CN 201410511697A CN 104234171 B CN104234171 B CN 10423417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ler
- well
- arterial drainage
- minute
- switching w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2935 Avera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FGUUSXIOTUKUDN-IBGZPJMESA-N C1(=CC=CC=C1)N1C2=C(NC([C@H](C1)NC=1OC(=NN=1)C1=CC=CC=C1)=O)C=CC=C2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N1C2=C(NC([C@H](C1)NC=1OC(=NN=1)C1=CC=CC=C1)=O)C=CC=C2 FGUUSXIOTUKUDN-IBGZPJME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YTAHJIFKAKIKAV-XNMGPUDCSA-N [(1R)-3-morpholin-4-yl-1-phenylpropyl] N-[(3S)-2-oxo-5-phenyl-1,3-dihydro-1,4-benzodiazepin-3-yl]carbamate Chemical compound O=C1[C@H](N=C(C2=C(N1)C=CC=C2)C1=CC=CC=C1)NC(O[C@H](CCN1CCOCC1)C1=CC=CC=C1)=O YTAHJIFKAKIKAV-XNMGPUDC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657 drainage wat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897 real-time det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68 load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 ammonium radical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92 diminish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42 industrial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39 natural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98 phosphoru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74 phosphoru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04 se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面源污染控制的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分成若干控制段的排水干渠、控制器和多个切换井;每个控制段均有一个设有液位仪的最不利控制点,排水干渠上具有多根出水管,每个切换井与每根出水管一一对应连通,每个切换井上均设有进水管和溢流管,其内设有浊度仪、电导率仪和电动闸板,进水管上设有多普勒超声流量计;液位仪、浊度仪、电导率仪、电动闸板和多普勒超声流量计分别与控制器连接,该系统结构简单,实施方便,工程成本低。调控方法利用该系统,计算切换井中的污染物通量,然后根据污染物通量大的切换井中的水先进入排水干渠,小的等候的原则进行调控,实现排水干渠水质水量双错峰调节,减小内涝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基于面源污染控制的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许多地方排水方式常采用两种排水方式。
一种是老城区采用的污水雨水混合排放的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参见图2,它以一定的截流倍数设置截流干管,当雨量小时雨水和污水通过截流干管都进入水处理厂,当降雨量大时,超出管道负荷的混合污水通过溢流管溢入河中排走。截流式合流制的优点是投资较省、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管道(渠)系统内排放,当水量大时超出管道负荷的污水能够溢流,对混合污水的流量进行控制,缺点是无法区分混合污水的水质,由于混合污水污染物负荷相同,溢流的部分污水将会造成严重的面源污染问题。
另一种是新城区采用的污水雨水分开排放的分流制排水系统,参见图3,它是将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种以上管道系统内排放的系统,雨水直接排入水体或回收利用,污水排入污水厂。分流制的优点是雨水、污水分开处理,降低了面源污染,减少了污水厂的运行压力,缺点是需要雨、污两套排水系统,较多的占用道路地下空间,费用昂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施方便,成本低的基于面源污染控制的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水干渠水质调控方法,该调控方利用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将相对清洁的混合污水放走排入水体,将污染的混合污水送至污水厂进行处理,实现调蓄,将减少混合污水的面源污染问题,降低内涝风险。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面源污染控制的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包括排水干渠,排水干渠具有多根出水管,排水干渠每m根出水管的管段划分为一个区域,每个区域内选取一个最不利控制点,所述最不利控制点是该区域内最容易出现污水溢出的点;还包括控制器,设置在排水干渠内、且位于每个最不利控制点处的液位仪和多个切换井;所述每个切换井与每根出水管一一对应连通,每个切换井上均设有进水管和溢流管,所述进水管的高度高于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多普勒超声流量计;每个切换井内还设有检测切换井内水浊度的浊度仪,检测切换井内水电导率的电导率仪和用于控制出水管开启度的电动闸板;所述每个切换井内的浊度仪、电导率仪和电动闸板以及设置在每根进水管上的多普勒超声流量计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水干渠水质调控方法,采用上所的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设所述排水干渠上相邻两个最不利控制点之间的一段为一个控制段,如果相邻两个最不利控制点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L,则将这两个最不利控制点合并,L取经验值,在控制器中预设开启排水干渠水质调控模式时的液位阀值H 0 和流量值阀值Q 0 ;
2)每个控制段内的液位仪实时检测排水干渠相应控制段内最不利控制点的液位,并将检测到的液位数据传送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每t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每n次求平均作为nt分钟内对应检测段的液位测量值H f ,f=1,2,3,…v;
3)当第f个控制段的液位检测值H f 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液位阀值H 0 时,开启排水干渠水质调控模式,否则运行常规模式,常规模式是指所有电动闸板(5)的开启度均为100%,所述排水干渠水质调控模式的调控方法具体如下;
a)设每个控制段内有K个切换井,第k个切换井对应的进水管上的多普勒超声流量计检测进入第k个切换井的污水的流量数据并将该流量数据Q k 传至控制器,如果Q k ≤Q 0 ,则将该对应的切换井剔除,不纳入到下面的调控步骤中,k的取值为k=1,2,3…K;
b)经过步骤a)处理后,设每个控制段内还剩下I个切换井,第i个切换井内的浊度仪检测第i个切换井内水的浊度D i ,并将该浊度数据D i 传至控制器,第i个切换井内的电导率仪检测第i个切换井内水的电导率数据K i ,并将该电导率数据K i 传至控制器,采用式(A)或(B)计算Q i 所对应的切换井相应的污染物通量P i ,i的取值为i=1,2,3…I;
P i =D i ×Q i ,i=1,2,3…I(A);
P i =K i ×Q i ,i=1,2,3…I(B);
c)所述控制器对步骤b)计算得到的切换井对应的污染物通量P i 从小到大进行排序,从小到大排序后污染物通量记为P j ,j=1,2,3…I;
d)令j=1;
e)判断污染物通量P j 对应的切换井中电动闸板的开启度,当电动闸板的开启度为0时,执行步骤h);否则,将电动闸板的开启度减小R,R为100%、50%或0中的一种,并保持T1分钟,然后执行步骤f),执行下一步;
f)每个液位仪将实时检测到的液位数据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每t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每n次求平均作为nt分钟内对应检测段的液位测量值H f ,f=1,2,3,…v,执行下一步;
g)当第f个控制段的液位检测值H f ,f=1,2,3,…v,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液位阀值H 0 时,执行步骤b),否则保持整个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运行T4分钟,控制器(9)控制将每个切换井内的电动闸板开启度调为100%,结束调控;
h)j=j+1;
i)当j≤I时,执行步骤j);否则,保持整个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运行T2分钟,每个液位仪将实时检测到的液位数据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每t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每n次求平均作为nt分钟内对应检测段的液位测量值H f ,f=1,2,3,…v;当第f个控制段的液位检测值H f ,f=1,2,3,…v,都小于预设的液位阀值H 0 时,保持整个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运行T3分钟,控制器控制将每个切换井内的电动闸板开启度调为100%,结束调控;
j)判断污染物通量P j 对应的切换井中电动闸板的开启度,当电动闸板的开启度为0时,执行步骤h);否则,将电动闸板的开启度减小R,并保持T1分钟,然后执行步骤f)。
作为优化,所述步骤b)中第i个,i=1,2,3…I,切换井内的浊度仪实时检测第i个切换井内的浊度数据D i ,所述控制器每t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每n次求平均作为nt分钟内对应检测段的浊度数据D i 传至控制器。
作为优化,所述步骤b)中第i个,i=1,2,3…I,切换井内的电导率仪实时检测第i个切换井内的电导率数据K i ,所述控制器每t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每n次求平均作为nt分钟内对应检测段的电导率数据K i ,传至控制器。
作为优化,所述步骤b)中第i个,i=1,2,3…I,切换井内的多普勒超声流量计实时检测第i个切换井内的流量Q i ,所述控制器每t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每n次求平均作为nt分钟内对应检测段的流量Q i 传至控制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将排水干渠划分为多个控制段,各个可控制段可以单独进行控制,该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结构简单,实施方便,可利用原有合流制排水系统的管道,极大的节省建设费用。同时将不同污染负荷的污水分开,溢流的为低污染负荷污水,高负荷污水进入排水干渠。
2、溢流走低污染负荷的污水,可以使排水干渠接收更多高污染负荷污水,提高输送能力。不需要人员操控,可以实现24小时监控自动运行,便于城市雨洪管理,同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作为对比的水质参数。
3、排水干渠水质调控方法根据污染物通量大的切换中的水先进入排水干渠,小的等候的原则进行调控,减少了排水干渠的压力,提高了排水高区对高污染负荷污水的输送能力,还降低了混合污水造成的面源污染。具体地,将污染物通量小的排水干管的电动闸板开启度变小,使部分污水无法进入排水干渠,这部分污水按照弃流原则通过溢流管进入调蓄池进行调蓄,待排水干渠中液位下降后在排入,或者这部分弃流的污水直接通过旋流沉沙井的简单处理排入自然水体,最大限度减少对水体的污染。这样能够有效减少排水干渠接受污染物通量小的污水量,提高了排水干渠的截污能力,排水干渠可以接受更多污染物负荷通量大污水,从而实现对排水干渠的整体调控,降低了混合污水造成的面源污染。若运行一段时间后,排水干渠水位没有下降,按照上述步骤重复运行系统,继续根据流量测量值对各排水干管进行筛除,然后进行污染物通量对比。
4、提高了排水干渠对高污染负荷污水的输送能力,能有效的控制污水厂进水的水质与水量,保证处理效果,实现水质水量双错峰调节,通过对最不利控制点--溢流点的水量调控,不仅降低面源污染风险,也能有效避免城市内涝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分流制排水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中,液位仪1,浊度仪2,电导率仪3,多普勒超声流量计4,电动闸板5,进水管6,溢流管7,出水管8,控制器9,切换井10,排水干渠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基于面源污染控制的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包括排水干渠11,排水干渠11上具有多根出水管8,在排水干渠11上每m根(m的取值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而定)出水管8的管段划分为一个区域,每个区域内选取一个最不利控制点,所述最不利控制点是该区域内最容易出现污水溢出的点;
还包括控制器9,设置在排水干渠11内、且位于每个最不利控制点处的液位仪1和多个切换井10;液位仪1用于实时监测排水干渠11该控制段内最不利控制点的水位高度,并实时将检测到的液位数据传输至控制器9,每个切换井10与每根出水管8一一对应连通,每个切换井10上均设有进水管6和溢流管7,进水管6的高度高于出水管8,同时同一个切换井10上进水管6和出水管8设在相向设置,而溢流管7设置在切换井的侧面上,进水管6上设有多普勒超声流量计4,该多普勒超声流量计4用于实时检测进水管6中进入对应切换井10中水的流量,进而间接地控制排水干渠中的液位;溢流管7将切换井10与调蓄池或沉砂池连通,溢流管7用于排水干渠水质调控时按照弃流原则将部分低污染负荷的雨、污水溢流至调蓄池或沉砂池,通常地,多根溢流管7共用一个调蓄池或沉砂池。
每个切换井10内还设有浊度仪2,电导率仪3和电动闸板5。所述浊度仪2用于对应的检测切换井10内水的浊度,并将检测的浊度数据实时传输至控制器9;所述电导率仪3用于检测对应的切换井10内水的电导率,并将检测的电导率数据实时传输至控制器9;所述电动闸板5用于控制出水管8的开启度,实现调整从切换井10流入排水干渠11的雨、污水的流量大小。每个切换井10内的浊度仪2、电导率仪3和电动闸板5以及设置在每根进水管6上的多普勒超声流量计4分别与控制器8连接。控制器可采用现有技术。
实施例2:一种排水干渠水质调控方法,采用是实施例1中的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设所述排水干渠11上相邻两个最不利控制点之间的一段为一个控制段,如果相邻两个最不利控制点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L,则将这两个最不利控制点合并,(具体地,在间距小于或等于L的相邻两个最不利控制点的两个中选取一个更容易溢水的,作为最不利控制点,即合并后确定的最不利控制点)L取经验值,在控制器9中预设开启排水干渠水质调控模式时的液位阀值H0和流量值阀值Q 0 ;一条排水干渠11被划分为f个控制段,各个控制段可以独立工作;
2)每个控制段内的液位仪1实时检测排水干渠11相应控制段内(即该液位仪所在控制段内)最不利控制点的液位,并将检测到的液位数据传送到控制器9,所述控制器9每t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每n次求平均作为nt分钟内对应检测段的液位测量值H f ,f=1,2,3,…v;;
3)当第f个控制段的液位检测值H f 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液位阀值H 0 时,开启排水干渠水质调控模式,否则运行常规模式(常规模式是指所有电动闸板5的开启度均为100%),所述排水干渠水质调控模式的调控方法具体如下:
a)设每个控制段内有K个切换井10,第k个切换井10对应的进水管6上的多普勒超声流量计4检测进入第k个切换井10的污水的流量数据并将该流量数据Q k 传至控制器9,如果Q k ≤Q 0 ,则将该对应的切换井10剔除,不纳入到下面的调控步骤中,k的取值为k=1,2,3…K;(不同控制段内,K的取值可能不同);
b)经过步骤a)处理后,设每个控制段内还剩下I个切换井10,第i个切换井10内的浊度仪2检测第i个切换井10内水的浊度D i ,并将该浊度数据D i 传至控制器9,第i个切换井10内的电导率仪3检测第i个切换井10内水的电导率数据K i ,并将该电导率数据K i 传至控制器9,采用式(A)或(B)计算Q i 所对应的切换井10相应的污染物通量P i ,i的取值为i=1,2,3…I;
P i =D i ×Q i ,i=1,2,3…I(A);
P i =K i ×Q i ,i=1,2,3…I(B);
c)所述控制器9对步骤b)计算得到的切换井10对应的污染物通量P i 从小到大进行排序,从小到大排序后污染物通量记为P j ,j=1,2,3…I;
d)令j=1;
e)判断污染物通量P j 对应的切换井10中电动闸板5的开启度,当电动闸板5的开启度为0时,执行步骤h)(当最小的污染物通量P j 对应的切换井10中电动闸板5的开启度为0时,则直接跳转判断污染物通量P j 倒数第二小的切换井10中电动闸板5的开启度是否为0,如果也为0,则判断判断污染物通量P j 倒数第三小的切换井10中电动闸板5的开启度是否为0,依次类推,直到找到电动闸板5的开启度不为0的那个切换井10,调小该切换井10的电动阀板5);否则,将电动闸板5的开启度减小R(R为经验值,具体实施时,电动闸板5的开启度可以为三档,100%,50%和0,那么次数开启度减小R则为开启度减小一档,即如果原来开启度为100%则减小为50%,如果原来是50%则减小到0),并保持T1分钟(电动阀板5开启度减小后,需要保持一段时间,再来观察其对应控制段液位的影响,具体保持的时间T1根据经验值调整),然后执行步骤f);
f)每个液位仪1将实时检测到的液位数据传送到控制器9,控制器9每t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每n次求平均作为nt分钟内对应检测段的液位测量值H f ,f=1,2,3,…v,执行下一步;
g)当第f个控制段的液位检测值H f ,f=1,2,3,…v,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液位阀值H 0 时,执行步骤b),否则保持整个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运行T4分钟(T4分钟取经验值),控制器(9)控制将每个切换井(10)内的电动闸板(5)开启度调为100%,结束调控;当执行了一次调控后,如果对应的控制段的液位还没有达到液位阀值H 0 以下则需要继续调控,如果液位下降到预设的液位阀值H 0 以下则表明调控起了作用,调控结束;
h)j=j+1;
i)当j≤I时,执行步骤j);否则(表示控制段内所有切换井10中的电动阀板5的开启度都已经为0,保持T2分钟,如果对应控制段内的液位下降到预设的液位阀值以下,则调控目的达到,结束调控;如果对应控制段内的液位任然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液位阀值,则表示调控失败。此处的T2分钟的取值为经验值),保持整个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运行T2分钟,每个液位仪1将实时检测到的液位数据传送到控制器9,控制器9每t分钟(t分钟根据要求精度,取经验值)记录一次数据,每n次求平均作为nt分钟内对应检测段的液位测量值H f ,f=1,2,3,…v;当第f个控制段的液位检测值H f ,f=1,2,3,…v,都小于预设的液位阀值H 0 时,保持整个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运行T3分钟,控制器9控制将每个切换井10内的电动闸板5开启度调为100%,结束调控;排水干渠水质调控后液位达到要求时,继续运行一段时间,仍符合要求,各个电动闸板开启度恢复100%,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关闭,切换到常规排水模式;
j)判断污染物通量P j 对应的切换井10中电动闸板5的开启度,当电动闸板5的开启度为0时,执行步骤h);否则,将电动闸板5的开启度减小R,并保持T1分钟(T1分钟取经验值),然后执行步骤f)。
作为优化,所述步骤b)中第i个,i=1,2,3…I,切换井10内的浊度仪2实时检测第i个切换井10内的浊度数据D i ,所述控制器9每t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每n次求平均作为nt分钟内对应检测段的浊度数据D i 传至控制器9。浊度仪2可以实时的检测对应的切换井10内水的浊度,进而反应控制段内排水干管中雨、污水的浊度,从而反映出雨、污水的COD(化学需氧量)、TP(总磷)、SS(悬浮固体)等水质指标。
作为优化,所述步骤b)中第i个,i=1,2,3…I,切换井10内的电导率仪3实时检测第i个切换井10内的电导率数据K i ,所述控制器9每t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每n次求平均作为nt分钟内对应检测段的电导率数据K i ,传至控制器9。电导率仪3可以实时的检测对应的切换井10内的电导率,进而反应控制段内排水干管中雨、污水的电导率,从而反映出雨、污水的TN(总氮)NH3-(铵根离子)等水质指标。
作为优化,所述步骤b)中第i个,i=1,2,3…I,切换井10内的多普勒超声流量计4实时检测第i个切换井10内的流量Q i ,所述控制器9每t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每n次求平均作为nt分钟内对应检测段的流量Q i 传至控制器9。多普勒超声流量计4可以实时的检测流入对应切换井10内的水的流量。实施例2中排水干渠水质调控方法的中心思想是:在每个控制段中,让污染物通量大的切换井中的电动阀板开启度大,优先进入排水干渠,反之开启度小,滞后进入排水干渠,从而实现控制段内不同排水干管雨、污水排队进入排水干渠。
电动闸板的开启度变化,开启度变小时出水管中雨、污水无法全部排入排水干渠,按照弃流原则部分雨、污水通过溢流管排入调蓄池,随后再排入排水干渠或者经过旋流沉砂池中经过简单处理排入水体。弃流的污水是经过选择的污染物通量小的污水,经过简单处理排水水体大大减小了截流后直接弃流对环境造成的面源污染。污染物通量小的污水被弃流,提高了排水干渠的截污能力,排水干渠可以接受更多污染物负荷通量大污水。
多条相近的出水管共用一个调蓄池,排水干渠水质调控时,按照排队原则,污染物通量小的排水干管的雨、污水先排入调蓄池,减小了对水体环境的污染并且减小了排水干渠流量的压力。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5)
1.基于面源污染控制的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干渠(11),排水干渠(11)具有多根出水管(8),排水干渠(11)每m根出水管(8)的管段划分为一个区域,每个区域内选取一个最不利控制点,所述最不利控制点是该区域内最容易出现污水溢出的点;
还包括控制器(9),设置在排水干渠(11)内且位于每个最不利控制点处的液位仪(1)和多个切换井(10);
所述每个切换井(10)与每根出水管(8)一一对应连通,每个切换井(10)上均设有进水管(6)和溢流管(7),所述进水管(6)的高度高于出水管(8),所述进水管(6)上设有多普勒超声流量计(4);
每个切换井(10)内还设有检测切换井(10)内水浊度的浊度仪(2),检测切换井(10)内水电导率的电导率仪(3)和用于控制出水管(8)开启度的电动闸板(5);
所述每个切换井(10)内的浊度仪(2)、电导率仪(3)和电动闸板(5)以及设置在每根进水管(6)上的多普勒超声流量计(4)分别与控制器(9)连接。
2.一种排水干渠水质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设所述排水干渠(11)上相邻两个最不利控制点之间的一段为一个控制段,如果相邻两个最不利控制点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L,则将这两个最不利控制点合并,L取经验值,在控制器(9)中预设开启排水干渠水质调控模式时的液位阀值H 0 和流量值阀值Q 0 ;
2)每个控制段内的液位仪(1)实时检测排水干渠(11)相应控制段内最不利控制点的液位,并将检测到的液位数据传送到控制器(9),所述控制器(9)每t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每n次求平均作为nt分钟内对应检测段的液位测量值H f ,f=1,2,3,…v;
3)当第f个控制段的液位检测值H f 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液位阀值H 0 时,开启排水干渠水质调控模式,否则运行常规模式,常规模式是指所有电动闸板(5)的开启度均为100%,所述排水干渠水质调控模式的调控方法具体如下;
a)设每个控制段内有K个切换井(10),第k个切换井(10)对应的进水管(6)上的多普勒超声流量计(4)检测进入第k个切换井(10)的污水的流量数据并将该流量数据Q k 传至控制器(9),如果Q k ≤Q 0 ,则将该对应的切换井(10)剔除,不纳入到下面的调控步骤中,k的取值为k=1,2,3…K;
b)经过步骤a)处理后,设每个控制段内还剩下I个切换井(10),第i个切换井(10)内的浊度仪(2)检测第i个切换井(10)内水的浊度D i ,并将该浊度数据D i 传至控制器(9),第i个切换井(10)内的电导率仪(3)检测第i个切换井(10)内水的电导率数据K i ,并将该电导率数据K i 传至控制器(9),采用式(A)或(B)计算Q i 所对应的切换井(10)相应的污染物通量P i ,i的取值为i=1,2,3…I;
P i =D i ×Q i ,i=1,2,3…I(A);
P i =K i ×Q i ,i=1,2,3…I(B);
c)所述控制器(9)对步骤b)计算得到的切换井(10)对应的污染物通量P i 从小到大进行排序,从小到大排序后污染物通量记为P j ,j=1,2,3…I;
d)令j=1;
e)判断污染物通量P j 对应的切换井(10)中电动闸板(5)的开启度,当电动闸板(5)的开启度为0时,执行步骤h);否则,将电动闸板(5)的开启度减小R,R为100%、50%或0中的一种,并保持T1分钟,然后执行步骤f);
f)每个液位仪(1)将实时检测到的液位数据传送到控制器(9),控制器(9)每t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每n次求平均作为nt分钟内对应检测段的液位测量值H f ,f=1,2,3,…v,执行下一步;
g)当第f个控制段的液位检测值H f ,f=1,2,3,…v,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液位阀值H 0 时,执行步骤b),否则保持整个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运行T4分钟,控制器(9)控制将每个切换井(10)内的电动闸板(5)开启度调为100%,结束调控;
h)j=j+1;
i)当j≤I时,执行步骤j);否则,保持整个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运行T2分钟,每个液位仪(1)将实时检测到的液位数据传送到控制器(9),控制器(9)每t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每n次求平均作为nt分钟内对应检测段的液位测量值H f ,f=1,2,3,…v;当第f个控制段的液位检测值H f ,f=1,2,3,…v,都小于预设的液位阀值H 0 时,保持整个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运行T3分钟,控制器(9)控制将每个切换井(10)内的电动闸板(5)开启度调为100%,结束调控;
j)判断污染物通量P j 对应的切换井(10)中电动闸板(5)的开启度,当电动闸板(5)的开启度为0时,执行步骤h);否则,将电动闸板(5)的开启度减小R,并保持T1分钟,然后执行步骤f)。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干渠水质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第i个,i=1,2,3…I,切换井(10)内的浊度仪(2)实时检测第i个切换井(10)内的浊度数据D i ,所述控制器(9)每t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每n次求平均作为nt分钟内对应检测段的浊度数据D i 传至控制器(9)。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干渠水质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第i个,i=1,2,3…I,切换井(10)内的电导率仪(3)实时检测第i个切换井(10)内的电导率数据K i ,所述控制器(9)每t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每n次求平均作为nt分钟内对应检测段的电导率数据K i ,传至控制器(9)。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干渠水质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第i个,i=1,2,3…I,切换井(10)内的多普勒超声流量计(4)实时检测第i个切换井(10)内的流量Q i ,所述控制器(9)每t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每n次求平均作为nt分钟内对应检测段的流量Q i 传至控制器(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11697.9A CN104234171B (zh) | 2014-09-29 | 2014-09-29 | 基于面源污染控制的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11697.9A CN104234171B (zh) | 2014-09-29 | 2014-09-29 | 基于面源污染控制的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34171A CN104234171A (zh) | 2014-12-24 |
CN104234171B true CN104234171B (zh) | 2016-03-09 |
Family
ID=52223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51169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34171B (zh) | 2014-09-29 | 2014-09-29 | 基于面源污染控制的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23417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78422A (zh) * | 2015-08-19 | 2015-12-23 | 湖南华沣科贸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雨水错峰调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8488632B (zh) * | 2018-03-20 | 2024-02-02 | 宁波水芯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污水排放管网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CN112215504B (zh) * | 2020-10-19 | 2023-06-16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一种闸控重污染小流域污染物通量观测方法 |
CN112411705A (zh) * | 2020-11-26 | 2021-02-26 | 广东城建达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污水截流系统建成后运行期间水量水质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09982A (en) * | 1992-06-18 | 1999-06-08 | Hitachi, Ltd. | Large-depth underground drainage facility and method of running same |
JPH11256666A (ja) * | 1998-03-13 | 1999-09-21 | Kurimoto Ltd | 治水システム |
KR20130120052A (ko) * | 2012-04-25 | 2013-11-04 | 동원엔지니어링(주) | 비점오염원 저감 기능을 갖는 도로 및 교량용 집수정 시스템 |
CN103266658A (zh) * | 2013-01-31 | 2013-08-28 | 朱加林 | 城市抗冲击防内涝雨洪管理系统 |
CN203808201U (zh) * | 2014-02-26 | 2014-09-03 | 华瀚管道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排水管网雨水分流处理及存储系统 |
-
2014
- 2014-09-29 CN CN201410511697.9A patent/CN10423417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34171A (zh) | 2014-12-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28560B (zh) | 一种具有记忆功能的截流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
CN107605006B (zh) | 一种排水系统及排水控制方法 | |
CN104234171B (zh) | 基于面源污染控制的排水干渠水质调控系统及方法 | |
CN102080647A (zh) | 一种雨水泵站监控系统 | |
CN106020295A (zh) | 智能调控农田面源湿地净化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7806153A (zh) | 一种道路雨水处理系统与控制方法 | |
CN207761004U (zh) | 一种带有溢流堰的分流井及包括该分流井的排水系统 | |
CN111851691B (zh) | 海绵城市市政雨水调蓄分流系统 | |
CN207047994U (zh) | 一种水质控制分流井 | |
CN107806162A (zh) | 一种降雨时控制排水系统中各个分流设施截污管中的污水汇入污水干管的方法 | |
CN107558593A (zh) | 一种包括一进四出式分流井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控制方法 | |
CN107620374A (zh) | 一种降雨时控制排水系统中的污水汇入污水干管的方法 | |
CN107620367A (zh) | 一种带有截污管和调蓄设施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控制方法 | |
CN111691526A (zh) | 雨水处理回用系统 | |
CN207436183U (zh) | 一种带有截污管、调蓄设施和在线处理设施的排水系统 | |
CN107806163B (zh) | 一种降雨时控制排水系统中的污水汇入污水干管的方法 | |
CN114105401B (zh) | 一种垂直流智慧海绵湿地调蓄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3643735A (zh) | 一种合流制管网溢流雨水拦截分流控制装置 | |
CN107859139A (zh) | 一种降雨时控制排水系统中各个片区雨水管路和污水管路中的污水汇入污水干管的方法 | |
CN107587579A (zh) | 一种带有截污管和雨水处理设施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控制方法 | |
CN107558594A (zh) | 一种一进四出式分流井、包括该分流井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控制方法 | |
CN207436188U (zh) | 一种带有雨水处理系统的排水系统 | |
CN207436223U (zh) | 一种包括一进四出式分流井的排水系统 | |
CN202065160U (zh) | 一种雨水泵站监控系统 | |
CN207760991U (zh) | 一种带有雨水处理系统的排水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