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5979B -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无线电通信方法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无线电通信方法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05979B
CN104205979B CN201280071643.4A CN201280071643A CN104205979B CN 104205979 B CN104205979 B CN 104205979B CN 201280071643 A CN201280071643 A CN 201280071643A CN 104205979 B CN104205979 B CN 1042059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ignal
radio
radio resource
communications set
radio communica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16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05979A (zh
Inventor
高野裕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vida Wireless LLC
InterDigital VC Holding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205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5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05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59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where the power saving management affects multipl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6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multi hop networks, e.g. wireless relay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考虑MTC设备的功率消耗和上行链路开销,实现了上行链路CoMP点选择。通过组合两个资源块以便实现上行链路CoMP:前面的资源块包含参考信号;后面的资源块用于发送用户数据。这两个资源块之间的时间间隔大约从几个毫秒到几十个毫秒,并且是捕获每一个eNodeB处的接收质量、通过X2接口将该信息收集到服务eNodeB、以及分析其内容所需的时间。

Description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无线电通信方法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与其它基站协作地同时相对于终端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无线电通信方法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并且具体地涉及一种动态地更新协作地接收从终端发送的信号的多个基站的上行协作组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无线电通信方法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中,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化工作当前正在进行中。作为3GPP开发的数据通信规范之一的"LTE(长期演进)"是一种旨在用于第四代(4G)高级国际移动通信的长期演进系统,并且也被称为"3.9G(超级3G)"。
LTE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LTE的终端站(UE:用户设备)以及基站(eNodeB:演进型Node B)。从UE到eNodeB的通信称为上行链路。从eNodeB到UE的通信称为下行链路。
除了直接由人们使用的普通终端诸如常规的移动电话或者PC(个人计算机)之外,还存在MTC(机器型通信),诸如计量表、自动售货机、或者电子广告作为UE,而不是由人们直接使用的设备。
关于3GPP的LTE的Release 11的标准的开发工作研究CoMP(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协作多地点发送/接收)作为改进位于小区边缘的UE的吞吐量的关键技术。CoMP是这样的技术,其中多个eNodeB同时相对于一个UE发送和接收数据,以便在增加所希望的信号功率的同时,促进来自其它小区的干扰的减少。CoMP包括上行链路CoMP,其中多个eNodeB协作接收从UE发送的数据;以及下行链路CoMP,其中多个eNodeB协作向一个UE发送数据。这两者是重要的技术。另外,如果对上行链路应用CoMP,将实现低发送功率。因此,给予UE(尤其是,MTC设备)减少功率消耗的效果,但是由于发送功率受到限制,具有上行链路覆盖范围的问题。
关于CoMP集合的确定
以下将为某个UE执行CoMP,即,构成一个协作组的eNodeB的组合简称为CoMP发送点集合,或者缩写成CoMP集合。
为了确定CoMP集合,必须判断使用哪些eNodeB对于UE是有效的。这被称为确定CoMP集合或者点选择。
引用一种UE从基站接收参考信号,基于基站测量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并且选择位于较高等级的eNodeB作为CoMP集合的方法作为点选择的方法之一。
提出了,例如,一种协作组设置方法,其中基站向用户终端发送附加了为该用户终端选择的协作组中的小区的小区ID的协作组设置信令,并且该用户终端以为所述用户终端选择的协作组内的小区的小区ID设置所述协作组,所述小区ID被附加到所述协作组设置信令(见,例如,专利文献1)。
另外,提出了一种无线电通信方法,其中基站将完整频带中的部分频带分别分配给用于单基站发送(第一发送模式)和多基站发送(第二发送模式)的波段,并且基于接收的关于所述波段中的一个波段的接收质量的反馈,决定使用哪个发送模式,换言之,将反馈信息限制为关于完整频带的一部分的接收质量的信息,以便减少反馈信息的数量(见,例如专利文献2)。
另外,提出了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每一个基站设备从目标终端设备接收关于能够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通信的基站设备的通信的质量的质量信息,并且一个基站设备获得关于与存在于其它基站设备的小区内的终端设备通信的调度安排的调度信息,并且基于所述质量信息和调度信息,选择某些基站设备,以便使得它们作为用于目标终端设备的基站(见,例如专利文献3)。
点选择的频率的要求
需要以固定的时间间隔执行点选择(换言之,需要以规则的时间间隔更新CoMP集合)。换言之,存在以半静态(Semi-Static)或者动态(Dynamic)方式更新UE的CoMP集合的问题。考虑通信环境中的时间变化,诸如UE的移动,希望动态地更新CoMP集合的动态点选择。
动态点选择中考虑的基本事项
如果执行动态点选择,必须考虑减少由于系统内的通信序列中的参考信号的占用而产生的吞吐量,换言之,由于参考信号产生的下行链路开销。
另外,必须考虑由于UE对参考信号的频繁测量等等产生的UE的功率消耗的增加。首先,如果UE是MTC设备,存在减少手动电池更换的成本的要求,并且因此需要极低的功耗(这被在后面描述)。
此外,还必需考虑由于从UE向eNodeB进行的对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的反馈而产生的上行链路开销的增加。
在下行链路CoMP中,希望执行动态点消除。其原因是避免由于发射不必要的无线电波的不必要的eNodeB的干扰的增加而导致的整个系统的吞吐量的减小。
在另一方面,在上行链路CoMP中的动态点消除中,因为与eNodeB侧上的接收有关,当然不存在不必要的发射的问题。然而,存在必须为试图执行以一个资源块为目标的上行链路发送的另一个UE保持该资源块未被占用的问题,并且不希望eNodeB侧上的不必要的接收。资源块的问题最终表现为整个系统的吞吐量的减小的现象。因此,在上行链路CoMP中还希望通过执行动态点消除,减少eNodeB的不必要的接收。
参考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11-193441A
专利文献2:JP 2011-61728A
专利文献3:JP 2010-258612A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适当地更新协作地接收从终端发送的信号的多个基站的上行链路协作组的优异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无线电通信方法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考虑关于向终端发送参考信号的下行链路开销,关于所述参考信号的测量的所述终端的功率消耗的增加,以及关于对来自所述终端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的反馈的上行链路开销,适当地更新上行链路协作组的优异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无线电通信方法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
技术解决方案
鉴于上述问题做出本申请,并且根据权利要求1的技术是一种作为终端站操作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包括:
参考信号发送单元,用于使用分配给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的第一无线电资源,发送将被测量以便确定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的基站的协作组的参考信号;和
用户数据发送单元,用于使用分配给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的第二无线电资源发送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以预定的时间间隔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间隔开。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的技术,在根据权利要求1的无线电通信装置中,在与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的至少一个基站之间保留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资源。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3的技术,在根据权利要求1的无线电通信装置中,在第一和第二无线电资源之间存在足够的时间间隔,以便基于在各基站处测量的来自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单元的参考信号的结果确定所述协作组。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4的技术,在根据权利要求1的无线电通信装置中,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单元发送未被预编码的参考信号。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5的技术,在根据权利要求1的无线电通信装置中,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单元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的一部分的时域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6的技术,在根据权利要求1的无线电通信装置中,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单元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的一部分的频域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7的技术,在根据权利要求1的无线电通信装置中,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单元发送被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中在时间和频率方向中的至少一个与其它终端站多路复用的参考信号。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8的技术是作为基站操作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包括:
质量评估单元,用于测量从终端站使用第一无线电资源发送的参考信号,并且评估信道的质量;
测量结果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在作为针对所述终端站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的协作组的候选的其它基站处对所述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由所述测量结果接收单元收到的各测量结果,从作为所述候选的其它基站中确定成为所述协作组的基站;和
解码单元,用于合成由所述协作组接收的信号,所述信号是所述终端站以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间隔开预定的时间间隔的第二无线电资源发送的用户数据。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9的技术,根据权利要求8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还包括再调度单元,用于在决定不对所述终端站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时,在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小区内再分配无线电资源。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0的技术,在根据权利要求8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内,在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所述终端站之间保留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资源。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1的技术,在根据权利要求8的无线电通信装置中,在第一和第二无线电资源之间存在足够的时间间隔,以便基于在多个基站处测量来自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单元的参考信号的结果确定所述协作组。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2的技术,在根据权利要求8的无线电通信装置中,所述确定单元基于对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的一部分的时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成为所述协作组的基站。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3的技术,在根据权利要求8的无线电通信装置中,所述确定单元基于对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的一部分的频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成为所述协作组的基站。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4的技术,在根据权利要求8的无线电通信装置中,所述确定单元基于对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中在时间和频率方向中的至少一个与其它终端站多路复用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成为所述协作组的基站。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5的技术是作为基站操作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包括:
质量评估单元,用于测量从终端站使用第一无线电资源发送的参考信号,并且评估信道的质量;
测量结果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质量评估单元的测量结果发送给服务基站,该服务基站确定成为对所述终端站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的协作组的基站;和
接收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服务基站确定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加入所述协作组时,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由所述终端站以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间隔开预定的时间间隔的第二无线电资源发送的用户数据的接收信号。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6的技术,根据权利要求15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还包括再调度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不加入所述协作组时,在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小区内再分配无线电资源。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7的技术,在根据权利要求15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内,在所述服务基站和所述终端站之间保留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资源。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8的技术,在根据权利要求15的无线电通信装置中,其中在第一和第二无线电资源之间存在足够的时间间隔,以便基于在各基站处测量的来自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单元的参考信号的结果确定所述协作组。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9的技术,在根据权利要求15的无线电通信装置中,所述质量评估单元测量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的一部分的时域发送的参考信号,并且评估所述信道的质量。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0的技术,在根据权利要求15的无线电通信装置中,所述质量评估单元测量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的一部分的频域发送的参考信号,并且评估所述信道的质量。
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1的技术,在根据权利要求15的无线电通信装置中,所述质量评估单元测量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中在时间和频率方向中的至少一个与其它终端站多路复用的参考信号,并且评估所述信道的质量。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2的技术是作为终端站操作的无线电通信方法,所述无线电通信方法包括:
参考信号发送步骤,使用分配给所述终端站的第一无线电资源,发送将被测量以便确定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的基站的协作组的参考信号;和
用户数据发送步骤,使用分配给所述终端站的第二无线电资源发送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以预定的时间间隔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间隔开。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3的技术是作为基站操作的无线电通信方法,所述无线电通信方法包括:
质量评估步骤,测量从终端站使用第一无线电资源发送的参考信号,并且评估信道的质量;
测量结果接收步骤,接收在作为针对所述终端站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的候选的其它基站处对所述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确定步骤,基于在所述测量结果接收步骤中接收的各测量结果,从作为所述候选的其它基站中确定成为与所述基站协作地对所述终端站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的协作组的多个基站;和
解码步骤,合成由所述协作组接收的信号,所述信号是所述终端站以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间隔开预定的时间间隔的第二无线电资源发送的用户数据。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4的技术是作为基站操作的无线电通信方法,所述无线电通信方法包括:
质量评估步骤,测量从终端站使用第一无线电资源发送的参考信号,并且评估信道的质量;
测量结果发送步骤,将所述质量评估步骤中的测量结果发送给服务基站,所述服务基站确定成为对所述终端站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的协作组的基站;和
接收信号发送步骤,在所述服务基站确定所述基站加入所述协作组时,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站以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间隔开预定的时间间隔的第二无线电资源发送的用户数据的接收信号。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25的技术是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
终端站,用于使用第一无线电资源发送参考信号,并且使用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间隔开预定的时间间隔的第二无线电资源发送用户数据;和
多个基站,分别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并且基于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各测量结果形成协作组,以便对所述用户数据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
然而,此处提及的"系统"指示多个装置(或者实现特定功能的功能模块)的逻辑集合体。不具体地限定每一个装置或者功能模块是否处于单个外壳内。
发明效果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可以提供一种可以考虑关于向终端发送参考信号的下行链路开销,关于所述参考信号的测量的所述终端的功率消耗的增加,以及关于对来自所述终端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的反馈的上行链路开销,适当地更新上行链路协作组的优异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无线电通信方法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
从基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和附图的更详细的解释中,将会明了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另一个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示出了宏eNodeB和从属于该宏eNodeB的多个RRH相连接的模式的图。
图2是示意地示出了MTC设备为上行链路使用CoMP时的1:n MIMO的配置的图。
图3是示出了通过绑定多个资源块配置子波段的状态的图。
图4是示出了UE使用资源块的状态的图。
图5是示出了在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和上行链路用户数据之间放置时间间隔的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了当引入小尺寸资源块时,在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和上行链路用户数据之间放置时间间隔的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了多个UE在一个子帧内插入参考信号的状态的图。
图8是示出了UE在由多个UE多路复用的资源块内发送参考信号和在后续资源块内发送用户数据的图。
图9是示出了图8所示的格式的来自UE的参考信号和数据的上行链路发送的通信序列例子的图。
图10是示出了当引入小尺寸资源块时,UE在由多个UE多路复用的资源块内发送参考信号,并且以后续资源块发送用户数据的状态的图。
图11是示意地示出了作为服务eNodeB操作的无线电通信装置1100的功能配置的图。
图12是示出了由服务eNodeB执行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意地示出了作为协作eNodeB操作的无线电通信装置1300的功能配置的图。
图14是示出了由协作eNodeB执行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5是示意地示出了作为UE操作的无线电通信装置1500的功能配置的图。
图16是示出了LTE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配置的图。
图17是示出了CRS被插入子帧的状态的图。
图18是示出了在子帧内的最后OFDM符号的整个频域之上插入SRS的状态的图。
图19是示出了DMRS结构的图。
图20是示出了上行链路数据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解释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实施例。
在LTE中,通信方法基于OFDM调制方案,并且采用OFDMA作为下行链路无线电访问方法。图16示出了LTE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配置。如图所示,一个无线电帧被按照更短的时间单位分为时隙(Slot),子帧(Subframe)和无线电帧(Radio Frame)三个层次。
一个具有0.5毫秒的长度的时隙由7个OFDM符号组成(然而,在正常单播发送的情况下),并且作为用户(UE)侧上的接收之后的解调处理的单位。一个具有1毫秒长度的子帧由两个连续的时隙(14个OFDM符号)组成,并且作为一个施加了错误编码的数据分组的发送时间单位。一个具有10毫秒长度的无线电帧由10个连续的子帧(即,20个时隙)组成,并且作为在所有物理信道上多路复用的基本单位。子帧被划分为用作来自eNodeB的控制信号的控制区PDCCH的部分和用作用户数据的数据区PDSCH的部分。
如果使用不同的子载波或者时隙,用户可以通信而不彼此干扰。在LTE中,连续的子载波被分块,并且定义被称为"资源块(RB)"的无线电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安装在基站(eNodeB)上的调度器基于资源块给用户分配无线电资源。一个资源块由12个子载波×1个时隙(7个OFDM符号=0.5毫秒)组成。另外,一个子帧内的前三个OFDM符号被用于控制信道,即PDCCH。基站的调度器可以基于子帧,即,以1毫秒的间隔分配资源块。资源块的位置信息被称为调度。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内描述上行链路调度信息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两者。每一个用户可以通过检查控制信道,识别分配给该用户的资源块。
0.5毫秒的时隙是每一个用户可以使用的分配的最小单位。安装在基站(eNodeB)上的调度器基于时隙给用户分配可用时隙。在LTE中,可以选择FDD(分频双工)和TDD(时分双工)两个通信方法。在TDD的情况下,可以基于子帧选择为其使用TDD的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
如果给符合LTE的数据通信系统应用CoMP,重要的是配置包括满足UE所需质量的所需最小数目的eNodeB的CoMP集合。另外,考虑UE的移动,希望动态地更新CoMP集合的动态点选择。当更新点选择时,必须考虑由于系统内的通信序列内的参考信号的占用所产生的吞吐量的减少,由UE向eNodeB反馈对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所引起的上行链路开销的增加,以及UE关于对参考信号的测量和测量结果的反馈的功率消耗的增加。
用于配置小区以便实现CoMP的方法包括多个eNodeB分别执行自治的分布式控制的方法和一个eNodeB集中地控制多个其它eNodeB的方法。
图1示出了根据后者的集中控制方法的例子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例子。所示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宏eNodeB和从属于该宏eNodeB的多个RRH(远程无线电头端)。RRH位于小区边缘等等,作为用于盲区的一种手段。由光纤配置而成的X2接口以基带信号连接宏eNodeB和每一个RRH(或者微微(Pico)eNodeB)。宏eNodeB处理和控制RRH的基带信号,以便在小区之间总体地控制无线电资源。宏eNodeB和一个或多个RRH同时相对于一个UE发送/接收数据以便执行CoMP。宏eNodeB主要作为服务eNodeB操作。
关于参考信号
用于下行链路测量的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被从eNodeB发送,包括CRS和CSI-RS。
CRS(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是被插入下行链路子帧的参考信号,并且被引入LTE的初始版本的Release 8。图17示出了在子帧内插入CRS的状态。在所示的例子中,前三个OFDM符号是PDCCH,并且第四和后面的OFDM符号是PDSCH。在该图中,以黑色填充的资源元素部分对应于CRS信号,而CRS被插入PDCCH和PDSCH两者的区域内。
即使不从eNodeB发送PDSCH的用户数据,也从eNodeB发送CRS。这是因为假设UE总是为与eNodeB之间的同步获取和信道估计、eNodeB的质量测量等等使用CRS。
CRS在eNodeB之间使用相同的位置(换言之,在频率和时间方向方面的相同的资源元素)(在图17中,eNodeB使用以黑色填充的公共资源元素作为插入CRS的位置)。因此,必须在eNodeB之间确保正交性,并且因此基于eNodeB为CRS使用具有不同序列的信号。总共有504个序列。如果eNodeB的小区ID不同,CRS的序列也不同。其被称为小区特定参考信号,小区特定参考信号意指特定于每一个小区。
另外,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是被包含于下行链路信号,但是不是被包含于所有子帧,而是被以固定周期插入的参考信号。例如,CSI-RS可被设置为被在一个子帧内发送,5到80毫秒发送一次。可以通过RRC(无线电资源控制:无线电链路控制连接)信令半静态地改变该周期的设置。
CSI-RS是新近被引入3GPP Release 10的参考信号。CSI-RS也是特定于每一个小区的信号,并且可被称为小区特定的。在子帧内插入CSI-RS的资源元素的位置也可以通过设置而改变。也为将被插入的信号准备用于改进eNodeB之间的正交性的序列。
如上所述,发送时间段可被设置在5毫秒和80毫秒之间。因此,CRS-RS具有可以减少由参考信号占据的开销的大的优点。另外,即使具有相同小区ID的eNodeB也可以向不同位置分配CSI-RS。如同以集中控制方法实现CoMP的情况,即使给多个Pico eNodeB诸如RRH分配相同小区ID,只要单独设置CSI-RS,UE就可以区分进行测量的RRH。
在TDD模式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道是可逆的。因此,可以基于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诸如CRS或者CSI-RS的测量结果执行上行链路动态点选择。然而,在FDD模式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道是不可逆的。因此,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不适用于获得上行链路信道的状态。换言之,难以根据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准确地执行上行链路动态点选择。
在另一方面,用于上行链路测量的参考信号,即,从UE侧发送的参考信号,包括SRS、上行链路DMRS等等。
SRS(探测参考信号)是包含在上行链路子帧内的参考信号,并且被在3GPP的Release 8中引入。采用SRS,可以用很少的开销获得上行链路信道的状态。因此,eNodeB基于SRS获得上行链路信道的状态,并且使用上行链路信道的状态作为用于调度的信息。另外,当执行上行链路点选择时,SRS是重要的。
SRS不仅被插入分配给终端的资源块的部分内(例如,12个子载波长),该部分是相关子帧内的14个OFDM符号中的最后OFDM符号,但是在系统带宽的整个频域(频带宽度)上(见图18中以斜线指示的区域)。SRS插入时间段可以从2到160毫秒改变。通过使用不同的序列,UE的SRS被多路复用。关注于一个子帧,周期重叠的UE的SRS被在相同时隙中发送,但是序列不同。因此,与UE之间的信道可被分开,并且可以在eNodeB侧上获得。
SRS允许以相对小的开销获得上行链路状态。然而对于MTC设备开销略微大。因此,本申请人认为它不适合于MTC设备出于上行链路动态点选择的目的发送SRS。
另外,上行链路DMRS(解调参考信号)是用于执行相干检测的参考信号。图19示出了DMRS结构。如图中的斜线所指示的,使用0.5毫秒的时隙内的中心OFDM符号发送DMRS。
在用于MTC设备的预编码中,执行相乘而不区分DMRS和其它部分。如果它们被以预编码的乘子相乘,则不适合于根据接收eNodeB侧上的DMRS的测量结果获得信道的自然状态(信道的初始状态)。换言之,DMRS不适用于出于上行链路动态点选择的目的的测量。然而,MTC终端的天线数目很可能是1。如果是以一个天线从MTC设备发送的DMRS,其可以是适用于获得信道的自然状态的参考信号的候选。
然而,DMRS是上行链路数据发送时所需的参考信号。因此,不同于即使在不发送数据时也被发送的SRS,需要对其处理给予关注。
测量参考信号的目的
参考信号的测量可以一般地用于各种目的。第一个目的是UE搜索作为切换目的地的eNodeB。当服务eNodeB的质量退化时,UE对相邻小区内的eNodeB进行测量,以便搜索下一个切换目的地的eNodeB。第二个目的是获得信道的质量。这是因为通过eNodeB的调度器确定在下行链路发送时在eNodeB侧上使用的预编码的值(用于波束形成的天线的加权因子),并且给UE分配无线电资源。因此,测量参考信号。在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中,增加了获得用于点选择的必要信息作为测量参考信号的新目的。另外,除了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之外,考虑UE反馈信息,其可以是在eNodeB侧上确定CoMP集合的一个来源。
上行链路数据结构
构成上行链路无线电帧的每一个子帧包括到eNodeB的控制信号PUCCH(Phy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以及用作用户数据的PUSCH(Phy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图20示出了一种上行链路数据结构。如该图中的左斜线和右斜线指示的,PUCCH被设计为在带宽的两端处发送横向结构相同的控制数据PUCCH1和PUCCH2,以便在接收侧上使用和获得分集增益。当发送多个UE的PUUCH时,增加两端处的控制数据区域。另外,用户数据PUSCH被使用两端处的控制数据部分之外的区域发送(图20中的白色区域)。如在下行链路中,一个资源块由12个子载波×1个时隙(7个OFDM符号=0.5毫秒)组成。
对MTC的要求
MTC(机器类型通信)是一般被称为M2M(机器对机器)的技术的同义词,并且表示机器之间的通信。要求MTC设备减少手动更换电池的成本。因此,需要极低的功耗。简而言之,在不更换电池的情况下,要求系统可以用一个电池发送和接收无线电波大约10年。
为了减少MTC的功率消耗,必须减少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内的通信机会。特别是在上行链路中,MTC设备直接向功率放大器注入电力,以便发送无线电波,并且因此如果用于发送的功率增加,电池消耗是严重的。因此,必须将用于上行链路的发送功率保持为固定值或者以下。然而,如果抑制发送功率,则产生eNodeB是否可以从MTC设备接收信号的问题。
如上所述,MTC设备的发送功率的减小对于MTC设备功率消耗的减少是重要的。例如,考虑使用上行链路CoMP实现MTC设备的发送功率的减小。以多个eNodeB的多个天线接收上行线路信号。因此,可以改进接收质量,并且因此可以减小MTC的发送功率。
另外,要求MTC设备减少设备成本,并且因此用于发送和接收的RF部分被假设为是一个。可以安装两个或更多RF部分以便获得分集增益。然而,其被基本上考虑为是一个。因此,上行链路MIMO被配置为是1:n。当使用上行链路CoMP时,n表示构成CoMP的多个eNodeB的多个天线的总数。因此,因为MIMO的配置是1:n,不存在MTC设备侧上的天线信号处理的负担。在eNodeB侧上执行整个天线信号处理。图2示意地示出了MTC设备为上行链路使用CoMP时的1:n MIMO的配置。
MTC设备很可能在上行链路而不是在下行链路执行CoMP。这基于:在上行链路CoMP中,需要设备具有一个天线,并且天线信号处理等等的负载在该设备侧上是小的;并且要求扩展上行链路覆盖范围。此处提及的覆盖范围指信号从MTC设备到达eNodeB的范围。
考虑MTC设备执行上行链路CoMP的情况的点选择。
为了增强上行链路覆盖范围,要求MTC设备减少功率消耗,虽然CoMP仅仅在上行链路中是重要的。
必须为上行链路点选择获得上行链路信道的状态。可以通过测量参考信号获得信道的状态。然而,可用参考信号的候选包括CRS、CSI-RS、SRS和上行链路DMRS四种常规类型。
存在如果为上行链路点选择频繁地测量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诸如CRS和CSI–RS),则MTC设备的功率消耗增加的问题。这是因为存在按照作为CoMP的候选的eNodeB的数目在MTC设备上进行测量的需要。另外,在FDD模式中,信道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之间是不可逆的。因此,即使测量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也不能准确地获得上行链路信道的状态,因此不能执行准确的点选择。
在另一方面,如果使用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诸如SRS和上行链路DMRS)在eNodeB侧上为上行链路点选择进行测量,需要关注因为MTC设备发送参考信号而使得功率消耗增加的事实。特别地,就SRS而言,不仅必需在分配给该设备的资源块的部分上发送该参考信号,而且必需在整个频域上发送(见图18)。发送功率的负担对于MTC设备是一个问题。首先,从低成本设计的角度出发,MTC设备可能被配置为不能仅仅通过频域的一部分发送信号。
标准周期SRS被以2到160毫秒的规则间隔发送。SRS被使用子帧内的最后OFDM符号的整个频域发送。因此,它对于MTC设备是无效的。
另外,上行链路DMRS是执行相干检测的参考信号,并且被通过在UE侧上乘以预编码而发送。因此,不希望上行链路DMRS进行信道本身的测量。
换言之,本申请人认为四种类型的常规参考信号CRS、CSI-RS、SRS和上行链路DMRS中的任意一种不适合于MTC设备为上行链路CoMP点选择的测量。
因此,申请人在下面解释考虑MTC设备的功率消耗和上行链路开销,可以为MTC设备的上行链路CoMP点选择适当地进行测量的某些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基于MTC设备使用以前在eNodeB和MTC设备之间保留的资源块发送参考信号。可以使用,例如,RRC信令,在eNodeB和UE之间保留资源块。
确定用于上行链路CoMP的eNodeB的eNodeB被称为“服务eNodeB”。服务eNodeB使用作为加入CoMP的候选的多个eNodeB对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用于上行链路CoMP的eNodeB。服务eNodeB本身可以加入CoMP。除服务eNodeB以外将其自己的参考信号测量结果传递给服务eNodeB的eNodeB被称为"协作eNodeB"。使用由光纤配置而成的X2接口以基带信号连接服务eNodeB和协作eNodeB。
在每一个eNodeB对来自MTC设备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测量的执行之后和CoMP接收的开始之间,需要时间来确定用于上行链路CoMP的eNodeB。因此,在第一实施例中,在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和上行链路用户数据之间放置一个时间间隔。换言之,通过组合包含参考信号的第一资源块和发送用户数据的第二资源块的两个资源块实现上行链路CoMP。应当基于每一个eNodeB获得将被通过X2接口收集到服务eNodeB的接收质量以及分析其内容所需的时间,决定这两个资源块之间的时间间隔。然而,几个毫秒或者几十毫秒被认为是足够的。
如在下行链路中那样,一个上行链路资源块由12个子载波×1个时隙(7个OFDM符号=0.5毫秒)组成。图3示出了通过绑定多个资源块配置子波段的状态。
一个资源块是UE使用的资源的最小单位。因此,一个UE完全地使用一个资源块。图4示出了终端UE1使用包含一个子帧中的前7个OFDM符号的资源块,并且终端UE2使用第二资源块的状态。
另外,图5示出了在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和上行链路用户数据之间放置时间间隔的例子。在所示的例子中,终端UE1在分配给终端UE1的资源块内的一个OFDM符号内插入参考信号DMRS。eNodeB进行该参考信号DMRS的测量。在上述时间间隔之后,终端UE1发送包含希望发送的信息(用户数据)的资源块。
在图5中,包含参考信号DMRS的第一资源块内的除插入DMRS的中心OFDM符号(在该图中以斜线示出的部分)以外的符号为空。另外,在上面的时间间隔内,服务eNodeB基于从协作eNodeB收集的测量结果完成了上行链路CoMP点选择的执行,并且被设置为CoMP集合的eNodeB在包含用户数据的第二资源块上执行CoMP接收。
DMRS是最初旨在相干检测的参考信号,并且被预编码。因此,DMRS不能用于信道的测量。相反,在第一实施例中,发送DMRS而不预编码,以便用作用于上行链路CoMP点选择的参考信号。因此,可以进行信道测量而不改变格式。
在LTE中,资源块的最小大小是12个子载波×7个OFDM符号。如果UE是MTC设备,发送数据是小的。因此,认为比该最小大小更小的资源块也将工作得很好。换言之,需要更小大小的资源块以便将功率消耗减少到极低。因此,还考虑引入其在频率方向的大小为一半(例如,6个子载波×7个OFDM符号)的资源块。
图6示出了引入6个子载波×7个OFDM符号的资源块大小的状态,参考信号被插入上行链路资源块内,同时上行链路用户数据被在在时间上间隔开的资源块内发送。在示出的例子中,终端UE1的参考信号(该图中以斜线示出的部分)被插入资源块的原始的12个子载波的波段的上半部分中的6个子载波内,并且终端UE1在几十个毫秒之后使用资源块的波段的上半部分的6个子载波发送用户数据。在几十个毫秒的时间间隔内,服务eNodeB完成了基于从协作eNodeB收集的测量结果为终端UE1执行上行链路CoMP点选择,并且被设置为CoMP集合的eNodeB在包含来自终端UE1的用户数据的一半大小的资源块上执行CoMP接收。
另外,终端UE2的参考信号(该图中以斜线示出的部分)被插入资源块的原始的12个子载波的波段的下半部分中的6个子载波,并且终端UE2在几十个毫秒之后使用资源块的波段的下半部分的6个子载波发送用户数据。在几十个毫秒的时间间隔内,服务eNodeB完成了基于从协作eNodeB收集的测量结果为终端UE2执行上行链路CoMP点选择,并且被设置为CoMP集合的eNodeB在包含来自终端UE2的用户数据的一半大小的资源块上执行CoMP接收。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一个资源块被完全占据以便从一个UE发送参考信号(换言之,为一个UE测量信道),这是低效的。这是因为,如从图5可见,UE别无选择只能仅仅使用分配给该UE本身的资源块内的一个OFDM符号发送参考信号,并且留下其它OFDM符号未使用。
相反,在第二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多个UE在一个资源块内插入参考信号的格式,以便提升效率。图7示出了不同UE(UE1到UE14)在包括14个OFDM符号的一个子帧内的各符号内分别插入用于点选择的参考信号的状态。
在LTE和高级LTE的已知标准中,资源块是分配无线电资源的最小单位,并且由一个UE占用。换言之,不在一个资源块内多路复用多个UE的信号。相反,在第二实施例中,可以在执行上行链路CoMP的多个UE之间共享一个资源块,以便用于发送用于上行链路CoMP点选择的参考信号。从MTC设备具有少量数据需要发送并且需要极低功耗的角度出发,申请人提出了一种不同于已知格式的格式,即,如图7所示多个UE共享一个资源块。
为了接收如图7所示由多个UE在一个资源块内多路复用的参考信号,eNodeB事先在eNodeB和UE之间保留一个帧内的一个子帧中的一个资源块内的一个符号以便接收参考信号。通过专用信令进行该保留。
另外,为了在一个资源块与其它UE协作地多路复用参考信号并且发送参考信号,每一个UE保留其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位置(符号在资源块内的位置),并且事先保留实际发送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位置(资源块)。
图8示出了终端UE1在用于参考信号的一个子帧的一个OFDM符号(从该子帧内的第一资源块起的第七个OFDM符号)内插入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并且在以几十个毫秒的时间间隔间隔开的后续资源块内发送用户数据的状态。接收UE1的参考信号的多个eNodeB向服务eNodeB发送它们的测量结果。然后服务eNodeB基于从协作eNodeB收集的测量结果,确定加入UE1的上行链路CoMP集合的eNodeB。在接收来自UE1的用户数据之后,仅有加入CoMP集合的eNodeB执行接收处理。
图9示出了以图5到8所示格式从UE上行链路发送参考信号和数据的通信序列例子。
当在上层应用中发生发送数据时,UE对eNodeB做出上行链路请求(SEQ901)。
相反,eNodeB侧为UE在资源块内保留接收用于上行链路CoMP点选择的参考信号的一个位置,并且将该保留的位置通知给UE(SEQ902)。
然后UE在该保留位置插入参考信号,并且发送该资源块(SEQ903)。
接收UE1的参考信号的多个eNodeB向服务eNodeB发送它们的测量结果。然后服务eNodeB基于从协作eNodeB收集的测量结果,确定加入该UE的上行链路CoMP集合的eNodeB(SEQ904)。
在参考信号的发送之后,该UE在以预定的时间间隔隔开的后续资源块内发送用户数据(SEQ905)。
加入CoMP集合的eNodeB从UE接收用户数据。然后,服务eNodeB合成在eNodeB处接收的信号以便增加增益,并且随后执行解码处理(SEQ906)。
在LTE中,资源块的最小大小是12个子载波×7个OFDM符号。如果UE是MTC设备,发送数据是小的。因此,认为比该最小大小更小的资源块将工作得很好。换言之,需要更小大小的资源块以便将功率消耗减少到极低。因此,还考虑引入其在频率方向的大小为一半(例如,6个子载波×7个OFDM符号)的资源块。
图10示出了当引入6个子载波×7个OFDM符号的资源块大小时,在上行链路资源块内多路复用多个UE的参考信号,并且在在时间上间隔开的资源块内发送上行链路用户数据的状态。在示出的例子中,终端UE1到UE14的参考信号被插入资源块的原始12个子载波的波段的上半部分内的6个子载波中,并且终端UE1和UE2分别使用在几十个毫秒之后资源块的波段的上半部分内的6个子载波发送用户数据。在几十个毫秒的时间间隔内,服务eNodeB完成了基于从协作eNodeB收集的测量结果为终端UE1执行上行链路CoMP点选择,并且被设置为CoMP集合的eNodeB在包含来自终端UE1和UE2的用户数据的一半大小的资源块上执行CoMP接收。
另外,终端UE15到UE28的参考信号被插入资源块的原始12个子载波的波段的下半部分内的6个子载波中,并且终端UE15和UE16分别使用在几十个毫秒之后的资源块的波段的下半部分内的6个子载波发送用户数据。在几十个毫秒的时间间隔内,服务eNodeB完成了基于从协作eNodeB收集的测量结果为终端UE1执行上行链路CoMP点选择,并且被设置为CoMP集合的eNodeB在包含来自终端UE15和UE16的用户数据的一半大小的资源块上执行CoMP接收。
如果不能在多个UE在其中多路复用和发送参考信号的资源块内的相关符号的位置处检测到来自UE的参考信号,则可以估计不存在上行链路信号。
另外,作为资源块被估计为没有上行链路信号和点选择的结果,被确定不用于上行链路CoMP接收的eNodeB的有关资源块可被释放给另一个UE。
装置配置
图11示意地示出了作为上述第一或者第二实施例中的服务eNodeB操作的无线电通信装置1100的功能配置。在该图中,在适当时省略了执行eNodeB的基本操作的功能模块的说明。
无线电通信装置1100包括对通过天线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执行模拟处理的RF通信处理单元1101,以及对发送的数字信号执行调制处理和对接收的数字信号执行解调处理的数字通信处理单元1102。数字通信处理单元1102采用装置1100本身的通信层的上层协议交换发送/接收数据。另外,数字通信处理单元1102通过X2接口、S-GW(服务网关)和MME(移动管理实体)与其它eNodeB(诸如协作eNodeB)通信。
保留信息保持单元1103保持关于为每一个UE保留的用于发送用于上行链路CoMP点选择的参考信号以及用户数据的位置的信息(关于哪些子帧的哪些资源块的哪些符号内的发送)。
质量评估单元1104测量从UE接收的参考信号,并且估计上行链路信道的接收质量。
测量结果接收单元1105执行处理,以便通过X2接口从作为该UE的上行链路CoMP接收的候选的eNodeB(协作eNodeB)接收对接收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确定单元1106基于质量评估单元1104的估计结果和eNodeB处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为每一个UE确定与无线电通信装置1100协作地执行上行链路接收的CoMP集合,即,执行点选择,由测量结果接收单元1105接收所述测量结果。
通知单元1107基于UE将是否执行上行链路CoMP接收通知其它eNodeB(协作eNodeB)。
再调度单元1108调度,即,在其自己小区内分配无线电资源。作为确定单元1106的点选择的结果,再调度单元1108根据eNodeB是否在UE的上行链路执行CoMP接收再调度无线电资源。当决定不为UE执行CoMP接收时,可以将相关的资源块分配给其自己小区内的另一个UE,即,再调度相关的资源块。此处的再调度对应于下行链路CoMP的点消除。在上行链路CoMP中,不是点消除,而是再调度对应于点消除。
解码单元1109对从UE接收的信号执行解码处理。当从UE在上行链路内执行CoMP接收时,解码单元1109通过X2接口收集eNodeB(协作eNodeB)通过CoMP接收的用户数据,合成用户数据以便增加增益,并且对所述用户数据解码。
图12以流程图的格式示出了当图11所示的无线电通信装置1100作为服务eNodeB操作时执行的处理过程。
首先,服务eNodeB在保留位置(相关资源块内的保留为用于接收的OFDM符号)接收用于上行链路CoMP点选择的参考信号,由UE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步骤S1201)。
接着,服务eNodeB测量接收的参考信号,并且从UE获得上行链路信道的状态(步骤S1202)。
另外,服务eNodeB通过X2接口从作为该UE的上行链路内的CoMP接收的候选的eNodeB(协作eNodeB)接收对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步骤S1203)。
服务eNodeB然后基于点选择,换言之,eNodeB处对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在UE的上行链路内执行CoMP接收的eNodeB(步骤S1204)。假设服务eNodeB以总是将服务eNodeB本身包括在上行链路CoMP集合中的方式进行确定。
接着,服务eNodeB将是否在该UE的上行链路内执行CoMP接收通知其它eNodeB(协作eNodeB)(步骤S1205)。
为该UE保留在参考信号的发送之后以预定时间间隔隔开的资源块。UE使用该资源块发送用户数据。服务eNodeB总是对用户数据执行CoMP接收(步骤S1206)。
服务eNodeB然后通过X2接口收集由eNodeB(协作eNodeB)通过CoMP接收的用户数据,合成该用户数据以便增加增益,并且对该用户数据解码(步骤S1207)。
另外,图13示意地示出了可以作为上述第一或者第二实施例中的协作eNodeB操作的无线电通信装置1200的功能配置。在该图中,在适当时省略了执行eNodeB的基本操作的功能模块的说明。
无线电通信装置1300包括对通过天线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执行模拟处理的RF通信处理单元1301,以及对发送的数字信号执行调制处理和对接收的数字信号执行解调处理的数字通信处理单元1302。数字通信处理单元1302采用装置1300本身的通信层的上层协议交换发送/接收数据。另外,数字通信处理单元1302通过X2接口、S-GW(服务网关)和MME(移动管理实体)与服务eNodeB通信。
保留信息保持单元1303保持关于为每一个UE保留的用于发送用于上行链路CoMP点选择的参考信号以及用户数据的位置的信息(关于哪些子帧的哪些资源块的哪些符号内的发送)。
质量评估单元1304测量从UE接收的参考信号,并且估计上行链路信道的接收质量。另外,测量结果发送单元1305通过X2接口将质量评估单元1304对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发送给服务eNodeB。
如上所述,服务eNodeB侧基于点选择,换言之,eNodeB处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在每一个UE的上行链路内执行CoMP接收的eNodeB,并且将是否基于UE执行上行链路CoMP接收通知其它eNodeB(协作eNodeB)。通知接收单元1306从服务eNodeB接收是否基于UE执行上行链路CoMP接收的通知。
再调度单元1307根据从服务eNodeB接收的点选择的结果,换言之,是否在UE的上行链路内执行CoMP接收的通知进行调度,即,在其自己的小区内分配无线电资源。当决定eNodeB不执行CoMP接收时(换言之,不加入CoMP集合),eNodeB可以将相关的资源块分配(即,再调度)给其自己的小区内的另一个UE。此处的再调度对应于下行链路CoMP的点消除。在上行链路CoMP中,不是点消除,而是再调度对应于点消除。
接收信号发送单元1308通过X2接口将从被确定为在上行链路内执行CoMP接收的UE接收的用户数据发送给服务eNodeB。
图14以流程图的格式示出了当图13所示的无线电通信装置1300作为协作eNodeB操作时执行的处理过程。
首先,协作eNodeB在保留位置(相关资源块内的保留为用于接收的OFDM符号)接收用于上行链路CoMP点选择的参考信号,由UE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步骤S1401)。
接着,协作eNodeB测量接收的参考信号,并且从UE获得上行链路信道的状态(步骤S1402)。
接着,协作eNodeB通过X2接口将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发送给服务eNodeB(步骤S1403)。
协作eNodeB随后通过X2接口从服务eNodeB接收是否在UE的上行链路内执行CoMP接收的通知(步骤S1404)。然后协作eNodeB分析该通知的内容,并且检查是否执行CoMP接收(步骤S1405)。
如果接收到执行CoMP接收的通知(在步骤S1405为是),协作eNodeB在参考信号之后被以预定时间间隔隔开的资源块内接收来自该UE的用户数据。协作eNodeB然后通过X2接口将接收的用户数据发送给服务eNodeB(步骤S1406)。
在另一方面,如果接收到不执行CoMP接收的通知(在步骤S1405为否),协作eNodeB将有关的资源块分配(即,再调度)给其自己的小区内的另一个UE(步骤S1407)。
图15示意地示出了作为上述第一或者第二实施例中的UE操作的无线电通信装置1500的功能配置。在该图中,在适当时省略了执行UE的基本操作的功能模块的说明。
无线电通信装置1500包括对通过天线发送/接收的无线电信号执行模拟处理的RF通信处理单元1501,以及对发送的数字信号执行调制处理和对接收的数字信号执行解调处理的数字通信处理单元1502。数字通信处理单元1502采用装置1500本身的通信层的上层协议交换发送/接收数据。
保留信息保持单元1503保持关于为每一个UE保留的用于发送用于上行链路CoMP点选择的参考信号以及用户数据的位置的信息(关于哪些子帧的哪些资源块的哪些符号内的发送)。
参考信号发送单元1504根据保留信息保持单元1503保持的保留信息,通过数字通信处理单元1502和RF通信处理单元1501在资源块内的发送参考信号的保留位置处发送参考信号。
用户数据发送单元1505根据保留信息保持单元1503保持的保留信息,使用发送用户数据的资源块,从而通过数字通信处理单元1502和RF通信处理单元1501发送用户数据。
根据在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服务eNodeB可以基于对来自UE诸如MTC设备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执行准确的点选择,并且确定上行链路CoMP集合。因此,可以减少在MTC设备的上行链路通信时消耗的电力,延长不需要更换电池的时间段,并且减少操作费用。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可被配置如下:
(1)一种作为终端站操作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包括:
参考信号发送单元,用于使用分配给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的第一无线电资源,发送将被测量以便确定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的基站的协作组的参考信号;和
用户数据发送单元,用于使用分配给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的第二无线电资源发送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以预定的时间间隔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间隔开。
(2)根据(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在与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的至少一个基站之间保留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资源。
(3)根据(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在第一和第二无线电资源之间存在足够的时间间隔,以便基于在各基站处测量的来自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单元的参考信号的结果确定所述协作组。
(4)根据(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单元发送未被预编码的参考信号。
(5)根据(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单元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的一部分的时域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6)根据(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单元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的一部分的频域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7)根据(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单元发送被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中在时间和频率方向中的至少一个与其它终端站多路复用的参考信号。
(8)一种作为基站工作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包括:
质量评估单元,用于测量从终端站使用第一无线电资源发送的参考信号,并且评估信道的质量;
测量结果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在作为针对所述终端站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的协作组的候选的其它基站处对所述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由所述测量结果接收单元收到的各测量结果,从作为所述候选的其它基站中确定成为所述协作组的基站;和
解码单元,用于合成由所述协作组接收的信号,所述信号是所述终端站以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间隔开预定的时间间隔的第二无线电资源发送的用户数据。
(9)根据(8)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还包括再调度单元,用于在决定不对所述终端站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时,在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小区内再分配无线电资源。
(10)根据(8)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在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所述终端站之间保留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资源。
(11)根据(8)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在第一和第二无线电资源之间存在足够的时间间隔,以便基于在多个基站处测量来自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单元的参考信号的结果确定所述协作组。
(12)根据(8)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基于对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的一部分的时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成为所述协作组的基站。
(13)根据(8)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基于对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的一部分的频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成为所述协作组的基站。
(14)根据(8)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基于对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中在时间和频率方向中的至少一个与其它终端站多路复用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成为所述协作组的基站。
(15)一种作为基站工作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包括:
质量评估单元,用于测量从终端站使用第一无线电资源发送的参考信号,并且评估信道的质量;
测量结果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质量评估单元的测量结果发送给服务基站,该服务基站确定成为对所述终端站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的协作组的基站;和
接收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服务基站确定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加入所述协作组时,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由所述终端站以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间隔开预定的时间间隔的第二无线电资源发送的用户数据的接收信号。
(16)根据(15)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还包括再调度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不加入所述协作组时,在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小区内再分配无线电资源。
(17)根据(15)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在所述服务基站和所述终端站之间保留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资源。
(18)根据(15)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在第一和第二无线电资源之间存在足够的时间间隔,以便基于在各基站处测量的来自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单元的参考信号的结果确定所述协作组。
(19)根据(15)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质量评估单元测量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的一部分的时域发送的参考信号,并且评估所述信道的质量。
(20)根据(15)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质量评估单元测量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的一部分的频域发送的参考信号,并且评估所述信道的质量。
(21)根据(15)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质量评估单元测量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中在时间和频率方向中的至少一个与其它终端站多路复用的参考信号,并且评估所述信道的质量。
(22)一种作为终端站工作的无线电通信方法,所述无线电通信方法包括:
参考信号发送步骤,使用分配给所述终端站的第一无线电资源,发送将被测量以便确定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的基站的协作组的参考信号;和
用户数据发送步骤,使用分配给所述终端站的第二无线电资源发送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以预定的时间间隔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间隔开。
(23)一种作为基站操作的无线电通信方法,所述无线电通信方法包括:
质量评估步骤,测量从终端站使用第一无线电资源发送的参考信号,并且评估信道的质量;
测量结果接收步骤,接收在作为针对所述终端站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的候选的其它基站处对所述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确定步骤,基于在所述测量结果接收步骤中接收的各测量结果,从作为所述候选的其它基站中确定成为与所述基站协作地对所述终端站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的协作组的多个基站;和
解码步骤,合成由所述协作组接收的信号,所述信号是所述终端站以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间隔开预定的时间间隔的第二无线电资源发送的用户数据。
(24)一种作为基站工作的无线电通信方法,所述无线电通信方法包括:
质量评估步骤,测量从终端站使用第一无线电资源发送的参考信号,并且评估信道的质量;
测量结果发送步骤,将所述质量评估步骤中的测量结果发送给服务基站,所述服务基站确定成为对所述终端站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的协作组的基站;和
接收信号发送步骤,在所述服务基站确定所述基站加入所述协作组时,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站以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间隔开预定的时间间隔的第二无线电资源发送的用户数据的接收信号。
(25)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
终端站,用于使用第一无线电资源发送参考信号,并且使用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间隔开预定的时间间隔的第二无线电资源发送用户数据;和
多个基站,分别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并且基于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各测量结果形成协作组,以便对所述用户数据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
工业实用性
至此已经参考特定的实施例详细地描述了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然而,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精神的范围内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替代。
在本说明书,已经给出了集中于被应用于依据3GPP开发的LTE的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实施例的解释。然而,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精神不限于此。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可被类似地应用于该技术可以适用的各种蜂窝式通信系统,其中多个基站协作地同时相对于终端发送和接收数据。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已经关注于当以FDD模式执行上行链路点选择时发生的问题解释了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然而,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当然可被类似地应用于TDD模式的通信系统。
另外,在本说明书,已经给出了从要求极低功耗的角度出发,为MTC设备执行上行链路CoMP点选择的实施例的解释。然而,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当然可被类似地应用于MTC设备之外的一般UE操作的通信系统。在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中,即使"MTC设备"被以"UE"代替,也可类似地实现。
简而言之,已经以说明的形式解释了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并且本说明书的描述内容不应该被以受限制的方式解释。应当考虑权利要求以便判断在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精神。
参考符号列表
1100 无线电通信装置(服务eNodeB)
1101 RF通信处理单元
1102 数字通信处理单元
1103 保留信息保持单元
1104 质量评估单元
1105 测量结果接收单元
1106 确定单元
1107 通知单元
1108 再调度单元
1109 解码单元
1300 无线电通信装置(协作eNodeB)
1301 RF通信处理单元
1302 数字通信处理单元
1303 保留信息保持单元
1304 质量评估单元
1305 测量结果发送单元
1306 通知接收单元
1307 再调度单元
1308 接收信号发送单元
1500 无线电通信装置(UE)
1501 RF通信处理单元
1502 数字通信处理单元
1503 保留信息保持单元
1504 参考信号发送单元
1505 用户数据发送单元

Claims (24)

1.一种作为终端站工作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包括:
参考信号发送单元,用于使用分配给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的第一无线电资源,发送将被测量以便确定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的基站的协作组的参考信号;和
用户数据发送单元,用于使用分配给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的第二无线电资源发送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以预定的时间间隔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间隔开,
其中,所述参考信号是未被预编码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并且
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和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是资源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在与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的至少一个基站之间保留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在第一和第二无线电资源之间存在足够的时间间隔,以便基于在各基站处测量来自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单元的参考信号的结果确定所述协作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单元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的一部分的时域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单元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的一部分的频域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单元发送被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中在时间和频率方向中的至少一个与其它终端站多路复用的参考信号。
7.一种作为基站工作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包括:
质量评估单元,用于测量从终端站使用第一无线电资源发送的参考信号,并且评估信道的质量;
测量结果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在作为针对所述终端站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的协作组的候选的其它基站处对所述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由所述测量结果接收单元收到的各测量结果,从作为所述候选的其它基站中确定成为所述协作组的基站;和
解码单元,用于合成由所述协作组接收的信号,所述信号是所述终端站以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间隔开预定的时间间隔的第二无线电资源发送的用户数据,
其中,所述参考信号是未被预编码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并且
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和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是资源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还包括再调度单元,用于在决定不对所述终端站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时,在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小区内再分配无线电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在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所述终端站之间保留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在第一和第二无线电资源之间存在足够的时间间隔,以便基于在各基站处测量来自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单元的参考信号的结果确定所述协作组。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基于对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的一部分的时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成为所述协作组的基站。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基于对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的一部分的频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成为所述协作组的基站。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基于对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中在时间和频率方向中的至少一个与其它终端站多路复用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成为所述协作组的基站。
14.一种作为基站工作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包括:
质量评估单元,用于测量从终端站使用第一无线电资源发送的参考信号,并且评估信道的质量;
测量结果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质量评估单元的测量结果发送给服务基站,该服务基站确定成为对所述终端站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的协作组的基站;和
接收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服务基站确定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加入所述协作组时,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由所述终端站以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间隔开预定的时间间隔的第二无线电资源发送的用户数据的接收信号,
其中,所述参考信号是未被预编码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并且
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和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是资源块。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还包括再调度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不加入所述协作组时,在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小区内再分配无线电资源。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在所述服务基站和所述终端站之间保留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资源。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在第一和第二无线电资源之间存在足够的时间间隔,以便基于在各基站处测量来自所述参考信号发送单元的参考信号的结果确定所述协作组。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质量评估单元测量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的一部分的时域发送的参考信号,并且评估所述信道的质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质量评估单元测量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的一部分的频域发送的参考信号,并且评估所述信道的质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质量评估单元测量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中在时间和频率方向中的至少一个与其它终端站多路复用的参考信号,并且评估所述信道的质量。
21.一种作为终端站工作的无线电通信方法,所述无线电通信方法包括:
参考信号发送步骤,使用分配给所述终端站的第一无线电资源,发送将被测量以便确定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的基站的协作组的参考信号;和
用户数据发送步骤,使用分配给所述终端站的第二无线电资源发送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以预定的时间间隔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间隔开,
其中,所述参考信号是未被预编码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并且
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和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是资源块。
22.一种作为基站工作的无线电通信方法,所述无线电通信方法包括:
质量评估步骤,测量从终端站使用第一无线电资源发送的参考信号,并且评估信道的质量;
测量结果接收步骤,接收在作为针对所述终端站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的候选的其它基站处对所述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确定步骤,基于在所述测量结果接收步骤中接收的各测量结果,从作为所述候选的其它基站中确定成为与所述基站协作地对所述终端站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的协作组的多个基站;和
解码步骤,合成由所述协作组接收的信号,所述信号是所述终端站以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间隔开预定的时间间隔的第二无线电资源发送的用户数据,
其中,所述参考信号是未被预编码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并且
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和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是资源块。
23.一种作为基站工作的无线电通信方法,所述无线电通信方法包括:
质量评估步骤,测量从终端站使用第一无线电资源发送的参考信号,并且评估信道的质量;
测量结果发送步骤,将所述质量评估步骤中的测量结果发送给服务基站,所述服务基站确定成为对所述终端站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的协作组的基站;和
接收信号发送步骤,在所述服务基站确定所述基站加入所述协作组时,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站以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间隔开预定的时间间隔的第二无线电资源发送的用户数据的接收信号,
其中,所述参考信号是未被预编码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并且
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和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是资源块。
24.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
终端站,用于使用第一无线电资源发送参考信号,并且使用与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间隔开预定的时间间隔的第二无线电资源发送用户数据;和
多个基站,分别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并且基于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各测量结果形成协作组,以便对所述用户数据执行协作多地点接收,
其中,所述参考信号是未被预编码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并且
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和所述第二无线电资源是资源块。
CN201280071643.4A 2012-03-29 2012-12-26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无线电通信方法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059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76220 2012-03-29
JP2012076220 2012-03-29
PCT/JP2012/083737 WO2013145489A1 (ja) 2012-03-29 2012-12-26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5979A CN104205979A (zh) 2014-12-10
CN104205979B true CN104205979B (zh) 2018-12-21

Family

ID=49258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164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05979B (zh) 2012-03-29 2012-12-26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无线电通信方法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90775B2 (zh)
EP (1) EP2833689B1 (zh)
JP (1) JP5924403B2 (zh)
CN (1) CN104205979B (zh)
WO (1) WO20131454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5087B (zh) 2013-02-12 2019-05-03 奥提欧斯塔网络公司 长期演进无线电接入网络
US9743432B2 (en) * 2013-09-23 2017-08-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LTE-U uplink waveform and variable multi-subframe scheduling
WO2015051837A1 (en) * 2013-10-09 2015-04-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based small cell activity control
KR101706210B1 (ko) * 2014-02-12 2017-02-1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기지국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통신 시스템, 기지국의 협력 통신 방법
WO2016195555A1 (en) * 2015-06-03 2016-12-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ignaling of beam forming measurements
JP6607625B2 (ja) * 2015-08-13 2019-11-20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アップリンク参照信号送信方法、ユーザ端末、及び基地局
CN106877984B (zh) * 2015-12-10 2019-08-20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窄带无线传输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175606A1 (ja) * 2016-04-08 2017-10-1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中央集約装置と張出装置との間のインタフェース方法及び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制御システム
US10499413B2 (en) 2016-04-08 2019-12-03 Altiostar Networks, Inc. Wireless data priority services
US10659986B2 (en) * 2016-04-08 2020-05-19 Ntt Docomo, Inc.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AU2016424004B2 (en) * 2016-09-23 2021-10-1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R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10624034B2 (en) * 2016-12-13 2020-04-14 Altiostar Networks, Inc.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749584B2 (en) * 2016-12-22 2020-08-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MIMO codebook for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8243502A (zh) * 2016-12-27 2018-07-0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基站
WO2018209544A1 (en) 2017-05-16 2018-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sub-physical resource block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US10727995B2 (en) * 2017-05-18 2020-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ing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U2017427055A1 (en) * 2017-08-11 2020-02-2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20200137715A1 (en) * 2018-10-31 2020-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uplink and downlink positioning procedur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EP4039013A4 (en) * 2019-10-04 2023-07-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BAND TRANSMISSIONS WITH FINE GRANULARITY OF RESERVED RESOURCE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46353A2 (en) * 2009-10-13 2011-04-21 Pantech Co.,Lt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of cell-specific information of base station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 system
WO2011155257A1 (ja) * 2010-06-08 2011-12-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端末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67911B2 (en) * 2006-06-12 2010-02-23 Broadcom Corporation Self servo writing disk controller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US8724542B2 (en) * 2008-08-04 2014-05-1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using nested OFDMA
KR101571729B1 (ko) * 2009-01-30 2015-11-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CoMP 집합 단위 핸드오프 수행 방법
CN101867938B (zh) * 2009-04-20 2013-01-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多点协同传输的上行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JP2010258612A (ja) 2009-04-22 2010-11-11 Sharp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8830920B2 (en) * 2009-06-17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block reuse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US8923216B2 (en) * 2009-07-30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obust decoding of CoMP transmissions
US20110032838A1 (en) * 2009-08-04 2011-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tigation of crs misalignment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s
US9014138B2 (en) * 2009-08-07 2015-04-21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virtual carrier for multi-carrier and coordinated multi-point network operation
JP5413964B2 (ja) 2009-09-14 2014-02-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端末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2196504A (zh) 2010-03-12 2011-09-2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协作集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3370960B (zh) * 2011-01-10 2017-03-08 诺基亚通信公司 动态传输集指示
US20120236953A1 (en) * 2011-03-14 2012-09-20 Markus Dominik Mueck Base Station
CN102149124B (zh) * 2011-04-22 2014-08-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多点协作传输下的干扰测量方法及设备
EP2761927A4 (en) * 2011-09-30 2015-08-12 Intel Corp METHODS OF SIMULTANEOUSLY TRANSPORTING INTERNET TRAFFIC ON MULTIPLE WIRELESS NETWORKS
US9119082B1 (en) * 2012-01-06 2015-08-25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CN103220079B (zh) * 2012-01-20 2018-05-25 索尼公司 用于确定传输集合的方法、基站、用户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WO2013111412A1 (ja) * 2012-01-26 2013-08-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101979400B1 (ko) * 2012-01-27 2019-05-16 닛뽕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협력 다지점 송수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46353A2 (en) * 2009-10-13 2011-04-21 Pantech Co.,Lt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of cell-specific information of base station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 system
WO2011155257A1 (ja) * 2010-06-08 2011-12-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端末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RS enhancements for UL CoMP;Pantech;《3GPP TSG RAN1 #67 Dresden,Germany,February 6-10,2012》;20120206;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33689A1 (en) 2015-02-04
US20150009845A1 (en) 2015-01-08
EP2833689A4 (en) 2015-10-28
US9590775B2 (en) 2017-03-07
CN104205979A (zh) 2014-12-10
WO2013145489A1 (ja) 2013-10-03
JPWO2013145489A1 (ja) 2015-12-10
JP5924403B2 (ja) 2016-05-25
EP2833689B1 (en) 2017-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5979B (zh)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无线电通信方法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
CN104937867B (zh) 考虑机器类型通信的小区间干扰协调
US10117238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network element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on a virtual carrier for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 with a narrow band EPDCCH
US10863516B2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CN104938014B (zh) 用于长期演进(lte)的基于增强型控制信道单元(ecce)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资源分配
CN104956753B (zh) 移动通信基站和用于基于ue能力分配虚拟载波外部的资源的方法
CN104956752B (zh) 移动通信设备和用于基于ue能力分配虚拟载波外部的资源的方法
CN105827386B (zh) 从传送点接收/向终端传送控制信息的方法
CN104067660B (zh)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04081809B (zh)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09196799A (zh) 发送用于控制信道的资源的配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发送用于上行链路drs的资源的配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发送指示子帧/时隙类型的指示符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发送下行链路符号的数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70270A (zh) 具有采用公共传输点身份的协作传输点的异构网络的背景下的干扰抑制
CN104938008A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资源分配
CN110365448A (zh) 提供干扰特性用于干扰减轻的系统和方法
CN102511192A (zh) 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设备
CN102640527A (zh) 用于在异构通信系统中协调不同类型的基站的系统和方法
CN101888665A (zh) 一种基于本地调度器的多点协同传输方法
JP2015537406A (ja) Mtcタイプ端末への送信リソースの割り振り
CN102754509A (zh) 用于管理干扰处理开销的方法和设备
CN102939734A (zh) 参考信号模式
CN103262599A (zh) 在协调多点传输环境中提供干扰测量的方法和设备
CN103298114B (zh) 通信系统中上行导频信号的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3004273A (zh) 无线基站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9417452A (zh) 无线电网络节点、无线设备以及其中用于参考信号配置的方法
KR20130121146A (ko) 서브프레임들을 설정하는 방법, 매크로 기지국, 이동 단말 및 통신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26

Address after: American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Interactive Digital VC Holdings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ony Corp.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26

Address after: American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CONVIDA WIRELESS, LLC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Delaware

Patentee before: Interactive Digital VC Holding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