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2742B - 多平台下收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的方法、客户端 - Google Patents

多平台下收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的方法、客户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02742B
CN104202742B CN201410483754.7A CN201410483754A CN104202742B CN 104202742 B CN104202742 B CN 104202742B CN 201410483754 A CN201410483754 A CN 201410483754A CN 104202742 B CN104202742 B CN 1042027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m card
minor number
information
business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837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02742A (zh
Inventor
徐江涛
袁晓华
杨鸿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8375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027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02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2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02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27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平台下收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的方法、客户端。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客户端的多个SIM卡的信息;根据各个SIM卡的信息识别SIM卡所属运营商平台的信息;向各个SIM卡所属的运营商平台分别发送各个SIM卡的标识号,以从运营商平台查询SIM卡是否开通副号码业务,若开通副号码业务,获取与SIM卡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将SIM卡的标识号、SIM卡对应的主号码、SIM卡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进行绑定并存储为SIM卡的实例。本发明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以实例的方式进行存储,便于后续客户端用户使用副号码业务有效利用。

Description

多平台下收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的方法、客户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平台下收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的方法、客户端。
背景技术
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每个人与外部社会之间的往来和交流日益频繁,比如,许多用户需要经常去外地甚至国外出差。显然,采用异地网络通话必须支付比较昂贵的漫游费和长途费,由此而产生了一种副号码业务。副号码业务是运营商推出的一项增值业务,用户开通该业务后,可在不更换手机和SIM卡的情况下,在原手机号码(即主号码)的基础上获得一个或多个虚拟的号码(即副号码),并实现用副号码接打接听电话和收发短信的功能。例如,该号码可以再用户到外地出差时使用,宾馆登记留下自已的主号码,会让用户感到不妥,但不留,又怕突发事件不能及时取得联系,此时用户可以登记自己的副号码。
双卡双待手机是指一部手机,可以同时装下两张SIM卡,并且这两张卡均处于待机状态。双网双待手机是将不同网络结合,一部手机可同时插入两张不同网络的号卡,并使之同时处于开机状态,用户无需切换网络,即可任意拨打、接听和收发短信,使商务人士尽享移动办公的自由以及休息娱乐的乐趣。
但是,现有技术中针对双卡双待手机或双网双待手机在两张SIM卡中同时开通副号码业务没有提供有效的方案用于收集副号码信息以管理不同SIM卡的副号码业务。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多平台下收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的方法、客户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平台下收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的方法,包括:
获取客户端的多个SIM卡的信息;
根据各个SIM卡的信息识别SIM卡所属运营商平台的信息;
向各个SIM卡所属的运营商平台分别发送各个SIM卡的标识号,以从所述运营商平台查询SIM卡是否开通副号码业务,若开通副号码业务,获取与SIM卡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
将所述SIM卡的标识号、SIM卡对应的主号码、SIM卡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进行绑定并存储为所述SIM卡的实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客户端,包括:
SIM卡信息获取模块,适于获取客户端的多个SIM卡的信息;
识别模块,适于根据各个SIM卡的信息识别SIM卡所属运营商平台的信息;
查询模块,适于向各个SIM卡所属的运营商平台分别发送各个SIM卡的标识号,以从所述运营商平台查询SIM卡是否开通副号码业务,若开通副号码业务,获取与SIM卡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
实例存储模块,适于将所述SIM卡的标识号、SIM卡对应的主号码、SIM卡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进行绑定并存储为所述SIM卡的实例。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各个SIM卡的信息识别SIM卡所属运营商平台的信息,从各个SIM卡所属的运营商平台查询是否开通副号码业务,若开通副号码业务,获取与SIM卡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将SIM卡的标识号、SIM卡对应的主号码、SIM卡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进行绑定并存储为SIM卡的实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平台下收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的方案,最后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以实例的方式进行存储,便于后续客户端用户使用副号码业务有效利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平台下收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多平台下收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客户端的功能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平台下收集各个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识别模块)的副号码信息的方法及客户端,这里的客户端指的是能够插入SIM卡实现移动通信业务的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等。本方案所应用的场景是当手机具有多个SIM卡(如目前流行的双卡双待手机),且多个SIM卡可能分属不同的运营商平台时,如何在多平台下收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平台下收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客户端的多个SIM卡的信息。
为了收集客户端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首先要获取各个SIM卡的信息,例如获取各个SIM卡的ICCID(Integrate circuit card identity,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以及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信息。其中ICCID是SIM卡里固化的信息,共有20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运营商代码,后面14位中有2-3位为省份代码,也即ICCID反映了SIM卡所属的运营商平台以及归属地。IMSI信息是区别移动用户的有效信息,存储在SIM卡中,其总长度不超过15位,IMSI信息可作为SIM卡的唯一识别号。除此之外,还可获取SIM卡的主号码。
步骤S101,根据各个SIM卡的信息识别SIM卡所属运营商平台的信息。
在获取到各个SIM卡的信息之后,客户端根据各个SIM卡的信息识别SIM卡所属运营商平台的信息。例如,在获取的各个SIM卡的ICCID之后,各个SIM卡的ICCID前6位的运营商代码就是SIM卡所属运营商平台的信息。
步骤S102,向各个SIM卡所属的运营商平台分别发送各个SIM卡的标识号,以从所述运营商平台查询SIM卡是否开通副号码业务,若开通副号码业务,获取与SIM卡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
可选的,客户端向各个SIM卡所属的运营商平台分别发送各个SIM卡的IMSI信息,运营商平台在接收到SIM卡的IMSI信息后,查询SIM卡是否开通副号码业务,若未开通副号码业务,则运营商平台向客户端返回该SIM卡未开通副号码业务的信息,并且可以返回该运营商平台是否支持开通副号码业务的信息;若开通副号码业务,则运营商平台获取与SIM卡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
具体地,若某个SIM卡开通副号码业务,其对应的运营商平台会记录该SIM卡的标识号、SIM卡对应的主号码以及SIM卡对应的副号码的绑定关系,除此之外还记录有每个副号码的相关信息,包含通信策略和业务信息。当运营商平台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SIM卡的标识号后,可查询与之绑定的上述信息返回给客户端。
步骤S103,将SIM卡的标识号、SIM卡对应的主号码、SIM卡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进行绑定并存储为SIM卡的实例。
这里SIM卡的实例是后续客户端用户使用副号码业务时可供利用的实例。例如,后续客户端用户想要使用SIM卡的某个副号码打电话或发短信时,可从对应的SIM卡的实例中查找副号码的通信策略,利用实例中记录的通信策略实现打电话或发短信的业务;再例如,后续客户端用户想要查询SIM卡的某个副号码的业务信息(如资费信息)时,也是从对应的SIM卡的实例中查找副号码的业务信息,以供用户参考。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各个SIM卡的信息识别SIM卡所属运营商平台的信息,从各个SIM卡所属的运营商平台查询是否开通副号码业务,若开通副号码业务,获取与SIM卡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将SIM卡的标识号、SIM卡对应的主号码、SIM卡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进行绑定并存储为SIM卡的实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平台下收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的方案,最后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以实例的方式进行存储,便于后续客户端用户使用副号码业务有效利用。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多平台下收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客户端为双卡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即手机具有两个SIM卡,分别为SIM卡1和SIM卡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不仅限于双卡手机,也适用于多卡手机。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0,获取客户端的两个SIM卡的ICCID和IMSI信息。
分别获取SIM卡1和SIM卡2的ICCID和IMSI信息,另外,还可获取SIM卡1的主号码和SIM卡2的主号码。
步骤S201,根据各个SIM卡的ICCID识别SIM卡所属运营商平台的信息以及SIM卡所属地区信息。
对于SIM卡1,根据SIM卡1的ICCID的前6位运营商代码识别SIM卡1所属运营商平台为第一运营商平台。例如,SIM卡1的ICCID的前6位为898600,则识别SIM卡1所属运营商平台为中国移动。对于SIM卡2,根据SIM卡2的ICCID的前6位运营商代码识别SIM卡2所属运营商平台为第二运营商平台。例如,SIM卡2的ICCID的前6位为898603,则识别SIM卡2所属运营商平台为中国电信。
另外,根据各个SIM卡的ICCID后面14位中表示省份代码的数字,可获取各个SIM卡的所属地区信息。
在上述例子中,SIM卡1和SIM卡2所属运营商平台不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SIM卡1和SIM卡2所属运营商平台可以相同。
步骤S202,对于SIM卡1,向SIM卡1所属的第一运营商平台发送SIM卡1的IMSI信息,执行步骤S204。
本实施例中,IMSI信息用作SIM卡的标识号,用来标识SIM卡。
步骤S203,对于SIM卡2,向SIM卡2所属的第二运营商平台发送SIM卡2的IMSI信息,执行步骤S208。
步骤S204,从第一运营商平台查询SIM卡1是否开通副号码业务,若是,则执行步骤S205;否则,执行步骤S207。
步骤S205,从第一运营商平台获取与SIM卡1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
若SIM卡1开通副号码业务,第一运营商平台会记录SIM卡1的IMSI信息、SIM卡1对应的主号码以及SIM卡1对应的副号码的绑定关系,除此之外还记录有每个副号码的相关信息,包含通信策略和业务信息。
例如,用户的SIM卡1的主号码为A,用户在SIM卡1中开通副号码业务,并且申请了一个副号码a,那么第一运营商平台记录如表1所示的信息:
表1
上述副号码a的通信策略具体为:副号码对应的前插码以及使用该前插码进行通信的策略。为了区分主号码业务,副号码业务需要指定前插码,在用户使用副号码拨打电话、接听电话、发送短信或接收短信时,利用指定的前插码以及使用该前插码进行通信的策略实现上述业务。对于不同的运营商来说,可选择不同的副号码通信策略,例如指定不同的前插码以及对应的不同的策略。
例如,第一运营商平台为SIM卡1的副号码a指定前插码为18,并且配置如下策略:在用户使用副号码a拨打电话时,需要在被叫号码前插入前插码18的通信策略;在用户接听呼叫副号码a的电话时,通过解析主叫号码前插入的前插码识别对副号码a的呼叫。发送、接收短信与拨打、接听电话类似,不再赘述。
除了通信策略以外,副号码的相关信息还可包含如下业务信息:
(1)副号码的类型标识,该类型标识用于标识副号码是真实副号码或虚拟副号码。副号码分为真实副号码和虚拟副号码两类,其中真实副号码与主号码的位数一样,都是11位,而且两者格式也类似;虚拟副号码的位数和格式不限,可以为8位,类似于固定电话。真实副号码和虚拟副号码的区别在于,真实副号码可发送和接收短信,虚拟副号码则不可以。
(2)副号码的资费信息和资费类型。副号码的资费信息可以为套餐定制信息、套餐有效期、电话剩余时间、短信剩余条数等信息,资费类型可以为半年包或月包等类型。
(3)副号码的开机状态信息。用户通过客户端可单独设置某个副号码处于关机状态,因此第一运营商平台记录有用户设置的副号码的开机状态信息为开机或关机。
步骤S206,将SIM卡1的IMSI、SIM卡1对应的主号码、SIM卡1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进行绑定并存储为SIM卡1的实例,方法结束。
客户端在获取上述表1所示的信息内容之后,将这些信息内容绑定存储为SIM卡1的实例。
步骤S207,将SIM卡1的IMSI、SIM卡1未开通副号码业务的信息、以及该SIM卡1的运营商平台是否支持开通副号码业务的信息进行绑定并存储为SIM卡1的实例,方法结束。
若SIM卡1未开通副号码业务,则客户端将SIM卡1的IMSI、SIM卡1未开通副号码业务的信息、以及该SIM卡1的运营商平台是否支持开通副号码业务的信息进行绑定存储为SIM卡1的实例。
步骤S208,从第二运营商平台查询SIM卡2是否开通副号码业务,若是,则执行步骤S209;否则,执行步骤S211。
步骤S209、从第二运营商平台获取与SIM卡2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
若SIM卡2开通副号码业务,第二运营商平台会记录SIM卡2的IMSI信息、SIM卡2对应的主号码以及SIM卡2对应的副号码的绑定关系,除此之外还记录有每个副号码的相关信息,包含通信策略和业务信息。
例如,用户的SIM卡2的主号码为B,用户在SIM卡2中开通副号码业务,并且申请了两个副号码b1和b2,那么第二运营商平台记录如表2所示的信息:
表2
上述副号码b1和b2的通信策略具体为:副号码对应的前插码以及使用该前插码进行通信的策略。为了区分主号码业务,副号码业务需要指定前插码,在用户使用副号码拨打电话、接听电话、发送短信或接收短信时,利用指定的前插码以及使用该前插码进行通信的策略实现上述业务。对于不同的运营商来说,可选择不同的副号码通信策略,例如指定不同的前插码以及对应的不同的策略。
例如,第二运营商平台为SIM卡2的副号码b1和b2指定前插码为16(这与第一运营商平台所指定的前插码不同),并且配置如下策略:在用户使用副号码b1或b2拨打电话时,需要在被叫号码前插入前插码和副号码编号的通信策略,例如在被叫号码前插入161,其中16为前插码,1为副号码b1的编号;在用户接听呼叫副号码b1或b2的电话时,通过解析主叫号码前插入的前插码和副号码编号识别对副号码b1或b2的呼叫。发送、接收短信与拨打、接听电话类似,不再赘述。第二运营商平台所配置的策略不仅限于此,也可以配置与第一运营商平台所不同的其它策略,
除了通信策略以外,副号码的相关信息还可包含如下业务信息:(1)副号码的类型标识;(2)副号码的资费信息和资费类型;(3)副号码的开机状态信息。有关该业务信息的描述可参见上面所述内容。
步骤S210,将SIM卡2的IMSI、SIM卡2对应的主号码、SIM卡2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进行绑定并存储为SIM卡2的实例,方法结束。
客户端在获取上述表2所示的信息内容之后,将这些信息内容绑定存储为SIM卡2的实例。
步骤S211,将SIM卡2的IMSI、SIM卡2未开通副号码业务的信息、以及该SIM卡2的运营商平台是否支持开通副号码业务的信息进行绑定并存储为SIM卡2的实例,方法结束。
若SIM卡2未开通副号码业务,则客户端将SIM卡2的IMSI、SIM卡2未开通副号码业务的信息、以及该SIM卡2的运营商平台是否支持开通副号码业务的信息进行绑定存储为SIM卡2的实例。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步骤所得到的SIM卡1和SIM卡2的实例是后续客户端用户使用副号码业务时可供利用的实例。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示例来说明实例的应用性。
示例一,假设SIM卡1的实例记录的是SIM卡1的IMSI、SIM卡1对应的主号码、以及SIM卡1未开通副号码业务的信息:
客户端可根据SIM卡1的实例的记录向用户呈现用于通知开通副号码业务的提示信息;如果用户选择在SIM卡1上开通副号码业务,则客户端在接收到用户选择开通副号码业务的指示消息之后,执行开通副号码业务的流程。
示例二,假设SIM卡2的实例记录的是SIM卡2的IMSI、SIM卡2对应的主号码、SIM卡2对应的两个副号码以及每个副号码的相关信息:
当后续客户端用户想要使用SIM卡2的副号码b1拨打电话、接听电话、发送短信或接收短信时,可从对应的SIM卡2的实例中查找副号码b1的通信策略,利用实例中记录的通信策略实现使用副号码b1拨打电话、接听电话、发送短信或接收短信的业务。举例来说,在使用副号码b1拨打电话时,在被叫号码前插入161,其中16为前插码,1为副号码编号;第二运营商平台接收到该呼叫请求后,通过解析被叫号码前插入的前插码和副号码编号识别是副号码b1发起的呼叫请求,并将该呼叫请求发送至被叫方。在用户接听呼叫副号码b1的电话时,通过解析主叫号码前插入的161识别是对副号码b1的呼叫。发送、接收短信与拨打、接听电话类似,不再赘述。
当后续客户端用户想要查询SIM卡2的副号码b2的业务信息(如资费信息)时,也是从对应的SIM卡2的实例中查找副号码b2的业务信息,以供用户参考。
本实施例通过以双卡手机为例介绍了客户端在两个平台下收集SIM卡1和SIM卡2的副号码信息的方案,最后将两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以实例的方式进行存储,便于后续客户端用户使用副号码业务有效利用。两个SIM卡的实例可以记录SIM卡是否开通副号码业务的信息,若开通副号码业务,SIM卡的实例可进一步记录与副号码有关的通信策略和业务信息,以供当客户端用户使用副号码业务时,通过查询实例获得通信策略指导业务使用,也可通过查询实例获得业务信息供用户参考;若未开通副号码业务,SIM卡的实例还可以进一步记录该运营商平台是否支持开通副号码业务的信息,以便在运营商支持副号码业务的情况下对用户进行开通副号码业务的提醒。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客户端的功能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客户端包括:SIM卡信息获取模块300、识别模块301、查询模块302以及实例存储模块303。
SIM卡信息获取模块300,适于获取客户端的多个SIM卡的信息。进一步的,SIM卡信息获取模块300具体适于获取客户端的多个SIM卡的ICCID和IMSI信息,其中IMSI信息为SIM卡的标识号。
识别模块301,适于根据各个SIM卡的信息识别SIM卡所属运营商平台的信息;进一步的,识别模块301具体适于:根据各个SIM卡的ICCID识别SIM卡所属运营商平台的信息以及SIM卡所属地区信息。
查询模块302,适于向各个SIM卡所属的运营商平台分别发送各个SIM卡的标识号,以从运营商平台查询SIM卡是否开通副号码业务,若开通副号码业务,获取与SIM卡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
进一步的,查询模块302适于获取如下副号码的相关信息:副号码对应的前插码、使用前插码进行通信的策略;以及,副号码的类型标识,该类型标识用于标识副号码是真实副号码或虚拟副号码;和/或,副号码的资费信息和资费类型;和/或,副号码的开机状态信息。
实例存储模块303,适于将SIM卡的标识号、SIM卡对应的主号码、SIM卡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进行绑定并存储为SIM卡的实例。实例存储模块303还适于:若查询模块302从运营商平台查询到SIM卡未开通副号码业务,则将SIM卡的标识号、SIM卡未开通副号码业务的信息以及该SIM卡的运营商平台是否支持开通副号码业务的信息进行绑定并存储为SIM卡的实例。
进一步的,该客户端还包括:
提示模块304,适于若查询模块302从运营商平台查询到SIM卡未开通副号码业务,向用户呈现用于通知开通副号码业务的提示信息;
副号码业务模块305,适于在接收到用户选择开通副号码业务的指示消息之后,执行开通副号码业务的流程。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客户端,通过各个SIM卡的信息识别SIM卡所属运营商平台的信息,从各个SIM卡所属的运营商平台查询是否开通副号码业务,若开通副号码业务,获取与SIM卡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将SIM卡的标识号、SIM卡对应的主号码、SIM卡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进行绑定并存储为SIM卡的实例。该客户端提供了一种多平台下收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的方案,最后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以实例的方式进行存储,便于后续客户端用户使用副号码业务有效利用。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客户端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本发明公开了:A1、一种多平台下收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的方法,包括:
获取客户端的多个SIM卡的信息;
根据各个SIM卡的信息识别SIM卡所属运营商平台的信息;
向各个SIM卡所属的运营商平台分别发送各个SIM卡的标识号,以从所述运营商平台查询SIM卡是否开通副号码业务,若开通副号码业务,获取与SIM卡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
将所述SIM卡的标识号、SIM卡对应的主号码、SIM卡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进行绑定并存储为所述SIM卡的实例。
A2、根据A1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取客户端的多个SIM卡的信息具体为:获取客户端的多个SIM卡的ICCID和IMSI信息,其中IMSI信息为SIM卡的标识号。
A3、根据A2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各个SIM卡的信息识别SIM卡所属运营商平台的信息进一步为:根据各个SIM卡的ICCID识别SIM卡所属运营商平台的信息以及SIM卡所属地区信息。
A4、根据A1-A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副号码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副号码对应的前插码、使用前插码进行通信的策略。
A5、根据A4所述的方法,所述副号码的相关信息还包括:
所述副号码的类型标识,所述类型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副号码是真实副号码或虚拟副号码;
和/或,所述副号码的资费信息和资费类型;
和/或,所述副号码的开机状态信息。
A6、根据A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若从所述运营商平台查询到SIM卡未开通副号码业务,则将所述SIM卡的标识号、SIM卡未开通副号码业务的信息和/或所述运营商平台是否支持开通副号码业务的信息进行绑定并存储为所述SIM卡的实例。
A7、根据A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若从所述运营商平台查询到SIM卡未开通副号码业务,向用户呈现用于通知开通副号码业务的提示信息;
在接收到用户选择开通副号码业务的指示消息之后,执行开通副号码业务的流程。
本发明还公开了:B8、一种客户端,包括:
SIM卡信息获取模块,适于获取客户端的多个SIM卡的信息;
识别模块,适于根据各个SIM卡的信息识别SIM卡所属运营商平台的信息;
查询模块,适于向各个SIM卡所属的运营商平台分别发送各个SIM卡的标识号,以从所述运营商平台查询SIM卡是否开通副号码业务,若开通副号码业务,获取与SIM卡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
实例存储模块,适于将所述SIM卡的标识号、SIM卡对应的主号码、SIM卡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进行绑定并存储为所述SIM卡的实例。
B9、根据B8所述的客户端,所述SIM卡信息获取模块具体适于:获取客户端的多个SIM卡的ICCID和IMSI信息,其中IMSI信息为SIM卡的标识号。
B10、根据B9所述的客户端,所述识别模块具体适于:根据各个SIM卡的ICCID识别SIM卡所属运营商平台的信息以及SIM卡所属地区信息。
B11、根据B8-B10任一项所述的客户端,所述查询模块进一步适于获取如下副号码的相关信息:所述副号码对应的前插码、使用前插码进行通信的策略。
B12、根据B11所述的客户端,所述查询模块进一步适于获取如下副号码的相关信息:
所述副号码的类型标识,所述类型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副号码是真实副号码或虚拟副号码;
和/或,所述副号码的资费信息和资费类型;
和/或,所述副号码的开机状态信息。
B13、根据B8所述的客户端,所述实例存储模块进一步适于:若所述查询模块从所述运营商平台查询到SIM卡未开通副号码业务,则将所述SIM卡的标识号、SIM卡未开通副号码业务的信息和/或所述运营商平台是否支持开通副号码业务的信息进行绑定并存储为所述SIM卡的实例。
B14、根据B13所述的客户端,还包括:
提示模块,适于若所述查询模块从所述运营商平台查询到SIM卡未开通副号码业务,向用户呈现用于通知开通副号码业务的提示信息;
副号码业务模块,适于在接收到用户选择开通副号码业务的指示消息之后,执行开通副号码业务的流程。

Claims (12)

1.一种多平台下收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的方法,包括:
获取客户端的多个SIM卡的信息,其中,SIM卡的信息包括ICCID、IMSI信息和主号码,IMSI信息为SIM卡的标识号;
根据各个SIM卡的信息识别SIM卡所属运营商平台的信息;
向各个SIM卡所属的运营商平台分别发送各个SIM卡的标识号,以从所述运营商平台查询SIM卡是否开通副号码业务,若开通副号码业务,获取与SIM卡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
将所述SIM卡的标识号、SIM卡对应的主号码、SIM卡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进行绑定并存储为所述SIM卡的实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各个SIM卡的信息识别SIM卡所属运营商平台的信息进一步为:根据各个SIM卡的ICCID识别SIM卡所属运营商平台的信息以及SIM卡所属地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所述副号码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副号码对应的前插码、使用前插码进行通信的策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副号码的相关信息还包括:
所述副号码的类型标识,所述类型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副号码是真实副号码或虚拟副号码;
和/或,所述副号码的资费信息和资费类型;
和/或,所述副号码的开机状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若从所述运营商平台查询到SIM卡未开通副号码业务,则将所述SIM卡的标识号、SIM卡未开通副号码业务的信息和/或所述运营商平台是否支持开通副号码业务的信息进行绑定并存储为所述SIM卡的实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若从所述运营商平台查询到SIM卡未开通副号码业务,向用户呈现用于通知开通副号码业务的提示信息;
在接收到用户选择开通副号码业务的指示消息之后,执行开通副号码业务的流程。
7.一种客户端,包括:
SIM卡信息获取模块,适于获取客户端的多个SIM卡的信息,其中,SIM卡的信息包括ICCID、IMSI信息和主号码,IMSI信息为SIM卡的标识号;
识别模块,适于根据各个SIM卡的信息识别SIM卡所属运营商平台的信息;
查询模块,适于向各个SIM卡所属的运营商平台分别发送各个SIM卡的标识号,以从所述运营商平台查询SIM卡是否开通副号码业务,若开通副号码业务,获取与SIM卡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
实例存储模块,适于将所述SIM卡的标识号、SIM卡对应的主号码、SIM卡对应的至少一个副号码以及副号码的相关信息进行绑定并存储为所述SIM卡的实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客户端,所述识别模块具体适于:根据各个SIM卡的ICCID识别SIM卡所属运营商平台的信息以及SIM卡所属地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客户端,所述查询模块进一步适于获取如下副号码的相关信息:所述副号码对应的前插码、使用前插码进行通信的策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客户端,所述查询模块进一步适于获取如下副号码的相关信息:
所述副号码的类型标识,所述类型标识用于标识所述副号码是真实副号码或虚拟副号码;
和/或,所述副号码的资费信息和资费类型;
和/或,所述副号码的开机状态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客户端,所述实例存储模块进一步适于:若所述查询模块从所述运营商平台查询到SIM卡未开通副号码业务,则将所述SIM卡的标识号、SIM卡未开通副号码业务的信息和/或所述运营商平台是否支持开通副号码业务的信息进行绑定并存储为所述SIM卡的实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客户端,还包括:
提示模块,适于若所述查询模块从所述运营商平台查询到SIM卡未开通副号码业务,向用户呈现用于通知开通副号码业务的提示信息;
副号码业务模块,适于在接收到用户选择开通副号码业务的指示消息之后,执行开通副号码业务的流程。
CN201410483754.7A 2014-09-19 2014-09-19 多平台下收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的方法、客户端 Active CN1042027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83754.7A CN104202742B (zh) 2014-09-19 2014-09-19 多平台下收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的方法、客户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83754.7A CN104202742B (zh) 2014-09-19 2014-09-19 多平台下收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的方法、客户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2742A CN104202742A (zh) 2014-12-10
CN104202742B true CN104202742B (zh) 2018-03-23

Family

ID=52087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83754.7A Active CN104202742B (zh) 2014-09-19 2014-09-19 多平台下收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的方法、客户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027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7225A (zh) * 2015-12-10 2016-02-24 成都工百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虚拟sim/usim卡鉴权管理云平台
CN106028307A (zh) * 2016-05-12 2016-10-1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及单卡多通信号码通信控制方法、装置
CN106060799A (zh) * 2016-05-16 2016-10-2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单卡多通信号码的获取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06792634B (zh) * 2016-11-24 2020-04-14 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中实现一卡多号的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8513280B (zh) * 2018-04-08 2019-08-02 远特(北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iccid信息实现sim卡归属渠道、开卡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64737A1 (en) * 2003-12-31 2005-07-28 Jason Brown Multiple subscription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card
CN101106820A (zh) * 2007-06-27 2008-01-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基于一卡多号技术的定制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1212729A (zh) * 2006-12-31 2008-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一卡多号业务的装置及方法
CN102821380A (zh) * 2012-08-01 2012-12-1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移动终端一卡多号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64737A1 (en) * 2003-12-31 2005-07-28 Jason Brown Multiple subscription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card
CN101212729A (zh) * 2006-12-31 2008-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一卡多号业务的装置及方法
CN101106820A (zh) * 2007-06-27 2008-01-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基于一卡多号技术的定制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2821380A (zh) * 2012-08-01 2012-12-1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移动终端一卡多号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2742A (zh) 201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2742B (zh) 多平台下收集各个sim卡的副号码信息的方法、客户端
US9100500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of providing local access number calling features
CN1759628B (zh) 为移动站提供手动选择通信网络的方法和设备
CN101494921B (zh) 安装有用户身份模块的场外电信终端的呼叫处理
CN107592971A (zh) 使能多线路呼叫终止和发起的客户端应用程序
CN100349494C (zh) 移动用户跨域漫游的方法
CN1231107A (zh) 用于国际漫游移动站的蜂窝电话网络路由选择方法和设备
ATE286641T1 (de)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behandlung von mehrfachanmeldungen
CN104854852B (zh) 用于为电话通话的语音到文本转录确定语言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70440B (zh) 一种呼叫转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079191A (zh) 在ims网络和传统网络之间同步呼叫特征数据
CN102106165B (zh) 通信系统、通信方法
CN102870398A (zh) 用于处置匿名呼叫的方法和器件
CN103327468B (zh) 为同一个手机号码提供主副sim卡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AU2012311291A1 (en) Managing mobile device identities
US20090034707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One Card Multiple Numbers Service
CN103716772A (zh) 业务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5577956B (zh) 一种信息提示方法和装置
CN109462619A (zh) 呼叫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4301490A (zh) 一种将通信对象与记录相关联的方法及智能移动终端
CN109672688A (zh) 呼叫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984182A (zh) 显示主叫所呼叫的号码及回拨的方法
CN1859498B (zh) 电话号码租用的实现方法
CN104469720B (zh) 一种回拨来电的方法及系统
CN104202459B (zh) 集成主号码和副号码的通讯录的管理方法及客户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8

Address after: Room 801, 8th floor, No. 104, floors 1-19, building 2, yard 6, Jiuxianqiao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8 room 112, block D, 28 new street, new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Desheng Park)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