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95985A - 一种用于改善河渠水质的植物格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改善河渠水质的植物格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95985A
CN104195985A CN201410429612.2A CN201410429612A CN104195985A CN 104195985 A CN104195985 A CN 104195985A CN 201410429612 A CN201410429612 A CN 201410429612A CN 104195985 A CN104195985 A CN 1041959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anals
rivers
gri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296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95985B (zh
Inventor
刘群
郑正
聂耳
罗兴章
杨晓英
王东
单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d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d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42961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959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95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95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959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959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面源污染(非点源)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改善河渠水质的植物格栅。该植物格栅主要由格栅、外端稳定墙(包括进水墙、排水墙等)及填料区组成,整个装置建于渠道或内河中,格栅设置于沟渠或内河前端,外端稳定墙采用钢混或砖混结构,设置于格栅下游。本发明用于生长微生物及水生植物,改善水泥硬化沟渠及内河径流水质,主要解决沟渠及内河堤岸和河床的硬化导致其内难以生长植物、光滑的内界面缺失了微生物附着生长的介质、水泥及混凝土制品隔断其径流与土壤的接触,散失了土壤的自净能力等问题,适用于农村农业径流、城市径流的处理,特别适用于以后水泥硬化沟渠及内河径流的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改善河渠水质的植物格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面源污染(非点源)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改善河渠水质的植物格栅。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水泥及混凝土制品广泛的运用于城市及农村排水渠道、内河的建设,杜绝了渠道及内河杂草的生长,有利于渠道及内河排水通畅,保证渠道及内河的泄洪,同时,水泥硬化渠道也有效的保持了渠道及内河水土流失,减少了疏通沟渠及内河所带来的人工及机械开支,减小了管理成本。但同时,沟渠及内河堤岸和河床的硬化导致其内难以生长植物;光滑的内界面缺失了微生物附着生长的介质;水泥及混凝土制品隔断其径流与土壤的接触,散失了土壤的自净能力等,这些新的情况产生也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内河水体变黑变臭;黑臭水体排入河湖引起下游水体水质恶化等。针对这些问题,生态沟渠、生态护坡及堤岸等的发明和应用,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排水沟渠、内河的沿程自净能力,有效的改善了城市、农村径流的水质,而生态沟渠等系列技术运用于原有水泥硬化的沟渠及内河时,需要对混凝土拆除后重新设计及建设,建设成本较高。
本发明提及的植物格栅,针对水泥及混凝土制品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一种生态补救措施,具有微生物及水生植物生长良好、径流水质改善明显、投资省、且不影响沟渠或内河原有排水及泄洪功能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改善河渠(包括内河或沟渠)水质的植物格栅,以解决沟渠及内河堤岸和河床的硬化导致其内难以生长植物,光滑的内界面缺失了微生物附着生长的介质,水泥及混凝土制品隔断其径流与土壤的接触,散失了土壤的自净能力等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植物格栅,设置于沟渠或内河中,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格栅1、外端稳定墙以及填料区4;格栅1设置在河渠前端 ,外端稳定墙以及填料区4构成一处理单元,处理单元位于河渠中、格栅1的下游10—80米处。 
对于宽度较大(如宽度大于4米)的河渠,所述稳定墙包括进水墙2、排水墙3和连接墙5,与河渠堤岸一侧形成直角梯形,直角梯形围成的区域即为填料区4;稳定墙和填料区组成一处理单元,河渠中至少设置2个这样的处理单元,这2个处理单元分别靠河渠堤岸的一侧;在直角梯形中,河渠堤岸一侧为直角梯形底边,进水墙2为直角梯形斜边,迎着水流方向,排水墙3为直角梯形的直角边,背着水流方向,连接墙5连接于进水墙2和排水墙外端之间,为直角梯形的上底边;直角梯形的高度a(即河渠堤岸与连接墙5之间的距离,也是排水墙3的长度)为河渠宽度的一半,上底长c:高度a比值为1-5,(下底长b-上底长c): 高度a比值为1-3,2个处理单元之间的距离d:高度a比值为1-2。
本发明中,稳定墙可采用钢筋砖混结构。 
本发明中,所述的格栅1可用于截留径流所携带的固体垃圾,格栅1中的栅条间距为1cm-5cm。 
本发明中,所述的外端稳定墙上平面在同一水平位,墙体高度为30-50 cm。具体由河渠深度确定。 
所述的进水墙2水流方向留有孔道,便于水流通过,孔道口面积为进水墙2面积的10-50%。所述的排水墙3水流方向留有与进水墙2上类似大小的孔道。
所述的进水墙2截面为下宽上窄的直角梯形,梯形斜边迎着水流方向。
所述的排水墙3和连接墙5为直立墙,截面为矩形。
本发明中,所述的填料区4中所使用的填料可为卵石、碎石、青石、粗砂及吸湿性的颗粒填料,如陶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填料区4中可种植香蒲、芦苇、水葱、茭白等宿根类挺水植物。
本发明中,若植物格栅建设地点渠道及内河宽度比较窄(<4m),植物格栅的处理单元可采用矩形形状,即外端稳定墙包括进水墙2、排水墙3,进水墙2及排水墙3两端分别与两侧堤岸相接,构成矩形(这里没有连接墙5),取植物格栅长度f:宽度e的比值为2-5,矩形格栅至少建设1个,其余条件保持不变。
本发明的植物格栅一般建于沟渠或内河水流平缓地带,若水流较急,应在上游建立拦水坝或拦水墙,以减缓水流速度。
本发明提供的植物格栅,可使微生物及水生植物生长良好,投资省,可用于水泥硬化沟渠及内河径流水质改善。适用于农村农业径流、城市径流的处理,特别适用于以后水泥硬化沟渠及内河径流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处理单元为直角梯形的植物格栅结构图示 。
图2为处理单元为矩形的植物格栅结构图示 。
图中标号:1为格栅,2为进水墙,3为排水墙,4为填料区,5为连接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基本资料:某城市内河径流,主要为雨水径流、污水管网跑冒滴漏及沿河居民排水,水流平缓,水质为劣五类,水体中含大量的固体垃圾,SS高达200,上面生长了大量的浮萍,内河宽度10m,平日水深为40cm,汛期水深3m,内河河床及河堤硬化时间为3年。
参照图1所示,由外端稳定墙(包括进水墙2、排水墙3和连接墙5)及填料区4组成,外端稳定墙采用砖混结构,说明如下:
在处理单元上游50m处设置格栅,格栅为角铁焊制,格栅的栅条间距为3cm,高度为50cm,环卫工人每周清理格栅1次。设置图1直角梯形处理单元2对共4个,其中,高度a=5m,下底长b=20m,上底长c=10m,2个处理单元之间的距离d=15m。外端稳定墙(包括进水墙2、排水墙3和连接墙5)墙体离河床高度为30cm,进水墙2为穿孔花墙,孔尺寸为12mm×12cm,进水墙上端面宽度24cm,下底面宽度为50cm,排水墙3和连接墙5宽度为24cm直立墙。填料区4内使用的填料为:下层为10cm粒径4-8cm的碎石,中层为10cm粒径1-2cm的净水陶粒,上层为粒径2-4cm的碎石。各处理单元填料区4内种植相同品种的水生植物,由水流方向,前2个种植芦苇,后2个分别种植香蒲及水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经过2个月的运行,水体变清,表面浮萍及固体垃圾消失,SS减小到40,同时,对COD、TN、TP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并且形成了沿河的湿地景观。
实施例2:
基本资料:某农村排水渠道,主要为农业及居民排水等,水体呈黑色,发臭,水体表面含有大量的固体垃圾,夏日可见黑膜产生,渠道宽度3m,渠道深度1m,平日水深为30cm,流速不超过1m/日,汛期满渠,硬化时间达5年,为该村有名的臭水沟。
参照图2所示,外端稳定墙(包括进水墙2、排水墙3)及填料区4组成,采用砖混结构。说明如下:
在处理单元上游10m处设置格栅,格栅为角铁焊制,格栅的栅条间距为4cm,高度为50cm,村委会组织工人每周清理格栅1次。设置图2矩形植物格栅单元3个,其中,宽度e=3m,长度f=10m,格栅间距5m,进水墙2、排水墙3直接与渠堤相接,墙体离河床高度为40cm,进水墙2为穿孔花墙,孔尺寸为12mm×12cm,进水墙上端面宽度24cm,下底面宽度为50cm,排水墙3和连接墙5宽度为24cm直立墙。填料区4内使用的填料为混合砂石料。第一个处理单元填料区4内种植芦苇,第二三个处理单元填料区4内种植多种宿根类挺水植物,主要有芦苇、香蒲、水葱及茭白等。
经过3个月的运行,水质明显变清,某次的监察数据如下: 

Claims (8)

1.一种用于改善河渠水质的植物格栅,设置于沟渠或内河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外端稳定墙以及填料区;格栅设置在河渠前端,外端稳定墙以及填料区构成一处理单元,处理单元位于河渠中、格栅的下游;
对于宽度大于4米的河渠,所述外端稳定墙包括进水墙、排水墙和连接墙,与河渠堤岸一侧围成直角梯形,直角梯形围成的区域即为填料区;稳定墙和填料区组成一处理单元,河渠中至少设置2个这样的处理单元,这2个处理单元分别靠河渠堤岸的一侧;在直角梯形中,河渠堤岸一侧为直角梯形底边,进水墙为直角梯形斜边,迎着水流方向,排水墙为直角梯形的直角边,背着水流方向,连接墙连接于进水墙和排水墙外端之间,为直角梯形的上底边;直角梯形的高度a为河渠宽度的一半,上底长c:高度a比值为1-5,(下底长b-上底长c):高度a比值为1-3,2个处理单元之间的距离d:高度a比值为1-2;
对于宽度小于4米的河渠,所述外端稳定墙包括进水墙、排水墙,进水墙2及排水墙两端分别与两侧堤岸相接,构成矩形,矩形长度f:河渠宽度e的比值为2-5,矩形格栅至少建设1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河渠水质的植物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端稳定墙采用钢筋砖混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河渠水质的植物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格栅中的格子间距为1cm-5cm。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于改善河渠水质的植物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端稳定墙上平面在同一水平位,墙体高度为30-50 cm。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于改善河渠水质的植物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墙水流方向留有孔道,孔道口面积为进水墙2面积的10-50%;所述的排水墙3水流方向留有与进水墙2上类似大小的孔道。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于改善河渠水质的植物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墙截面为下宽上窄的直角梯形,梯形斜边迎着水流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于改善河渠水质的植物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区中所使用的填料为卵石、碎石、青石、粗砂及吸湿性的颗粒填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于改善河渠水质的植物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区中种植香蒲、芦苇、水葱、茭白等宿根类挺水植物。
CN201410429612.2A 2014-08-28 2014-08-28 一种用于改善河渠水质的植物格栅 Active CN1041959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29612.2A CN104195985B (zh) 2014-08-28 2014-08-28 一种用于改善河渠水质的植物格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29612.2A CN104195985B (zh) 2014-08-28 2014-08-28 一种用于改善河渠水质的植物格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95985A true CN104195985A (zh) 2014-12-10
CN104195985B CN104195985B (zh) 2016-05-25

Family

ID=52081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29612.2A Active CN104195985B (zh) 2014-08-28 2014-08-28 一种用于改善河渠水质的植物格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9598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6169A (zh) * 2018-03-01 2019-08-23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微污染河流治理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6689A (ja) * 1993-11-13 1995-05-30 Nisshoku Corp 水の浄化方法
CN2775132Y (zh) * 2005-02-03 2006-04-26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净水石笼
CN101775789A (zh) * 2010-02-08 2010-07-14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利用复合流人工湿地进行河道护坡的方法
CN101863584A (zh) * 2010-04-29 2010-10-20 重庆大学 针对小区灰水的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联合处理系统
CN102674631A (zh) * 2012-05-10 2012-09-19 复旦大学 一种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6689A (ja) * 1993-11-13 1995-05-30 Nisshoku Corp 水の浄化方法
CN2775132Y (zh) * 2005-02-03 2006-04-26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净水石笼
CN101775789A (zh) * 2010-02-08 2010-07-14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利用复合流人工湿地进行河道护坡的方法
CN101863584A (zh) * 2010-04-29 2010-10-20 重庆大学 针对小区灰水的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联合处理系统
CN102674631A (zh) * 2012-05-10 2012-09-19 复旦大学 一种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义锋等: "岸坡特定生态系统对河渠微型生物群落的影响", 《东南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6169A (zh) * 2018-03-01 2019-08-23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微污染河流治理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95985B (zh) 2016-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2303C (zh) 生态净污型复式河床湿地系统成型方法
CN100464028C (zh) 一种生态透水坝
CN103215920A (zh) 扇形多阶梯式生态缓冲型护岸系统
CN104631380A (zh) 一种岸边式梯级二维表面流滤水河床原位生态修复方法
CN104695377A (zh) 一种中小型直线化河道蜿蜒形态的构建方法
CN106702980B (zh) 防止沟壁土壤流失的农田生态排水沟渠构建方法
CN105753164B (zh) 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下沉式河道湿地系统及构建方法
CN111807645A (zh) 一种河道旁侧生态净化系统
CN203021406U (zh) 一种农田面源污染阶梯式潜流坝生态净化沟渠系统
CN103011497B (zh) 可反冲洗组合式农田面源污染截流净化系统
CN203080471U (zh) 一种扇形多阶梯式生态缓冲型护岸系统
CN104005364A (zh) 一种无动力河岸景观湿地水质净化系统
CN209923021U (zh) 一种阻控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塘系统
CN102211817B (zh) 一种净化山地小流域水体的多级生态透水坝
CN109912040A (zh) 阻控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塘系统
CN104481017A (zh) 利用生态沟塘系统防治山区/半山区农村面源污染的方法
CN104195985B (zh) 一种用于改善河渠水质的植物格栅
CN105804033A (zh) 一体式w型农田生态退水沟渠
CN204569552U (zh) 一种无动力下行流河岸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
CN212223754U (zh) 一种浅滩型河岸带表流湿地系统
CN109113032B (zh) 一种生态式可移动河流拦沙堰
CN110241781A (zh) 城市内陆河生态与堤岸园林景观综合治理方法
CN105986560A (zh) 一种修建楼式防洪堤及改造和利用河流滩地的方法
CN105804005B (zh) 一种挂壁式生态混凝土堤防及其构建方法
CN209338223U (zh) 一种生态沟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