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4933B - 一种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4933B
CN104184933B CN201310195199.3A CN201310195199A CN104184933B CN 104184933 B CN104184933 B CN 104184933B CN 201310195199 A CN201310195199 A CN 201310195199A CN 104184933 B CN104184933 B CN 1041849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reference model
imaged person
contours
pers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951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84933A (zh
Inventor
王丽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Oak Pacific Interactiv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Oak Pacific Interactiv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Oak Pacific Interactiv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Oak Pacific Interactiv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951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849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84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49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849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49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方法,包括:获取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根据特征信息生成脸部参考模型,该脸部参考模型包括脸型参考轮廓以及五官参考轮廓;照相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所述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以及所述脸部参考模型,其中,所述脸部参考模型在所述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上浮动显示。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装置。实施本发明可以在拍照时为被拍照者提供脸部参考模型,被拍照者只需要根据该脸部参考模型相应调整脸部的角度,即可拍出满意效果的照片。

Description

一种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面部拍照的时候,由于很多被拍照者并不具有理想的脸部结构,因此,正面拍照所得到的照片往往无法达到令被拍照者满意的效果。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只能是通过被拍照者调整其脸部与镜头之间的角度来达到良好的拍摄效果。对于拍照经验不足的被拍照者来说,其往往需要不停尝试不同的角度并进行拍照后从照片中筛选出令其满意的照片。对于拍照经验充足的拍照者来说,即使其了解自己最佳拍摄角度,但往往也无法一次就准确地将其脸部与镜头之间的角度调整到位。虽然被拍照者通过调整其脸部与镜头之间的角度最终的确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拍摄角度,但是,反复地调整不但容易使拍照者以及被拍照者感到不耐烦,还会导致拍摄效率以及成功率的低下。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可以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特征信息以及现有的理想脸部的结构标准生成所述被拍照者的脸部参考模型,该脸部参考模型包括脸型参考轮廓以及五官参考轮廓;
照相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所述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以及所述脸部参考模型,其中,所述脸部参考模型在所述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上浮动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方法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所述被拍照者的脸部的正面图像中的眉毛、眼睛、鼻、嘴、耳朵的轮廓线条、所述眼睛的长度以及所述眉线与鼻底线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该方法中根据特征信息生成脸部参考模型包括:根据所述长度和所述距离分别确定颧面的宽度和长度,并基于所述颧面的宽度和长度以及颞面、颧面与下颌角之间的比例标准生成所述脸型参考轮廓;基于所述脸型的参考轮廓、所述轮廓线条、以及脸部器官之间的位置标准生成五官参考轮廓;以及将所述五官参考轮廓与所述脸型参考轮廓进行组合,以生成所述脸部参考模型。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该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照相设备的显示屏中所显示的所述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调整所述脸部参考模型的显示位置和/或显示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该方法中所述照相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照相机以及摄像机。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特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
模型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征信息以及现有的理想脸部的结构标准生成所述被拍照者的脸部参考模型,该脸部参考模型包括脸型参考轮廓以及五官参考轮廓;
显示模块,用于在照相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所述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以及所述脸部参考模型,其中,所述脸部参考模型在所述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上浮动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装置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所述被拍照者的脸部的正面图像中的眉毛、眼睛、鼻、嘴、耳朵的轮廓线条、所述眼睛的长度以及所述眉线与鼻底线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该装置中所述模型生成模块根据所述长度和所述距离分别确定颧面的宽度和长度,并基于所述颧面的宽度和长度以及颞面、颧面与下颌角之间的比例标准生成所述脸型参考轮廓;所述模型生成模块基于所述脸型的参考轮廓、所述轮廓线条、以及脸部器官之间的位置标准生成五官参考轮廓;以及所述模型生成模块将所述五官参考轮廓与所述脸型参考轮廓进行组合,以生成所述脸部参考模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该装置还包括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照相设备的显示屏中所显示的所述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调整所述脸部参考模型的显示位置和/或显示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该装置中所述照相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照相机以及摄像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基于被拍照者脸部的特征信息、以及现有的理想脸部的结构标准,生成被拍照者的脸部参考模型,并在拍照时将该脸部参考模型提供给被拍照者,使得被拍照者可以根据该脸部参考模型调整其脸部的角度。由于该脸部参考模型既包含了被拍照者自身的特征信息、同时又符合理想脸部的结构标准,因此,被拍照者只需要根据该脸部参考模型相应调整脸部的角度,即可快速拍出满意效果的照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符合三庭五眼比例标准的脸部示意图;
图3是脸部参考模型浮动显示在实时脸部图像之上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用于实现本发明提供的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方法及装置的智能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阐释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方法。请参考图1,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方法流程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获取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
具体地,首先,对“被拍照者”和“拍照者”进行定义,其中,“被拍照者”表示位于照相设备镜头前的人,相应地,“拍照者”表示使用照相设备执行拍照动作的人。对于自拍行为来说,被拍照者和拍照者为同一人。
接着,对步骤S101进行说明。拍照前,根据被拍照者脸部的正面图像,获取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其中,获取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的三种常用方式如下:
第一种方式,当被拍照者正面面向照相设备的镜头时,照相设备捕捉被拍照者的脸部正面图像,然后照相设备基于该正面图像获取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照相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照相机、摄像机以及其他具有拍照功能的电子设备,为了简明起见,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第二种方式,将照相设备的镜头对准包含有被拍照者正面图像的照片,从中捕捉被拍照者的脸部正面图像,进而获得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与第一种方式相同,所述照相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照相机、摄像机以及其他具有拍照功能的电子设备。
第三种方式,将包含有被拍照者正面图像的照片输入电子设备中,由该电子设备对照片进行分析处理,获得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在这种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不仅仅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照相机、摄像机等照相设备,还可以是其他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电子产品,例如计算机等。
所述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是指可以用于描述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属性的信息,其中,脸部器官包括眉毛、眼睛、鼻、嘴以及耳朵。在本实施例中,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至少包括:
(1)被拍照者的眉毛、眼睛、鼻、嘴、耳朵的轮廓线条;
(2)被拍照者的眼睛的长度,即,眼睛内眼角与外眼角之间的距离;以及
(3)被拍照者的眉线与鼻底线之间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的技术手段,为了简明起见,在此对其过程不再进行赘述。
在步骤S102中,根据特征信息生成脸部参考模型,该脸部参考模型包括脸型参考轮廓以及五官参考轮廓。
具体地,在获取了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之后,基于现有的理想脸部的结构标准生成被拍照者的脸部参考模型。其中,所谓的理想脸部的结构标准是指符合大众审美观的理想的脸部的比例关系、以及脸部器官之间的位置关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理想脸部的结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I)脸部的长度和宽度符合“三庭五眼”的标准。请参考图2,图2是符合三庭五眼比例标准的脸部示意图。所谓的“三庭”是指上庭、中庭、下庭,其中,上庭是指从发际线至眉线,中庭是从眉线至鼻底线,下庭指从鼻底线至颏底线。通常,人们也将上庭、中庭以及下庭所包含的部位分别称为颞面、颧面以及下颌角。如果“三庭”的长度恰好相等,即,颞面、颧面与下颌角的长度的比例为1:1:1,则这样的脸部在长度的方向上(即纵向)的比例关系就是最好的。所谓的“五眼”是指理想脸型的宽度为五个眼睛的长度,就是以一个眼睛的长度为标准,从发际线到外眼角为一眼,从外眼角到内眼角为二眼,两个内眼角的距离为三眼,从内眼角到外眼角,又一个眼睛的长度为四眼,从外眼角再到发际线称为五眼。如果符合上述“五眼”的标准,则这样的脸部在宽度的方向上(即横向)的比例关系就是最好的。综上所述,同时符合“三庭”和“五眼”标准的脸部则是最为理想的脸部。
(II)脸部器官之间的最佳位置标准。眉毛的最佳位置位于上庭与中庭的交界处,眼睛的最佳位置位于头顶与颏底线的中间位置,鼻的最佳位置为鼻底线位于中庭与下庭的交界处,嘴的最佳位置位于下庭的中间(即鼻底线与嘴唇下边缘之间的距离等于嘴唇下边缘与颏底线之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耳朵的最佳位置为其上边缘与眉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III)颞面宽、颧面宽与下颌角宽之间比例关系是0.819:1:0.678,以及下颌角角度为116°。
基于上述理想脸部比例标准、以及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即可针对于被拍照者生成具有其自身特征的理想的脸部参考模型。其中,生成被拍照者的脸部参考模型的步骤如下:
首先,根据被拍照者的眉线与鼻底线之间的距离确定被拍照者颧面的长度(即中庭的长度),然后根据颞面、颧面与下颌角长度之间的比例标准(1:1:1),可以得到颞面和下颌角的长度,从而确定了脸部在纵向方向上的结构。接着,根据被拍照者眼睛的长度确定颧面的宽度,即五个眼睛的长度。当颧面的宽度确定后,可根据颞面宽、颧面宽与下颌角宽之间的比例标准(0.819:1:0.678)计算出颞面的宽度以及下颌角的宽度,从而确定了脸部在横向方向上的结构。在确定了脸部的长度和宽度后,基于该长度和宽度并结合下颌角的最佳角度(116°),即可生成被拍照者的脸型参考轮廓。
然后,根据脸部器官之间的最佳位置标准,在脸型参考轮廓中调整眉毛、眼睛、鼻、嘴、耳朵的位置,从而生成五官参考轮廓。
最后,将上述脸型参考轮廓和五官参考轮廓进行组合,即可生成被拍照者的脸部参考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标准(I)至标准(III)是理想脸部的结构标准中的基本标准,符合该标准的脸部已经可以被认为是理想的脸部。当然了,理想脸部的结构标准还包括其他可以令脸部结构更加完美的比例关系或位置关系,这些比例关系或位置关系均可根据实际需要应用于本发明中,为了简明起见,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S103中,照相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所述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以及所述脸部参考模型,其中,所述脸部参考模型在所述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上浮动显示。
具体地,请参考图3,图3是脸部参考模型浮动显示在实时脸部图像之上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照相时,照相设备的显示屏中除了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之外,还会显示脸部参考模型,其中,所述脸部参考模型浮动显示在所述实时脸部图像之上。由于使脸部参考模型由轮廓线条构成,因此,在拍照时,透过该脸部参考模型可以显示出被拍照者的脸部实时图像,因此不会对拍照造成影响。在一个实施例中,一旦照相设备透过镜头检测到被拍照者的正面图像,则捕捉该正面图像以生成脸部参考模型,然后随即将该脸部参考模型显示在被拍照者的脸部实时图像之上。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预先生成脸部参考模型并将该脸部参考模型保存在照相设备中,照相时,根据被拍照者的需要调用该脸部参考模型。
脸部参考模型在实时脸部图像上浮动显示后,被拍照者即可根据该脸部参考模型进行拍照。若被拍照者和拍照者不是同一人,则拍照者可以根据脸部参考模型指导被拍照者调整脸的摆放角度;若被拍照者和拍照者为同一人,即自拍的时候,被拍照者可以根据脸部参考模型调整自己脸的摆放角度。当被拍照者通过调整脸的角度而使得其脸部的轮廓与脸部参考模型大致吻合时,拍照者就可以按下快门照相了。需要说明的是,当被拍照者调整好脸的角度后,可以保留该脸部参考模型进行拍照,也可以去除该脸部参考模型,仅在照相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进行拍照。
优选地,根据所述照相设备的显示屏中所显示的所述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调整所述脸部参考模型的显示位置和/或显示尺寸。例如,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位于照相设备显示屏的右侧时,则可以通过照相设备的按键方式或通过在显示屏上利用拖拽的方式将该脸部参考模型调整到相应的位置。又例如,当被拍照者距离镜头较远时,则可以将脸部参考模型调小;反之,当被拍照者距离镜头较近时,则可以将参考轮廓调大。
优选地,拍照结束后,还可以生成被拍照者的脸部成像图像与脸部参考模型之间的对比图,以便使被拍照者可以了解自己脸部的角度与脸部参考模型之间的差异。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对比图的一边显示脸部参考模型,在对比图的另一边显示被拍照者的脸部成像图像。
此外,优选地,若被拍照者在拍照过程中没有将脸部的角度调整到与脸部参考模型完全一致而需要成像后对该脸部成像图像进行处理时,则可以根据被拍照者的需要将脸部参考模型叠加在被拍照者的脸部成像图像上,从而便于被拍照者按照该脸部参考模型对所述脸部成像图像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01至步骤S103由同一照相设备完成,也就是说,利用一照相设备首先生成脸部参考模型,然后再利用该照相设备对被拍照者进行拍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01至步骤S103也可以由不同的照相设备完成,也就是说,利用第一照相设备生成脸部参考模型(即由第一照相设备执行步骤S101和步骤S102),然后将该脸部参考模型输入至第二照相设备用于为被拍照者拍照(即由第二照相设备执行步骤S103)。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装置。请参考图4,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装置20包括:
特征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
模型生成模块202,用于根据特征信息生成脸部参考模型,该脸部参考模型包括脸型参考轮廓以及五官参考轮廓;
显示模块203,用于在照相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所述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以及所述脸部参考模型,其中,所述脸部参考模型在所述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上浮动显示。
在对上述模块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之前,需要首先说明以下两点。第一、对“被拍照者”和“拍照者”进行定义,“被拍照者”表示位于照相设备镜头前的人,相应地,“拍照者”表示使用照相设备执行拍照动作的人。对于自拍行为来说,被拍照者和拍照者为同一人。第二、所述照相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照相机、摄像机以及其他具有拍照功能的电子设备,为了简明起见,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下面,将对上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具体地,首先,特征获取模块201根据被拍照者脸部的正面图像,获取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其中,特征获取模块201获取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的三种常用方式如下:
第一种方式,当被拍照者正面面向照相设备的镜头时,特征获取模块201捕捉被拍照者的脸部正面图像,然后特征获取模块201基于该正面图像获取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
第二种方式,将照相设备的镜头对准包含有被拍照者正面图像的照片,特征获取模块201从中捕捉被拍照者的脸部正面图像,进而获得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
第三种方式,将包含有被拍照者正面图像的照片输入照相设备中,特征获取模块201对照片进行分析处理,获得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
所述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是指可以用于描述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属性的信息,其中,脸部器官包括眉毛、眼睛、鼻、嘴以及耳朵。在本实施例中,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至少包括:
(1)被拍照者的眉毛、眼睛、鼻、嘴、耳朵的轮廓线条;
(2)被拍照者的眼睛的长度,即,眼睛内眼角与外眼角之间的距离;以及
(3)被拍照者的眉线与鼻底线之间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特征获取模块201获取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的过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的技术手段,为了简明起见,在此对其过程不再进行赘述。
在特征获取模块201获取了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之后,模型生成模块202基于现有的理想脸部的结构标准生成被拍照者的脸部参考模型。其中,所述理想脸部的结构标准可以参考前文方法中的相应内容,为了简明起见,在此不再对理想脸部的结构标准重复进行说明。模型生成模块202生成被拍照者的脸部参考模型的步骤如下:
首先,模型生成模块202根据被拍照者的眉线与鼻底线之间的距离确定被拍照者颧面的长度(即中庭的长度),然后根据颞面、颧面与下颌角长度之间的比例标准,可以得到颞面和下颌角的长度,从而确定了脸部在纵向方向上的结构。接着,模型生成模块202根据被拍照者眼睛的长度确定颧面的宽度,即五个眼睛的长度。当颧面的宽度确定后,可根据颞面宽、颧面宽与下颌角宽之间的比例标准计算出颞面的宽度以及下颌角的宽度,从而确定了脸部在横向方向上的结构。在确定了脸部的长度和宽度后,模型生成模块202基于该长度和宽度并结合下颌角的最佳角度,即可生成被拍照者的脸型参考轮廓。
然后,模型生成模块202根据脸部器官之间的最佳位置标准,在脸型参考轮廓中调整眉毛、眼睛、鼻、嘴、耳朵的位置,从而生成五官参考轮廓。
最后,模型生成模块202将上述脸型参考轮廓和五官参考轮廓进行组合,即可生成被拍照者的脸部参考模型。
照相时,显示模块203除了在照相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之外,还会显示脸部参考模型,其中,所述脸部参考模型浮动显示在所述实时脸部图像之上。由于使脸部参考模型由轮廓线条构成,因此,在拍照时,透过该脸部参考模型可以显示出被拍照者的脸部实时图像,因此不会对拍照造成影响。在一个实施例中,一旦特征获取模块201检测到被拍照者的正面图像,则捕捉该正面图像并由模型生成模块202生成脸部参考模型,然后显示模块203随即将该脸部参考模型显示在被拍照者的脸部实时图像之上。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块203也可以根据被拍照者的设置,在其需要的时候显示该脸部参考模型。
显示模块203将脸部参考模型在实时脸部图像上浮动显示后,被拍照者即可根据该脸部参考模型进行拍照。若被拍照者和拍照者不是同一人,则拍照者可以根据脸部参考模型指导被拍照者调整脸的摆放角度;若被拍照者和拍照者为同一人,即自拍的时候,被拍照者可以根据脸部参考模型调整自己脸的摆放角度。当被拍照者通过调整脸的角度而使得其脸部的轮廓与脸部参考模型大致吻合时,拍照者就可以按下快门照相了。需要说明的是,当被拍照者调整好脸的角度后,显示模块203可以继续显示该脸部参考模型,也可以根据被拍照者的需求不再显示该脸部参考模型,仅在照相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此外,若被拍照者在拍照过程中没有将脸部的角度调整到与脸部参考模型完全一致而需要成像后对该脸部成像图像进行处理时,显示模块203还可以根据被拍照者的需要将脸部参考模型叠加在被拍照者的脸部成像图像上,从而便于被拍照者按照该脸部参考模型对所述脸部成像图像进行调整。
优选地,如图4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20还包括调整模块204,该调整模块204用于根据所述照相设备的显示屏中所显示的所述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调整所述脸部参考模型的显示位置和/或显示尺寸。例如,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位于照相设备显示屏的右侧时,通过调整模块204可以将该脸部参考模型调整到相应的位置。又例如,当被拍照者距离镜头较远时,通过调整模块204可以将脸部参考模型调小;反之,当被拍照者距离镜头较近时,通过调整模块204可以将参考轮廓调大。
优选地,如图4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20还包括对比模块205。拍照结束后,通过对比模块205可以生成被拍照者的脸部成像图像与脸部参考模型之间的对比图,以便使被拍照者可以了解自己脸部的角度与脸部参考模型之间的差异。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对比图的一边显示脸部参考模型,在对比图的另一边显示被拍照者的脸部成像图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方法及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基于被拍照者脸部的特征信息、以及现有的理想脸部的结构标准,生成被拍照者的脸部参考模型,并在拍照时将该脸部参考模型提供给被拍照者,使得被拍照者可以根据该脸部参考模型调整其脸部的角度。由于该脸部参考模型既包含了被拍照者自身的特征信息、同时又符合理想脸部的结构标准,因此,被拍照者只需要根据该脸部参考模型相应调整脸部的角度,即可快速拍出满意效果的照片。
下面,以智能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例,对实现本发明提供的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方法及装置的设备的结构进行说明。请参考图5,图5是用于实现本发明提供的为拍照提供辅助参考的方法及装置的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对常见的智能移动终端的内部组件、软件和协议结构进行说明。
智能移动终端具有处理器510,其负责移动终端的整体操作,并且可以利用任何商业可得中央处理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或任何其他电子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处理器510具有关联的存储器520,该存储器520包括但不限于RAM存储器、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闪存或其组合。存储器520由处理器510控制用于各种目的,其中之一在于为智能移动终端中各种软件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
该智能移动终端的软件层面包括实时操作系统540、用于人机界面560的驱动器、应用处理机550和各种应用。所述应用例如是文本编辑器551、手写识别应用552和各种其他多媒体应用553,典型地该其他多媒体应用包括诸如语音呼叫应用、视频呼叫应用、发送和接收短消息服务(SMS)消息应用、多媒体消息服务(MMS)应用或电子邮件应用、web浏览器、即时消息收发应用、电话簿应用、日历应用、控制面板应用、照相机应用、一个或多个视频游戏、记事本应用等。应当注意,上述应用的两个或更多可以作为同一应用执行。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硬件控制器,用于与人机界面560的驱动器一起与显示设备561,物理按键562、麦克风563和各种其他I/O设备(诸如扬声器、振动器、响铃发生器、LED指示器等)协作,以实现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人机交互。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用户可以通过这样形成的人机界面560来操作移动终端。
该智能移动终端的软件层面还可以包括各种模块、协议栈、驱动器等与通信相关的逻辑,归纳为如图5中示出的通信接口570,用于为无线射频接口571以及可选地为蓝牙接口572和/或红外接口573提供通信服务(例如传输、网络和连通性),以实现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网络连通性。无线射频接口571包括内部或外部天线以及用于建立和维护通往基站的无线链路的适当无线电电路。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所述无线电电路包括一系列模拟和数字电子组件,其一起形成无线电接收机和发射机。这些组件例如包括带通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本地振荡器、低通滤波器、AD/DA转换器等。
移动通信终端还可以包括读卡装置530,该读卡装置530通常包括处理器以及数据存储器等,用于读出SIM卡的信息并以此为根据协作无线射频接口571接入运营商所提供的网络。
本发明提供的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方法可以使用可编程逻辑器件来实现,也可以实施为计算机程序软件,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是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运行该程序产品使计算机执行用于所示范的方法。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介质上包含计算机程序逻辑或代码部分,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各个步骤。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被安装在计算机中的内置介质或者可从计算机主体拆卸的可移动介质(例如热拔插技术存储设备)。所述内置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可重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AM、ROM、快闪存储器和硬盘。所述可移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存储媒体(例如CD-ROM和DVD)、磁光存储媒体(例如MO)、磁存储媒体(例如盒带或移动硬盘)、具有内置的可重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媒体(例如存储卡)和具有内置ROM的媒体(例如ROM盒)。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具有适当编程装置的计算机系统都将能够执行包含在程序产品中的本发明的方法的诸步骤。尽管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多数具体实施方式都侧重于软件程序,但是作为固件和硬件实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的替代实施例同样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部件、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部件、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部件、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一些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特征信息以及现有的理想脸部的结构标准生成所述被拍照者的脸部参考模型,该脸部参考模型包括脸型参考轮廓以及五官参考轮廓;
照相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所述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以及所述脸部参考模型,其中,所述脸部参考模型在所述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上浮动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
所述被拍照者的脸部的正面图像中的眉毛、眼睛、鼻、嘴、耳朵的轮廓线条、所述眼睛的长度以及所述眉线与鼻底线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特征信息以及现有的理想脸部的结构标准生成所述被拍照者的脸部参考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长度和所述距离分别确定颧面的宽度和长度,并基于所述颧面的宽度和长度以及颞面、颧面与下颌角之间的比例标准生成所述脸型参考轮廓;
基于所述脸型的参考轮廓、所述轮廓线条、以及脸部器官之间的位置标准生成五官参考轮廓;以及
将所述五官参考轮廓与所述脸型参考轮廓进行组合,以生成所述脸部参考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照相设备的显示屏中所显示的所述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调整所述脸部参考模型的显示位置和/或显示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照相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照相机以及摄像机。
6.一种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特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被拍照者的脸部器官的特征信息;
模型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征信息以及现有的理想脸部的结构标准生成所述被拍照者的脸部参考模型,该脸部参考模型包括脸型参考轮廓以及五官参考轮廓;
显示模块,用于在照相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所述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以及所述脸部参考模型,其中,所述脸部参考模型在所述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上浮动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
所述被拍照者的脸部的正面图像中的眉毛、眼睛、鼻、嘴、耳朵的轮廓线条、所述眼睛的长度以及所述眉线与鼻底线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模型生成模块根据所述长度和所述距离分别确定颧面的宽度和长度,并基于所述颧面的宽度和长度以及颞面、颧面与下颌角之间的比例标准生成所述脸型参考轮廓;
所述模型生成模块基于所述脸型的参考轮廓、所述轮廓线条、以及脸部器官之间的位置标准生成五官参考轮廓;以及
所述模型生成模块将所述五官参考轮廓与所述脸型参考轮廓进行组合,以生成所述脸部参考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该装置还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照相设备的显示屏中所显示的所述被拍照者的实时脸部图像,调整所述脸部参考模型的显示位置和/或显示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照相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照相机以及摄像机。
CN201310195199.3A 2013-05-23 2013-05-23 一种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849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5199.3A CN104184933B (zh) 2013-05-23 2013-05-23 一种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5199.3A CN104184933B (zh) 2013-05-23 2013-05-23 一种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4933A CN104184933A (zh) 2014-12-03
CN104184933B true CN104184933B (zh) 2017-09-26

Family

ID=51965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9519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84933B (zh) 2013-05-23 2013-05-23 一种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849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7285A (zh) * 2015-12-01 2016-03-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拍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554389B (zh) * 2015-12-24 2020-09-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及装置
CN106951882B (zh) * 2017-03-31 2021-03-23 广州帕克西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脸型的识别追踪方法及装置
CN108537880A (zh) * 2018-03-30 2018-09-14 盎锐(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图像比较功能的数据获取方法及模型生成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71746A1 (en) * 2001-04-09 2002-11-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Template for an image capture device
US20040100572A1 (en) * 2002-11-25 2004-05-27 Samsung Techwin Co., Ltd. Method of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a digital camera to take an identification photograph
CN1713687A (zh) * 2004-06-15 2005-12-28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便携式终端贴纸背景照片拍摄制作装置及方法
CN101690164A (zh) * 2007-07-11 2010-03-31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的图像捕获功能
CN102254164A (zh) * 2011-08-04 2011-11-23 蔡翔 具有提示功能的人脸识别方法
CN103079016A (zh) * 2013-01-24 2013-05-0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脸型变换方法及智能终端
CN103116902A (zh) * 2011-11-16 2013-05-22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虚拟人头像生成方法、人头像运动跟踪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71746A1 (en) * 2001-04-09 2002-11-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Template for an image capture device
US20040100572A1 (en) * 2002-11-25 2004-05-27 Samsung Techwin Co., Ltd. Method of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a digital camera to take an identification photograph
CN1713687A (zh) * 2004-06-15 2005-12-28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便携式终端贴纸背景照片拍摄制作装置及方法
CN101690164A (zh) * 2007-07-11 2010-03-31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的图像捕获功能
CN102254164A (zh) * 2011-08-04 2011-11-23 蔡翔 具有提示功能的人脸识别方法
CN103116902A (zh) * 2011-11-16 2013-05-22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虚拟人头像生成方法、人头像运动跟踪方法和装置
CN103079016A (zh) * 2013-01-24 2013-05-0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脸型变换方法及智能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4933A (zh) 2014-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84151B (zh) 人脸美化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4184933B (zh) 一种为拍照提供脸部参考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84934A (zh) 一种为拍照提供辅助参考的方法及装置
US7432983B2 (en) Moving-picture processing method and moving-picture processing apparatus with metadata processing
CN104219445B (zh) 拍摄模式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5512605A (zh) 人脸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851302A (zh) 稳定视频
JP2011199450A (ja) 会議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表示方法および表示プログラム
US11911697B2 (en) Virtual-environment-based object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4637078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9011091A1 (zh) 拍照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4978750B (zh) 用于处理视频文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24167A (zh) 一种移动终端拍照方法及系统
CN110032352A (zh) 一种展示内容生成方法及装置
JP602855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19504514A (ja) 写真合成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5574834B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008966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active sketch template
CN112508773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5677268B (zh) 具有低资料传输量的镜射显示系统及其方法
US20220044466A1 (en) Animation System
CN104599236B (zh) 一种图像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JP2009151698A (ja) 画像変換装置、画像提供システム、撮影編集装置、画像変換方法、画像変換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KR101742779B1 (ko) 음성인식형 입체적 디지털영상 구현시스템
JP2014006604A (ja) 画像生成装置、画像生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