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3895A - 一种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3895A
CN104183895A CN201410438503.7A CN201410438503A CN104183895A CN 104183895 A CN104183895 A CN 104183895A CN 201410438503 A CN201410438503 A CN 201410438503A CN 104183895 A CN104183895 A CN 104183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line
switch
incoming end
input
radiofrequency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385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83895B (zh
Inventor
查文清
张磊
李合理
申超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3850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838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83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3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83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38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及装置,该可开关切换合路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输出端、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第五传输线、第六传输线,第七传输线、第八传输线、第九传输线、第十传输线、第十一传输线,通过开关合路器中的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可以实现可开关切换合路器工作在单路工作模式以及合路工作模式,并且降低了合路器在单路工作模式下的功率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中对元器件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无线通信系统中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是必不可少的器件,其功能是将调制好的射频信号或微波信号进行放大,然后将放大的射频信号或微波信号发送给天线,并由天线发射出去。
由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功放需要长时间工作在高温高功率状态,因此功放出现故障而失能的概率远高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其他器件,而功放的故障会导致通信的突然中断。
为了避免功放故障而导致通信突然中断的问题,冷备份技术被使用到无线通信系统中,冷备份技术的技术实现原理如图1所示,在图1中包括功放PA1与功放PA2,单刀双掷开关S01与S02,输入端口P01,输出端口P02。正常状态下功放PA1工作,放大信号,PA2不工作;当功放PA1由于某种故障失能时,功放PA1断电,开关S01切至触点f,开关S02切至触点h,PA2加电并工作。冷备份技术的实现方案简单,易实现,可以有效提高功放的可靠性。但是图1所示的冷备份技术中备份功放PA2通常会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得到利用;另外从功放PA1失能时刻到功放PA2开始工作时刻这个时间段内,通常为数十到数百毫秒,整个功放没有功率输出,即存在瞬间的通信中断。
为了克服冷备份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功放工作的可靠性。现有技术中提出了热备份技术,热备份技术概念的示意图见图2,主要构成有功放PA1与功放PA2,功分器C2,合路器C1,输入端口P01,输出端口P02。
图3为一个典型的基于平面传输线的合路器,通常端口P2与P3为射频信号接入端,端口P1为信号输出端,端口P4为隔离端口接功率负载;当两路同幅同相的射频信号分别从端口P2与P3输入时,这两路信号会在端口P1处合成并输出,除传输线本身的微量损耗外没有其他的损耗,几乎所有的功率都可以顺利地从端口P1输出,说明混合环形器可以很好地工作于合路模式。单路模式下只有一路射频信号输入,以端口P2仍有功率输入而由于一路功放失能端口P3无射频功率输入为例,此时进入端口P2的功率只有一半从端口P1输出,另外一半从端口P4输出而白白消耗在功率负载上,从而导致合路器C1中功率损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合路器中射频信号功率损耗较高的问题。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输出端、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第五传输线、第六传输线,第七传输线、第八传输线、第九传输线、第十传输线、第十一传输线,其中:
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接入端a通过第一传输线连接至第一输入端,第二接入端b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连接至输出端,第三接入端c通过依次连接的第十传输线、第十一传输线连接至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三接入端d;其中,第一开关单元根据输入端的输入信号控制第二接入端b连接第一接入端a或者第三接入端c;
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接入端e通过依次连接的第六传输线,第七传输线、第四传输线连接至输出端,第一接入端f通过第五传输线连接至第二输入端;其中,第二开关单元根据输入端的输入信号控制第二接入端e连接第一接入端f或者第三接入端d;
第八传输线一端连接第二传输线和第三传输线之间的连接端,另一端与第九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九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第六传输线和第七传输线的连接端,第十传输线和第十一传输线的连接点与第八传输线和第九传输线的连接点重叠。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根据输入端输入的信号控制其接入端的连接,具体包括:当第一射频信号从第一输入端输入,且第二输入端无射频信号输入时,第一开关单元中的第一接入端a与第二接入端b导通,第三接入端c与第一接入端a以及第二接入端b断开;第二开关单元中的第三接入端d与第二接入端e导通,第一接入端f与第三接入端d以及第二接入端e断开;
当第二射频信号从第二输入端输入,且第一输入端无射频信号输入时,第一开关单元中的第二接入端b与第三接入端c导通,第一接入端a与第二接入端b以及第三接入端c断开;第二开关单元中的第一接入端f和第二接入端e导通,第三接入端d与第二接入端e以及第一接入端f断开;
当第一射频信号从所述第一输入端输入,并且第二射频信号从所述第二输入端输入时,第一开关单元中的第一接入端a与第二接入端b导通,第三接入端c与第一接入端a以及第二接入端b断开;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中的第一接入端f与第二接入端e导通,第三接入端d与和第二接入端e以及第一接入端f断开。
可选的,第一传输线与第五传输线的电长度相等,第三传输线与第七传输线的电长度相等,第二传输线与第十传输线以及第一开关单元的电长度之和为λ/4+N*λ,第三传输线、第七传输线、第八传输线的电长度为λ/4+N*λ,第九传输线的电长度为3λ/4+N*λ,第十一传输线与第二开关单元以及第六传输线的电长度之和为3λ/4+N*λ,λ表征射频信号在传输线中的波长,N为大于等于0的正整数。
可选的,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四传输线、第五传输线、第六传输线、第十传输线、第十一传输线的特征阻抗为Z0,第三传输线、第七传输线、第八传输线、第九传输线的特征阻抗为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为第一单刀双掷开关,所述第一单刀双掷开关的刀头为所述第二接入端b,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为第二单刀双掷开关,所述第二单刀双掷开关的刀头为所述第二接入端e。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串联,第一开关的一端作为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接入端a,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作为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三接入端c,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之间的连接点作为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接入端b;
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所述第三开关与第四开关串联,所述第三开关的一端作为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三接入端d,所述第四开关的一端作为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接入端f,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之间的连接点作为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接入端e。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根据输入端输入的信号控制其接入端的连接,具体包括:当第一射频信从第一输入端输入,第二输入端无射频信号输入时,第一开关导通,第二开关断开,第三开关导通,第四开关断开;
当第二射频信号从第二输入端输入,第一输入端无射频信号输入时,第四开关先导通,然后第三开关断开,然后第二开关导通,最后第一开关断开;
当第一射频信号从第一输入端输入,第二射频信号从第二输入端输入,此时第一开关导通,第二开关断开;第三开关断开,第四开关导通。
可选的,所述传输线为微带线或者带状线。
一种装置,包括上述内容中所述的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及装置,该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输出端、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第五传输线、第六传输线,第七传输线、第八传输线、第九传输线、第十传输线、第十一传输线,通过开关合路器中的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可以实现可开关切换合路器工作在单路工作模式以及合路工作模式,并且在单路工作模式下,降低了合路器在单路工作模式下的功率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通信系统中冷备份原理图;
图2为通信系统中热备份原理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合路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可开关切换合路器的内容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可开关切换合路器的内容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可开关切换合路器在单路工作模式下的插损以及回波测量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可开关切换合路器在单路工作模式下的插损以及回波测量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可开关切换合路器在合路工作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可开关切换合路器在合路工作模式下的插损以及回波测量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可开关切换合路器的内容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合路器会对射频信号造成较大的功率损耗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该合路器包括:第一输入端40、第二输入端41、输出端42、第一开关单元43、第二开关单元44,第一传输线45a、第二传输线45b、第三传输线45c、第四传输线45d、第五传输线45e、第六传输线45f,第七传输线45g、第八传输线45h、第九传输线45i、第十传输线45j、第十一传输线45k,其中:
第一开关单元43的第一接入端a通过第一传输线45a连接至第一输入端40,第二接入端b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二传输线45b、第三传输线45c、第四传输线45d连接至输出端42,第三接入端c通过依次连接的第十传输线45j、第十一传输线45k连接至第二开关单元44的第三接入端d;
第二开关单元44的第二接入端e通过依次连接的第六传输线45f,第七传输线45g、第四传输线45d连接至输出端42,第一接入端f通过第五传输线45e连接至第二输入端41;
第八传输线45h一端连接第二传输线45b和第三传输线45c之间的连接端,另一端与第九传输线45i连接,第九传输线45i的另一端连接第六传输线45f和第七传输线45g的连接端,第十传输线45j和第十一传输线45k的连接点与第八传输线45h和第九传输线45i的连接点重叠。
当第一射频信号从第一输入端40输入,且第二输入端41无射频信号输入时,第一开关单元43中的第一接入端a与第二接入端b导通,第三接入端c与第一接入端a以及第二接入端b断开;第二开关单元44中的第三接入端d与第二接入端e导通,第一接入端f与第三接入端d以及第二接入端e断开;
当第二射频信号从第二输入端41输入,且第一输入端40无射频信号输入时,第一开关单元43中的第二接入端b与第三接入端c导通,第一接入端a与第二接入端b以及第三接入端c断开;第二开关单元44中的第一接入端f和第二接入端e导通,第三接入端d与第二接入端e以及第一接入端f断开;
当第一射频信号从所述第一输入端40输入,并且第二射频信号从所述第二输入端41输入时,第一开关单元43中的第一接入端a与第二接入端b导通,第三接入端c与第一接入端a以及第二接入端b断开;第二开关单元44中的第一接入端f与第二接入端e导通,第三接入端d与和第二接入端e以及第一接入端f断开。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能够通过第一开关单元43控制从第一输入端40输入的射频信号以较低的功率损耗传输至输出端42,同样通过第二开关单元44控制从第二输入端41输入的射频信号以较低的损耗传输至输出端42,射频信号除了在传输线上的功率损耗之外,将不会存在其他功率损耗,这样就有效的降低了射频信号在可开关切换合路器中的功率损耗。
为了保证射频信号能够在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的输出端42实现同相位叠加,因此传输线都具有对应的电长度,该电长度用λ表征,λ表征射频信号在传输线中的传输波长,各传输线的电长度具体如下:
第一传输线45a与第五传输线45e的电长度相等,第三传输线45c与第七传输线45g的电长度相等,第二传输线45b与第十传输线45j以及第一开关单元43的电长度之和为λ/4+N*λ,第三传输线45c、第七传输线45g、第八传输线45h的电长度为λ/4+N*λ,第九传输线45i的电长度为3λ/4+N*λ,第十一传输线45k与第二开关单元44以及第六传输线45f的电长度之和为3λ/4+N*λ,λ表征射频信号在传输线中的波长,N为大于等于0的正整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开关单元43以及第二开关单元44中的开关也具有一定的电长度。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43可以为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1,第二开关单元44可以为第二单刀双掷开关S12,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1和第二单刀双掷开关S12决定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的工作模式,下面对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工作模式进行说明:
1、单路工作模式:
若是第一射频信号从第一输入端40输入,第二输入端41无射频信号输入时,则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1的刀头打向接触点A,第二单刀双掷开关S12的刀头打向接触点C(如图5所示),此时第一射频信号可以分成3条路到达输出端42:
第一条路:第一射频信号经过第一传输线45a和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1,在经过第二传输线45b之后第一射频信号会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经过第三传输线45c、第四传输线45d到达输出端42,此时第一射频信号中的第一部分经过的电长度为λ/8+λ/4(这里N取值为0);
第二条路:第一射频信号中的第二部分通过第八传输线45h之后会分为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第三部分通过第九传输线45i、第七传输线45g、第四传输线45d到达输出端42,此时第一射频信号中的第三部分经过的电长度为λ/8+λ+λ/4;
第三条路:第一射频信号中的第四部分经过第十一传输线45k、第二单刀双掷开关S12、第六传输线45f、第七传输线45g、第四传输线45d到达输出端42,此时第一射频信号中的第四部分经过的电长度为λ/8+λ/4+5λ/8+λ/8+λ/4=λ/8+λ+λ/4;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射频信号经过一个电长度传输之后,射频信号的相位与原相位基本相同,比如说第一射频信号中的第一部分经过λ/4传输到输出端42,第一射频信号的第三部分经过λ+λ/4传输到输出端42时,第一射频信号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相位相同,所以经过λ/4传输到输出端42的第一部分可以与经过λ+λ/4传输到输出端42的第三部分进行同相位叠加,从而避免部分射频信号被反射回去的问题。
上述的第一条路、第二条路、第三条路分别对应的电长度为λ/8+λ/4、λ/8+λ+λ/4、λ/8+λ+λ/4,那么第一射频信号中的第一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通过这三条路传输到输出端42的相位相同,所以这三部分射频信号可以在输出端42实现同相叠加,从而避免了射频信号被反射回去所造成的回波损耗,进而降低了射频信号在合路器中的功率损耗。
对于第二射频信号从第二输入端41输入的情况与第一射频信号从第一输入端40输入的情况对称一致,所以此处就不再赘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射频信号从第一输入端40输入时,在该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中测量得到的插损以及回波的损耗如图6所示,在图6所示的测量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单路工作模式下,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的插损为0.30dB,回波优于-26dB。若是第二射频信号从第二输入端41输入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测量的插损以及回波的损耗如图7所示,在图7中,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的插损为0.33dB,回波优于-20dB。
2、合路工作模式
在合路工作模式下,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1的刀头打向接触点A,第二单刀双掷开关S12的刀头打向接触点D(如图8所示),此时第一射频信号可以通过如下传输路线到达输出端42:
对于从第一输入端40输入的第一射频信号首先通过第一传输线45a、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1、第二传输线45b,然后第一射频信号中的一部分通过第八传输线45h,另一部分通过第三传输线45c、第四传输线45d传输至输出端42。
对于从第二输入端41输入的第二射频信号首先会通过第五传输线45e、第二单刀双掷开关S12、第六传输线45f,然后第二射频信号中的一部分通过第九传输线45i,另一部分通过第七传输线47g、第四传输线45d传输至输出端42。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十传输线45j和第十一传输线45k的连接点与第八传输线45h和第九传输线45i的连接点重叠,并且该重叠的点连接到公共输出端K。
因此第一射频信号中传输到第八传输线45h的部分射频信号会经过λ/4的电长度到达合路器中的公共接入端K,第二射频信号中的传输到第九传输线45i的部分射频信号会经过3λ/4的电长度到达合路器中的公共接入端K,由于第八传输线45h与第九传输线45i之间的电长度差值为λ/2,因此从第八传输线45h到达公共接入端k的部分射频信号和从第九传输线45i到达公共接入端K的部分射频信号的相位相反,所以射频信号会在第八传输线45h和第九传输线45i上形成全驻波,这就使得在第八传输线45h和第九传输线45i上不会有任何的功率传输。
实际上来讲,第一射频信号经过第一传输线45a、第一单刀双掷开关S11、第二传输线45b、第三传输线45c、第四传输线45d直接传输到输出端42,第二射频信号经过第五传输线45e、第二单刀双掷开关S12、第六传输线45f、第七传输线45g、第四传输线45d直接传输到输出端42,这样就能避免第一射频信号以及第二射频信号在第八传输线45h和第九传输线45i上的功率损耗。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射频信号从第一输入端40输入以及第二射频信号从第二输入端41输入时,在该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中测量得到的插损以及回波的损耗如图9所示,在图9中显示的是两个都同时工作合路模式下的合路器相互串联的测量结果,所以单个合路器的插损应减半,在图9所示的测量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合路工作模式下,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合路器的插损为0.20dB,回波优于-25dB。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传输线除了具有一定的电长度之外,还具有特定的特征阻抗,即:第一传输线45a、第二传输线45b、第四传输线45d、第五传输线45e、第六传输线45f、第十传输线45j、第十一传输线45k的特征阻抗为Z0,第三传输线45c、第七传输线45g、第八传输线45h、第九传输线45i的特征阻抗为
通过设定传输线的阻抗特征以及四分之一变换线原理,可以实现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在单路工作模式以及合路工作模式下阻抗匹配,也就是说射频信号在传输线中传输时,两条传输线之间不会因为阻抗不匹配而产生回波。
由于传输线之间的阻抗匹配,所以对于从第十一传输线45k传输到第六传输线45f、从第九传输线45i传输至第七传输线45g、以及从第五传输线45e传输至第六传输线45f都能够实现阻抗匹配,所以射频信号在合路器中传输时,不会因为阻抗不匹配而在合路器中造成较大的回波损耗的问题。
另外,对于射频信号从第二输入端41与射频信号从第一输入端40输入时的阻抗匹配原理完全相同,此处就不再赘述。
当然,对于合路器处于合路工作模式下,该合路器中的阻抗仍然可以匹配。
实施例二:
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的内部线路示意图,在图10所示的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中,第一开关单元43包括第一开关60和第二开关61,第一开关60与第二开关61串联,第一开关60的一端作为第一开关单元43的第一接入端a,第二开关61的一端作为第一开关单元43的第三接入端c,第一开关60和第二开关61之间的连接点作为第一开关单元43
的第二接入端b;
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三开关62和第四开关63,第三开关62与第四开关63串联,第三开关62的一端作为第二开关单元44的第三接入端d,第四开关63的一端作为第二开关单元44的第一接入端f,第三开关62和第四开关63之间的连接点作为第二开关单元44的第二接入端e,其中,第一开关60、第二开关61、第三开关62、第四开关63均为单刀单掷开关。
在单路工作模式下:当第一射频信从第一输入端40输入,第二输入端41无射频信号输入时,第一开关60导通,第二开关61断开,第三开关62导通,第四开关63断开,此时第一射频信号按照实施例一种的传输方式从第一输入端40传输至输出端42。
当第二射频信号从第二输入端41输入,第一输入端无射频信号输入时,第四开关63先导通,然后第三开关62断开,然后第二开关61导通,最后第一开关60断开,由于在第四开关63导通时,第一开关60未断开,所以在第一输入端40输入的第一射频信号未中断之前,第二输入端已输入第二射频信号,因此避免可开关切换合路器中射频信号的瞬间中断的问题。
在合路工作模式下:
第一射频信号从第一输入端40输入,此时第一开关60导通,第二开关61断开;
第二射频信号从第二输入端41输入,此时第四开关63导通,第三开关62断开;
此时,第一射频信号通过第一输入端40传输至输出端42,第二射频信号通过第二输入端41传输至输出端42。
在实施例中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中合路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此处就不再赘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43和第二开关单元44并不限于上述的两种开关设置方式,比如说第一开关单元43和第二开关单元44也可以是数字开关,或者是其他软件方式实现的开关,只要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中的开关的开合能够使合路器在单路工作模式与合路工作模式之间切换都本发明实施例所包含的范围内,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中的开关设置形式。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传输线可以是微带线、带状线或者其他类型平面传输线,当然也可以是腔体波导,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传输线的类型以及布线方式。
进一步,为了压缩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中电路的尺寸,可以采用缺陷地结构技术或者强耦合技术来处理传输线,缺陷地结构技术或者强耦合技术可以用较短的走线实现相同的电长度,这样可以进一步的缩减电路的走线长度,增加合路器的使用范围。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包含上述实施例中的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输出端、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第五传输线、第六传输线,第七传输线、第八传输线、第九传输线、第十传输线、第十一传输线,其中:
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接入端a通过第一传输线连接至第一输入端,第二接入端b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连接至输出端,第三接入端c通过依次连接的第十传输线、第十一传输线连接至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三接入端d;其中,第一开关单元根据输入端的输入信号控制第二接入端b连接第一接入端a或者第三接入端c;
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接入端e通过依次连接的第六传输线,第七传输线、第四传输线连接至输出端,第一接入端f通过第五传输线连接至第二输入端;其中,第二开关单元根据输入端的输入信号控制第二接入端e连接第一接入端f或者第三接入端d;
第八传输线一端连接第二传输线和第三传输线之间的连接端,另一端与第九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九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第六传输线和第七传输线的连接端,第十传输线和第十一传输线的连接点与第八传输线和第九传输线的连接点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根据输入端输入的信号控制其接入端的连接,具体包括:当第一射频信号从第一输入端输入,且第二输入端无射频信号输入时,第一开关单元中的第一接入端a与第二接入端b导通,第三接入端c与第一接入端a以及第二接入端b断开;第二开关单元中的第三接入端d与第二接入端e导通,第一接入端f与第三接入端d以及第二接入端e断开;
当第二射频信号从第二输入端输入,且第一输入端无射频信号输入时,第一开关单元中的第二接入端b与第三接入端c导通,第一接入端a与第二接入端b以及第三接入端c断开;第二开关单元中的第一接入端f和第二接入端e导通,第三接入端d与第二接入端e以及第一接入端f断开;
当第一射频信号从所述第一输入端输入,并且第二射频信号从所述第二输入端输入时,第一开关单元中的第一接入端a与第二接入端b导通,第三接入端c与第一接入端a以及第二接入端b断开;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中的第一接入端f与第二接入端e导通,第三接入端d与和第二接入端e以及第一接入端f断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第一传输线与第五传输线的电长度相等,第三传输线与第七传输线的电长度相等,第二传输线与第十传输线以及第一开关单元的电长度之和为λ/4+N*λ,第三传输线、第七传输线、第八传输线的电长度为λ/4+N*λ,第九传输线的电长度为3λ/4+N*λ,第十一传输线与第二开关单元以及第六传输线的电长度之和为3λ/4+N*λ,λ表征射频信号在传输线中的波长,N为大于等于0的正整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四传输线、第五传输线、第六传输线、第十传输线、第十一传输线的特征阻抗为Z0,第三传输线、第七传输线、第八传输线、第九传输线的特征阻抗为 2 * Z 0 .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为第一单刀双掷开关,所述第一单刀双掷开关的刀头为所述第二接入端b,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为第二单刀双掷开关,所述第二单刀双掷开关的刀头为所述第二接入端e。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串联,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作为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接入端a,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作为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三接入端c,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之间的连接点作为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接入端b;
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所述第三开关与第四开关串联,所述第三开关的一端作为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三接入端d,所述第四开关的一端作为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接入端f,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之间的连接点作为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接入端e。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根据输入端输入的信号控制其接入端的连接,具体包括:当第一射频信号从第一输入端输入,第二输入端无射频信号输入时,第一开关导通,第二开关断开,第三开关导通,第四开关断开;
当第二射频信号从第二输入端输入,第一输入端无射频信号输入时,第四开关先导通,然后第三开关断开,然后第二开关导通,最后第一开关断开;
当第一射频信号从第一输入端输入,第二射频信号从第二输入端输入,此时第一开关导通,第二开关断开;第三开关断开,第四开关导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为微带线或者带状线。
9.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项所述的可开关切换合路器。
CN201410438503.7A 2014-08-29 2014-08-29 一种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及装置 Active CN1041838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8503.7A CN104183895B (zh) 2014-08-29 2014-08-29 一种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8503.7A CN104183895B (zh) 2014-08-29 2014-08-29 一种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3895A true CN104183895A (zh) 2014-12-03
CN104183895B CN104183895B (zh) 2016-08-17

Family

ID=51964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38503.7A Active CN104183895B (zh) 2014-08-29 2014-08-29 一种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8389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7394A (zh) * 2016-06-29 2016-12-07 常州柯特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输出端口低噪声放大器的双模车载天线
CN106253394A (zh) * 2016-08-22 2016-12-2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器
CN106340701A (zh) * 2016-09-29 2017-01-1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全波导形式的毫米波铁氧体开关矩阵
WO2020020107A1 (zh) * 2018-07-26 2020-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天线、切换开关和基站设备
CN110994104A (zh) * 2019-12-23 2020-04-10 锐石创芯(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切换耦合频率的耦合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536784A (en) * 1983-03-08 1984-09-13 Nec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line changeover switch
JPS6040039Y2 (ja) * 1980-01-16 1985-12-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波多入力多出力切替スイッチ
CN1780044A (zh) * 2004-11-19 2006-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微波开关及功率放大器热备份与互助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2412787A (zh) * 2011-12-12 2012-04-11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提高功率放大器在输出低功率模式下的效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40039Y2 (ja) * 1980-01-16 1985-12-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波多入力多出力切替スイッチ
AU2536784A (en) * 1983-03-08 1984-09-13 Nec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line changeover switch
CN1780044A (zh) * 2004-11-19 2006-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微波开关及功率放大器热备份与互助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2412787A (zh) * 2011-12-12 2012-04-11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提高功率放大器在输出低功率模式下的效率的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7394A (zh) * 2016-06-29 2016-12-07 常州柯特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输出端口低噪声放大器的双模车载天线
WO2018000697A1 (zh) * 2016-06-29 2018-01-04 常州柯特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输出端口低噪声放大器的gps/北斗车载天线
CN106207394B (zh) * 2016-06-29 2018-09-25 常州柯特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输出端口低噪声放大器的双模车载天线
CN106253394A (zh) * 2016-08-22 2016-12-2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器
CN106253394B (zh) * 2016-08-22 2019-02-1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器
CN106340701A (zh) * 2016-09-29 2017-01-1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全波导形式的毫米波铁氧体开关矩阵
CN106340701B (zh) * 2016-09-29 2019-01-1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全波导形式的毫米波铁氧体开关矩阵
WO2020020107A1 (zh) * 2018-07-26 2020-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天线、切换开关和基站设备
US11342654B2 (en) 2018-07-26 2022-05-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ase station antenna, switch,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CN110994104A (zh) * 2019-12-23 2020-04-10 锐石创芯(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切换耦合频率的耦合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3895B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3895A (zh) 一种可开关切换的合路器及装置
US10892539B2 (en) Branch-line coupler
CN103762408B (zh) 一种端口无交叉的微带混合环
US20150070094A1 (en) Doherty power amplifier with coupling mechanism independent of device ratios
CN112563712B (zh) 具有谐波抑制功能的端接复阻抗定向耦合器及设计方法
CN108470968A (zh) 一种端接等复阻抗横跨定向耦合器
CN104810576A (zh) 一种毫米波宽带0~π移相器
CN110474142A (zh) 一种端接频变复数阻抗的双频威尔金森功分器
CN100495912C (zh) 微波毫米波宽带三分贝正交数字移相器
CN100334774C (zh) 微波开关及功率放大器热备份与互助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1789767A (zh) 用于双频放大器的谐波抑制型枝节匹配网络
CN104143672A (zh) 一种使用多枝节线加载匹配网络的双频双工器
WO2021103151A1 (zh) 大功率上下行切换装置和通信设备
CN101740845B (zh) 射频传输系统的定向耦合方法及耦合器
CN108011168B (zh) 一种可端接复数阻抗的新型Wilkinson功率分配器
Lai et al. A compact Ka-band planar three-way power divider
Liu et al. Low-insertion loss pin diode switches using impedance-transformation networks
CN101510859B (zh) 一种可进行总线切换的耦合器
JPH0295001A (ja) マイクロ波半導体スイッチ
CN210693926U (zh) 大功率上下行切换装置和通信设备
CN212033245U (zh) 一种馈电结构
Kim et al. Reconfigurable power divider and combiner with variable power ratio
CN104538720A (zh) 一种带状线90°混合接头
CN212848745U (zh) 一种小型化功率分配器
CN202918267U (zh) 一种微波信号选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No. 10 Shenzhou Road, Science City, Luoga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No. 10 Shenzhou Road, Science City, Luoga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