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2868B - 支付方法及支付系统 - Google Patents

支付方法及支付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2868B
CN104182868B CN201410182947.9A CN201410182947A CN104182868B CN 104182868 B CN104182868 B CN 104182868B CN 201410182947 A CN201410182947 A CN 201410182947A CN 104182868 B CN104182868 B CN 1041828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yment
platform
information
payment account
user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829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82868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Guangqi Advanced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ang Chi Intelligent Photonic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ang Chi Intelligent Photonic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Kuang Chi Intelligent Photonic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8294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828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82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286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82854 priority patent/WO201516542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828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2868B/zh
Priority to US15/336,830 priority patent/US20170046705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20Point-of-sale [POS] network systems
    • G06Q20/206Point-of-sale [POS] network systems comprising security or operator identification provisions, e.g. password ent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22Payment schemes or models
    • G06Q20/227Payment schemes or models characterised in that multiple accounts are available, e.g. to the payer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付方法,包括:支付终端以传输信号的形式向接收终端发送身份信息;所述接收终端向收单平台发送交易信息,所述交易信息包括所述身份信息;所述收单平台基于所述身份信息获得用于支付的第一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并向结算平台发送支付请求;以及所述结算平台响应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结算,所述支付请求包括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所述支付账户信息。

Description

支付方法及支付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付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支付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消费者在作交易支付时可通过支付账户(例如,信用卡或借记卡或第三方支付账户)在POS端上刷卡结算。这种传统的“刷卡式”支付方法虽然可以让消费者避免随身携带大量现金,但是消费者仍然必需携带或记住支付账户以进行刷卡支付,这使得交易支付受到限制。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人们往往都会随身携带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多媒体功能已经是标准配备,例如很多移动终端都具有信号发射功能。因此,如果能够利用移动终端实现交易支付将是极其便捷的。
发明内容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附图说明
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各组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并且具有类似的相关特性或特征的组件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
图1a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支付系统的框图;
图1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支付终端的框图;
图1c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接收终端的框图;
图1d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用户管理平台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支付系统的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支付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支付系统的框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支付系统的框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支付系统的框图;以及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支付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注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诸方面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任何限制。
图1a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支付系统100的框图。支付系统100可包括支付终端110。如图1b所示,支付终端110可以是包括信号发射单元116的任何合适的便携式终端,例如蜂窝电话、卫星电话、无绳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式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等。支付终端110可利信号发射单元116与其他具有信号接收能力的设备进行通信。例如,信号发射单元116可以是声波单元、红外单元、WiFi单元、射频单元等。
支付系统100可包括用户管理平台140,以实现用户信息的管理。支付终端110可通过无线通信系统访问用户管理平台140。这里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诸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和其他系统。CDMA系统可实现诸如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cdma2000等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其他CDMA变体。此外,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实现诸如演进型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802.20、等之类的无线电技术。
用户可通过支付终端110向用户管理平台140请求注册。如图1d所示,用户管理平台140可包括注册单元141以用于注册账户。响应于支付终端110的注册请求,注册单元141可为支付终端110注册一账户,并且为该账户分配一个身份信息,例如可包括身份ID。该身份ID可以存储于用户管理平台140处,例如存储在用户管理平台140的数据库143中。
注册账户后,用户可设置相应的登录密码,并可使用支付终端110登录该账户。若用户忘记登录密码,可找回原登录密码,找回密码的方式可通过短信验证,邮箱验证或者身份关联信息验证等等,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
用户登录该账户后,可以提交将支付账户与该账户和身份ID绑定的请求。用户可以将多个支付账户与该账户和身份ID进行绑定。这里的支付账户可以是银行卡、第三方支付账户、预付卡、信用卡等等。用户可提交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验证信息,例如卡号、开户行或发卡商、持卡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到用户管理平台140。用户管理平台140可将用户提交的支付账户验证信息直接地或者通过下文描述的收单平台130或结算平台150等间接地发送至支付账户发放机构,例如支付交易系统160,支付账户发放机构诸如有支付账户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信用卡发放机构、预付卡发放机构、城市一卡通发放机构等进行验证。例如,用户管理平台140可将用户打包的信息按照指定接口与通信协议将信息提交到该支付账户所对应的收单平台,例如收单平台130-n,该收单平台130-n根据支付交易系统提供的接口与通信协议将信息上报结算平台150,并接收支付账户发放机构例如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预付卡发放机构、城市一卡通发放机构等反馈的验证提示。
若验证成功,则注册单元141可将该账户与该支付账户相绑定,例如将该账户对应的身份ID与该支付账户相关联。用户可以为该账户绑定多个支付账户,同时可以设置默认的支付账户,或者在支付时选择相应的支付账户进行支付。
较优地,身份信息还可包括支付密码以作身份信息的验证之用。该支付密码可由注册单元141响应于用户的选择来设置。同时,当用户忘记该支付密码时,可通过支付账户关联信息或者个人关联的身份信息找回或者重新设置支付密码。支付密码可以包括数字密码、手势密码、指纹信息等。该账户、对应的身份ID、支付密码、以及绑定的至少一张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可被存储在数据库143中。在一实例中,与特定账户和身份ID绑定的多张支付账户可被编号为1至N,这多张支付账户与该账户、身份ID以及支付密码被关联地存储在一起,如表1所示。
表1
支付终端110可以通过相应的支付软件来实现上述账户的注册请求、密码设置、支付账户的绑定操作。该支付软件可以安装在支付终端110上。例如,用户可以在支付终端110上打开该支付软件,通过该支付软件进行账户的注册、管理,以及支付账户的绑定、默认支付账户的设定、以及支付账户的绑定解除等等。
支付系统100还可包括接收终端120-n(n=1,2,…N),合起来统称为接收终端120。接收终端120-n可以是设置在商户处的具有通信功能的简单的接收设备,也可以是具有通信功能和打单、输入密码等功能的POS(PointofSales)机或计算机。接收终端120-n可以是与金融机构相关的,不同的接收终端隶属于不同的金融机构。例如,接收终端120-1隶属于第一金融机构,接收终端120-2隶属于第二金融机构等等。这些金融机构发放各自的支付账户。
与收单平台120-n相对应的是收单平台130-n。类似于接收终端,收单平台130-n也可以是与金融机构相关的,不同的收单平台隶属于不同的金融机构。例如,收单平台130-1隶属于第一金融机构,收单平台130-2隶属于第二金融机构等等。收单平台130-n与一公共的用户管理平台140通信地耦合。
支付系统100还可包括相对应的支付交易系统160-n。类似地,支付交易系统160-n是与金融机构相关的,不同的支付交易系统隶属于不同的金融机构。例如,支付交易系统160-1隶属于第一金融机构,支付交易系统160-2隶属于第二金融机构等等。
接收终端120-n可以是包括信号接收单元的一体式POS机。或者,接收终端也可以是与一单立的信号接收模块相连接的常规POS机。例如,该常规POS机可通过通信接口,诸如RS232、USB接口,与该信号接收模块通信,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该信号接收模块通信。下文以一体式POS机架构为例对接收终端进行描述,如图1c所示。接收终端120可包括信号接收单元122和执行常规POS功能的POS单元124。
接收终端120-n可通过信号接收单元122与支付终端110实现通信。支付终端110可包括编码单元112,一般地,编码单元112可对要传达的通信数据进行编码。通信数据可以是支付终端110要传达给接收终端120-n的任何信息数据,例如,身份信息。
较优地,支付终端110还可包括加密单元114。加密单元114可先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然后再由编码单元112对经加密的通信数据进行上述编码。
在对通信数据进行编码后,信号发射单元116可以例如通过传输信号的形式发送出去。
接收终端120-n的信号接收单元122可用于接收并处理信号发射单元116发射的传输信号以获得电信号,例如以获得电信号形式的通信数据。在一实例中,信号接收单元122可对收到的传输信号进行转换、放大、滤波等处理。
当用户在商户消费需要付款时,用户可通过支付终端110以传输信号的形式向接收终端120-n发送身份信息,例如包括身份ID和支付密码。具体地,编码单元112可对身份信息进行编码。较优地,加密单元114还可先对身份信息进行加密,然后再由编码单元112对经加密的身份信息进行编码。信号发射单元116可发送指示该经编码的身份信息的传输信号。
在用户为该身份信息绑定了多张支付账户且未设置默认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的情形中,用户还可从所绑定的这多张支付账户中选择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此时,身份信息还可附带有指示被选择用于支付的该支付账户的标识符,例如,该标识符可以指示该支付账户在被绑定时的编号。
用户可以通过支付终端110上的支付软件来启动身份信息的发送、支付账户的选择等等。在启动支付功能前,用户可以输入支付密码。较优地,支付软件对支付密码初步验证通过后再进行支付操作。
接收终端120-n的信号接收单元122可接收并处理支付终端110发出的传输信号,以获得电信号形式的身份信息。在一实例中,接收终端120-n可包括解码单元以解码该电信号,从而恢复出身份信息。在较优的另一实例中,接收终端120-n并不对该电信号进行解码,而是由POS单元124直接转发电信号形式的经编码的身份信息。在一实例中,用户在通过支付终端110发出身份信息后,可以根据需要输入支付账户的账户验证信息。该支付账户的账户验证信息在后续支付流程中由支付账户的发放机构(例如,支付交易系统)进行验证。接收终端120-n可包括输入单元126,例如键盘、手写盘、指纹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声音识别模块等。用户可通过该输入单元126输入账户验证信息,如密码、签名、指纹、虹膜、声音、签字板等。
接收终端120-n在收到身份信息后,可向对应的收单平台130-n上传交易信息。该交易信息可包括该身份信息。在用户需要输入支付账户的账户验证信息的实例中,该交易信息还可包括该账户验证信息。另外,接收终端110一般与商户账户相绑定,因此交易信息还可包括商户身份识别号码和支付金额等信息。
收单平台130-n可用于实现接收终端120-n、用户管理平台140和结算平台150之间的交互。接收终端120-n可通过专用线路将交易信息上传至收单平台130-n。收单平台130-n接收到该交易信息之后,可基于该身份信息获得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然后,收单平台130-n可传送支付请求,该支付请求可包括用于支付的该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
在一实例中,收单平台130-n可将该身份信息转发给用户管理平台140,由用户管理平台140对该身份信息进行验证。用户管理平台140可包括验证单元142以执行该验证。例如,支付终端110的用户的账户和相关联的身份信息(例如,身份ID和支付密码)都被存储在用户管理平台140的数据库143中。在身份信息包括身份ID的实例中,验证单元142可从数据库143中检索接收自收单平台130-n的该身份ID,若未检索到该身份ID,则该身份信息为非法身份,验证失败;若检索到该身份ID,则验证成功。
在身份信息还包括支付密码的实例中,若能够检索到该身份ID,则进一步获取与该身份ID相关联的支付密码,并将该支付密码与接收自收单平台130-n的支付密码进行比较,若两者一致,则验证成功,否则验证失败。
在一实例中,用户管理平台140收到的身份信息是经加密和编码的。在此实例中,用户管理平台140可包括解码单元144和解密单元145。解码单元144可先对身份信息进行解码,然后再由解密单元145进行解密以恢复出身份信息。
响应于验证成功,用户管理平台140可从数据库146中检索出与该身份信息相关联的被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并向收单平台传送该支付账户的该支付账户信息。用户管理平台140可以与多个金融机构相关联,从而存储这多个金融机构发行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在一实例中,用户设置了默认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此时,用户管理平台140可响应于验证成功直接检索出与该身份信息相关联的该默认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在另一示例中,用户并未设置默认的支付账户,而是在支付时选择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如前文所述。此时,用户身份信息可附带有指示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的标识符,例如该支付账户被绑定时的编号。用户管理平台140可根据该标识符来检索出该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用户管理平台140可将检索到的该支付账户的该支付账户信息发送给收单平台130-n。
在一替换实施例中,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可以是存储在收单平台130-n处的。在此实施例中,用户管理平台140中并非如上文所述地存储支付账户信息,而是存储可被用于获取支付账户信息的账户关联信息,例如账户索引信息。此时,用户管理平台140向收单平台130-n发送的可以只是该用于获取支付账户信息的账户关联信息。收单平台130-n可以根据该账户关联信息从自身的数据库中找出该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
另一方面,响应于验证失败,用户管理平台140可向收单平台130-n传送验证失败消息。
响应于获得该支付账户的该支付账户信息,收单平台130-n可上传支付请求。收单平台130-n可向结算平台150发送该支付请求。该支付请求可包括支付账户信息、支付金额和商户身份识别号码。在用户于接收终端120-n输入了账户验证信息的情况下,该支付请求还可包括账户验证信息。反之,若收到验证失败消息,收单平台130-n可将该验证失败消息转发给接收终端120-n,以通知商户和用户支付失败。
结算平台150可响应于收到来自收单平台130-n的支付请求进行结算。在一实例中,结算平台150可根据支付账户信息向相应的支付交易系统160-n提交结算请求。该结算请求可包括支付账户信息和支付金额。在用户于接收终端120-n输入了账户验证信息的情况下,该结算请求还可包括账户验证信息。该支付交易系统160-n是与该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相对应的交易系统。例如,以该支付账户为某银行发行的银行卡为例,该支付交易系统相应地为该银行的银行支付交易系统。根据不同的支付账户,结算平台150可向不同的支付交易系统传送结算请求。
支付交易系统160-n在核实支付账户信息后,可从相应的支付账户中扣除该支付金额。在结算请求包括账户验证信息的实例中,支付交易系统160-n可通过该账户验证信息来核实支付账户信息的合法性。注意,支付交易系统160-n并不直接将所扣的支付金额直接打入商户账户,而是打入结算平台150在银行所设的交易账户中。结算平台150会定期与商户进行结算。因此,结算平台150收到支付交易系统160-n所转的支付金额即可认为是支付成功。支付交易系统160-n在转账后可向结算平台150反馈支付结算信息,例如支付账户号、扣款金额等等。
结算平台150可将该支付结算信息转发给收单平台130-n,并由收单平台130-n将支付结算信息进一步传送给用户管理平台140和接收终端120-n。用户管理平台140可向支付终端110反馈该支付结算信息。同时,接收终端120-n可打印该支付结算信息。
至此,用户可通过支付终端110完成交易支付。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支付系统200。支付系统200与支付系统100相类似。区别在于,用户管理平台240-n(n=1,2,…N)取代了公共的用户管理平台140。即,每个收单平台230-n具有仅与该收单平台通信地耦合的用户管理平台240-n。正如上文所提及的,接收终端220-n可以是与金融机构相关的,不同的接收终端隶属于不同的金融机构。相应地,收单平台230-n也可以是与金融机构相关的,不同的收单平台隶属于不同的金融机构。而且,支付交易系统260-n是与金融机构相关的,不同的支付交易系统隶属于不同的金融机构。
由此在该实施例中,对应不同的金融机构具有不同的用户管理平台。即各用户管理平台240-n与不同的金融机构相关联。每一用户管理平台240-n中可存储与其相关联的金融机构所发行的支付账户的账户信息。例如,接收终端220-1和收单平台230-1与第一金融机构相关联,如隶属于第一金融机构。相应的用户管理平台240-1也与第一金融机构相关联,此时,用户管理平台240-1中可存储第一金融机构所发行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类似地,接收终端220-2、收单平台230-2、以及用户管理平台240-2可与第二金融机构相关联,此时用户管理平台240-2中可存储第二金融机构所发行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
用户在一商户进行付费时,若该商户的接收终端为接收终端220-1,此时,该接收终端220-1为第一金融机构的接收终端。在此实施例的支付系统架构下,如果属于机构内支付情形,则收单平台230-1从该用户管理平台240-1即可获得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例如,响应于对支付账户是由第一金融机构发行的支付账户的判断,由收单平台230-1向用户管理平台240-1传送该身份信息,并相应地获得该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在一实例中,该判断可由接收终端220-1或收单平台230-1根据伴随身份信息一起从支付终端210发送的金融机构标识信息来判断。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用户可以无需携带名目繁多的各种支付账户,通过例如带有信号传输功能诸如声波传输等功能的手机即可完成支付。相比于通过线上支付手段,支付的安全性得到可靠保证,因为根据本发明的方案,支付流程是通过安全的POS端为接口进入支付交易系统。而且,相比于传统的线下刷卡式支付,支付账户的磁道信息很容易被窃取。然而,根据本发明的方案,POS端不经手支付账户的账户信息,因此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
本发明的方案可用于任何金融机构,例如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发行的支付账户的支付。当支付账户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发行的支付账户时,本发明的方案特别适用于该支付账户中有余额的情形下的支付流程,虽然本发明的方案并不限于此。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支付方法300的流程图。
在步骤302,从支付终端以传输信号的形式向接收终端发送身份信息。
在一实例中,支付终端可对该身份信息进行编码,并以传输信号的形式向接收终端发送经编码的该身份信息。较优地,支付终端可先对身份信息进行加密,然后再对经加密的身份信息进行编码。接收终端接收并处理该传输信号以获得电信号,从而获得电信号形式的身份信息。
在一实例中,身份信息可包括身份ID。较优地,该身份信息还可包括支付密码。
在步骤304,从接收终端向收单平台发送交易信息,该交易信息可包括该身份信息。
在步骤306,收单平台可基于该身份信息获得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例如第一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以及向结算平台发送支付请求。
在一实例中,收单平台可将该身份信息转发至用户管理平台,用户管理平台可对收到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在一实例中,身份信息包括身份ID。用户管理平台可从自身数据库中检索接收到的该身份ID,若未检索到该身份ID,则该身份信息为非法身份,验证失败。若能够检索到该身份ID,则验证成功。较优地,在检索到该身份ID的情况下,用户管理平台还可进一步获取与该身份ID相关联的支付密码,并将该支付密码与接收到的支付密码进行比较,若两者一致,则验证成功,否则验证失败。
在一实例中,用户管理平台收到的身份信息是经加密和编码的。在此实例中,用户管理平台可先对身份信息进行解码,然后再进行解密以恢复出该身份信息。
响应于验证成功,用户管理平台可向收单平台传送该第一支付账户的该支付账户信息。在替换实施例中,用户管理平台也可传送该支付账户信息的账户关联信息以供收单平台找出该支付账户信息。在一实例中,该第一支付账户为默认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此时,用户管理平台可响应于验证成功直接检索出与该身份信息相关联的默认用于支付的该第一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在另一实例中,用户未设置默认支付账户,此时,身份信息还可附带有指示第一支付账户的标识符。用户管理平台可根据该标识符检索出与该身份信息相关联的该第一支付账户的该支付账户信息。响应于收到该支付账户信息,收单平台可向结算平台传送支付请求,该支付请求可包括该支付账户信息。另外,该支付请求还可包括商户身份识别号码和支付金额。
响应于验证失败,用户管理平台可向收单平台传送验证失败消息。响应于收到该验证失败消息,收单平台可将验证失败消息转发给接收终端。
在一实例中,该收单平台和该用户管理平台与第一金融机构相关联,其中该用户管理平台中存储有该第一金融机构发行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在此实例中,响应于对第一支付账户是由该第一金融机构发行的支付账户的判断,由该收单平台向该用户管理平台传送该身份信息。
在步骤308,由结算平台响应于该支付请求进行结算,该支付请求包括该第一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
在一实例中,该结算平台可响应于该支付请求向与第一支付账户对应的支付交易系统传送结算请求,该结算请求可包括该第一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该结算请求还可包括支付金额。
该支付交易系统可将该支付金额划入到结算平台的交易账户并向结算平台反馈支付结算信息。响应于收到支付结算信息,结算平台可向收单平台转发该支付结算信息,收单平台将收到的支付结算信息传送给用户管理平台和接收终端。进而,用户管理平台可将支付结算信息反馈至支付终端。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支付系统400的框图。支付系统400与支付系统100的区别在于,用户管理平台440可与结算平台450通信地耦合。
在此实施例中,当用户在商户消费需要付款时,用户可通过支付终端410以传输信号的形式向接收终端420-n发送身份信息,例如包括身份ID和支付密码。具体地,编码单元112可对身份信息进行编码。较优地,加密单元114还可先对身份信息进行加密,然后再由编码单元112对经加密的身份信息进行编码。信号发射单元116可发送指示该经编码的身份信息的传输信号。
在用户为该身份信息绑定了多张支付账户且未设置默认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的情形中,用户还可从所绑定的这多张支付账户中选择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此时,身份信息还可附带有指示被选择用于支付的该支付账户的标识符,例如,该标识符可以指示该支付账户在被绑定时的编号。
用户可以通过支付终端410上的支付软件来启动身份信息的发送、支付账户的选择等等。在启动支付功能前,用户可以输入支付密码。较优地,支付软件对支付密码初步验证通过后再进行支付操作。
接收终端420-n的信号接收单元122可接收并处理支付终端410发出的传输信号,以获得电信号形式的身份信息。在一实例中,接收终端420-n可包括解码单元以解码该电信号,从而恢复出身份信息。在较优的另一实例中,接收终端420-n并不对该电信号进行解码,而是由POS单元124直接转发电信号形式的经编码的身份信息。在一实例中,用户在通过支付终端410发出身份信息后,可以根据需要输入支付账户的账户验证信息。该支付账户的账户验证信息在后续支付流程中由支付账户的发放机构(例如,支付交易系统)进行验证。接收终端420-n可包括输入单元126,例如键盘、手写盘、指纹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声音识别模块等。用户可通过该输入单元126输入账户验证信息,如密码、签名、指纹、虹膜、声音等。
接收终端420-n在收到身份信息后,可向对应的收单平台430-n上传交易信息。该交易信息可包括该身份信息。在用户需要输入支付账户的账户验证信息的实例中,该交易信息还可包括该账户验证信息。另外,接收终端410一般与商户账户相绑定,因此交易信息还可包括商户身份识别号码和支付金额等信息。
收单平台430-n可实现接收终端420-n和结算平台450之间的交互。接收终端420-n可通过专用线路将交易信息上传至收单平台430-n。收单平台430-n可上传该身份信息。例如,收单平台430-n可传送支付请求,该支付请求可包括该身份信息。该支付请求还可包括支付金额和商户身份识别号码。在用户于接收终端420-n输入了账户验证信息的情况下,该支付请求还可包括账户验证信息。
结算平台450可接收该支付请求,从而基于来自收单平台430-n的该身份信息获得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
在一实例中,结算平台450可将该身份信息转发给用户管理平台440,由用户管理平台440对该身份信息进行验证。用户管理平台440可包括验证单元142以执行该验证。例如,支付终端410的用户的账户和相关联的身份信息(例如,身份ID和支付密码)都被存储在用户管理平台440的数据库143中。在身份信息包括身份ID的实例中,验证单元142可从数据库143中检索接收自结算平台450的该身份ID,若未检索到该身份ID,则该身份信息为非法身份,验证失败;若检索到该身份ID,则验证成功。
在身份信息还包括支付密码的实例中,若能够检索到该身份ID,则进一步获取与该身份ID相关联的支付密码,并将该支付密码与接收自结算平台450的支付密码进行比较,若两者一致,则验证成功,否则验证失败。
在一实例中,用户管理平台440收到的身份信息是经加密和编码的。在此实例中,用户管理平台440可包括解码单元144和解密单元145。解码单元144可先对身份信息进行解码,然后再由解密单元145进行解密以恢复出身份信息。
响应于验证成功,用户管理平台440可从数据库143中检索出与该身份信息相关联的被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并向结算平台450传送该支付账户的该支付账户信息。用户管理平台440可以与多个金融机构相关联,从而存储这多个金融机构发行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在一实例中,用户设置了默认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此时,用户管理平台440可响应于验证成功直接检索出与该身份信息相关联的该默认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在另一示例中,用户并未设置默认的支付账户,而是在支付时选择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如前文所述。此时,用户身份信息可附带有指示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的标识符,例如该支付账户被绑定时的编号。用户管理平台440可根据该标识符来检索出该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用户管理平台440可将检索到的该支付账户的该支付账户信息发送给结算平台450。
在一替换实施例中,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可以是存储在结算平台450处的。在此实施例中,用户管理平台440中并非如上文所述地存储支付账户信息,而是存储可被用于获取支付账户信息的账户关联信息,例如账户索引信息。此时,用户管理平台440向结算平台450发送的可以只是该用于获取支付账户信息的账户关联信息。结算平台450可以根据该账户关联信息从自身的数据库中找出该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
另一方面,响应于验证失败,用户管理平台440可向结算平台450传送验证失败消息。若收到验证失败消息,结算平台450可将该验证失败消息转发给收单平台430-n,并由后者反馈至接收终端420-n,以通知商户和用户支付失败。
结算平台450可响应于获得该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进行结算。在一实例中,结算平台450可根据支付账户信息向相应的支付交易系统460-n提交结算请求。该结算请求可包括支付账户信息和支付金额。在用户于接收终端420-n输入了账户验证信息的情况下,该结算请求还可包括账户验证信息。该支付交易系统460-n是与该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相对应的交易系统。例如,以该支付账户为某银行发行的银行卡为例,该支付交易系统相应地为该银行的银行支付交易系统。根据不同的支付账户,结算平台450可向不同的支付交易系统传送结算请求。
支付交易系统460-n在核实支付账户信息后,可从相应的支付账户中扣除该支付金额。在结算请求包括账户验证信息的实例中,支付交易系统460-n可通过该账户验证信息来核实支付账户信息的合法性。注意,支付交易系统460-n并不直接将所扣的支付金额直接打入商户账户,而是打入结算平台450在银行所设的交易账户中。结算平台450会定期与商户进行结算。因此,结算平台450收到支付交易系统460-n所转的支付金额即可认为是支付成功。支付交易系统460-n在转账后可向结算平台450反馈支付结算信息,例如支付账户号、扣款金额等等。
结算平台450可将该支付结算信息转发给收单平台430-n,并由收单平台430-n将支付结算信息进一步传送给用户管理平台440和接收终端420-n。用户管理平台440可向支付终端410反馈该支付结算信息。同时,接收终端420-n可打印该支付结算信息。
至此,用户可通过支付终端410完成交易支付。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支付系统500的框图。支付系统500与支付系统400相类似。区别在于,用户管理平台540-n(n=1,2,…N)取代了公共的用户管理平台540。正如上文所提及的,接收终端520-n可以是与金融机构相关的,不同的接收终端隶属于不同的金融机构。相应地,收单平台530-n也可以是与金融机构相关的,不同的收单平台隶属于不同的金融机构。而且,支付交易系统560-n是与金融机构相关的,不同的支付交易系统隶属于不同的金融机构。
在该实施例中,对应不同的金融机构具有不同的用户管理平台。即各用户管理平台540-n与不同的金融机构相关联。每一用户管理平台540-n中可存储与其相关联的金融机构所发行的支付账户的账户信息。例如,接收终端520-1和收单平台530-1与第一金融机构相关联,如隶属于第一金融机构。相应的用户管理平台540-1也与第一金融机构相关联,此时,用户管理平台540-1中可存储第一金融机构所发行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类似地,接收终端520-2、收单平台530-2、以及用户管理平台540-2可与第二金融机构相关联,此时用户管理平台540-2中可存储第二金融机构所发行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
在此实施例的架构下,结算平台550在获得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时,身份信息所被转发给的用户管理平台440-n可以是与发行该支付账户的金融机构相关联的用户管理平台,其中存储有该金融机构发行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或账户关联信息。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支付系统600的框图。支付系统600与支付系统400相类似。区别在于,除了公共的用户管理平台640外,每个收单平台230-n还具有仅与该收单平台通信地耦合的用户管理平台670-n。正如上文所提及的,接收终端220-n可以是与金融机构相关的,不同的接收终端隶属于不同的金融机构。相应地,收单平台230-n也可以是与金融机构相关的,不同的收单平台隶属于不同的金融机构。而且,支付交易系统260-n是与金融机构相关的,不同的支付交易系统隶属于不同的金融机构。
由此在该实施例中,对应不同的金融机构具有不同的用户管理平台670-n。即各用户管理平台670-n与不同的金融机构相关联。每一用户管理平台670-n中可存储与其相关联的金融机构所发行的支付账户的账户信息。例如,接收终端620-1和收单平台630-1与第一金融机构相关联,如隶属于第一金融机构。相应的用户管理平台670-1也与第一金融机构相关联,此时,用户管理平台670-1中可存储第一金融机构所发行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类似地,接收终端620-2、收单平台630-2、以及用户管理平台670-2可与第二金融机构相关联,此时用户管理平台670-2中可存储第二金融机构所发行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与用户管理平台670-n不同,用户管理平台640可以与多个金融机构相关联,从而存储这多个金融机构发行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
用户在一商户进行付费时,若该商户的接收终端为接收终端620-2,此时,该接收终端620-2为第二金融机构的接收终端。用户选择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有可能是该第二金融机构发行的支付账户(即,机构内支付),也可能不是该第二金融机构发行的支付账户(即,机构间支付)。
在此实施例的支付系统架构下,如果属于机构间支付情形,例如在接收终端620-2处,若用户选择的支付账户为第一金融机构发行的第一支付账户。收单平台630-2可将身份信息传给结算平台650,由后者从公共的用户管理平台640来获得该第一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例如,响应于对支付账户并非是由第一金融机构发行的支付账户的判断,由收单平台630-2可向结算平台650传送支付请求,该支付请求中可包括该身份信息。在一实例中,该判断可由接收终端620-2或收单平台630-2根据伴随身份信息一起从支付终端610发送的金融机构标识信息来判断。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支付方法700的流程图。
在步骤702,从支付终端以传输信号的形式向接收终端发送身份信息。
在一实例中,支付终端可对该身份信息进行编码,并以传输信号的形式向接收终端发送经编码的该身份信息。较优地,支付终端可先对身份信息进行加密,然后再对经加密的身份信息进行编码。接收终端接收并处理该传输信号以获得电信号,从而获得电信号形式的身份信息。
在一实例中,身份信息可包括身份ID。较优地,该身份信息还可包括支付密码。
在步骤704,从接收终端向收单平台发送交易信息,该交易信息可包括该身份信息。
收单平台收到交易信息后可向结算平台传送支付请求,该支付请求可包括该身份信息。另外,该支付请求还可包括商户身份识别号码和支付金额。
在步骤706,由结算平台基于来自收单平台的该身份信息获得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例如第一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
在一实例中,结算平台可将该身份信息转发至第一用户管理平台,该第一用户管理平台可对收到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在一实例中,身份信息包括身份ID。第一用户管理平台可从自身数据库中检索接收到的该身份ID,若未检索到该身份ID,则该身份信息为非法身份,验证失败。若能够检索到该身份ID,则验证成功。较优地,在检索到该身份ID的情况下,第一用户管理平台还可进一步获取与该身份ID相关联的支付密码,并将该支付密码与接收到的支付密码进行比较,若两者一致,则验证成功,否则验证失败。
在一实例中,第一用户管理平台收到的身份信息是经加密和编码的。在此实例中,第一用户管理平台可先对身份信息进行解码,然后再进行解密以恢复出该身份信息。
响应于验证成功,第一用户管理平台可向结算平台传送该第一支付账户的该支付账户信息。在替换实施例中,用户管理平台也可传送该支付账户信息的账户关联信息以供结算平台找出该支付账户信息。在一实例中,该第一支付账户为默认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此时,第一用户管理平台可响应于验证成功直接检索出与该身份信息相关联的默认用于支付的该第一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在另一实例中,用户未设置默认支付账户,此时,身份信息还可附带有指示第一支付账户的标识符。第一用户管理平台可根据该标识符检索出与该身份信息相关联的该第一支付账户的该支付账户信息。
响应于验证失败,第一用户管理平台可向结算平台传送验证失败消息。响应于收到该验证失败消息,结算平台可将验证失败消息转发给收单平台并由后者反馈至接收终端。
在一实例中,第一用户管理平台可以与发行该第一支付账户的第一金融机构相关联,其中该第一用户管理平台中存储有该第一金融机构发行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
在另一实例中,第一用户管理平台与包括发行该第一支付账户的第一金融机构的多个金融机构相关联,其中该第一用户管理平台中存储有这多个金融机构发行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
在又一实例中,该收单平台还可与第二用户管理平台通信地耦合,其中该收单平台和该第二用户管理平台与第二金融机构相关联,其中该第二用户管理平台中存储有该第二金融机构发行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在此实例中,响应于对第一支付账户并非是由该第二金融机构发行的支付账户的判断,由该收单平台向结算平台传送支付请求,该支付请求可包括该身份信息。
在步骤708,由结算平台响应于获得该第一支付账户的该支付账户信息进行结算。
在一实例中,该结算平台可向与第一支付账户相对应的支付交易系统传送结算请求,该结算请求可包括该第一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该结算请求还可包括支付金额。
该支付交易系统可将该支付金额划入到结算平台的交易账户并向结算平台反馈支付结算信息。响应于收到支付结算信息,结算平台可向收单平台转发该支付结算信息,收单平台将收到的支付结算信息传送给接收终端。
尽管为使解释简单化将上述方法图示并描述为一系列动作,但是应理解并领会,这些方法不受动作的次序所限,因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些动作可按不同次序发生和/或与来自本文中图示和描述或本文中未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动作并发地发生。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进一步领会,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来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板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这两者的组合。为清楚地解说硬件与软件的这一可互换性,各种解说性组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在上面是以其功能性的形式作一般化描述的。此类功能性是被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施加于整体系统的设计约束。技术人员对于每种特定应用可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性,但这样的实现决策不应被解读成导致脱离了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板块、模块、和电路可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设计成执行本文所描述功能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该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作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结合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在这两者的组合中体现。软件模块可驻留在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中所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取和写入信息。在替换方案中,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驻留在ASIC中。ASIC可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为计算机程序产品,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更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其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合意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disk)往往以磁的方式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提供对本公开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体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Claims (42)

1.一种支付方法,包括:
支付终端以传输信号的形式向接收终端发送身份信息;
所述接收终端向收单平台发送交易信息,所述交易信息包括所述身份信息;
所述收单平台基于所述身份信息获得用于支付的第一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并向结算平台发送支付请求;以及
所述结算平台响应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结算,所述支付请求包括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所述支付账户信息;
其中,所述收单平台基于所述身份信息获得用于支付的第一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收单平台将所述身份信息转发至用户管理平台;
所述用户管理平台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若验证成功,则所述用户管理平台向所述收单平台发送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或者所述支付账户信息的账户关联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终端以传输信号的形式向接收终端发送身份信息包括:
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编码;以及
以所述传输信号的形式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经编码的所述身份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编码具体包括:
先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加密;以及
对经加密的所述身份信息进行所述编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接收终端接收并处理所述传输信号以获得电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单平台将所述身份信息转发至所述用户管理平台具体包括:
所述收单平台将电信号形式的所述身份信息转发给所述用户管理平台;以及
所述用户管理平台对所述电信号执行解码以获得所述身份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用户管理平台对经解码的所述电信号执行解密以获得所述身份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验证失败,则所述用户管理平台向所述收单平台传送验证失败消息,以及
响应于收到所述验证失败消息,所述收单平台将所述验证失败消息转发给所述接收终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管理平台与包括发行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第一金融机构的多个金融机构相关联,其中所述用户管理平台中存储有所述多个金融机构发行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单平台和所述用户管理平台与第一金融机构相关联,其中所述用户管理平台中存储有所述第一金融机构发行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所述收单平台将所述身份信息转发至用户管理平台具体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第一支付账户是由所述第一金融机构发行的支付账户的判断,所述收单平台向所述用户管理平台传送所述身份信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包括身份ID,所述用户管理平台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所述用户管理平台从数据库中检索所述身份ID;
若未检索到所述身份ID,则验证失败;
若检索到所述身份ID,则验证成功。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还包括支付密码,所述用户管理平台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具体包括:
若检索到所述身份ID,则进一步将所述数据库中与所述身份ID相关联的支付密码与接收自所述收单平台的所述支付密码相比较;
若两者一致,则验证成功,否则验证失败。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付账户为默认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所述用户管理平台向所述收单平台传送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所述支付账户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用户管理平台响应于验证成功直接检索出与所述身份信息相关联的默认用于支付的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所述支付账户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还附带有指示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标识符,所述用户管理平台向所述收单平台传送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所述支付账户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用户管理平台根据所述标识符检索出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所述支付账户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用户管理平台向所述收单平台发送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的账户关联信息时,还包括:
所述收单平台根据所述账户关联信息在所述收单平台的数据库中找出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所述支付账户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算平台响应于收到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结算包括:
所述结算平台响应于所述支付请求向与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相对应的支付交易系统传送结算请求,所述结算请求包括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所述支付账户信息;以及
所述支付交易系统将支付金额划入到所述结算平台的交易账户并向所述结算平台反馈支付结算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结算平台向所述收单平台转发所述支付结算信息;以及
所述收单平台将所述支付结算信息传送给所述用户管理平台和所述接收终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用户管理平台将所述支付结算信息反馈给所述支付终端。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信号是声波信号、红外信号、WiFi信号、射频信号中的任意一种信号。
19.一种支付方法,包括:
支付终端以传输信号的形式向接收终端发送身份信息;
所述接收终端向收单平台发送交易信息,所述交易信息包括所述身份信息;
结算平台基于来自所述收单平台的所述身份信息获得用于支付的第一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以及
所述结算平台响应于获得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所述支付账户信息进行结算;
其中,所述结算平台基于来自所述收单平台的所述身份信息获得用于支付的第一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包括:
所述结算平台将所述身份信息转发至第一用户管理平台;
所述第一用户管理平台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若验证成功,则所述第一用户管理平台向所述结算平台发送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或者所述支付账户信息的账户关联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终端以传输信号的形式向接收终端发送身份信息包括:
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编码;以及
以所述传输信号的形式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经编码的所述身份信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编码具体包括:
先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加密;以及
对经加密的所述身份信息进行所述编码。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接收终端接收并处理所述传输信号以获得电信号。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算平台将所述身份信息转发至所述第一用户管理平台具体包括:
所述结算平台将电信号形式的所述身份信息转发给所述第一用户管理平台;以及
所述第一用户管理平台对所述电信号执行解码以获得所述身份信息。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管理平台对经解码的所述电信号执行解密以获得所述身份信息。
2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若验证失败,则所述第一用户管理平台向所述结算平台传送验证失败消息;以及
响应于收到所述验证失败消息,所述结算平台将所述验证失败消息转发给所述收单平台并由所述收单平台反馈至所述接收终端。
26.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管理平台与发行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第一金融机构相关联,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管理平台中存储有所述第一金融机构发行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
27.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管理平台与包括发行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第一金融机构的多个金融机构相关联,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管理平台中存储有所述多个金融机构发行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
28.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包括身份ID,所述第一用户管理平台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管理平台从数据库中检索所述身份ID;
若未检索到所述身份ID,则验证失败;
若检索到所述身份ID,则验证成功。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还包括支付密码,所述第一用户管理平台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具体包括:
若检索到所述身份ID,则进一步将所述数据库中与所述身份ID相关联的支付密码与接收自所述结算平台的所述支付密码相比较;
若两者一致,则验证成功,否则验证失败。
3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付账户为默认用于支付的支付账户,所述第一用户管理平台向所述结算平台传送第一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管理平台响应于验证成功直接检索出与所述身份信息相关联的默认用于支付的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所述支付账户信息。
3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还附带有指示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标识符,所述第一用户管理平台向所述结算平台传送第一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管理平台根据所述标识符检索出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所述支付账户信息。
3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用户管理平台向所述结算平台发送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的账户关联信息时,还包括:
所述结算平台根据所述账户关联信息在所述结算平台的数据库中找出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所述支付账户信息。
3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算平台响应于获得所述支付账户信息进行结算包括:
所述结算平台向与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相对应的支付交易系统传送结算请求,所述结算请求包括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所述支付账户信息;以及
所述支付交易系统将支付金额划入到所述结算平台的交易账户并向所述结算平台反馈支付结算信息。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结算平台向所述收单平台转发所述支付结算信息;以及
所述收单平台将所述支付结算信息传送给所述接收终端。
3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单平台以及与其通信地耦合的第二用户管理平台与第二金融机构相关联,其中所述第二用户管理平台中存储有所述第二金融机构发行的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第一支付账户并非是由所述第二金融机构发行的支付账户的判断,所述收单平台向所述结算平台传送支付请求,所述支付请求包括所述身份信息。
36.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信号是声波信号、红外信号、WiFi信号、射频信号中的任意一种信号。
37.一种支付系统,包括:
支付终端,所述支付终端用于以传输信号的形式发送身份信息;
接收终端,所述接收终端用于接收所述身份信息并发送交易信息,所述交易信息包括所述身份信息;
收单平台,所述收单平台用于接收所述交易信息并基于所述身份信息获得用于支付的第一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并发送支付请求;
结算平台,所述结算平台用于响应于收到所述支付请求进行结算,所述支付请求包括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所述支付账户信息;以及
用户管理平台,所述用户管理平台用于对接收自所述收单平台的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所述用户管理平台用于向所述收单平台发送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所述支付账户信息或者所述支付账户信息的账户关联信息。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管理平台还用于若验证失败则向所述收单平台传送验证失败消息,以及所述收单平台还用于响应于收到所述验证失败消息将所述验证失败消息转发给所述接收终端。
3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付交易系统,其中,所述结算平台进一步用于响应于所述支付请求向与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相对应的所述支付交易系统传送结算请求,所述结算请求包括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所述支付账户信息,所述支付交易系统用于将支付金额划入到所述结算平台的交易账户并向所述结算平台反馈支付结算信息。
40.一种支付系统,包括:
支付终端,所述支付终端用于以传输信号的形式发送身份信息;
接收终端,所述接收终端用于接收所述身份信息并发送交易信息,所述交易信息包括所述身份信息;
收单平台,所述收单平台用于上传接收自所述接收终端的所述身份信息;
结算平台,所述结算平台用于基于来自所述收单平台的所述身份信息获得用于支付的第一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信息并响应于获得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所述支付账户信息进行结算;以及
第一用户管理平台,所述第一用户管理平台用于对接收自所述结算平台的所述身份信息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所述第一用户管理平台用于向所述结算平台传送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所述支付账户信息或者所述支付账户信息的账户关联信息。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管理平台还用于若验证失败则向所述结算平台传送验证失败消息,以及所述结算平台还用于将所述验证失败消息转发给所述收单平台以反馈给所述接收终端。
42.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付交易系统,其中所述结算平台进一步用于向与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相对应的所述支付交易系统传送结算请求,所述结算请求包括所述第一支付账户的所述支付账户信息,以及所述支付交易系统用于将支付金额划入到所述结算平台的交易账户并向所述结算平台反馈支付结算信息。
CN201410182947.9A 2014-04-30 2014-04-30 支付方法及支付系统 Active CN1041828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2947.9A CN104182868B (zh) 2014-04-30 2014-04-30 支付方法及支付系统
PCT/CN2015/082854 WO2015165426A1 (zh) 2014-04-30 2015-06-30 支付方法及支付系统
US15/336,830 US20170046705A1 (en) 2014-04-30 2016-10-28 Payment method and payment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2947.9A CN104182868B (zh) 2014-04-30 2014-04-30 支付方法及支付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2868A CN104182868A (zh) 2014-12-03
CN104182868B true CN104182868B (zh) 2016-04-27

Family

ID=51963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82947.9A Active CN104182868B (zh) 2014-04-30 2014-04-30 支付方法及支付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828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65426A1 (zh) * 2014-04-30 2015-11-05 深圳光启智能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支付方法及支付系统
CN105654299A (zh) * 2015-12-31 2016-06-08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支付方法、云端支付平台及系统
CN107423983A (zh) * 2017-04-05 2017-12-01 合肥酷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支付系统及支付方法
WO2019130574A1 (ja) * 2017-12-28 2019-07-04 株式会社ぐるなび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0091841A1 (en) 2018-10-30 2020-05-07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Account asser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4427A (zh) * 2009-07-10 2009-12-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交易处理系统、第三方支付系统
CN103116846A (zh) * 2012-12-27 2013-05-22 重庆濯晖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移动支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4427A (zh) * 2009-07-10 2009-12-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交易处理系统、第三方支付系统
CN103116846A (zh) * 2012-12-27 2013-05-22 重庆濯晖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移动支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2868A (zh) 2014-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6916B (zh) 支付方法及支付系统
CN104166915B (zh) 电子钱包支付方法和系统
CN104166912B (zh) 光子支付方法及支付系统
CN103873244B (zh) 基于指纹识别的移动支付中的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US20190303931A1 (en) Method of, system for, data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a distributed, ledger-based processing and recording of an electronic financial transaction
CN104166908B (zh) 支付方法及支付系统
CN104182868B (zh) 支付方法及支付系统
CN107230068B (zh) 使用可视数字货币芯片卡支付数字货币的方法和系统
CN104054098A (zh) 与emv卡读取器合作提供支付的系统、方法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1990772A (zh) 为使用移动电话装置的支付业务授权的交易服务器
CN107230070B (zh) 数字货币系统
CN102194178A (zh) 支付处理系统和方法及装置
CN103886449A (zh) 一种基于可见码的多重安全组合机制的支付方法和系统
CN105608563A (zh) 一种支付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N104166911B (zh) 光子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07230052B (zh) 使用数字货币芯片卡进行数字货币支付的方法和系统
CN107230071B (zh) 将数字货币兑换为实物现金的方法和系统
KR20200096400A (ko) 디지털 가상화폐를 qr(또는 bar)코드와 매칭시켜 전송하는 디지털 가상화폐의 전송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3514541A (zh) 货物/服务价格支付系统及其价格支付方法
CN104200365A (zh) 一种电子支票的开票及解付方法
JP2018534659A (ja) 支払トランザクションの検証
CN104166913B (zh) 光子支付方法及系统
GB2506421A (en) Electronic receipt
CN107230078B (zh) 使用可视数字货币芯片卡进行数字货币支付的方法和系统
CN101447037A (zh) 一种通过用户终端创建并使用用户账户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GUANGQI INTELLIGENT PHOTONICS TECHNOLOG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ENZHEN KUANG-CH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08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Futian District Shennan Road and CaiTian Road intersection East Xintiandi Plaza C block 2007-27

Applicant after: KUANG-CHI INTELLIGENT PHOTONIC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518034 A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enter, No. 1061, Xiang Mei Road, Guangdong, Shenzhen, Futian District, China 18B

Applicant before: KUANG-CHI INNOVATIVE TECHNOLOGY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6

Address after: Building 4, 1st Floor, Foshan Military Civilian Integration Industrial Park, No. 68 Defu Road, Xingtan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300

Patentee after: Foshan Shunde Guangqi Advanced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Shenzhen, Futian District, Shennan Road and colored field road intersection C East Block New World Plaza 2007-27

Patentee before: KUANG-CHI INTELLIGENT PHOTONIC TECHNOLOGY 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