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70320A - 关于自组织网络中值的期望范围的性能指标偏差的检测 - Google Patents

关于自组织网络中值的期望范围的性能指标偏差的检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70320A
CN104170320A CN201380016494.6A CN201380016494A CN104170320A CN 104170320 A CN104170320 A CN 104170320A CN 201380016494 A CN201380016494 A CN 201380016494A CN 104170320 A CN104170320 A CN 1041703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formance index
value
expected range
index value
time peri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64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70320B (zh
Inventor
E.谢
B.哈赛特
M.布赫迈尔
R.彼得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4170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03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703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03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6Generation of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0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filtering, e.g. reduction of information by using priority, element types, position or time
    • H04L41/0627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filtering, e.g. reduction of information by using priority, element types, position or time by acting on the notification or alarm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04L41/142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using statistical or mathematical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H04L41/046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network management agents or mobile agents therefor
    • H04L41/048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network management agents or mobile agents therefor mobile ag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0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filtering, e.g. reduction of information by using priority, element types, position or time
    • H04L41/0609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filtering, e.g. reduction of information by using priority, element types, position or time based on severity or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0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filtering, e.g. reduction of information by using priority, element types, position or time
    • H04L41/0622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filtering, e.g. reduction of information by using priority, element types, position or time based 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66Checking the configuration
    • H04L41/0873Checking configuration conflicts between network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lgebra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用于检测由自组织子网构成的网络中的参与者之间的协作或冲突的系统和方法检查诸如性能指标和配置参数的参数,以确定不同的参与者是以协作还是冲突的方式调整配置参数。当性能指标被观测到在其期望范围以外时,可接受的收敛范围可被定义成给参与者时间以将性能指标调整并返回到其值的期望范围。当性能指标被检测到不收敛时,监视器可警告操作员或另一节点,使得可采取适当措施。

Description

关于自组织网络中值的期望范围的性能指标偏差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自组织网络功能之间的冲突检测。
背景技术
自组织网络(SON)功能和自愈功能在计算机连网架构领域中是已知技术。几个不同参考教导了这个领域的基础,包含AbdelAziz等人的名称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f-organizing node groups on a network”的美国专利No.7,461,160、Zhou的名称为“Self-organized network setup”的美国专利No.7,788,707以及Gessner等人的名称为“Self-Organizing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Method For The Operation Thereof”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布No.US2011/0122851。进一步的信息可在名称为“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elf-Organizing Networks (SON); Self-healing concepts and re-quirements”的3GPP TS 32.541中找到。
SON和自愈技术被设计成允许网络配置参数(CP)以自动方式调整以克服在网络中观测到的问题。通常,这个技术使用分布式自动计算过程和功能执行。网络(或子网)的状况和性能(其将被称为性能指标(PI))被测量和观测(在全局或者在定义的节点),并且CP集合被动态调整以优化网络并治愈或恢复错误。通常,被调整的CP这么做以实现由网络运营商设置的某些策略目标。
随着移动电信网络复杂性的增加,网络治愈基于长期演进(LTE)的网络中的问题的能力已经变得十分期望。对于LTE网络中的SON能力的要求在3GPP版本8技术规范RS 36.902中定义。
典型的大型电信网络可由来自不同供应商的网络区段组成。节点供应商将提供其区段的SON和自愈功能。由于网络区段与多个其它区段连接,因此操作在不同区段并且没有协调的不同SON和自愈功能可争夺网络资源,并且无法实现它们的各个目标。每个设备供应商可调整不同的配置参数,并且经常,调整它们以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方式不同。这可导致解决相同问题的分歧机制。
在SON和自愈功能可解决网络中的不同区段之间的潜在冲突之前,它们首先能够确定冲突出现或者已经发生是必要的。
如上面指出的,常规上,SON能力或自愈功能(F)监视管理的节点和/或网络(或子网)(称为系统)的状况。F然后评估系统的状况是否满足给定目的或策略目标。当它不满足时,F调整相关系统的参数。在这一点,监视、评估和调整的循环再次开始。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包含效率、成本以及不太容易出错,许多运营商优选的是,执行这个循环而不需要人类操作员干预。
大系统一次将使多个F活动。如果必要的话,人类操作员和各种操作和维护(OAM)应用将配置系统参数,不管F是否活动。
如上面指出的,可出现若干不同问题。在缺乏协调者的情况下,各种F可尝试以冲突方式配置系统(例如,各种F尝试使用不同值来配置系统参数)。这导致一个F修改第二个F已经调整以尝试解决问题的参数。在存在协调者的情况下,如果给F的策略或指南本身具有冲突的目标或者F不是无缺陷的,则各种F也可尝试以冲突方式配置系统。由第一个F(诸如用于节能的F)计算的配置指令(用于参数调整)可与由另一个F(诸如优先化治愈网络故障的F)发出的配置指令冲突。管理系统的人类操作员或OAM应用可发出与由F发出的那些冲突的配置指令。
上面描述的F、人类操作员或OAM应用可被称为“参与者(actor)”。如果使用冲突目标的多个参与者,则CP值或PI值将振荡。如果使用一个参与者,则CP值或PI值也可振荡(例如,当F首先变成活动时,F可对系统CP过度补偿或补偿不足;导致CP值或PI值振荡)。这是正常情况。
问题是,运营商没有可信方式来知道CP值或PI值振荡是由于冲突目标的参与者同时作用在系统上、参与者具有缺陷或错误还是参与者正常起作用。
因此,提供消除或减轻上述问题的系统和方法将是期望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报告与自组织网络中的网络元件关联的性能指标不收敛于其正常期望范围的方法。性能指标被监视,并且由处理器确定第一性能指标值在与性能指标关联的值的期望范围之外。根据性能指标返回到值的期望范围的时间段以及超过第一性能指标值的允许偏差来定义性能指标的值的可接受收敛范围。响应于确定第二性能指标值在定义的可接受收敛范围之外而生成报告。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确定第二性能指标值大于第一性能指标值与允许偏差之和。在备选实施例中,确定在所述时间段期满之后第二性能指标值在与性能指标关联的期望范围之外。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包括:响应于确定第三性能指标值在与性能指标关联的期望范围内而继续监视所述性能指标。在备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包含:响应于确定第三性能指标值在定义的可接收收敛范围内而继续监视所述性能指标。
在另一实施例中,允许偏差是变量值。允许偏差值可在所述时间段减小。
在另一实施例中,定义的可接受收敛范围可定义成在所述时间段期满之后收敛于和性能指标关联的期望范围。
在另一实施例中,监视步骤包含:由与监视功能关联的通信接口接收第一性能指标值的测量。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监视节点,其包括通信接口和处理引擎。通信接口配置用于接收第一性能指标值和随后的第二性能指标值。处理引擎配置用于确定第一性能指标值在与性能指标关联的值的期望范围之外。处理引擎根据返回到期望范围的时间段以及超过第一性能指标值的允许偏差来定义值的可接受收敛范围。处理引擎配置成命令通信接口响应于确定第二性能指标值在定义的可接受收敛范围之外而传送报告。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处理引擎命令通信接口响应于确定第二性能指标值大于第一性能指标值与允许偏差之和而传送报告。在备选实施例中,处理引擎命令通信接口响应于确定在所述时间段期满之后第二性能指标值在与所述性能指标关联的期望范围之外而传送报告。
在另一实施例中,允许偏差是变量值。允许偏差值可在所述时间段减小。
在另一实施例中,处理引擎将可接受收敛范围定义成在所述时间段期满之后收敛于和所述性能指标关联的期望范围。
在另一实施例中,监视节点可进一步包含:存储器,用于存储与性能指标关联的值的期望范围以及值的定义的可接受收敛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结合附图仔细研究了本发明特定实施例的如下描述之后,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仅通过示例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图示用于PI类型1的期望值的图;
图2是图示用于PI类型2的期望值的图;
图3是图示用于PI类型3的期望值的图;
图4是图示用于PI类型1的AOP的图;
图5是图示用于PI类型2的AOP的图;
图6是图示用于PI类型3的AOP的图;
图7是图示用于PI类型1的抛物线型AOP的图;
图8是图示用于检测冲突的方法的示范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是图示用于检测冲突的方法的示范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是图示图9的方法的示范操作的图;
图11是图示本发明系统元件的交互的框图;
图12是图示在单个值上竞争的参与者的交互的图;
图13是图示在单个值上竞争的参与者的交互的图;
图14是图示在单个值上竞争的参与者的交互的图;
图15是图示在单个值上竞争的参与者的交互的图;
图16图示了在示范AOP中的抛物线之间对称的水平轴;
图17图示了在示范AOP中的抛物线之间对称的垂直轴;
图18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图;以及
图19是图示示范监视节点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指向用于检测两个或更多不同自组织和自愈网络功能之间冲突的系统和方法。
可参考如下根据附图编号的特定元件。以下讨论在本质上应该被视为示范性的,并且不作为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权利要求书中定义,并且不应该视为受下面描述的实现细节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这些细节可通过用等效功能元件代替元件来修改。
系统一般可由其配置参数(CP)和性能指标(PI)表征。CP的一些示例包含切换阈值、功率设置、影响无线电资源管理(RRM)过程的参数、物理信道(PCH)资源设置、无线电接入信道(RACH)相关参数、频率(例如E-UTRA绝对射频信道号(EARF CN))、物理小区ID(PCI)、公共陆地移动网络ID(PLMN ID列表)、跟踪区域代码(TAC)。LTE的PI的示例包含可接入性、可重新训练性、完整性、可用性和移动性。PI的一些示例包含连接建立尝试以及不同接口上的连接建立成功、小区不可用性时间、切换尝试以及切换成功等。
策略目标可表述为PI值的集合。将假定网络运营商具有期望PI值的集合,或者网络运营商知道每个给定PI的适当或正确的值。运营商假定参与者将以实现那些期望PI值的方式作用来配置系统。为了确保情况是这样的,可引入监视功能(监视器M)以确定运营商的假定是否正确。
具有若干不同PI和若干不同参与者的网络运营商可引入监视器(M)以从M的客户端(此后称为客户端)随时间接受特定系统PI正常期望值。这被称为PI的期望范围。附加地,M可用于监视所标识PI的值以确定它们是否在由期望范围定义的界限之外。如果观测的PI值在期望范围之外,则M将通知其客户端该情况(例如通过传送报警或警告)。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从客户端对报警的响应能以若干不同的方式决定,并且不与生成报警的方式密切相关。尽管M被作为独立实体讨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M可嵌入在若干不同的节点中(包含F),或嵌入在操作和维护系统内。期望范围的使用可应用于不同于这里所讨论的PI的其它类型参数(只要运营商具有正在考虑的参数值的期望)。
网络运营商还可定义PI的可接受振荡模式(AOP)。AOP允许监视器确定影响PI和CP值的参与者是协作地起作用还是彼此冲突。可监视PI和CP值以确定到值的可接受集合的收敛是否正在进行。通常,运营商可假定参与者将适当地配置系统。监视器可使用AOP确定参与者将恰当配置CP的假定是否正确,而不是要求监视器和/或运营商知道CP应该被配置的正确值。
监视器(M)可用于测量(观测的CP值的)振荡相对于客户端的给定最大值的幅度。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M通知客户端该情况(例如,参与者不大可能在将CP设置成适当值的方面协作地工作)。
如果观测的PI值在期望范围之外,但在定义的AOP范围内,则监视器不需要通知客户端。这可允许网络有充分时间自愈或自组织,并且允许PI收敛于值的可接受范围,而不需要运营商干预。
系统的PI(有时被称为计数器或关键性能指标)可用于揭示系统行为的某些方面。不管系统是人工管理、由F管理还是二者的组合,运营商都可具有关于PI值的两种期望。首先,存在PI将在反映正确系统行为的定义的期望范围(称为E PI)内的期望。第二,当PI值开始偏离E PI(例如落在其期望范围之外)时,运营商可期望F或人类操作员将对系统配置值采取补救措施,使得对象PI值将在规定时间段落回在E PI的范围内。
存在由图1、图2和图3描绘的三种示范类型的PI。观测的PI值(即点)被绘制在具有测量时间的水平轴100和测量PI值的垂直轴102的图上。
图1是图示第一类型PI(PI类型1)的值的期望范围的图。PI类型1的运营商的期望是,所有观测的PI值随时间都应该在上界104与下界106内。图2是图示第二类型PI(PI类型2)的值的期望范围的图。PI类型2的运营商的期望是所有观测的PI值随时间都应该在下界108之上。图3是图示第三类型PI(PI类型3)的值的期望范围的图。PI类型3的期望是,所有观测的PI值随时间都应该在上界110之下。
在执行分析SON操作以及F将引起收敛的可能性中,M的客户端可标识PI列表。PI将随时间变化,并且当存在收敛时,变化将落在可接受范围或AOP内。对于标识的每个PI,客户端根据PI类型定义其AOP。在一个实施例中,AOP开始于PI值的第一观测偏差。如上面所指出的,运营商将知道或者已经定义了可接受或正确的PI值。
图4图示了用于PI类型1的示例AOP。上界200和下界202由E 204、运营商的PI的期望值以及D1 206定义,允许偏差在E之上或之下。值T1 208是PI值落回在PI的期望范围内所允许的时间。D2 210是相对于第一观测偏差212被认为可接受的额外偏差。这个AOP的界限200和202允许观测的偏差在时间段T1 208内收敛于PI的期望范围。这个示例AOP关于由E 204定义的轴是对称的。
图5图示了用于PI类型2的示例AOP。下界214由期望值E 216定义。D2 218是相对于第一观测偏差220被认为可接受的额外偏差。值T1 222是PI值收敛于在下界214之上所允许的时间。
图6图示了用于PI类型3的示例AOP。上界224由期望值E 226定义。D2 228是相对于第一观测偏差230被认为可接受的额外偏差。值T1 232是PI值收敛于在上界224之下所允许的时间。
上面关于图4-图6讨论的三个示范AOP对于PI是适当的,其中客户端将期望在时间段T1上PI值的线性改进(从偏离的值移动到适当值)。备选地,存在客户端将期望PI值的非线性改进的PI。举在图1中反映的PI值的示例,但其中客户端表达了改进将遵循抛物线方程的期望。图7图示了抛物线方程的一个示范形式。类似于相对于图4所讨论的,上界234和下界236由期望值E 238和允许偏差D1 240定义。D2 242是相对于第一观测偏差244被认为可接受的额外偏差。值T1 246是PI值落回在PI的期望范围内所允许的时间。这个形式表达了在T1 246开始时改进高的其期望。
使用抛物线方程表达改进PI值的期望可应用于本文描述的所有三种类型PI。为了紧凑讨论的目的,省略了抛物线界限的进一步图示,不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很好地理解它们。
图8是图示上面所讨论的使用AOP和PI检测SON间冲突的示范方法的流程图。过程开始于监视器M的初始化(块300)。客户端标识要监视的PI、PI类型以及创建AOP所需的任何参数(块310)。客户端可提供用于PI类型1的参数T1、E、D1和D2;用于PI类型2和PI类型3的参数T1、E、D2。监视器M然后可产生微型M(mini-M)的集合,其中每个微型M负责监视一个所标识的PI(块320)。在备选实施例中,单个M过程监视PI集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这在操作上不同于所公开主题的方式。所例示的微型M然后读取PI值(块330)。在块340,确定AOP是否不存在并且PI值是否在正常界限之外(例如,在图1:PI类型1的期望值、图2:PI类型2的期望值以及图3:PI类型3的期望值中图示的数据点),M创建用于PI的AOP(块350),并且过程返回读取PI值(块330)。如果AOP不存在并且值在正常界限之内(块360),则过程也返回读取PI值(块330)。
在块370,确定AOP是否已经创建并且对于PI值存在,并且该值在AOP界限之外(例如,在图4:PI类型1的AOP、图5:PI类型2的AOP以及图6:PI类型3的AOP中图示的数据点),该情况被报告给客户端(块380)。该过程可以可选地终止于这一点(如所图示的),或者它可返回读取PI(未图示)。如果AOP存在并且值在AOP界限之内(块390),则可以假定过程恰当操作,并且返回读取PI(块330)。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系统的行为通过设置系统的配置参数(例如天线倾角、传送功率和天线方位)的值来控制。为了检测这些值的设置之间的冲突,可采取如下过程,如在图9中所图示的。开始,例示监视器M(块400)。客户端标识CP(块410)。对于此示例,CP将是标量值。客户端提供在定义为时间单位T的若干(N)间隔的规定时间段内CP值的最大允许改变(称为Max)。监视器M然后产生微型M的集合,其中微型M负责监视一个所标识的CP(块420)。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如上面所讨论的,使用微型M是设计选择,并且使用不同数量的M将同样有可能。微型M读取相关CP值(块430)。在下一时间间隔,它读取新CP值(块440)。它然后计算新CP值与前一值之间的差(块450)。如果在N个间隔上计算的所有差之和超过Max值(块460),则该情况被报告给客户端(块470)。可选地,该过程停止在这一点。如果间隔数超过N(块480),则监视器丢弃最老间隔的差(块490)并返回读取新CP值(块440)。
图10是图示图9的方法的示范操作的图。在此示例中N=7。观测的CP值500相对于时间绘制。在7个间隔的每个间隔观测的差是10、20、10、25、20、5和5,总计95。如果Max大于95,则监视器将丢弃最老的差,即10,并且将在间隔9读取;再次计算差之和,并且相对于Max进行校验。如果Max小于95,则监视器将报告给客户端。
图11是示例系统的框图。系统是受管理的节点的集合,其可被称为网络或子网。示例是无线接入网。监视器M 510是监视功能或逻辑实体,其可在物理上位于网络中的单个节点,或者可在地理上分布在网络中。客户端520是与监视器510交互的实体(例如网络运营商)。微型M 530a、530b、530c表示由用于特定PI的监视器510创建的监视功能,如之前所描述的。节点540a和540b是由监视器510和/或微型M 530a-c监视的系统元件。节点示例包含无线电基站或交换机。
每个节点540a和540b可具有配置参数CP和性能指标PI。客户端420向监视器510发送观测具体CP和/或PI的请求。监视器510可创建若干微型M 530a-c以在其责任下读取CP或PI的值。微型M 530a-c当它检测到错误(例如,观测的PI值在AOP界限之外)时将通知客户端520。
上述方法以及对应系统的实现可用在多供应商环境中。提供监视器M的服务的实体不必是任何SON网络子集的任何子集的提供商之一(即,系统不必是SON能力的供应商,也不涉及管理的节点的供应商)。还应该理解,监视器M的功能性可被嵌入在SON网络之一内部的节点内、在从属于多个不同SON网络的节点内或在任何SON网络区段之外。
现在将讨论一组示范图以图示可在由冲突的自动参与者控制的系统中发生的期望振荡模式。图12示出了两个参与者尝试调整同一参数550的典型情景。在此情况下,一个参与者希望将参数设置成值“4”,而另一个参与者希望将参数设置成值“5”。
图13示出了两个参与者尝试调整同一参数560并且定义的节点570(例如允许设置的最大值)存在的情景。在此情况下,一个参与者希望将参数设置成值“6”,而另一个参与者希望将参数设置成值“10”。
图14示出了两个参与者尝试调整同一参数580并且操作在不同时标上的情景。在此情况下,一个功能希望将参数设置成“10”并且可每10分钟使该值递增,而另一参与者希望将参数设置成“3”并且可每小时设置该值一次。
图15示出了参与者正在控制参数590并且外部影响改变参数590的值的情景。在此情况下,该参与者希望将参数设置成值“6”,而人类操作员将参数设置成值“0”。
现在将更详细描述首先参考图7描述的抛物线函数。在抛物线的标准定义中,需要给定点(称为焦点)和准线(平面上的对应线)。平面中与焦点和准线等距离的点的轨迹被定义为抛物线。基于图7,图16标识了两个抛物线——抛物线1 600和抛物线2 602。
对于抛物线1 602,第一观测偏差244加上允许的D2偏差242在(0,K)。然后,顶点604在(0,2 EK)。客户端可依据X轴的单位给M提供D2、E、D1加上焦半径606以完成抛物线1 600定义。客户端不需要提供T1 246(其值是抛物线1和轴E-D1的截距)。抛物线2 602是抛物线1 600的映像,并且抛物线1 600和抛物线2 602的焦半径相等;因此客户端可仅提供一个焦半径。
以上形式的抛物线方程允许客户端表达改进在T1 246开始是高的其期望。这个形式被称为“对称的水平轴”。顶点604和焦点606形成水平线。
另一形式(称为“对称的垂直轴”)允许客户端表达改进在T1 246开始是低的其期望。图17中示出了对称的垂直轴的一个此类示例。
对于抛物线3 608,使用相同样本,第一观测偏差244加上允许的D2偏差242在(0,K)。然后,顶点612在(0,2E-K)。客户端依据Y轴的单位给M提供D2、E、D1加上焦半径614。客户端不需要提供T1 246(其值是抛物线3 608和轴E-D1的截距)。用此形式,顶点612和焦点614形成垂直线。抛物线4 610是抛物线3 608的映像,并且抛物线3 608和抛物线4 610的焦半径相等;因此,客户端可仅提供一个焦半径614。
图18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图。过程开始于步骤700,监视性能指标。步骤700可响应于从管理器或客户端接收到请求而执行。该请求能可选地指示用于监视的特定节点和/或参数。在步骤710,确定第一观测性能指标值在其期望范围之外。与性能指标关联的值的期望范围可被重新配置,或者可从客户端接收它。
在步骤720,定义用于性能指标的值的可接受收敛范围。可根据性能指标值返回到期望范围的时间段以及在那个时间段期间超过第一观测性能指标值的允许偏差来定义可接受收敛范围。收敛范围可定义为线性函数或抛物线函数。可接受收敛范围可定义成在所述时间段期满之后收敛于和性能指标关联的正常期望范围。在可选实施例中,允许偏差可设置为变量值,其可在所述时间段的整个持续时间减小。
在步骤730,确定第二观测性能指标值在可接受收敛范围之外。这可包含:确定第二PI值大于第一PI值与允许偏差之和。这还可包含:确定在所述时间段期满之后第二PI值在与性能指标关联的期望范围之外。
响应于确定第二PI值在定义的可接受收敛范围之外,在步骤740生成报告。所生成的报告可被传送到客户端。
在图18中未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可观测第三PI值。响应于确定第三PI值在与性能指标关联的期望范围内,过程可返回到步骤700,并且继续监视性能指标。响应于确定第三PI值在定义的可接受收敛范围内,该过程也可返回到步骤700,并且继续监视性能指标。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监视器M可提供为要在通用计算平台(包含分布式计算平台)上执行的功能。监视器M可包含可用于执行上面讨论的功能的若干功能元件,包含测量或读取值的元件、确定读取的值是否落入界限内的元件以及设置界限并将值确定为读取的值的函数的功能元件。基于上述功能元件的操作,可调用报告和警告功能元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使用在通用硬件上执行的软件、为该目的特别设计的专用硬件、由硬件执行的固件以及上面的任何组合来实现功能元件。
图19是图示示例监视节点800的框图,包含处理器或处理引擎810、存储器820和通信接口830。节点800可使用专用基础硬件实现,或者备选地,可实现为虚拟机。节点800可执行本文所描述的与报告在它们的可接受操作范围之外的配置参数或性能指标相关的各种实施例。节点800可响应于处理引擎810执行存储在数据储存库(诸如存储器820)中的指令而执行这些操作。指令可以是软件指令,并且数据储存库可以是任何逻辑或物理计算机可读介质。节点800虽然在图19中示为单个实体,但可由在地理上分布的若干不同装置实现。
通信接口830配置成从至少一个外部网络节点或元件接收PI值。处理引擎810配置成监视接收的PI值,并将它们与和性能指标关联的期望值相比较,并基于那个比较采取适当措施。
处理引擎810确定第一观测PI值在与性能指标关联的值的期望范围之外。性能指标的值的期望范围可存储在存储器820中。处理引擎810定义性能指标的值的可接受收敛范围。可接受范围可根据返回到期望范围的时间段以及超过第一性能指标值的允许偏差来定义。当通信接口830接收到随后第二PI值时,处理引擎810确定第二PI值是否在定义的可接受收敛范围之外。如果是,则处理引擎810命令通信接口820传送指示第二PI值在可接受范围之外的报告。
处理引擎810可命令通信接口830响应于确定第二性能指标值大于第一性能指标值与允许偏差之和或者确定在所述时间段期满之后第二性能指标值在与所述性能指标关联的期望范围之外中的一项而传送报告。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820可存储与性能指标关联的值的期望范围以及值的定义的可接受收敛范围。存储器820还可配置成存储所接收的第一和第二性能指标值。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表示为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也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处理器可读介质或其中包含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介质)中的软件产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适合的有形介质,包含磁、光或电存储介质,包含磁盘、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只读存储器(DVD-ROM)存储器装置(易失性或非易失性)或类似的存储机构。机器可读介质可含有指令、代码序列、配置信息或其它数据的各种集合,它们当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步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实现描述的发明所必需的其它指令和操作也可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上。从机器可读介质运行的软件可与执行所描述任务的电路对接。
上面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旨在仅作为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对具体实施例实施更改、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定义。

Claims (16)

1. 一种用于报告与自组织网络中的网络元件关联的性能指标不收敛于其正常期望范围的方法,包括:
-监视性能指标;
-由处理器确定第一性能指标值在与所述性能指标关联的值的期望范围之外;
-根据所述性能指标返回到值的所述期望范围的时间段以及超过所述第一性能指标值的允许偏差来定义值的可接受收敛范围;以及
-响应于确定第二性能指标值在所述定义的可接受收敛范围之外而生成报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确定所述第二性能指标值大于所述第一性能指标值与所述允许偏差之和。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确定在所述时间段期满之后所述第二性能指标值在与所述性能指标关联的所述期望范围之外。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响应于确定第三性能指标值在与所述性能指标关联的所述期望范围内而继续监视所述性能指标。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响应于确定第三性能指标值在所述定义的可接收收敛范围内而继续监视所述性能指标。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允许偏差是变量值。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允许偏差值在所述时间段减小。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定义的可接受收敛范围在所述时间段期满之后收敛于和所述性能指标关联的所述期望范围。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监视步骤包含:由与监视功能关联的通信接口接收所述第一性能指标值的测量。
10. 一种监视节点,包括:
-通信接口,用于接收第一性能指标值和随后的第二性能指标值;
-处理引擎,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性能指标值在与所述性能指标关联的值的期望范围之外;用于根据返回到所述期望范围的时间段以及超过所述第一性能指标值的允许偏差来定义值的可接受收敛范围;以及用于命令所述通信接口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二性能指标值在所述定义的可接受收敛范围之外而传送报告。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监视节点,其中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二性能指标值大于所述第一性能指标值与所述允许偏差之和,所述处理引擎命令所述通信接口传送报告。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监视节点,其中响应于确定在所述时间段期满之后所述第二性能指标值在与所述性能指标关联的所述期望范围之外,所述处理引擎命令所述通信接口传送报告。
13.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监视节点,其中所述允许偏差是变量值。
14.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监视节点,其中所述允许偏差值在所述时间段减小。
15.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监视节点,其中所述处理引擎将所述可接受收敛范围定义成在所述时间段期满之后收敛于和所述性能指标关联的所述期望范围。
16.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监视节点,进一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与所述性能指标关联的值的所述期望范围以及值的所述定义的可接受收敛范围。
CN201380016494.6A 2012-02-06 2013-02-05 关于自组织网络中的值的期望范围的性能指标偏差的检测 Active CN1041703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595397P 2012-02-06 2012-02-06
US61/595397 2012-02-06
US13/757022 2013-02-01
US13/757,022 US9007946B2 (en) 2012-02-06 2013-02-01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flict detection in self organization network (SON) functions
PCT/IB2013/050965 WO2013118056A2 (en) 2012-02-06 2013-02-05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flict detection in self organization network (son) func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0320A true CN104170320A (zh) 2014-11-26
CN104170320B CN104170320B (zh) 2017-09-26

Family

ID=48045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6494.6A Active CN104170320B (zh) 2012-02-06 2013-02-05 关于自组织网络中的值的期望范围的性能指标偏差的检测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07946B2 (zh)
EP (1) EP2813030B1 (zh)
JP (1) JP6046747B2 (zh)
CN (1) CN104170320B (zh)
AU (1) AU2013217270B2 (zh)
WO (1) WO2013118056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0701A (zh) * 2016-01-05 2017-07-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指标预期期望动态更新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03373B1 (en) 2013-05-27 2014-12-02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ordinating cellular networks operation
US9301211B2 (en) * 2013-08-20 2016-03-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porting performance and controlling mo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US9826412B2 (en) 2013-10-24 2017-11-2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ng adaptive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self-organizing networks
US10411951B2 (en) * 2015-02-10 2019-09-10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Network policy conflict detection and resolution
US20230164598A1 (en) * 2020-07-28 2023-05-25 Intel Corporation Self-organizing network coordination and energy saving assisted by management data analytic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43494A1 (en) * 2001-03-28 2002-10-03 Jeff Conrad System for time-bucketing of baselined data collector data
US20080235365A1 (en) * 2007-03-20 2008-09-25 Jyoti Kumar Bansal Automatic root cause analysis of performance problems using auto-baselining on aggregated performance metrics
CN101836478A (zh) * 2007-10-26 2010-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网络实体及其相关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7746B2 (en) 1997-10-14 2004-06-29 Alacritech, Inc. Obtaining a destination address so that a network interface device can write network data without headers directly into host memory
US7461130B1 (en) 2004-11-24 2008-12-02 Sun Micro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f-organizing node groups on a network
FR2885475B1 (fr) * 2005-05-09 2007-07-27 Radiotelephone Sfr Procede et systeme de planification de puissance des porteuses dans un reseau cellulaire de telecommunication
US7788707B1 (en) 2006-05-23 2010-08-31 Sprint Spectrum L.P. Self-organized network setup
DE102008052718A1 (de) 2008-10-22 2010-04-29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Selbstorganisierendes Kommunikationsnetzwerk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Bereich
JP2010147519A (ja) * 2008-12-16 2010-07-01 Hitachi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13516872A (ja) * 2010-01-08 2013-05-13 ノキア シーメンス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ネットワーク最適化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43494A1 (en) * 2001-03-28 2002-10-03 Jeff Conrad System for time-bucketing of baselined data collector data
US20080235365A1 (en) * 2007-03-20 2008-09-25 Jyoti Kumar Bansal Automatic root cause analysis of performance problems using auto-baselining on aggregated performance metrics
CN101836478A (zh) * 2007-10-26 2010-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网络实体及其相关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0701A (zh) * 2016-01-05 2017-07-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指标预期期望动态更新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940701B (zh) * 2016-01-05 2021-06-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指标预期期望动态更新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511459A (ja) 2015-04-16
CN104170320B (zh) 2017-09-26
EP2813030B1 (en) 2015-10-21
WO2013118056A3 (en) 2013-11-07
US9007946B2 (en) 2015-04-14
EP2813030A2 (en) 2014-12-17
US20130272149A1 (en) 2013-10-17
AU2013217270A1 (en) 2014-08-28
JP6046747B2 (ja) 2016-12-21
WO2013118056A2 (en) 2013-08-15
AU2013217270B2 (en) 2016-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2279B (zh) 一种网络数据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KR102323696B1 (ko) 서비스 가입 방법 및 장치
US10735255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self-optimization switch
CN104170320A (zh) 关于自组织网络中值的期望范围的性能指标偏差的检测
US936989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ordinating cellular networks operation
US8537855B2 (en) Coordination of operational data of base stations in a multiprotocol environment
US9338720B2 (en) Self-organized decentralized 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
US9462522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acquiring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in WLAN
US2022013231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etwork element
US20140059154A1 (en) Leader Node Appointment
US9974063B2 (en) Radio network control method and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CN103313275A (zh) Mro 场景检测方法及装置
EP3622750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246151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self-healing function in wireless network
US10313897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prevent potential conflicts among instances of SON functions
CN104469865A (zh) 一种目标小区配置方法及装置
US11812310B2 (en) Migration of computational service
US20170243473A1 (en)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Managed System, and Management System
WO2018202461A1 (en) Handling of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2788636B (zh) 小区状态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网管系统
CN104507120A (zh) 一种小区间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US20240112087A1 (en) Ai/ml operation in single and multi-vendor scenarios
Tang et al. Avoidance of improper configuration based on self-operation
WO2021204075A1 (zh) 一种网络自动化管理方法及装置
EP4120075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related events process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