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8150A - 一种多通道任意定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通道任意定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8150A
CN104168150A CN201410445035.6A CN201410445035A CN104168150A CN 104168150 A CN104168150 A CN 104168150A CN 201410445035 A CN201410445035 A CN 201410445035A CN 104168150 A CN104168150 A CN 1041681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ing
module
channel
data
regi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450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68150B (zh
Inventor
刘雁行
胡强
许�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LONGRAIS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LONGRAIS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LONGRAIS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LONGRAIS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4503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681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68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8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68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81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讯定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任意定时器。包括读写控制模块、用于储存定时计数数据的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定时配置数据的定时配置模块、用于判断定时计数数据是否到达定时配置数据的定时判断模块、用于将定时计数数据加一或清零的累加模块。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多通道任意定时器,在通讯中需要特殊定时时,仅采用系统配置,修改定时配置模块中的定时配置数据即可实现任意通道的任意定时时长,便于系统调试,即使系统设计完成后,也可灵活方便调整,避免了系统的重新设计。

Description

一种多通道任意定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讯定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任意定时器。
背景技术
在通讯系统中,经常需要大量定时器完成多信道超时告警。比如对多通道信令监测,信道上每隔一定时间收发一串报文,报文收发正常说明信道正常,报文异常就需要重新检测或发出告警信息。根据信道不同,信令收发周期不同,信令收发时间过长,信道故障不能及时发现,信道保护处理不及时,引起通信故障;信令收发时间过短,信道利用率大大降低,如果多通道同时以短时间收发信令,会占用很大的频率带宽,通信系统效率大大降低。
通信系统中常把信令收发时长固定为几种,如3.3ms、10ms、1s…等,但对一些特殊信令,这种收发时长不合适,改变收发时长时,系统配置参数更改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采用较少的资源同时为几百上千个通道提供多层次、多级别报警,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通道任意定时器,包括读写控制模块、存储模块、定时配置模块、定时判断模块、累加模块,所述读写控制模块同时与所述存储模块和所述定时配置模块连接,所述存储模块和所述定时配置模块还同时与所述定时判断模块连接,所述定时判断模块与所述累加模块连接,所述累加模块与所述读写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定时判断模块还包括定时输出端口。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储存定时计数数据;所述定时配置模块用于存储定时配置数据;所述读写控制模块用于读取所述定时配置模块中的定时配置数据以及读写所述存储模块中的定时计数数据;所述定时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定时计数数据是否到达定时配置数据,所述定时判断输出端口用于在定时计数数据达到设定时间时输出定时信号;所述累加模块用于将定时计数数据加一或清零。
进一步的,所述存储模块包含有一个以上的寄存器,每个寄存器为一个定时通道,定时通道内存储有相应通道的定时计数数据。
所述定时配置模块包含有与所述存储模块数量相同的寄存器,每个寄存器对应一个存储模块中的定时通道,并存储相应通道的定时配置数据。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模块包含有1024个寄存器,每个寄存器为一个定时通道,定时通道内存储有相应通道的定时计数数据。
所述定时配置模块包含有1024个寄存器,每个寄存器对应一个存储模块中的定时通道,并存储相应通道的定时配置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定时计数数据初始值为零。
进一步的,所述定时配置模块中部分(一个以上的)寄存器中的定时配置数据相同。
进一步的,读写控制模块对存储模块中包含的一个以上的定时通道从第1定时通道到第n定时通道依次读写一次,并循环进行。
在某些实施例中,读写控制模块对存储模块包含的1024个定时通道从第1定时通道到第1024定时通道依次读写一次,并循环进行。
定时开始后,读写控制模块分别从存储模块中的第一寄存器(第一定时通道)和定时配置模块的第一寄存器读取定时计数数据和定时配置数据,并将读出的定时计数数据与定时配置数据进行比较,如果定时技术数据未达到定时配置数据,则由累加模块对定时计数数据进行加一处理,然后通过读写控制模块写回存储模块的第一寄存器(第一定时通道)取代原定时计数数据。随后读写控制模块对存储模块中第二寄存器(第二定时通道)至第n(n≥1)寄存器(第n定时通道)中的定时计数数据依次与其对应的定时配置数据进行读取比较,完成后从第一寄存器(第一定时通道)重新开始循环读取比较。
读写控制模块对第一定时通道到第n(n≥1)定时通道依次读写比较一次为一个定时步长,读写控制模块对一个定时通道读写一次包括读、改、写三个步骤,共需要三个时钟周期,因此一个定时步长=读写控制模块的时钟周期*3*存储模块包含的定时通道数n。
进一步的,定时配置模块中各个寄存器存储的定时配置数据为对应定时通道所需定时时间与定时步长的比值,即定时配置数据=对应定时通道所需定时时间/定时步长。
存储模块中各通道存储的定时计数数据达到相应定时判断模块中的定时配置数据时,定时判断模块对相应通道输出定时信号,同时累加模块将该定时计数数据归零,该定时通道定时重新开始。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模块中每个定时通道均为不同的通信信道提供定时。
而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模块中部分定时通道可同时为一个通信信道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级别定时。
即,存储模块中不同寄存器(定时通道)可根据需要对应不同通信信道,为不同通信信道提供时间相同或不同的定时,也可部分(一个以上的)寄存器(定时通道)同时对应同一通信信道,为该信道提供不同时间的多层次、多级别定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通道任意定时器,可实现多通道任意时长定时,在通讯中需要特殊定时时,仅采用系统配置,修改定时配置模块中的定时配置数据即可实现任意通道的任意定时时长,便于系统调试,即使系统设计完成后,也可灵活方便调整,避免了系统的重新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就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包括读写控制模块1、存储模块2、定时配置模块3、定时判断模块4、累加模块5,所述读写控制模块1同时与所述存储模块2和所述定时配置模块3连接,所述存储模块2和所述定时配置模块3还同时与所述定时判断模块4连接,所述定时判断模块4与所述累加模块5连接,所述累加模块5与所述读写控制模块1连接,所述定时判断模块4还包括定时输出端口。
所述存储模块2用于储存定时计数数据;所述定时配置模块3用于存储定时配置数据;所述读写控制模块1用于读取所述定时配置模块3中的定时配置数据以及读写所述存储模块2中的定时计数数据;所述定时判断模块4用于判断定时计数数据是否到达定时配置数据,所述定时判断输出端口用于在定时计数数据达到设定时间时输出定时信号;所述累加模块5用于将定时计数数据加一或清零。
本实施例存储模块中包含有1024个寄存器,每个寄存器为一个定时通道,其中存储有相应通道的定时计数数据,定时计数数据的初始值为0;定时配置模块包含1024个寄存器,每个寄存器对应一个存储模块中的定时通道,并存储相应通道的定时配置数据。
定时开始后,读写控制模块1从存储模块2中的第一寄存器(第一定时通道)开始读取其中的定时计数数据,并与定时配置模块3中第一寄存器存储的定时配置数据进行比较,如果未达到定时配置数据,则由累加模块将定时计数数据进行加一处理,然后通过读写控制模块1写回存储模块2的第一定时通道取代原定时计数数据。随后读写控制模块1读取存储模块2中第二寄存器(第二定时通道)至第1024寄存器(第1024定时通道)中的定时计数数据依次与定时配置模块3中相应寄存器存储的定时配置数据进行一次比较,完成后从存储模块2中第一寄存器(第一定时通道)重新开始循环读取。
读写控制模块1从存储模块2中第一寄存器(第一定时通道)到第1024寄存器(第1024定时通道)依次读取比较完一次为一个定时步长,读写控制模块1对每个定时通道一次读、改、写需要三个时钟周期,因此一个定时步长=读写控制模块的时钟周期*3*存储模块包含的定时通道数,本实施例采用时钟100MHZ,每个存储模块拥有1024个定时通道,则定时步长=0.00000001*3*1024=0.03072ms。
定时配置模块中各个寄存器存储的定时配置数据为对应定时通道所需定时时间与定时步长的比值,即定时配置数据=对应定时通道所需定时时间/定时步长。
如存储模块2中第一定时通道需定时3.3ms,则与之对应的定时配置模块3中第一寄存器存储的定时配置数据=3.3ms/0.03072ms≈107。
存储模块2中第二定时通道需定时10ms,则与之对应的定时配置模块3中第二寄存器粗出的定时配置数据=10ms/0.03072ms≈268。
存储模块2中第六定时通道需定时3.3ms,则与之对应的定时配置模块3中第六寄存器存储的定时配置数据=3.3ms/0.03072ms≈107。
各寄存器(定时通道)中定时计数数据达到定时配置模块3中相应寄存器存储的定时配置数据后,由定时判断模块4发出定时信号,累加模块将该定时计数数据归零后重新存回存储模块2中相应寄存器(定时通道),该通道定时重新开始。
即,存储模块2中第一寄存器(第一定时通道)定时计数数据达到107时,定时判断模块4向相应信道发出定时信号,累加模块将该定时计数数据归零后存入存储模块2中第一寄存器(第一定时通道),第一定时通道定时重新开始。
存储模块2中第二寄存器(第二定时通道)定时计数数据达到268时,定时判断模块4向相应信道发出定时信号,累加模块将该定时计数数据归零后存入存储模块2中第二寄存器(第二定时通道),第二定时通道定时重新开始。
所述存储模块2中部分定时通道可同时为一个通信信道提供定时,如可根据需要让存储模块中第一寄存器(第一定时通道)、第二寄存器(第二定时通道)、第三寄存器(第三定时通道)、第四寄存器(第四定时通道)、第五寄存器(第五定时通道)同时为同一通信信道分别提供3.3ms、10ms、100ms、1000ms、60000ms五个各不相同的定时;也可为同时为5个不同的通信信道分别提供3.3ms、10ms、100ms、1000ms、60000ms的定时,不同寄存器(定时通道)提供的定时误差不大于一个定时步长,各个定时通道在定时达到后发出定时信号,然后定时重新开始。
即第一寄存器(第一定时通道)为相应通信信道提供每3.3ms一次的定时信号,第二寄存器(第二定时通道)为相应通信信道提供每10ms一次的定时信号,第三寄存器(第三定时通道)为相应通信信道提供每100ms一次的定时信号,第四寄存器(第四定时通道)为相应通信信道提供每1000ms一次的定时信号,第五寄存器(第五定时通道)为相应通信信道提供每60000ms一次的定时信号。
实施例2
在某些实施例中,存储模块2和定时配置模块3均包含有512个寄存器。定时配置模块3中部分(一个以上的)寄存器存储有相同的定时配置数据,如第一寄存器(第一定时通道)中和第六寄存器(第六定时通道)中具有相同的定时配置数据107,可实现同时对2个不同的通信信道提供相同时间的定时控制,两个不同信道之间的定时控制误差不大于一个定时步长。
实施例3
在某些实施例中,存储模块2和定时配置模块3均包含有2048个寄存器。
本发明提供的多通道任意定时器,可实现多通道任意时长定时,在通讯中需要特殊定时时,仅采用系统配置,修改定时配置模块中的定时配置数据即可实现任意通道的任意定时时长,便于系统调试,即使系统设计完成后,也可灵活方便调整,避免了系统的重新设计。

Claims (5)

1.一种多通道任意定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读写控制模块、存储模块、定时配置模块、定时判断模块、累加模块,所述读写控制模块同时与所述存储模块和所述定时配置模块连接,所述存储模块和所述定时配置模块还同时与所述定时判断模块连接,所述定时判断模块与所述累加模块连接,所述累加模块与所述读写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定时判断模块还包括定时输出端口;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储存定时计数数据;所述定时配置模块用于存储定时配置数据;所述读写控制模块用于读取所述定时配置模块中的定时配置数据以及读写所述存储模块中的定时计数数据;所述定时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定时计数数据是否到达定时配置数据,所述定时判断输出端口用于在定时计数数据达到设定时间时输出定时信号;所述累加模块用于将定时计数数据加一或清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任意定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包含有一个以上的寄存器,每个寄存器为一个定时通道,定时通道内存储有相应通道的定时计数数据;
所述定时配置模块包含有与所述存储模块数量相同的寄存器,每个寄存器对应一个存储模块中的定时通道,并存储相应通道的定时配置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任意定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包含有1024个寄存器,每个寄存器为一个定时通道,定时通道内存储有相应通道的定时计数数据;
所述定时配置模块包含有1024个寄存器,每个寄存器对应一个存储模块中的定时通道,并存储相应通道的定时配置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通道任意定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计数数据初始值为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道任意定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配置模块中部分寄存器中的定时配置数据相同。
CN201410445035.6A 2014-09-03 2014-09-03 一种多通道任意定时器 Active CN1041681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45035.6A CN104168150B (zh) 2014-09-03 2014-09-03 一种多通道任意定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45035.6A CN104168150B (zh) 2014-09-03 2014-09-03 一种多通道任意定时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8150A true CN104168150A (zh) 2014-11-26
CN104168150B CN104168150B (zh) 2017-05-17

Family

ID=51911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45035.6A Active CN104168150B (zh) 2014-09-03 2014-09-03 一种多通道任意定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6815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5278A (zh) * 2016-12-26 2017-08-15 河南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计时器
CN109816938A (zh) * 2019-01-31 2019-05-28 上海天好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序树的水质异常数据监测报警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8929A (zh) * 2008-06-04 2009-12-09 张惠生 可设置程控定时器
CN101692675A (zh) * 2009-10-20 2010-04-0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多通道智能化数据通信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8929A (zh) * 2008-06-04 2009-12-09 张惠生 可设置程控定时器
CN101692675A (zh) * 2009-10-20 2010-04-0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多通道智能化数据通信处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任勇,王永东,何伟,: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使用Freescale S12X构建嵌入式系统》", 31 January 2012,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周永明,蔡兴旺,: ""实验柜用多通道定时控制系统设计"", 《农机化研究》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5278A (zh) * 2016-12-26 2017-08-15 河南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计时器
CN109816938A (zh) * 2019-01-31 2019-05-28 上海天好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序树的水质异常数据监测报警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8150B (zh)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4616B (zh) 时钟检测电路、时钟电路及时钟异常检测方法
CN103095492A (zh) 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9298703A (zh) 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
CN104380266A (zh) 具有复位条件跟踪能力的处理器装置
CN103631688A (zh) 一种测试接口信号的方法及系统
CN101175225A (zh) 数字视频数据测试系统及半导体器件
CN109902056A (zh) 一种串行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952905A (zh) 容错计算机系统的搭接式故障注入装置及方法
CN104063181B (zh) 固态硬盘管理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4168150A (zh) 一种多通道任意定时器
CN204046632U (zh) 一种多通道任意定时器
CN103226533A (zh) 一种通过并行总线扩展mdio接口的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04503885A (zh) 一种定时看门装置及系统
CN104168149A (zh) 一种多通道任意定时器的实现方法
CN112183005A (zh) 集成电路测试模式下的dft电路构建方法及应用
CN109614139A (zh) 一种系统服务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4168079A (zh) 一种多通道分组定时器
CN106506074B (zh) 一种检测光口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35596B (zh) 在并行测试机台上实现芯片频率微调的方法
CN108388228A (zh) 一种针对多通道嵌入式控制系统的同步调试方法和装置
CN104168078A (zh) 一种多通道分组定时器的实现方法
CN105446863A (zh) 具有记录能力的电子装置与电路状态记录方法
CN102204099A (zh) 复位装置
CN109270439A (zh) 一种芯片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347343A (zh) 数据管理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