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6764A - 面向多层次性能的导弹总体多学科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面向多层次性能的导弹总体多学科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6764A
CN104166764A CN201410404496.9A CN201410404496A CN104166764A CN 104166764 A CN104166764 A CN 104166764A CN 201410404496 A CN201410404496 A CN 201410404496A CN 104166764 A CN104166764 A CN 1041667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ign
parameter
guided missile
scheme
carry o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044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66764B (zh
Inventor
龚春林
谷良贤
赵成泽
申智
韩远鹏
万佳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40449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667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66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67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667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67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多层次性能的导弹总体多学科设计方法,综合了外形设计、动力装置设计、部位安排、弹道设计、制导控制系统设计、结构设计防热方案设计、引战设计。该方法支持从外形、动力、布局、弹道、防热、结构、制导控制、引战、隐身等学科进行大范围设计空间中的方案构造,可实现导弹飞行性能、制导精度、杀伤概率等三个层次的性能分析。

Description

面向多层次性能的导弹总体多学科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学科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面向多层次性能的导弹总体多学科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导弹总体设计是贯穿于导弹研制过程的最顶层设计活动。根据导弹研制过程的划分,总体设计可分为方案论证、方案设计、详细设计等阶段,主要任务包括:确定导弹的主要特征,为分系统设计和研制提供指导和依据;通过组织、协调各分系统,形成闭合的设计方案;完成面向战术技术要求的评估等。
现有的导弹总体多学科设计方法集成的学科较少,这样会导致两个问题的出现:第一,对导弹的性能分析只能停留在飞行性能层次上,难以分析制导精度和杀伤概率层次的性能,这与真实的导弹设计以及性能要求差距较大,在实际的工程领域中使用受限。第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导弹的设计空间,不具备在大范围设计空间中构造方案的能力。设计出的导弹方案存在片面性。
随着各导弹总体单位面临大量的型号论证,对总体设计能力的提升有迫切需求,结合上面对总体设计任务的描述,目前普遍需要对导弹进行集成式设计及分析评估的方法。另外,导弹研制已经由测绘仿制过渡至自主研发,也需要建立科学化的总体设计模式。而且仿真、软件技术的成熟化应用,也为导弹总体多学科设计方法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面向多层次性能的导弹总体多学科设计方法,该方法支持从外形、动力、布局、弹道、防热、结构、制导控制、引战、隐身等学科进行大范围设计空间中的方案构造,可实现导弹飞行性能、制导精度、杀伤概率等三个层次的性能分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一种面向多层次性能的导弹总体多学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任务需求,结合导弹构型进行导弹基本构型设计,导弹基本构型设计的设计内容包括导弹的布局形式、翼面数目、有无助推;
步骤2:在完成导弹基本构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导弹的动力系统设计;根据动力系统设计结果,采用数值估算的方法分析发动机性能,得到动力参数;如果动力系统设计结果中的发动机类型为航空发动机,则进一步计算得到发动机需求的进气参数;
步骤3:在导弹基本构型设计结果和发动机需求的进气参数的基础上,按照升阻比最大的目标进行外形方案设计,外形方案设计包括各气动部件类型选择及各气动部件的参数设计;
步骤4:针对当前的外形设计方案,使用物理光学法分析导弹隐身性能分析,采用气动力工程计算方法进行导弹气动特性分析,分别得到散射特性参数和气动参数;
步骤5:针对当前的外形设计方案进行导弹布局方案设计,布局对象有动力系统、制导控制系统、引信/战斗部系统和防热、结构部件;布局方法为:将各布局对象等效为具有一定质量、体积的器件,按照静稳定性要求及各部件需求的工作环境进行布局安排,对于未知质量、体积的布局对象,则先估算其质量和体积,在进行该布局对象详细设计时迭代质量及体积设计;
步骤6:在导弹布局方案设计的基础上,使用物理计算法进行质量特性分析,得到质量特性参数;
步骤7:在外部输入载体运动特性、发射装置参数、发射方式、目标位置及运动特性的条件下,根据步骤2得到的动力参数、步骤4得到的气动参数和步骤6中的质量特性参数,进行弹道方案设计,具体的弹道方案设计为将典型弹道分段,分为发射飞行段、方案飞行段和导引飞行段,发射飞行段根据发射条件约束设计,方案飞行段采用攻角控制率、弹道倾角控制率或过载控制率等进行设计,导引飞行段采用三点法导引、比例导引或常值前置角法等设计,得到基准弹道参数;
步骤8:在基准弹道参数的基础上使用涂层法进行防热方案设计;
步骤9:根据防热方案设计结果分析热环境和传热特性,使用参考焓法得到防热方案参数,将防热方案参数反馈至步骤5进行防热部件的质量、体积估计,迭代进行导弹布局方案设计;
步骤10:根据步骤4的气动参数和步骤7的基准弹道参数,通过结构设计方法得到结构方案;
步骤11:根据当前结构方案进行导弹固有特性、结构强度和结构动态特性分析,得到结构方案参数,并将结构方案参数反馈至步骤5进行结构部件的质量、体积估计,迭代进行导弹布局方案设计;
步骤12:根据当前弹道方案,以及步骤4的气动参数、步骤7的基准弹道参数,分析导弹飞行动态特性,得到动力系数传递函数和操稳特性参数;
步骤13:针对当前弹道方案,由操稳特性参数和预设器件性能参数进行制导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得到导航系统组成件、制导系统组成件和控制系统组成件,并将这些器件信息反馈至步骤5进行制导控制系统的质量、体积估计,迭代进行导弹布局方案设计;
步骤14:在制导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步骤7的基准弹道参数和步骤12的动力系数传递函数,利用弹道仿真的方法得到质点系弹道参数;
步骤15:通过弹道仿真分析,根据质点系弹道参数进行命中精度分析,通过分析结果与制导精度要求之间的关系,修正制导控制系统的器件性能参数并反馈至步骤13进行迭代:
步骤16:根据命中精度与目标易损性、毁伤要求进行引信/战斗部方案设计,并将得到的引信/战斗部系统组成件参数反馈至步骤5进行引信/战斗部部件的质量、体积估计,迭代进行导弹布局方案设计;
步骤17:针对当前引信/战斗部设计方案,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战斗部威力分析,得到威力参数;
步骤18:根据威力参数和步骤15所得的命中精度参数进行引战配合分析,在给定目标易损特性的条件下确定杀伤概率。
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支持从外形、动力、布局、弹道、防热、结构、制导控制、引战、隐身等学科进行大范围设计空间中的方案构造,更加接近真实导弹设计中应具有的设计维度。
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实现导弹飞行性能、制导精度、杀伤概率等三个层次的性能分析,可对导弹设计方案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得到多方面性能指标以满足实际工程中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主流程图。
图2:导弹设计层次图。
图3:导弹学科任务和接口关系图:(a)外形设计,(b)动力装置设计,(c)部位安排,(d)弹道设计,(e)制导控制系统设计模块,(f)结构设计模块,(g)防热方案设计,(h)引战设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发明:
参照附图1,本发明的面向多层次性能的导弹总体多学科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任务需求,结合导弹构型进行导弹基本构型设计,导弹基本构型设计的设计内容包括导弹的布局形式、翼面数目、有无助推;
步骤2:在完成导弹基本构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导弹的动力系统设计;根据动力系统设计结果,采用数值估算的方法分析发动机性能,得到动力参数;如果动力系统设计结果中的发动机类型为航空发动机,则进一步计算得到发动机需求的进气参数;如图3(b)所示;
步骤3:在导弹基本构型设计结果和发动机需求的进气参数的基础上,按照升阻比最大的目标进行外形方案设计,外形方案设计包括各气动部件类型选择及各气动部件的参数设计;如图3(a)所示;
步骤4:针对当前的外形设计方案,使用物理光学法分析导弹隐身性能分析,采用气动力工程计算方法进行导弹气动特性分析,分别得到散射特性参数和气动参数;
步骤5:针对当前的外形设计方案进行导弹布局方案设计,布局对象有动力系统、制导控制系统、引信/战斗部系统和防热、结构部件;布局方法为:将各布局对象等效为具有一定质量、体积的器件,按照静稳定性要求及各部件需求的工作环境进行布局安排,对于未知质量、体积的布局对象,则先估算其质量和体积,在进行该布局对象详细设计时迭代质量及体积设计;如图3(c)所示;
步骤6:在导弹布局方案设计的基础上,使用物理计算法进行质量特性分析,得到质量特性参数;
步骤7:在外部输入载体运动特性、发射装置参数、发射方式、目标位置及运动特性的条件下,根据步骤2得到的动力参数、步骤4得到的气动参数和步骤6中的质量特性参数,进行弹道方案设计,具体的弹道方案设计为将典型弹道分段,分为发射飞行段、方案飞行段和导引飞行段,发射飞行段根据发射条件约束设计,方案飞行段采用攻角控制率、弹道倾角控制率或过载控制率等进行设计,导引飞行段采用三点法导引、比例导引或常值前置角法等设计,得到基准弹道参数;如图3(d)所示;至此完成飞行性能层次的分析工作。
步骤8:在基准弹道参数的基础上使用涂层法进行防热方案设计;如图3(g)所示;
步骤9:根据防热方案设计结果分析热环境和传热特性,使用参考焓法得到防热方案参数,将防热方案参数反馈至步骤5进行防热部件的质量、体积估计,迭代进行导弹布局方案设计;
步骤10:根据步骤4的气动参数和步骤7的基准弹道参数,通过结构设计方法得到结构方案;如图3(f)所示;
步骤11:根据当前结构方案进行导弹固有特性、结构强度和结构动态特性分析,得到结构方案参数,并将结构方案参数反馈至步骤5进行结构部件的质量、体积估计,迭代进行导弹布局方案设计;
步骤12:根据当前弹道方案,以及步骤4的气动参数、步骤7的基准弹道参数,分析导弹飞行动态特性,得到动力系数传递函数和操稳特性参数;
步骤13:针对当前弹道方案,由操稳特性参数和预设器件性能参数进行制导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得到导航系统组成件、制导系统组成件和控制系统组成件,并将这些器件信息反馈至步骤5进行制导控制系统的质量、体积估计,迭代进行导弹布局方案设计;如图3(e)所示;
步骤14:在制导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步骤7的基准弹道参数和步骤12的动力系数传递函数,利用弹道仿真的方法得到质点系弹道参数;
步骤15:通过弹道仿真分析,根据质点系弹道参数进行命中精度分析,通过分析结果与制导精度要求之间的关系,修正制导控制系统的器件性能参数并反馈至步骤13进行迭代:至此完成制导精度层次的性能分析工作。
步骤16:根据命中精度与目标易损性、毁伤要求进行引信/战斗部方案设计,并将得到的引信/战斗部系统组成件参数反馈至步骤5进行引信/战斗部部件的质量、体积估计,迭代进行导弹布局方案设计;如图3(h)所示;
步骤17:针对当前引信/战斗部设计方案,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战斗部威力分析,得到威力参数;
步骤18:根据威力参数和步骤15所得的命中精度参数进行引战配合分析,在给定目标易损特性的条件下确定杀伤概率。至此完成杀伤概率层析的分析工作。

Claims (1)

1.一种面向多层次性能的导弹总体多学科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任务需求,结合导弹构型进行导弹基本构型设计,导弹基本构型设计的设计内容包括导弹的布局形式、翼面数目、有无助推;
步骤2:在完成导弹基本构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导弹的动力系统设计;根据动力系统设计结果,采用数值估算的方法分析发动机性能,得到动力参数;如果动力系统设计结果中的发动机类型为航空发动机,则进一步计算得到发动机需求的进气参数;
步骤3:在导弹基本构型设计结果和发动机需求的进气参数的基础上,按照升阻比最大的目标进行外形方案设计,外形方案设计包括各气动部件类型选择及各气动部件的参数设计;
步骤4:针对当前的外形设计方案,使用物理光学法分析导弹隐身性能分析,采用气动力工程计算方法进行导弹气动特性分析,分别得到散射特性参数和气动参数;
步骤5:针对当前的外形设计方案进行导弹布局方案设计,布局对象有动力系统、制导控制系统、引信/战斗部系统和防热、结构部件;布局方法为:将各布局对象等效为具有一定质量、体积的器件,按照静稳定性要求及各部件需求的工作环境进行布局安排,对于未知质量、体积的布局对象,则先估算其质量和体积,在进行该布局对象详细设计时迭代质量及体积设计;
步骤6:在导弹布局方案设计的基础上,使用物理计算法进行质量特性分析,得到质量特性参数;
步骤7:在外部输入载体运动特性、发射装置参数、发射方式、目标位置及运动特性的条件下,根据步骤2得到的动力参数、步骤4得到的气动参数和步骤6中的质量特性参数,进行弹道方案设计,具体的弹道方案设计为将典型弹道分段,分为发射飞行段、方案飞行段和导引飞行段,发射飞行段根据发射条件约束设计,方案飞行段采用攻角控制率、弹道倾角控制率或过载控制率等进行设计,导引飞行段采用三点法导引、比例导引或常值前置角法等设计,得到基准弹道参数;
步骤8:在基准弹道参数的基础上使用涂层法进行防热方案设计;
步骤9:根据防热方案设计结果分析热环境和传热特性,使用参考焓法得到防热方案参数,将防热方案参数反馈至步骤5进行防热部件的质量、体积估计,迭代进行导弹布局方案设计;
步骤10:根据步骤4的气动参数和步骤7的基准弹道参数,通过结构设计方法得到结构方案;
步骤11:根据当前结构方案进行导弹固有特性、结构强度和结构动态特性分析,得到结构方案参数,并将结构方案参数反馈至步骤5进行结构部件的质量、体积估计,迭代进行导弹布局方案设计;
步骤12:根据当前弹道方案,以及步骤4的气动参数、步骤7的基准弹道参数,分析导弹飞行动态特性,得到动力系数传递函数和操稳特性参数;
步骤13:针对当前弹道方案,由操稳特性参数和预设器件性能参数进行制导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得到导航系统组成件、制导系统组成件和控制系统组成件,并将这些器件信息反馈至步骤5进行制导控制系统的质量、体积估计,迭代进行导弹布局方案设计;
步骤14:在制导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步骤7的基准弹道参数和步骤12的动力系数传递函数,利用弹道仿真的方法得到质点系弹道参数;
步骤15:通过弹道仿真分析,根据质点系弹道参数进行命中精度分析,通过分析结果与制导精度要求之间的关系,修正制导控制系统的器件性能参数并反馈至步骤13进行迭代:
步骤16:根据命中精度与目标易损性、毁伤要求进行引信/战斗部方案设计,并将得到的引信/战斗部系统组成件参数反馈至步骤5进行引信/战斗部部件的质量、体积估计,迭代进行导弹布局方案设计;
步骤17:针对当前引信/战斗部设计方案,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战斗部威力分析,得到威力参数;
步骤18:根据威力参数和步骤15所得的命中精度参数进行引战配合分析,在给定目标易损特性的条件下确定杀伤概率。
CN201410404496.9A 2014-08-17 2014-08-17 面向多层次性能的导弹总体多学科设计方法 Active CN1041667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4496.9A CN104166764B (zh) 2014-08-17 2014-08-17 面向多层次性能的导弹总体多学科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4496.9A CN104166764B (zh) 2014-08-17 2014-08-17 面向多层次性能的导弹总体多学科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6764A true CN104166764A (zh) 2014-11-26
CN104166764B CN104166764B (zh) 2017-02-08

Family

ID=51910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04496.9A Active CN104166764B (zh) 2014-08-17 2014-08-17 面向多层次性能的导弹总体多学科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6676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0778A (zh) * 2015-04-27 2015-08-05 西北工业大学 作战飞机系统易损性指标分配方法
CN106570243A (zh) * 2016-10-25 2017-04-19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导弹设计仿真一体化平台
CN106681170A (zh) * 2016-11-22 2017-05-17 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半实物制导仿真方法及仿真系统
CN112163719A (zh) * 2020-10-20 2021-01-01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指派模型的导弹装备系统弹种优化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13190990A (zh) * 2021-04-26 2021-07-30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一种海上干扰条件下战术导弹毁伤目标仿真评估方法
CN113759956A (zh) * 2020-12-14 2021-12-07 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亚轨道飞行器的飞行弹道设计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4350A (zh) * 2010-04-16 2010-1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多学科协同设计信息交流平台
WO2014039122A2 (en) * 2012-07-31 2014-03-13 Raytheon Company Vehicle having a nanocomposite optical ceramic dom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4350A (zh) * 2010-04-16 2010-1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多学科协同设计信息交流平台
WO2014039122A2 (en) * 2012-07-31 2014-03-13 Raytheon Company Vehicle having a nanocomposite optical ceramic dome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龚春林等: "亚轨道重复使用运载器总体多学科优化方法", 《固体火箭技术》 *
龚春林等: "面向飞行器多学科设计优化的主模型技术", 《宇航学报》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0778A (zh) * 2015-04-27 2015-08-05 西北工业大学 作战飞机系统易损性指标分配方法
CN104820778B (zh) * 2015-04-27 2017-10-13 西北工业大学 作战飞机系统易损性指标分配方法
CN106570243A (zh) * 2016-10-25 2017-04-19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导弹设计仿真一体化平台
CN106681170A (zh) * 2016-11-22 2017-05-17 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半实物制导仿真方法及仿真系统
CN112163719A (zh) * 2020-10-20 2021-01-01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指派模型的导弹装备系统弹种优化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13759956A (zh) * 2020-12-14 2021-12-07 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亚轨道飞行器的飞行弹道设计方法
CN113759956B (zh) * 2020-12-14 2024-05-28 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亚轨道飞行器的飞行弹道设计方法
CN113190990A (zh) * 2021-04-26 2021-07-30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一种海上干扰条件下战术导弹毁伤目标仿真评估方法
CN113190990B (zh) * 2021-04-26 2024-05-14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一种海上干扰条件下战术导弹毁伤目标仿真评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6764B (zh) 2017-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6764A (zh) 面向多层次性能的导弹总体多学科设计方法
CN106647287B (zh) 一种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的输入受限微分对策制导方法
CN104007665A (zh) 一种固液动力飞行器飞行仿真测试系统
CN103942401A (zh) 一种优化高精度自适应模块化的航天器弹道多约束轨迹工具包及方法
Rallabhandi et al. Sonic-boom mitigation through aircraft design and adjoint methodology
Slater Design and analysis tool for external-compression supersonic inlets
CN110822994B (zh) 一种带落角约束的线性伪谱散布控制制导方法
CN109254533A (zh) 基于状态积分的梯度-修复算法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快速轨迹优化方法
Li et al.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on waverider with variable blunt radius in hypersonic flows
Krist et al. Kestrel Results at Liftoff Conditions for a Space Launch System Configuration in Proximity to the Launch Tower
Qu et al. Finite time convergence guidance law accounting for missile autopilot
CN109325288A (zh) 一种基于不确定性优化的固体运载器总体参数确定方法及系统
Zhao et al. Optimization of the aero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a tubular projectile based on blind kriging
Murty et al. Numerical characterisation of jet-vane based thrust vector control systems
Silva et al. Using FUN3D for aeroelatic, sonic boom, and aeropropulsoservoelastic (APSE) analyses of a supersonic configuration
CN105426639A (zh) 一种六自由度数学仿真模型的仿真系统及方法
Li et al. 3-D Simulation of external cooling of aero-optical side window
Taylor et al. Numerical model for muzzle blast flowfields
Yu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muzzle flow during the revolving barrel gun firing
Feng et al. Aerodynamic configuration optimization by the integration of aerodynamics, aerothermodynamics and trajectory for hypersonic vehicles
Klatt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flight behavior of a flare-stabilized projectile using 6DoF simulations coupled with CFD
Charlton et al. Computational optimization of the F-35 external fuel tank for store separation
Alkandry Aerodynamic interactions of propulsive deceleration and reaction control system jets on Mars-entry aeroshells
Forbes et al. Closed-form approximation for supersonic flow over a cone
Xu et al. Composite-Efficiency-Factor-Based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for Gliding Guided Projecti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