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58673B - 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58673B
CN104158673B CN201310177822.2A CN201310177822A CN104158673B CN 104158673 B CN104158673 B CN 104158673B CN 201310177822 A CN201310177822 A CN 201310177822A CN 104158673 B CN104158673 B CN 1041586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eting
client
conference
attending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778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58673A (zh
Inventor
卞永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uawei Enterprise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uawei Enterprise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uawei Enterprise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uawei Enterprise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7782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586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58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86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586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86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及服务器,该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创建会议请求,所述会议请求中包括所述客户端邀请参会的其它客户端的标识和会议所需的媒体类型的描述;根据所述参会的其它客户端的数量和所述媒体类型所需的带宽,获取会议所需带宽;若所述带宽小于等于预设带宽,则确定使用点对点会议模式;若所述带宽大于预设带宽,则确定使用会议中心模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会议所需的带宽,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会议使用P2P会议模式还是会议中心模式,实现了灵活选择合适的会议模式,在保证会议质量的前提下服务更多的会议客户端。

Description

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普及,即时通讯应用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的热门应用之一,随着接入带宽的增加,即时通信也从早期的只支持文本类型的通信发展到支持音视频多媒体通信。
多媒体会议是一种多方参与的即时通信方式,现有技术中,多媒体会议采用点到点(Peer to Peer,简称P2P)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参会的各客户端注册到中心服务器之后,各客户端与其它所有参会客户端之间建立P2P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Protocol,简称UDP)通道,并通过该通道传输音视频媒体流。还可以采用会议中心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参会的各客户端注册到中心服务器之后,各客户端与媒体服务器建立通道,通过媒体服务器向参会的各客户端转发音视频媒体流。
带宽采用上述P2P模式时,对中心服务器性能和带宽要求低,但是如果参会客户端数量较大的话,一个客户端同时给其它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音视频媒体流所占用的带宽就会大于宽带运营商给该客户端分配的上行带宽,这样会议质量就会下降,会议无法正常进行,而且目前的运营商普遍采用非对称的带宽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分配给每个客户端的上行带宽要小于下行带宽,这进一步限制了P2P模式所能允许的参会客户端数量。而采用会议中心模式,对中心服务器的性能和带宽要求高,能够同时支持的数目有限。两种会议模式适合不同的应用场景,现有技术不能根据应用场景灵活的选择会议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及服务器,用于解决无法根据应用场景灵活选择会议模式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创建会议请求,所述会议请求中包括所述客户端邀请参会的其它客户端的标识和会议所需的媒体类型的描述;
根据所述参会的其它客户端的数量和所述媒体类型所需的带宽,获取会议所需带宽;
若上述带宽小于等于预设带宽,则确定使用点对点会议模式;
若所述带宽大于预设带宽,则确定使用会议中心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使用点对点会议模式之后,还包括:
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包含点对点会议模式标识的邀请加入会议信息,以使所有参会客户端加入到会议中,并采用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进行会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用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进行会议之后,还包括:
接收参会客户端发送的切换请求信息,所述切换请求信息表示所述客户端请求将会议模式切换到会议中心模式;
将会议模式从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切换到所述会议中心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参会客户端发送的切换请求信息包括:接收参会客户端在会议质量的下降值超过预设阈值之后发送所述切换请求信息,其中,所述会议质量包括:数据报丢包率和/或延迟抖动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会议模式从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切换到所述会议中心模式,包括:
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切换到会议中心模式的切换指令信息,以使所有参会客户端切换到所述会议中心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用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进行会议之后,还包括:
接收第一参会客户端发送的请求对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第一请求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进行鉴权,若鉴权通过,则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指令消息,以指示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关闭输出,所述所有参会客户端中除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之外的客户端关闭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的输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指令消息之后,还包括:
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取消对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第二请求消息;
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消息进行鉴权,若鉴权通过,则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取消对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指令消息,以指示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开启输出,所述所有参会客户端中除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之外的客户端开启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的输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使用会议中心模式之后,还包括:
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包含会议中心模式标识的邀请加入会议信息,以使所有参会客户端加入到会议中,并采用所述会议中心模式进行会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采用所述会议中心模式进行会议之后,还包括:
若参会客户端的数量减少或会议使用的媒体类型变更为所需带宽更少的媒体类型,则根据当前参会客户端的数量和会议使用的媒体类型获取更新后的会议所需带宽;
若所述更新后的会议所需带宽小于所述预设带宽,则将会议模式从所述会议中心模式切换到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会议模式从所述会议中心模式切换到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包括:
向所述当前参会客户端发送切换到点对点会议模式的切换指令信息,以使所述当前参会客户端切换到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媒体类型包括:音频信息和/或视频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创建会议请求,所述会议请求中包括所述客户端邀请参会的其它客户端的标识和会议所需的媒体类型的描述;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会的其它客户端的数量和所述媒体类型所需的带宽,获取会议所需带宽;
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带宽小于等于预设带宽,则确定使用点对点会议模式;若所述带宽大于预设带宽,则确定使用会议中心模式。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使用点对点会议模式之后,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包含点对点会议模式标识的邀请加入会议信息,以使所有参会客户端加入到会议中,并采用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进行会议。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采用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进行会议之后,接收参会客户端发送的切换请求信息,所述切换请求信息表示所述客户端请求将会议模式切换到会议中心模式;
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将会议模式从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切换到所述会议中心模式。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参会客户端在会议质量的下降值超过预设阈值之后发送所述切换请求信息,其中,所述会议质量包括:数据报丢包率和/或延迟抖动时间。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具体用于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切换到会议中心模式的切换指令信息,以使所有参会客户端切换到所述会议中心模式。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采用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进行会议之后,接收第一参会客户端发送的请求对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第一请求消息;
所述服务器还包括:鉴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进行鉴权,若鉴权通过,则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指令消息,以指示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关闭输出,所述所有参会客户端中除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之外的客户端关闭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的输入。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指令消息之后,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取消对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第二请求消息;
所述鉴权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消息进行鉴权,若鉴权通过,则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取消对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指令消息,以指示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开启输出,所述所有参会客户端中除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之外的客户端开启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的输入。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使用会议中心模式之后,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包含会议中心模式标识的邀请加入会议信息,以使所有参会客户端加入到会议中,并采用所述会议中心模式进行会议。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采用所述会议中心模式进行会议之后,若参会客户端的数量减少或会议使用的媒体类型变更为所需带宽更少的媒体类型,则根据当前参会客户端的数量和会议使用的媒体类型获取更新后的会议所需带宽;
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第二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更新后的会议所需带宽小于所述预设带宽,则将会议模式从所述会议中心模式切换到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切换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当前参会客户端发送切换到点对点会议模式的切换指令信息,以使所述当前参会客户端切换到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媒体类型包括:音频信息和/或视频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会议所需的带宽,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会议使用P2P会议模式还是会议中心模式,实现了灵活选择合适的会议模式,在保证会议质量的前提下服务更多的会议客户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用于控制会议的中心服务器,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创建会议请求,该会议请求中包括上述客户端邀请参会的其它客户端的标识和会议所需的媒体类型的描述。
当一个客户端要发起一次会议的时候,该客户端会向中心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请求,并在该创建会议请求中携带它所邀请的其它客户端的标识,该标识可以为各客户端的身份标识号码(Identity,简称ID),并且在该创建会议请求中携带此次会议所需的媒体类型的描述。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媒体类型可以为音频信息和/或视频信息。
举例说明,上述媒体类型的描述可以参考会话描述协议(Session DescriptionProtocol,简称SDP)中的媒体描述标准定义,这里定义如下:type,表示媒体类型;codec,表示编码格式;frame,表示视频每秒的帧数;pixels,视频分辨率。假设携带此次会议所需的媒体类型的描述为:
“m=type:audio,codec:PCMU
m=type:video,codec:H.264,frame:25,pixels:76800”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此次会议所需的媒体类型包含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具体地,上述描述中,“type:audio”表示此次会议所需的媒体类型包括音频信息,“codec:PCMU”表示上述音频信息的编码格式为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 mu-law,简称PCMU),进一步地根据上述描述可分析获得此次会议的单个音频流大概需要带宽为64Kbps。“type:video”表示此次会议所需的媒体类型还包括视频信息,“codec:H.264”表示上述视频信息的编码为H.264,“frame:25”表示上述视频信息为每秒25帧的视频信息,“pixels:76800”表示上述视频信息的分辨率为76800个像素点,进一步地根据上述描述可分析获得此次会议的单个视频流大概需要带宽为128Kbps。
S102、根据上述参会的其它客户端的数量和上述媒体类型所需的带宽,获取会议所需带宽。
例如,除了发送创建会议请求的上述客户端,还有4个参会客户端,此次会议使用的媒体类型为视频信息,该视频信息传输所需求的带宽为1M,因为当其中一个客户端发言时,另外4个客户端收听,因而参加该会议的客户端所需带宽为4*1M=4M。
S103、若上述带宽小于等于预设带宽,则确定使用P2P会议模式;若上述带宽大于预设带宽,则确定使用会议中心模式。
该预设带宽可以是运营商分配给各个用户的固定带宽的平均值。在所需带宽大于预设带宽的情况下,如果还使用P2P会议模式,可能会导致会议质量很差,例如丢包率会很高,延迟抖动时间会变长等。
本实施例中,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创建会议请求之后,获取本次会议所需的带宽,在该带宽小于等于预设带宽时,使用P2P会议模式,在该带宽大于预设带宽时,使用会议中心模式,这样就可以实现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会议模式,在保证会议质量的前提下服务更多的会议客户端。
进一步地,如果上述S103中,确定使用了P2P会议模式,则开始按照P2P会议模式创建会议,中心服务器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包含P2P会议模式标识的邀请加入会议信息,以使所有参会客户端加入到会议中,并采用上述P2P会议模式进行会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会选择不同的会议模式,因此需要在邀请加入会议信息中携带此次会议所使用的会议模式的标识,以使各客户端知道建立哪种会议模式。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以1个中心服务器、3个参会客户端为例,上述按照P2P会议模式创建会议的流程为:
S201、客户端1向中心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请求。该创建会议请求中包括了客户端2和客户端3的标识和此次会议所需的媒体类型的标识。
S202、中心服务器确定会议模式,并向客户端1发送创建成功响应。
本实施例中,中心服务器根据参会的其它客户端的数量和媒体类型计算出所需带宽,根据所需带宽和预设带宽的大小确定出会议模式为P2P会议模式。
S203、中心服务器分别向客户端1、客户端2和客户端3发送邀请加入会议信息,该邀请加入会议信息中携带P2P会议模式的标识。
S204、客户端1、客户端2和客户端3向中心服务器发送加入会议的响应。
S205、中心服务器分别向客户端1、客户端2和客户端3发送参会客户端列表。以使各参会客户端知道其它的参会客户端。
S206、各客户端(客户端1、客户端2和客户端3)之间进行P2P会话协商,以建立各客户端之间的媒体流传输。
假设中心服务器为网站,客户端1、客户端2和客户端3分别为浏览器1、浏览器2和浏览器3,浏览器1、浏览器2和浏览器3之间进行网站实时通讯(website real timecommunication,简称WEBRTC)会话协商,具体的协商过程可以通过SDP进行,SDP属于信令的一部分,由中心服务器进行转发,由于通过SDP协商需要确定发起方和应答方,在实现过程中,可以由浏览器中预设的策略决定自己作为发起方还是应答方,例如可以按照上述客户端列表的顺序确定,将排在该列表前面的客户端确定为发起方。协商完成后,各客户端之间就可以通过协商好的媒体流传输进行多媒体会议了。
进一步地,在采用上述P2P会议模式进行会议之后,中心服务器接收任一参会客户端发送的切换请求信息,该切换请求信息表示客户端请求将会议模式切换到会议中心模式。具体为,接收参会客户端在会议质量的下降值超过预设阈值之后会发送该切换请求信息,该会议质量可以为数据报丢包率和/或延迟抖动时间。当中心服务器收到该切换请求信息后,则将会议模式从P2P会议模式切换到会议中心模式。
会议质量下降的原因有多种,例如:有新的参会客户端加入到正在进行的会议中;处于网络繁忙阶段,运营商实际分配的带宽变小等,都会导致数据报丢包率和/或延迟抖动时间变化。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上述将会议模式从P2P会议模式切换到会议中心模式的过程中,中心服务器会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切换到会议中心模式的切换指令信息,以使所有参会客户端切换到会议中心模式。
如图3所示,以有新的客户端1加入到正在进行的会议中为例,上述将会议模式从P2P会议模式切换到会议中心模式的流程为:
S301、客户端1向中心服务器发送加入会议请求,假设此时客户端2和客户端3正在使用进行P2P会议模式进行会议。
S302、中心服务器向客户端1发送加入成功响应。具体地可以是中心服务器先对接收到的加入会议请求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返回加入成功响应。
S303、中心服务器向客户端1发送参会客户端列表。
S304、中心服务器向客户端2和客户端3发送新增会议成员通知,本例中具体为发送新增客户端1的通知,客户端2和客户端3会更新原有的客户端列表。
S305、客户端1分别和客户端2、客户端3进行会话协商,以建立和其它客户端之间的媒体流传输。
S306、在会议质量的下降值超过预设阈值时,客户端1向中心服务器发送切换请求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客户端2或客户端3检测到会议质量的下降值超过预设阈值都可以向中心服务器发送切换请求信息,以使中心服务器获知需要切换到会议中心模式。
S307、中心服务器确定从P2P会议模式切换到会议中心模式,以保证会议的质量。
S308、中心服务器向媒体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指令,以使多媒体服务器预留资源用于此次会议。
S309、中心服务器分别向客户端1、客户端2和客户端3发送切换到会议中心模式的指令信息,以指示客户端1、客户端2和客户端3进行会议模式的切换。
S310、客户端1、客户端2和客户端3分别与媒体服务器进行会话协商,以建立各客户端与媒体服务器之间的媒体流的传输。该媒体流传输建立完成后就可以采用会议中心模式进行多媒体会议。
S311、各参会客户端(客户端1、客户端2和客户端3)之间结束之前的P2P媒体会话,关闭P2P媒体流传输。
整个切换过程中,可以采用无缝切换技术,以保持会议不中断,例如在客户端和媒体服务器会话协商完成后,由中心服务器同时向各参会客户端发送结束P2P媒体会话的指令,参会客户端接收到指令后才结束P2P媒体会话。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上述采用P2P会议模式进行会议之后,中心服务器还可以接收第一参会客户端发送的请求对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第一请求消息;然后中心服务器对该第一请求消息进行鉴权,若鉴权通过,则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对上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指令消息,以指示上述第二参会客户端关闭输出,上述所有参会客户端中除上述第二参会客户端之外的客户端关闭接收该第二客户端的输入。这样可以在某些场景下节约带宽资源,也可以实现根据会议需要灵活的控制参会客户端的参与。
进一步地,中心服务器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对上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指令消息之后,在需要恢复该第二参会客户端的参与时,该中心服务器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取消对上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第二请求消息;然后根据该第二请求消息进行鉴权,若鉴权通过,则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取消对该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指令消息,以指示上述第二参会客户端开启输出,上述所有参会客户端中除上述第二参会客户端之外的客户端开启接收该第二客户端的输入。
如图4所示,以1个中心服务器、3个参会客户端为例,假设客户端1、客户端2和客户端3正在采用P2P会议模式进行会议,对客户端2进行静音并且取消静音的流程为:
S401、客户端1向中心服务器发送对客户端2进行静音的第一请求消息。需要说明的是,参会的任意客户端都可以请求对其它参会客户端进行静音。
S402、中心服务器根据上述第一请求消息进行鉴权,鉴权通过,执行S403;若鉴权不通过,则中心服务器返回操作失败响应。
S403、中心服务器向客户端1发送确认响应。
S404、中心服务器分别向客户端1、客户端2和客户端3发送对客户端2静音的指令消息。
S405、客户端1和客户端3关闭接收客户端2的输入,即不再接收客户端2发送的任何信息、媒体流等。
S406、客户端2关闭输出,即不再给其它参会客户端发送任何信息、媒体流等。
可选地,上述中心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1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之后,可以只向客户端1或任意参会客户端发送对客户端2静音的指令消息,以使接收到该指令消息的客户端关闭接收客户端2的输入,类似地,中心服务器可以不向客户端2发送静音的指令消息,即客户端2可以继续给其它参会客户端发送信息、媒体流等,但是关闭了接收客户端2的输入的客户端不再接收即可。
S407、客户端1向中心服务器发送取消对上述客户端2静音的第二请求消息。
S408、中心服务器根据上述第二请求消息进行鉴权,鉴权通过,执行S409;若鉴权不通过,则中心服务器返回操作失败响应。
S409、中心服务器向客户端1发送确认响应。
S410、中心服务器分别向客户端1、客户端2和客户端3发送取消对客户端2静音的指令消息。
S411、客户端1和客户端3重新开启接收客户端2的输入。
S412、客户端2重新开启输出。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示意图,若上述S103确定使用会议中心模式,类似于上述实施例使用P2P会议模式,中心服务器会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包含会议中心模式标识的邀请加入会议信息,以使所有参会客户端加入到会议中,并采用上述会议中心模式进行会议。
如图5所示,以1个中心服务器、3个参会客户端为例,上述按照会议中心模式创建会议的流程为:
S501、客户端1向中心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请求。该创建会议请求中包括了客户端2和客户端3的标识和此次会议所需的媒体类型的描述。
S502、中心服务器确定会议模式,并向客户端1发送创建成功响应。本实施例中,中心服务器根据参会的其它客户端的数量和媒体类型计算出所需带宽,根据所需带宽和预设带宽的大小确定出会议模式为会议中心模式。
S503、中心服务器向媒体服务器发送创建会议指令,以使多媒体服务器预留资源用于此次会议。
S504、中心服务器分别向客户端1、客户端2和客户端3发送邀请加入会议信息,该邀请加入会议信息中携带会议中心模式的标识。
S505、客户端1、客户端2和客户端3向中心服务器发送加入会议的响应。
S506、中心服务器分别向客户端1、客户端2和客户端3发送参会客户端列表。以使各参会客户端知道其它的参会客户端。
S507、客户端1、客户端2和客户端3分别与媒体服务器进行会话协商,以分别建立客户端1、客户端2和客户端3与媒体服务器的媒体流传输。用于进行会话协商的信令可以通过中心服务器进行转发。协商完成后,就可以利用建立好的媒体流传输进行会议了。在该会议中心模式中,所有的音频信息和/或视频信息均通过媒体服务器向各参会客户端转发。
进一步地,在采用上述会议中心模式进行会议之后,如果参会客户端的数量减少或会议使用的媒体类型变更为所需带宽更低的媒体类型,则根据当前参会客户端的数量和会议使用的媒体类型获取更新后的会议所需带宽。即在参会客户端数量减少或会议使用的媒体类型变更为所需带宽更低的媒体类型时,重新计算会议所需带宽。若该更新后的会议所需带宽小于上述预设带宽,则将会议模式从会议中心模式切换到P2P会议模式。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示意图,上述将会议模式从上述会议中心模式切换到P2P会议模式时,中心服务器会向当前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切换到P2P会议模式的切换指令信息,以使当前所有参会客户端切换到P2P会议模式。
如图6所示,假设客户端1、客户端2和客户端3正在采用会议中心模式进行会议,以客户端1离开会议为例,将会议模式从会议中心模式切换到P2P会议模式的流程为:
S601、客户端1向中心服务器发送离开会议请求。
S602、中心服务器向客户端1发送离开成功响应,以使客户端1离开该会议。
S603、中心服务器分别向客户端2和客户端3发送客户端1离开会议的通知,客户端2和客户端3会更新原有的客户端列表。
S604、中心服务器获取更新后的会议所需带宽,即根据当前参会客户端的数量和会议使用的媒体类型重新计算会议所需的带宽。
S605、中心服务器根据上述更新后的会议所需带宽,确定从会议中心模式切换到P2P会议模式,以降低中心服务器的负载。
S606、中心服务器分别向客户端2和客户端3发送切换到P2P会议模式的指令信息,以指示客户端2和客户端3进行会议模式的切换。
S607、各参会客户端(客户端2和客户端3)之间进行P2P会话协商,以建立各客户端之间的媒体流传输。
S608、客户端2和客户端3分别向中心服务器发送P2P会话协商完成通知,以使中心服务器获知可以采用P2P会议模式进行会议了。
S609、中心服务器向媒体服务器发送指示释放与本次会议对应的多媒体资源的指示消息,媒体服务器结束和各个客户端之间的会话。切换过程结束。
整个切换过程中,可以采用无缝切换技术,以保持会议不中断,及保持一段时间P2P通道和媒体服务器通道同时使用。
本实施例中,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创建会议请求之后,获取本次会议所需的带宽,在该带宽小于等于预设带宽时,使用P2P会议模式,在该带宽大于预设带宽时,使用会议中心模式,这样就可以实现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会议模式,在保证会议质量的前提下服务更多的会议客户端。在会议进行过程中,还可以中心服务器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会议模式的切换,以在减少中心服务器负载和保证会议质量之间找到一个较优的平衡。同时,还可以在P2P会议模式中对参会的客户端进行静音操作,实现了对会议更加灵活的控制。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该服务器可以是用于控制会议的中心服务器,包括:接收模块701、获取模块702和确定模块703,其中:
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创建会议请求,所述会议请求中包括所述客户端邀请参会的其它客户端的标识和会议所需的媒体类型的描述;获取模块702,用于根据所述参会的其它客户端的数量和所述媒体类型所需的带宽,获取会议所需带宽;确定模块703,用于若所述带宽小于等于预设带宽,则确定使用点对点会议模式;若所述带宽大于预设带宽,则确定使用会议中心模式。
上述各模块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图7的基础上,该服务器还包括:第一发送模块704,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使用点对点会议模式之后,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包含点对点会议模式标识的邀请加入会议信息,以使所有参会客户端加入到会议中,并采用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进行会议。
如图8所示,该服务器还包括:第一切换模块705,具体地,所述接收模块701,还用于在所述采用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进行会议之后,接收参会客户端发送的切换请求信息,所述切换请求信息表示参会客户端请求将会议模式切换到会议中心模式;该第一切换模块705,用于将会议模式从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切换到所述会议中心模式。
该接收模块701,具体用于接收参会客户端在会议质量的下降值超过预设阈值之后发送所述切换请求信息,其中,所述会议质量包括:数据报丢包率和/或延迟抖动时间。
该第一切换模块705,具体用于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切换到会议中心模式的切换指令信息,以使所有参会客户端切换到所述会议中心模式。
进一步地,参照图8,该服务器还包括:鉴权模块706,其中:
上述接收模块701,还用于在所述采用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进行会议之后,接收第一参会客户端发送的请求对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第一请求消息;鉴权模块706,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进行鉴权,若鉴权通过,则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指令消息,以指示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关闭输出,所述所有参会客户端中除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之外的客户端关闭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的输入。
更进一步地,接收模块701,还用于在所述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指令消息之后,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取消对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第二请求消息;鉴权模块706,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消息进行鉴权,若鉴权通过,则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取消对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指令消息,以指示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开启输出,所述所有参会客户端中除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之外的客户端开启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的输入。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图7的基础上,该服务器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901,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使用会议中心模式之后,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包含会议中心模式标识的邀请加入会议信息,以使所有参会客户端加入到会议中,并采用所述会议中心模式进行会议。
进一步地,该服务器还包括:第二切换模块902,其中:
上述获取模块702,还用于在所述采用所述会议中心模式进行会议之后,若参会客户端的数量减少或会议使用的媒体类型变更为所需带宽更少的媒体类型,则根据当前参会客户端的数量和会议使用的媒体类型获取更新后的会议所需带宽;该第二切换模块902,用于若所述更新后的会议所需带宽小于所述预设带宽,则将会议模式从所述会议中心模式切换到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
具体地,该第二切换模块902,用于向所述当前参会客户端发送切换到点对点会议模式的切换指令信息,以使所述当前参会客户端切换到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媒体类型包括:音频信息和/或视频信息。
上述各模块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服务器,包括:接收器和处理器,其中,接收器,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创建会议请求,所述会议请求中包括所述客户端邀请参会的其它客户端的标识和会议所需的媒体类型的描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参会的其它客户端的数量和所述媒体类型所需的带宽,获取会议所需带宽;若所述带宽小于等于预设带宽,则确定使用点对点会议模式;若所述带宽大于预设带宽,则确定使用会议中心模式。
该服务器还包括:发送器,该发送器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使用点对点会议模式之后,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包含点对点会议模式标识的邀请加入会议信息,以使所有参会客户端加入到会议中,并采用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进行会议。
上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采用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进行会议之后,接收参会客户端发送切换请求信息,所述切换请求信息表示参会客户端请求将会议模式切换到会议中心模式;上述处理器,还用于将会议模式从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切换到所述会议中心模式。该接收器,具体用于接收参会客户端在会议质量的下降值超过预设阈值之后发送所述切换请求信息,其中,所述会议质量包括:数据报丢包率和/或延迟抖动时间。
具体地,该处理器具体用于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切换到会议中心模式的切换指令信息,以使所有参会客户端切换到所述会议中心模式。
上述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采用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进行会议之后,接收第一参会客户端发送的请求对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第一请求消息;上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进行鉴权,若鉴权通过,则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指令消息,以指示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关闭输出,所述所有参会客户端中除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之外的客户端关闭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的输入。该接收器,还用于在所述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指令消息之后,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取消对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第二请求消息;该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消息进行鉴权,若鉴权通过,则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取消对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指令消息,以指示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开启输出,所述所有参会客户端中除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之外的客户端开启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的输入。
上述发送器,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使用会议中心模式之后,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包含会议中心模式标识的邀请加入会议信息,以使所有参会客户端加入到会议中,并采用所述会议中心模式进行会议。
上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采用所述会议中心模式进行会议之后,若参会客户端的数量减少或会议使用的媒体类型变更为所需带宽更少的媒体类型,则根据当前参会客户端的数量和会议使用的媒体类型获取更新后的会议所需带宽;若所述更新后的会议所需带宽小于所述预设带宽,则将会议模式从所述会议中心模式切换到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该处理器,具体用于向所述当前参会客户端发送切换到点对点会议模式的切换指令信息,以使所述当前参会客户端切换到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媒体类型包括:音频信息和/或视频信息。
该服务器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2)

1.一种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创建会议请求,所述会议请求中包括所述客户端邀请参会的其它客户端的标识和会议所需的媒体类型的描述;
根据所述参会的其它客户端的数量和所述媒体类型所需的带宽,获取会议所需带宽;
若所述带宽小于等于预设带宽,则确定使用点对点会议模式;
若所述带宽大于预设带宽,则确定使用会议中心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使用点对点会议模式之后,还包括:
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包含点对点会议模式标识的邀请加入会议信息,以使所有参会客户端加入到会议中,并采用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进行会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进行会议之后,还包括:
接收参会客户端发送的切换请求信息,所述切换请求信息表示所述客户端请求将会议模式切换到会议中心模式;
将会议模式从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切换到所述会议中心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参会客户端发送的切换请求信息包括:接收参会客户端在会议质量的下降值超过预设阈值之后发送所述切换请求信息,其中,所述会议质量包括:数据报丢包率和/或延迟抖动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会议模式从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切换到所述会议中心模式,包括:
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切换到会议中心模式的切换指令信息,以使所有参会客户端切换到所述会议中心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进行会议之后,还包括:
接收第一参会客户端发送的请求对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第一请求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进行鉴权,若鉴权通过,则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指令消息,以指示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关闭输出,所述所有参会客户端中除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之外的客户端关闭接收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的输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指令消息之后,还包括:
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取消对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第二请求消息;
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消息进行鉴权,若鉴权通过,则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取消对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指令消息,以指示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开启输出,所述所有参会客户端中除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之外的客户端开启接收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的输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使用会议中心模式之后,还包括:
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包含会议中心模式标识的邀请加入会议信息,以使所有参会客户端加入到会议中,并采用所述会议中心模式进行会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会议中心模式进行会议之后,还包括:
若参会客户端的数量减少或会议使用的媒体类型变更为所需带宽更少的媒体类型,则根据当前参会客户端的数量和会议使用的媒体类型获取更新后的会议所需带宽;
若所述更新后的会议所需带宽小于所述预设带宽,则将会议模式从所述会议中心模式切换到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会议模式从所述会议中心模式切换到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包括:
向所述当前参会客户端发送切换到点对点会议模式的切换指令信息,以使所述当前参会客户端切换到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媒体类型包括:音频信息和/或视频信息。
12.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创建会议请求,所述会议请求中包括所述客户端邀请参会的其它客户端的标识和会议所需的媒体类型的描述;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会的其它客户端的数量和所述媒体类型所需的带宽,获取会议所需带宽;
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带宽小于等于预设带宽,则确定使用点对点会议模式;若所述带宽大于预设带宽,则确定使用会议中心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使用点对点会议模式之后,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包含点对点会议模式标识的邀请加入会议信息,以使所有参会客户端加入到会议中,并采用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进行会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采用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进行会议之后,接收参会客户端发送的切换请求信息,所述切换请求信息表示所述客户端请求将会议模式切换到会议中心模式;
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将会议模式从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切换到所述会议中心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参会客户端在会议质量的下降值超过预设阈值之后发送所述切换请求信息,其中,所述会议质量包括:数据报丢包率和/或延迟抖动时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具体用于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切换到会议中心模式的切换指令信息,以使所有参会客户端切换到所述会议中心模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采用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进行会议之后,接收第一参会客户端发送的请求对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第一请求消息;
所述服务器还包括:鉴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消息进行鉴权,若鉴权通过,则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指令消息,以指示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关闭输出,所述所有参会客户端中除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之外的客户端关闭接收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的输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对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指令消息之后,接收第一客户端发送的取消对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第二请求消息;
所述鉴权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消息进行鉴权,若鉴权通过,则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取消对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静音的指令消息,以指示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开启输出,所述所有参会客户端中除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之外的客户端开启接收所述第二参会客户端的输入。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使用会议中心模式之后,向所有参会客户端发送包含会议中心模式标识的邀请加入会议信息,以使所有参会客户端加入到会议中,并采用所述会议中心模式进行会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采用所述会议中心模式进行会议之后,若参会客户端的数量减少或会议使用的媒体类型变更为所需带宽更少的媒体类型,则根据当前参会客户端的数量和会议使用的媒体类型获取更新后的会议所需带宽;
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第二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更新后的会议所需带宽小于所述预设带宽,则将会议模式从所述会议中心模式切换到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模块,具体生成向所述当前参会客户端发送切换到点对点会议模式的切换指令信息,以使所述当前参会客户端切换到所述点对点会议模式。
22.根据权利要求12-21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类型包括:音频信息和/或视频信息。
CN201310177822.2A 2013-05-13 2013-05-13 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及服务器 Active CN1041586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77822.2A CN104158673B (zh) 2013-05-13 2013-05-13 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及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77822.2A CN104158673B (zh) 2013-05-13 2013-05-13 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及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8673A CN104158673A (zh) 2014-11-19
CN104158673B true CN104158673B (zh) 2017-11-24

Family

ID=51884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77822.2A Active CN104158673B (zh) 2013-05-13 2013-05-13 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及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586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1342A (zh) * 2015-01-09 2015-05-06 西安融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会议多点连接建立方法及其会议控制服务器
CN106161179B (zh) * 2015-03-26 2019-1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页的实时通信的媒体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07453935B (zh) * 2016-05-31 2021-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回收会议资源的方法、装置及会议系统
CN107087134A (zh) * 2017-04-11 2017-08-22 北京智能管家科技有限公司 云转发与点对点融合的视频通话系统及方法
CN112929371A (zh) * 2021-02-08 2021-06-08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会话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8220A (zh) * 2010-02-05 2010-08-18 苏州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会议系统中控制视频模式的控制方法及相应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39957B1 (ko) * 2002-02-20 2004-07-12 주식회사데이콤 IP망의 QoS에 따른 컨퍼런스 서비스 방법
KR101005012B1 (ko) * 2007-05-11 2010-12-3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Sip 기반의 컨퍼런스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8220A (zh) * 2010-02-05 2010-08-18 苏州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会议系统中控制视频模式的控制方法及相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8673A (zh) 2014-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4235B (zh) 多人会话时数据呈现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ES2542965T3 (es) Un método, un dispositivo y un sistema para la puesta en convergencia de una mensajería en IP
CN104158673B (zh) 会议模式选择方法及服务器
CN101682409B (zh) 管理预建立的会话的方法、实现该方法的无线一键通话系统和无线一键通话用户设备
CN104363407B (zh) 一种视频会议系统通讯方法及相应装置
CN102111603B (zh) 在ims视频会议中实现子会议的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CN104901815B (zh) 一种用户终端的分组方法、会议服务器、会议系统
CN104135640B (zh) 会议迁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902111B (zh) 一种基于Web RTC多方通话建立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8924872A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核心网设备
CN101183961A (zh) 一种实现多用户语音会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01160790A (zh) 一种多方通信业务的连接建立方法、系统及连接控制单元
WO2008121032A1 (en) Media stream setup in a group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170285A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交互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488173B (zh) 一种移动终端视频会议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JP4273526B2 (ja) サービスシステム、情報制御装置および情報制御方法
CN106549978A (zh) 一种会话模式切换方法及代理服务器
CN107205132A (zh) 网格拓扑与集中式桥拓扑之间视频会话的无缝过渡
CN103763674A (zh) 会议时间段内团队手机模式设置的方法
CN106470199B (zh) 语音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对讲系统
CN107181926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DE602004007552T2 (de)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für push-to-talk-dienst
CN108293052A (zh) 通信系统
CN104205765B (zh) Hold通告配置
CN103095939B (zh) 会议语音控制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