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58646B - 链路延迟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链路延迟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58646B
CN104158646B CN201310178319.9A CN201310178319A CN104158646B CN 104158646 B CN104158646 B CN 104158646B CN 201310178319 A CN201310178319 A CN 201310178319A CN 104158646 B CN104158646 B CN 1041586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elay
terminal
sourc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783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58646A (zh
Inventor
高贞
郝鹏
黄灿
杨丽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echip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7831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586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58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8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58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86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链路延迟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同步信息处理器产生满足预定时序条件的源同步信号和终端同步信号;数据发送端将采用源同步信号标记的数据发送给数据接收端;延迟处理器对终端同步信号进行恒定延迟处理;数据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对数据进行标记的源同步信号,以及恒定延迟处理之后的终端同步信号,对数据发送端与数据接收端之间的链路延迟进行处理,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在相关技术中存在跨时钟域延迟存在抖动,从而多级跨时钟域时抖动不断积累造成抖动超范围,影响系统性能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对源端到终端的链路延迟抖动进行有效控制,甚至完全消除的效果。

Description

链路延迟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链路延迟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数据流的传输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物理层模拟域传输、链路层多级跨时钟域传输,从而导致链路的传输延迟具有不确定性。链路延迟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即为链路延迟的抖动。部分系统,例如,无线分布式基站,对抖动有严格的指标要求,如果抖动超出范围,可能导致系统工作不正常。
因此,在相关技术中存在跨时钟域延迟存在抖动,从而多级跨时钟域时抖动不断积累造成抖动超范围,影响系统性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链路延迟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跨时钟域延迟存在抖动,从而多级跨时钟域时抖动不断积累造成抖动超范围,影响系统性能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链路延迟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同步信息处理器产生满足预定时序条件的源同步信号和终端同步信号;数据发送端将采用所述源同步信号标记的数据发送给数据接收端;延迟处理器对所述终端同步信号进行恒定延迟处理;数据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对所述数据进行标记的所述源同步信号,以及恒定延迟处理之后的终端同步信号,对所述数据发送端与所述数据接收端之间的链路延迟进行处理。
优选地,所述同步信息处理器通过高速时钟产生满足所述预定时序条件的所述源同步信号和所述终端同步信号。
优选地,所述数据发送端将采用所述源同步信号标记的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接收端包括:所述数据发送端在将所述源同步信号加入所述数据的随路帧头信号中之后,将随路帧头信号中加入了所述源同步信号的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接收端;和/或,所述数据发送端在将所述源同步信号与所述数据联合编码之后,将联合编码之后的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接收端。
优选地,所述预定时序条件为:采样源同步信号的时刻与采样终端同步信号的时刻相同。
优选地,所述预定时序条件为:所述源同步信号的间隔T_sync_s满足以下条件:T_sync_s为T_S的整数倍,T_sync_s>(T_Link_Delay_Max*f_source+2),其中,f_source为所述数据发送端的源时钟的时钟频率,T_S为所述源同步信号的最小间隔,T_Link_Delay_Max为所述数据发送端与所述数据接收端之间链路的最大延迟值,所述终端同步信号的间隔T_sync_d满足以下条件:T_sync_d=(T_sync_s/T_S)*T_D,其中,T_D为所述终端同步信号的最小间隔,
延迟补偿深度Delay_RAM_Depth满足以下条件:Delay_RAM_Depth>((T_Link_Delay_Max-T_Link_Delay_Min)*f_destination+2),其中,f_destination为所述数据接收端的终端时钟的时钟频率,Delay_RAM_Dept的整数倍等于T_sync_d。
优选地,所述数据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对所述数据进行标记的所述源同步信号、以及恒定延迟处理之后的终端同步信号,对所述数据发送端与所述数据接收端之间的链路延迟进行处理包括:根据所述源同步信号对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读地址进行控制;根据恒定延迟处理之后的所述终端同步信号对所述RAM写地址进行控制;根据所述RAM读写地址对所述数据发送端与所述数据接收端之间的链路延迟进行处理。
优选地,所述源同步信号、所述终端同步信号为以下至少之一:周期信号、单脉冲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链路延迟处理装置,包括:同步信息处理器,用于产生满足预定时序条件的源同步信号和终端同步信号;数据发送端,用于将采用所述源同步信号标记的数据发送给数据接收端;延迟处理器,用于对所述终端同步信号进行恒定延迟处理;数据接收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对所述数据进行标记的所述源同步信号,以及恒定延迟处理之后的终端同步信号,对所述数据发送端与所述数据接收端之间的链路延迟进行处理。
优选地,所述同步信息处理器,还用于通过高速时钟产生满足所述预定时序条件的所述源同步信号和所述终端同步信号。
优选地,所述数据发送端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将所述源同步信号加入所述数据的随路帧头信号中之后,将随路帧头信号中加入了所述源同步信号的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接收端;和/或,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将所述源同步信号与所述数据联合编码之后,将联合编码之后的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接收端。
优选地,所述数据接收端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源同步信号对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读地址进行控制;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恒定延迟处理之后的所述终端同步信号对所述RAM写地址进行控制;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RAM读写地址对所述数据发送端与所述数据接收端之间的链路延迟进行处理。
通过本发明,采用同步信息处理器产生满足预定时序条件的源同步信号和终端同步信号;数据发送端将采用所述源同步信号标记的数据发送给数据接收端;延迟处理器对所述终端同步信号进行恒定延迟处理;数据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对所述数据进行标记的所述源同步信号,以及恒定延迟处理之后的终端同步信号,对所述数据发送端与所述数据接收端之间的链路延迟进行处理,解决了在相关技术中存在跨时钟域延迟存在抖动,从而多级跨时钟域时抖动不断积累造成抖动超范围,影响系统性能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对源端到终端的链路延迟抖动进行有效控制,甚至完全消除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延迟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延迟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延迟处理装置中数据发送端24的优选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延迟处理装置中数据接收端28的优选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链路延迟恒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链路延迟恒定装置中同步信息处理模块52的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同步信息处理模块52产生的时钟、同步信号之间的时序关系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链路延迟恒定装置中终端处理模块56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链路延迟处理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延迟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同步信息处理器产生满足预定时序条件的源同步信号和终端同步信号,例如,该源同步信号、终端同步信号可以为以下至少之一:周期信号、单脉冲信号;
步骤S104,数据发送端将采用上述源同步信号标记的数据发送给数据接收端;
步骤S106,延迟处理器对终端同步信号进行恒定延迟处理;
步骤S108,数据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对数据进行标记的源同步信号,以及恒定延迟处理之后的终端同步信号,对数据发送端与数据接收端之间的链路延迟进行处理。
通过上述步骤,通过采用源同步信号和终端同步信号,以及两者之间的时序关系,实现对链路延迟恒定的控制,相对于相关技术中对于数据发送端与数据接收端之间时钟频率不同导致延迟不固定,以及在存在多级跨时钟域时,延迟抖动累积导致影响系统性能,采用上述对源同步信号以及终端同步信号的处理,根据两者所满足的时序关系,并不受多级跨时钟的影响,有效地对数据发送端与数据接收端之间的延迟进行了固定,固定可以实现完全消除延迟抖动。
同步信息处理器产生源同步信号和终端同步信息的方式可以多种,优选地,该同步信息处理器可以通过高速时钟产生满足预定时序条件的源同步信号和终端同步信号。其中,该高速时钟的频率可以取决于数据发送端的输出源时钟频率与数据接收端的终端时钟频率的公倍数,该高速时钟用于产生源时钟、终端时钟,源同步信号和终端同步信号也由该高速时钟分步获得。采用高速时钟产生源同步信号和终端同步信号的方法较为简便。
在产生源同步信号和终端同步信号之后,在源同步信号用于标记从源端发送到终端的数据,终端同步信号经过延迟处理器进行处理,而后根据对这两者的处理实现对数据发送端与数据接收端之间链路的延迟固定。较优地,数据发送端将采用源同步信号标记的数据发送给数据接收端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即将源同步信号与数据进行绑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数据发送端可以在将源同步信号加入数据的随路帧头信号中,而后将随路帧头信号中加入了源同步信号的数据发送给数据接收端;又例如,数据发送端也可以在将源同步信号与数据进行联合编码,而后,将联合编码之后的数据发送给数据接收端。
需要说明的是,源同步信号与终端同步信号所满足的预定时序条件为:采样源同步信号的时刻与采样终端同步信号的时刻相同,即用于实现数据发送端与数据接收端之间链路延迟的源同步信号与终端同步信号的首尾对齐,较优地,该预定时序条件可以采用以下参数来进行说明。预定时序条件为:源同步信号的间隔T_sync_s满足以下条件:T_sync_s为T_S的整数倍,T_sync_s>(T_Link_Delay_Max*f_source+2),其中,f_source为数据发送端的源时钟的时钟频率,T_S为源同步信号的最小间隔,T_Link_Delay_Max为数据发送端与数据接收端之间链路的最大延迟值,终端同步信号的间隔T_sync_d满足以下条件:T_sync_d=(T_sync_s/T_S)*T_D,其中,T_D为终端同步信号的最小间隔,延迟补偿深度Delay_RAM_Depth满足以下条件:Delay_RAM_Depth>((T_Link_Delay_Max-T_Link_Delay_Min)*f_destination+2),其中,f_destination为数据接收端的终端时钟的时钟频率,Delay_RAM_Dept的整数倍等于T_sync_d。
数据接收端在接收到采用源同步信号进行标记的数据和进行了恒定延时处理的终端同步信号之后,根据接收到的对数据进行标记的源同步信号、以及恒定延迟处理之后的终端同步信号,对数据发送端与数据接收端之间的链路延迟进行处理可以采用多种处理方式,较优地,在此介绍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处理方式,首先,根据源同步信号对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读地址进行控制,例如,当该源同步信号为高电平时,将RAM写地址进行清零,当每存入一个有效数据,RAM写地址加一,直到末地址,再跳转至零地址;根据恒定延迟处理之后的终端同步信号对RAM写地址进行控制,例如,当终端同步信号为高电平时,读地址清零,每读出一个有效数据,读地址加一,直到末地址,再跳转至零地址;根据上述RAM读写地址对数据发送端与数据接收端之间的链路延迟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链路延迟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延迟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同步信息处理器22、数据发送端24、延迟处理器26和数据接收端28,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同步信息处理器22,用于产生满足预定时序条件的源同步信号和终端同步信号;数据发送端24,连接至上述同步信息处理器22,用于将采用源同步信号标记的数据发送给数据接收端;延迟处理器26,连接至上述同步信息处理器22,用于对终端同步信号进行恒定延迟处理;数据接收端28,连接至上述数据发送端24和延迟处理器26,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对数据进行标记的源同步信号,以及恒定延迟处理之后的终端同步信号,对数据发送端与数据接收端之间的链路延迟进行处理。
优选地,上述同步信息处理器22,还用于通过高速时钟产生满足预定时序条件的源同步信号和终端同步信号。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延迟处理装置中数据发送端24的优选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数据发送端24包括:第一发送模块32和/或第二发送模块34,下面对该数据发送端24进行说明。
第一发送模块32,用于在将源同步信号加入数据的随路帧头信号中之后,将随路帧头信号中加入了源同步信号的数据发送给数据接收端;和/或,第二发送模块34,用于在将源同步信号与数据联合编码之后,将联合编码之后的数据发送给数据接收端。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延迟处理装置中数据接收端28的优选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数据接收端28包括:第一控制模块42、第二控制模块44和处理模块46,下面对该数据接收端28进行说明。
第一控制模块42,用于根据源同步信号对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读地址进行控制;第二控制模块44,用于根据恒定延迟处理之后的终端同步信号对RAM写地址进行控制;处理模块46,连接至上述第一控制模块42和第二控制模块44,用于根据RAM读写地址对数据发送端与数据接收端之间的链路延迟进行处理。
在相关技术中,跨时钟域前后两个时钟的频率相位不固定,导致跨时钟域延迟存在抖动,而多级跨时钟域会使延迟抖动不断累积,可能造成链路的延迟抖动超出系统指标。针对上述问题,在相关技术中针对语音信号在两个终端系统之间传输提出了一种低抖动控制方法,是一种系统解决方案,且抖动指标是针对语音信号的。但上述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跨时钟延迟抖动的问题。而在本实施例中的链路处理延迟抖动,指标为clock级。在本实施例中用到的源同步信号与一般电路的帧头信号比较类似,是给发送端的数据进行打标记,让接收端知道数据的起点,而终端同步信号是一般电路中没有的,利用源同步信号与终端同步信号的特定时序关系,完成对链路延迟恒定的控制。通过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可以将链路延迟抖动完全消除,在降低实现复杂度的条件下,可以将链路的延迟抖动控制在一个终端时钟周期内。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在数据的源端加入同步信息,同步信息与数据流绑定传输,在经过多级跨时钟域后,最后在终端时钟域进行延迟补偿,延迟补偿时需要系统提供固定延迟的终端同步信息,从而到达链路延迟固定的目的。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链路延迟恒定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同步信息处理模块52(同上述同步信息处理器22)、源端处理模块54(同上述数据发送端24)和终端处理模块56(同上述数据接收端28),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同步信息处理模块52,负责产生源时钟(clk_s)、源同步信号(sync_s)、终端时钟(clk_d)、终端同步信号(sync_d)。源端处理模块54,用于完成将源同步信号与数据流的绑定。终端处理模块56,用于完成随路同步信号解析,延迟补偿功能。其中,源端处理模块54与终端处理模块56之间为链路经过的多级跨时钟域,各路数据流的路径可能不一样。下面针对各个模块分别进行说明。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链路延迟恒定装置中同步信息处理模块52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该同步信息处理模块52是完成延迟恒定装置的控制中心,用于产生源时钟(clk_s)、源同步信号(sync_s)、终端时钟(clk_d)、终端同步信号(sync_d),较优地,同步信息处理模块52产生的上述时钟与信号可以由高速时钟(High Speed Clock)来实现,其中,该高速时钟可以来自同步信息处理模块52的外部,也可以跟据参考时钟倍频得到,高速时钟的频率取决于输出源时钟频率与终端时钟频率的公倍数。源同步信号和终端同步信号也都是由高速时钟分频得到,但这两个信号可以是周期信号、也可以是单脉冲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同步信息处理模块52产生的源时钟、源同步信号、终端时钟、终端同步信号可以满足预定的条件,例如,可以满足图7所示的时序。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同步信息处理模块52产生的时钟、同步信号之间的时序关系图,如图7所示,源时钟和终端时钟在一个时刻点可以完全对齐,这样的时刻点具有周期性。源同步信号和终端同步信号的产生可能不在同一时刻,源同步信号的脉冲宽度为源时钟的一个周期,终端同步信号的脉冲宽度为终端时钟的一个周期,要保证源时钟采样源同步信号的时刻与终端时钟采样终端同步信号的时刻为同一时刻,且两个同步信号需要满足各自时钟的建立保持时间。T_S表示源同步信号的最小间隔,单位为源时钟的时钟周期。源同步信号之间间隔为T_S的整数倍;T_D表示终端同步信号的最小间隔,单位为终端时钟的时钟周期,终端同步信号之间间隔为T_D的整数倍。产生的终端同步信号需要经过延迟单元后,送给终端处理模块。延迟单元延迟值的大小即为链路控制的恒定延迟。
源端处理模块54,用于完成将源同步信号与源端的数据流绑定功能。绑定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是加入随路帧头信号,也可以经过适当的编码规则,将源同步信号与数据流合起来编码。多路数据流都需要与源同步信号进行绑定。绑定后的数据流在终端必须要能够解析出源同步信号与源端输入的数据流。
终端处理模块56,用于完成源同步信息提取,延迟补偿功能,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链路延迟恒定装置中终端处理模块56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对于每一路数据在终端处理模块56都要进行延迟补偿,较优地,可以采用RAM进行缓存。每一路缓存RAM的写地址是独立的,受该路数据流中解析的源同步信息控制,当该源同步信息为高电平时,将RAM写地址进行清零,当每存入一个有效数据,RAM写地址加一,直到末地址,再跳转至零地址。所有RAM的读地址是统一控制的,当终端同步信息为高电平时,读地址清零,每读出一个有效数据,读地址加一,直到末地址,再跳转至零地址。
下面针对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数值进行说明,例如,需要确定以下三个值,源同步信号的间隔,记为T_sync_s,单位为源时钟的时钟周期;终端同步信号的间隔,记为T_sync_d,单位为终端时钟的时钟周期;延迟补偿RAM(Delay RAM)的深度,记为Delay_RAM_Depth。
在实际传输时,多条链路的延迟值的集合记为T_Link_Delay,单位为秒(S),该集合包含每条链路可能的所有延迟值,这个延迟值集合的范围是可以估计出来的,集合中最小的延迟值记为T_Link_Delay_Min,集合中最大的延迟值记为T_Link_Delay_Max。
T_sync_s需要满足两个条件,T_sync_s为T_S的整数倍;T_sync_s>(T_Link_Delay_Max*f_source+2),其中f_source表示源时钟的时钟频率。
T_sync_s确定以后,T_sync_d也就确定了,T_sync_d=(T_sync_s/T_S)*T_D。
Delay_RAM_Depth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Delay_RAM_Depth>((T_Link_Delay_Max-T_Link_Delay_Min)*f_destination+2),其中f_destination表示终端时钟的时钟频率;Delay_RAM_Dept的整数倍必须等于T_sync_d。
通过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在同步信息处理模块52中,如果能够严格产生图7所需的时序,根据上述方法则可以完全消除源端到终端的链路延迟抖动。如果不能严格产生所需的时序,则源同步信号与终端同步信号之间延迟的变化值,决定了整个链路延迟的变化值。在单比特跨时钟域处理时,所能产生的延迟误差就是接收端时钟的一个周期。也就是说,根据上述方法,在最差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整个链路的延迟误差控制在一个终端时钟周期之内。因而有效地解决了目前链路抖动无法控制的问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链路延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同步信息处理器产生满足预定时序条件的源同步信号和终端同步信号;
数据发送端将采用所述源同步信号标记的数据发送给数据接收端;
延迟处理器对所述终端同步信号进行恒定延迟处理;
数据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对所述数据进行标记的所述源同步信号,以及恒定延迟处理之后的终端同步信号,对所述数据发送端与所述数据接收端之间的链路延迟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信息处理器通过高速时钟产生满足所述预定时序条件的所述源同步信号和所述终端同步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发送端将采用所述源同步信号标记的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接收端包括:
所述数据发送端在将所述源同步信号加入所述数据的随路帧头信号中之后,将随路帧头信号中加入了所述源同步信号的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接收端;和/或,
所述数据发送端在将所述源同步信号与所述数据联合编码之后,将联合编码之后的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接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时序条件为:
采样源同步信号的时刻与采样终端同步信号的时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时序条件为:
所述源同步信号的间隔T_sync_s满足以下条件:T_sync_s为T_S的整数倍,T_sync_s>(T_Link_Delay_Max*f_source+2),其中,f_source为所述数据发送端的源时钟的时钟频率,T_S为所述源同步信号的最小间隔,T_Link_Delay_Max为所述数据发送端与所述数据接收端之间链路的最大延迟值,
所述终端同步信号的间隔T_sync_d满足以下条件:T_sync_d=(T_sync_s/T_S)*T_D,其中,T_D为所述终端同步信号的最小间隔,
延迟补偿深度Delay_RAM_Depth满足以下条件:Delay_RAM_Depth>((T_Link_Delay_Max-T_Link_Delay_Min)*f_destination+2),其中,f_destination为所述数据接收端的终端时钟的时钟频率,Delay_RAM_Dept的整数倍等于T_sync_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对所述数据进行标记的所述源同步信号、以及恒定延迟处理之后的终端同步信号,对所述数据发送端与所述数据接收端之间的链路延迟进行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源同步信号对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读地址进行控制;
根据恒定延迟处理之后的所述终端同步信号对所述RAM写地址进行控制;
根据所述RAM读写地址对所述数据发送端与所述数据接收端之间的链路延迟进行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同步信号、所述终端同步信号为以下至少之一:
周期信号、单脉冲信号。
8.一种链路延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同步信息处理器,用于产生满足预定时序条件的源同步信号和终端同步信号;
数据发送端,用于将采用所述源同步信号标记的数据发送给数据接收端;
延迟处理器,用于对所述终端同步信号进行恒定延迟处理;
数据接收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对所述数据进行标记的所述源同步信号,以及恒定延迟处理之后的终端同步信号,对所述数据发送端与所述数据接收端之间的链路延迟进行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信息处理器,还用于通过高速时钟产生满足所述预定时序条件的所述源同步信号和所述终端同步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发送端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将所述源同步信号加入所述数据的随路帧头信号中之后,将随路帧头信号中加入了所述源同步信号的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接收端;和/或,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将所述源同步信号与所述数据联合编码之后,将联合编码之后的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接收端。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端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源同步信号对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读地址进行控制;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恒定延迟处理之后的所述终端同步信号对所述RAM写地址进行控制;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RAM读写地址对所述数据发送端与所述数据接收端之间的链路延迟进行处理。
CN201310178319.9A 2013-05-14 2013-05-14 链路延迟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1586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78319.9A CN104158646B (zh) 2013-05-14 2013-05-14 链路延迟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78319.9A CN104158646B (zh) 2013-05-14 2013-05-14 链路延迟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8646A CN104158646A (zh) 2014-11-19
CN104158646B true CN104158646B (zh) 2018-12-21

Family

ID=51884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78319.9A Active CN104158646B (zh) 2013-05-14 2013-05-14 链路延迟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586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0134B (zh) * 2015-12-07 2018-04-03 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高速数据接口主机端控制器
EP3879746A4 (en) * 2018-12-21 2021-12-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LOCK DOMAIN CROSSING PROCESSING CIRCUIT
CN111162870B (zh) * 2019-12-09 2023-04-07 南京大鱼半导体有限公司 控制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1666597B (zh) * 2020-05-13 2021-05-18 上海微符尔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雷管芯片的片上存储办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80636B1 (en) * 2000-03-31 2004-01-20 Silicon Graphic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lock cycle measurement and delay offset
US6980618B1 (en) * 2000-08-11 2005-12-27 Agere Systems Inc. Phase offset detection
CN1787427A (zh) * 2004-12-10 2006-06-1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利用随路时钟信号调整接收数据延迟不一致的方法
CN101056164A (zh) * 2007-05-31 2007-10-17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跨异步时钟域信号的同步装置
CN101316160A (zh) * 2008-06-11 2008-12-03 南京磐能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节点同步采样和数据传输方法
CN102510281A (zh) * 2011-10-27 2012-06-20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跨时钟域异步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芯片及其工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80636B1 (en) * 2000-03-31 2004-01-20 Silicon Graphic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lock cycle measurement and delay offset
US6980618B1 (en) * 2000-08-11 2005-12-27 Agere Systems Inc. Phase offset detection
CN1787427A (zh) * 2004-12-10 2006-06-1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利用随路时钟信号调整接收数据延迟不一致的方法
CN101056164A (zh) * 2007-05-31 2007-10-17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跨异步时钟域信号的同步装置
CN101316160A (zh) * 2008-06-11 2008-12-03 南京磐能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节点同步采样和数据传输方法
CN102510281A (zh) * 2011-10-27 2012-06-20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跨时钟域异步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芯片及其工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8646A (zh) 2014-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71352B2 (en) High accuracy 1588 timestamping over high speed multi lane distribution physical code sublayers
CN101404618B (zh) 实现精确时钟同步协议中透传时钟的系统、装置及方法
US8914662B2 (en) Implementing transparent clock by correcting time information carried in data using residence time information
CN104158646B (zh) 链路延迟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123073B (zh) 数据包重排序方法及装置
EP1417785A4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ATION OF TELECOMMUNICATIONS CLOCKS IN AN ETHERNET-BASED OPTICAL ACCESS NETWORK
DE60035116D1 (de)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synchronisierung und verteilung von telefontaktinformation in einem kabelmodem-netzwerk
CN103546268B (zh) 一种系统时间的补偿方法及设备
CN114285515B (zh) 实现任意tsn时窗周期的方法和装置
CN112838904B (zh) Tsn网络延迟抖动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3299582B (zh) 一种时延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02857315B (zh) 主时钟服务从时钟的方法及系统
KR100652013B1 (ko) 무선 ieee1394 프로토콜을 사용하는 이종 네트워크환경에서의 시간 동기화 방법
WO2012024699A4 (en) Data synchronization for circuit resources without using a resource buffer
CN108183762B (zh) RapidIO网络系统和RapidIO网络系统的时间同步方法
DE602004017423D1 (de) Synchronisation von takten über mehrerepaketnetzwerke hinweg
CN103533630A (zh) 空口时间同步方法及系统、无线设备、无线设备控制器
KR101232782B1 (ko) 네트워크에서 복수의 타이밍 마스터들을 검출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684805B (zh) 用于控制时钟信号发生器的方法和设备
EP204593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l time synchronization through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848713B (zh) 时分复用系统子节点帧同步实现方法及实现装置
CN103236894A (zh) 一种无缝冗余网络中时钟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11585679B (zh) 一种同步网络中时间自同步的方法及设备
CN106656389B (zh) 同步云网络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CN103814339A (zh) 用于基于握手的异步互连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9

Assignee: SANECHIPS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ZTE Corp.

Contract record no.: 201544002031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Link delay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1123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29

Address after: 210012 No. 68 Bauhinia Road, Yuhuatai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5,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ZTE Corp.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9

Address after: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Road, No. 55, No.

Patentee after: ZTE Corp.

Address before: Yuhuatai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12 Bauhinia Road No. 68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4

Address after: 518055 Zhongxing Industrial Park, Liuxian Avenue,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ANECHIP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o. 55 Sou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Shenzhen, Guangdong, Nansh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