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58482B - 一种高效率的光伏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率的光伏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58482B
CN104158482B CN201410370097.5A CN201410370097A CN104158482B CN 104158482 B CN104158482 B CN 104158482B CN 201410370097 A CN201410370097 A CN 201410370097A CN 104158482 B CN104158482 B CN 1041584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string
modules
voltage
group st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700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58482A (zh
Inventor
刘程宇
温志伟
黄慧金
王飞
江红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star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st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7009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584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58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84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584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84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率的光伏发电系统,包括:DC/DC模块、逆变器和至少两个相互并联的组串,每一个组串均连接有一个DC/DC模块;所述DC/DC模块的一个输入端连接至母线正极,另一个输入端连接至母线负极;所述DC/DC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母线和组串相连接或分别通过组串连接至母线;当母线电压与任意一个组串的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不一致时,该组串所对应的DC/DC模块输出补偿电压,使得每一个组串均工作在其最大的功率点,其中,所述补偿电压。本发明通过每一个组串均与一个DC/DC模块相串联,进而能够针对每一个组串分别进行电压补偿,使得各个组串均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光伏发电系统的总发电量提高了3~5%。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率的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MPPT补偿器,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率的光伏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电池板本身的差异性,光伏发电系统中的不同的组串即使串接相同个数的电池板,其光伏组串的输出总电压也不一定相同,这就会导致各个光伏组串的最大功率点也会有差异。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已经取得大规模应用,大型光伏电站是将所有组串电池板都并在一起,却只有一路MPPT,那么,这种大型光伏电站的发电系统并不能使每个光伏组串都工作在最大功率点,进而降低了系统发电量和发电效率;而由于光伏组串的特性差异、污染程度和老化程度不一致,每个组串的最大功率点肯定是会存在差异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针对每一个组串进行电压补偿的高效率的光伏发电系统,使得每一个组串均工作在最大功率点,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和发电效率,并合理控制成本。
对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率的光伏发电系统,包括:DC/DC模块、逆变器和至少两个相互并联的组串,每一个组串均连接有一个DC/DC模块;所述DC/DC模块的一个输入端连接至母线正极,另一个输入端连接至母线负极;所述DC/DC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母线和组串相连接或分别通过组串连接至母线;所述母线正极和母线负极分别连接至逆变器;当母线电压V与任意一个组串的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Vn不一致时,该组串所对应的DC/DC模块输出补偿电压ΔVn至该组串所在的工作回路,使得每一个组串工作均在其最大的功率点,其中,所述补偿电压ΔVn=V-Vn
所述组串为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组串,一个组串或数个组串连接至一个一一对应的DC/DC模块中,即每一个组串均与一个DC/DC模块呈一一串联的关系,而且每一个DC/DC模块均带有MPPT功能,所述MPPT为最大功率点跟踪,所述DC/DC模块作用于组串的外部;所述补偿电压ΔVn为每一个DC/DC模块对各自相连接的组串进行输出的补偿电压,该补偿电压能够使得被补偿的组串得以工作在其最大功率点之下,而n是代表组串个数的自然数。
所述DC/DC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母线和组串相连接或分别通过组串连接至母线,即所述DC/DC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母线和组串相连接,或者是,所述DC/DC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组串连接至母线;进而能够针对各自的组串进行电压补偿,例如当母线电压为第二个组串的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V2时,则第二组串达到了最大功率点,但此时第一组串的最大功率点在V1,那么与第一组串对应的DC/DC模块的输出端将输出补偿电压ΔV1=V2-V1,使得第一组串工作在最大功率点V1;而第三组串对应的DC/DC模块的输出端将输出补偿电压ΔV3=V2-V3,使得第三组串工作在最大功率点V3
所述DC/DC模块的两个输出端既可以分别与母线和组串相连接,也可以分别通过组串连接至母线,就是说明所述DC/DC模块可以串接在组串中的任意位置。本发明通过对每一个组串串接DC/DC模块,进而实现对每一个组串的MPPT补偿,可以使得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每一个组串均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大大提升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和发电效率,同时,由于只是补充组串的部分电压差,所以,DC/DC模块的功率很小,成本低。
所述各个组串的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Vn是各有差异的,那么,在进行补偿之前,本发明可根据实时测量各个组串的电压和功率关系进而得到各个组串的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Vn;若测量得到某一个组串的功率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则说明该组串还未到达其最大功率点,此时,继续加大该组串的电压,比如每次增加2~5V,直到该组串的功率随着电压的增加而减小时,则说明该组串的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就在本次测量与上次测量之间;然后,逐步缩小对该组串本次测量的电压与上次测量的电压之间的差距,直到找到功率从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转变为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减小的转折点,则该转折点所对应的电压就是该组串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Vn;因此,在得到每一个组串的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Vn,就可以得到每一个DC/DC模块所需要对各自的组串进行补偿的补偿电压ΔVn,进而保证每一个组串均工作在其最大功率点;而对于最大功率点的误差,则主要取决于两个相邻测量之间的电压差。
由于本发明补偿的方式是针对每一个组串进行单独和一对一的电压补偿,补偿反应速度快、效率高,补偿的速度能够达到毫秒级别,比如100毫秒,使得每一个组串均能够快速得到非常有效的电压补偿,真正提升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和发电效率。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DC/DC模块的一个输出端均连接至母线负极,所述DC/DC模块的另一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各自的组串负极,所述组串的正极分别与母线正极相连接。
也就是说,所述DC/DC模块的一个输入端都接到母线正极,另一个输入端都接到母线负极;所述DC/DC模块的一个输出端都接到母线负极,另一个输出端都接到各自的组串中,这样就将DC/DC模块串接放在组串的最下面,在实现了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和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还使得布线简明、清晰,电路规范有序,不易出错。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DC/DC模块的一个输出端均连接至母线正极,所述DC/DC模块的另一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各自的组串正极,所述组串的负极与母线负极相连接。
也就是说,所述DC/DC模块串接在组串的最上面,所述DC/DC模块的一个输入端都接到母线正极,另一个输入端都接到母线负极;所述DC/DC模块的一个输出端都接到母线正极,另一个输出端都接到各个组串的最上端,在实现了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和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还使得布线简明、清晰,电路规范有序,不易出错。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DC/DC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串接于各自的组串中,并通过各自的组串分别连接至母线正极和母线负极。即所述DC/DC模块串接于各自的组串中的任意位置,那么,本发明还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所述DC/DC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串接于各自的组串中,也就是部分DC/DC模块串接于各自的组串中的任意位置,部分DC/DC模块串接于组串的最上面或最下面。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DC/DC模块的数量与组串的数量相等,至少两个DC/DC模块之间相互并联。
每一个组串均连接一个一一对应的DC/DC模块,每一个DC/DC模块均带有MPPT功能,使得对每一个组串的MPPT控制更为灵活有效,针对性强,效率高;所述至少两个DC/DC模块之间相互并联。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DC/DC模块包括控制器和降压电路,所述控制器为相关闭环控制器。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降压电路包括电容Cin、电容C0、二极管D、电感L和开关管Q;所述电容Cin与输入端正负极连接,所述开关管Q一端与Cin连接,另一端和二极管D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的阳极分别与开关管Q和电感L连接,所述二极管D的阴极与电路负极连接;所述电感L一端与二极管D的阳极连接,另一端与输出端正极连接;所述电容C0与输出端正负极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器发送驱动信号至IGBT场效应管的G级,所述控制器连接至降压电路的输入端以采集输入电压,所述控制器连接至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以采集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DC/DC模块包括MPPT单元,所述MPPT单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控制器采集组串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当前组串的输出总功率;其次,降压电路开始工作,尝试增大或减少该组串的输出电压;然后,控制器再次采集该组串的电压和电流,如果该组串的输出功率增加,则向同方向调整其输出电压;如果该组串的输出功率下降,则向反方向调整其输出电压;直到找到其最大功率点。
其中,所述MPPT单元用于实现对每一个组串的MPPT功能。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逆变器包括MPPT模块,用于实现对母线电压的调整。所述逆变器的MPPT模块工作周期远大于DC/DC模块的MPPT单元的工作周期,两者的实现步骤一样。
逆变器的MPPT模块周期长,负责将母线电压调整至系统最大功率输出点。而DC/DC模块的MPPT单元在稳定的母线电压之上,负责补偿组串之前最大功率点的电压差,使得每个组串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因为DC/DC模块输出电压较低,如果母线电压过低或过高,使得母线电压远离组串的最大功率点电压,则DC/DC模块无法将组串电压调整至最大功率点。因此,需要逆变器的MPPT模块和DC/DC模块的MPPT单元相互配合,才能使得组串输出最大功率。实际上,光伏逆变器自身的MPPT模块速度为秒级,DC/DC模块的MPPT单元只需要小于100mS即可实现组串的最大功率跟踪。
因为DC/DC模块的输出电压远远低于母线,因此DC/DC模块的功率较小,成本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每一个组串均与一个DC/DC模块相串联,进而能够针对每一个组串分别进行电压补偿,使得各个组串均工作在其最大功率点,提升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
实际测试结果表明,引入DC/DC模块的MPPT补偿器,在西北大型地面光伏电站中,系统的发电量能提升1~3%左右,每年收益增加可达8万/MW,MPPT补偿器0.5~2年即可回收成本,而光伏电站的运行寿命为25年,使用年限越长,组件老化、污染差异性越大,MPPT补偿器效果越好。因此,MPPT补偿器能够客户到来巨大的收益。而分布式的光伏发电系统中,组件安装方位变化较大,遮挡位置情况差异大,呈现较大的特性差异,MPPT补偿器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提升可达3~5%,客户收益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组串的功率和工作电压的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DC/DC模块的电路拓扑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例提供一种高效率的光伏发电系统,包括:DC/DC模块、逆变器和至少两个相互并联的组串,每一个组串均连接有一个DC/DC模块;所述DC/DC模块的一个输入端连接至母线正极,另一个输入端连接至母线负极;所述DC/DC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母线和组串相连接或分别通过组串连接至母线;所述母线正极和母线负极分别连接至逆变器;当母线电压V与任意一个组串的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Vn不一致时,该组串所对应的DC/DC模块输出补偿电压ΔVn至该组串所在的工作回路,使得每一个组串工作均在其最大的功率点,其中,所述补偿电压ΔVn=V-Vn。图1只是一个简化的结构示意图,实际上,组串(光伏电池板)还需要经过汇流箱和配电柜,最后接入逆变器之中。
现有技术中,由于组串的特性差异、污染程度和老化程度不一致,每个组串的最大功率点均有可能存在差异。
如图2所示,第一组串的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在V1,第二组串的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在V2,第三组串的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在V3;当所有的组串都并联在一起时,每个组串的工作电压都一致,如系统母线电压工作在V2时,则第二组串达到了最大功率点,而第一组串和第三组串均没有达到最大功率点,这样就会导致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降低。
本例所述组串为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组串,每一个组串均与一个DC/DC模块呈一一串联的关系,而且每一个DC/DC模块均带有MPPT功能,所述DC/DC模块作用于组串的外部;所述补偿电压ΔVn为每一个DC/DC模块对各自相连接的组串进行输出的补偿电压,该补偿电压能够使得被补偿的组串得以工作在其最大功率点之下,而n是代表组串个数的自然数。
所述DC/DC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母线和组串相连接或分别通过组串连接至母线,即所述DC/DC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母线和组串相连接,或者是,所述DC/DC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组串连接至母线;进而能够针对各自的组串进行电压补偿,例如当母线电压为第二个组串的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V2时,则第二组串达到了最大功率点,但此时第一组串的最大功率点在V1,那么与第一组串对应的DC/DC模块的输出端将输出补偿电压ΔV1=V2-V1,使得第一组串工作在最大功率点V1;而第三组串对应的DC/DC模块的输出端将输出补偿电压ΔV3=V2-V3,使得第三组串工作在最大功率点V3
所述DC/DC模块的两个输出端既可以分别与母线和组串相连接,也可以分别通过组串连接至母线,就是说明所述DC/DC模块可以串接在组串中的任意位置。本发明通过对每一个组串串接DC/DC模块,进而实现对每一个组串的MPPT补偿,可以使得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每一个组串均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大大提升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和发电效率,同时,由于只是补充部分组串的部分电压差,所以,DC/DC模块的功率很小,成本低。
所述各个组串的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Vn是各有差异的,那么,在进行补偿之前,本例根据实时测量各个组串的电压和功率关系进而得到各个组串的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Vn;若测量得到某一个组串的功率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则说明该组串还未到达其最大功率点,此时,继续加大该组串的电压,比如每次增加2~5V,直到该组串的功率随着电压的增加而减小时,则说明该组串的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就在本次测量与上次测量之间;然后,逐步缩小对该组串本次测量的电压与上次测量的电压之间的差距,直到找到功率从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转变为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减小的转折点,则该转折点对应的电压就是该组串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Vn;因此,在得到每一个组串的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Vn,就可以得到DC/DC模块的每一路输出所需要对组串进行补偿的补偿电压ΔVn,进而保证每一个组串均工作在最大功率点;而对于最大功率点的误差,则主要取决于两个相邻测量之间的电压差。由于本例补偿的方式是针对每一个组串进行单独和一对一的电压补偿,因此,补偿反应速度快、效率高,补偿的速度能够达到毫秒级别,比如100毫秒,使得每一个组串均能够快速得到非常有效的电压补偿,真正提升了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和控制成本的目的。
由于本例补偿的方式是针对每一个组串进行单独和一对一的电压补偿,因此,本例的补偿反应速度快、效率高,补偿的速度能够达到毫秒级别,比如100毫秒,使得每一个组串均能够快速得到非常有效的电压补偿,真正提升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和发电效率,同时还达到了控制成本的目的。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例所述DC/DC模块的一个输出端均连接至母线负极,所述DC/DC模块的另一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各自的组串负极,所述组串的正极分别与母线正极相连接。
所述DC/DC模块的一个输入端都接到母线正极,另一个输入端都接到母线负极;所述DC/DC模块的一个输出端都接到母线负极,另一个输出端都接到各自的组串中,这样就将DC/DC模块串接放在组串的最下面,在实现了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发电效率和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还使得布线简明、清晰,电路规范有序,不易出错。
本例的每一个组串均与一个一一对应的DC/DC模块相串联,进而能够针对每一个组串分别进行电压补偿,使得各个组串均工作在其最大功率点,提升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系统稳定性和发电效率,有利于成本的降低。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例所述DC/DC模块的一个输出端均连接至母线正极,所述DC/DC模块的另一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各自的组串正极,所述组串的负极与母线负极相连接。
也就是说,所述DC/DC模块串接在组串的最上面,所述DC/DC模块的一个输入端都接到母线正极,另一个输入端都接到母线负极;所述DC/DC模块的一个输出端都接到母线正极,另一个输出端都接到各个组串的最上端,在实现了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发电效率和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还使得布线简明、清晰,电路规范有序,不易出错。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DC/DC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串接于各自的组串中,并通过各自的组串分别连接至母线正极和母线负极。
即所述DC/DC模块串接于各自的组串中的任意位置,图4中,所有的DC/DC模块均串接于组串之中,事实上,本例还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所述DC/DC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串接于各自的组串中,也就是部分DC/DC模块串接于各自的组串中的任意位置,部分DC/DC模块串接于组串的最上面或最下面,相当于本例可以与实施例2或实施例3相结合来进行实际的应用。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4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例所述DC/DC模块包括控制器和降压电路,所述控制器为相关闭环控制器。
所述降压电路的数量与组串的数量相等,所述降压电路包括电容Cin、电容C0、二极管D、电感L和开关管Q;所述电容Cin与输入端正负极连接,所述开关管Q一端与Cin连接,另一端和二极管D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的阳极分别与开关管Q和电感L连接,所述二极管D的阴极与电路负极连接;所述电感L一端与二极管D的阳极连接,另一端与输出端正极连接;所述电容C0与输出端正负极连接。
所述控制器发送驱动信号至IGBT场效应管的G级,所述控制器连接至降压电路的输入端以采集输入电压,所述控制器连接至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以采集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所述DC/DC模块包括MPPT单元,所述MPPT单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控制器采集组串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当前组串的输出总功率;其次,降压电路开始工作,尝试增大或减少该组串的输出电压;然后,控制器再次采集该组串的电压和电流,如果该组串的输出功率增加,则向同方向调整其输出电压,即原本是增大该组串的输出电压就继续增大其输出电压,原本是减少该组串的输出电压就继续减少其输出电压;如果该组串的输出功率下降,则向反方向调整其输出电压,即原本是增大该组串的输出电压就改变为减少其输出电压,原本是减少该组串的输出电压就改变为增大其输出电压;直到找到其最大功率点。如此循环工作,即可实现每一个组串的MPPT功能。
图6为本例的MPPT单元的实现工作流程图,如图6所示,初始化之后,控制器采集组串的电压Vk和电流值Ik,计算出当前组串的输出总功率;降压电路开始工作,尝试增大或减少该组串的输出电压;然后,控制器再次采集该组串的电压Vk+1和电流值Ik+1,如果该组串功率增加,即Vk+1*Ik+1>Vk*Ik,则再次向同方向调整其输出电压,即原来是增大输出电压△V还继续增大其输出电压△V,原来是减少输出电压△V就继续减少其输出电压△V;如果功率下降,则向反方向尝试调整其输出电压,即原来是增大输出电压△V就改变为减少其输出电压△V,原来是减少输出电压△V就改变为增大其输出电压△V;然后将当前新的输出电压/电流数值赋给Vk和Ik,即Vk=Vk+1,Ik=Ik+1,进入下一个循环。如此循环工作,即可实现每一个组串的MPPT功能,所述k为自然数。
其中,所述MPPT单元用于实现对每一个组串的MPPT功能,本例中所述DC/DC模块的数量与组串的数量相等,至少两个DC/DC模块之间相互并联;每一个组串均连接一个一一对应的DC/DC模块,每一个DC/DC模块均带有用于MPPT功能的MPPT单元,使得对每一个组串的MPPT控制更为灵活有效,针对性强,效率高。
本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逆变器包括MPPT模块,用于实现对母线电压的调整。逆变器的MPPT模块比DC/DC模块的MPPT单元的周期长,负责将母线电压调整至系统最大功率输出点。而DC/DC模块MPPT单元在稳定的母线电压之上,负责补偿组串之前最大功率点的电压差,使得每个组串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因为DC/DC模块输出电压较低,如果母线电压过低或过高,使得母线电压远离组串的最大功率点电压,则DC/DC模块无法将组串电压调整至最大功率点。因此,需要逆变器的MPPT模块和DC/DC模块的MPPT单元相互配合,才能使得组串输出最大功率。实际上,光伏逆变器自身的MPPT模块速度为秒级,DC/DC模块的MPPT单元只需要小于100mS即可实现组串的最大功率跟踪。
本例也适用于实施例1至4中任意一个实施例。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高效率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DC/DC模块、逆变器和至少两个相互并联的组串,每一个组串均连接有一个一一对应的DC/DC模块;所述DC/DC模块的一个输入端连接至母线正极,另一个输入端连接至母线负极;所述DC/DC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母线和组串相连接或分别通过组串连接至母线;所述母线正极和母线负极分别连接至逆变器;当母线电压V与任意一个组串的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Vn不一致时,该组串所对应的DC/DC模块输出补偿电压ΔVn至该组串所在的工作回路,使得每一个组串均工作在其最大的功率点,其中,所述补偿电压ΔVn=V-Vn
所述DC/DC模块的数量与组串的数量相等,至少两个DC/DC模块之间相互并联;
所述DC/DC模块包括控制器和降压电路,所述控制器为相关闭环控制器;所述DC/DC模块包括MPPT单元,所述MPPT单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控制器采集组串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当前组串的输出总功率;其次,降压电路开始工作,尝试增大或减少该组串的输出电压;然后,控制器再次采集该组串的电压和电流,如果该组串的输出功率增加,则向同方向调整其输出电压;如果该组串的输出功率下降,则向反方向调整其输出电压;直到找到其最大功率点;
所述逆变器包括MPPT模块,用于实现对母线电压的调整;所述逆变器的MPPT模块工作周期大于DC/DC模块的MPPT单元的工作周期;所述逆变器的MPPT模块用于负责将母线电压调整至系统最大功率输出点,而所述DC/DC模块MPPT单元在稳定的母线电压之上负责补偿组串之前最大功率点的电压差以使得每个组串工作在最大功率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模块的一个输出端均连接至母线负极,所述DC/DC模块的另一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各自的组串负极,所述组串的正极分别与母线正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模块的一个输出端均连接至母线正极,所述DC/DC模块的另一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各自的组串正极,所述组串的负极与母线负极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均串接于各自的组串中,并通过各自的组串分别连接至母线正极和母线负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高效率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电路包括电容Cin、电容C0、二极管D、电感L和开关管Q;所述电容Cin与输入端正负极连接,所述开关管Q一端与Cin连接,另一端和二极管D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的阴极分别与开关管Q和电感L连接,所述二极管D的阳极与电路负极连接;所述电感L一端与二极管D的阴极连接,另一端与输出端正极连接;所述电容C0与输出端正负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率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发送驱动信号至开关管Q的G级,所述控制器连接至降压电路的输入端以采集输入电压,所述控制器连接至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以采集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CN201410370097.5A 2014-07-30 2014-07-30 一种高效率的光伏发电系统 Active CN1041584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70097.5A CN104158482B (zh) 2014-07-30 2014-07-30 一种高效率的光伏发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70097.5A CN104158482B (zh) 2014-07-30 2014-07-30 一种高效率的光伏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8482A CN104158482A (zh) 2014-11-19
CN104158482B true CN104158482B (zh) 2017-11-03

Family

ID=51883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70097.5A Active CN104158482B (zh) 2014-07-30 2014-07-30 一种高效率的光伏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584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28768B2 (en) 2006-12-06 2023-08-15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Pairing of components in a direct current 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US11855231B2 (en) 2006-12-06 2023-12-26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US8319471B2 (en) 2006-12-06 2012-11-27 Solaredge, Ltd. Battery power delivery module
US8013472B2 (en) 2006-12-06 2011-09-06 Solaredge, Lt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using DC power sources
US8319483B2 (en) 2007-08-06 2012-11-27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igital average input current control in power converter
US9088178B2 (en) 2006-12-06 2015-07-21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US11309832B2 (en) 2006-12-06 2022-04-19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US11888387B2 (en) 2006-12-06 2024-01-30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Safety mechanisms, wake up and shutdown methods in distributed power installations
US8947194B2 (en) 2009-05-26 2015-02-03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Theft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in a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US8473250B2 (en) 2006-12-06 2013-06-25 Solaredge, Ltd. Monitoring of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US11569659B2 (en) 2006-12-06 2023-01-31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US8963369B2 (en) 2007-12-04 2015-02-24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US11687112B2 (en) 2006-12-06 2023-06-27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US11735910B2 (en) 2006-12-06 2023-08-22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istributed power system using direct current power sources
CN105244905B (zh) 2007-12-05 2019-05-21 太阳能安吉有限公司 分布式电力装置中的安全机构、醒来和关闭方法
EP2294669B8 (en) 2008-05-05 2016-12-07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Direct current power combiner
US10673229B2 (en) 2010-11-09 2020-06-02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Arc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in a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GB2485527B (en) 2010-11-09 2012-12-19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Arc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in a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GB2498365A (en) 2012-01-11 2013-07-17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Photovoltaic module
GB2498791A (en) 2012-01-30 2013-07-31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Photovoltaic panel circuitry
GB2498790A (en) 2012-01-30 2013-07-31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Maximising power in a photovoltaic distributed power system
CN104953945B (zh) * 2015-07-01 2016-08-17 中民新能投资有限公司 高效率的光伏发电系统以及发电方法
US11177663B2 (en) 2016-04-05 2021-11-16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Chain of power devices
WO2017196735A1 (en) * 2016-05-09 2017-11-16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Maximizing power in a photovoltaic distributed power system
CN106941263B (zh) * 2017-04-24 2019-04-23 浙江大学 一种可以实现分布式mppt的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
CN107086601B (zh) * 2017-05-18 2020-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电压补偿方法
CN107885274B (zh) * 2017-12-28 2023-05-16 辽宁太阳能研究应用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阵列智能电压补偿器
CN107977038B (zh) * 2017-12-28 2023-12-05 辽宁太阳能研究应用有限公司 太阳能阵列电压补偿装置
CN108448621B (zh) * 2018-04-08 2021-01-08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0601542B (zh) * 2019-09-11 2021-03-26 哈尔滨工程大学 光伏系统储能隔离式三端口dc-dc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CN114006580B (zh) * 2021-11-11 2024-05-14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15300A1 (en) * 2009-11-18 2011-05-19 Du Pont Apollo Ltd. Converting device with multiple input terminals and two output terminals and photovoltaic system employing the same
CN103019294B (zh) * 2011-09-28 2015-01-14 上海康威特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扰动频率和步长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CN102611355B (zh) * 2012-03-13 2015-09-16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阵列汇流箱
CN203352246U (zh) * 2013-07-18 2013-12-18 新疆希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储能器的小型光伏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8482A (zh) 2014-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58482B (zh) 一种高效率的光伏发电系统
CN101227090B (zh)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控制装置
US10006132B2 (en) Electrolysis stack and electrolyzer
CN105164909B (zh) Dc-ac转换方法
CN103825548B (zh) 高效的光伏组件和光伏发电系统
CN102273039A (zh) 具有控制变流器输出端dc电位的补偿电压源的光伏发电站
CN102170241A (zh) 用于单级功率变换系统的系统与方法
CN102624022A (zh) 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其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方法
WO2016141764A1 (zh) 一种智能太阳能光伏组件电路及其控制/保护方法
CN102868311A (zh) 一种宽电压输入范围的逆变器输入级电路及逆变器
CN103840765B (zh) 一种光伏汇流装置
CN104156028B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mppt补偿器
CN204180008U (zh) 一种基于模块串联结构的光伏电站
Pantelimon et al. Aspects regarding solar battery charge controllers
CN104143835A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
CN104393834B (zh) 一种基于模块串联结构的光伏电站
CN203734615U (zh) 高效的光伏组件和光伏发电系统
KR101278113B1 (ko) 고효율 태양광 배전반 발전장치
CN204156534U (zh) 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稳定控制系统
Prasad et al. P&O MPPT Integrated PV Fed 15-Level Multi-Level Inverter
CN204030628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CN201639517U (zh) 一种光伏mppt控制电路
CN207218630U (zh) 一种应用于光伏组的并列直线式串接线结构
KR101236953B1 (ko) 고효율 태양광 발전방법
CN205160461U (zh) 一种智能光伏汇流控制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8

Address after: Floor 9, Keshida Industrial Park R&D Building, No.7 Road, Gaoxinyuan West Distric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KSTAR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Floor 4, Building 1, Software Park, High tech Middle Second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7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KST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