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58071A - 变工况冷却水恒温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变工况冷却水恒温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58071A
CN104158071A CN201410436142.2A CN201410436142A CN104158071A CN 104158071 A CN104158071 A CN 104158071A CN 201410436142 A CN201410436142 A CN 201410436142A CN 104158071 A CN104158071 A CN 1041580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ant temperature
electromagnetic valve
cooling water
temperature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361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58071B (zh
Inventor
韩乐民
程欢
罗小波
陈智
樊青蓝
段强
王永振
李春领
祝金运
张小虎
吴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ANLI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ANLI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ANLI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ANLI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3614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580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58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80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580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80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Abstract

变工况冷却水恒温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装置包括恒温水箱、内循环水泵、比例调节阀、一级、二级补偿电磁阀、换热器、冷源、输出水泵、分水器、集水器及系统控制单元;恒温水箱出口与内循环水泵入口连接,内循环水泵出口分三路:第一路经比例调节阀分别与恒温水箱入口及换热器热侧入口连接,第二路经一级补偿电磁阀直接连接至换热器热侧入口,第三路经二级补偿电磁阀直接连接至换热器热侧入口;换热器冷侧与冷源相通、热侧连接至恒温水箱入口;恒温水箱、输出水泵、分水器依次连接后接入负载,负载经集水器连接至恒温水箱;系统控制单元调节比例调节阀开度,并向一级、二级补偿电磁阀输出开关信号。该装置实现多负载变工况下冷却水恒温精确控制。

Description

变工况冷却水恒温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载变工况的激光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工况冷却水恒温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器由单一机向多模块变工况的科研需求,要求与激光科研配套的冷却水要根据变负载工况产生的发热量变化动态趋势,瞬时响应,使冷却水载冷量有效调节对应变化,保持与激光发生器进行恒温热交换,激光器变负荷模式有:全负载运行模式、部分负载运行模式、逐个开启模式、不同激光模块机动性开停机模式。
现有的激光器配套冷却水主要适应负载稳定下的恒温冷却,一旦针对多负载变工况时,冷却水动态调节响应慢,且控制精确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激光器配套冷却水在多负载变工况时情况下存在调节响应慢、控制精度不高的不足,提供一种变工况冷却水恒温处理装置及其方法,尤其适用于多负载变工况状况下的高温精度冷却水调节。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变工况冷却水恒温处理装置,至少包括恒温水箱、内循环水泵、比例调节阀、一级补偿电磁阀、二级补偿电磁阀、换热器、冷源、输出水泵、分水器、集水器以及系统控制单元;
所述恒温水箱的出口与内循环水泵入口连接,内循环水泵出口分三路:第一路经比例调节阀分别与恒温水箱入口及换热器热侧入口连接,第二路经一级补偿电磁阀直接连接至换热器热侧入口,第三路经二级补偿电磁阀直接连接至换热器热侧入口;换热器冷侧与冷源相通(形成一个循环)、换热器热侧出口连接至恒温水箱入口;恒温水箱出口、输出水泵、分水器依次连接后接入负载,负载与集水器连接后再连接至恒温水箱入口;
所述系统控制单元包括:温度检测单元、流量检测单元、温度模块、模拟量模块及PLC控制器,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温度探头、第二温度探头、第三温度探头,所述流量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二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探头设置在恒温水箱上,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以及第二温度探头设置在集水器连接至恒温水箱入口的管路上,所述第三温度探头以及第二流量传感器设置在换热器的热侧出口连接至恒温水箱入口的管路上;第一温度探头、第二温度探头、第三温度探头用于将各自检测到的温度转化为温度电信号,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二流量传感器用于将检测到的流量转化为流量电信号;所述温度模块与第一温度探头、第二温度探头、第三温度探头连接,用于将各个温度电信号转化为实时温度数据;所述模拟量模块与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二流量传感器连接,用于将各个流量电信号转化为实时流量数据;所述PLC控制器与温度模块、模拟量模块以及比例调节阀、一级补偿电磁阀、二级补偿电磁阀连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PLC控制器内设置有PID调节模块,所述PLC控制器用于接收各个温度模块的实时温度数据以及模拟量模块的实时流量数据,获得变工况下动态变化的负载热量Q1、冷却水获得的冷量Q2;所述PID调节模块用于根据将Q1、Q2进行比较、分析,调节比例调节阀的开度、以及向一级补偿电磁阀、二级补偿电磁阀输出开、关信号(对应开、关一级补偿电磁阀、二级补偿电磁阀)。
按上述方案,该装置还包括旁路水处理去离子装置、紫外线杀菌装置,所述恒温水箱的出口、内循环水泵、旁路水处理去离子装置、紫外线杀菌装置、恒温水箱的入口依次连接形成冷却水的去离子杀菌循环回路。
按上述方案,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变工况冷却水恒温处理装置进行冷却水恒温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第一温度探头检测恒温水箱内冷却水的目标温度t0,将目标温度t0提供给系统控制单元的温度模块,然后由温度模块转化为温度数据传给PLC控制器;
2)通过第二温度探头、第一流量传感器分别检测冷却水经与负载热交换后的第一冷却水温度t1、第一流量w1,将检测的第一冷却水温度t1提供给系统控制单元的温度模块、第一流量w1提供给系统控制单元的模拟量模块,然后由温度模块、模拟量模块转化为温度、流量数据传给PLC控制器;
3)通过第三温度探头、第二流量传感器分别检测冷却水经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的第二冷却水温度t2、第二流量w2,将检测的第二冷却水温度t2提供给系统控制单元的温度模块、第二流量w2提供给系统控制单元的模拟量模块,然后由温度模块、模拟量模块转化为温度、流量数据传给PLC控制器;
4)PLC控制器在系统运行中动态变化时对温度数据t0、t1、t2和流量数据w1、w2分析获得变工况下动态变化的负载热量Q1、冷却水获得的冷量Q2,具体为:通过冷却水经多负载变工况前后温度变化值△t1=t1-t0以及第一流量w1,运算得出Q1=Cw1△t1;通过冷却水与换热器热交换后温度变化值△t2=t0-t2以及第二流量w2,运算得出Q2=Cw2△t2,其中,C为常数;
5)由PLC控制器内的PID调节模块对Q1、Q2进行比较分析,调节比例调节阀的开度(向比例调节阀输出0-10V电压信号对应调节比例调节阀的开度0-100%),并向一级补偿电磁阀、二级补偿电磁阀输出开、关信号,开、关对应补偿电磁阀,以Q1为追踪目标,调节比例调节阀、一级补偿电磁阀、二级补偿电磁阀快速响应使Q2变化追寻逼近Q1变化,直至能量平衡即Q1=Q2,恒温水箱内能量变化量△Q=Q1-Q2=0,即恒温水箱内无能量增量,从而保证恒温水箱内冷却水的目标温度t0恒定不变,提供至负载的冷却水温度不变、实现多负载变工况下冷却水的恒温控制。
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5)中比例调节阀作为执行机构调节经过换热器的冷却水流量,比例调节阀的分流回路:第一路分给换热器,执行换热负载;第二路回分至恒温水箱,保证冷却水流量稳定。
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5)针对多负载变工况时根据负载变化热量的波动大小实行三级快速响应执行系统:
一级响应:当加载负载热量Q1<50%Q0时,Q0为系统全开时最大负载功率,一级补偿电磁阀、二级补偿电磁阀均关闭,由比例调节阀响应调节通过换热器的流量w2,获得冷量Q2响应负载热量Q1的变化,直至能量平衡即Q1=Q2;
二级响应:当加载负载热量Q1满足50%Q0≤Q1<80%Q0时,一级补偿电磁阀开启,二级补偿电磁阀关闭,由一级补偿电磁阀响应调节通过换热器的流量w2,获得冷量Q2响应负载热量Q1的变化,当Q2接近90%Q1时,一级补偿电磁阀关闭,比例调节阀继续响应调节通过换热器的流量w2,获得冷量Q2响应负载热量Q1的变化,直至能量平衡即Q1=Q2;
三级响应:当加载负载热量Q1满足80%Q0≤Q1≤100%Q0时,一级补偿电磁阀、二级补偿电磁阀均开启,由一级补偿电磁阀、二级补偿电磁阀响应调节通过换热器的流量w2,获得冷量Q2响应负载热量Q1的变化,当Q2接近90%Q1时,一级补偿电磁阀、二级补偿电磁阀均关闭,比例调节阀继续响应调节通过换热器的流量w2,获得冷量Q2响应负载热量Q1的变化,直至能量平衡即Q1=Q2。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首先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探头、流量传感器的最佳检测点,对冷源流体和经过进出各负载换热的冷却水流体参量(流量、温度)进行检测传给温度模块和模拟量模块转化为准确数据提供给PLC控制器;在负载稳定时:利用PID调节模块对冷却水流量、温度的动态趋势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判断,对比例调节阀由PLC控制器内的PID调节模块计算输出0-10V控制信号,对应比例调节阀的开度0-100%,使比例调节阀工作;在负载变化时:利用PLC控制器对冷却水流量、温度进行热量衡算分析,准确判断各负载热负荷动态状况,由PLC控制器内的PID调节模块计算输出控制对补偿电磁开关信号,使电磁阀工作;对比例调节阀输出0-10V电压控制信号,对应比例调节阀的开度0-100%,使比例调节阀工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变工况冷却水恒温处理装置控制的核心是通过系统控制单元进行能量比较快速响应调节,从而对冷却水由在负载稳定下的恒温高精度控制创新为在多负载变工况恒温高精度控制;
2、尤其适用于多工况负载变化状况下的高温精度冷却水调节,调节响应快、控温精度达到±0.1℃。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变工况冷却水恒温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恒温水箱,2-内循环水泵,3-比例调节阀,4-换热器,5-冷源,6-输出水泵,7-分水器,8-集水器,9-旁路水处理去离子装置,10-紫外线杀菌装置,11-第一温度探头,12-第二温度探头,13-第三温度探头,14-第一流量传感器,15-第二流量传感器,16-负载,17-一级补偿电磁阀,18-二级补偿电磁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接入10kw负载时加载/减载的温度时间曲线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接入10kw负载稳定后的温度时间曲线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接入15kw负载时加载/减载的温度时间曲线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接入15kw负载稳定后的温度时间曲线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负载逐级加载的情况下的不同负荷/控温精度梯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变工况冷却水恒温处理装置,包括恒温水箱1、内循环水泵2、比例调节阀3、一级补偿电磁阀17、二级补偿电磁阀18、换热器4、冷源5、输出水泵6、旁路水处理去离子装置9、紫外线杀菌装置10、分水器7、集水器8以及系统控制单元;
所述恒温水箱1的出口与内循环水泵2入口连接,内循环水泵2出口分四路:第一路经比例调节阀3分别与恒温水箱1入口及换热器4热侧入口连接,第二路经一级补偿电磁阀17直接连接至换热器4热侧入口,第三路经二级补偿电磁阀18直接连接至换热器4热侧入口,第四路经旁路水处理去离子装置9、紫外线杀菌装置10回至恒温水箱1(所述恒温水箱1的出口、内循环水泵2、旁路水处理去离子装置9、紫外线杀菌装置10、恒温水箱1的入口依次连接形成冷却水的去离子杀菌循环回路);换热器4冷侧与冷源5相通形成一个循环、换热器4热侧出口连接至恒温水箱1入口;恒温水箱1出口、输出水泵6、分水器7依次连接后接入负载16,负载16与集水器8连接后再连接至恒温水箱1入口;
所述系统控制单元包括:温度检测单元、流量检测单元、温度模块、模拟量模块及PLC控制器,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温度探头11、第二温度探头12、第三温度探头13,所述流量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流量传感器14、第二流量传感器15,所述第一温度探头11设置在恒温水箱1上,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14以及第二温度探头12设置在集水器8连接至恒温水箱1入口的管路上,所述第三温度探头13以及第二流量传感器15设置在换热器4的热侧出口连接至恒温水箱1入口的管路上;第一温度探头11、第二温度探头12、第三温度探头13用于将各自检测到的温度转化为温度电信号,第一流量传感器14、第二流量传感器15用于将检测到的流量转化为流量电信号;所述温度模块与第一温度探头11、第二温度探头12、第三温度探头13连接,用于将各个温度电信号转化为实时温度数据;所述模拟量模块与第一流量传感器14、第二流量传感器15连接,用于将各个流量电信号转化为实时流量数据;所述PLC控制器与温度模块、模拟量模块以及比例调节阀3、一级补偿电磁阀17、二级补偿电磁阀18连接。
所述PLC控制器内设置有PID调节模块,所述PLC控制器用于接收各个温度模块的实时温度数据以及模拟量模块的实时流量数据,获得变工况下动态变化的负载16热量Q1、冷却水获得的冷量Q2;所述PID调节模块用于根据将Q1、Q2进行比较、分析,调节比例调节阀3的开度、以及向一级补偿电磁阀17、二级补偿电磁阀18输出开、关信号(对应开、关一级补偿电磁阀17、二级补偿电磁阀18)。
所述换热器4为板式换热器。
所述一级补偿电磁阀17、二级补偿电磁阀18还可以根据负载大小设置扩展至N级补偿回路的多级补偿电磁阀,当负载16变化速度过快时,通过多级补偿电磁阀进行换热器4水量差额的补充,直至比例调节阀3动作到位后再关闭各级补偿电磁阀。
本发明变工况冷却水恒温处理装置进行冷却水恒温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第一温度探头11检测恒温水箱1内冷却水的目标温度t0,将目标温度t0提供给系统控制单元的温度模块,然后由温度模块转化为温度数据传给PLC控制器(检测在多负载变工况运行下恒温水箱1内的冷却水温度是否达到所设置目标温度t0和控温精度要求);
2)通过第二温度探头12、第一流量传感器14分别检测冷却水经与负载16热交换后的第一冷却水温度t1、第一流量w1,将检测的二元参数的第一冷却水温度t1提供给系统控制单元的温度模块、第一流量w1提供给系统控制单元的模拟量模块,然后由温度模块、模拟量模块转化为温度、流量数据传给PLC控制器;
3)通过第三温度探头13、第二流量传感器15分别检测冷却水经与换热器4进行热交换后的第二冷却水温度t2、第二流量w2,将检测的二元参数的第二冷却水温度t2提供给系统控制单元的温度模块、第二流量w2提供给系统控制单元的模拟量模块,然后由温度模块、模拟量模块转化为温度、流量数据传给PLC控制器;
4)PLC控制器在系统运行中动态变化时对温度数据t0、t1、t2和流量数据w1、w2分析获得变工况下动态变化的负载热量Q1、冷却水获得的冷量Q2,具体为:通过冷却水经多负载变工况前后温度变化值△t1=t1-t0以及第一流量w1,运算得出Q1=Cw1△t1;通过冷却水与换热器热交换后温度变化值△t2=t0-t2以及第二流量w2,运算得出Q2=Cw2△t2,其中,C为常数(与实际冷却介质相关);
5)由PLC控制器内的PID调节模块对Q1、Q2进行比较分析,调节比例调节阀3的开度,即向比例调节阀3输出0-10V电压信号对应调节比例调节阀的开度0-100%,并向一级补偿电磁阀17、二级补偿电磁阀18输出开、关信号,开、关对应补偿电磁阀,以Q1为追踪目标,调节比例调节阀3、一级补偿电磁阀17、二级补偿电磁阀18快速响应使Q2变化追寻逼近Q1变化,直至能量平衡即Q1=Q2(系统控制单元的快速响应控制调节),恒温水箱1内能量变化量△Q=Q1-Q2=0,即恒温水箱1内无能量增量,从而保证恒温水箱1内冷却水的目标温度t0恒定不变,提供至负载16的冷却水温度不变、实现多负载变工况下冷却水的恒温控制。
所述步骤5)中比例调节阀3作为执行机构调节经过换热器4的冷却水流量,比例调节阀3的分流回路:第一路分给换热器4,执行换热负载16;第二路回分至恒温水箱1,保证冷却水流量稳定。
所述步骤5)针对多负载16变工况时根据负载16变化热量的波动大小实行三级快速响应执行系统,以某实施例实际使用情况为例,总负载功率(最大负载功率Q0)为100kw,负载10个回路;设置温度18-40℃可调,在负载16变化时,控温精度优于±0.3℃,当恒温水箱1达到设定温度25℃条件加载数据如下:
一级响应:当加载负载16热量Q1<50kw时,一级补偿电磁阀17、二级补偿电磁阀18均关闭,由比例调节阀3调节响应通过换热器4冷却水的流量w2,PLC控制器内的PID调节模块计算输出0-10V对应比例调节阀3的开度0-100%,获得冷量Q2响应负载热量Q1的变化,直至能量平衡即Q1=Q2;
二级响应:当加载负载16热量Q1满足:50kw≤Q1<80kw时,一级补偿电磁阀17开启,二级补偿电磁阀18关闭,由一级补偿电磁阀17响应调节通过换热器4的流量w2,获得冷量Q2响应负载热量Q1的变化,当Q2接近90%Q1时,一级补偿电磁阀17关闭,比例调节阀3继续响应调节通过换热器4的流量w2,获得冷量Q2响应负载热量Q1的变化,直至能量平衡即Q1=Q2;
三级响应:当加载负载16热量Q1满足:80kw≤Q1≤100kw时,一级补偿电磁阀17、二级补偿电磁阀18均开启,由一级补偿电磁阀17、二级补偿电磁阀18响应调节通过换热器4的流量w2,获得冷量Q2响应负载热量Q1的变化,当Q2接近90%Q1时,一级补偿电磁阀17、二级补偿电磁阀18均关闭,比例调节阀3继续响应调节通过换热器4的流量w2,获得冷量Q2响应负载热量Q1的变化,直至能量平衡即Q1=Q2。
本发明装置开发时,以某模拟实验装置功率15kw为例,实验需求数据表如表1所示。
表1实验需求数据表
a、当接入10kw负载时,10kw负载加载/减载的温度时间曲线如图2所示,根据图2得出10kw负载加载/减载的温度/时间曲线图坐标表如表2所示:
表210Kw负载加载/减载——温度/时间曲线图坐标表
阶段代码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温度t0(℃) 25 24.9 25.2 25.1 24.8 24.7 24.9 25
时间(s) 30 64 92 120 145 217 230 260
负载Q1(kw) 3 5 8 10
流量w1/w2(m3/h) 0.89/0.86 1.39/1.48 1.91/2.22 2.97/2.97
温度t1/t2(℃) 27.8/21.9 28.2/22.2 28.3/21.6 27.9/22.1
进而得出10kw负载稳定后的温度时间曲线如图3所示。
b、当接入15kw负载时,15kw负载加载/减载的温度时间曲线如图4所示,根据图4得出15kw负载加载/减载的温度/时间曲线图坐标表如表3所示:
表315kw负载加载/减载——温度/时间曲线图坐标表
进而得出15kw负载稳定后的温度时间曲线如图5所示。
当负载逐级加载的情况下,接入多模块可逐级加载式直热型热源负载,实测数据如表4所示,不同负荷/控温精度梯形图如图6所示,根据图6得出不同负荷/控温精度梯形图坐标表如表4所示。
表4负载逐级加载——不同负荷/控温精度梯形图坐标表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变工况冷却水恒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恒温水箱、内循环水泵、比例调节阀、一级补偿电磁阀、二级补偿电磁阀、换热器、冷源、输出水泵、分水器、集水器以及系统控制单元;
所述恒温水箱的出口与内循环水泵入口连接,内循环水泵出口分三路:第一路经比例调节阀分别与恒温水箱入口及换热器热侧入口连接,第二路经一级补偿电磁阀直接连接至换热器热侧入口,第三路经二级补偿电磁阀直接连接至换热器热侧入口换热器冷侧与冷源相通、换热器热侧出口连接至恒温水箱入口;恒温水箱出口、输出水泵、分水器依次连接后接入负载,负载与集水器连接后连接至恒温水箱入口;
所述系统控制单元包括:温度检测单元、流量检测单元、温度模块、模拟量模块及PLC控制器,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温度探头、第二温度探头、第三温度探头,所述流量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二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探头设置在恒温水箱上,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以及第二温度探头设置在集水器连接至恒温水箱入口的管路上,所述第三温度探头以及第二流量传感器设置在换热器的热侧出口连接至恒温水箱入口的管路上;第一温度探头、第二温度探头、第三温度探头用于将各自检测到的温度转化为温度电信号,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二流量传感器用于将检测到的流量转化为流量电信号;所述温度模块与第一温度探头、第二温度探头、第三温度探头连接,用于将各个温度电信号转化为实时温度数据;所述模拟量模块与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二流量传感器连接,用于将各个流量电信号转化为实时流量数据;所述PLC控制器与温度模块、模拟量模块以及比例调节阀、一级补偿电磁阀、二级补偿电磁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工况冷却水恒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器内设置有PID调节模块,所述PLC控制器用于接收各个温度模块的实时温度数据以及模拟量模块的实时流量数据,获得变工况下动态变化的负载热量Q1、冷却水获得的冷量Q2;所述PID调节模块用于对Q1、Q2进行比较分析,调节比例调节阀的开度,并向一级补偿电磁阀、二级补偿电磁阀输出开、关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工况冷却水恒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旁路水处理去离子装置、紫外线杀菌装置,所述恒温水箱的出口、内循环水泵、旁路水处理去离子装置、紫外线杀菌装置、恒温水箱的入口依次连接形成冷却水的去离子杀菌循环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工况冷却水恒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之一所述的变工况冷却水恒温处理装置进行冷却水恒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第一温度探头检测恒温水箱内冷却水的目标温度t0,将目标温度t0提供给系统控制单元的温度模块,然后由温度模块转化为温度数据传给PLC控制器;
2)通过第二温度探头、第一流量传感器分别检测冷却水经与负载热交换后的第一冷却水温度t1、第一流量w1,将检测的第一冷却水温度t1提供给系统控制单元的温度模块、第一流量w1提供给系统控制单元的模拟量模块,然后由温度模块、模拟量模块转化为温度、流量数据传给PLC控制器;
3)通过第三温度探头、第二流量传感器分别检测冷却水经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的第二冷却水温度t2、第二流量w2,将检测的第二冷却水温度t2提供给系统控制单元的温度模块、第二流量w2提供给系统控制单元的模拟量模块,然后由温度模块、模拟量模块转化为温度、流量数据传给PLC控制器;
4)PLC控制器在系统运行中动态变化时对温度数据t0、t1、t2和流量数据w1、w2分析获得变工况下动态变化的负载热量Q1、冷却水获得的冷量Q2,具体为:通过冷却水经多负载变工况前后温度变化值△t1=t1-t0以及第一流量w1,运算得出Q1=Cw1△t1;通过冷却水与换热器热交换后温度变化值△t2=t0-t2以及第二流量w2,运算得出Q2=Cw2△t2,其中,C为常数;
5)由PLC控制器内的PID调节模块对Q1、Q2进行比较分析,调节比例调节阀的开度,并向一级补偿电磁阀、二级补偿电磁阀输出开、关信号,开、关对应补偿电磁阀,以Q1为追踪目标,调节比例调节阀、一级补偿电磁阀、二级补偿电磁阀快速响应使Q2变化追寻逼近Q1变化,直至能量平衡即Q1=Q2,恒温水箱内能量变化量△Q=Q1-Q2=0,即恒温水箱内无能量增量,从而保证恒温水箱内冷却水的目标温度t0恒定不变,提供至负载的冷却水温度不变、实现多负载变工况下冷却水的恒温控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工况冷却水恒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比例调节阀作为执行机构调节经过换热器的冷却水流量,比例调节阀的分流回路:第一路分给换热器,执行换热负载;第二路回分至恒温水箱,保证冷却水流量稳定。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变工况冷却水恒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针对多负载变工况时根据负载变化热量的波动大小实行三级快速响应执行系统:
一级响应:当加载负载热量Q1<50%Q0时,Q0为系统全开时最大负载功率,一级补偿电磁阀、二级补偿电磁阀均关闭,由比例调节阀响应调节通过换热器的流量w2,获得冷量Q2响应负载热量Q1的变化,直至能量平衡即Q1=Q2;
二级响应:当加载负载热量Q1满足50%Q0≤Q1<80%Q0时,一级补偿电磁阀开启,二级补偿电磁阀关闭,由一级补偿电磁阀响应调节通过换热器的流量w2,获得冷量Q2响应负载热量Q1的变化,当Q2接近90%Q1时,一级补偿电磁阀关闭,比例调节阀继续响应调节通过换热器的流量w2,获得冷量Q2响应负载热量Q1的变化,直至能量平衡即Q1=Q2;
三级响应:当加载负载热量Q1满足80%Q0≤Q1≤100%Q0时,一级补偿电磁阀、二级补偿电磁阀均开启,由一级补偿电磁阀、二级补偿电磁阀响应调节通过换热器的流量w2,获得冷量Q2响应负载热量Q1的变化,当Q2接近90%Q1时,一级补偿电磁阀、二级补偿电磁阀均关闭,比例调节阀继续响应调节通过换热器的流量w2,获得冷量Q2响应负载热量Q1的变化,直至能量平衡即Q1=Q2。
CN201410436142.2A 2014-08-29 2014-08-29 变工况冷却水恒温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Active CN1041580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6142.2A CN104158071B (zh) 2014-08-29 2014-08-29 变工况冷却水恒温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6142.2A CN104158071B (zh) 2014-08-29 2014-08-29 变工况冷却水恒温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8071A true CN104158071A (zh) 2014-11-19
CN104158071B CN104158071B (zh) 2017-04-19

Family

ID=51883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36142.2A Active CN104158071B (zh) 2014-08-29 2014-08-29 变工况冷却水恒温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5807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3445A (zh) * 2015-07-01 2015-09-3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 一种激光器循环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07383A (zh) * 2018-08-02 2019-02-05 北京米兰阳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水源热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838375A (zh) * 2019-11-20 2020-02-25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水池模拟体及其试验系统及其内工质恒定常温控制方法
CN112902293A (zh) * 2021-02-03 2021-06-04 威瑞(天津)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泵站以及循环泵站控制系统、热循环控制方法
CN114061025A (zh) * 2020-07-30 2022-02-1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化霜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控制器及空调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66479U (zh) * 2010-12-06 2011-09-07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Yag激光器一体化双循环冷却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3445A (zh) * 2015-07-01 2015-09-3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 一种激光器循环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953445B (zh) * 2015-07-01 2018-03-2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 一种激光器循环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07383A (zh) * 2018-08-02 2019-02-05 北京米兰阳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水源热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838375A (zh) * 2019-11-20 2020-02-25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水池模拟体及其试验系统及其内工质恒定常温控制方法
CN114061025A (zh) * 2020-07-30 2022-02-1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化霜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控制器及空调系统
CN114061025B (zh) * 2020-07-30 2023-09-2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化霜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控制器及空调系统
CN112902293A (zh) * 2021-02-03 2021-06-04 威瑞(天津)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泵站以及循环泵站控制系统、热循环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8071B (zh) 2017-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58071A (zh) 变工况冷却水恒温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3838274B (zh) 一种多路水冷温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386902B (zh) 一种智能换热站二次网平均温度控制方法
DK2726792T3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balancing a group of consumers in a fluidtransportsystem
CN102235755B (zh) 热水器水温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3969965B (zh) 精确控制浸没式光刻机浸液温度的装置及其温控方法
CN103676651A (zh) 基于状态观测模型的锅炉汽温预测控制方法
CN111397257B (zh) 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ES350139A1 (es) Procedimiento para la regulacion de una instalacion genera-dora de potencia y calor por vapor.
CN112230692B (zh) 一种多路温控系统
RU2425292C1 (ru) Адаптивная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исполнительными устройствами объектов теплоснабжения жилищно-коммунальн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CN100475331C (zh) 反应器的温度控制方法及反应器的温度控制装置
CN103286929B (zh) 一种多路pid温度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47704A (zh) 航空发动机燃油加温试验方法及试验装置
CN104749215A (zh) 温度调节装置及采暖散热器热工性能检测系统
RU2562782C1 (ru)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объектами теплоснабжения
CN204830333U (zh) 适用于空调二级泵系统的变水温控制系统
CN108398017B (zh) 一种反应器加热炉烽燧控制方法
CN208254049U (zh) 一种冷却水集中供冷多温区恒温处理装置
CN203357842U (zh) 一种多路pid温度控制装置
CN209496296U (zh) 一种新型蒸汽压力温度控制装置
CN110580067A (zh) 一种实验室用高精度恒温出水装置及其水温调节方法
CN116465248A (zh) 核岛冷链阀门开度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Łaszczyk et al. Practical verification of the control strategies for the counter-current heat exchanger
EP3495912B1 (en) Parallel valve contr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