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44009B - 基于分层调制技术的无线中继混合协同传输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分层调制技术的无线中继混合协同传输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44009B
CN104144009B CN201410322726.7A CN201410322726A CN104144009B CN 104144009 B CN104144009 B CN 104144009B CN 201410322726 A CN201410322726 A CN 201410322726A CN 104144009 B CN104144009 B CN 1041440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base station
trunking
group
deco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2272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44009A (zh
Inventor
刘洋
宋梅
屈银翔
张勇
满毅
王莉
魏翼飞
滕颖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141032272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440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44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4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44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40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层调制技术的无线中继混合协同传输方法及系统,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一组中继设备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和第二基站在同频带上同时发送的第二信号;一组中继设备中L个中继设备采用解码转发方式将第一信号发送聚合基站,N‑L个中继设备采用放大转发方式将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叠加信号发送聚合基站;聚合基站接收一组中继传输的信号,并对其进行串行干扰消除和合并解码。该方法通过分层调制技术将解码转发及放大转发两种协同转发方案结合在一起,使得在传统解码转发方案中无用的、未能成功解码的信号也能通过放大转发的方式为数据传输提供帮助,从而最大化提高基站与聚合基站之间的数据吞吐量。

Description

基于分层调制技术的无线中继混合协同传输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层调制技术的无线中继混合协同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基站如宏蜂窝基站、smallcell基站(pico基站、femto基站)和WiFi AP等设备可能接收到来自多个用户的海量数据信息,而在很多情况下数据源基站与核心网之间并没有有线光纤互连,而是要通过无线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在临时搭建的热点场所如体育场、剧场等中,small cell基站接收到用户的海量数据后,需要通过无线回程链路将用户的海量数据传输给聚合基站,从而进一步通过聚合基站所连接的有线光纤将用户数据传输给核心网。由于源基站到聚合基站的无线回程链路的信道容量有限,频谱资源极度短缺,因此,如何利用现有的无线通信技术如协同通信、分层调制、广播组播等来有效提高源基站到聚合基站的无线回程链路的信道容量,从而将源基站侧的海量用户数据迅速传送到核心网,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多中继协同传输方案并没有最大化的利用频谱资源,以最优单中继协同转发为例,通常选择源节点→中继i和中继i→目标节点两跳中的较差信道增益构成集合并从中选择最大值,选择该最大值所对应的中继为协作中继,即选中中继的下标为(假设系统中共有N个中继可能参与协同转发)。在最优单中继协同转发方案中,只有单个中继参与协同转发和提供帮助,该方案只有较好的多用户分集增益而没有组播增益,因此该方案并没有最高效的利用频谱资源;另外,多中继协同通信的另一个常用传输方案是源节点选择所有中继参与协同转发,源节点的发射速率将受限于其与第一跳的最差信道中继间的信道容量,该方案只有较好的组播增益而没有多用户分集增益,因此该方案也没有最高效的利用频谱资源。现有的多中继协同转发方案要么都采用解码转发,要么都采用放大转发,要么自适应的分时采用两种常见协同转发方案中的一种,而很少见到不同部分的协同中继同时采用解码转发和放大转发的,更没有利用分层调制技术将这两种协同转发方案结合在一起以最大化的提高传输链路的信道容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层调制技术的无线中继混合协同传输方法及系统,实现了提高数据吞吐量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层调制技术的无线中继混合协同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一组中继设备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和第二基站在同频带上同时发送的第二信号;
所述一组中继设备中的L个中继设备采用解码转发方式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聚合基站,所述一组中继设备中的N-L个中继设备采用放大转发方式将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叠加信号发送聚合基站,所述L个中继设备与第一基站的距离小于L个中继设备与第二基站的距离;
所述聚合基站接收所述一组中继传输的信号,并对所述一组中继传输的信号进行串行干扰消除和合并解码。
可选的,所述一组中继为N个中继,第一信号为X1,第二信号为X2
L个中继设备接收的信号为X1,在解码时将信号X2视为干扰;
N-L个中继设备接收的信号为所述第一信号X1和所述第二信号X2的叠加信号X3
可选的,所述叠加信号X3为:
X3=hsrix1+gsrix2
其中,hsri为第一基站与中继之间的信道增益;gsri为第二基站与中继之间的信道增益;i∈{L+1,…,N}。
可选的,所述N-L个中继放大转发所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发送的叠加信号X3后的信号X4为:
X4=β(hsrix1+gsrix2)
其中,β为放大转发的系数,i∈{L+1,…,N}。
可选的,所述聚合基站接收所述L个中继解码转发的信号X1和N-L个中继放大转发的叠加信号X4,并对接收的信号进行串行干扰消除和合并解码。
可选的,所述聚合基站对对所述一组中继传输的信号进行串行干扰消除和合并解码具体为:
所述聚合基站对接收的信号X1进行解码,在解码时将信号X2视为干扰;
对所述信号X1解码完成后,将信号X1从总的接收信号中减去,则所述聚合基站得到无干扰的信号X2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一组中继设备之间为无线连接,第二基站与所述一组中继设备之间为无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L个中继设备和N-L个中继设备不重复使用。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层调制技术的无线中继混合协同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一组中继设备、聚合基站;
所述第一基站,用于向所述一组中继设备发送第一信号;
所述第二基站,用于向所述一组中继设备发送第二信号;
所述一组中继设备,用于将所述一组中继设备中的L个中继设备采用解码转发方式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聚合基站,所述一组中继设备中的N-L个中继设备采用放大转发方式将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叠加信号发送聚合基站;
所述聚合基站,用于接收所述一组中继传输的信号,并对所述一组中继传输的信号进行串行干扰消除和合并解码。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调制技术的无线中继混合协同传输方法及系统,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该方法及系统通过分层调制技术采用解码转发及放大转发两种协同转发方案结合在一起,使得在传统解码转发方案中无用的,未能成功解码的信号也能通过放大转发的方式为数据传输提供帮助,从而最大化的提高基站与聚合基站之间的数据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到的分层调制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到的中继转发基站数据给目标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分层调制技术的无线中继混合协同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分层调制技术的无线中继混合协同传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方法与直接传输、最优单中继机会传输以及多中继协同传输方法的频谱效率比较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层调制技术的无线中继混合协同传输方法及系统,本方法及系统可用于多个数据源通过多中继到目标设备的数据传输,例如多个无线通信小区数据源基站通过多中继到用户的传输链路,或者多个无线通信小区数据源基站通过多中继到聚合基站进入核心网的无线回程链路中,可有效提高传输的频谱效率。本文中设计的设备均以无线通信小区数据源基站、无线中继和无线聚合基站为例,实际上不限于此,可以是任何具有发送和接收功能的信息设备。第一基站为微基站,所述聚合基站为宏基站。
首先,先简单分层调制技术,如图1所示,分层调制技术的原理如下:假设有功率为P的基站与两个用户,其中用户1距离基站较远,用户2距离基站较近,因此用户2与基站间的信道质量较好,用户1与基站间的信道质量较差。基站将消息x1和消息x2经分别调制后的模拟信号叠加并发送,即发送信号为x=x1+x2,其中分配给信号x1的发射功率P1较大,分配给信号x2的发射功率P2较小,P=P1+P2。在用户1解码时,用户1首先解码强信号x1,此时将弱信号x2视为干扰,在基站端合理的发射功率设置可以保证用户1对强信号x1的成功解码。在用户1成功解码出消息x1后,用户1重建信号x1并将其从总的接收信号中减去,从而得到无干扰的弱信号x2。由于用户1与基站间的信道质量较差,因此用户1可能无法继续解码出消息x2。同样,在用户2解码时,用户2首先解码强信号x1,由于信道质量差的用户1能够成功解码消息x1,因此信道质量好的用户2也必定能够成功解码消息x1。在用户2成功解码出消息x1后,用户2重建信号x1并将其从总的接收信号中减去,从而得到无干扰的弱信号x2。由于用户2与基站间的信道质量较好,因此用户2能够继续解码出消息x2。综上所述,当基站将信号x1和信号x2叠加并发送后,距离基站较远的信道质量差的用户1只能成功解码出消息x1,而距离基站较近的信道质量好的用户2能够成功解码出消息x1和消息x2
下面将介绍中继协同通信技术,如图2所示,中继距离源节点较近,目标节点距离源节点较远。由于有限的发射功率和带宽,以及随时间变化的信道质量,有时源节点发送的信号不能直接被目标节点解码。作为该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中继可以帮助源节点转发数据给目标节点,即如果源节点→目标节点之间的信道质量较差而源节点→中继和中继→目标节点之间的信道质量较好,则源节点也可以通过源节点→中继→目标节点的无线路径传输数据。目标节点可以对源节点和中继发送来的信号进行合并解码。常见的中继协同通信方案有放大转发(AF,Amplify-and-Forward)、解码转发(DF,Decode-and-Forward)等。放大转发(AF)是中继直接放大并转发从源节点接收到的信号,也就是说,中继只是一个简单的放大器,它对输入的信号只进行线性放大处理;中继接收并放大来自源节点的带有噪声的信号,并将已放大的带有噪声的源节点信号发送给目标节点。目标节点对源节点和中继发送来的信号进行合并解码。解码转发(DF)是中继先对接收到的源节点信号进行解码,并按照原来的编码方式或新的编码方式将编码后的再生符号信息转发给目标节点,目标节点对多个中继发送来的信号进行合并解码。
最后介绍机会组播技术,本实施例具有组播增益和多用户分集增益,可高效的利用频谱资源。在组播传输中,如果源节点的发射速率根据组播组中最差信道用户的信道状况来选择,即传统广播传输,则组播组中的所有用户都能够接收到数据,但是发射速率将很低;相反,如果发射速率根据组播组中最优信道用户的信道状况来选择,如机会单播传输,则发射速率将很高,但是组播组中将只有一个用户能够接收到数据。机会组播调度的核心思想是在无线组播系统中,数据源信号的发射速率根据某一中间信道条件的用户而定,例如在每次发射中保证有比例为p(0≤p≤100%,如设为50%)的用户能够接收到组播消息。在机会组播方式下,源信号的发射速率会远大于传统广播方式下的发射速率,同时每次信号发射中有比例为p的用户能够接收到组播消息,即同时实现了多用户分集增益和组播增益,极大的提高了频谱效率。
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分层调制技术的无线中继混合协同传输方法流程图,其具体步骤如下:
S1、一组中继设备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和第二基站在同频带上同时发送的第二信号;
S2、所述一组中继设备中的L个中继设备采用解码转发方式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聚合基站,所述一组中继设备中的N-L个中继设备采用放大转发方式将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叠加信号发送聚合基站,所述L个中继设备与第一基站的距离小于L个中继设备与第二基站的距离;
所述一组中继为N个中继,第一信号为X1,第二信号为X2,L个中继设备接收的信号为X1;N-L个中继设备接收的信号为所述第一信号X1和所述第二信号X2的叠加信号X3
所述叠加信号X3为:
X3=hsrix1+gsrix2
其中,hsri为第一基站与中继之间的信道增益;gsri为第二基站与中继之间的信道增益;i∈{L+1,…,N}。
所述N-L个中继放大转发所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发送的叠加信号X3后的信号X4为:
X4=β(hsrix1+gsrix2)
其中,β为放大转发的系数,i∈{L+1,…,N}。
S3、所述聚合基站接收所述一组中继传输的信号,并对所述一组中继传输的信号进行串行干扰消除和合并解码。
该方法通过分层调制技术将解码转发及放大转发两种协同转发方案结合在一起,使得在传统解码转发方案中无用的、未能成功解码的信号也能通过放大转发的方式为数据传输提供帮助,从而最大化的提高基站与聚合基站之间的数据吞吐量。
举例来说,在前述的步骤中,结合图4具体说明如下:在发送端即源基站、中继和接收端即聚合基站的实现过程。首先,在数据发送端,假设源基站Si(i∈{1,2})已知其与所有的2N个中继设备以及其各自与聚合基站di(i∈{1,2})之间的信道增益,每个中继组i(i∈{1,2})中的N个中继设备都已知其与聚合基站di(i∈{1,2})之间的信道增益。本发明实施例以中继组1进行具体说明,源基站Si(i∈{1,2})首先将N个中继的信道增益进行排序,使得|hsr1|2≥|hsr2|2≥L≥|hsrN|2
假设small sell基站S1在第一传输时隙内以功率P和速率R1向中继发送数据X1进行基于机会组播的数据传输,和small sell基站S1同频的另外一个small sell基站S2同时以功率P和速率R2向中继发送数据X2,假设基站S1和S2与聚合基站d之间没有直传链路,共有N(N为大于1的整数)个中继以解码转发或放大转发的方式帮助转发基站信号。
对于组1中的中继{RS1,…,RSL},由于基站S1距离L个中继较近,其中L≤N,基站S2距离L个中继较远,因此在L各中继处X1的信号较强,X2的信号较弱,则使得在信号X2被视为干扰的情况下L个中继{RS1,…,RSL}可以成功解码信号X1。这样基站S1对信号X1的发射速率会远大于传统广播方式下的发射速率,同时在第一个传输时隙中,共有L个中继能够成功解码信号X1,同时实现了多用户分集增益和组播增益,有效提高了发射速率和传输速率。同时,在第一个传输时隙中,N-L个中继{RS(L+1),…,RSN}无法解码信号X1,这N-L个中继{RS(L+1),…,RSN}将收到X1和X2在空中叠加的信号X3=hsrix1+gsrix2,其中,hsri为第一基站与中继之间的信道增益;gsri为第二基站与中继之间的信道增益;i∈{L+1,…,N}。
基于上述中继协同通信技术,本发明实施例采用放大转发(AF,Amplify-and-Forward)和解码转发(DF,Decode-and-Forward)的方式进行信号的传输,具体为:L个中继解码转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信号X1;N-L个中继放大转发所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发送的叠加信号X3后的叠加信号为X4
在第二个传输时隙中,将在第一个传输时隙中已经成功解码信号X1的L个中继{RS1,…,RSL}分别以功率P转发信号X1,在第一传输时隙中无法解码信号X1的N-L个中继{RS(L+1),…,RSN}分别以功率P放大转发X1和X2在空中叠加的信号X3后的叠加信号X4=β(hsrix1+gsrix2),其中,β为放大转发的系数,i∈{L+1,…,N}。
聚合基站d1对其在第一传输时隙和第二传输时隙内接收到的X1和X2进行SIC(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串行干扰消除)和合并解码,具体为:聚合基站d1在第一个传输时隙时,接收基站S1和S2发送的信号X1和X2,对信号X1和X2只是存储而不对其进行解码,聚合基站d1在第二个传输时隙时,首先对信号X1进行解码,在解码时将信号X2视为干扰;在成功解码信号X1后,将信号X1从总的接收信号中减去,则聚合基站d可以得到无干扰的信号X2。由于在第二个时隙中信号X1的总发射功率较大,信号X2的总发射功率较小,因此能够保证聚合基站d1对信号X1和X2的成功解码。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层调制技术的无线中继混合协同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一组中继设备、聚合基站;
所述第一基站,用于向所述一组中继设备发送第一信号;
所述第二基站,用于向所述一组中继设备发送第二信号;
所述一组中继设备,用于将所述一组中继设备中的L个中继设备采用解码转发方式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聚合基站,所述一组中继设备中的N-L个中继设备采用放大转发方式将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叠加信号发送聚合基站;
所述聚合基站,用于接收所述一组中继传输的信号,并对所述一组中继传输的信号进行串行干扰消除和合并解码。
图5为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与直接传输、最优单中继机会传输以及多中继协同传输方法的频谱效率比较的仿真结果示意图,从图5中可以明显看出,本方法多中继解码转发和放大转发即多中继(DF+AF)的性能表现明显优于直接传输、最优单中继机会传输方法,以及多中继解码转发即多中继(DF)传输方法,在相同的信噪比条件下,本方法下的源基站与聚合基站间的平均吞吐量将明显高于直接传输、最优单中继机会传输方法,以及多中继解码转发的传输方法下的平均吞吐量,而且这种平均吞吐量的差异随着信噪比的增大而增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基于分层调制技术的无线中继混合协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一组中继设备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和第二基站在同频带上同时发送的第二信号;
所述一组中继设备中的L个中继设备采用解码转发方式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聚合基站,所述一组中继设备中的N-L个中继设备采用放大转发方式将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叠加信号发送聚合基站,所述L个中继设备与第一基站的距离小于L个中继设备与第二基站的距离;
所述聚合基站接收所述一组中继设备传输的信号,并对所述一组中继设备传输的信号进行串行干扰消除和合并解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组中继设备为N个中继设备,第一信号为X1,第二信号为X2
L个中继设备接收的信号为X1,在解码时将信号X2视为干扰;
N-L个中继设备接收的信号为所述第一信号X1和所述第二信号X2的叠加信号X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叠加信号X3为:
X3=hsrix1+gsrix2
其中,hsri为第一基站与中继设备之间的信道增益;gsri为第二基站与中继设备之间的信道增益;i∈{L+1,…,N}。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L个中继设备放大转发所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发送的叠加信号X3后的信号X4为:
X4=β(hsrix1+gsrix2)
其中,β为放大转发的系数,i∈{L+1,…,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基站接收所述L个中继设备解码转发的信号X1和N-L个中继设备放大转发的叠加信号X4,并对接收的信号进行串行干扰消除和合并解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基站对对所述一组中继设备传输的信号进行串行干扰消除和合并解码具体为:
所述聚合基站对接收的信号X1进行解码,在解码时将信号X2视为干扰;
对所述信号X1解码完成后,将信号X1从总的接收信号中减去,则所述聚合基站得到无干扰的信号X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一组中继设备之间为无线连接,第二基站与所述一组中继设备之间为无线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个中继设备和N-L个中继设备不重复使用。
9.一种基于分层调制技术的无线中继混合协同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一组中继设备、聚合基站;
所述第一基站,用于向所述一组中继设备发送第一信号;
所述第二基站,用于向所述一组中继设备发送第二信号;
所述一组中继设备,用于将所述一组中继设备中的L个中继设备采用解码转发方式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聚合基站,所述一组中继设备中的N-L个中继设备采用放大转发方式将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叠加信号发送聚合基站,所述L个中继设备与第一基站的距离小于L个中继设备与第二基站的距离;
所述聚合基站,用于接收所述一组中继设备传输的信号,并对所述一组中继设备传输的信号进行串行干扰消除和合并解码。
CN201410322726.7A 2014-07-08 2014-07-08 基于分层调制技术的无线中继混合协同传输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41440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22726.7A CN104144009B (zh) 2014-07-08 2014-07-08 基于分层调制技术的无线中继混合协同传输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22726.7A CN104144009B (zh) 2014-07-08 2014-07-08 基于分层调制技术的无线中继混合协同传输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44009A CN104144009A (zh) 2014-11-12
CN104144009B true CN104144009B (zh) 2019-07-19

Family

ID=51853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22726.7A Active CN104144009B (zh) 2014-07-08 2014-07-08 基于分层调制技术的无线中继混合协同传输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440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1520B (zh) * 2016-07-27 2017-08-2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全双工多中继系统的通信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6725A (zh) * 2007-10-09 2008-03-05 北京邮电大学 用于无线网络的分层协同传输的实现方法
CN101155409A (zh) * 2006-09-30 2008-04-02 西门子公司 将信息由基站发送到中继站的方法
CN102655492A (zh) * 2012-05-23 2012-09-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物理层安全的协同ofdma系统子载波分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80440A1 (en) * 2006-09-30 2008-04-03 Yarvis Mark D Device interfaces to integrate cooperative diversity and mesh networking
KR100985395B1 (ko) * 2007-04-03 2010-10-05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직교주파수 분할다중화 통신시스템에서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US8792367B2 (en) * 2010-01-21 2014-07-29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New York University CoopMAX: a cooperative MAC with randomized distributed space time coding for an IEEE 802.16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5409A (zh) * 2006-09-30 2008-04-02 西门子公司 将信息由基站发送到中继站的方法
CN101136725A (zh) * 2007-10-09 2008-03-05 北京邮电大学 用于无线网络的分层协同传输的实现方法
CN102655492A (zh) * 2012-05-23 2012-09-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物理层安全的协同ofdma系统子载波分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44009A (zh) 2014-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u et al. Hybrid decode-forward & amplify-forward relaying with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CN101702830B (zh) 无线中继系统的网络编码用户协同配对的传输方法
EP2759073B1 (en) Relaying unicast and multicast data in a wireless network
Hu et al. QoS-constrained energy efficiency of cooperative ARQ in multiple DF relay systems
Simeone et al. Capacity of linear two-hop mesh networks with rate splitting, decode-and-forward relaying and cooperation
CN109743768A (zh) 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双向中继通信方案
Thai et al. Coordinated direct and relay transmission with interference cancela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Di et al. 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 in two-hop OFDM decode-and-forward relay networks
CN104202790B (zh) 一种基于功率自适应的mimo-ccrn瓶颈效应消除方法
US20140269310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multiple modems
Sun et al. Degrees of freedom of asymmetrical multi-way relay networks
Zou et al. A fully distributed opportunistic network coding scheme for cellular relay networks
CN104144009B (zh) 基于分层调制技术的无线中继混合协同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4507136A (zh) 一种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CN110049452B (zh) 基于noma的新型两阶段合作多播方案
JP5394419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中継局
Gong et al. Throughput maximization with multiuser non-selfish cognitive relaying in CR networks
Khoueiry et al. A novel coding strategy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Weizheng et al. Throughput analysis of full-duplex network coding in two-way relay channel
CN108495275A (zh) 一种基于中继的两阶段合作多播方法
Uricar et al. Superposition coding for wireless butterfly network with partial network side-information
CN103945489A (zh) 多中继协作的自适应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方法
Kim et al. Bi-directional half-duplex protocols with multiple relays
CN109219026B (zh) 上行中继网络中基于能量捕获和干扰消除的d2d传输方法
Xu et al. On the energy-efficient power allocation for amplify-and-forward two-way relay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