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38242A - 一种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38242A
CN104138242A CN201310190766.6A CN201310190766A CN104138242A CN 104138242 A CN104138242 A CN 104138242A CN 201310190766 A CN201310190766 A CN 201310190766A CN 104138242 A CN104138242 A CN 1041382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rotating shaft
mentioned
cleaning band
clean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907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定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19076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382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38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82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洁装置,其至少由两组构件组成,每组由两个转轴和清洁带及底部构件组成,清洁带缠绕在两个转轴上并通过底部构件,由支撑构件支撑转轴和底部构件,清洁带可干、湿两种状态对地面进行清洁。

Description

一种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清洁装置,属于地面等物体表面的清洁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清洁装置,有种种拖把、扫地机、吸尘器等,这些现有技术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如吸尘器虽然可以较好地吸附灰尘,但其噪声大,且较笨重或拖着电源线或需要充电,使用不方便,又需消耗较多电能,而且对吸附于地面较牢固的污物无法吸走;而扫地机等扫地装置的清扫效果较差,不能清扫地面上的细小灰尘及吸附地面的污物;而现有技术的各种拖把及拖地器械存在如下的几大缺点:①在拖地过程中需多次清洗,耗水,耗时间;②与地面的有效接触面积较小,清洁效率低;③拖布反复在地面摩擦,污物很快弄脏拖布,对地面的清洁效果很差;④需弯腰费力地拖,很费体力,总之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体力及水资源以及清洁效果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许多人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但仍不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如中国专利CN87206036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地面清洁机,其结构是由电机或手摇装置驱动一条循环清洁带不断经过地面;这种技术的缺点是:循环清洁带将很快弄脏而失去清洁作用,只能用于很小面积的清扫,且这种装置的清洗很不方便。
中国专利CN1243504C提出了一种将清洁带的一端固定在一个滚筒上,然后将清洁带缠绕在此滚筒上,清洁带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滚筒上,或绕过一平面板后固定在另一滚筒上,用手推或机器推动滚筒运转,使清洁带清扫地面,可实现清洁带的正、反两面清洁,这一技术存在以下的缺点:①清洁带不停地运动,一次性与地面接触,虽然可以很干净地清洁地面,但这样需要很长的清洁带,清洁带的面积需等同于地面的面积,这样体积、重量均很大,几乎不能用于家庭和办公场所等地方,否则只有中途不停地去清洗,甩干再用;②清洁带两面均为湿的,清洁后地面湿滑;③清洁带每次用完需取下来清洗,这样长的清洁带清洗很麻烦;④没有甩干或挤干功能;⑤在绕过一平面板的方案中摩擦阻力大,不易驱动;⑥前、后轮下面的清洁带接触地面的面积差别很大,即正、反两面清洁带接触地面的面积差别很大,这样正、反两面的利用率差别很大,即有很大一部分清洁带的面积不能有效利用;⑦后轮清洁带的半径随着清洁过程的进行会逐渐增大,这样前轮下面的平板下的清洁带将逐渐与地面成某一角度,且角度越来越大,与地面只有一条线状的接触,不能形成面接触,使清洁带的有效利用面积进一步减少。
中国专利CN1833596,中国专利200510038317.5和中国专利02807974.4均有与上述相拟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不用电或耗电少、中间不用清洗、用水少、高效、省时、省力、无噪声、清洁效果好、且清洁后被清洁面不湿滑、即刻干燥的清洁装置。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清洁装置,包括转轴和清洁带,其特征是:
①清洁装置的用于清洁工作的部分由若干组构件组成,每组构件分别由两根转轴或滚筒或类似构件和清洁带及底部构件组成;
②清洁带的一端与上述的一根转轴相连,然后向下绕过底部构件的下底面再向上与上述另一转轴相连接;清洁带的长度大于上述从一根转轴至绕过底部构件的下底面再向上与另一转轴连接的距离,多余部分分别缠绕在两根转轴上或其中之一根转轴上;
③底部构件由一根或若干根转轴与一块或若干块板或一根或若干根杆或管或转轴或类似构件或上述构件的组合构件组成,转轴位于底部构件的两端,底部构件的各部件的下底面处于一平面或一近似平面上;
④上述转轴和底部构件由一杆状或管状或板状构件或杆、管、板的混合构件或类似构件支撑,上述转轴可以在上述支撑构件上转动,上述底部构件中的杆件或管件也可以在上述支撑构件上转动或固定连接在支撑构件上,上述底部构件中的板件固定连接在支撑构件上;
⑤上述支撑构件的下底面略高于上述底部构件的下底面或与之持平。
为了使上述清洁装置中的转轴较方便地制动和解除制动,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制动装置,其特征是:在上述转轴上分别安装制动齿轮,与制动齿轮相同数量的制动片安装在一支架上,支架两端分别连结一定位块,在上述清洁装置的支撑构件的侧面外侧也对应地安装有定位块,使上述支架两端连结的定位块限制在上述支撑构件的两定位块中滑动;在制动片插入制动齿轮的两齿之间制动时,支架的下端刚好与地面接触,从而使制动片对制动齿轮制动,将上述清洁装置的清洁带抬升离开地面,则制动片由于重力作用下落即离开齿轮,从而解除制动,将清洁带放下时又重新制动。
为了较容易的使上述的清洁装置中的清洁带更换与地面接触的工作面及使清洁装置转动方向,本发明特设计了一个更换清洁带工作面及转动方向的装置,其特征是:在清洁装置的支撑构件的后外壳上安装一连接体,在此连接体上安装推拉杆及万向轮,万向轮的下端部位置略高于清洁装置中的绕过底部构件的清洁带的下底部位置,通过按压或放松推拉杆即可使万向轮接触或离开地面,并同时使清洁装置的清洁带离开或接触地面,此时使清洁装置中的转轴转动即可使清洁带移动,从而更换与地面接触的工作面;当上述万向轮与地面接触时,使推拉杆向左或向右运动,即可使清洁装置向右或向左运动,即转动方向。
为了使上述的清洁装置中的连结清洁带的转轴转动简易,设计了一种转轴联动的装置,其特征是:在上述转轴上安装传动轮,然后使其组与组之间的转轴分别俩俩用传动带或齿轮或类似构件相连结,从而使得被连结的转轴联动。
为了方便地对清洁装置中的清洁带加水使之湿润可以在清洁装置的支撑构件的朝上的一面正对清洁带的位置放置一盛水容器,在盛水容器的底部开有若干个小孔,水从容器中通过小孔向下流到清洁带上,使清洁带湿润,水的多少由清洁带的吸水量而决定,使清洁带刚好湿润为宜,需对那些清洁带加湿,则盛水容器的底部就对需要加湿的清洁带开小孔加湿,或将盛水容器与支撑构件的上盖做成一体。
本发明的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势和有益效果:
1)可很轻松地推或拉着清洁装置前进或后退,且不用弯腰。2)推、拉动作可用人力或机器动力,且所用力量小、机器功率小。3)清洁过程中几乎不用清洗,只需最后清洗,省了很多清洁时间,包括来回路途时间和水资源。4)可干、湿两种方式同时清洁,充分利用湿的清洁带对清洁对象的清洗能力和干的清洁带比湿的清洁带更好的吸污能力。5)污物在清洁带上梯度分布,清洁带利用效率高,及清洁效果好。6)清洗、甩干、晾晒都方便、易行。7)没有噪音。8)可以不用电等能源。9)清洁效率高,可用较大的与清洁对象的接触面积的清洁装置,且只需推或拉过清洁对象即可,花费时间少,工作效率高。
总之,本发明技术的优点是:省时间、省水、省电、省力、清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清洁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其中图1(a)-图1(f)为由两组构件组成的装置的示意图,图1(g)-图1(i)为由三组构件组成的装置示意图,图1(j)为由四组构件组成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多组构件间转轴的联结示意图,其中图2(a)为转轴和清洁带及安装于转轴的一端的传动轮的示意图,图2(b)至图2(e)分别为用传动带和传动轮连结两组转轴的四种方式示意图,图2(f)和图2(g)分别为二种传动轮与转轴连结的示意图。
图3为转轴、传动轮、传动带安装在一板状壳体上的示意图。
图4为转轴、传动轮、底部构件的转轴、推拉杆、侧外壳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一种对转轴制动的构件及一种行走轮兼脚架的构件。
图6为外壳体的上盖板和位于上盖板上的盛水容器的示意图。
图7为有小孔的容器的示意图。
图8、图9为使转轴转动的传动构件,其中图8为正视图,图9为立体图。
图10为使转轴转动的传动带放入推拉杆中的示意图。
图11为外壳体与转轴、传动轮、传动带、制动齿轮的位置示意图。
图12为用机器动力驱动和控制清洁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清洁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其中图1(a)-图1(f)为清洁装置的用于清洁工作的部分由前后两组构件组成的示意图,每组构件分别由两根转轴1,清洁带3及底部构件组成,清洁带的一端与上述的一根转轴相连,然后向下绕过底部构件的下底面再向上与上述另一转轴相连接,清洁带的长度远大于上述从一根转轴至绕过底部构件的下底面再向上与另一转轴连接的距离,多余部分分别缠绕在两根转轴上或其中之一根转轴上。为了装配和更换方便,最好将清洁带3与转轴1连结采用可容易装卸的活动连接;底部构件由一根或若干根转轴与一块或若干块板或一根或若干根杆或管或转轴或类似构件或上述构件的组合构件组成,转轴位于底部构件的两端,底部构件的各部件的下端面处于一平面或一近似平面上,清洁时,两组构件中的一组为干状态,另一组加湿,图中虚线表示清洁装置支撑构件的外壳体的轮廓线,图1(a)-图1(f)给出了由前、后两组构件组成的装置的六种构件示意图,可以有更多种连接方式构件,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详述。图1(g)-图1(i)分别给出了三种由三组构件组成的示意图,图1(j)给出了一种由四组构件组成的示意图,不限上述已经给出的二组、三组、四组构件组成的装置,可以由任意的若干组构件组成,用于清洁时,使此若干组构件的一组或若干组处于干状态,另一或若干组处于湿状态即可;同时也不限上述已给出的结构和连接方式,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结构和连接方式,限于篇幅,不再详述。
上述转轴1、转轴2、平板4、杆或管5、转轴6等由一杆或管或板状构件或其混合构件支撑,使其在上述支撑构件上可以转动或与上述支撑构件固定连接,支撑构件的底部略高于上述图1中所述的底部构件的底部或与上述底部构件的底部持平,这样使得支撑构件的底部不与被清洁的表面(如地面)接触,而是让清洁带3与被清洁的表面接触。
用制动装置对上述转轴1制动,同时对上述支撑构件连接一推拉杆即可用人力驱动清洁装置前进或后退,从而使与地面接触的清洁带摩擦清洁地面,也可用机器驱动支撑构件运动。
工作过程是:首先在上述清洁装置的若干组构件中的一组或若干组构件中的清洁带上加水使清洁带湿润,然后对转轴1制动,驱动清洁装置在地面前进或后退或左右运动,使与地面接触的清洁带3与地面摩擦,从而清洁地面,湿润的清洁带3对地面湿摩擦,干燥的清洁带3对地面干摩擦。可使地面保持干燥且较彻底吸附地面的污物和水渍,待与地面接触的清洁带3清洁一定的地面面积后,再用脚架或行走轮或其它构件使清洁带3离开地面,再松开制动装置,转动转轴1,这样清洁带3将从一个转轴向另一个转轴运动,转动适当角度,即可用干净的清洁带替换已用于清洁地面的弄脏的清洁带。更换清洁带工作面的长度控制:可在支撑构件的上盖开一窗口,同时在清洁带上标示尺寸或其它标识,即可通过窗口看见清洁带移动的长度。
这样,不断地重复上述过程,即可不断地用干净的清洁带代替脏的清洁带,然后对地面进行清洁,直至缠绕在转轴1上的干净的清洁带3用完为止。然后再将清洁装置中的清洁带在水中清洗,清洗方式可有多种,一种是将清洁装置放入水中,然后使转轴1转动,使清洁带在水中运动进行清洗,或在清洁装置中安装清洗毛刷或挤压棍或喷水装置对清洁带进行清洗。
上述工作过程也可用于上述清洁装置的若干组构件中的清洁带全部加水成为湿润状态,然后对地面进行清洁。
为了使上述转轴1的转动简便易行,可在转轴1上安装带轮或链轮或同步带轮或齿轮等,然后使其组与组之间的转轴分别用皮带或缆绳或链条或同步带或齿轮或其它类似构件相连结,从而使得连结的两部分转轴联动;在图2中将分别给出几种这样的连结方式,其中图2(a)为转轴1与清洁带3及安装于转轴1的一端的传动轮7的示意图,图2(b)至图2(e)分别为用传动带8和传动轮7连结两组转轴1的四种方式示意图,图2(f)和图2(g)分别为二种传动轮7与转轴1连结的示意图,其中图2(f)为四个同样大小的传动轮7分别安装在转轴1的两个不同位置上的示意图,图2(g)为四个不同大小的传动轮7安装在转轴1上的位于一直线上示意图,其中两端的两个传动轮7的直径较大,这样用传动带传动时不会碰到中间的传动轮。
图3为转轴1、传动轮7、传动带8安装在板状壳体上的示意图,图中推拉杆9安装在后外壳11上,“10”为前外壳,转轴1安装在二侧外壳12上。
图4为转轴1、传动轮7、转轴2、推拉杆9与侧外壳12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一种对转轴1制动的方法和构件及一种行走轮兼脚架的构件,其中在二根转轴1上分别装有制动齿轮13,制动片14安装在一杆状支架16上,杆状支架16的两端分别连结一定位杆15,及在下端连结一杆17,定位块18固定在侧外壳12上,在制动片14插入齿轮13的齿中时,杆17的下端与地面接触,由于装置自身有一定的重量,从而对齿轮13制动,图中在板状壳体的后外壳11上连接一块状体19,在块状体19上连结一杆20,在杆20下端连结一方向轮21,方向轮21的下端位置与板状壳体的侧外壳12持平,在块状体19上连接推拉杆9,通过按压或放松推拉杆9即可使万向轮21接触或离开地面。并同时使外壳体包括外壳体10、后外壳体11及侧外壳体12抬升离开地面,且使清洁带3离开地面,同时制动片14和制动支架16及杆17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而使制动片14离开齿轮13,从而解除制动。拖地器平时工作时杆17与地面接触,制动片14插入制动齿轮13的齿中对齿轮13制动。杆17的下端最好为软体,使其不对地面造成划伤,支架16最好用一软绳或类似构件连结在支撑构件的侧面外侧上,以免滑落丢失。
图6为外壳体的上盖板23和位于上盖板23上的盛水容器22的示意图,在盖板23与容器22的接触面上及容器22的下底面开有许多小孔24,水从容器22中通过小孔24向下流到清洁带3上,使清洁带3湿润,图7为有小孔24的容器22的示意图,也可将容器22去掉底板而直接安装在开有小孔的盖板23的上边或将容器22与带小孔的盖板23做成一体。
图8、图9为使转轴1转动的传动构件,图8为正视图,图9为立体图,图中25为传动轮,26为传动带,27为传动轮,28为T字型支撑杆,支撑杆28的一端连接推拉杆9,传动轮27安装在T字型支撑杆28的另外两端上。
图10为使转轴1转动的传动带放入推拉杆9中的示意图,图中29为传动轮,30为传动带,31为支撑架,支撑架31中开有两个孔,32为转轴,转轴32在支撑架的孔中转动,33和34为传动轮,35为传动带,36为安装在传动轮传动轮34上的摇柄,传动轮33和34,传动带35均安装在推拉杆9中。
图11为外壳体与转轴1、传动轮7、传动带8、制动齿轮13、传动轮25的位置示意图。
图12为用动力机械推动及控制清洁装置工作的示意图,图中3为清洁带,25为传动轮,37为动力机械包括控制系统,38为动力机械驱动的行走轮,39为推拉轴,40为传动带,41为传动轮,可仿照上述实施例,将上述用人工操作的结构和动作与动力机械相结合即可。图中的虚线为手动推拉杆9,这根杆可用也可不用。可用设定程序及带距离传感器的控制系统的方法做成全自动的清洁装置及遥控的方法操作上述清洁装置,只需在上述机械动力的控制系统中加入遥控程序接收电路即可。
上述的传动轮均可为皮带轮、链轮或同步带轮或滑轮或齿轮或其它类似构件,传动带可为皮带、链条或同步带轮或缆绳或齿轮或其它类似传动构件。
在上述图1至图12中,有多处多个相类似或相同的构件用同一标号表示的情况,如转轴1和转轴2有四根及更多根,清洁带3有二至多条,传动轮7及传动带8有多个及多条,底板4也有二块及更多块等等,这并不意味着上述同一标号的构件就只能完全一样,它们可以不一样,包括材料、大小、形状等均可不一样,用同一标号的目的是为了使叙述简洁,使表述简单明确,同时减少篇幅。
通过以上设计的构件,可使清洁带3及转轴1的转动、制动、清洁带3抬离地面、拖地装置的转动方向均变得很容易,使用时,先将清洁带3用转动转轴1的方法使其大部分缠绕到两端的转轴1上或中间的转轴1上,然后将清洁装置平放在地面,此时上述制动片14插入制动齿轮13的齿中,使齿轮13不能转动即制动,此时推动推拉杆9使清洁装置前进或后退,或左右运动,可使清洁带3对地面干、湿摩擦而清洁地面,待清洁一定面积后需更换清洁带3的工作面时,将推拉杆9向下按压,从而使清洁带3抬升离开地面,此时制动片由于重力作用而从齿轮13的齿中落下来,制动解除,用手转动摇柄36,使传动轮33和34及传动带35运动,再带动转轴32和传动轮29和传动带30及传动轮25运动,从而使转轴1运动,而达到更换清洁带3的作用。
更换清洁带3后,再将清洁装置平放在地面继续工作,将上述过程重复,直到干净的清洁带3被更换完为止,再将清洁装置放入水中清洗即可。
上述清洗装置制动和转动及抬升离开地面的方法有无数种,这是普通工程技术员均可以做到的,限于篇幅,不再详述。
上述清洁装置也可以简化,即将清洁装置的多组构件,简化成只保留一组构件,同时原来连结多组构件的传动带均可去掉,其他不变。
上述清洁装置的各部件均有许多种不同的结构,由此可组成无数种不同的整体构造形态和形状,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详述。

Claims (5)

1.一种清洁装置,包括转轴和清洁带,其特征是:
①清洁装置的用于清洁工作的部分由若干组构件组成,每组构件分别由两根转轴或滚筒或类似构件和清洁带及底部构件组成;
②清洁带的一端与上述的一根转轴相连,然后向下绕过底部构件的下底面再向上与上述另一转轴相连接;清洁带的长度大于上述从一根转轴至绕过底部构件的下底面再向上与另一转轴连接的距离,多余部分分别缠绕在两根转轴上或其中之一根转轴上;
③底部构件由一根或若干根转轴与一块或若干块板或一根或若干根杆或管或转轴或类似构件或上述构件的组合构件组成,转轴位于底部构件的两端,底部构件的各部件的下底面处于一平面或一近似平面上;
④上述转轴和底部构件由一杆状或管状或板状构件或杆、管、板的混合构件或类似构件支撑,上述转轴可以在上述支撑构件上转动,上述底部构件中的杆件或管件也可以在上述支撑构件上转动或固定连接在支撑构件上,上述底部构件中的板件固定连接在支撑构件上;
⑤上述支撑构件的下底面略高于上述底部构件的下底面或与之持平。
2.为了使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清洁装置中的转轴较方便地制动和解除制动,设计了一种制动装置,其特征是:在上述转轴上分别安装制动齿轮,与制动齿轮相同数量的制动片安装在一支架上,支架两端分别连结一定位块。
在上述清洁装置的支撑构件的侧面外侧也对应地安装有定位块,使上述支架两端连结的定位块限制在上述支撑构件的两定位块中滑动;在制动片插入制动齿轮的两齿之间制动时,支架的下端刚好与地面接触,从而使制动片对制动齿轮制动,将上述清洁装置的清洁带抬升离开地面,则制动片由于重力作用下落即离开齿轮,从而解除制动,将清洁带放下时又重新制动。
3.为了较容易的使上述权利要求1的清洁装置中的清洁带更换与地面接触的工作面及使清洁装置转动方向,特设计了一个更换清洁带工作面及转动方向的装置,其特征是:在清洁装置的支撑构件的后外壳上安装一连接体,在此连接体上安装推拉杆及万向轮,万向轮的下端部位置略高于清洁装置中的绕过底部构件的清洁带的下底部位置,通过按压或放松推拉杆即可使万向轮接触或离开地面,并同时使清洁装置的清洁带离开或接触地面,此时使清洁装置中的转轴转动即可使清洁带移动,从而更换与地面接触的工作面;当上述万向轮与地面接触时,使推拉杆向左或向右运动,即可使清洁装置向右或向左运动,即转动方向。
4.为了使上述权利要求1的清洁装置中的连结清洁带的转轴转动简易,设计了一种转轴联动的装置,其特征是:在上述转轴上安装传动轮,然后使其组与组之间的转轴分别俩俩用传动带或齿轮或类似构件相连结,从而使得被连结的转轴联动。
5.为了方便上述权利要求1对清洁装置中的清洁带加水使之湿润,设计了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是:在清洁装置的支撑构件的朝上的一面正对清洁带的位置放置一盛水容器,在盛水容器的底部开有若干个小孔,水从容器中通过小孔向下流到清洁带上,使清洁带湿润,水的多少由清洁带的吸水量而决定,使清洁带刚好湿润为宜,需对那些清洁带加湿,则盛水容器的底部就对需要加湿的清洁带开小孔加湿,或将盛水容器与支撑构件的上盖做成一体。
CN201310190766.6A 2013-05-10 2013-05-10 一种清洁装置 Pending CN1041382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0766.6A CN104138242A (zh) 2013-05-10 2013-05-10 一种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0766.6A CN104138242A (zh) 2013-05-10 2013-05-10 一种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38242A true CN104138242A (zh) 2014-11-12

Family

ID=51847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90766.6A Pending CN104138242A (zh) 2013-05-10 2013-05-10 一种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3824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8784A (zh) * 2016-07-03 2016-11-16 王秀华 一种手推拖地机
CN110507257A (zh) * 2019-09-19 2019-11-29 上海荏御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地毯表面的除尘装置
CN114312304A (zh) * 2021-12-06 2022-04-12 河南嘉晨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工业车辆车载仪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8784A (zh) * 2016-07-03 2016-11-16 王秀华 一种手推拖地机
CN110507257A (zh) * 2019-09-19 2019-11-29 上海荏御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地毯表面的除尘装置
CN114312304A (zh) * 2021-12-06 2022-04-12 河南嘉晨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工业车辆车载仪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38242A (zh) 一种清洁装置
CN201719198U (zh) 宽幅横杆式拧水拖把
CN201516014U (zh) 一种脚踏式甩干装置
CN201272951Y (zh) 手推式清扫拖地车
CN203677006U (zh) 机械式一体化拖地机
CN205338083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刷子
CN201658344U (zh) 拖把清洁器
CN201664285U (zh) 具有自动清洗拖布功能的脱水桶
CN208557173U (zh) 一种自排尘变速箱地坪机
CN201759526U (zh) 双踏双动力拖把清洁甩干桶
CN210160112U (zh) 深海网箱清洗装置
CN203987913U (zh) 可拖行易清洁拖把桶
CN210961807U (zh) 脚驱动鞋型擦地机
CN208679880U (zh) 一种用于充皮纸的表面污渍清除设备
CN207738991U (zh) 一种缩洗联合机
CN203000876U (zh) 电动鞋底清理器
CN201388998Y (zh) 一种拖把脱水装置
CN206044582U (zh) 一种刷鞋机
CN204500562U (zh) 一种设有清扫箱和两种不同清洁材料的拖把
CN207657203U (zh) 一种便于取灰尘的3d打印机
CN202235272U (zh) 一种便携式微尘清洁装置
CN205144478U (zh) 一种新型脚踏拧干式拖布桶
CN203341688U (zh) 拖把挤水器
CN107756803A (zh) 一种便于取灰尘的3d打印机
CN214569760U (zh) 一种园林灌溉用水管收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