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37432B - 数据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37432B
CN104137432B CN201280070699.8A CN201280070699A CN104137432B CN 104137432 B CN104137432 B CN 104137432B CN 201280070699 A CN201280070699 A CN 201280070699A CN 104137432 B CN104137432 B CN 1041374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ata flow
matrix
display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06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37432A (zh
Inventor
蔡熊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HONG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XIANGHONG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HONG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XIANGHONG TECHNOLOGY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137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7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37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74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2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xchanging data with external devices, e.g. smart pens, via the digitiser sensing hard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ending/receiving arrangement to establish a cordless communication link, e.g. radio or infrared link, integrated cellular phon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85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addressing the individual elements of the matrix, other than by driving respective rows and columns in comb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16Use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display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04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means, e.g. RF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一操作装置以及一矩阵显示装置。矩阵显示装置具有一显示面板及一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接收一数据流,并将数据流的至少一部分传送至显示面板的一电极,当操作装置在矩阵显示装置的一显示面上操作时,至少部分数据流从矩阵显示装置耦合至操作装置。借此,可使矩阵显示装置将数据或档案等数据流通过无线方式传送至操作装置,本发明的数据传输系统可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应用结合,通过显示装置将数据或档案传送至另一电子装置,以扩大应用。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数据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触屏面板已经逐渐广泛应用于一般的消费性电子商品上,例如智能型手机、数字相机、数字音乐播放器(MP3)、个人数字助理器(PDA)、卫星导航器(GPS)、掌上型计算机(hand-held PC),甚至崭新的超级行动计算机(Ultra Mobile PC,UMPC)等,上述的触控面板皆结合于一显示屏幕而成为一触摸显示装置。
另一方面,为增加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应用层面,一些业者也开始在这些电子装置的产品中加入近场通讯(或近距离无线通讯)的功能。其中,近场通讯(或近距离无线通讯)可提供一个不经实际电路连接而可将例如指令、音乐、图片、名片、数据或档案等等的讯息由一电子装置传输至另一电子装置的传输途径,除了使电子装置具有传输上的便利性外,也可提高电子装置的应用层面,例如可取代大量使用IC卡的场合,例如门禁管制、车票、门票、或信用卡付费,或接收广告讯息的场合,例如在机场的广告屏幕接收当地旅馆信息,自卖场屏幕接收优惠劵等等。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通过一显示装置将数据或档案传输至另一个电子装置,故例如可结合近场通讯的应用而扩大显示装置的应用层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架构于显示装置上的数据传输系统,此系统利用显示装置将数据或档案传送至另一个电子装置,故可以使用于诸多无线通讯场合,例如近距离无线通讯等,进而扩大显示装置的应用层面。
本发明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一操作装置以及一矩阵显示装置。矩阵显示装置具有一显示面板及一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接收一数据流,并将数据流的至少一个部分传送至显示面板的一电极,当操作装置在矩阵显示装置的一显示面上操作时,至少部分数据流从矩阵显示装置耦合至操作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一矩阵基板,矩阵基板具有一基板以及一像素矩阵,像素矩阵设置于基板的一侧,显示面位于基板的另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电极为一独立电极,或为像素矩阵的多个行电极或多个列电极的至少其中之一。
在一实施例中,当操作装置在显示面上操作时,部分数据流从独立电极、行电极或列电极传送至操作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部分的数据流从矩阵显示装置通过电磁效应传送至操作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将数据流进行分流,并包括多个子数据流,操作装置接收所述子数据流,并将所述子数据流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一子数据流具有一第一位及一第二位,所述行电极具有一第一行电极及至少一个第二行电极,所述列电极具有一第一列电极及至少一个第二列电极,控制单元于一第一时间将第一位传送至独立电极、或第一行电极或第一列电极,以及于一第二时间将第二位传送至独立电极、或第二行电极或第二行电极。
在一实施例中,一子数据流具有至少一个位,控制单元于一时间将位传送至独立电极、或所述行电极、或所述列电极。
在一实施例中,一子数据流具有一第一位及一第二位,所述行电极或所述列电极分别具有一第一群组及至少一个第二群组,控制单元于一第一时间将第一位及于一第二时间将第二位分别对应传送至第一群组及第二群组。
在一实施例中,部分的数据流包括传送的起始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部分的数据流包括传送结束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部分的数据流传送与矩阵显示装置的一显示数据传送时间分开,亦即于显示数据传送结束后或于显示数据传送开始前进行。
在一实施例中,部分数据流结束传送后,矩阵显示装置至少显示一完整或部分图框画面。
在一实施例中,于部分数据流开始传送前,显示矩阵装置显示的画面中至少一个图框含有准备将数据流传送的讯息。
在一实施例中,于数据流传送结束后,显示矩阵装置显示的画面中至少一个图框含有数据流传送结果的讯息。
在一实施例中,于数据流传送结束前,显示矩阵装置显示的画面中至少一个图框含有标示用于传送数据的电极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传送的子数据流的至少其中的一包括识别所述矩阵显示装置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子数据流所产生,加诸于电极的讯号为无直流成分的交流讯号。
因本发明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一操作装置及一矩阵显示装置,矩阵显示装置具有控制单元以接收数据流,而控制单元将数据流的至少一个部分传送至一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个电极,且当操作装置在矩阵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上操作时,至少部分数据流可从矩阵显示装置耦合至操作装置。借此,可使矩阵显示装置将数据或档案等数据流通过无线方式传送至操作装置。本发明的数据传输系统可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应用结合,通过显示装置将数据或档案传送至另一电子装置,以扩大应用层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功能方块示意图;
图2A及图2B分别为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矩阵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使用的薄膜晶体管基板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薄膜晶体管基板的其中二个行电极与二个列电极的讯号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矩阵显示装置的外观示意图;以及
图6A至图6D分别为子数据流与列电极的传送关系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数据传输系统
11:操作装置
12:矩阵显示装置
121:显示面
122:矩阵基板
123:基板
124:矩阵
125:保护玻璃
126:控制单元
127:显示面板
128:模式触发组件
CF:彩色滤光片基板
D1~DN:列电极
DS:数据讯号
E:电极
E11~EMN:像素电极
ES1~ESN、ESK:子数据流
G1~DN/4:群组
S1~SM:行电极
SS、SS1~SSM:扫描讯号
T11~TMN:晶体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元件符号加以说明。
请参照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1的功能方块示意图。
本发明的数据传输系统1包括一操作装置11以及一矩阵显示装置12,互相耦接,并例如可通过电容或电感耦合的方式而耦接,借此可传送数据或档案,故为不接触的数据或档案的传输,亦可称为无线方式的数据或档案的传输。在本实施例中,操作装置11可例如为一接收装置(例如卡片阅读机、门禁系统等)、或一芯片卡、或另一电子装置。操作装置11内可具有处理控制系统、储存系统或传送系统等等功能性子系统。于此,「系统」可通过硬件、软件、或韧体、或其组合所构成。
另外,请参照图2A所示,其为矩阵显示装置12靠近显示面121的侧视示意图。矩阵显示装置12包括一矩阵基板122及一显示面121。矩阵基板122包括一基板123及电极E,电极E设置于基板123的一侧,而显示面121则位于基板123的另一侧。矩阵基板122可为一般已知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彩色滤光片基板,电极E可包括彩色滤光片基板的共同电极(commonelectrode)及至少一个传送数据用的独立电极。
另外,图2B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其中,矩阵基板122包括基板123及矩阵124,且矩阵124可包括多个电极(图未显示)。跟一般已知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矩阵基板比较起来,本实施例的矩阵显示装置12为反置,也就是跟图2B的彩色滤光片基板CF相比,矩阵基板122的基板123为较靠近使用者的显示面121,以利讯号的耦合。在后续的说明中将以此矩阵基板122为主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121指使用者观看矩阵显示装置12的显示影像时,矩阵显示装置12最靠近使用者的一表面。于此,矩阵显示装置12还可包括一保护玻璃125设置于基板123相对于矩阵124的一侧,而显示面121即为保护玻璃125靠近使用者的一表面。另外,基板123上靠近保护玻璃125的一侧还可包括其它构件,例如光学膜或铁框等等。若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则还可包括一彩色滤光片基板CF,彩色滤光片基板CF邻设于主动矩阵基板122具有矩阵124的一侧,并与主动矩阵基板122相对设置。另外,若显示装置为一电子纸时,显示装置还可包括一电泳性材料(图未显示)邻设于主动矩阵基板122具有矩阵124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矩阵基板122指具有像素矩阵,例如可为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发光二极管面板、电泳显示面板或MEMS显示面板等的矩阵基板。其中,矩阵124可包括多个行电极、多个列电极、以及多个像素电极,所述行电极与所述列电极交错设置。另外,矩阵124可为一主动式矩阵(active matrix)或为一被动式矩阵(passive matrix)。于此,矩阵124以主动式矩阵为例,其还可包括多个晶体管,且所述晶体管分别与所述行电极、所述列电极、以及所述像素电极电性连接。
另外,请再参照图1所示,矩阵显示装置12还可包括一控制单元126及一显示面板127,控制单元126可接收并处理一数据流(data stream),且可将数据流的至少一个部分传送至显示面板127的一电极。其中,显示面板127可包括上述的矩阵基板122。另外,数据流可为一数字数据串流或数字档案串流,并可为触控信息、指令信息、识别信息、交易信息、广告信息、优惠信息、档案信息或其它信息。而显示面板127的电极可为一独立电极(可为一条或多条电极),且独立于像素矩阵外,或为像素矩阵的多个行电极或多个列电极的至少其中之一。另外,控制单元126可将数据流分流并处理成至少一个子数据流,并分别传送至矩阵显示装置12的显示面板127的电极,而操作装置11可接收所述子数据流。其中,数据流的处理可包括串-并转换(series-to-parallel conversion)、加码、加密、加入档头(包括有数据大小、检查码、序号、追踪数据)、传送起始标记、及或结束标记等。与一般通讯传输模式不同在于,可以利用不同电极同时作为传输的发射源(多通讯管道),以进行传输。这些通讯管道间可以利用空间隔离或调变技术等以减少彼此间干扰。注意数据流的串-并转换方式可以是依序(例如将数据流的第一至第N位分割给第一子数据流、第N+1至第M位分给第二子数据流、…等)、交错(例如第一位分给第一子数据流,第二位分给第二子数据流,…,第N位分给最后一子数据流,第N+1位分给第一子数据流,…以此类推)、或是两者的组合。
请再参照图1及图2B所示,当使用者利用操作装置11在矩阵显示装置12的显示面121上操作时,部分的数据流可从矩阵显示装置12的矩阵基板122通过电磁效应耦合(例如电容或电感耦合)至操作装置11。于此,耦合以无线方式将数字信息(即0或1)自矩阵显示装置12传输至操作装置11。而操作装置11接收自显示面121上传送的数据流时,操作装置11通过所接收到的数据流进行反向处理以得到传送的信息。其中,接收数据的方式通过操作装置11靠近或接触矩阵显示装置12的显示面121,以将讯号通过电磁作用耦合至操作装置。
另外,若利用的是像素矩阵中的行电极或列电极来传送部分的数据流,则可与矩阵显示装置12的显示数据传送分开于不同时间传送,例如于一显示数据传送结束后或于一显示数据传送开始前传送至操作装置11。注意于此显示数据与部分数据流仅为代表有两种不同目的的数据在电极上传送,并不限制显示数据耦合至操作装置或是显示部分数据流。换言之,矩阵显示装置12可于一个图框(frame)画面结束后,并于下一图框画面开始前,或于显示一个图框画面的期间,将子数据流开始传送至操作装置11。需注意的是,若是利用于像素矩阵外的独立电极来进行数据流的传送时,则可不用与图框画面传送的时间配合。
此外,当完成数据流传送至操作装置11后,矩阵显示装置12可至少显示一完整或部分的图框画面。换言之,数据流传送结束的时间点可以位于一图框画面结束后,并于下一图框画面开始显示前,或于一图框画面的期间,于此,并不加以限制。另外,于数据流开始耦合前,矩阵显示装置12可以用至少一个图框画面显示数据流准备传送至操作装置11;另外,于数据流结束传送后,矩阵显示装置12也可以用至少一个图框画面显示数据流结束传送。换言之,在矩阵显示装置12开始传输第一个数据流前及最后一个数据流结束传输后,矩阵显示装置12均可显示提示画面,以提醒使用者注意。另外,在数据流的传输期间,矩阵显示装置12还可以在显示画面中标示出用于传输的电极区域范围,以方便操作装置11进行讯号的耦合。
以下,以液晶显示装置的薄膜晶体管基板(TFT substrate)作为矩阵基板122来说明子数据流是如何从矩阵显示装置12的行电极或列电极耦合至操作装置11。
请同时参照图2B及图3所示,其中,图3为本实施例所使用的薄膜晶体管基板的示意图。
矩阵124可包括多个行电极S1~SM、多个列电极D1~DN、以及多个像素电极E11~EMN,所述行电极S1~SM与所述列电极D1~DN交错设置,且实质上相互垂直或夹一角度。另外,矩阵124还可包括多个晶体管T11~TMN,所述晶体管T11~TMN分别与所述行电极S1~SM、所述列电极D1~DN、以及所述像素电极E11~EMN电性连接。于此,行电极S1~SM以扫描线为例,列电极D1~DN以数据线为例,当然也可以是行电极S1~SM为数据线,列电极D1~DN为扫描线。另外,基板123上还可设置驱动模块,其中包括数据驱动电路、扫描驱动电路、时序控制电路(图未显示)以及珈玛校正电路(图未显示),通过驱动模块的驱动可使液晶显示面板显示影像。由于驱动模块对于影像的驱动为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说明。另外,此态样的矩阵基板仅为举例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实施例的重点在于,利用行电极S1~SM及/或列电极D1~DN的至少其中之一自矩阵基板122传送子数据流至操作装置11。
在本实施例中,列电极D1~DN除了可传送一般图框画面的显示数据讯号外,在此还可用以传送子数据流。例如,在显示讯号上直接迭加一高于显示讯号频率的子数据流或在其传送显示数据讯号的空档时间,例如所有行电极S1~SM扫描完后在接续下一次扫描前的时间(图框画面与图框画面之间的空档时间);或是在一条行电极扫描完成且在下一条开始扫描前;或是在每一条行电极扫描时间内借缩短显示数据并在传送显示数据讯号前等。在此,子数据流可由扩展时序控制(T-con)电路的功能以及数据或扫描驱动电路来提供,以简化电路设计。
请参照图4所示,其为图3中的相邻二个行电极与相邻二个列电极的讯号示意图。在此以每一列晶体管被开启进行显示数据显入时同时可进行数据流传送为例说明,要注意的是,晶体管被开启与否并非必要,还可在晶体管关闭状态下进行数据流传送,此时各子数据流可分别传送于列电极或行电极上。行电极S1~SM分别传送扫描讯号SS依序使每一列的晶体管开启,而在每一列晶体管被开启的时间中,各列电极D1~DN分别传送子数据流ES与显示数据讯号DS。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行电极SM-1传送其扫描讯号SSM-1时,全部的列电极D1~DN传送子数据流ESM-1;在行电极SM传送其扫描讯号SSM时,全部的列电极D1~DN传送子数据流ESM。在图4中,此子数据流ESM-1、ESM是以与显示数据讯号DS不同电压位准方式标示,实施时还可以相同的位准标示。如此,列电极D1~DN随着行电极S1~SM传送扫描讯号SS1~SSM时,可分别传送第一个数据流ES1至第M个子数据流ESM,以将数据流ES的至少一个部分耦合至操作装置11。
需补充说明的是,图4中显示的子数据流ESM及ESM-1虽显示为高准位的1,不过只是示意,当然,也可以使用低准位的0。另外,为了避免产生讯号的极性问题,所述子数据流的讯号本身可采用无直流成分的交流讯号。再者,子数据流ESM及ESM-1可分别包括一个位的数据或是多个位的数据,于此并不加以限制。除了如图4中所有的列电极于同一图框时间中均传送相同子数据流的态样外,各列电极D1~DN也可以分别传送不同的子数据流ES1~ESM,亦可以数条列电极为一组来传送同一个子数据流,例如列电极D1~D3都传送第一子数据流ES1,而列电极D4~D6都传送第二子数据流ES2;同样的原则亦可适用于行电极所传送的子数据流。此外,为了确保数据流传送的正确性,也可于不同的时间重复传送子数据流,也就是,如果发现异常时可以再次进行相同子数据流的传送,以确保操作装置11接收数据的正确性。当然,列电极D1~DN与行电极S1~SM亦可另外传送较复杂的子数据流,将于下面加以详述。
此外,上述的调变方式为振幅调变(Amplitude Modulation)技术,即是以振幅的高低来表示数字讯号的1或0,不过,也可使用频率调变(Frequency Modulation)技术来表示数字讯号的1或0,例如可定义单位时间内有5个上下振幅的变化是为1,其余则为0;或者使用相移调变(Phase Shift Modulation)技术,例如定义一个高准位加上一个低准位为0,而一个低准位加上一个高准位则为1。于此,其调变方式并不加以限制。另外,为避免邻近电极之间的干扰,不同电极间可以采用分时、分频、分码等技术。
当使用者拿着操作装置11于矩阵显示装置12的显示面121上操作时(例如碰触到显示面或靠近显示面121),子数据流可从矩阵基板122的显示面121通过电容耦合至操作装置11。由于本实施例以列电极D1~DN传送子数据流ES为例,因此各列电极D1~DN作为电容耦合的其中一个电极,而操作装置11上具有电容耦合的另一个电极。在操作装置11通过电容耦合接收到所有的子数据流ES后,操作装置11可将接收的子数据流ES组合,以得到完整的数据流,例如为一文本文件、图片档案或一视听档案等等。例如,当操作装置11为一门禁控制单元时,即可通过矩阵显示装置12的显示面121靠近操作装置11操作时,使操作装置11接收由矩阵显示装置12传送的开门或锁门的信息,借此可解除门禁或上锁;当矩阵显示装置12为一公众显示广告牌(public display),操作装置11为一手机或其它个人装置时,通过将操作装置11靠近矩阵显示装置12的显示面121,可将如广告信息、优惠信息、地理信息等等传送至个人装置带走。
另外,请参照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的数据传输系统1的矩阵显示装置12的外观示意图。
矩阵显示装置12还可包括一模式触发组件128,一使用者或操作装置11可触发此模式触发组件128,以启动矩阵显示装置12进入一工作模式而开始发送数据流。以矩阵显示装置12为一个人的触摸显示装置为例,当使用者需要发送数据流时,才触发模式触发组件128,以启动矩阵显示装置12进入工作模式而开始发送数据流。此时行电极或列电极可关闭全部或部分矩阵显示装置12的触控及显示功能,如此可以防止触动屏幕造成误动作,同时亦可节省电力。注意此模式触发组件128的工作模式可以有多种态样,如单次触发后经一段时间即恢复先前的工作模式、每次触发即改变工作模式、持续触发下才维持工作模式等方式。模式触发组件128不限定要在显示区外,也可以与显示面板或触控面板整合,例如可为一机械开关、一触摸开关、一图示(icon)等。
以下,请参照图6A至图6D所示,以分别说明控制单元126(图6A至图6D未显示)将子数据流传送至矩阵显示装置12列电极的多个态样,当然,子数据流传送至矩阵显示装置12的行电极或独立电极或其组合的方式也可相同,于此不再赘述。其中,图6A至图6D分别为子数据流与列电极D1~DN的传送关系示意图。
控制单元126可将一数据流分流成多个子数据流,且当矩阵显示装置12将全部的子数据流均耦合至操作装置11时,操作装置11可接收所述子数据流,并将所述子数据流组合成原始传送的数据流。当然,操作装置11也可只接收部分的数据流,所述部分的数据流可包至少一个子数据流、或是子数据流的一部分、或多个子数据流。其中,各子数据流可分别具有一个位或多个位的数据。另外,控制单元126除了将数据流分流处理成至少一个子数据流的信息外,亦可包括传送的起始信息或结束信息,以供操作装置11确认传送的开始与结束。操作装置11接收所述子数据流加上起始与结束传送的信息后,将结果处理成数据流。此外,子数据流也可包括矩阵显示装置12的识别信息,例如厂牌、型号、序号等信息,以供操作装置11接收后的识别应用。
如图6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26将数据流区分为多个子数据流,且每一子数据流具有至少一个位的数据。于此,以每一子数据流只有一个位的数据为例。当然,于其它的实施例中,每一子数据流也可具有多个位。另外,于一时间(例如可为一行电极扫描时间、或于一图框时间内、或为一图框时间与另一图框时间之间),控制单元126将子数据流(例如第一子数据流ES1)的位数据分别传送至所有的列电极D1~DN
另外,如图6B所示,于另一时间时,控制单元126可将另一子数据流(例如第二子数据流ES2)的位数据分别传送所有列电极D1~DN,以此类推。换言之,控制单元126可于一个时间内传送一个子数据流至所有的列电极D1~DN,并于另一个时间内传送另一个子数据流至所有的列电极D1~DN。当所有的子数据流分别通过矩阵显示装置12的列电极D1~DN传送,且全部传送至操作装置11后,操作装置11再将其组合成完整的数据。由于控制单元126将子数据流的位数据分别传送至矩阵显示装置12的所有列电极D1~DN,因此,不论操作装置11于矩阵显示装置12的显示面121的哪个位置操作,操作装置11均可接收到子数据流的位数据而较不会发生遗漏的现象。
以上的态样是在电极与操作装置11间建构一单一的传送通道(singletransmission channel),亦即单一发射源,在同一时间仅有一数据被传送。另外亦可有多传送信道的模式,如图6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26可将数据流分流成多个子数据流ES1~ESK,而所述子数据流ES1~ESK分别具有多个位数据,每一子数据流(例如第一子数据流ES1)有N个位分别对应传送至列电极D1~DN。控制单元126负责将第一子数据流ES1的第一位传递至列电极D1,第二位传递至列电极D2,最后将第一子数据流ES1的第N位传递至列电极DN,再通过这些列电极D1~DN在一段时间内传送至操作装置11,然后再重复此数据递送步骤。注意,数据除直接传递至电极外亦可将数据递送至一缓冲器(buffer),然后在同一时间传至电极上。在多传送信道的模式下,除上述将各子数据流依序(第一子数据流ES1传送结束后再传第二子数据流ES2,…,以此类推)传至各电极外,与电极间亦可有不同的搭配组合,例如将第一子数据流ES1固定由列电极D1传送、第二子数据流ES2固定由列电极D2传送等。于此,是以列电极D1~DN代表所有列电极中的单一电极为例说明,各D1~DN亦可分别代表多个列电极,或是各自代表由多个电极所组成的一电极群组(例如列电极D1可表示为1、3、7电极的组合等,将在后序详述),而这些电极均位在操作装置11的可接收范围内。
此外如前述,子数据流的位数也可以依适当位数目而被分流成多个子数据流,并将所述列电极区分为多个群组,以分别将子数据流内的位数据分别传送至所述群组。例如可将数据流分流成小于列电极数目的子数据流,并将某一数目的列电极区分为同一群组,以分别将子数据流内的位数据分别传送至所述列电极的群组,借此传送至操作装置11。
如图6D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子数据流ES1~ESK分别具有二个位的数据(即第一位及第二位),而所述列电极D1~DN中,每4条列电极可组成一个群组(例如列电极D1~D4为第一群组G1,列电极D5~D6为第二群组G2…,当然,也可不同数量的列电极组成一群组),且控制单元126于第一时间时将第一子数据流ES1的第一位,及于第二时间时将第二位分别对应传送至第一群组G1的列电极D1~D4及第二群组G2的列电极D5~D8,并将第二子数据流ES2(图未显示)的第一位及第二位于不同时间时分别对应传送至第三群组G3及第四群组G4(图未显示),以此类推。
再者,为提高子数据流传送至操作装置11的正确性,可于不同的时间分别重复传送子数据流ES1~ESK的位数据至对应的第一群组G1至第N/4群组GN/4,借此可比对不同时间的传送结果,以确保数据传送的正确性。而操作装置11可依传送的规则将接收到的子数据流ES1~ESK予以重新组合,以还原成数据。此外,上述的时间可为一个扫描时间内,或为一个图框时间(frame time)内,或是相邻两个图框时间之间。
综上所述,因本发明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一操作装置及一矩阵显示装置,矩阵显示装置具有控制单元以接收数据流,而控制单元将数据流的至少一个部分传送至一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个电极,且当操作装置在矩阵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上操作时,至少部分数据流可从矩阵显示装置耦合至操作装置。借此,可使矩阵显示装置将数据或档案等数据流通过无线方式传送至操作装置。本发明的数据传输系统可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应用结合,通过显示装置将数据或档案传送至另一电子装置,以扩大应用层面。
以上所述仅是举例性,而非限制性。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一操作装置以及一矩阵显示装置,所述矩阵显示装置具有一显示面板以及一控制单元,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一矩阵基板,所述矩阵基板具有一像素矩阵,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接收一数据流,并将所述数据流的至少一部分传送至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像素矩阵的一电极,且一显示数据亦传送至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像素矩阵的所述电极,
其中,当所述操作装置在所述矩阵显示装置的一显示面上操作时,至少部分所述数据流从所述矩阵显示装置的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像素矩阵的所述电极耦合至所述操作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矩阵基板还具有一基板,所述像素矩阵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显示面位于所述基板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所述像素矩阵的多个行电极或多个列电极的至少其中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操作装置在所述显示面上操作时,部分所述数据流从所述行电极或所述列电极传送至所述操作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数据流从所述矩阵显示装置通过电磁效应耦合至所述操作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数据流进行分流,并包括多个子数据流,所述操作装置接收所述子数据流,并将所述子数据流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一子数据流具有一第一位及一第二位,所述行电极具有一第一行电极及至少一个第二行电极,所述列电极具有一第一列电极及至少一个第二列电极,所述控制单元于一第一时间将所述第一位传送至所述第一行电极或所述第一列电极,以及于一第二时间将所述第二位传送至所述第二行电极或所述第二行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一子数据流具有至少一个位,所述控制单元于一时间将所述位分别传送至所述行电极、或所述列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一子数据流具有一第一位及一第二位,所述行电极或所述列电极分别具有一第一群组及至少一个第二群组,所述控制单元于一第一时间将所述第一位及于一第二时间将所述第二位分别对应传送至所述第一群组及所述第二群组。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数据流包括所述数据流的起始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数据流包括所述数据流结束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数据流与所述矩阵显示装置的一显示数据在不同时间于电极上传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数据流结束传送至所述操作装置后,所述矩阵显示装置至少显示一完整或部分图框画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数据流开始传送前,所述显示矩阵装置显示的画面中至少一个图框含有准备将所述数据流传送至所述操作装置的讯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数据流传送结束后,所述显示矩阵装置显示的画面中至少一个图框含有所述数据流传送结果的讯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数据流传送结束前,所述显示矩阵装置显示的画面中至少一个图框含有标示用于传送数据的电极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数据流的至少其中之一包括识别所述矩阵显示装置的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数据流的讯号为无直流成分的交流讯号。
CN201280070699.8A 2012-02-27 2012-02-27 数据传输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374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71655 WO2013127050A1 (zh) 2012-02-27 2012-02-27 数据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37432A CN104137432A (zh) 2014-11-05
CN104137432B true CN104137432B (zh) 2017-05-03

Family

ID=49081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069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37432B (zh) 2012-02-27 2012-02-27 数据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92850B2 (zh)
JP (1) JP6072833B2 (zh)
KR (1) KR101673733B1 (zh)
CN (1) CN104137432B (zh)
WO (1) WO20131270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26748B1 (ko) * 2015-08-31 2023-04-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연한 전기화학소자용 포장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화학소자
CN109829347B (zh) * 2019-02-02 2024-01-26 常州太平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嵌套矩阵式读取电子标签系统及其读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10328A (en) * 1987-07-21 1991-04-23 Thorn Emi Plc Display device
JP3421078B2 (ja) * 1993-05-07 2003-06-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入出力装置
JP2001144661A (ja) * 1999-11-17 2001-05-25 Sony Corp データ送信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受信装置
GB2366440A (en) * 2000-09-05 2002-03-06 Sharp Kk Driving arrangement for active matrix LCDs
US7161590B2 (en) * 2002-09-04 2007-01-09 John James Daniels Thin, lightweight, flexible, bright, wireless display
KR101039023B1 (ko) * 2004-04-19 2011-06-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295943B1 (ko) * 2006-06-09 2013-08-13 애플 인크. 터치 스크린 액정 디스플레이
JP2008090724A (ja) * 2006-10-04 2008-04-17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表示媒体
WO2009081699A1 (ja) * 2007-12-26 2009-07-02 Alps Electric Co., Ltd. 携帯機器
US8994630B2 (en) * 2008-12-17 2015-03-3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display
US8194063B2 (en) * 2009-03-04 2012-06-05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compensated drive signal
CN101895724B (zh) * 2009-05-20 2012-11-14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视对讲功能的遥控器及其可视对讲系统
JP2011018090A (ja) 2009-07-07 2011-01-27 Panasonic Corp 電子ペン及び電子ペンシステム
JP2011248768A (ja) * 2010-05-28 2011-12-08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1155939A1 (en) * 2010-06-10 2011-12-15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Communication between touch-panel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135791A (ko) 2014-11-26
JP2015513814A (ja) 2015-05-14
WO2013127050A1 (zh) 2013-09-06
KR101673733B1 (ko) 2016-11-08
US9792850B2 (en) 2017-10-17
US20150015552A1 (en) 2015-01-15
CN104137432A (zh) 2014-11-05
JP6072833B2 (ja) 2017-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97448B (zh) 视觉界面系统
CN106970733A (zh) 显示面板和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4137432B (zh) 数据传输系统
US9560473B2 (e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2929019A (zh) 一种栅极驱动装置、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890644B (zh) 视频接口系统的驱动方法
US9691119B2 (en) Recording medium an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4205011B (zh) 视觉接口装置及数据传输系统
TWI463454B (zh) 資料傳輸系統
TW201314566A (zh) 視覺介面系統之驅動方法
TWI614675B (zh) 視覺介面裝置及資料傳輸系統
TWI483113B (zh) 資料傳輸系統
CN104365027A (zh) 非显示讯号编码方法及矩阵基板
EP2860879B1 (en) Non-display signal cod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10

Address after: China Taiwan Taipei Songshan Renaissance Road No. 33 11 floor

Applicant after: Xianghong Technology Inc.

Address before: Taiwan Taipei City Economic and trade China Nangang District 2 Road 157 Lane 70 Building No. 11

Applicant before: Cai Xionggua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