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35419B - 基于专用交换机的通信链路构建方法、系统与专用交换机 - Google Patents

基于专用交换机的通信链路构建方法、系统与专用交换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35419B
CN104135419B CN201410355957.8A CN201410355957A CN104135419B CN 104135419 B CN104135419 B CN 104135419B CN 201410355957 A CN201410355957 A CN 201410355957A CN 104135419 B CN104135419 B CN 1041354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ide terminals
lte
private branch
branch exchange
exchang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559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35419A (zh
Inventor
潘桂新
严炎
何飚
傅强
吕召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559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354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35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54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35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54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b-Exchange Stations And Push- Button Telephone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专用交换机的通信链路构建方法、系统与专用交换机,涉及通信领域,能够改善终端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切换时的切换效果。所述方法应用于基于增强型长期演进中继LTE‑A Relay技术的专用交换机,专用交换机上设置有具备LTE‑A Relay功能的LTE‑A Relay模块;包括:在第一内部终端根据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发出与第二内部终端构建通信链路的业务请求时,专用交换机通过LTE‑A Relay模块接收业务请求;专用交换机根据业务请求中包含的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查询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专用交换机根据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将业务请求发送给第二内部终端,从而构建从第一内部终端到第二内部终端的通信链路。本发明用于组建企业虚拟网。

Description

基于专用交换机的通信链路构建方法、系统与专用交换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专用交换机的通信链路构建方法、系统与专用交换机。
背景技术
企业内部可通过配置一个专用交换机(Private Branch Exchange,PBX)来实现虚拟企业网的基本功能,如短号互拨、秘书台、呼叫转移、传真等功能。专用交换机作为虚拟企业网的中心,对外一般通过E1中继线或者FE(Fast Ethernet,快速以太网)方式接入运营商网络,例如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基于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网络,从而实现虚拟企业网与运营商网络的连接。对内,专用交换机一般通过POTS(Plain Old TelephoneService,普通老式电话业务)接口利用传统的双绞线连接企业内部的各类终端等。
设置虚拟企业网有利于提高企业内部的不同终端之间的通信效率,例如企业内部的终端之间可通过短号互拨而构建通信链路。不过,企业内部的终端是通过有线方式连接专用交换机的,因此,其移动性受到限制。为了实现企业内部的终端可移动部署,现有技术中出现了通过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接入点部署虚拟企业网,并采用了具备WiFi功能的移动终端的解决方案,其中,企业内部的移动终端可通过WiFi接入点提供的空口接入WiFi接入点,能够实现在企业内部的移动终端之间进行短号呼叫并建立WiFi平台上的IP通话。
在实现上述通过WiFi接入点部署虚拟企业网的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WiFi接入网的网络配置与蜂窝接入网(包括2G、3G、4G等)的网络配置之间差异较大,因此,当移动终端需切换使用WiFi接入网与蜂窝接入网时,终端需断开原接入才能接入新的网络,因而产生掉话、丢包等问题,切换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专用交换机的通信链路构建方法、系统与专用交换机,能够改善终端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切换时的切换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专用交换机的通信链路构建方法,应用于基于增强型长期演进中继LTE-A Relay技术的专用交换机,所述专用交换机上设置有具备LTE-A Relay功能的LTE-ARelay模块;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第一内部终端根据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发出与所述第二内部终端构建通信链路的业务请求时,所述专用交换机通过所述LTE-A Relay模块接收所述业务请求,其中,所述专用交换机为所述第一内部终端与所述第二内部终端分配所述内部标识并接受了所述第一内部终端与所述第二内部终端的注册;
所述专用交换机根据所述业务请求中包含的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查询所述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
所述专用交换机根据所述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将所述业务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二内部终端,从而构建从所述第一内部终端到所述第二内部终端的通信链路。
一种专用交换机,基于增强型长期演进中继LTE-A Relay技术;包括:
所述LTE-A Relay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内部终端根据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发出与所述第二内部终端构建通信链路的业务请求,所述LTE-A Relay模块具备LTE-A Relay功能,其中,所述专用交换机为所述第一内部终端与所述第二内部终端分配了所述内部标识并接受了所述第一内部终端与所述第二内部终端的注册;
IP地址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LTE-A Relay模块接收的所述业务请求中包含的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查询所述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
所述LTE-A Relay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IP地址查询模块查询的所述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将所述LTE-A Relay模块接收的所述业务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二内部终端,从而构建从所述第一内部终端到所述第二内部终端的通信链路。
一种基于专用交换机的通信链路构建系统,包括:
上述专用交换机、在以所述专用交换机为服务器的内部网络中分配了内部标识且进行了注册的第一内部终端与第二内部终端、所述专用交换机的代理eNB。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专用交换机的通信链路构建方法、系统与专用交换机中,专用交换机是基于LTE-A Relay技术而连接代理eNB与内部终端的。LTE-A Relay技术不是简单的信号放大转发或者解码转发,其与蜂窝接入网,尤其是与LTE-A属于同一套接入系统,因此,终端通过基于LTE-A Relay技术的专用交换机接入的方式与直接通过蜂窝接入网接入的方式是基本无差异的。因此,当进行语音业务等时,终端可以在通过专用交换机接入的方式与直接通过蜂窝接入网接入的方式之间平滑切换,而不会产生掉话、丢包等现象。由此,能够改善终端在内部网络(即基于专用交换机的接入网)与外部网络(即蜂窝接入网)切换时的切换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基于专用交换机的通信链路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提供的专用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专用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所提供的企业交换机的内部功能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所提供的基于专用交换机的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内部网络是指在专用交换机(又称为企业交换机、用户交换机)的覆盖区域内、由专用交换机与各种类型的终端(包括移动终端)组成的局域网,例如企业虚拟网等,其中,专用交换机在内部网络作为终端的服务器而起作用,终端可通过专用交换机连接外部网络(可称为公网,例如IMS网络)。在内部网络中,移动终端相对于作为服务器的专用交换机而言属于客户端,专用交换机为移动终端分配内部标识,并接受移动终端的注册,因此可将其在专用交换机中注册且分配了内部标识的移动终端称为内部终端,内部终端具体包括手机、PAD等电子设备,内部标识是内部网络用于标识不同内部终端的标识,其中,优选的是,内部标识可设置为简短、便于用户记忆的标识,例如企业内部的分机号(或称为短号)等。需要说明的是,内部终端即使离开了其所注册的专用交换机的覆盖范围,专用交换机也还保留有该内部终端的注册信息与内部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专用交换机的通信链路构建方法,其中,该方法可应用于基于LTE-A Relay(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 Relay,增强型长期演进中继)技术的专用交换机。该专用交换机对外可通过回程链路(Backhaul Link)与其代理eNB(evolved Node B,演进型基站)连接,对内可通过接入链路(Access Link)与内部终端连接,其中,回程链路与接入链路均为无线链路,由此专用交换机可进行可移动部署且内部终端可在移动中使用。对于对外的回程链路,专用交换机可设置有用于连接代理eNB的北向LTE-A Relay单元。对于对内的接入链路,专用交换机可设置有用于连接内部终端的南向LTE-A Relay单元。北向LTE-A Relay单元与南向LTE-A Relay单元实际上可由一个LTE-ARelay模块实现。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基于专用交换机的通信链路构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1、在第一内部终端根据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发出与第二内部终端构建通信链路的业务请求时,专用交换机通过LTE-A Relay模块接收所述业务请求。
在本步骤中,第一内部终端与第二内部终端均在以专用交换机为服务器的内部网络中分配了内部标识且进行了注册的内部终端。业务请求是指在内部网络中,一个内部终端根据另一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发出的、用于请求与该另一内部终端构建通信链路的请求信令,以使得网络为上述两个内部终端构建通信链路,这样,上述两个内部终端之间可通过该通信链路进行语音业务或数据业务。需要说明的是,业务请求属于信令,信令从第一内部终端到第二内部终端的路由与根据业务请求所构建的通信链路并不一定相同,如上所述,根据业务请求所构建的通信链路用于第一内部终端与第二内部终端进行语音业务或数据业务。
具体地,在不考虑第一内部终端位于专用交换机的覆盖范围内或覆盖范围外的情况下,在第一内部终端向第二内部终端发出业务请求时,网络中的网元(例如连接第一内部终端的代理eNB或第一eNB、以及网关等)试图将该业务请求传送到第二内部终端,以构建两内部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但是由于该业务请求不是基于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的,因此该业务请求无法直接传送到第二内部终端,而是根据内部终端与专用交换机事先做好的相关配置,例如第一内部终端发出的业务请求中包括的专用交换机的IP地址等信息,该业务请求被路由至专用交换机,由专用交换机通过LTE-A Relay模块接收该业务请求。
以业务请求是短号呼叫请求为例,为了区别基于内部标识的业务请求与其他业务请求(例如后述的基于IP地址的业务请求),可在第一内部终端与第二内部终端中内置用于进行内部通信的功能模块(可称为LTE-A通信模块)。用户可通过操作内部终端上安装的APP发起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发起协议应用)呼叫,并基于终端的LTE-A通信模块建立基于IP的无线数据传输通道。例如,用户可在第一内部终端的APP上拨打第二内部终端的短号,从而发起向第二内部终端的短号呼叫请求。与之相对地,专用交换机内置有用于接收内部通信请求的LTE-A Relay模块以及相关的处理模块(将在下文中具体阐述),该LTE-A Relay模块能够与内部终端内置的用于进行内部通信的LTE-A通信模块对接。通过在内部终端内置用于进行通信的LTE-A通信模块,及在专用交换机内置用于接收内部通信的LTE-ARelay模块以及相关的处理模块,能够将内部标识(以及基于内部标识的业务请求)与LTE-A Relay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基于内部标识的业务的可移动部署,提高了内部终端之间进行基于内部标识的业务的速度,优化了用户的体验。
S12、专用交换机根据业务请求中包含的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查询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
在本步骤中,专用交换机可根据内部终端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来查询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其中,在第一内部终端向第二内部终端发起的业务请求之前,第一内部终端与第二内部终端已经将自身的IP地址注册到专用交换机上,因此,专用交换机保存有内部终端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为了确定第一内部终端与第二内部终端是否均在以所述专用交换机为服务器的内部网络中分配了内部标识且进行了注册的内部终端,且所述业务请求是否为第一内部终端根据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发出的,即所述专用交换机能否对该业务请求进行本地分流处理,在查询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之前,专用交换机可通过IP数据包检测功能检测该业务请求包含的IP地址是否为所述专用交换机的IP地址,若是,则判断该业务请求是发往该专用交换机的,由该专用交换机将该业务请求分流本地服务器(即专用交换机自身)进行处理(查询查询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若不是,则说明该业务请求不以该专用交换机为服务器,而可能是普通的非内部标识呼叫,此时,该专用交换机将该业务请求分流到外部网络。
S13、专用交换机根据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将业务请求发送给第二内部终端,从而构建从第一内部终端到第二内部终端的通信链路。
专用交换机根据步骤S11中接收的业务请求与步骤S12中确定的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通过协议处理得到基于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的业务请求。该业务请求在具体内容(例如业务类型、双方所遵循的协议、第一内部终端的IP地址等)上与步骤S11中接收的业务请求相同,区别点在于该业务请求从专用交换机发出、基于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发往第二内部终端,而步骤S11中接收的业务请求从第一内部终端发出、基于专用交换机的IP地址发往专用交换机(从最终发往第二内部终端的角度而言,步骤S11中接收的业务请求是基于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的)。
为了构建从所述第一内部终端到所述第二内部终端的通信链路,专用交换机需要将业务请求传送到第二内部终端,具体地,从专用交换机发出的业务请求被传送到第二内部终端的传送路径与第二内部终端相对于该专用交换机的覆盖范围有关,以下分两种情况进行说明。
第一种情况:第二内部终端在专用交换机的覆盖范围外。
在确定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后,专用交换机将业务请求转发至接口控制模块,通过接口控制模块的IP数据包检测功能确定第二内部终端位于专用交换机覆盖范围外。此时,接口控制模块将业务请求转发至北向LTE-A Relay单元,由北向LTE-A Relay单元将业务请求中继到代理eNB,由代理eNB进一步将业务请求发送给与该代理eNB连接的S-GW/P-GW(Signaling GateWay/Packet Gateway,信令网关/分组数据网关),记为S-GW1/P-GW1。之后,S-GW1/P-GW1进一步将业务请求经由IP网络、第二内部终端所属的S-GW2/P-GW2、第二内部终端所接入的eNB等网元中继到第二内部终端,由此,第二内部终端可根据业务请求确定包括第一内部终端的IP地址等在内的信息,从而构建从第一内部终端到第二内部终端的通信链路。由于基于LTE-A Relay技术的专用交换机能够将基于内部标识的业务请求转化为基于IP地址的业务请求,因此,即使是处于专用交换机的覆盖范围外的第二内部终端也能接收到短号呼叫等基于内部标识发起的业务。
第二种情况:第二内部终端在专用交换机的覆盖范围内。
在确定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后,专用交换机将业务请求转发至接口控制模块,通过接口控制模块的IP数据包检测功能确定第二内部终端位于专用交换机覆盖范围内。此时,第一内部终端与第二内部终端在同一专用交换机的覆盖范围内。接口控制模块将业务请求转发至南向LTE-A Relay单元,由南向LTE-A Relay单元将业务请求发送给第二内部终端,由此,第二内部终端可根据业务请求确定包括第一内部终端的IP地址等在内的信息,从而构建从所述第一内部终端到所述第二内部终端的通信链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专用交换机的通信链路构建方法,专用交换机是基于LTE-A Relay技术而连接代理eNB与内部终端的。LTE-A Relay技术不是简单的信号放大转发或者解码转发,其与蜂窝接入网,尤其是与LTE-A属于同一套接入系统,因此,终端通过基于LTE-A Relay技术的专用交换机接入的方式与直接通过蜂窝接入网接入的方式是基本无差异的。因此,当进行语音业务等时,终端可以在通过专用交换机接入的方式与直接通过蜂窝接入网接入的方式之间平滑切换,而不会产生掉话、丢包等现象。由此,能够改善终端在内部网络(即基于专用交换机的接入网)与外部网络(即蜂窝接入网)切换时的切换效果。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通过3G回传+WiFi覆盖来实现内部包括短号呼叫在内的基于内部标识的业务的方式中,需要3G模块来实现3G方式的无线回传,还需要WiFi模块来实现无线WiFi的内部覆盖,两个模块的实现方式差异较大,而本发明中只需一个LTE-A Relay模块(北向LTE-A Relay单元与南向LTE-A Relay单元实际上由一个LTE-A Relay模块实现)即能够实现现有技术需要两个模块做的事情,实现起来更为简单。
此外,现有技术中的3G模块提供的无线带宽非常有限,只能语音回传,而本发明提供的LTE回传带宽既可以支持语音回传,还可以支持数据回传,即用户能够同时享受有保障的语音服务与上网服务。
而且,现有技术中用于南向接入的WiFi模块使用开放的频段,用户可以随意使用,容易产生无线信号干扰,影响通信质量,而本发明的LTE回传使用专用频段与专用频点,避免了信号干扰,能够取得优于现有技术中通过WiFi模块覆盖的通信质量。而且,北向LTE-ARelay单元相当于室内站点,能给企业内的普通LTE用户(即非内部终端)提供更好的覆盖。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用于具体说明当第一内部终端在专用交换机的南向LTE-A Relay单元覆盖范围内或在专用交换机的南向LTE-A Relay单元覆盖范围外的情况下,在第一内部终端根据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发出与第二内部终端构建通信链路的业务请求时,专用交换机如何通过LTE-A Relay模块接收业务请求,以下分两种情况进行说明。
第一种情况:第一内部终端在专用交换机的南向LTE-A Relay单元覆盖范围内。
对于专用交换机,其通过南向LTE-A Relay单元(对应于上述接入链路)连接其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在第一种情况下,专用交换机通过所述南向LTE-A Relay单元连接第一内部终端。在用户通过操作第一内部终端而发出基于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的所述业务请求时,专用交换机通过南向LTE-A Relay单元接收该业务请求,并转发给IP地址查询模块,由IP地址查询模块根据该业务请求包含的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查询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在确定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后,进行与上述步骤S13对应的流程。
第二种情况:第一内部终端在专用交换机的南向LTE-A Relay单元覆盖范围外。
此时,第一内部终端通过第一eNB接入外部网络,其中,第一eNB包括所述代理eNB(即第一内部终端所注册的专用交换机的代理eNB)、除所述代理eNB之外的eNB。例如,当第一内部终端在所述代理eNB的覆盖范围内但不在所述专用交换机的覆盖范围内时,第一内部终端可直接通过所述代理eNB接入外部网络,此时第一eNB即为所述代理eNB。又例如,当第一内部终端在除所述代理eNB之外的eNB的覆盖范围内时,第一内部终端可通过该eNB接入外部网络,此时第一eNB即为除所述代理eNB之外的该eNB。
在第二种情况下,在用户通过操作第一内部终端而发出基于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的所述业务请求时,以第一eNB是除所述代理eNB之外的eNB为例进行说明。业务请求由第一内部终端发出,经由第一内部终端所接入的第一eNB、第一eNB所连接的S-GW/P-GW、…、S-GW1/P-GW1、所述代理eNB等网元,最终由第一内部终端所注册的专用交换机通过其上的北向LTE-A Relay单元接收该业务请求。因此,即使第一内部终端在专用交换机的覆盖范围外,也由于基于LTE-A Relay技术的专用交换机的设置,第一内部终端发起的基于内部标识的业务请求能够被专用交换机接收,由此第一内部终端能够进行短号呼叫等基于内部标识发起的业务。
实施例三
为了说明在第一内部终端根据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向第二内部终端发起业务请求之前,专用交换机需做的配置等准备工作,下面在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基础上,再以实施例三进行说明。
对于专用交换机与代理eNB,在专用交换机装置上电后,在第一内部终端根据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发出与第二内部终端构建通信链路的业务请求之前,专用交换机通过北向LTE-A Relay单元向其覆盖范围内的eNB发送鉴权请求,并在通过鉴权后接入该eNB,以该eNB作为其代理eNB,专用交换机作为虚拟终端通过代理eNB基站和中继Relay节点(若存在Relay节点)接入了LTE网络,并分配到了IP地址。并且,专用交换机通过LTE-A Relay技术提供的LTE通道完成到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基于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网络的注册。
对于专用交换机与内部终端,在第一内部终端根据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发出与第二内部终端构建通信链路的业务请求之前,第一内部终端与第二内部终端接入LTE网络并分别获得IP地址。以第一内部终端在专用交换机的覆盖范围内且第二内部终端在专用交换机的覆盖范围外为例,第一内部终端通过专用交换机的南向LTE-A Relay单元接入该专用交换机,再经由代理eNB接入LTE-A网络,并获得P-GW1分配的IP地址一;第二内部终端通过所在蜂窝小区的eNB接入LTE网络,并获得P-GW2分配的IP地址二。此后,第一内部终端与第二内部终端向专用交换机发送注册请求,例如可通过内置APP软件。专用交换机可通过南向LTE-A Relay单元接收第一内部终端的注册请求,通过北向LTE-A Relay单元接收第二内部终端的注册请求,并为第一内部终端与第二内部终端分配内部标识。通过注册,第一内部终端与第二内部终端设置好与专用交换机基于LTE-A Relay技术通信的相关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基于专用交换机的通信链路构建方法,在第一内部终端根据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向第二内部终端发起业务请求之前,专用交换机与代理eNB之间、专用交换机与内部终端之间分别进行了鉴权、注册等操作,因此能够将内部标识(以及基于内部标识的业务请求)与LTE-A Relay技术结合起来,能够改善终端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切换时的切换效果。
实施例四
与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基于专用交换机的通信链路构建方法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专用交换机。该专用交换机基于增强型长期演进中继LTE-A Relay技术,设置有具备LTE-A Relay功能的LTE-A Relay模块。如实施例一所述,该专用交换机对外可通过回程链路(Backhaul Link)与其代理eNB(evolved Node B,演进型基站)连接,对内可通过接入链路(Access Link)与内部终端连接,其中,回程链路与接入链路均为无线链路,由此专用交换机可进行可移动部署且内部终端可进行可移动部署。其中,内部终端在以专用交换机为服务器的内部网络中分配了内部标识且进行了注册。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提供的专用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专用交换机20包括:
LTE-A Relay模块21,用于接收第一内部终端根据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发出与第二内部终端构建通信链路的业务请求,其中,所述专用交换机为第一内部终端与第二内部终端分配了内部标识,并接受了第一内部终端与第二内部终端的注册;
IP地址查询模块22,用于根据LTE-A Relay模块21接收的业务请求中包含的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查询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
LTE-A Relay模块21还用于:根据IP地址查询模块22查询的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将LTE-A Relay模块21接收的业务请求发送给第二内部终端,从而构建从第一内部终端到第二内部终端的通信链路。
为了确定专用交换机20能否对该业务请求进行本地分流处理,IP地址查询模块22还可用于:在查询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之前,检测业务请求包含的IP地址是否为专用交换机20的IP地址,若是,则判断该业务请求是发往专用交换机20的,由该专用交换机将该业务请求分流本地服务器进行处理;若不是,则说明该业务请求不是以专用交换机20为服务器,专用交换机20将该业务请求分流到外部网络。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专用交换机是基于LTE-A Relay技术而连接代理eNB与内部终端的。LTE-A Relay技术不是简单的信号放大转发或者解码转发,其与蜂窝接入网,尤其是与LTE-A属于同一套接入系统,因此,终端通过基于LTE-A Relay技术的专用交换机接入的方式与直接通过蜂窝接入网接入的方式是基本无差异的。因此,当进行语音业务等时,终端可以在通过专用交换机接入的方式与直接通过蜂窝接入网接入的方式之间平滑切换,而不会产生掉话、丢包等现象。由此,能够改善终端在内部网络(即基于专用交换机的接入网)与外部网络(即蜂窝接入网)切换时的切换效果。
与上述实施例二相对应,如图2所示,对于LTE-A Relay模块21,更具体地包括南向LTE-A Relay单元211和北向LTE-A Relay单元212,其中,南向LTE-A Relay单元211为与内部终端连接的功能单元,北向LTE-A Relay单元212为与代理eNB连接的功能单元。需要说明的是,南向接口模块23与北向LTE-A Relay单元21可设置为同一模块。为了对第一内部终端在专用交换机20的南向LTE-A Relay单元211覆盖范围内或在专用交换机20的南向LTE-ARelay单元211覆盖范围外的情况下,在第一内部终端根据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发出与第二内部终端构建通信链路的业务请求时,专用交换机20如何通过LTE-A Relay模块接收业务请求进行说明,以下分以两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为了简便,以下具体实施例仅进行简要说明,具体可参照实施例二。
所述南向LTE-A Relay单元211具体用于:当第一内部终端在南向LTE-A Relay单元211的覆盖范围内时,接收第一内部终端发出的所述业务请求。所述北向LTE-A Relay单元212具体用于:当第一内部终端在南向LTE-A Relay单元211的覆盖范围外时,接收代理eNB发送的所述业务请求,其中,所述业务请求由所述第一内部终端经由包括第一eNB在内的网元发送给代理eNB,所述第一eNB与第一内部终端连接。关于LTE-A Relay模块21的说明,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二,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即使第一内部终端在专用交换机20的覆盖范围外,也由于基于LTE-A Relay技术的专用交换机20的设置,第一内部终端发起的基于内部标识的业务请求能够被专用交换机20接收,由此第一内部终端能够进行短号呼叫等基于内部标识发起的业务。
与上述实施例三相对应,为了说明在第一内部终端根据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向第二内部终端发起业务请求之前,专用交换机需做的配置等准备工作,下面在实施例四及其具体实施例基础上,再以其他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为了简便,以下具体实施例仅进行简要说明,具体可参照实施例三。
在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又一具体实施例中,北向LTE-A Relay单元212还用于:向其覆盖范围内的eNB发送鉴权请求,并在通过鉴权后接入所述eNB,以所述eNB作为其代理eNB。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又一具体实施例中,专用交换机20还包括内部终端注册模块23,用于:通过LTE-A Relay模块21为第一内部终端与第二内部终端分配内部标识,并接受第一内部终端与第二内部终端的注册。
根据上述两个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具体实施例,由于在第一内部终端根据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向第二内部终端发起业务请求之前,专用交换机与代理eNB之间、专用交换机与内部终端之间分别进行了鉴权、注册等操作,因此能够将内部标识(以及基于内部标识的业务请求)与LTE-A Relay技术结合起来,能够改善终端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切换时的切换效果。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用于说明与实施例四对应的专用交换机20的具体实现方式。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所提供的企业交换机的内部功能结构图。如图4所示,企业交换机40具体包括:
控制处理模块41,用于负责操作系统的运行、整体资源分配及管理、中断管理、数据转发通道建立、状态转换、服务资源申请等;
资源管理模块42,用于系统对外及内部资源的控制、分配,如建立会议、放音服务等需要的资源的管理;
接口控制模块43,用于负责IP数据包检测、内外部地址解析,以及接口模块的资源控制、通道控制、维护等;
北向LTE-A Relay单元44,用于负责系统对网络数据的收发,建立对外数据传输通道的协议处理;
南向LTE-A Relay单元45,用于负责为系统下挂的设备提供对外LTE接口,建立向下数据传输通道的协议处理;
协议处理模块46,用于负责系统通信建立相关协议的编解码,如SIP/H.323/H.248/PRI协议等;
呼叫控制模块47,用于负责系统建立呼叫的信令流程的处理;
QoS模块48,用于负责系统用户配置数据处理、优先级处理等;
网管处理模块49,用于负责系统配置、管理等,支持SNMP(Simple Network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协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专用交换机能够改善终端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切换时的切换效果。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一种基于专用交换机的通信链路构建系统。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所提供的基于专用交换机的系统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系统至少包括:
上述实施例四(或实施例五)所提供的专用交换机20(40),在以专用交换机20(40)为服务器的内部网络中分配了内部标识且进行了注册的第一内部终端51与第二内部终端52、专用交换机的代理eNB53。
其中,关于系统的说明具体可参照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的相应部分,以下仅作简要说明。
在第一内部终端51根据第二内部终端52的内部标识发出与第二内部终端52构建通信链路的业务请求时,专用交换机20(40)通过LTE-A Relay模块接收业务请求,其中,专用交换机20(40)为第一内部终端51与第二内部终端52分配了内部标识,并接受了第一内部终端51与第二内部终端52的注册。例如,企业手机A、B(对应于第一内部终端51、第二内部终端52)都内置了用于内部通信的SIP APP应用,并做好了相关配置。以企业内部手机A在专用交换机20(40)的覆盖范围内为例,企业内部手机A通过APP软件拨打手机B的内部短号发起SIP呼叫,并将此SIP呼叫封装成IP数据包,向企业交换机20(40)发送该IP数据包,由企业交换机20(40)通过LTE-A Relay模块接收到该IP数据包。企业交换机20(40)具有IP数据包检测功能,可通过检测该IP数据包包含的IP地址是否为企业交换机20(40)的IP地址,若是,则判断该IP数据包是发往企业交换机20(40)的,由企业交换机20(40)将该IP数据包分流本地服务器进行处理;若不是,则说明该IP数据包不属于以企业交换机20(40)为服务器的短号SIP呼叫,而可能是普通的非短号呼叫,此时,企业交换机20(40)将该IP数据包分流到外部网络。
专用交换机20(40)根据业务请求中包含的第二内部终端52的内部标识,查询第二内部终端52的IP地址。例如,企业交换机20(40)通过查询自身存储的SIP终端注册数据(对应于内部终端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查询到手机B的内部短号注册的IP地址,并对此IP地址中继手机A发出的SIP呼叫的IP数据包。
以第二内部终端52在专用交换机20(40)的覆盖范围外为例,专用交换机20(40)根据第二内部终端52的IP地址,经由包括代理eNB53在内的网元,将所述业务请求发送给第二内部终端52,从而构建从第一内部终端51到第二内部终端52的通信链路。例如,SIP呼叫的IP数据包通过北向LTE Relay接口承载,经室外4G宏基站中继到S-GW1/P-GW1,并进入IP网络。包含手机A的对手机的SIP呼叫的IP数据包经IP网络路由至手机B所在的S-GW2/P-GW2。S-GW2/P-GW2将包含SIP呼叫的数据包传输至手机B连接的4G基站,并最终经空口到达手机B的APP应用。至此,短号呼叫的SIP信令通路完成。
经过以上SIP信令的传输及协商,内部呼叫的A、B两方均获知了对端的IP地址,就在LTE网络提供的IP通道之上建立用于承载语音数据的RTP通道,实现点对点的IP通话。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基于专用交换机的通信链路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于增强型长期演进中继LTE-A Relay技术的专用交换机,所述专用交换机上设置有具备LTE-A Relay功能的LTE-A Relay模块;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第一内部终端根据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发出与所述第二内部终端构建通信链路的业务请求时,所述专用交换机通过所述LTE-A Relay模块接收所述业务请求,其中,所述专用交换机为所述第一内部终端与所述第二内部终端分配所述内部标识并接受了所述第一内部终端与所述第二内部终端的注册;
所述专用交换机根据所述业务请求中包含的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查询所述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
所述专用交换机根据所述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将所述业务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二内部终端,从而构建从所述第一内部终端到所述第二内部终端的通信链路,
其中,所述专用交换机通过所述LTE-A Relay模块接收所述业务请求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所述第一内部终端在所述专用交换机的南向LTE-A Relay单元的覆盖范围内时,所述专用交换机通过所述南向LTE-A Relay单元接收所述第一内部终端发出的所述业务请求,其中,所述南向LTE-A Relay单元为所述LTE-A Relay模块中与内部终端连接的功能单元;或者,
当所述第一内部终端在所述专用交换机的南向LTE-A Relay单元的覆盖范围外时,所述专用交换机通过北向LTE-A Relay单元接收代理eNB发送的所述业务请求,其中,所述业务请求由所述第一内部终端经由包括第一eNB在内的网元发送给所述代理eNB,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内部终端连接,所述北向LTE-A Relay单元为所述LTE-A Relay模块中与所述代理eNB连接的功能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内部终端根据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发出与所述第二内部终端构建通信链路的业务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专用交换机通过北向LTE-A Relay单元向其覆盖范围内的eNB发送鉴权请求,并在通过鉴权后接入所述eNB,以所述eNB作为其代理eN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内部终端根据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发出与所述第二内部终端构建通信链路的业务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专用交换机通过所述LTE-A Relay模块为所述第一内部终端与所述第二内部终端分配所述内部标识并接受所述第一内部终端与所述第二内部终端的注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部标识为所述专用交换机分配给所述内部终端的短号;
所述业务请求为所述第一内部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内部终端的短号发出的与所述第二内部终端构建语音通信链路的短号呼叫请求。
5.一种专用交换机,其特征在于,基于增强型长期演进中继LTE-A Relay技术;包括:
所述LTE-A Relay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内部终端根据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发出与所述第二内部终端构建通信链路的业务请求,所述LTE-A Relay模块具备LTE-A Relay功能,其中,所述专用交换机为所述第一内部终端与所述第二内部终端分配了所述内部标识并接受了所述第一内部终端与所述第二内部终端的注册;
IP地址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LTE-A Relay模块接收的所述业务请求中包含的第二内部终端的内部标识,查询所述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
所述LTE-A Relay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IP地址查询模块查询的所述第二内部终端的IP地址,将所述LTE-A Relay模块接收的所述业务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二内部终端,从而构建从所述第一内部终端到所述第二内部终端的通信链路,
所述LTE-A Relay模块包括南向LTE-A Relay单元和北向LTE-A Relay单元,其中,所述南向LTE-A Relay单元为与内部终端连接的功能单元,所述北向LTE-A Relay单元为与代理eNB连接的功能单元;
所述南向LTE-A Relay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内部终端在所述南向LTE-A Relay单元的覆盖范围内时,接收所述第一内部终端发出的所述业务请求;
所述北向LTE-A Relay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内部终端在所述南向LTE-A Relay单元的覆盖范围外时,接收所述代理eNB发送的所述业务请求,其中,所述业务请求由所述第一内部终端经由包括第一eNB在内的网元发送给所述代理eNB,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内部终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专用交换机,其特征在于,北向LTE-A Relay单元还用于:
向其覆盖范围内的eNB发送鉴权请求,并在通过鉴权后接入所述eNB,以所述eNB作为其代理eNB。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专用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交换机还包括内部终端注册模块,用于:
通过所述LTE-A Relay模块为所述第一内部终端与所述第二内部终端分配所述内部标识并接受所述第一内部终端与所述第二内部终端的注册。
8.一种基于专用交换机的通信链路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专用交换机、在以所述专用交换机为服务器的内部网络中分配了内部标识且进行了注册的第一内部终端与第二内部终端、所述专用交换机的代理eNB。
CN201410355957.8A 2014-07-24 2014-07-24 基于专用交换机的通信链路构建方法、系统与专用交换机 Active CN1041354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5957.8A CN104135419B (zh) 2014-07-24 2014-07-24 基于专用交换机的通信链路构建方法、系统与专用交换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5957.8A CN104135419B (zh) 2014-07-24 2014-07-24 基于专用交换机的通信链路构建方法、系统与专用交换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35419A CN104135419A (zh) 2014-11-05
CN104135419B true CN104135419B (zh) 2018-03-30

Family

ID=51807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5957.8A Active CN104135419B (zh) 2014-07-24 2014-07-24 基于专用交换机的通信链路构建方法、系统与专用交换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354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1552B (zh) * 2014-12-25 2017-10-03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专网无线系统之间的通信方法及ip企业交换机、呼叫终端
CN106559508A (zh) * 2015-09-29 2017-04-05 深圳市潮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公私网ip地址的自动切换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7199A (zh) * 2008-02-22 2008-10-01 东南大学 自动部署嵌入式ip-pbx及其通信方法
WO2013006923A1 (en) * 2011-07-14 2013-01-17 Norwood Systems Pty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067358A (zh) * 2012-12-14 2013-04-24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通信ip-pbx内外网互联的系统及方法
CN103312731A (zh) * 2012-03-06 2013-09-18 杭州华为企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同时支持tls短连接和长连接的处理方法和系统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03072B2 (en) * 2012-02-28 2014-12-02 Mi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Call waiting network identif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7199A (zh) * 2008-02-22 2008-10-01 东南大学 自动部署嵌入式ip-pbx及其通信方法
WO2013006923A1 (en) * 2011-07-14 2013-01-17 Norwood Systems Pty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312731A (zh) * 2012-03-06 2013-09-18 杭州华为企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同时支持tls短连接和长连接的处理方法和系统及设备
CN103067358A (zh) * 2012-12-14 2013-04-24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通信ip-pbx内外网互联的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35419A (zh) 2014-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6009C (zh) 扩展了客户移动自由度的无线局域网
US20020191595A1 (en)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capabilities to mobile devices at an enterprise
CN104618349A (zh) 一种集群通信系统、服务器及通信方法
CN104918220B (zh) 基于空中接口实现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间的互联互通系统
CN107370722B (zh) 网络交互方法、无线融合中继网关及系统
JP2011514738A5 (zh)
CN102195933B (zh) 隔离ip子网间实现通话的方法及互通单元
KR20020034838A (ko) 미디어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에 있어서의 단말 장치,신호 변환 장치
US20070053329A1 (en) Integration of an analog phone with unlicensed mobile access/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functionality
CN109104650A (zh) 多网络融合通信系统
WO2016107195A1 (zh) 一种基于微基站的融合通信系统
CN102404192A (zh) 报文传输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4135419B (zh) 基于专用交换机的通信链路构建方法、系统与专用交换机
CN102739676B (zh) 语音呼叫业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WO2010009678A1 (zh) 处理局域网数据的方法、互通网关、接入点及系统
CN101069404B (zh) 开启网络链路的方法、装置、系统和网络连通性设备
CN101867575B (zh) 一种跨网元的媒体发夹连接方法和系统
CN208739327U (zh) 多网络融合通信系统
CN102970448B (zh) 适合fdma/dama卫星通信系统的voip话音接入方法
CN106921625A (zh) 多媒体业务处理系统、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以及终端
CN201690608U (zh) 一种软交换ip承载的网络结构
US2008017523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service virtual networks by integration, convergence, zero opportunity cost, and distributed user control
US814464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n in-band relay scheme
KR100845229B1 (ko) 유무선통합 기업 통신망 환경에서의 CUG/VPN기반모바일 VoIP 서비스 시스템
US8554945B1 (en) Cellular extension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