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33594B - 触控面板和适用于触控面板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和适用于触控面板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33594B
CN104133594B CN201410395067.XA CN201410395067A CN104133594B CN 104133594 B CN104133594 B CN 104133594B CN 201410395067 A CN201410395067 A CN 201410395067A CN 104133594 B CN104133594 B CN 1041335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those
area
drive signal
st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950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33594A (zh
Inventor
何苏锋
章涵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9506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33594B/zh
Priority to TW103131778A priority patent/TWI5535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33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35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335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35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及适用于触控面板的检测方法。触控面板包含第一电极串、第二电极串、第三电极串、第四电极串、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驱动线和感测线。第一电极串和第二电极串分别设置在基板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二电极串与第一电极串隔绝。第三电极串和第四电极串分别设置在基板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且沿第二方向排列。在第一周期时,第一电极串透过驱动线依序接收第一驱动信号。在第二周期时,第二电极串透过驱动线依序接收第二驱动信号。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和适用于触控面板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和适用于触控面板的检测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开关的触控面板和适用于其触控面板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技术的精进,触控屏幕逐渐取代传统屏幕而成为电子装置的输入界面。由于消费性电子产品应用面越来越广,将触控功能与显示器结合而应用的产品也越来越多,例如移动电话(mobile phone)、卫星导航系统(GPS navigator system)、平板电脑(tablet PC)、以及笔记型电脑(laptop PC)等。现今触控技术非常多样化,较常见的包括电阻式、电容式、以及光学式等技术。其中电容式触控面板由于具有高准确率、多点触控、高耐用性、以及高触控解析度等优点,已成为目前中高阶消费性电子产品使用的主流触控技术。
图1是绘示了一种传统的电容式触控面板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容式触控面板100包含基板110、多个第一电极串120、多个第二电极串130、控制电路140、多条驱动线G_L和多条感测线S_L。第一电极串120设置于基板110上并沿着X轴的方向呈水平排列。第二电极串130设置于基板110上并沿着Y轴的方向呈垂直排列。第二电极串130与第一电极串120彼此交错,其中交错的地方形成感应电容(未绘示于附图)。控制电路140透过驱动线G_L电性耦接第一电极串120以及透过感测线S_L电性耦接第二电极串130。当控制电路140透过驱动线G_L依序传送驱动信号给第一电极串120时,同时控制电路140可透过感测线S_L检测第二电极串130的信号变化来判断触控是否发生及决定触控发生的位置。现今窄边框的应用以及大显示屏幕的需求日渐增加,然而,由于传统的电容式触控面板需要对应每个电极的走线,因此其布局和绕线并无法满足上述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态样是关于一种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含多个第一电极串、多个第二电极串、多个第三电极串、多个第四电极串、多个第一开关单元、多个第二开关单元、多条驱动线和多条感测线。第一电极串设置在基板的第一区域,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二电极串设置在基板的第二区域,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二电极串与第一电极串隔绝。第三电极串设置在基板的第一区域,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第四电极串设置在基板的第二区域,且沿第二方向排列。驱动线经由第一开关单元电性耦接第一电极串以及经由第二开关单元电性耦接第二电极串。感测线中之一者电性耦接第三电极串中之一者和第四电极串中之一者。在第一周期时,第一电极串透过驱动线依序接收第一驱动信号。在第二周期时,第二电极串透过驱动线依序接收第二驱动信号。
本发明的另一态样是关于一种检测方法。检测方法适用于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含多个第一电极串、多个第二电极串、多个第三电极串、多个第四电极串和多条感测线。第一电极串和第三电极串设置在基板的第一区域且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排列。第二电极串和第四电极串设置在基板的第二区域且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排列。感测线之一者电性耦接第三电极串之一者和第四电极串之一者。所述触控感应的检测方法包含:在第一周期时,依序提供第一驱动信号给第一电极串;当第一电极串之一者接收第一驱动信号时,透过感测线感测第三电极串上的信号的变化藉以判断在第一区域中发生触控感应的位置;在第二周期时,依序提供第二驱动信号给第二电极串;及当第二电极串之一者接收第二驱动信号时,透过感测线感测第三电极串上的信号的变化藉以判断在第二区域中发生触控感应的位置。
综上所述,透过应用上述的实施例,可减少感测线的数量并且减少触控面板绕线所需的面积的外,还可避免触控误判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绘示了一种传统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种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种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7A是根据图6中的检测方法中的一个步骤的流程图;及
图7B是根据图6中的检测方法中的一个步骤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电容式触控面板 110:基板
120:第一电极串 130:第二电极串
140:控制电路 200:触控面板
210:基板 211:第一区域
212:第二区域 221~225:第一电极串
231~238:第二电极串
240:控制电路
250:第一辅助电极
260:第二辅助电极
300:触控面板
310:基板
311:第一区域
312:第二区域
321~325:第一电极串
331~335:第二电极串
341~344:第三电极串
351~354:第四电极串
360:控制电路
370:第一开关单元
380:第二开关单元
391:第一辅助电极
392:第二辅助电极
410:第一开关单元
420:第二开关单元
500:触控面板
510:第一触控面板
511A~515A:第一电极串
511B~515B:第二电极串
516A~519A:第三电极串
516B~519B:第四电极串
520:第二触控面板
521A~525A:第一电极串
521B~525B:第二电极串
526A~529A:第三电极串
526B~529B:第四电极串
530:控制电路
540:第一开关单元
550:第二开关单元
560:第一辅助电极
570:第二辅助电极
600:检测方法
S610~S670:步骤
S611~S613:步骤
S651~S653:步骤
G_L、G_L1~G_L5:驱动线
S_L、S_L1~S_L8:感测线
TN1:第一晶体管
TN2:第二晶体管
D1、D2: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举实施例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而结构控制的描述非用以限制其执行的顺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组合的结构,所产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装置,皆为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此外,附图仅以说明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图。为使便于理解,下述说明中相同元件将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
在全篇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此发明的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发明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发明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约”、“大约”或“大致”一般通常指数值的误差或范围于百分之二十以内,较好地是于百分之十以内,而更佳地则是于百分之五以内。文中若无明确说明,其所提及的数值皆视作为近似值,例如可如“约”、“大约”或“大致”所表示的误差或范围,或其他近似值。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控制而已。
其次,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此。
另外,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耦接”或“连接”,均可指二或多个元件相互直接作实体或电性接触,或是相互间接作实体或电性接触,亦可指二或多个元件相互控制或动作。
请参照图2,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种触控面板200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触控面板200包含基板210、第一电极串221~225、第二电极串231~238、控制电路240、第一辅助电极250、第二辅助电极260、驱动线G_L1~G_L5和感测线S_L1~S_L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串的数量为五个,第二电极串的数量为八个,然本发明内容并不以此为限;换言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依据实际的需求设计第一电极串和第二电极串的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串221~225和第二电极串231~238设置于基板210上并且彼此交错排列。换言之,第一电极串221~225可沿第一方向(例如:水平方向)排列且第二电极串231~238可沿第二方向(例如:垂直方向)排列。基板210划分为第一区域211和第二区域212。具体来说,第二电极串231~234和部分的第一电极串221~225设置于第一区域211,第二电极串235~238和另一部分的第一电极串221~225设置于第二区域212。控制电路240透过驱动线G_L1~G_L5分别电性耦接于第一电极串221~225。另外,控制电路240透过感测线S_L1~S_L4其中之一者电性耦接于第二电极串231~234其中之一者和第二电极串235~238其中之一者。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240透过感测线S_L1电性耦接于第二电极串231和第二电极串235,透过感测线S_L2电性耦接于第二电极串232和第二电极串236,透过感测线S_L3电性耦接于第二电极串233和第二电极串237,及透过感测线S_L4电性耦接于第二电极串234和第二电极串238,然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第一辅助电极250围绕在设置于第一区域211中的第二电极串231~234,且用以检测第一区域211是否发生触控。第二辅助电极260围绕在设置于第二区域212中的第二电极串235~238,且用以检测第二区域212是否发生触控。
在一操作中,控制电路240可透过驱动线G_L1~G_L5依序传送驱动信号给第一电极串221~225,然后透过第一辅助电极250和第二辅助电极260判断触控发生在第一区域211还是第二区域212。接着,控制电路240透过感测线S_L1~S_L4感测第二电极串231~238上的信号变化判断是否发生触控及触控点的位置。
举例来说,若触控点的位置在触控面板200的A1点时,当控制电路240透过驱动线G_L1传送驱动信号给第一电极串221时,控制电路240透过感测线S_L1可检测到第二电极串231上的信号的变化,亦即,第一电极串221和第二电极串231之间形成的电容的电容值变化,来判断触控点发生的位置(亦即,第一电极串221和第二电极串231交错的位置)。然而,由于感测线S_L1电性耦接于第二电极串231和235,因此,控制电路240并无法判断是第二电极串231上的信号发生变化还是第二电极串235上的信号发生变化。因此,控制电路240可透过第一辅助电极250和第二辅助电极260进一步判断触控发生在第一区域211还是第二区域212,亦即,判断是第二电极串231上的信号发生变化还是第二电极串235上的信号发生变化并且决定触控点发生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透过设置第一辅助电极250围绕在第一区域211中的第二电极串231~234以及设置第二辅助电极260围绕在第二区域212中的第二电极串235~238,可以使得感测线的数量减少为第二电极串的数量的一半,进而减少触控面板200绕线所需的面积并且增加其可视区域的面积。
然而,在本实施例中,若触控面板200发生多点触控的情况,则可能会有误判的情形发生。举例来说,若有两个触控点的位置在触控面板200的A1点和B1点时,由于第一区域211和第二区域212均发生触控,因此控制电路240透过第一辅助电极250和第二辅助电极260并无法判断其中一个触控点是产生在A1点还是A2点,以及另一触控点是产生在B1点还是B2点。
请参照图3,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种触控面板300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触控面板300包含基板310、第一电极串321~325、第二电极串331~335、第三电极串341~344、第四电极串351~354、控制电路360、第一开关单元370、第二开关单元380、驱动线G_L1~G_L5和感测线S_L1~S_L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串和第二电极串的数量各为五个,第三电极串和第四电极串的数量各为四个,然本发明内容并不以此为限;换言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依据实际的需求设计第一电极串、第二电极串、第三电极串和第四电极串的数量。
类似地,在本实施例中,基板310划分为第一区域311和第二区域312。第一电极串321~325设置在基板310的第一区域311,且沿第一方向(例如:水平方向)排列。第二电极串331~335设置在基板310的第二区域312,且沿第一方向排列,其中第二电极串331~335与第一电极串321~325隔绝。第三电极串341~344设置在基板310的第一区域311,且沿第二方向(例如:垂直方向)排列。第四电极串351~354设置在基板310的第二区域312,且沿第二方向排列。换言之,第一电极串321~325和第三电极串341~344彼此交错排列并形成多个感应电容(未绘示于附图),第二电极串331~335和第四电极串351~354彼此交错排列并形成多个感应电容(未绘示于附图)。
控制电路360透过驱动线G_L1~G_L5并且经由第一开关单元370电性耦接第一电极串321~325,以及透过驱动线G_L1~G_L5并且经由第二开关单元380电性耦接第二电极串331~335。另外,控制电路360透过感测线S_L1~S_L4其中之一者电性耦接于第三电极串341~344其中之一者和第四电极串351~354其中之一者。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60透过感测线S_L1电性耦接于第三电极串341和第四电极串351,透过感测线S_L2电性耦接于第三电极串342和第四电极串352,透过感测线S_L3电性耦接于第三电极串343和第四电极串353,及透过感测线S_L4电性耦接于第三电极串344和第四电极串354,然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60可在第一周期时依序传送第一驱动信号使得第一电极串321~325透过驱动线G_L1~G_L5依序接收第一驱动信号。另外,控制电路360可在第二周期时依序传送第二驱动信号使得第二电极串331~335透过驱动线G_L1~G_L5依序接收第二驱动信号,其中第一周期的期间与第二周期的期间不重迭。换言之,控制电路360可在第一周期时透过传送第一驱动信号给第一电极串321~325,并透过感测线S_L1~S_L4感测第三电极串341~344上的信号变化,以判断在第一区域311中是否有触控发生,且控制电路360可在第二周期时透过传送第二驱动信号给第二电极串331~335,并透过感测线S_L1~S_L4感测第四电极串351~354上的信号变化,以判断在第二区域312中是否有触控发生。
进一步来说,在第一周期时,控制电路360透过驱动线G_L1~G_L5传送第一驱动信号并且透过第一驱动信号导通第一开关单元370及截止第二开关单元380。藉此,在第一周期时仅有第一电极串321~325可接收第一驱动信号。另外,在第二周期时,控制电路360透过驱动线G_L1~G_L5传送第二驱动信号并且透过第二驱动信号导通第二开关单元380及截止第一开关单元370。藉此,在第二周期时仅有第二电极串331~335可接收第二驱动信号。透过上述实施方式,控制电路360可在第一周期时判断第一区域311是否有触控发生,及在第二周期时判断第二区域312是否有触控发生,避免发生误判的情况,并且节省感测线的数量。
举例来说,若多点触控发生在触控面板300的A1点和B1点。在第一周期时,控制电路360透过驱动线G_L1传送第一驱动信号给第一电极串321,并透过感测线S_L1检测到第三电极串341上的信号的变化(亦即,第一电极串321和第三电极串341之间形成的电容的电容值变化),来判断触控点发生的位置。由于在第一周期时控制电路360仅感测第一区域311是否发生触控,因此并不会有误判的情况发生(例如,误判触控发生于A2点)。
类似地,在第二周期时,控制电路360透过驱动线G_L4传送第二驱动信号给第二电极串334,并透过感测线S_L2检测到第四电极串352上的信号的变化(亦即,第二电极串334和第四电极串352之间形成的电容的电容值变化),来判断触控点发生的位置。由于在第二周期时控制电路360仅感测第二区域312是否发生触控,因此并不会有误判的情况发生(例如,误判触控发生于B2点)。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370的每一者包含二极管D1,第二开关单元380的每一者包含二极管D2。二极管D1的阳极端电性耦接驱动线G_L1~G_L5,且二极管D1的阴极端电性耦接第一电极串321~325。二极管D2的阴极端电性耦接驱动线G_L1~G_L5,且二极管D2的阳极端电性耦接第二电极串331~335。在第一电极串321~325和第二电极串331~335皆电性耦接于共同电极(未绘示于图式)的情形下,若第一驱动信号为高准位电压信号(相对于共同电极的电压准位),则在第一周期时二极管D1被导通且二极管D2被截止。若第二驱动信号为低准位电压信号(相对于共同电极的电压准位),则在第二周期时二极管D2被导通且二极管D1被截止,藉此达到分时判断触控的目的。需注意的是,本实施方式仅为示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修改;换言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依据实际需求更动控制的时序以及二极管D1和D2的连接方式。
请参照图4,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种第一开关单元410和第二开关单元420的示意图。第一开关单元410和第二开关单元420可应用于图3中的触控面板300上,然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410包含第一晶体管TN1,第二开关单元420包含第二晶体管TN2,其中第一晶体管TN1的特性与第二晶体管TN2的特性为互补。换言之,当第一晶体管TN1为P型金氧半场效晶体管(PMOS)或PNP型晶体管时,第二晶体管TN2为N型金氧半场效晶体管(NMOS)或NPN型晶体管;当第一晶体管TN1为N型金氧半场效晶体管或NPN型晶体管时,第二晶体管TN2为P型金氧半场效晶体管或PNP型晶体管。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TN1为NMOS,第二晶体管TN2为PMOS,然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如图4所示,第一晶体管TN1和第二晶体管TN2的栅极端和漏极端短路。第一晶体管TN1的漏极端电性耦接驱动线(未绘示于附图)且其源极端电性耦接于第一电极串(未绘示于附图)。第二晶体管TN2的漏极端电性耦接驱动线(未绘示于附图)且其源极端电性耦接于第二电极串(未绘示于附图)。藉此,第一晶体管TN1和第二晶体管TN2即可分别透过高准位电压信号和低准位电压信号导通,以达到分时判断触控的目的。类似地,本实施方式仅为示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修改;换言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依据实际需求更动第一晶体管TN1和第二晶体管TN2的类型及其连接关系和控制方式。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300还可包含第一辅助电极391和第二辅助电极392。第一辅助电极391设置于基板310上并围绕在第三电极串341~344之间,用以判断第一区域311是否发生触控感应。第二辅助电极392设置于基板310上并围绕在第四电极串351~354之间,用以判断第二区域312是否发生触控感应。
在一操作中,当控制电路360透过第一辅助电极391或第二辅助电极392感测到第一区域311或第二区域312发生触控感应时,控制电路360才依序传送第一驱动信号或第二驱动信号给第一电极串321~325或第二电极串331~335。换言之,当该第一区域311发生触控感应时,第一电极串321~325才依序接收第一驱动信号并透过第三电极串341~344判断发生触控的位置。当第二区域312发生触控感应时,第二电极串331~335才依序接收第二驱动信号并透过第四电极串351~354判断发生触控的位置。藉此,本实施例方式除了可节省感测线的数量并避免误判的情况发生之外,控制电路360亦不需要一直产生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讯号给第一电极串321~325和第二电极串331~335,达到节省功率损耗。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并不以将基板划分为两个区域为限,换言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依据实际的需求将基板划分三个以上的区域,或是将两个以上的基板整合成一个触控面板。
请参照图5,图5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种触控面板500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触控面板500包含第一触控面板510、第二触控面板520、控制电路530、第一开关单元540、第二开关单元550、第一辅助电极560、第二辅助电极570、驱动线G_L1~G_L5和感测线S_L1~S_L8。触控面板500由第一触控面板510和第二触控面板520整合而成。第一触控面板510和第二触控面板520可分别为图3所示的触控面板300。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530可透过驱动线G_L1~G_L5并且经由第一开关单元540电性耦接第一触控面板510中的第一电极串511A~515A和第二触控面板520的第一电极串521A~525A。另外,控制电路530可透过驱动线G_L1~G_L5并且经由第二开关单元550电性耦接第一触控面板510中的第二电极串511B~515B和第二触控面板520的第二电极串521B~525B。
控制电路530可透过感测线S_L1~S_L4中之一者电性耦接第一触控面板510中的第三电极串516A~519A之一者和第四电极串516B~519B之一者,及透过感测线S_L5~S_L8中之一者电性耦接第二触控面板520中的第三电极串526A~529A之一者和第四电极串526B~529B之一者。
第一辅助电极560围绕在第一触控面板510中的第三电极串516A~519A和第二触控面板520中的第三电极串526A~529A。第二辅助电极570围绕在第一触控面板510中的第三电极串516A~519A和第二触控面板520中的第三电极串526A~529A。
类似地,第一开关单元540和第二开关单元550可分别包含具有互补特性的晶体管或是连接方式不同的二极管,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触控面板500的操作方式类似于图3的触控面板300的操作方式,在此并不赘述。藉此,即使触控电极的数目增加,触控面板500仍可透过相同数量的驱动线以及减半的感测线达到多点触控的目的。
请参照图6,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种检测方法600的流程图。检测方法600适用于触控面板。为了清楚及方便说明,检测方法600以图3的触控面板300为例,然本发明内容并不以此为限。首先,在步骤S610中,在第一周期时,透过控制电路360依序提供第一驱动信号导通第一开关单元370及截止第二开关单元380,使第一电极串321~325依序接收第一驱动信号。接着,在步骤S630中,当第一电极串321~325之一者接收第一驱动信号时,透过感测线S_L1~S_L4感测第三电极串341~344上的信号的变化藉以判断在第一区域311中发生触控感应的位置。具体来说,当第三电极串341~344中之一者的信号发生变化时,藉由所述第三电极串341~344中之一者与当下接收第一驱动信号的第一电极串即可决定触控感应发生的位置。
接着,在步骤S650中,在第二周期时,透过控制电路360依序提供第二驱动信号导通第二开关单元380及截止第一开关单元370,使第二电极串331~335依序接收第二驱动信号。接着,在步骤S670中,当第二电极串331~335之一者接收第二驱动信号时,透过感测线S_L1~S_L4感测第四电极串351~354上的信号的变化藉以判断在第二区域312中发生触控感应的位置。类似地,当第四电极串351~354中之一者的信号发生变化时,藉由所述第四电极串351~354中之一者与当下接收第二驱动信号的第二电极串即可决定触控感应发生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周期的期间与第二周期的期间并不重迭。藉此,可避免触控误判的情形发生。
请一并参照图7A和图7B。图7A是根据图6中的检测方法600中的一个步骤S610的流程图。图7B是根据图6中的检测方法600中的一个步骤S630的流程图。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610还包含步骤S611和S613,如图7A所示。在步骤S611中,透过第一辅助电极391判断基板310的第一区域311是否发生触控反应。当第一区域311发生触控反应时,第一辅助电极391上的信号会发生变化,此时进行步骤S613。在步骤S613中,透过控制电路360依序提供第一驱动信号给第一电极串321~325。
在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630还包含步骤S631和步骤S633,如图7B所示。在步骤S631中,透过第二辅助电极392判断基板310的第一区域312是否发生触控反应。当第二区域312发生触控反应时,第一辅助电极392上的信号会发生变化,此时进行步骤S633。在步骤S633中,透过控制电路360依序提供第二驱动信号给第二电极串331~335。藉此,控制电路360可在有触控感应发生时才产生第一驱动信号或第二驱动讯号给第一电极串321~325或第二电极串331~335,达到节省功率损耗
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知,透过将基板的区域划分为多个区域,可减少感测线的数量并且减少触控面板绕线所需的面积。另外,透过设置第一开关单元电性耦接于第一区域中的第一电极串和驱动线之间,及设置第二开关单元电性耦接于第二区域中的第二电极串和驱动线之间,在减少感测线的数量的同时,还可避免触控误判的情况发生。再者,透过设置第一辅助电极围绕在第一区域的第三电极及设置第二辅助电极围绕在第二区域的第四电极,控制电路可在有触控感应发生时才产生第一驱动信号或第二驱动讯号给第一电极串或第二电极串,达到节省功率损耗。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8)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多个第一电极串,设置在一基板的一第一区域,且沿一第一方向排列;
多个第二电极串,设置在该基板的一第二区域,且沿该第一方向排列,其中该些第二电极串与该些第一电极串隔绝;
多个第三电极串,设置在该第一区域,且沿一第二方向排列;
多个第四电极串,设置在该第二区域,且沿该第二方向排列;
多个第一开关单元;
多个第二开关单元;
多个驱动线,经由该些第一开关单元电性耦接该些第一电极串以及经由该些第二开关单元电性耦接该些第二电极串;及
多个感测线,其中该些感测线中之一者电性耦接该些第三电极串中之一者和该些第四电极串中之一者;
一第一辅助电极,围绕在该些第三电极串之间,用以判断该第一区域是否发生触控感应;及
一第二辅助电极,围绕在该些第四电极串之间,用以判断该第二区域是否发生触控感应;
其中在一第一周期时,该些第一电极串透过该些驱动线依序接收一第一驱动信号,在一第二周期时,该些第二电极串透过该些驱动线依序接收一第二驱动信号,当该第一区域发生触控感应时,该些第一电极串依序接收该第一驱动信号,当该第二区域发生触控感应时,该些第二电极串依序接收该第二驱动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周期的期间与该第二周期的期间不重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周期时,该些第一开关单元透过该第一驱动信号导通且该些第二开关单元透过该第一驱动信号截止,在该第二周期时,该些第二开关单元透过该第二驱动信号导通且该些第一开关单元透过该第二驱动信号截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开关单元的每一者包含一第一晶体管,该些第二开关单元的每一者包含一第二晶体管,其中该第一晶体管的特性与该第二晶体管的特性为互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开关单元的每一者包含一第一二极管,该些第二开关单元的每一者包含一第二二极管,其中该第一二极管的一阳极端电性耦接该些驱动线之一者,该第一二极管的一阴极端电性耦接该些第一电极串之一者,该第二二极管的一阴极端电性耦接该些驱动线之一者,及该第二二极管的一阳极端电性耦接该些第二电极串之一者。
6.一种检测方法,适用于一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包含多个第一电极串、多个第二电极串、多个第三电极串、多个第四电极串和多个条感测线,其中该些第一电极串和该些第三电极串设置在一基板的一第一区域且分别沿一第一方向和一第二方向排列,该些第二电极串和该些第四电极串设置在该基板的一第二区域且分别沿该第一方向和该第二方向排列,该些感测线之一者电性耦接该些第三电极串之一者和该些第四电极串之一者,该检测方法包含:
在一第一周期时,依序提供一第一驱动信号给该些第一电极串;
当该些第一电极串之一者接收该第一驱动信号时,透过该些感测线感测该些第三电极串上的信号的变化藉以判断在该第一区域中发生触控感应的位置;
在一第二周期时,依序提供一第二驱动信号给该些第二电极串;
当该些第二电极串之一者接收该第二驱动信号时,透过该些感测线感测该些第三电极串上的信号的变化藉以判断在该第二区域中发生触控感应的位置;
透过围绕在该些第三电极串之间的一第一辅助电极判断该第一区域是否发生触控感应;
当该第一区域发生触控感应时,依序提供该第一驱动信号给该些第一电极串;
透过围绕在该些第四电极串之间的一第二辅助电极判断该第二区域是否发生触控感应;及
当该第二区域发生触控感应时,依序提供该第二驱动信号给该些第二电极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周期的期间与该第二周期的期间不重迭。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在该第一周期时,透过该第一驱动信号导通电性耦接于该驱动线和该第一电极串之间的一第一开关单元以及截止电性耦接于该驱动线和该第二电极串之间的一第二开关单元;及
在该第二周期时,透过该第二驱动信号导通该第二开关单元以及截止该第一开关单元。
CN201410395067.XA 2014-08-12 2014-08-12 触控面板和适用于触控面板的检测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335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5067.XA CN104133594B (zh) 2014-08-12 2014-08-12 触控面板和适用于触控面板的检测方法
TW103131778A TWI553521B (zh) 2014-08-12 2014-09-15 觸控面板和適用於觸控面板之偵測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5067.XA CN104133594B (zh) 2014-08-12 2014-08-12 触控面板和适用于触控面板的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33594A CN104133594A (zh) 2014-11-05
CN104133594B true CN104133594B (zh) 2017-03-22

Family

ID=51806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9506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33594B (zh) 2014-08-12 2014-08-12 触控面板和适用于触控面板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33594B (zh)
TW (1) TWI5535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74288B2 (en) 2015-05-28 2019-11-12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Touch control method for touch device
US9996187B2 (en) * 2015-05-28 2018-06-12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Touch control module for touch device and related touch control method
KR102543487B1 (ko) 2015-12-28 2023-06-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자기 정전 용량형 터치 스크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TWI653559B (zh) * 2016-11-03 2019-03-11 禾瑞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處理裝置、方法與電子系統
TWI714404B (zh) * 2019-12-25 2020-12-2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裝置及其判斷方法
TWI749438B (zh) * 2019-12-31 2021-12-11 禾瑞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信號偵測方法、裝置與觸控系統
CN112107088B (zh) * 2020-09-09 2021-12-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感应模组及可穿戴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6466A (zh) * 2010-04-30 2011-11-09 爱特梅尔公司 多芯片触摸屏
CN102541377A (zh) * 2010-11-24 2012-07-04 索尼公司 触摸面板设备和触摸面板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0133B (zh) * 2010-12-31 2017-07-01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驅動觸控感測器之設備及方法
EP2562627B1 (en) * 2011-08-26 2016-11-09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sensing device
KR101606874B1 (ko) * 2012-12-28 2016-03-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3336636B (zh) * 2013-06-14 2016-12-28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与触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6466A (zh) * 2010-04-30 2011-11-09 爱特梅尔公司 多芯片触摸屏
CN102541377A (zh) * 2010-11-24 2012-07-04 索尼公司 触摸面板设备和触摸面板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33594A (zh) 2014-11-05
TWI553521B (zh) 2016-10-11
TW201606585A (zh) 2016-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33594B (zh) 触控面板和适用于触控面板的检测方法
US10108063B2 (en) In-cell touch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array substrate thereof
US9639220B2 (en)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315227B1 (ko)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3425317B (zh) 触摸感测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EP2866125B1 (en) Touch sensor integrated type display device
CN107272239B (zh) 显示装置
EP2738596A1 (en) Touch-contro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3365461A (zh) 触摸传感器集成型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25365A (zh) 显示设备
CN103870084A (zh) 触摸传感器集成型显示装置
CN104679365A (zh) 触摸感测系统
CN103336636B (zh) 触控面板与触控显示装置
CN105446565B (zh) 边框区窄化式触控面板及其触控显示装置
US20220206653A1 (en) Techniques for routing signals using inactive sensor regions of touch sensor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devices
CN104635976A (zh) 触摸屏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765498A (zh) 触控显示面板
CN104252073A (zh) 触控液晶显示器
US11360617B2 (en)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screen
CN101158764A (zh) 一种液晶面板、显示器及触摸传感开关
CN103105989B (zh)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4991677A (zh) 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12083836B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2645997B (zh) 触控面板及其触碰点分辨方法
US20140002415A1 (en) Touch sensing apparatus and touch sens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