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24879B - 一种振动能量回收接口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振动能量回收接口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24879B
CN104124879B CN201410310970.1A CN201410310970A CN104124879B CN 104124879 B CN104124879 B CN 104124879B CN 201410310970 A CN201410310970 A CN 201410310970A CN 104124879 B CN104124879 B CN 1041248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apacitance
interface circuit
inductance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109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24879A (zh
Inventor
王宏涛
张宝强
孟莹梅
卫海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to CN2014103109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248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24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48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248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48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Electrical Machinery Utilizing Piezoelectricity,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能量回收接口电路,用于从随振源振动的压电元件中提取电能供负载使用,属于节能技术领域。本发明振动能量回收接口电路中,压电元件与一个开关、一个电感以及倍压整流电路依次串联连接,再与升压降压转换器、外接负载并联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接口电路具有与SECE接口电路相似的能量回收功率与负载无关的特性,但同时能量回收功率又大于SECE接口电路;其次,本发明的接口电路将现有的全波整流方式变成了倍压整流方式,降低了接口电路的整体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振动能量回收接口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能量回收接口电路,用于从随振源振动的压电元件中提取电能供负载使用,属于节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将无线微型传感器网络节点嵌入到机器或结构中,对它们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可应用于飞机、船舶、车辆、建筑物、桥梁和工业设备等的安全及运行状态监控。目前,大部分无线传感器是采用电池供电的,运行一个节点数量较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就需要更换大量的电池,一方面使用成本高,另一方面大量的废弃电池对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开展新的无线供能技术的研究己成为当务之急。
基于压电效应的振动能量回收系统是将自然界广泛存在的机械振动能通过压电片转换为电能,该能量回收系统具有输出功率大、对电子器件不产生电磁干扰、体积小、易于器件的小型化等优点。目前,基于压电效应的能量回收系统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均处于探索阶段,尚有大量的理论和试验问题需要解决,高效实用的能量回收接口电路在目前的专利和文献中也较少,常见的接口电路有标准接口、SECE(Synchronous Electric ChargeExtraction,同步电荷提取)接口、Parallel-SSHI(Parallel-Synchronous SwitchHarvesting Inductor,并联同步开关电感)接口、Series-SSHI(Series-SynchronousSwitch Harvesting Inductor,串联同步开关电感)接口。标准接口电路简单且易于实现,但回收功率低并且会随负载变化而变化;SECE接口电路的回收功率在理论上是标准接口的四倍且不会随负载变化;Parallel-SSH和Series-SSHI接口电路的回收功率较SECE接口更大,但会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这些接口电路尚远远不能满足能量回收系统的需要,仍然需要不断研究和开发高效实用的接口电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压电式的振动能量回收接口电路,能量回收功率不会随负载变化而变化,且具有更高的能量回收功率。
本发明的振动能量回收接口电路,用于从随振源振动的压电元件中提取电能供负载使用,该接口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中间电容、第二中间电容、滤波电容、第一~第三二极管,以及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第一中间电容与第二中间电容的电容值相同;第一二极管、第一中间电容、第二中间电容、第二二极管依次首尾相连构成一个环路,且第一二极管与第二二极管在该环路中的方向相同;第一二级管与第二二极管之间的结点依次串联第一电感、第一开关后与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一中间电容与第二中间电容之间的结点与另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与第一电容之间的结点、第二电感的其中一端、滤波电容的一端与一个输出端共连接,第二二极管与第二中间电容之间的结点和第二电感另外一端通过第二开关连接,滤波电容的另一端与另外一个输出端通过公共结点连接,第三二极管连接于公共结点和第二电感另外一端之间且其方向与第二二极管的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感的电感值满足以下条件:由第一电感、所述压电元件的受夹电容、第一中间电容/第二中间电容串联构成的LC振荡电路的振荡周期小于所述振源振动周期的二十分之一。
优选地,所述第一中间电容和第二中间电容的电容值C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C0为所述压电元件的受夹电容值,γ0为由第一电感、所述压电元件的受夹电容、第一中间电容/第二中间电容串联构成的LC振荡电路的翻转系数。
优选地,所述滤波电容的电容值与所述负载的等效电阻值的乘积大于所述振源振动周期的五倍。
如上所述振动能量回收接口电路的控制方法,在每个振动周期中按照以下方式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开关状态:当所述压电元件的振动位移达到最大值时,令第一开关导通,第二开关关断;当通过第一中间电容的电流降为0时,令第一开关关断,第二开关导通;当通过第二电感的电流达到最大值时,令第一开关关断,第二开关关断;当所述压电元件的振动位移达到负的最大值时,令第一开关导通,第二开关关断;当通过第二中间电容的电流降为0时,令第一开关关断,第二开关导通;当通过第二电感的电流达到最大值时,令第一开关关断,第二开关关断。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压电式能量回收接口电路拓扑结构,由于其采用双中间电容的倍压整流,因此可称之为双中间电容(Double Intermediate CapacitorHarvesting Interface,简称DICH)接口电路。本发明的DICH接口电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本发明的DICH接口电路具有与SECE接口电路相似的能量回收功率与负载无关的特性,但同时能量回收功率又大于SECE接口电路;
其次,本发明的DICH接口电路将现有的全波整流方式变成了倍压整流方式,降低了接口电路的整体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DICH接口电路原理图;
图2是DICH接口电路的压电片两端、中间电容两端电压和各阶段电流波形图;图中u为机械振动位移,VC0为压电片两端的电压,I1为第(1)阶段电路的电流,VC1、VC2为中间电容C1、C2两端的电压,I2、I3分别为第(2)和第(3)阶段电路的电流;
图3是恒定激振位移情况下,标准接口、SECE、串联-SSHI、并联-SSHI和DICH接口电路的回收功率P与负载R间的理论关系图;
图4是DICH接口电路的仿真电路图;
图5是运用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得到的标准接口、SECE接口、串联-SSHI接口、并联-SSHI接口和DICH接口电路回收功率P与负载R关系的仿真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DICH接口电路的基本拓扑结构,如图所示,该接口电路包括:开关S1、S2,电感L1、L2,二极管D1、D2,中间电容C1、C2,续流二极管D3、滤波电容Cr,图中的C0、R分别表示压电片和外接负载。从图中可以看出,二极管D1、D2和中间电容C1、C2组成了一个倍压整流电路,电感L2、开关S2、续流二极管D3、滤波电容Cr组成了升压降压转换器;压电片C0、开关S1、电感L1与倍压整流电路串联连接,再与升压降压转换器、外接负载R并联连接。其中,中间电容C1、C2的电容值大小相同。二极管D1、D2以及续流二极管D3的方向也可以整体反向,效果不变。
在每个振动周期中按照以下方式控制开关S1和S2的开关状态:当压电片C0的振动位移达到最大值时,令开关S1导通,开关S2关断;当通过中间电容C1的电流降为0时,令开关S1关断,开关S2导通;当通过电感L2的电流达到最大值时,令开关S1关断,开关S2关断;当压电片C0的振动位移达到负的最大值时,令开关S1导通,开关S2关断;当通过中间电容C2的电流降为0时,令开关S1关断,开关S2导通;当通过电感L2的电流达到最大值时,令开关S1关断,开关S2关断。
上述DICH接口电路中的开关S1和S2应尽量选用响应速度快、低导通电阻的电子开关。电感L1、L2应尽可能选用高品质因子电感,为了使电压尽快的翻转,增大压电片两端的开路电压,从而得到较大的回收功率,其中电感L1的参数优选使得L1C0C1振荡电路的振荡周期小于机械振动周期的1/20的电感。为了保证滤波后的电压足够平稳,滤波电容Cr的电容值最好满足RCr>5T这一条件,其中T为机械振动周期。
图2显示了本发明的DICH接口电路在每个机械振动周期内压电片两端、中间电容两端电压和各阶段电流波形,从图中可看出DICH接口电路在每个机械振动周期内完成两次能量回收,每次能量回收可分为能量提取、能量转移、能量存储和电路开路四个阶段,在机械振动位移最大值变化到最小值这半个周期中包含能量提取、能量转移、能量存储和电路开路四个阶段,下面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1)能量提取阶段:在t0时刻,机械振动位移u达到最大值UM,此时压电片两端电压达到最大值VM,开关S1闭合,存储在压电片上的电能经电感L1和二极管D1转移到中间电容C1上,当C1上面电荷量最大和电流I1=0时,开关S1断开,开关S2闭合。
当开关S1闭合,压电片、电感L1和电容C1组成了一个振荡电路—L1C0C1振荡电路,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得:
式中VC0为压电片两端的电压,当开关S1闭合的一瞬间(t0时刻),压电片两端的电压为VM,电容C1两端的电压为V1,求解式(1)得:
其中:
α=-ω1ξ1
式(3)中,ω1为系统第(1)阶段的自然角频率,ξ1为系统的阻尼系数。当电路中电流I1=0时,开关S1断开,即:
则可以分别得到第(1)阶段能量转移结束后压电片和中间电容C1上的电压:
式(5)、式(6)中γ0为L1C0C1振荡电路的翻转系数,其定义为:
当第(1)阶段能量转移完成后,开关S1断开,开关S2闭合,第(2)阶段的能量转移开始。
(2)能量转移阶段:当开关S2闭合时,中间电容C1、C2和电感L2组成一个LC振荡电路,C1和C2上存储的电能转移到L2上,当电感L2上的能量最大(电流I2最大)时,开关S2断开。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得:
式(6)已经给出中间电容C1上的初始电压,中间电容C2上的初始电压为-V1,由此初始条件可得C1两端的电压VC1和L2C1C2振荡电路的电流I2
其中,α=-ω2ξ2ω2和ξ2为系统第(2)阶段的自然角频率和阻尼系数,
分别为:
当电流I2达到最大时,第(2)阶段的能量转移结束,开关S2断开,因为阻尼系数ξ2<<1,由式(10)得第(2)阶段结束时电路中的电流:
(3)能量存储阶段:当开关S2断开时,续流二极管D3导通,存储在电感L2上的能量转移到滤波电容Cr和负载R上,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3
在这个阶段,负载电压VDC可以看为恒定值,原因是滤波电容Cr和负载R组成电路的时间常数为2πRCr,远远大于振动周期的一半,即:
其中,f0为系统的振动频率。第(3)阶段能量转移的表达式为:
其中,I3是电荷从电感L2转移到滤波电容Cr产生的电流,r2是电感L2的内部电阻。
电流的初始条件是:
I3(0)=(I2)end(15)由于r2很小,所以r2所占的电压r2(I2)end<<VDC,所以可以忽略r2的影响。则式(14)就可以写为:
第(3)阶段电路中的电流I3=0时,第(3)阶段的能量转移结束,电荷的变化量为:
所以整个系统半个周期内回收的能量为:
E=∫VDCI3dt=VDCΔq (18)
根据式(6)、式(12)、式(17)和式(18)得出:
其中,η是buck-boost转换器的转换效率:
从式(19)可以看出整个系统回收的能量与负载上的电压VDC的大小无关,而且与负载R也是无关的。
(4)电路开路阶段:如图2所示,当压电片两端的电压从-Vm'变化到-VM'时,由标准压电方程可以得到压电片电压VC0和I1电流与振动位移u的关系为:压电片处在开路阶段,压电片的输出电流I1=0,即由此可以得到:
下半周期的情况和上半周期的分析类似,如图2所示,在[t0+T/2,t0+T]也分为四个阶段:
在第(1)阶段t0+T/2时刻,机械振动位移u达到最小值-UM,此时压电片两端电压达到最小值-VM',开关S1闭合,存储在压电片上的电能经电感L1和二极管D1转移到中间电容C2上,当C2上面电荷量最大和电流I1=0时,开关S1断开,开关S2闭合。
第(2)和第(3)阶段与上半周期一样。
在第(4)阶段,如图2所示,当压电片两端的电压从Vm变化到VM时,压电片处在开路阶段,即压电片的输出电流I1=0,此时整个振动周期结束。
当能量回收系统的机电耦合较弱时,接口电路回收的能量与振动环境的能量相比可以忽略不计,这时能量回收装置的激振位移幅值UM保持恒定。令中间电容C1、C2为:
C1=C2=xC0 (22)根据式(5)和式(6)可以得出压电片两端和中间电容C1上的电压的表达式为:
当压电片两端的电压从-Vm'变化到-VM'时,压电片处于开路阶段,如图2所示,由于中间电容C1和C2上的电压V1、V2不同,导致压电片两端的电压VM和VM'不同,因此通过式(21)和式(23)可以得出两个式子:
在能量转移的第(2)阶段,当电流I2达到最大时,根据式(9)和式(10)可以得出:
由于ξ1很小,则:
根据图2和式(28)得到:
最后根据式(24)、式(25)、式(26)、式(29)和式(30)可得:
根据式(19)可以得出整个系统在半个周期内回收的能量:
由于在每个振动周期内进行两次能量回收,因此DICH接口电路的回收功率P为:
其中,ω是机械振动角频率,为了获得最大的功率值,令:可以得到最优的x值:
将式(34)带入式(33)得到最优回收功率:
因此,从式(35)中可以看到当中间电容C1、C2的电容值是压电片的受夹电容C0电容值的(3-γ0)/(2-2γ0)倍时,系统的回收功率是最优的,而且从最优功率Eopt的公式中可以看出回收功率与负载R无关。
图3给出了当翻转系数γ=0.8,升压降压转换器的效率η=0.9时标准接口、SECE、串联-SSHI、并联-SSHI和DICH在恒定激振位移情况下的理论回收功率与负载R的关系图。为使这些图形不受能量回收系统自身参数的影响,对最优负载和最大回收功率分别相对于标准接口的最优负载和最大回收功率进行了归一化处理。
为了验证本发明效果,利用仿真方法对比了本发明DICH接口电路与现有几种接口电路的回收功率,具体为在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中对标准接口、SECE、串联-SSHI、并联-SSHI和DICH接口电路的回收功率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的条件为:压电片用一个正弦电流源并联压电片的受夹电容C0表示,该正弦电流源的频率和机械振动频率相同,其幅值IM=2πfαUM,其中f为机械振动频率,α为压电片的力因子,UM为机械振动位移幅值。为了保证五种接口电路满足恒定激振位移条件,只要设置它们具有相同的电流源幅值IM即可。在仿真电路中,压电片的受夹电容C0=50nF,机械振动频率f=50Hz,电流源幅值IM=100uA。DICH接口电路的仿真电路图见图4,最终得到的标准接口、SECE、串联-SSHI、并联-SSHI、DICH接口电路的回收功率关于负载R的仿真结果见图5。

Claims (4)

1.一种振动能量回收接口电路的控制方法,所述振动能量回收接口电路用于从随振源振动的压电元件中提取电能供负载使用,该接口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中间电容、第二中间电容、滤波电容、第一~第三二极管,以及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第一中间电容与第二中间电容的电容值相同;第一二极管、第一中间电容、第二中间电容、第二二极管依次首尾相连构成一个环路,且第一二极管与第二二极管在该环路中的方向相同;第一二极管与第二二极管之间的结点依次串联第一电感、第一开关后与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一中间电容与第二中间电容之间的结点与另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与第一电容之间的结点、第二电感其中一端、滤波电容的一端与一个输出端共连接,第二二极管与第二中间电容之间的结点和第二电感的另外一端通过第二开关连接,滤波电容的另一端与另外一个输出端通过公共结点连接,第三二极管连接于公共结点和第二电感的另外一端之间且其方向与第二二极管的方向相反;
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振动周期中按照以下方式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开关状态:当所述压电元件的振动位移达到最大值时,令第一开关导通,第二开关关断;当通过第一中间电容的电流降为0时,令第一开关关断,第二开关导通;当通过第二电感的电流达到最大值时,令第一开关关断,第二开关关断;当所述压电元件的振动位移达到负的最大值时,令第一开关导通,第二开关关断;当通过第二中间电容的电流降为0时,令第一开关关断,第二开关导通;当通过第二电感的电流达到最大值时,令第一开关关断,第二开关关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振动能量回收接口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的电感值满足以下条件:由第一电感、所述压电元件的受夹电容、第一中间电容串联构成的LC振荡电路的振荡周期小于所述振源振动周期的二十分之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振动能量回收接口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电容和第二中间电容的电容值是相等的,其电容值C满足以下条件:
C = ( 3 - &gamma; 0 ) C 0 2 - 2 &gamma; 0 ,
其中,C0为所述压电元件的受夹电容值,γ0为由第一电感、所述压电元件的受夹电容、第一中间电容串联构成的LC振荡电路的翻转系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振动能量回收接口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容的电容值与所述负载的等效电阻值的乘积大于所述振源振动周期的五倍。
CN201410310970.1A 2014-07-01 2014-07-01 一种振动能量回收接口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248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0970.1A CN104124879B (zh) 2014-07-01 2014-07-01 一种振动能量回收接口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0970.1A CN104124879B (zh) 2014-07-01 2014-07-01 一种振动能量回收接口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4879A CN104124879A (zh) 2014-10-29
CN104124879B true CN104124879B (zh) 2017-02-15

Family

ID=51770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1097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24879B (zh) 2014-07-01 2014-07-01 一种振动能量回收接口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248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0563B (zh) * 2016-01-21 2018-01-16 湖南大学 一种短路式电容分裂结构的压电能量采集整流器
CN108955862B (zh) * 2017-05-20 2023-06-30 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并联同步开关电感技术的新型振动频率传感器
CN107171593A (zh) * 2017-06-12 2017-09-15 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 振动能量采集电路
CN108110910A (zh) * 2017-12-28 2018-06-0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阵列线圈式无线能量传输的复用型clcc结构及该结构的工作方法
CN108418259B (zh) * 2018-03-23 2022-04-05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微振动高效能量收集与转换装置
JP7297489B2 (ja) * 2019-03-26 2023-06-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振動型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振動型アクチュエータの駆動装置
CN112510997B (zh) * 2020-11-17 2021-11-0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能量收集系统的混合型升压电路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9745U (zh) * 1992-01-31 1992-10-21 广州市天河区黄村久野电子厂 110伏电子镇流器
CN2377838Y (zh) * 1999-06-09 2000-05-17 张祖权 电容储能式电击灭蚊器
CN2514619Y (zh) * 2001-11-28 2002-10-02 上海威廉照明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灯电子镇流器
WO2009022508A1 (ja) * 2007-08-10 2009-02-19 Taiheiyo Cement Corporation 直流高電圧電源装置
CN101582599A (zh) * 2009-05-19 2009-11-1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回收振动能量的压电能量回收装置
CN101951159A (zh) * 2010-09-20 2011-01-19 浙江大学 电容隔离型多路恒流输出谐振式直流/直流变流器
CN103490764A (zh) * 2013-09-18 2014-01-0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Scei接口电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9745U (zh) * 1992-01-31 1992-10-21 广州市天河区黄村久野电子厂 110伏电子镇流器
CN2377838Y (zh) * 1999-06-09 2000-05-17 张祖权 电容储能式电击灭蚊器
CN2514619Y (zh) * 2001-11-28 2002-10-02 上海威廉照明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灯电子镇流器
WO2009022508A1 (ja) * 2007-08-10 2009-02-19 Taiheiyo Cement Corporation 直流高電圧電源装置
CN101582599A (zh) * 2009-05-19 2009-11-1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回收振动能量的压电能量回收装置
CN101951159A (zh) * 2010-09-20 2011-01-19 浙江大学 电容隔离型多路恒流输出谐振式直流/直流变流器
CN103490764A (zh) * 2013-09-18 2014-01-0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Scei接口电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高效压电式能量回收接口电路的优化设计;孙子文 等;《电子元件与材料》;20121031;第31卷(第10期);第49-5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4879A (zh) 2014-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4879B (zh) 一种振动能量回收接口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3607138B (zh) 一种自供电式非线性压电振动能量提取电路
CN101561026B (zh) 基于压电能量回收的结构振动与噪声控制装置
CN101488033B (zh) 基于能量回收的结构振动与噪声控制装置
CN107026576A (zh) 功率转换器
CN103617315B (zh) 一种基于有效占空比的移相全桥zvs变换器建模方法
CN101582599A (zh) 回收振动能量的压电能量回收装置
CN102684549B (zh) 一种自适应主动压电能量采集装置
CN103337898A (zh) 一种基于热能与振动能的复合式能量收集微电源电路
CN205693374U (zh) 一种电网与电动汽车能量交互的双向充放电装置
CN103762873A (zh) 基于Boost变换器的高频隔离式三电平逆变器
CN101997418A (zh) 一种llc型串并联谐振变换器
CN206077079U (zh) 一种恒流输出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N204046464U (zh) 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机载振动能量采集装置
CN104009633A (zh) 一种电流连续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电路
CN202334368U (zh) 自适应主动压电能量采集装置
CN112332705A (zh) 一种基于mppt的压电式可拓展能量采集接口电路
CN203562976U (zh) 一种车载电源电路
CN203775080U (zh) 自供电压电振动采集电路
CN104617806A (zh) 双向能量流动z源三相变换器
CN103490764B (zh) Scei接口电路
CN207135007U (zh) 一种基于压电俘能的水文气象浮标站
CN206773741U (zh) 一种利用振动能量的自供电brt车辆电子标签系统
CN202363945U (zh) 基于振动机械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电源系统
CN205453254U (zh) 一种集成式车载充电器及使用该集成式车载充电器的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

Termination date: 201807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