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22899B - 基于星-天动力学耦合的可展天线展开过程轨迹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星-天动力学耦合的可展天线展开过程轨迹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22899B
CN104122899B CN201410362584.7A CN201410362584A CN104122899B CN 104122899 B CN104122899 B CN 104122899B CN 201410362584 A CN201410362584 A CN 201410362584A CN 104122899 B CN104122899 B CN 1041228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atellite
duration
run
deflection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625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22899A (zh
Inventor
张逸群
徐虎荣
段宝岩
杨东武
杜敬利
张树新
杨癸庚
茹文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d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d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36258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228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22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28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228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28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展开天线的展开过程轨迹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星‑天动力学耦合的可展天线展开过程轨迹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择初始展开过程的轨迹形式,设定初始展开时间;步骤二:建立耦合动力学控制模型;步骤三:卫星姿态控制模型,设定展开过程控制器参数;步骤四:设计展开过程的轨迹形式和展开时间;该发明针对基于星‑天动力学耦合分析的周边桁架式可展开天线,克服了在展开过程轨迹设计时不能合理定量地给出展开过程轨迹形式和展开时间的缺点,建立了卫星‑天线耦合动力学模型,实现了不同展开轨迹对卫星姿态影响的分析能力;通过分别对展开过程轨迹形式和展开时间的迭代计算,实现了最优的轨迹设计。

Description

基于星-天动力学耦合的可展天线展开过程轨迹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可展开天线的展开过程轨迹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星-天动力学耦合的可展天线展开过程轨迹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周边桁架式网状反射面可展天线由于其质量轻、收纳率高、易实现大口径等优点,成为目前大口径可展开天线理想的结构形式。可展天线的展开过程是最容易出现故障的环节之一,表现为桁架结构展开不到位或由于展开过程不平稳而使天线受到过大冲击。因而对展开过程的要求不仅限于完全展开到位,同时应保证展开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处于卫星本体的抗倾覆能力范围内。
周边桁架式可展天线主要是由贯穿于对角杆内的驱动索驱动展开到位的,因而,有必要对驱动索的运动轨迹进行设计并且选择合理的控制策略以满足天线展开过程的要求。
现有的展开天线轨道规划方案,大都将展开轨迹分为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通过线性、三次多项式、五次多项式去规划加速和减速段,获得较好的连续性和平稳性,也有用贝塞尔曲线对展开全过程轨迹进行规划的,但都是针对可展天线本身的,即将天线与展开臂结构的竖杆约束住进行分析,用天线本身展开的角加速度作为衡量天线展开过程中冲击大小的标准;而真实情况中,天线展开过程产生的冲击应当是通过展开臂结构最终影响卫星本体姿态,衡量冲击力是否超过卫星的抗倾覆能力,则是以卫星本体姿态的偏转角和偏转角速度为标准,因而,展开过程轨迹设计需要在充分考虑卫星-天线动力耦合系统的基础上进行。
另外,现在的可展开天线展开过程轨迹都是在广义时间范畴的,即在归一化时间内基于运动学分析设计出合理的曲线,这样的设计仅仅是对展开轨迹几何形状意义上的设计,并未给出展开时间的确定准则。因而,需要从系统优化技术的角度出发,寻求合理的展开过程轨迹形式和展开时间,在保证天线顺利展开到位的同时,尽可能减小展开过程给卫星体带来的冲击。同时,在保证卫星不失稳的条件下,给出可展天线展开过程的时间下限,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而在现有的文献和相关资料中没有正面地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无法在充分考虑卫星-天线动力耦合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可展开天线展开过程轨迹,并给出可展开天线展开过程的时间下限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星-天动力学耦合的可展天线展开过程轨迹设计方法,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初始展开过程的轨迹形式,设定初始展开时间;
步骤二:建立天线展开过程中的卫星-天线的耦合动力学控制模型;
步骤三:根据卫星本体控制系统的参数设计卫星姿态控制模型,根据可展天线展开过程设定展开过程控制器参数;
步骤四:设计展开过程的轨迹形式和展开时间。
述展开过程的轨迹形式依据贝塞尔曲线进行规划,即n+1个控制点可以定义一条n次贝塞尔曲线,如下:
B n ( T ) = Σ i = 0 n P i × B i , n ( T ) 0 ≤ T ≤ 1 - - - ( 1 )
式中,Pi为第i个控制点的坐标,T为归一化时间。
其中,贝塞尔基函数为:
B i , n ( T ) = n ! i ! ( n - i ) ! T i ( 1 - T ) n - i - - - ( 2 )
依据贝塞尔曲线的性质,采用10次贝塞尔曲线定义驱动索的输入轨迹L(t),如下:
L ( t ) = Σ i = 0 10 P i × B i , 10 ( t T f ) 0 ≤ t ≤ T f - - - ( 3 )
式中,Tf为驱动索的规划总时间,贝塞尔曲线的控制点{P1,P2…P10}则决定了展开过程的轨迹形式。
上述建立天线展开过程中的卫星-天线的耦合动力学控制模型,包括如下步骤:
(1)由拉格朗日乘子法,得到天线的展开过程动力学方程,即:
M ( t ) q ·· + C ( t ) q · + K ( t ) q + C q T λ + B r o t T ω · = F a n t + P a n t - - - ( 4 )
其中M(t)、C(t)、K(t)分别为天线的质量阵、阻尼阵和刚度阵,Cq为约束项,λ为拉格朗日乘子,Brot为天线与卫星的耦合矩阵,q为天线的广义坐标,广义坐标的一阶导数,为广义坐标的二阶导数,ω为卫星体的偏转角速度,为姿态偏转角加速度,Fant为天线的展开驱动力,Pant为天线所受载荷项;
由角动量定理,得到卫星的姿态动力学方程,即:
J T ω · + B r o t T q ·· = T s a t + P s a t - - - ( 5 )
其中JT为未变形时整星的惯量矩阵,Tsat为卫星体的姿态控制力矩,Psat为卫星体所受载荷项;
(2)求解系统耦合动力学方程,即方程4和方程5,得到天线的驱动索运动轨迹l(ti)和卫星的偏转角θ(ti);
(3)计算驱动索运动轨迹与期望的偏差el(ti)=l(ti)-ldesire(ti),以及卫星体偏转角与期望的偏差eθ(ti)=θ(ti)-θdesire(ti);
(4)建立天线和卫星的控制方程,即:
F a n t ( t i ) = Kp l * e l ( t i ) + Ki l * Σ j = 0 i e l ( t j ) + Kd l * ( e θ ( t i ) - e θ ( t i - 1 ) ) - - - ( 6 )
T s a t ( t i ) = Kp θ * e θ ( t i ) + Ki θ * Σ j = 0 i e θ ( t j ) + Kd θ * ( e θ ( t i ) - e θ ( t i - 1 ) ) - - - ( 7 )
求解控制方程(6)、(7),得到天线的驱动控制力以及卫星体的姿态控制力矩;
(5)联立方程(4)~(7),得到展开过程的耦合动力学控制模型,对动力学微分方程(4)、(5)在离散的采样时间上逐步积分,便可得到展开过程中驱动索运动轨迹和驱动力的关系,以及卫星体姿态角和姿态控制力矩的关系。
上述根据卫星本体控制系统的参数设计其控制模型,根据可展天线展开过程的特点设定其控制器参数,包括如下步骤:
(Ⅰ)根据步骤一所设置的初始展开过程轨迹形式和展开时间,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天线和卫星的控制参数设计;
(Ⅱ)根据步骤二所述的的耦合动力学控制模型,利用ADAMS软件计算在天线展开驱动力和卫星姿态控制力矩作用下的天线驱动索运动轨迹和卫星偏转角;
(Ⅲ)得到卫星偏转角和偏转角速度的最大值θmax、ωmax,并计算二者加权归一化后的目标函数值
其中θ0、ω0为卫星抗倾覆的偏转角和偏转角速度的上限;
(Ⅳ)判断卫星偏转角θ和偏转角速度ω是否满足卫星抗倾覆的性能指标(θmax≤θ0,ωmax≤ω0),并且是否满足最小,如满足,则输出结果;如果不满足,转到(Ⅰ),寻找更优的控制参数;
(Ⅴ)输出控制参数的设计结果,作为展开过程轨迹形式和展开时间优化设计的基础;
上述设计展开过程的轨迹形式和展开时间是基于优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ⅰ)根据步骤二所述建立的展开过程耦合动力学控制模型;
(ⅱ)在归一化的展开时间内时,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轨迹形式控制策略的求解,寻找最优的展开过程轨迹形式,并得到满足约束的卫星体偏转角和偏转加速度;
(ⅲ)依据(ⅱ)得到的轨迹形式,在展开过程轨迹形式一定时,基于混合整型优化法,进行展开时间控制策略的求解,寻找最优的展开时间,以此作为下一次轨迹形式寻优的展开时间值,并得到满足约束的卫星体偏转角和偏转加速度;
(ⅳ)根据(ⅱ)和(ⅲ)两次优化得到的卫星体偏转角和偏转角速度的相对误差作为迭代收敛条件,判断是否满足优化方法的终止条件,如满足,即输出结果;如果不满足,转到(ⅱ),继续优化;
(ⅴ)输出最优的展开过程轨迹形式和展开时间;
上述步骤(ⅱ):在归一化的展开时间内时,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轨迹形式控制策略的求解,寻找最优的展开过程轨迹形式,并得到满足约束的卫星体偏转角和偏转加速度,包括如下步骤:
①利用已得到的控制参数,以及优化得到的展开时间,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展开过程轨迹形式的设计;
②依据步骤(ⅰ)中的耦合动力学控制模型,利用ADAMS软件计算在天线展开驱动力和卫星姿态控制力矩作用下的天线驱动索运动轨迹和卫星偏转角;
③得到卫星偏转角和偏转角速度的最大值θmax、ωmax,并计算二者加权归一化后的目标函数值其中θ0、ω0为卫星抗倾覆的偏转角和偏转角速度的上限;
④判断卫星偏转角θ和偏转角速度ω是否满足卫星抗倾覆的性能指标(θmax≤θ0,ωmax≤ω0),并且是否满足最小,如满足,则输出结果;如果不满足,转回步骤三,重新根据卫星本体控制系统的参数设计卫星姿态控制模型,根据可展天线展开过程设定展开过程控制器参数,寻找更优的展开过程轨迹形式;
⑤输出展开时间一定下的展开过程轨迹形式的优化结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基于星-天动力学耦合的可展天线展开过程轨迹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初始展开过程的轨迹形式,设定初始展开时间;
步骤二:建立天线展开过程中的卫星-天线的耦合动力学控制模型;
步骤三:根据卫星本体控制系统的参数设计其控制模型,根据可展天线展开过程设定其控制器参数;
步骤四:设计展开过程的轨迹形式和展开时间;
该发明针对基于星-天动力学耦合分析的周边桁架式可展开天线,克服了在展开过程轨迹设计时不能合理定量地给出展开过程轨迹形式和展开时间的缺点,实现了:1)建立了卫星-天线耦合动力学模型,实现了不同展开轨迹对卫星姿态影响的分析能力;2)基于优化方法,通过分别对展开过程轨迹形式和展开时间的迭代计算,实现了最优的轨迹设计,即满足卫星抗倾覆性能指标约束下的展开时间最小和展开过程轨迹形式最优。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周边桁架式可展天线展开过程的轨迹设计方法的主流程图;
图2“卫星-天线”耦合动力学控制模型的建模过程;
图3控制器参数的设计;
图4展开过程轨迹的优化设计;
图5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法的展开过程轨迹形式的优化设计;
图6基于混合整型优化法的展开时间的优化设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一种如图1所示的基于星-天动力学耦合的可展天线展开过程轨迹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初始展开过程的轨迹形式,设定初始展开时间;
步骤二:建立天线展开过程中的卫星-天线的耦合动力学控制模型;
步骤三:根据卫星本体控制系统的参数设计卫星姿态控制模型,根据可展天线展开过程的特点设定展开过程控制器参数;
步骤四:设计展开过程的轨迹形式和展开时间。
上述展开过程的轨迹形式依据贝塞尔曲线进行规划,贝塞尔曲线是由控制点集合和贝塞尔基函数定义的,贝塞尔曲线的次数由控制点的个数决定,即n+1个控制点可以定义一条n次贝塞尔曲线,如下:
B n ( T ) = Σ i = 0 n P i × B i , n ( T ) 0 ≤ T ≤ 1 - - - ( 1 )
式中,Pi为第i个控制点的坐标,T为归一化时间。
其中,贝塞尔基函数为:
B i , n ( T ) = n ! i ! ( n - i ) ! T i ( 1 - T ) n - i - - - ( 2 )
根据贝塞尔曲线的性质,采用10次贝塞尔曲线定义驱动索的输入轨迹,如下:
L ( t ) = Σ i = 0 10 P i × B i , 10 ( t T f ) 0 ≤ t ≤ T f - - - ( 3 )
式中,Tf为驱动索的规划总时间,贝塞尔曲线的控制点{P1,P2…P10}则决定了展开过程的轨迹形式。
如图2所示,上述建立天线展开过程中的卫星-天线的耦合动力学控制模型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拉格朗日乘子法,得到天线的展开过程动力学方程,即:
M ( t ) q ·· + C ( t ) q · + K ( t ) q + C q T λ + B r o t T ω · = F a n t + P a n t - - - ( 4 )
其中M(t)、C(t)、K(t)分别为天线的质量阵、阻尼阵和刚度阵,Cq为约束项,λ为拉格朗日乘子,Brot为天线与卫星的耦合矩阵,q为天线的广义坐标,广义坐标的一阶导数,为广义坐标的二阶导数,ω为卫星体的偏转角速度,为姿态偏转角加速度,Fant为天线的展开驱动力,Pant为天线所受载荷项;
根据角动量定理,得到卫星的姿态动力学方程,即:
J T ω · + B r o t T q ·· = T s a t + P s a t - - - ( 5 )
其中JT为未变形时整星的惯量矩阵,Tsat为卫星体的姿态控制力矩,Psat为卫星体所受载荷项;
(2)求解系统耦合动力学方程,即是方程4和方程5,得到天线的驱动索运动轨迹l(ti)和卫星的偏转角θ(ti);
(3)计算驱动索运动轨迹与期望的偏差el(ti)=l(ti)-ldesire(ti),以及卫星体偏转角与期望的偏差eθ(ti)=θ(ti)-θdesire(ti);
(4)建立天线和卫星的控制方程,即:
F a n t ( t i ) = Kp l * e l ( t i ) + Ki l * Σ j = 0 i e l ( t j ) + Kd l * ( e θ ( t i ) - e θ ( t i - 1 ) ) - - - ( 6 )
T s a t ( t i ) = Kp θ * e θ ( t i ) + Ki θ * Σ j = 0 i e θ ( t j ) + Kd θ * ( e θ ( t i ) - e θ ( t i - 1 ) ) - - - ( 7 )
求解控制方程(6)、(7),得到天线的驱动控制力以及卫星体的姿态控制力矩;
(5)联立方程(4)~(7),得到展开过程的耦合动力学控制模型,对动力学微分方程(4)、(5)在离散的采样时间上逐步积分,便可得到展开过程中驱动索运动轨迹和驱动力的关系,以及卫星体姿态角和姿态控制力矩的关系。
上述根据卫星本体控制系统的参数设计其控制模型,如图3所示,根据可展天线展开过程的特点设定其控制器参数包括如下步骤:
(Ⅰ)根据上述设置的初始展开过程轨迹形式和展开时间,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天线和卫星的控制参数设计;
(Ⅱ)根据所述的耦合动力学控制模型,利用ADAMS软件计算在天线展开驱动力和卫星姿态控制力矩作用下的天线驱动索运动轨迹和卫星偏转角;
(Ⅲ)得到卫星偏转角和偏转角速度的最大值θmax、ωmax,并计算二者加权归一化后的目标函数值其中θ0、ω0为卫星抗倾覆的偏转角和偏转角速度的上限;
(Ⅳ)判断卫星偏转角θ和偏转角速度ω是否满足卫星抗倾覆的性能指标(θmax≤θ0,ωmax≤ω0),并且是否满足最小,如满足,则输出结果;如果不满足,转到步骤(Ⅰ),寻找更优的控制参数;
(Ⅴ)输出控制参数的设计结果,作为展开过程轨迹形式和展开时间优化设计的基础;
如图4所示,上述基于优化的方法,设计展开过程的轨迹形式和展开时间包括如下步骤:
(ⅰ)依据上述建立展开过程的耦合动力学控制模型;
(ⅱ)在归一化的展开时间内时,如图5所示,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轨迹形式控制策略的求解,寻找最优的展开过程轨迹形式,并得到满足约束的卫星体偏转角和偏转加速度;
(ⅲ)依据上述(ⅱ)得到的轨迹形式,在展开过程轨迹形式一定时,基于混合整型优化法,进行展开时间控制策略的求解,寻找最优的展开时间,以此作为下一次轨迹形式寻优的展开时间值,并得到满足约束的卫星体偏转角和偏转加速度;
(ⅳ)根据(ⅱ)和(ⅲ)两次优化得到的卫星体偏转角和偏转角速度的相对误差作为迭代收敛条件,判断是否满足优化方法的终止条件,如满足,即输出结果;如果不满足,转到(ⅱ),继续优化;
(ⅴ)输出最优的展开过程轨迹形式和展开时间。
如图6所示,上述归一化的展开时间内时,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轨迹形式控制策略的求解,寻找最优的展开过程轨迹形式,并得到满足约束的卫星体偏转角和偏转加速度包括如下步骤:
①利用上述得到的控制参数,以及优化得到的展开时间,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展开过程轨迹形式的设计;
②根据上述耦合动力学控制模型,利用ADAMS软件计算在天线展开驱动力和卫星姿态控制力矩作用下的天线驱动索运动轨迹和卫星偏转角;
③得到卫星偏转角和偏转角速度的最大值θmax、ωmax,并计算二者加权归一化后的目标函数值其中θ0、ω0为卫星抗倾覆的偏转角和偏转角速度的上限;
④判断卫星偏转角θ和偏转角速度ω是否满足卫星抗倾覆的性能指标(θmax≤θ0,ωmax≤ω0),并且是否满足最小,如满足,则输出结果;如果不满足,转回到步骤302,重新根据卫星本体控制系统的参数设计卫星姿态控制模型,根据可展天线展开过程设定展开过程控制器参数,寻找更优的展开过程轨迹形式;
⑤输出展开时间一定下的展开过程轨迹形式的优化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一些方法:拉格朗日乘子法、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法、优化的方法以及ADAMS软件均为现有成熟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很容易理解,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关于这些方法的原理以及具体的计算过程,不做详细的说明。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基于星-天动力学耦合的可展天线展开过程轨迹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初始展开过程的轨迹形式,设定初始展开时间;
步骤二:建立天线展开过程中的卫星-天线的耦合动力学控制模型;
步骤三:根据卫星本体控制系统的参数设计卫星姿态控制模型,根据可展天线展开过程设定展开过程控制器参数;
步骤四:设计展开过程的轨迹形式和展开时间;
所述展开过程的轨迹形式依据贝塞尔曲线进行规划,即n+1个控制点可以定义一条n次贝塞尔曲线,如下:
式中,Pi为第i个控制点的坐标,T为归一化时间,
其中,贝塞尔基函数为:
依据贝塞尔曲线的性质,采用10次贝塞尔曲线定义驱动索的输入轨迹L(t),如下:
式中,Tf为驱动索的规划总时间,贝塞尔曲线的控制点{P1,P2…P10}则决定了展开过程的轨迹形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星-天动力学耦合的可展天线展开过程轨 迹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天线展开过程中的卫星-天线的耦合动力学控制模型,包括如下步骤:
(1)由拉格朗日乘子法,得到天线的展开过程动力学方程,即:
其中M(t)、C(t)、K(t)分别为天线的质量阵、阻尼阵和刚度阵,Cq为约束项,λ为拉格朗日乘子,Brot为天线与卫星的耦合矩阵,q为天线的广义坐标,广义坐标的一阶导数,为广义坐标的二阶导数,ω为卫星体的偏转角速度,为姿态偏转角加速度,Fant为天线的展开驱动力,Pant为天线所受载荷项;
由角动量定理,得到卫星的姿态动力学方程,即:
其中JT为未变形时整星的惯量矩阵,Tsat为卫星体的姿态控制力矩,Psat为卫星体所受载荷项;
(2)求解系统耦合动力学方程,即方程4和方程5,得到天线的驱动索运动轨迹l(ti)和卫星的偏转角θ(ti);
(3)计算驱动索运动轨迹与期望的偏差el(ti)=l(ti)-ldesire(ti),以及卫星体偏转角与期望的偏差eθ(ti)=θ(ti)-θdesire(ti);
(4)建立天线和卫星的控制方程,即:
求解控制方程(6)、(7),得到天线的驱动控制力以及卫星体的姿态控制力矩;
(5)联立方程(4)~(7),得到展开过程的耦合动力学控制模型,对动力学微分方程(4)、(5)在离散的采样时间上逐步积分,便可得到展开过程中驱动索运动轨迹和驱动力的关系,以及卫星体姿态角和姿态控制力矩的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星-天动力学耦合的可展天线展开过程轨迹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卫星本体控制系统的参数设计其控制模型,根据可展天线展开过程的特点设定其控制器参数,包括如下步骤:
(Ⅰ)根据步骤一所设置的初始展开过程轨迹形式和展开时间,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天线和卫星的控制参数设计;
(Ⅱ)根据步骤二所述的的耦合动力学控制模型,利用ADAMS软件计算在天线展开驱动力和卫星姿态控制力矩作用下的天线驱动索运动轨迹和卫星偏转角;
(Ⅲ)得到卫星偏转角和偏转角速度的最大值θmax、ωmax,并计算二者加权归一化后的目标函数值
其中θ0、ω0为卫星抗倾覆的偏转角和偏转角速度的上限;
(Ⅳ)判断卫星偏转角θ和偏转角速度ω是否满足卫星抗倾覆的性能指标(θmax≤θ0,ωmax≤ω0),并且是否满足最小, 如满足,则输出结果;如果不满足,转到(Ⅰ),寻找更优的控制参数;
(Ⅴ)输出控制参数的设计结果,作为展开过程轨迹形式和展开时间优化设计的基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星-天动力学耦合的可展天线展开过程轨迹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展开过程的轨迹形式和展开时间是基于优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ⅰ)根据步骤二所述建立的展开过程耦合动力学控制模型;
(ⅱ)在归一化的展开时间内时,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轨迹形式控制策略的求解,寻找最优的展开过程轨迹形式,并得到满足约束的卫星体偏转角和偏转加速度;
(ⅲ)依据(ⅱ)得到的轨迹形式,在展开过程轨迹形式一定时,基于混合整型优化法,进行展开时间控制策略的求解,寻找最优的展开时间,以此作为下一次轨迹形式寻优的展开时间值,并得到满足约束的卫星体偏转角和偏转加速度;
(ⅳ)根据(ⅱ)和(ⅲ)两次优化得到的卫星体偏转角和偏转角速度的相对误差作为迭代收敛条件,判断是否满足优化方法的终止条件,如满足,即输出结果;如果不满足,转到(ⅱ),继续优化;
(ⅴ)输出最优的展开过程轨迹形式和展开时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星-天动力学耦合的可展天线展开过程轨迹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ⅱ):在归一化的展开时间内时,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轨迹形式控制策略的求解,寻找最优 的展开过程轨迹形式,并得到满足约束的卫星体偏转角和偏转加速度,包括如下步骤:
①利用已得到的控制参数,以及优化得到的展开时间,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展开过程轨迹形式的设计;
②依据步骤(ⅰ)中的耦合动力学控制模型,利用ADAMS软件计算在天线展开驱动力和卫星姿态控制力矩作用下的天线驱动索运动轨迹和卫星偏转角;
③得到卫星偏转角和偏转角速度的最大值θmax、ωmax,并计算二者加权归一化后的目标函数值其中θ0、ω0为卫星抗倾覆的偏转角和偏转角速度的上限;
④判断卫星偏转角θ和偏转角速度ω是否满足卫星抗倾覆的性能指标即:θmax≤θ0,ωmax≤ω0,并且是否满足最小,如满足,则输出结果;如果不满足,转回步骤三,重新根据卫星本体控制系统的参数设计卫星姿态控制模型,根据可展天线展开过程设定展开过程控制器参数,寻找更优的展开过程轨迹形式;
⑤输出展开时间一定下的展开过程轨迹形式的优化结果。
CN201410362584.7A 2014-07-28 2014-07-28 基于星-天动力学耦合的可展天线展开过程轨迹设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228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62584.7A CN104122899B (zh) 2014-07-28 2014-07-28 基于星-天动力学耦合的可展天线展开过程轨迹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62584.7A CN104122899B (zh) 2014-07-28 2014-07-28 基于星-天动力学耦合的可展天线展开过程轨迹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2899A CN104122899A (zh) 2014-10-29
CN104122899B true CN104122899B (zh) 2016-08-24

Family

ID=51768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6258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22899B (zh) 2014-07-28 2014-07-28 基于星-天动力学耦合的可展天线展开过程轨迹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228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4939B (zh) * 2017-01-17 2020-03-1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能量角度的可展开天线展开驱动力分析方法
CN108446457B (zh) * 2018-02-28 2022-03-04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卫星星架系统动力学响应分析方法和系统
CN108984840B (zh) * 2018-06-15 2023-04-14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环型天线展开过程竖杆等效卫星姿态运动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10007682B (zh) * 2019-02-02 2022-02-01 曲阜师范大学 基于输入输出量化的飞行器姿态输出反馈控制方法及系统、控制器和控制方法
CN114357639A (zh) * 2021-12-14 2022-04-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太空高刚度大机动桁架天线及其设计方法
CN114580224B (zh) * 2022-05-09 2022-07-05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一种分布式气动融合轨道耦合姿态摄动分析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3548A (zh) * 2009-09-08 2011-04-13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星载可动天线的展开机构构型方法
CN103700920A (zh) * 2012-09-27 2014-04-02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航天飞行器平面天线拼接式展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3548A (zh) * 2009-09-08 2011-04-13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星载可动天线的展开机构构型方法
CN103700920A (zh) * 2012-09-27 2014-04-02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航天飞行器平面天线拼接式展开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self-deploying and self-stabilizing helical antenna for small satellites";J. Block等;《Acta Astronautica》;20160630(第86期);第88–94页 *
"Composite materials in flexible multibody systems";Neto M A等;《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61231(第195期);第6860-6873页 *
"周边桁架式可展开天线展开分析与控制";齐朝晖 等;《宇航学报》;20140131;第35卷(第1期);第61-68页 *
"大型网架式可展开空间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胡海岩 等;《力学进展》;20131231(第4期);第390-414页 *
"星载大型天线展开过程柔性耦合动力学综合建模研究";曹丽 等;《全国结构振动与动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1231;第300-310页 *
"空间可展开天线展开过程轨迹与控制系统集成设计";张逸群 等;《机械工程学报》;20110531;第47卷(第9期);第21-2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2899A (zh) 2014-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2899B (zh) 基于星-天动力学耦合的可展天线展开过程轨迹设计方法
Joshi et al. Comparison of morphing wing stategies based upon aircraft performance impacts
CN104899365A (zh) 一种可减小气动干扰不利影响的直升机气动布局优化方法
Zang et al. Overview of the nasa entry, descent and landing systems analysis stud
Rea et al. A comparison of two Orion skip entry guidance algorithms
CN108108524A (zh) 一种单发夹角式火箭助推发射无人机起飞阶段的仿真方法
Hanson et al. Advanced guidance and control methods for reusable launch vehicles: test results
CN106444836A (zh) 一种无控探空火箭抗干扰设计方法
Lockwood Neptune aerocapture systems analysis
Garcia et al. Co-optimization of mid lift to drag vehicle concepts for mars atmospheric entry
Zhang et al. A simplified model for fast analysis of the deployment dynamics of tethered-net in space
Finistauri et al. Discretization Meth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Modular Morphing Wing
CN104462810B (zh) 一种适用于轮控卫星姿态机动与跟踪控制的sdre参数调节方法
Zang et al. Overview of the NASA entry, descent and landing systems analysis studies for large robotic-class missions
Dadd et al. Comparison of two kite force models with experiment
CN107480347A (zh) 一种分离体散布特性预示方法
Mantri et al. Parametric study of deployment of tethered satellite systems
CN106295218B (zh) 一种快速确定能量最优拦截预测命中点的数值优化方法
Brezillon et al. Aerodynamic inverse design framework using discrete adjoint method
CN107688351A (zh) 一种航天器两脉冲相对悬停方法
CN105905319B (zh) 一种包含不确定项的空间可机动飞网释放及展开控制方法
CN108629090A (zh) 一种用于设计返回舱气动外形的方法
Akhtar et al. Simulation-based optimization strategy for liquid fueled multi-stage space launch vehicle
Yue Chaotic attitude and reorientation maneuver for completely liquid-filled spacecraft with flexible appendage
Toussaint et al. Flight dynamic modeling of the PBO parafoil using sparse preliminary flight test d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