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21719B - 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21719B
CN104121719B CN201310149117.1A CN201310149117A CN104121719B CN 104121719 B CN104121719 B CN 104121719B CN 201310149117 A CN201310149117 A CN 201310149117A CN 104121719 B CN104121719 B CN 1041217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cool
outlet
import
flash evaporation
restric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491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21719A (zh
Inventor
吴迎文
梁祥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3101491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217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21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1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21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17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过冷装置、主路节流元件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过冷装置、所述主路节流元件和所述蒸发器通过管道连接构成主回路,所述过冷装置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过冷装置单元和第二过冷装置单元,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具有第一辅路出口,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具有第二辅路出口,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喷射器,该喷射器与所述第一辅路出口、所述第二辅路出口和所述主回路通过管道连接构成辅回路。本发明的制冷系统不仅提高了压缩机补气量,同时对蒸发器进口制冷剂进行过冷,提高了系统制冷量及制冷能效比;而且,采用喷射器驱动辅助机械过冷循环,系统运行简单且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泵或制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系统具有节能环保优点,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使用,但由于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室外环境温度很低,制热量迅速衰减,且系统可靠性降低,无法满足冬季采暖的需求,采用两级压缩热泵系统可有效提高低温制热量,从而改善热泵系统在低温条件下运行性能。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下面两种方法提高双级压缩系统的制热量:
第一种方法是热电方法,其原理是在第一级节流之后和闪发器之间或闪发器表面增加一电加热模块,闪发器内制冷剂焓值增加引起制冷剂干度相应增加,从而闪发器补气量增加使得系统制热量增加。
另一种方法是在现有双级压缩系统中额外增加一辅助机械过冷系统,其原理是基于辅助机械过冷系统的冷凝器类似于热电模块的功能,对第一级节流之后的闪发器进行加热,提高系统补气量,辅助机械过冷系统的蒸发器对闪发器出口的饱和液态制冷剂进行冷却,降低蒸发器入口焓值从而提高双级压缩系统制冷量。
由于电加热模块直接消耗的是电源,系统能效较低;而若采用辅助机械过冷方法相当于额外增加一套制冷系统,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其既能提高压缩机补气量从而增加系统制热量,又能对蒸发器进口制冷剂进行过冷,提高系统制冷量及制冷能效比,而且系统运行简单且成本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过冷装置、主路节流元件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为单级压缩机或具有补气口的双级压缩机,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过冷装置、所述主路节流元件和所述蒸发器通过管道连接构成主回路,所述过冷装置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过冷装置单元和第二过冷装置单元,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具有第一辅路出口,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具有第二辅路出口,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喷射器,该喷射器与所述第一辅路出口、所述第二辅路出口和所述主回路通过管道连接构成辅回路;所述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通过所述喷射器的喷嘴引射所述第二辅路出口排出的低压制冷剂,再进入所述单级压缩机的吸气口或者所述双级压缩机的补气口;或者所述第一辅路出口排出的高压制冷剂通过所述喷射器的喷嘴引射所述第二辅路出口排出的低压制冷剂,再进入所述单级压缩机的吸气口或者所述双级压缩机的补气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射器的进口通过管道与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到所述冷凝器的进口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喷射器的出口和所述第一辅路出口均通过管道与所述单级压缩机的吸气口或者所述双级压缩机的补气口连接,或者所述喷射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过冷装置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辅路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单级压缩机的吸气口或者所述双级压缩机的补气口连接,所述喷射器的引射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辅路出口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包括第一闪发器和第一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一闪发器的进口经所述第一过冷节流元件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一闪发器的气体出口为所述第一辅路出口;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包括第二闪发器和第二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二闪发器的进口经所述第二过冷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一闪发器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第二闪发器的液体出口与所述主路节流元件连接,所述第二闪发器的气体出口为所述第二辅路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具有高温通道和低温通道的第一过热冷凝器和第一过热节流元件,所述第一闪发器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所述第一过热冷凝器的低温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一过冷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一闪发器的第一进口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喷射器的出口经所述第一过热冷凝器的高温通道和所述第一过热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一闪发器的第二进口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包括第三闪发器和第三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三闪发器的进口经所述第三过冷节流元件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三闪发器的气体出口为所述第一辅路出口;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包括具有高温通道和低温通道的第一过冷蒸发器和第四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一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与所述第三闪发器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第一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出口与所述主路节流元件连接,所述第一过冷蒸发器的低温通道的进口经所述第四过冷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三闪发器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第一过冷蒸发器的低温通道的出口为所述第二辅路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具有高温通道和低温通道的第二过热冷凝器和第二过热节流元件,所述第三闪发器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所述第二过热冷凝器的低温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三过冷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三闪发器的第一进口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喷射器的出口经所述第二过热冷凝器的高温通道和所述第二过热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三闪发器的第二进口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包括具有高温通道和低温通道的第二过冷蒸发器和第五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二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过冷蒸发器的低温通道的进口经所述第五过冷节流元件与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到所述第二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第二过冷蒸发器的低温通道的出口为所述第一辅路出口;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包括具有高温通道和低温通道的第三过冷蒸发器和第六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三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与所述第二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三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出口与所述主路节流元件连接,所述第三过冷蒸发器的低温通道的进口经所述第六过冷节流元件与从所述第二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出口到所述第三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第三过冷蒸发器的低温通道的出口为所述第二辅路出口;所述喷射器的出口和所述第一辅路出口均通过管道与所述单级压缩机的吸气口或者所述双级压缩机的补气口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包括具有高温通道和低温通道的第四过冷蒸发器和第九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四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第四过冷蒸发器的低温通道的进口经所述第九过冷节流元件与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到所述第四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第四过冷蒸发器的低温通道的出口为所述第一辅路出口;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包括第四闪发器和第十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四闪发器的气液进口经所述第十过冷节流元件与所述第四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出口连接,所述第四闪发器的液体出口与所述主路节流元件连接,所述第四闪发器的气体出口为所述第二辅路出口;所述喷射器的出口和所述第一辅路出口均通过管道与所述单级压缩机的吸气口或者所述双级压缩机的补气口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射器的进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辅路出口连接,所述喷射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单级压缩机的吸气口或者所述双级压缩机的补气口连接,所述喷射器的引射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辅路出口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包括第五闪发器和第十一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五闪发器的进口经所述第十一过冷节流元件与所述冷凝器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第五闪发器的气体出口为所述第一辅路出口;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包括第六闪发器和第十二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六闪发器的进口经所述第十二过冷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五闪发器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第六闪发器的液体出口与所述主路节流元件连接,所述第六闪发器的气体出口为所述第二辅路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冷装置还包括串联在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与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之间的管路上的第三过冷装置单元,所述第三过冷装置单元具有第三辅路出口,该第三辅路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单级压缩机的吸气口或者所述双级压缩机的补气口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过冷装置单元包括第七闪发器和第十三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七闪发器的进口经所述第十三过冷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五闪发器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第七闪发器的液体出口与所述第十二过冷节流元件连接,所述第七闪发器的气体出口为所述第三辅路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包括第八闪发器和第十四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八闪发器的进口经所述第十四过冷节流元件与所述冷凝器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第八闪发器的气体出口为所述第一辅路出口;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包括具有高温通道和低温通道的第五过冷蒸发器和第十五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五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与所述第八闪发器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第五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出口与所述主路节流元件连接,所述第五过冷蒸发器的低温通道的进口经所述第十五过冷节流元件与从所述第八闪发器的液体出口到所述第五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第五过冷蒸发器的低温通道的出口为所述第二辅路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系统包括两个以上的所述过冷装置、与所述过冷装置数量相等的所述喷射器和与所述过冷装置数量相等的所述压缩机,每个所述喷射器的进口通过管道与对应的所述过冷装置的所述第一辅路出口连接,每个所述喷射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对应的所述单级压缩机的吸气口或者所述双级压缩机的补气口连接,每个所述喷射器的引射口通过管道与对应的所述过冷装置的所述第二辅路出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制冷系统不仅提高了压缩机补气量从而增加系统制热量,同时对蒸发器进口制冷剂进行过冷,提高了蒸发器进出口比焓差,从而提高了系统制冷量及制冷能效比;而且,采用喷射器驱动辅助机械过冷循环,系统运行简单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制冷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制冷系统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制冷系统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制冷系统的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制冷系统的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的制冷系统的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中的制冷系统的原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八中的制冷系统的原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九中的制冷系统的原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中的制冷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制冷系统由主回路和辅回路组成,其中,主回路包括压缩机101、冷凝器102、过冷装置、主路节流元件109和蒸发器105,本实施例中的压缩机为具有补气口的双级压缩机,所述过冷装置用于对冷凝器102冷却后的制冷剂进行过冷却,其包括相互串联的具有第一辅路出口103a的第一过冷装置单元A和具有第二辅路出口104a的第二过冷装置单元B。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过冷装置单元A包括第一闪发器103和第一过冷节流元件107,所述第一闪发器103的进口经所述第一过冷节流元件107与所述冷凝器102的出口连接,第一闪发器103的气体出口为所述第一辅路出口103a;第二过冷装置单元B包括第二闪发器104和第二过冷节流元件108,所述第二闪发器104的进口经所述第二过冷节流元件108与所述第一闪发器103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第二闪发器104的液体出口与所述主路节流元件109连接,所述第二闪发器104的气体出口为所述第二辅路出口104a。从压缩机10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冷凝器102冷凝形成的过冷液态制冷剂经第一过冷节流元件107节流进入第一闪发器103,第一闪发器103出来的饱和液态制冷剂继续经第二过冷节流元件108节流进入第二闪发器104,从第二闪发器104出来的饱和液态制冷剂经主路节流元件109节流进入蒸发器105形成的低温低压过热制冷剂被压缩机101吸入。
辅回路包括喷射器106,所述喷射器106的进口通过管道与从所述压缩机101的排气口到所述冷凝器102的进口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喷射器106的出口和所述第一辅路出口103a均通过管道与所述双级压缩机101的补气口连接,所述喷射器106的引射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辅路出口104a连接。所述压缩机101排出的高压制冷剂通过所述喷射器106的喷嘴加速降压,引射所述第二闪发器104的第二辅路出口104a排出的低压制冷剂,两股流体混合之后减速升压到中温中压气态制冷剂,与第一闪发器103的第一辅路出口103a的饱和气态制冷剂混合进入压缩机101补气口。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的制冷系统,不仅提高了压缩机101补气量从而增加系统制热量,同时对蒸发器105进口制冷剂进行过冷,提高了蒸发器105进出口比焓差,从而提高了系统制冷量及制冷能效比;而且,采用喷射器驱动辅助机械过冷循环,系统运行简单且成本较低。
当然,所述喷射器106的出口也可以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闪发器103的进口连接(如图1中虚线所示),所述第一闪发器103的第一辅路出口103a通过管道与所述双级压缩机101的补气口连接。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具有高温通道和低温通道的第一过热冷凝器110和第一过热节流元件111,所述第一过热冷凝器110的低温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一过冷节流元件107与所述第一闪发器103的第一进口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喷射器106的出口经所述第一过热冷凝器110的高温通道和所述第一过热节流元件111与所述第一闪发器103的第二进口连接。
第一过热冷凝器110实现了过热功能,使第一闪发器103干度增加从而有效地提高第一闪发器103的补气量。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需要控制喷射器106出口的中温中压制冷剂压力高于第一过冷节流元件107之后两相制冷剂压力,从而保证第一过热冷凝器110的加热功能。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A包括第三闪发器203和第三过冷节流元件207,所述第三闪发器203的进口经所述第三过冷节流元件207与所述冷凝器102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三闪发器203的气体出口为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A的第一辅路出口203a;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B包括具有高温通道和低温通道的第一过冷蒸发器204和第四过冷节流元件208,所述第一过冷蒸发器204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与所述第三闪发器203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第一过冷蒸发器204的高温通道的出口与所述主路节流元件109连接,所述第一过冷蒸发器204的低温通道的进口经所述第四过冷节流元件208与所述第三闪发器203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第一过冷蒸发器204的低温通道的出口为第二过冷装置单元B的第二辅路出口204a。
从压缩机10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分成两路,其中主路经冷凝器102冷凝之后形成的过冷液态制冷剂经第三过冷节流元件207节流,形成具有一定干度的两相制冷剂经第三闪发器203气液分离,其中主路的部分饱和液态制冷剂经第一过冷蒸发器204过冷再经主路节流元件109节流进入蒸发器105蒸发,形成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被压缩机101吸入;辅路经喷射器106的喷嘴加速降压,引射所述第一过冷蒸发器204的第二辅路出口204a排出的低压制冷剂,两股流体混合之后减速升压到中温中压气态制冷剂,与第三闪发器203的第一辅路出口203a的饱和气态制冷剂混合进入压缩机101补气口。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三不同的是,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具有高温通道和低温通道的第二过热冷凝器210和第二过热节流元件211,所述第二过热冷凝器210的低温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三过冷节流元件207与所述第三闪发器203的第一进口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喷射器106的出口经所述第二过热冷凝器210的高温通道和所述第二过热节流元件211与所述第三闪发器203的第二进口连接。第二过热冷凝器210实现了过热功能,使第三闪发器203干度增加从而有效地提高第三闪发器203的补气量。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A包括具有高温通道和低温通道的第二过冷蒸发器303和第五过冷节流元件307,所述第二过冷蒸发器303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102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过冷蒸发器303的低温通道的进口经所述第五过冷节流元件307与从所述冷凝器102的出口到所述第二过冷蒸发器303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第二过冷蒸发器303的低温通道的出口为第一过冷装置单元A的第一辅路出口303a;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B包括具有高温通道和低温通道的第三过冷蒸发器304和第六过冷节流元件308,所述第三过冷蒸发器304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与所述第二过冷蒸发器303的高温通道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三过冷蒸发器304的高温通道的出口与所述主路节流元件109连接,所述第三过冷蒸发器304的低温通道的进口经所述第六过冷节流元件308与从所述第二过冷蒸发器303的高温通道的出口到所述第三过冷蒸发器304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第三过冷蒸发器304的低温通道的出口为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B的第二辅路出口304a。所述喷射器106的出口和所述第一辅路出口303a均通过管道与所述双级压缩机101的补气口连接。从压缩机10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第二过冷蒸发器303和第三过冷蒸发器304过冷再经主路过冷节流109元件节流进入蒸发器105蒸发,形成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被压缩机101吸入。
实施例六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A包括具有高温通道和低温通道的第四过冷蒸发器403和第九过冷节流元件407,所述第四过冷蒸发器403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102的出口连接,所述第四过冷蒸发器403的低温通道的进口经所述第九过冷节流元件407与从所述冷凝器102的出口到所述第四过冷蒸发器403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第四过冷蒸发器403的低温通道的出口为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A的第一辅路出口403a;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B包括第四闪发器404和第十过冷节流元件408,所述第四闪发器404的气液进口经所述第十过冷节流元件408与所述第四过冷蒸发器403的高温通道的出口连接,所述第四闪发器404的液体出口与所述主路节流元件109连接,所述第四闪发器404的气体出口为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B的第二辅路出口404a。所述喷射器106的出口和所述第一辅路出口403a均通过管道与双级压缩机101的补气口连接。
实施例七
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A包括第五闪发器503和第十一过冷节流元件507,所述第五闪发器503的进口经所述第十一过冷节流元件507与所述冷凝器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第五闪发器503的气体出口为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A的第一辅路出口503a;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B包括第六闪发器504和第十二过冷节流元件508,所述第六闪发器504的进口经所述第十二过冷节流元件508与所述第五闪发器503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第六闪发器504的液体出口与所述主路节流元件109连接,所述第六闪发器504的气体出口为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B的第二辅路出口504a。所述喷射器106的进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辅路出口503a连接,所述喷射器106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单级压缩机101的吸气口连接,所述喷射器106的引射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辅路出口504a连接。
从压缩机10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冷凝器102冷凝形成的过冷液态制冷剂经第十一过冷节流元件507节流进入第五闪发器503,其中饱和气态制冷剂作为喷射器106主流体,饱和液态制冷剂继续经第十二过冷节流元件508节流进入第六闪发器504,其中饱和气态制冷剂作为喷射器106引射流体被主流体引射,两股流体在扩压室减速升压从喷射器106出来被压缩机101吸入。从第六闪发器504出来的饱和液态制冷剂经主路节流元件109节流进入蒸发器105形成的低温低压过热制冷剂被压缩机101吸入。
实施例八
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七不同的是,所述过冷装置还包括串联在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A和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B之间的管路上的具有第三辅路出口的第三过冷装置单元C。本实施例中的第三过冷装置单元C包括第七闪发器510和第十三过冷节流元件511,所述第七闪发器510的进口经所述第十三过冷节流元件511与所述第五闪发器503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第七闪发器510的液体出口与所述第十二过冷节流元件508连接,所述第七闪发器510的气体出口为所述第三过冷装置单元C的第三辅路出口510a。
从压缩机10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冷凝器102冷凝形成的过冷液态制冷剂经第十一过冷节流元件507节流进入第五闪发器503,其中饱和气态制冷剂作为喷射器106主流体,液态制冷剂继续经第十三过冷节流元件511节流之后进入所述第七闪发器510中,形成的中温中压饱和气态制冷剂进入压缩补气口,分离的液态制冷剂经第十二过冷节流元件508节流形成低温低压气液两相制冷剂,其中气态制冷剂作为引射流体与主流体经主喷嘴加速降压混合之后再减速升压,从扩压喷嘴出口流出再进入压缩机101补气口。从第六闪发器504出来的液态制冷剂经主路节流元件109再进入蒸发器105形成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被压缩机101吸入。
实施例九
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七不同的是,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A包括第八闪发器603和第十四过冷节流元件607,所述第八闪发器603的进口经所述第十四过冷节流元件607与所述冷凝器102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第八闪发器603的气体出口为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A的第一辅路出口603a;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B包括具有高温通道和低温通道的第五过冷蒸发器604和第十五过冷节流元件608,所述第五过冷蒸发器604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与所述第八闪发器603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第五过冷蒸发器604的高温通道的出口与所述主路节流元件109连接,所述第五过冷蒸发器604的低温通道的进口经所述第十五过冷节流元件608与从所述第八闪发器603的液体出口到所述第五过冷蒸发器604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第五过冷蒸发器604的低温通道的出口为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B的第二辅路出口604a。
实施例十
如图10所示,与实施例七不同的是,所述制冷系统包括两个以上的所述过冷装置、与所述过冷装置数量相等的所述喷射器106和与所述过冷装置数量相等的所述压缩机101,每个所述喷射器106的进口通过管道与对应的所述过冷装置的所述第一辅路出口503a连接,每个所述喷射器106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对应的所述单级压缩机101的吸气口,每个所述喷射器106的引射口通过管道与对应的所述过冷装置的第二辅路出口504a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制冷系统,采用多级节流方式,饱和液态制冷剂焓值进一步降低,实现了多级节流过冷却功能,系统性能进一步提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过冷装置、主路节流元件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为单级压缩机或具有补气口的双级压缩机,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过冷装置、所述主路节流元件和所述蒸发器通过管道连接构成主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冷装置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过冷装置单元和第二过冷装置单元,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具有第一辅路出口,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具有第二辅路出口,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喷射器,该喷射器与所述第一辅路出口、所述第二辅路出口和所述主回路通过管道连接构成辅回路;所述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通过所述喷射器的喷嘴引射所述第二辅路出口排出的低压制冷剂,再进入所述单级压缩机的吸气口或者所述双级压缩机的补气口;或者所述第一辅路出口排出的高压制冷剂通过所述喷射器的喷嘴引射所述第二辅路出口排出的低压制冷剂,再进入所述单级压缩机的吸气口或者所述双级压缩机的补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器的进口通过管道与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到所述冷凝器的进口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喷射器的出口和所述第一辅路出口均通过管道与所述单级压缩机的吸气口或者所述双级压缩机的补气口连接,或者所述喷射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过冷装置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辅路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单级压缩机的吸气口或者所述双级压缩机的补气口连接,所述喷射器的引射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辅路出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包括第一闪发器和第一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一闪发器的进口经所述第一过冷节流元件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一闪发器的气体出口为所述第一辅路出口;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包括第二闪发器和第二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二闪发器的进口经所述第二过冷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一闪发器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第二闪发器的液体出口与所述主路节流元件连接,所述第二闪发器的气体出口为所述第二辅路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具有高温通道和低温通道的第一过热冷凝器和第一过热节流元件,所述第一闪发器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所述第一过热冷凝器的低温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一过冷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一闪发器的第一进口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喷射器的出口经所述第一过热冷凝器的高温通道和所述第一过热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一闪发器的第二进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包括第三闪发器和第三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三闪发器的进口经所述第三过冷节流元件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三闪发器的气体出口为所述第一辅路出口;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包括具有高温通道和低温通道的第一过冷蒸发器和第四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一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与所述第三闪发器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第一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出口与所述主路节流元件连接,所述第一过冷蒸发器的低温通道的进口经所述第四过冷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三闪发器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第一过冷蒸发器的低温通道的出口为所述第二辅路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具有高温通道和低温通道的第二过热冷凝器和第二过热节流元件,所述第三闪发器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所述第二过热冷凝器的低温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三过冷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三闪发器的第一进口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喷射器的出口经所述第二过热冷凝器的高温通道和所述第二过热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三闪发器的第二进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包括具有高温通道和低温通道的第二过冷蒸发器和第五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二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过冷蒸发器的低温通道的进口经所述第五过冷节流元件与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到所述第二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第二过冷蒸发器的低温通道的出口为所述第一辅路出口;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包括具有高温通道和低温通道的第三过冷蒸发器和第六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三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与所述第二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三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出口与所述主路节流元件连接,所述第三过冷蒸发器的低温通道的进口经所述第六过冷节流元件与从所述第二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出口到所述第三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第三过冷蒸发器的低温通道的出口为所述第二辅路出口;所述喷射器的出口和所述第一辅路出口均通过管道与所述单级压缩机的吸气口或者所述双级压缩机的补气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包括具有高温通道和低温通道的第四过冷蒸发器和第九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四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第四过冷蒸发器的低温通道的进口经所述第九过冷节流元件与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到所述第四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第四过冷蒸发器的低温通道的出口为所述第一辅路出口;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包括第四闪发器和第十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四闪发器的气液进口经所述第十过冷节流元件与所述第四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出口连接,所述第四闪发器的液体出口与所述主路节流元件连接,所述第四闪发器的气体出口为所述第二辅路出口;所述喷射器的出口和所述第一辅路出口均通过管道与所述单级压缩机的吸气口或者所述双级压缩机的补气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器的进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辅路出口连接,所述喷射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单级压缩机的吸气口或者所述双级压缩机的补气口连接,所述喷射器的引射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辅路出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包括第五闪发器和第十一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五闪发器的进口经所述第十一过冷节流元件与所述冷凝器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第五闪发器的气体出口为所述第一辅路出口;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包括第六闪发器和第十二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六闪发器的进口经所述第十二过冷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五闪发器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第六闪发器的液体出口与所述主路节流元件连接,所述第六闪发器的气体出口为所述第二辅路出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冷装置还包括串联在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与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之间的管路上的第三过冷装置单元,所述第三过冷装置单元具有第三辅路出口,该第三辅路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单级压缩机的吸气口或者所述双级压缩机的补气口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过冷装置单元包括第七闪发器和第十三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七闪发器的进口经所述第十三过冷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五闪发器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第七闪发器的液体出口与所述第十二过冷节流元件连接,所述第七闪发器的气体出口为所述第三辅路出口。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冷装置单元包括第八闪发器和第十四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八闪发器的进口经所述第十四过冷节流元件与所述冷凝器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第八闪发器的气体出口为所述第一辅路出口;所述第二过冷装置单元包括具有高温通道和低温通道的第五过冷蒸发器和第十五过冷节流元件,所述第五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与所述第八闪发器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第五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出口与所述主路节流元件连接,所述第五过冷蒸发器的低温通道的进口经所述第十五过冷节流元件与从所述第八闪发器的液体出口到所述第五过冷蒸发器的高温通道的进口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第五过冷蒸发器的低温通道的出口为所述第二辅路出口。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两个以上的所述过冷装置、与所述过冷装置数量相等的所述喷射器和与所述过冷装置数量相等的所述压缩机,每个所述喷射器的进口通过管道与对应的所述过冷装置的所述第一辅路出口连接,每个所述喷射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对应的所述单级压缩机的吸气口或者所述双级压缩机的补气口连接,每个所述喷射器的引射口通过管道与对应的所述过冷装置的所述第二辅路出口连接。
CN201310149117.1A 2013-04-25 2013-04-25 制冷系统 Active CN1041217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9117.1A CN104121719B (zh) 2013-04-25 2013-04-25 制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9117.1A CN104121719B (zh) 2013-04-25 2013-04-25 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1719A CN104121719A (zh) 2014-10-29
CN104121719B true CN104121719B (zh) 2016-08-10

Family

ID=51767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49117.1A Active CN104121719B (zh) 2013-04-25 2013-04-25 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217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2582A (zh) * 2016-07-11 2016-11-23 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
DE102017204222A1 (de) * 2017-03-14 2018-09-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Wärmepump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Wärmepumpe
CN108007012B (zh) * 2017-11-29 2019-06-21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采用喷射泵的多温冷库制冷装置及其制冷方法
CN108981223A (zh) * 2018-09-17 2018-12-11 天津商业大学 喷射过冷制冷系统
CN111829201B (zh) * 2019-04-18 2021-11-0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制冷系统
CN110701810A (zh) * 2019-10-29 2020-01-17 中机国能炼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引射增压双级串联过冷双温区制冷系统及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09525Y (zh) * 2005-04-11 2006-08-23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带喷射器和贮液过冷器的热泵系统
JP2007163084A (ja) * 2005-12-16 2007-06-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過冷却装置及び過冷却装置を備える空気調和装置
CN101122427A (zh) * 2006-08-11 2008-02-13 株式会社电装 具有喷射器的制冷剂循环装置
CN102003826A (zh) * 2010-11-27 2011-04-06 河南科技大学 带有喷射器的超低温循环制冷方法
CN203286808U (zh) * 2013-04-25 2013-11-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或制冷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09525Y (zh) * 2005-04-11 2006-08-23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带喷射器和贮液过冷器的热泵系统
JP2007163084A (ja) * 2005-12-16 2007-06-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過冷却装置及び過冷却装置を備える空気調和装置
CN101122427A (zh) * 2006-08-11 2008-02-13 株式会社电装 具有喷射器的制冷剂循环装置
CN102003826A (zh) * 2010-11-27 2011-04-06 河南科技大学 带有喷射器的超低温循环制冷方法
CN203286808U (zh) * 2013-04-25 2013-11-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或制冷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1719A (zh) 2014-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1719B (zh) 制冷系统
CN103629860B (zh) 跨临界co2冷热电联合循环系统
CN103148629B (zh) 用于双温直冷式电冰箱的气液两相流喷射器增效制冷系统
CN105004100B (zh) 单制冷剂回路、多吸气压力的蒸气压缩制冷/热泵系统
CN103954061B (zh) 一种喷射器过冷增效的单级蒸气压缩式循环系统
CN103743150B (zh) 吸收压缩式自复叠制冷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2042721B (zh) 一种喷射器增效型蒸气压缩式热泵循环系统
CN104089424A (zh) 引射制冷循环装置
CN104110908A (zh) 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691960A (zh) 三管制热回收空调系统
CN110068180A (zh) 喷射器增效的混合工质节流制冷循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3759449B (zh) 双喷射器增效的两级蒸气压缩式循环系统
CN107990580B (zh) 一种多次分离喷射增效的自复叠热泵系统及运行模式
CN205843117U (zh) 制冷系统
CN103808101A (zh) 一种用于双温电冰箱的双喷射与双回热联合增效制冷循环系统
CN104019573B (zh) 空调器
CN105241115A (zh) 蒸汽压缩-喷射耦合制冷循环装置及方法
CN103968477B (zh) 空调器
CN203286808U (zh) 热泵或制冷系统
CN106369864A (zh) 空调循环系统和循环方法及空调
CN203731741U (zh) 空调热水机系统
CN109737622A (zh) 双级喷射器增效的两级自复叠低温制冷循环系统及循环方法
CN103471273B (zh) 混合工质制冷循环系统
CN205066233U (zh) 热泵制热系统及热泵热水器
CN109307377A (zh) 采用喷射器增效的两级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及循环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