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19251A - 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 Google Patents
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19251A CN104119251A CN201310145064.6A CN201310145064A CN104119251A CN 104119251 A CN104119251 A CN 104119251A CN 201310145064 A CN201310145064 A CN 201310145064A CN 104119251 A CN104119251 A CN 1041192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grapholide
- dehydrogenation
- sulfonic acid
- carboxylic acid
- sa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0 CC(CC1)[C@@](C)(C*)C2[C@]1(C)C(CC=C(*)C(C1)[C@@]1(CO)O)=C(C*)C*2 Chemical compound CC(CC1)[C@@](C)(C*)C2[C@]1(C)C(CC=C(*)C(C1)[C@@]1(CO)O)=C(C*)C*2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具有解热、抗炎、抗病毒的用途,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成的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完全可以不改变穿心莲内酷的化学属性,并且本发明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具有水溶性好、热稳定性高、溶血作用小等特点,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穿心莲内酯纯天然药物的药理活性作用,而且医学和药学研究人员无法在不做相关实验的前提下,预先得知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具有上述的良好用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背景技术
穿心莲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化学成分和药理实验表明,穿心莲的活性成分是以穿心莲内酯为代表的二萜类化合物为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本草·第7册.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39],穿心莲内酯的结构为:
分子式:C20H30O5,为无色方型方型结晶,m.p.230-232℃,[α]0 20-126°(c0.2,H2O)。味极苦,可溶于甲醇、乙醇、丙醇、吡啶,微溶于氯仿、乙醚,难溶于水及石油醚。因此,口服制剂通常制片剂、胶囊剂、滴丸、软胶囊;因穿心莲内酯不溶于水,给制备液体制剂带来了困难,目前,已有多种方法被用来转化穿心莲内酯成各种衍生物,以改善穿心莲内酯的水溶性。一般提取穿心莲内酯后制备成各种水溶性衍生物的注射液,如与亚硫酸钠加硫酸或与亚硫酸氢钠发生加成反应,制得的水溶性磺酸盐,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莲必治注射液),琥珀酸半酯单钾盐,穿心莲内酯经酯化、脱水、成盐精制而成14-脱羟-11,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3,19- 二琥珀酸半酯钾钠盐(炎琥宁注射液)或14-脱羟-11,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3,19- 二琥珀酸半酯单钾盐,但上述盐在水中溶解度、稳定性不是特别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式(Ⅰ)所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其化学名为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
R1 、R2可以为H、钠、钾或NH4。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式(Ⅰ)的化合物或其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反应釜中加入溶剂,加入穿心莲内酯使其溶解,在搅拌的情况下采用缓缓滴加磺化剂进行磺化反应,调节反应釜温度在3.5~38.5℃,磺化反应0.5~27.5小时;磺化反应后得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反应物与未反应物的混合物;加入95%乙醇,搅匀,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等量纯化水,混合均匀;
混合物用碱溶液调pH值至5~8,经大孔吸附树脂、ODS或Sephadex LH-20柱层析分离,以水:乙醇或甲醇为洗脱液,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组分,结晶,得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
优选的,在反应釜中加入的所述溶剂为醋酐或冰醋酸的一种或两种,1g穿心莲内酯用2g~10g所述溶剂溶解,优选的,1g穿心莲内酯用3g~5g所述溶剂溶解。
优选的,所述溶剂为醋酐和冰醋酸,所述醋酐、冰醋酸由下列重量配比制成的:醋酐80%~20%、冰醋酸20%~80%,优选的,其中醋酐66.7%、冰醋酸33.3%。
优选的,所述磺化剂采用浓硫酸和冰醋酸,1g穿心莲内酯用1g~8g浓硫酸冰醋酸进行磺化,所述浓硫酸和冰醋酸由下列重量配比制成的:浓硫酸80%~20%、冰醋酸20%~80%,优选的,1g穿心莲内酯用1.5g~4g浓硫酸冰醋酸,其中浓流酸37.5%、冰醋酸62.5%。
优选的,所述碱溶液采用5%~50%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或25%以下的氨水溶液。
优选的,其中所述的磺化剂采用缓缓滴加、喷雾的方式加入,滴加时控制反应液温度在6~25℃,所述的磺化反应时间控制在0.5~2小时。
优选的,其中所述梯度洗脱中,水的比例为90~10%,乙醇或甲醇的比例为10~90%。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的制剂,该制剂为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与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制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用于制备解热的药物的用途。
优选的,所述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对内毒素致热的解热作用。
优选的,所述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对干酵母致热的解热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用于制备抗炎的药物的用途。
优选的,所述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对败血症的药物作用。
优选的,所述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的抗炎作用。
优选的,所述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的抗炎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用于制备抗病毒的药物的用途。
优选的,所述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用于抑制神经氨酸酶。
优选的,所述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用于抑制流感病毒。
优选的,所述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用于抑制流感病毒FM1。
本发明提供的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在水中溶解度非常好、并且稳定性非常高,非常适合实际应用,可以应用于各种常用形式,如片剂、胶囊、软胶囊、分散片、口服液、颗粒、咀嚼片、口崩片、滴丸、缓释片、控释片、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当然也可以制成液体制剂如糖浆剂、注射液等,特别是制成注射剂克服了口服药物生物利用低的缺陷。
另一方面,本发明所提供的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的制备方法简单方便、条件温和、生产率高,可以方便地制备出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
更为重要的是,本发明通过成千上百次创造性的劳动,最终确定了适宜的溶剂,以及具有创造性的磺化剂及其磺化反应的重要工艺参数,例如磺化剂的加工方式及加入速度、及其反应温度之间的复杂关系的确定,以及适宜的数值范围的确定等,从而才最终获得了所需的反应物。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采用具有创造性的纯化技术进行纯化,从而本发明提供了可以在多种不同条件下制备形成本发明的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表明: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形成的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完全可以不改变穿心莲内酯原有的化学属性;并且本发明所采用的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水溶性好、热稳定性高、溶血作用小等特点。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穿心莲内酯纯天然药物的药理活性作用。
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给内毒素1h后,空白对照组健康兔体温均值上升了,并持续上升3 h后逐渐开始下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50 mg·kg-1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1~2h表现出明显抑制兔温升高作用,中剂量组100 mg·kg-1,高剂量组200mg·kg-1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1~2h内表现出极强抑制兔体温升高作用,4 h时还显示出抑制兔体温升高作用;3个药物实验组中以100 mg·kg-1剂量以上退热作用最好。表明50~200 mg·kg-1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对内毒素导致的兔体温升高均有降温作用,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给予干酵母1 h 时使空白对照组健康大鼠体温持续上升第6h。与空白对照组比较,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100,200mg·kg-1在1~4 h内表现出明显抑制大鼠体温升高作用,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穿心莲内酯和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都可以显著改善LPS诱导的败血症小鼠的存活率,时间、剂量依赖性降低败血症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ALT,AST的含量,病抑制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mRNA水平的升高。而且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起效较穿心莲内酯快,效果更好。实验结果显示穿心莲内酯改造成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后,其水溶性更好,给药起效快,对小鼠败血症的改善作用也得到增强,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 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各用药组、地塞米松组小鼠耳廓肿胀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与对照组比,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各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均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脚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在200mg/kg 时于给药30min即出现明显抑制作用并持续5小时,100mg/kg 作用与地塞米松作用相当,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三个剂量组之间在相同时间点对肿胀的抑制作用有一定量效关系,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能够提取出有效的抑制神经氨酸酶成分;并且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随着使用剂量大小变化,其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的能力,即神经氨酸酶抑制率的高低也相应发生变化,并且成正相关。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能够通过抑制流感病毒表面神经氨酸酶,进而抑制流感病毒进入细胞里面、抑制已经进入细胞里面的流感病毒复制、增殖,从而减少了流感病毒对细胞的感染、生长,以及预防和治疗流感及其并发症,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经过实验数据对比可知,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对流感病毒有显著的抑制作用。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的IC50低,TI高。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抑制FM1流感病毒致细胞病变的作用均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对药物剂量和药物对CPE的抑制率进行的相关性分析表明,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的剂量与药物对CPE抑制率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
医学和药学研究人员无法预先在不做相关实验的前提下,预先得知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具有上述的良好用途。
附图说明
图1: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核磁共振氢谱图。
图2: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核磁共振碳谱图。
图3: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质谱图。
图4: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HPLC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穿心莲内脂,加入3倍量醋酐(66.67%)与冰醋酸(33.33%)混合溶液使溶解,在搅拌下,缓缓滴加穿心莲内脂1.6倍量的硫酸(37.5%)与冰醋酸(62.5%)混合溶液磺化,并保持反应液温度在18~20℃,放置60分钟使磺化(16~20℃),加入7倍量95%乙醇,搅匀,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等量纯化水,搅匀,用50%NaOH调pH为7.0,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85%以上,静置12h,减压回收乙醇,水浴至几乎无醇味,再经大孔吸附树脂、ODS柱层析分离,以水 : 乙醇梯度洗脱,水的比例为90~10%,乙醇的比例为10~90%,分段收集洗脱液,HPLC测定,合并相同组分,结晶,得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其钠盐分子式:C20H30O9SNa2,分子量:492。
反应式例:
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
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分子式为C20H30O9SNa2,白色粉末,易容易水,甲醇, ESI-MS m/z:493[M]+,515[M+Na]+,469[M-Na]-,447[M-2Na],- 1H(600MHZ,D2O)和13CNMR(150MHz, D2O)数据:
1H(600MHZ,D2O) δ:1.71(m, 1H,H-1α),1.24 (d, J = 12.5 Hz, 1H,H-1β),1.71(m, 2H,H-2),3.36 (dd, J = 10.4, 5.9 Hz, 1H,H-3),1.24 (d, J = 12.5 Hz, 1H,H-5),1.71(m, 1H,H-6α),1.40 (dd, J = 12.4, 5.9 Hz, 1H,H-6β),2.03(m, 1H,H-7α),2.33 (dd, J = 17.7, 5.6 Hz, 1H,H-7β),3.21 (dd, J = 17.8, 8.1 Hz, 1H,H-11α),2.74 (dd, J = 17.8, 4.8 Hz, ,H-11β),6.28 (dd, J = 8.0, 4.9 Hz, 1H,H-12), 4.57 (dd, J = 7.4, 4.9 Hz, 1H,H-14),3.62 (dd, J = 11.6, 7.6 Hz, 1H,H-15α),3.49 (dd, J = 11.6, 4.8 Hz, 1H,H-15β),3.56 (d, J = 14.2 Hz, 1H,H-17α),3.26 (d, J = 14.2 Hz, 1H,H-17β),1.06 (s, 3H,H-18),3.96 (d, J = 11.6 Hz, 1H,H-19α),3.41 (d, J = 11.6 Hz, 1H,H-19β),1.06 (s, 3H,H-20)。
13CNMR(150MHz, D2O) δ:34.20(C-1),26.63(C-2),79.57(C-3),42.41(C-4), 50.80(C-5),18.70(C-6),31.93(C-7),124.01(C-8),145.02(C-9),38.84(C-10), 25.95(C-11),141.05(C-12),133.49(C-13),69.97(C-14),65.12(C-15),175.32(C-16),54.98(C-17),21.66(C-18),63.52(C-19),19.85(C-20)。
实施例2
取穿心莲内脂,加入3.2倍量醋酐(66.67%)与冰醋酸(33.33%)混合溶液使溶解,在搅拌下,缓缓滴加穿心莲内脂1.5倍量的硫酸(37.5%)与冰醋酸(62.5%)混合溶液磺化,并保持反应液温度在16~18℃,放置50分钟使磺化(18~20℃),加入8倍量95%乙醇,搅匀,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等量纯化水,搅匀,用30%NaOH调pH为6.5,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85%以上,静置12h,减压回收乙醇,水浴至几乎无醇味,再经大孔吸附树脂、ODS柱层析分离,以水 : 乙醇梯度洗脱,水的比例为90~10%,乙醇的比例为10~90%,分段收集洗脱液,HPLC测定,合并相同组分,结晶,得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
实施例3
取穿心莲内脂,加入2.8倍量醋酐(65%)与冰醋酸(35%)混合溶液使溶解,在搅拌下,缓缓滴加穿心莲内脂1.9倍量的硫酸(36%)与冰醋酸(64%)混合溶液磺化,并保持反应液温度在20~23℃,放置30分钟使磺化(20~23℃),加入8倍量95%乙醇,搅匀,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等量纯化水,搅匀,用40%NaOH调pH为6.0,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85%以上,静置12h,减压回收乙醇,水浴至几乎无醇味,再经大孔吸附树脂、ODS柱层析分离,以水 : 乙醇梯度洗脱,水的比例为90~10%,乙醇的比例为10~90%,分段收集洗脱液,HPLC测定,合并相同组分,结晶,得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
实施例4
取穿心莲内脂,加入3.2倍量醋酐(67%)与冰醋酸(33%)混合溶液使溶解,在搅拌下,缓缓滴加穿心莲内脂1.5倍量的硫酸(38%)与冰醋酸(62%)混合溶液磺化,并保持反应液温度在22~25℃,放置40分钟使磺化(22~25℃),加入7倍量95%乙醇,搅匀,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等量纯化水,搅匀,用35%NaOH调pH为7.2,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85%以上,静置12h,减压回收乙醇,水浴至几乎无醇味,再经大孔吸附树脂、ODS柱层析分离,以水 : 乙醇梯度洗脱,水的比例为90~10%,乙醇的比例为10~90%,分段收集洗脱液,HPLC测定,合并相同组分,结晶,得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
实施例5
取穿心莲内脂,加入3倍量醋酐(66.67%)与冰醋酸(33.33%)混合溶液使溶解,在搅拌下,缓缓滴加穿心莲内脂1.6倍量的硫酸(37.5%)与冰醋酸(62.5%)混合溶液磺化,并保持反应液温度在18~20℃,放置60分钟使磺化(16~20℃),加入7倍量95%乙醇,搅匀,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等量纯化水,搅匀,用30%KOH调pH为7.0,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85%以上,静置12h,减压回收乙醇,水浴至几乎无醇味,再经大孔吸附树脂、ODS柱层析分离,以水 : 乙醇梯度洗脱,水的比例为90~10%,乙醇的比例为10~90%,分段收集洗脱液,HPLC测定,合并相同组分,结晶,得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钾。
实施例6
取穿心莲内脂,加入3.3倍量醋酐(65%)与冰醋酸(35%)混合溶液使溶解,在搅拌下,缓缓滴加穿心莲内脂1.7倍量的硫酸(39%)与冰醋酸(61%)混合溶液磺化,并保持反应液温度在24~26℃,放置100分钟使磺化(16~20℃),加入7倍量95%乙醇,搅匀,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等量纯化水,搅匀,用40%KOH调pH为6.0,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85%以上,静置12h,减压回收乙醇,水浴至几乎无醇味,再经大孔吸附树脂、ODS柱层析分离,以水 : 乙醇梯度洗脱,水的比例为90~10%,乙醇的比例为10~90%,分段收集洗脱液,HPLC测定,合并相同组分,结晶,得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钾。
实施例7
取穿心莲内脂,加入2.8倍量醋酐(65%)与冰醋酸(35%)混合溶液使溶解,在搅拌下,缓缓滴加穿心莲内脂2倍量的硫酸(35%)与冰醋酸(65%)混合溶液磺化,并保持反应液温度在15~18℃,放置120分钟使磺化(15~18℃),加入7倍量95%乙醇,搅匀,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等量纯化水,搅匀,用35%KOH调pH为7.2,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85%以上,静置12h,减压回收乙醇,水浴至几乎无醇味,再经大孔吸附树脂、ODS柱层析分离,以水 : 乙醇梯度洗脱,水的比例为90~10%,乙醇的比例为10~90%,分段收集洗脱液,HPLC测定,合并相同组分,结晶,得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钾。
实施例8
取穿心莲内脂,加入3.5倍量醋酐(68%)与冰醋酸(32%)混合溶液使溶解,在搅拌下,缓缓滴加穿心莲内脂1.8倍量的硫酸(35%)与冰醋酸(65%)混合溶液磺化,并保持反应液温度在19~22℃,放置50分钟使磺化(19~22℃),加入7.5倍量95%乙醇,搅匀,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等量纯化水,搅匀,用45%KOH调pH为6.5,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85%以上,静置12h,减压回收乙醇,水浴至几乎无醇味,再经大孔吸附树脂、ODS柱层析分离,以水 : 乙醇梯度洗脱,水的比例为90~10%,乙醇的比例为10~90%,分段收集洗脱液,HPLC测定,合并相同组分,结晶,得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钾。
实施例9
取穿心莲内脂,加入3倍量醋酐(66.67%)与冰醋酸(33.33%)混合溶液使溶解,在搅拌下,缓缓滴加穿心莲内脂1.6倍量的硫酸(37.5%)与冰醋酸(62.5%)混合溶液磺化,并保持反应液温度在18~20℃,放置60分钟使磺化(16~20℃),加入7倍量95%乙醇,搅匀,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等量纯化水,搅匀,用18%NH4OH调pH为7.0,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85%以上,静置12h,减压回收乙醇,水浴至几乎无醇味,再经大孔吸附树脂、ODS柱层析分离,以水 : 乙醇梯度洗脱,水的比例为90~10%,乙醇的比例为10~90%,分段收集洗脱液,HPLC测定,合并相同组分,结晶,得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铵。
实施例10
取穿心莲内脂,加入3.2倍量醋酐(64%)与冰醋酸(36%)混合溶液使溶解,在搅拌下,缓缓滴加穿心莲内脂1.9倍量的硫酸(36%)与冰醋酸(64%)混合溶液磺化,并保持反应液温度在15~17℃,放置120分钟使磺化(14~17℃),加入8倍量95%乙醇,搅匀,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等量纯化水,搅匀,用21%NH4OH调pH为6.5,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85%以上,静置12h,减压回收乙醇,水浴至几乎无醇味,再经大孔吸附树脂、ODS柱层析分离,以水 : 乙醇梯度洗脱,水的比例为90~10%,乙醇的比例为10~90%,分段收集洗脱液,HPLC测定,合并相同组分,结晶,得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铵。
实施例11
取穿心莲内脂,加入2.9倍量醋酐(67%)与冰醋酸(33%)混合溶液使溶解,在搅拌下,缓缓滴加穿心莲内脂1.8倍量的硫酸(37%)与冰醋酸(63%)混合溶液磺化,并保持反应液温度在19~22℃,放置80分钟使磺化(19~22℃),加入8倍量95%乙醇,搅匀,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等量纯化水,搅匀,用23%NH4OH调pH为6.7,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85%以上,静置12h,减压回收乙醇,水浴至几乎无醇味,再经大孔吸附树脂、ODS柱层析分离,以水 : 乙醇梯度洗脱,水的比例为90~10%,乙醇的比例为10~90%,分段收集洗脱液,HPLC测定,合并相同组分,结晶,得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铵。
实施例12
取穿心莲内脂,加入3.5倍量醋酐(66%)与冰醋酸(34%)混合溶液使溶解,在搅拌下,缓缓滴加穿心莲内脂2倍量的硫酸(35%)与冰醋酸(65%)混合溶液磺化,并保持反应液温度在22~25℃,放置40分钟使磺化(22~25℃),加入8倍量95%乙醇,搅匀,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等量纯化水,搅匀,用33%NaOH调pH为6.5,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85%以上,静置12h,减压回收乙醇,水浴至几乎无醇味,再经大孔吸附树脂、ODS柱层析分离,以水 : 乙醇梯度洗脱,水的比例为90~10%,乙醇的比例为10~90%,分段收集洗脱液,HPLC测定,合并相同组分,结晶,得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
实施例13
取穿心莲内脂,加入3.2倍量醋酐(66%)与冰醋酸(34%)混合溶液使溶解,在搅拌下,缓缓滴加穿心莲内脂2倍量的硫酸(35%)与冰醋酸(65%)混合溶液磺化,并保持反应液温度在21~23℃,放置40分钟使磺化(21~23℃),加入8倍量95%乙醇,搅匀,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等量纯化水,搅匀,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85%以上,静置12h,减压回收乙醇,水浴至几乎无醇味,再经大孔吸附树脂、ODS柱层析分离,以水 : 乙醇梯度洗脱,水的比例为90~10%,乙醇的比例为10~90%,分段收集洗脱液,HPLC测定,合并相同组分,结晶,得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
以下实验用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均取实施例1制备方法所获得的样品。
实验数据1: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HPLC方法
1.仪器:waters 2695 高效液相色谱仪
2.色谱条件: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 流速:1.0ml/min 色谱柱:Ultimate XB-C18 4.6×250mm,5μm 流动相: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2%磷酸缓冲盐溶液(每1000ml中加入磷酸二氢钾3.4g)为流动相 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
3.供试品溶液制备:取实施例1制备方法所获得的样品适量,加水制成每1ml含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0.1mg的溶液,摇匀,虑过,即得。
测定: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5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分析,见图4。
实验数据2: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对内毒素致热的影响
取日本大耳白兔, 体重1.8-2.3kg,雌雄兼有,实验前1 d,选取体温在38.0~39.4℃之间,当日体温变化不超过0.4℃的家兔作为实验用兔。实验当日,取上述合格兔,测定造模前基础体温,自家兔耳静脉注射细菌内毒素生理盐水溶液,剂量为1 mL/kg(10 EU/mL),观察家兔体温变化,每30 min记录1次。选取注射1 h后体温上升超0.5℃的家兔,随机分成5组,每组9只。分别耳静脉注射给予0.9%氯化钠溶液,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低剂量组50 mg·kg-1,中剂量组100 mg·kg-1,高剂量组200mg·kg-1及注射用精氨酸阿司匹林100mg·kg-1,分别于给药后1,2,3,4,5,6 h测定各兔体温。以给药前体温均值为基数,计算各测定时间兔温变化值。见表2。
由表2可知,给内毒素1h后,空白对照组健康兔体温均值上升了,并持续上升3 h后逐渐开始下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50 mg·kg-1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1-2h表现出明显抑制兔温升高作用,中剂量组100 mg·kg-1,高剂量组200mg·kg-1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1-2h内表现出极强抑制兔体温升高作用,4 h时还显示出抑制兔体温升高作用;3个药物实验组中以100 mg·kg-1剂量以上退热作用最好。表明50~200 mg·kg-1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对内毒素导致的兔体温升高均有降温作用。
实验数据3: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的影响
实验用大鼠预先测体温3d,实验当日测定值为大鼠基础体温,筛选体温变化不超过0.3℃的动物,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皮下注射20%干酵母混悬液5mL/kg,致热后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低剂量组50 mg·kg-1,中剂量组100 mg·kg-1,高剂量组200mg·kg-1及阿司匹林100mg·kg-1,测量给药后1~6 h的大鼠体温,每小时1次,以不同时间点体温值与基础值的差值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见表3。
表3看出,给予干酵母使空白对照组健康大鼠体温持续上升第6h。与空白对照组比较,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100,200mg·kg-1在1~4 h内表现出明显抑制大鼠体温升高作用。
实验数据4: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取小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日给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低剂量组50 mg·kg-1,中剂量组100 mg·kg-1,高剂量组200mg·kg-1 2次,连续3天,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仅在致炎前给药。末次给药后1h,每只小鼠左耳廓内外侧滴涂0.1ml二甲苯致炎,右耳作为对照。致炎后2小时脱颈锥处死小鼠,并沿耳廓基线剪下鼠两耳,用直径6mm打孔器分别于左、右耳相同部分打下耳片,置电子天平上称重并记录数据。以左右耳片重量差值表示肿胀度。
表4显示,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各用药组、地塞米松组小鼠耳廓肿胀度明显小于对照组。
实验数据5: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
取大鼠45只,随机分为5组。每日给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低剂量组50 mg·kg-1,中剂量组100 mg·kg-1,高剂量组200mg·kg-1 2次,连续3天,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仅在致炎前给药。末次给药后,每只大鼠灌胃给予生理盐水8ml,30分钟后于大鼠足爪中部皮下注射0.15ml 1%角叉菜胶溶液,并于注入后30min、1h、2h、3h、4h、5h用千分尺测定其左后足爪厚度作为大鼠足肿胀程度指标。
表5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各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均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脚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在200mg/kg 时于给药30min即出现明显抑制作用并持续5小时,100mg/kg 作用与地塞米松作用相当,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三个剂量组之间在相同时间点对肿胀的抑制作用有一定量效关系。
实验数据6: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对神经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取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加适量水使溶解,应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鉴定试剂盒测定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抑制神经氨酸酶(N1)的效价见表6。
⑴. 标准曲线准备:a.在96孔荧光酶标板内每孔加入70μl神经氨酸酶检测缓冲液;b.每孔再分别加入0、1、2、5、7.5、10μl H5N1神经氨酸酶;c.每孔再加入0~20μl Milli-Q水。
⑵.样品检测的准备:a.在96孔荧光酶标板内每孔加入70μl神经氨酸酶检测缓冲液;b.每孔再加入10μl H5N1神经氨酸酶;c.每孔再加入0~10μl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样品;d.每孔再加入0~10μl Milli-Q水。
⑶.检测步骤:
a. 振动混匀约1min;
b. 37℃孵育2min使抑制剂和H5N1神经氨酸酶充分相互作用,做标准曲线的样品也一起孵育;
c. 每孔加入10μl神经氨酸酶荧光底物;
d. 再振动混匀约1min;
e. 37℃孵育20~30min后进行荧光测定。激发波长为360nm,发射波长为440nm。
⑷.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对于H5N1神经氨酸酶的抑制百分比,以及做浓度曲线后计算出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对于H5N1神经氨酸酶的IC50。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达到对神经氨酸酶的抑制率IC50为0.24g/L。见表6。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到:
⑴. 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能够提取出有效的抑制神经氨酸酶成分;
⑵. 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随着使用剂量大小变化,其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的能力,即神经氨酸酶抑制率的高低也相应发生变化,并且成正相关;
⑶. 由上述实验可见,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能够通过抑制流感病毒表面神经氨酸酶,进而抑制流感病毒进入细胞里面、抑制已经进入细胞里面的流感病毒复制、增殖,从而减少了流感病毒对细胞的感染、生长,以及预防和治疗流感及其并发症。
医学和药学研究人员无法预先在不做抑制流感病毒感染、复制,或抑制神经氨酸酶的实验的前提下,预先得知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具有预防和治疗流感病毒性感冒的良好效果。
实验数据7: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对流感病毒感染鸡胚的抑制作用
取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应用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 FM1) (H1N1)鉴定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抑制FM1流感病毒在鸡胚中复制和抑制的能力。
⑴.将FM1流感病毒液接种于10d龄无特定病原体鸡胚尿囊腔内,每胚0.2ml,37℃孵育72h,观察并计算半数鸡胚感染量(EID50)。
⑵. 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对鸡胚的毒性作用:采用无菌生理盐水对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作系列稀释后接种于10d龄无特定病原体鸡胚尿囊腔内,每胚0.2ml,每个浓度接种6胚,37℃孵育,观察鸡胚生长发育情况,以鸡胚可存活96h的最大浓度作为药物的TD0。
⑶. 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在鸡胚中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采用0.1ml的流感病毒液和不同稀释度的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混合,37℃作用2h,接种于10d龄无特定病原体鸡胚尿囊腔,每组接种6胚,37℃孵育72h。病毒攻击量为50EID50,同时设病毒对照、无菌生理盐水正常对照,计算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对病毒抑制作用的半数有效剂量( ED50) 。
⑴. FM1流感病毒对鸡胚的毒力经Reed - Muench法计算,其EID50为10-4.68。⑵. 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接种于鸡胚后,其生长发育与正常对照组基本一致。96h鸡胚均存活。鸡胚给予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原液未见鸡胚死亡,所以可认为TD0为2.14g/L。
⑶. 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在鸡胚中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见表7。
由表7可知,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在0.06~0.48g/L对流感病毒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P < 0.05),ED50为0.0924g±0.0047g/L,TI为60.96±2.12。
实验数据8: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对FM1流感病毒影响
取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应用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 FM1) (H1N1)鉴定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抑制FM1流感病毒毒力的能力。
⑴. FM1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毒力测定采用细胞半数感染量( TCID50)微量法。
⑵. 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对MDCK细胞的毒性测定采用无血清的DMEM对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作系列稀释后接种于已形成单层的MDCK细胞孔中,每孔100μl,每个稀释度重复4个孔,同时设正常细胞对照。将培养板置37℃、5%CO2培养箱内培养,每日观察细胞病变(CPE),连续观察3d,以“ + ~ + + + + ”记录结果,按Reed - Muench法计算药物半数中毒浓度( TD50) 和最大无毒浓度( TD0)。
⑶. 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抑制FM1流感病毒作用测定:MDCK 细胞5×105/ml,每孔100μl,分别于96孔板中,37℃、5% CO2培养箱内培养,次日吸去孔中培养液,加入100 TCID50流感病毒液,每孔100μl,37℃吸附1h后吸去上清液。用磷酸盐缓冲液(PBS) 洗2次,以药物的TD0为第1孔,再用无血清的DMEM液对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作系列稀释,分别加入上述已感染病毒的细胞中,同时设病毒对照和正常对照组,37℃、5%CO2温箱内培养,每日观察流感病毒产生的MDCK细胞病变特征,即单层细胞变性变圆等,连续3d,计算出药物的50%抑制病变浓度( IC50)及治疗指数( TI)。TI的计算: TI = TD50 / IC50,TI值越大,表明药物的安全范围越大。以Kruskal - Walis和Mann - Whitney检验法比较试验组与病毒对照组细胞病变的差异,对药物剂量和对病毒感染细胞避免发生细胞病变(CPE) 的抑制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判断是否存在量效反应关系。
⑷. FM1流感病毒对MDCK细胞的毒力经Reed - Muench法计算,其TCID50为10-4.48。⑵. 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MDCK细胞的TD0分别为1.20g±0.048g/L。⑶. 将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作系列稀释后,对100 TCID50流感病毒进行抑制试验,计算药物的半数有效量IC50及TI值大小,结果见表8。
由表8可知,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的IC50低,TI高。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抑制FM1流感病毒致细胞病变的作用均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对药物剂量和药物对CPE的抑制率进行的相关性分析表明,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的剂量与药物对CPE抑制率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
实验数据9: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对小鼠体内感染流感病毒FM1株的脾指数和肺指数的影响
取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应用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 FM1) (H1N1)鉴定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对小鼠体内感染流感病毒FM1株的死亡保护作用。
⑴ 流感病毒FM1株病毒做10倍倍比稀释后分别接种每组10只BALB/C小鼠,雌雄各半。乙醚轻度麻醉后,每组分别给与不同稀释度的病毒,每只小鼠滴鼻接种20μl。观察10d的小鼠死亡情况,按Reed-Muench法计算LD50为10-1.46。故确定实验所用的造模浓度为10 LD50。
⑵ 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对小鼠体内感染流感病毒FM1株的死亡保护作用:正常对照组、流感病毒FM1株病毒对照组、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0.125g/L、0.25g/L、0.5g/L、1.0g/L剂量组等分别灌胃,灌胃容量均为0.4ml/只。3d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在乙醚轻度麻醉下用10 LD50 流感病毒FM1株滴鼻感染小鼠20μl/只。同时正常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的4组继续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流感病毒FM1株病毒对照组给生理盐水8天,剂量同上。逐日观察动物发病和记录死亡数,共观察14天,计算死亡率( 死亡率=每组死亡数/每组小鼠总数×100%),结果见表8。
⑶ 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对小鼠体内感染流感病毒FM1株肺指数的影响:正常对照组、流感病毒FM1株病毒对照组、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0.125g/L、0.25g/L、0.5g/L、1.0g/L剂量组等分别灌胃,灌胃容量均为0.4ml/只。3天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在乙醚轻度麻醉下用1.0 LD50 流感病毒FM1株滴鼻感染小鼠20μl/只。同时正常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的4组继续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流感病毒FM1株病毒对照组给生理盐水8天,剂量同上。于病毒感染后第8天处死小鼠,称体重,取肺称肺重,计算肺指数(肺指数=肺质量/体质量×100%);此外,取脾称脾重,计算脾指数(脾指数=脾质量/体质量×100%),结果见表10。
⑴. 由表9可知,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在0.25~1.0g/L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p <0.01)。
⑵. 由表10可知,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在0.5~1.0g/L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指数抑制率有显著的作用( p <0.01)。
实验数据10: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对小鼠败血症的影响
1. 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显著改善败血症小鼠存活率
穿心莲内酯因水溶性极差,所以采用0.9%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配制成混悬液进行灌胃(30 mg/kg),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直接用PBS配成澄清溶液进行尾静脉注射(10 mg/kg)。腹腔注射5 mg/kg LPS进行造模,观察60 h内小鼠存活只数,计算存活率。模型组小鼠在造模后16时出现死亡,60 h后存活率为25%(如表11所示),穿心莲内酯给药组存活率为50%,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给药组存活率为70.0%,相比较而言,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以下表格中简称:羧酸二钠)的改善存活率的效果比穿心莲内酯组效果稍好,而其剂量更低。
2. 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显著抑制败血症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升高
BALB/C小鼠腹腔灌胃给予穿心莲内酯30 mg/kg,尾静脉注射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 1、3、10 mg/kg, 同时腹腔注射5 mg/kg LPS,在造模和给药后2,5,8,12 h 4个时间点各处死3只小鼠,眼眶取血,测定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含量,如表11所示。LPS注射2 h 后,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的含量即达到峰值,分别为4836 pg/ml和398 pg/ml,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给药2 h即可显著抑制TNF-α至3695 pg/ml,对在5 h时对IL-1β的释放产生明显的抑制。穿心莲内酯作用 8 h才可显著抑制TNF-α的升高。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穿心莲内酯,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对败血症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起效快,并且抑制效果更显著。
3. 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显著抑制败血症小鼠的肝脏损伤
败血症是一种导致多脏器损伤的疾病,肝脏是其损伤的主要脏器之一。BALB/C小鼠灌胃给予穿心莲内酯30 mg/kg,尾静脉注射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 10 mg/kg, 同时腹腔注射5 mg/kg LPS,分别于2 h,5 h,8 h,12 h眼眶取血,测定血清中ALT、AST的含量。如表13所示,给予LPS以后,模型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持续升高,给予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2 h后ALT/AST的含量即有所下降,至12 h后与模型组ALT/AST有显著性差异,穿心莲内酯对ALT/AST的抑制效果比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效果稍差。RT-PCR测定肝脏组织中各炎症因子的小鼠RNA水平发现,LPS刺激下ifn-γ, il-6, tnf-α, il-β, cox-2 mRNA都显著升高,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和穿心莲内酯给药5 h和8 h都可显著抑制ifn-γ, il-6, tnf-α, il-β, cox-2 mRNA的升高。实验结果同样表明相比于穿心莲内酯,磺化物对败血症小鼠肝损伤的抑制作用起效快,并且抑制效果更显著。
4、小结
穿心莲内酯和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都可以显著改善LPS诱导的败血症小鼠的存活率,时间、剂量依赖性降低败血症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ALT,AST的含量,病抑制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mRNA水平的升高。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起效较穿心莲内酯快,效果更好。实验结果显示穿心莲内酯改造成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二钠后,其水溶性更好,给药起效快,对小鼠败血症的改善作用也得到增强。
Claims (20)
1.一种通式(Ⅰ)所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其化学名为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
R1 、R2可以为氢、钠、钾或NH4。
2.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或其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反应釜中加入溶剂,加入穿心莲内酯使其溶解,在搅拌的情况下采用缓缓滴加磺化剂进行磺化反应,调节反应液温度在10~38℃,磺化反应0.5~25小时;磺化反应后得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反应物与未反应物的混合物;加入95%乙醇,搅匀,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等量纯化水,混合均匀;
混合物用碱溶液调pH值至5~8,经大孔吸附树脂、ODS或Sephadex LH-20柱层析分离,以水 : 乙醇或甲醇为洗脱液,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组分,结晶,得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
3.权利要求2的制备方法,在反应釜中加入的所述溶剂为醋酐或冰醋酸的一种或两种,1g穿心莲内酯用2g~10g所述溶剂溶解,优选的,1g穿心莲内酯用3g~5g所述溶剂溶解。
4.权利要求2或3的制备方法,所述溶剂为醋酐和冰醋酸,所述醋酐、冰醋酸由下列重量配比制成的:醋酐80%~20%、冰醋酸20%~80%,优选的,其中醋酐66.7%、冰醋酸33.3%。
5.权利要求2的制备方法,所述磺化剂采用浓硫酸和冰醋酸,1g穿心莲内酯用1g~8g浓硫酸冰醋酸进行磺化,所述浓硫酸和冰醋酸由下列重量配比制成的:浓硫酸80%~20%、冰醋酸20%~80%,优选的,1g穿心莲内酯用1.5g~4g浓硫酸冰醋酸,其中浓流酸37.5%、冰醋酸62.5%。
6.权利要求2的制备方法,所述碱溶液采用5%~50%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或25%以下的氨水溶液。
7.权利要求2~5任一项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磺化剂采用缓缓滴加、喷雾的方式加入,滴加时控制反应液温度在6~25℃,所述的磺化反应时间控制在0.5~2小时。
8.权利要求2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梯度洗脱中,水的比例为90~10%,乙醇或甲醇的比例为10~90%。
9.一种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的制剂,该制剂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与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制成。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用于制备解热的药物的用途。
11.如权利要求10的用途,所述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对内毒素致热的解热作用。
12.如权利要求10的用途,所述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对干酵母致热的解热作用。
13.权利要求1所述的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用于制备抗炎的药物的用途。
14.如权利要求13的用途,所述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对败血症的药物作用。
15.如权利要求13的用途,所述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的抗炎作用。
16.如权利要求13的用途,所述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的抗炎作用。
17.权利要求1所述的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用于制备抗病毒的药物的用途。
18.如权利要求17的用途,所述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用于抑制神经氨酸酶。
19.如权利要求17的用途,所述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用于抑制流感病毒。
20.如权利要求17的用途,所述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用于抑制流感病毒FM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45064.6A CN104119251B (zh) | 2013-04-24 | 2013-04-24 | 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45064.6A CN104119251B (zh) | 2013-04-24 | 2013-04-24 | 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19251A true CN104119251A (zh) | 2014-10-29 |
CN104119251B CN104119251B (zh) | 2015-12-09 |
Family
ID=51764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45064.6A Active CN104119251B (zh) | 2013-04-24 | 2013-04-24 | 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119251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1085710A1 (en) * | 2000-05-05 | 2001-11-15 | Dr. Reddy's Research Foundation | Novel anticancer compounds: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m |
CN1687049A (zh) * | 2005-03-25 | 2005-10-26 | 唐春山 | 穿心莲内酯磺化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 |
CN102702147A (zh) * | 2012-06-18 | 2012-10-03 | 辽宁利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穿心莲内酯类似物及其治疗的应用 |
-
2013
- 2013-04-24 CN CN201310145064.6A patent/CN10411925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1085710A1 (en) * | 2000-05-05 | 2001-11-15 | Dr. Reddy's Research Foundation | Novel anticancer compounds: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m |
CN1687049A (zh) * | 2005-03-25 | 2005-10-26 | 唐春山 | 穿心莲内酯磺化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 |
CN102702147A (zh) * | 2012-06-18 | 2012-10-03 | 辽宁利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穿心莲内酯类似物及其治疗的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刘艳红等: ""穿心莲内酯衍生物抗肿瘤、解热抗炎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西北药学杂志》, vol. 28, no. 1, 31 January 2013 (2013-01-31), pages 95 - 98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19251B (zh) | 2015-1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Guo et al. | Evaluation of antiviral effect and toxicity of total flavonoids extracted from Robinia pseudoacacia cv. idaho | |
CN103145657B (zh) | 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化物、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 |
AU2014350785B2 (en) | Forsythiaside Sulfate and Derivatives Thereof,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 |
US9963461B2 (en) | Phillygenin ibuprofen ester,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 |
CN103156840B (zh) | 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3-硫酸酯钠(或钾)、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3,19-二硫酸酯钠(或钾)组合物的一次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 |
CN103145658A (zh) | 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3-硫酸酯钠(或钾)、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19-硫酸酯钠(或钾)、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3,19-二硫酸酯钠(或钾)组合物的一次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 |
CN103159708A (zh) | 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3-硫酸酯钠(或钾)、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19-硫酸酯钠(或钾)组合物的一次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 |
CN103159717B (zh) | 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3,19-二硫酸酯化物、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 |
CN103145659A (zh) | 一种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3-硫酸酯钠(或钾)、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19-硫酸酯钠(或钾)、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3,19-二硫酸酯钠(或钾)组合物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 |
CN104119254B (zh) | 7-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 |
CN103159720B (zh) | 8-表-异穿心莲内酯-19-硫酸酯化物、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 |
CN104119253B (zh) | 一种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 |
CN104119251B (zh) | 9-去氢-穿心莲内酯-17-磺酸-16-羧酸或其盐、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 |
CN101058594A (zh) | 草珊瑚有效成分及其制备方法和其药物组合物与用途 | |
CN103159711B (zh) | 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3,19-二硫酸酯钠(或钾)、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19-硫酸酯钠(或钾)组合物的一次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 |
CN103159721B (zh) | 8-表-12-表-异穿心莲内酯-19-硫酸酯化物、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 |
CN103159714B (zh) | 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19-硫酸酯化物、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 |
CN103159715B (zh) | 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14-硫酸酯化物、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 |
CN103159716B (zh) | 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3-硫酸酯化物、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 |
CN103145665B (zh) | 17-氢-9-去氢-14,17-环-穿心莲内酯-19-硫酸酯化物、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 |
CN103159713A (zh) | 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3,19-二硫酸酯钠(或钾)、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19-硫酸酯钠(或钾)组合物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 |
CN103159712A (zh) | 一种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3-硫酸酯钠(或钾)、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3,19-二硫酸酯钠(或钾)组合物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 |
CN102274262B (zh) | 一种鸦葱总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肝炎药物中的用途 | |
CN103156841A (zh) | 一种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3-硫酸酯钠(或钾)、17-氢-9-去氢穿心莲内酯-19-硫酸酯钠(或钾)组合物及其制备药物用途 | |
CN105560261A (zh) | 知母皂苷n在制备防治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