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18228A - 滚印盖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滚印盖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18228A
CN104118228A CN201310143301.5A CN201310143301A CN104118228A CN 104118228 A CN104118228 A CN 104118228A CN 201310143301 A CN201310143301 A CN 201310143301A CN 104118228 A CN104118228 A CN 1041182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
medium
stamped signature
default
sign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433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18228B (zh
Inventor
王�锋
姜天信
王耀民
汤晓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4330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182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18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8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182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82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滚印盖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滚印盖章装置包括印章组件(3)和介质输送单元(13),印章组件(3)包括印章(31)和印章转轴(32),介质输送单元(13)包括印章辊(134)和输送电机(132),该控制方法包括:控制介质输送单元(13)输送介质移动;控制印章(31)从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以在介质上加盖第一预设签章(41);当检测到印章(31)转动一周再次回到初始位置后,开始记录输送电机(132)转动的角度;控制输送电机(132)转动预设角度以驱动介质移动预设距离,以及控制印章(31)再次从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以在介质上加盖第二预设签章(42)。通过本发明,能够保证签章位置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滚印盖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滚印盖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自动盖章装置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体育馆、影剧院、俱乐部等领域用于取代人工盖章,以快速完成大批量票证的签章加盖。在自动盖章装置中,滚印盖章装置又因其盖章速度快的优势而被广泛使用。
滚印装置包括印章、印章转轴和印章辊,其中,印章包括圆弧形的印签面,印签面上设置有文字,用于在票证表面生成签章;印章安装在印章转轴上,随印章转轴同步转动;印章的印签面与印章辊配合时二者相切。工作时,使票证等需要加盖签章的介质从印章和印章辊之间穿过,驱动介质在输送通道中移动,并驱动印章随印章转轴转动,当印章转动一定角度时,印章的印签面与印章辊配合,印签面开始与介质表面接触,印签面上附着的印油转印到介质上,随着介质的移动和印章的转动,当印签面脱离介质表面后,即在介质表面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签章。由于印章辊和印章均有动力驱动,通常设置印章的印签面的线速度与印章辊的线速度相等,从而避免印章的印签面与印章辊配合时,因二者速度不一致而引起的介质输送故障。
随着滚印盖章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户对其盖章方式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一种新的应用方式就是在一张介质的不同位置上加盖多个签章。在这种应用方式下,用户预先设置每个签章在介质上的位置,比如,如图1所示,介质沿箭头C′所示方向在滚印盖章装置的输送通道中输送,用户预先设置签章11′的起始位置到介质前端的距离为L1′,签章12′的起始位置到介质前端的距离为L2′,滚印盖章装置采用如下方法完成签章11′和签章12′的加盖:
步骤(1):当介质被送入输送通道后,控制滚印盖章装置的输送电机转动,以驱动介质前端到达签章加盖起始位置,其中,签章加盖起始位置是指印章辊与印签面相切配合的切点在输送通道中的位置。
步骤(2):开始记录输送电机转动的角度,使输送电机转动第一预设角度α1以驱动介质移动第一预设距离L1′,同时,输送电机转动预设角度时启动滚印盖章装置的印章电机驱动印章转动,以使介质移动距离L1′后,印签面与印章辊开始相切于签章11′的起始位置,即印签面沿印章转动方向的起始端点与签章11′的起始位置接触。
步骤(3):使输送电机转动预设角度α以驱动介质移动预设距离D′,其中,D′为沿印章转动方向印签面的最大弧长(以下简称印签面的弧长),该过程印章电机持续转动,由于印章的印签面的线速度与印章辊的线速度相等,因此,介质移动预设距离D′后,印签面沿印章转动方向的终止端点与印章辊配合,且印签面与印章辊相切于签章11′的终止位置,预设签章11′形成。
步骤(4):使输送电机转动第二预设角度α2以使介质移动第二距离(L2′-L1′-D′),同时,输送电机转动预设角度时启动印章电机驱动印章转动,以使介质移动第二距离(L2′-L1′-D′)后,印签面与印章辊开始相切于签章12′的起始位置。
步骤(5):重复步骤(3)以形成签章12′。
采用上述方法,根据签章在介质上的预设位置,通过记录输送电机转动的角度判断介质移动的距离,从而判定印章在介质的预设位置形成签章,但是,发明人发现,每次形成签章时,由于印签面与印章辊配合,印签面与介质表面接触时会产生摩擦力,进而会造成滚印盖章装置的电机(输送电机和/或印章电机)负载发生变化,该负载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步骤(3)中输送电机转动预设角度α时介质移动的距离不为预设距离D′,因此,会造成加盖下一个签章前,输送电机转动第二预设角度α2后,下一个签章的起始位置不能到达签章加盖起始位置,进而造成下一个签章在介质上的实际位置偏离用户预设的位置。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滚印盖章装置由于印签面与介质表面接触造成电机负载发生变化而出现签章在介质上的实际位置偏离用户预设的位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印盖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滚印盖章装置由于印签面与介质表面接触造成电机负载发生变化而出现签章在介质上的实际位置偏离用户预设的位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滚印盖章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滚印盖章装置包括用于在介质表面形成签章的印章组件和用于驱动介质在输送通道中移动的介质输送单元,印章组件包括印章和印章转轴,印章包括用于在介质表面形成签章的印签面,介质输送单元包括印章辊和与印章辊传动连接的输送电机,印章辊与印章相对设置,该滚印盖章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介质输送单元输送介质移动;控制印章从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以在介质上加盖第一预设签章,其中,印章位于初始位置时,印章的印签面与印章辊分离;当检测到印章转动一周再次回到初始位置后,开始记录输送电机转动的角度;以及,控制输送电机转动预设角度以驱动介质移动预设距离,以及控制印章再次从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以在介质上加盖第二预设签章。
进一步地,在印章从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以在介质上加盖第一预设签章至印章转动一周再次回到初始位置的过程中,不记录输送电机转动的角度。
进一步地,控制输送电机转动预设角度以驱动介质移动预设距离,以及控制印章再次从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以在介质上加盖第二预设签章包括:控制介质输送单元输送介质移动,其中,通过控制输送电机转动第一预设角度以使介质上的第二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距离签章加盖起始位置的距离为M1;以及,在输送电机转动第一预设角度后,控制印章由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一周,其中,签章加盖起始位置是指印章辊与印章的印签面相切配合的切点在输送通道中的位置,M1为印章自初始位置开始转动,在盖章前空转时间内介质移动的距离。
进一步地,控制介质输送单元输送介质移动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介质的前端到达第一检测位置后,控制输送电机转动第二预设角度以驱动介质移动距离R1,以使介质上的第一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距离签章加盖起始位置的距离为M1,其中,R1=S+L1-M1,S为第一检测位置到签章加盖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L1为沿介质输送方向第一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到介质前端的距离。
进一步地,在介质上加盖多个预设签章,第一预设签章和第二预设签章为多个预设签章中任意两个依次加盖的签章,该方法还包括:进行签章设置,其中,签章设置包括设置在介质上需要形成的签章个数m以及多个预设签章中每个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当控制印章由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一周后,判断多个预设签章中的所有预设签章的加盖是否均已完成;以及,在判断结果为否时,控制输送电机转动第一预设角度以驱动介质移动距离Rn,以便在介质上的下一个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距离签章加盖起始位置的距离为M1时,控制印章由初始位置开始转动,其中,Rn=Ln-L(n-1)-D-M1-M2,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Ln为第n个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到介质前端的距离,L(n-1)为第(n-1)个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到介质前端的距离,D为印签面的弧长,M1为盖章前印章空转时间内介质移动的距离,M2为盖章后印章空转时间内介质移动的距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滚印盖章装置。该滚印盖章装置包括:印章组件,用于在介质表面形成签章,印章组件包括印章和印章转轴,印章包括用于在介质表面形成签章的印签面;介质输送单元,用于驱动介质在输送通道中移动,介质输送单元包括印章辊和与印章辊传动连接的输送电机,其中,印章辊与印章相对设置;以及,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介质输送单元输送介质移动;控制印章从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以在介质上加盖第一预设签章,其中,印章位于初始位置时,印章的印签面与印章辊分离;当检测到印章转动一周再次回到初始位置后,开始记录输送电机转动的角度;以及控制输送电机转动预设角度以驱动介质移动预设距离,以及控制印章再次从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以在介质上加盖第二预设签章。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在控制印章从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以在介质上加盖第一预设签章至印章转动一周再次回到初始位置的过程中,不记录输送电机转动的角度。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用于采用以下方式控制输送电机转动预设角度以驱动介质移动预设距离,以及控制印章再次从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以在介质上加盖第二预设签章:控制介质输送单元输送介质移动,其中,通过控制输送电机转动第一预设角度以使介质上的第二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距离签章加盖起始位置的距离为M1;以及,在输送电机转动第一预设角度后,控制印章由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一周,其中,签章加盖起始位置是指印章辊与印章的印签面相切配合的切点在输送通道中的位置,M1为印章自初始位置开始转动,在盖章前空转时间内介质移动的距离。
进一步地,滚印盖章装置还包括:第一传感器,设置于输送通道内,用于检测介质的前端是否达到第一检测位置,控制单元用于采用以下方式控制介质输送单元输送介质移动:当检测到介质的前端到达第一检测位置后,控制输送电机转动第二预设角度以驱动介质移动距离R1,以使介质上的第一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距离签章加盖起始位置的距离为M1,其中,R1=S+L1-M1,S为第一检测位置到签章加盖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L1为沿介质输送方向第一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到介质前端的距离。
进一步地,滚印盖章装置用于在介质上加盖多个预设签章,第一预设签章和第二预设签章为多个预设签章中任意两个依次加盖的签章,控制单元还用于:进行签章设置,其中,签章设置包括设置在介质上需要形成的签章个数m以及多个预设签章中每个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当控制印章由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一周后,判断多个预设签章中的所有预设签章的加盖是否均已完成;以及,在判断结果为否时,控制输送电机转动第一预设角度以驱动介质移动距离Rn,以便在介质上的下一个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距离签章加盖起始位置的距离为M1时,控制印章由初始位置开始转动,其中,Rn=Ln-L(n-1)-D-M1-M2,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Ln为第n个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到介质前端的距离,L(n-1)为第(n-1)个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到介质前端的距离,D为印签面的弧长,M1为盖章前印章空转时间内介质移动的距离,M2为盖章后印章空转时间内介质移动的距离。
进一步地,滚印盖章装置还包括: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印章是否位于初始位置。
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滚印盖章装置由于印签面与介质表面接触造成电机负载发生变化而出现签章在介质上的实际位置偏离用户预设的位置的问题,进而达到了保证签章位置准确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用户预先设置的两个签章在介质上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滚印盖章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滚印盖章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印章位于初始位置时印签面与印章辊相分离的示意图;
图4b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印章位于第一偏离位置时印签面与印章辊相切于第一端点的示意图;
图4c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印章位于第二偏离位置时印签面与印章辊相切于第二端点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滚印盖章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滚印盖章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户预先设置的三个签章在介质上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滚印盖章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印章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印章电机的速度变化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滚印盖章装置的模块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滚印盖章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下面结合图2和图3说明滚印盖章装置的模块及结构。如图1所示,滚印盖章装置100包括印章组件3、控制单元11、通信单元12、介质输送单元13,印章驱动单元14、传感器单元15、Flash存储器16,以及RAM存储器17。
印章组件3,用于在介质表面形成签章。请参考图3,印章组件3包括印章31和印章转轴32,其中,印章31与印章转轴32固定连接,印章转轴32与印章驱动单元14传动连接,当印章驱动单元14驱动印章转轴32转动时,印章31可随印章转轴32同步转动;印章31包括用于在介质表面形成签章的印签面34。
控制单元11,用于控制各模块执行工作,比如,控制单元11控制通信单元12执行滚印盖章装置100和与滚印盖章装置100连接的主机之间的数据交互,控制单元11控制介质输送单元13驱动介质在滚印盖章装置100的输送通道中移动,控制单元11控制印章驱动单元14驱动印章转轴32转动等。
通信单元12,用于执行滚印盖章装置100和与滚印盖章装置100连接的主机之间的数据交互,比如,通信单元12接收由主机发送的控制命令,其中,主机发送的控制命令包括设置签章位置、启动盖章、停止盖章等控制命令等。
介质输送单元13,用于驱动介质在输送通道中移动。介质输送单元13包括电机驱动器131、输送电机132、输送辊组件133和印章辊134。如图3所示,输送辊组件133和印章辊134沿箭头A所示的介质输送方向依次排布在输送通道中,其中,输送辊组件133包括相切设置的主动辊133a和从动辊133b,印章辊134与印章31相对设置,当印章31转动设定角度时,印章31的印签面34能够与印章辊134相切配合。电机驱动器131用于根据控制单元11输出的控制信号输出输送电机132的输出轴转动所需要的电流,输送电机132的输出轴与输送辊组件133以及印章辊134传动连接,当输送电机132的输出轴转动时,输送辊组件133的主动辊133a及印章辊134随之转动,从而驱动介质在输送通道中移动。
印章驱动单元14,用于驱动印章组件3转动,包括电机驱动器141和印章电机142,其中,电机驱动器141用于根据控制单元11输出的控制信号输出印章电机142的输出轴转动所需要的电流,印章电机142的输出轴与印章组件3的印章转轴32传动连接,当印章电机142的输出轴转动时,印章转轴32随之同步转动,从而使印章31随印章转轴32同步转动。
传感器单元15,包括第一传感器151和第二传感器152。第一传感器151和第二传感器152可以为光电透射传感器或光电反射传感器,其包括光发生器和光接收器(图中未标出),光接收器接收光发生器发生的光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第一传感器151,用于检测是否有介质位于第一传感器151所在位置,其工作原理是:当有介质覆盖在第一传感器151上时,其光接收器输出第一检测信号,当没有介质覆盖在第一传感器151上时,其光接收器输出第二检测信号,控制单元11通过检测第一传感器151输出的检测信号,即可判断是否有介质覆盖在第一传感器151上。如图3所示,第一传感器151位于滚印盖章装置100的输送通道内、输送辊组件133的上游。
第二传感器152,用于检测印章31是否位于初始位置。优选地,如图3所示,印章组件3还包括探测片33,其中,探测片33与印章转轴32固定连接,其表面设置有槽孔35,当印章31位于初始位置时,探测片33与第二传感器152为第一配合关系,比如,探测片33的槽孔35与第二传感器152相对,第二传感器152输出第三检测信号,当印章31偏离初始位置时,探测片33与第二传感器152为第二配合关系,比如,探测片33的槽孔35偏离第二传感器152,第二传感器152输出第四检测信号,控制单元11读取第二传感器152输出的检测信号,即可判断印章组件3的探测片33与第二传感器152的配合关系,从而判断印章31是否位于初始位置。
Flash存储器16,用于存储滚印盖章装置100的控制程序,以及用于存储控制程序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固定参数,比如,Flash存储器16用于存储角度β1、β2、β3以及固定长度D、S等,其中,β1和β3为印章31自初始位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印签面34不接触印章辊134(以下简称印章空转)时印章31的旋转角度,β2为印章31自初始位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印签面34与印章辊134配合时印章31的旋转角度,D为沿印章转动方向印签面34的最大弧长(以下简称印签面的弧长),S为传感器单元15的第一传感器151的检测位置到签章加盖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其中,签章加盖起始位置是指印章辊134与印章31的印签面34相切配合的切点在输送通道中的位置。
RAM存储器17,用于存储控制程序运行过程中生成的数据及变量。比如,RAM存储器17用于存储盖章前印章空转时间内介质移动的距离M1,以及盖章后印章空转时间内介质移动的距离M2等,其中,盖章前空转时间是指印章31自初始位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从开始转动时刻到印签面34与印章辊134开始配合时刻的时间,盖章后空转时间是指印章31自初始位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从印签面34开始脱离印章辊134时刻到印章31回到初始位置时刻的时间。
图4a至图4c示意了印章31随印章转轴32转动过程中印签面34与印章辊134的相对关系,本实施例中,以印章31沿箭头B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为例进行说明。如图4a所示,印章31位于初始位置,此时,印签面34与印章辊134分离,沿箭头B所示的印章转动方向,印签面34的起始端点341和终止端点342相对于直线P对称,即印签面34的弧长相对于直线P对称,其中,直线P为印章转轴32的轴心和印章辊134的轴心的连线,探测片33的槽孔35与第二传感器152相对,即探测片33与第二传感器152为第一配合关系,第二传感器152输出第三检测信号,随着印章31转动,当印章31转动角度β1时,如图4b所示,印章31到达第一偏离位置,此时,印签面34偏向印章辊134的左侧,且印签面34与印章辊134开始配合,二者相切于印签面34的起始端点341,探测片33的槽孔35偏离第二传感器152,即探测片33与第二传感器152为第二配合关系,第二传感器152输出第四检测信号,印章继续转动角度β2后,如图4c所示,印章31到达第二偏离位置,此时,印签面34偏向印章辊134的右侧,印签面34与印章辊134即将分离,二者相切于印签面34的终止端点342,当印章31继续转动时,印签面34与印章辊134分离,当印章31由第二偏离位置继续转动角度β3后,印章31回到图4a所示的初始位置。由于印章31处于初始位置时,印签面34的弧长相对于直线P对称,因此,容易得知,β1=β3。
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滚印盖章装置的控制方法进行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滚印盖章装置的控制方法可以是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滚印盖章装置进行控制,本发明实施例的滚印盖章装置也可以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滚印盖章装置的控制方法。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滚印盖章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上述的滚印盖章装置的实施例所述,滚印盖章装置包括用于在介质表面形成签章的印章组件3和用于驱动介质在输送通道中移动的介质输送单元13,印章组件3包括印章31和印章转轴32,印章31包括用于在介质表面形成签章的印签面34,介质输送单元13包括印章辊134和与印章辊134传动连接的输送电机132,印章辊134与印章31相对设置,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控制介质输送单元13输送介质移动。
步骤S102,控制印章31从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以在介质上加盖第一预设签章41,其中,印章31位于初始位置时,印章31的印签面34与印章辊134分离。
步骤S103,当检测到印章31转动一周再次回到初始位置后,开始记录输送电机132转动的角度。
步骤S104,控制输送电机132转动预设角度以驱动介质移动预设距离,以及控制印章31再次从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以在介质上加盖第二预设签章42。
在该实施例中,加盖的预设签章可以为两个或多个,第一预设签章41和第二预设签章42可以是多个预设签章中的任意两个依次加盖的签章,由于在加盖第一预设签章41后再加盖第二预设签章42,而加盖第二预设签章42前输送电机132转动的角度是从加盖第一预设签章41后,印章31再次回到初始位置后开始记录的,因而,不会受到加盖第一预设签章41的过程中,印签面34与介质表面接触造成的签章在介质上的实际位置偏离用户预设的位置的问题,保证了介质上的签章位置的准确性。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滚印盖章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实施例可以作为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将印章定位到初始位置
控制单元控制印章电机驱动印章沿设定方向转动,比如,控制印章电机驱动印章沿图4a至图4c中箭头B所示方向转动,并在印章转动过程中检测第二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当检测到第二传感器输出第三检测信号时,控制单元判定印章位于初始位置,控制印章电机停止转动,使印章定位到初始位置,印章位于初始位置时印章的印签面与印章辊分离。
步骤S202,当检测到介质前端到达第一传感器的检测位置后,控制输送电机驱动介质移动距离R1
控制单元检测第一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当检测到第一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由第二检测信号变化到第一检测信号时,控制单元判定沿介质输送方向介质的前端(以下简称介质前端)到达第一传感器的检测位置,此时,控制单元控制输送电机以预设速度驱动输送辊转动,从而驱动介质以预设速度在输送通道中移动,该介质移动过程中,控制单元记录输送电机转动的角度以控制输送电机驱动介质移动距离R1,其中,R1=S+L1-M1,S为第一传感器的检测位置到签章加盖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L1为沿介质输送方向第一个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到介质前端的距离;M1为盖章前印章空转时间内介质移动的距离,即印章由图4a所示的初始位置转动到图4b所示的第一偏离位置的时间段内,介质在输送通道中的移动距离。由以上可知,介质前端到达第一传感器的检测位置后,输送电机驱动介质移动距离R1后介质前端已经过签章加盖起始位置且与签章加盖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为L1-M1,即第一个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还未到达签章加盖起始位置且与签章加盖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为M1。
步骤S203,启动印章电机驱动印章转动,并在印章回到初始位置后控制输送电机驱动介质移动距离Rn
控制单元控制印章电机驱动印章转动,印章转动过程中控制单元检测第二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由于启动印章电机转动时印章位于初始位置,由图4a至图4c可知,启动印章转动时第二传感器输出第三检测信号,随着印章转动,当印章偏离初始位置后,第二传感器输出第四检测信号,印章再次回到初始位置时,第二传感器再次输出第三检测信号,当控制单元检测到第二传感器再次输出第三检测信号时,判定印章回到初始位置,即印章转动了一周。
在该实施例中,当在介质上的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距离签章加盖起始位置的距离为M1时,控制印章由初始位置开始转动,其中,M1为印章自初始位置开始转动,在盖章前空转时间内介质移动的距离。
印章电机转动过程中,输送电机继续以预设速度驱动输送辊转动,但控制单元不记录输送电机转动的角度,当检测到印章转动一周再次回到初始位置后,控制单元开始记录输送电机转动的角度,控制单元控制输送电机转动预设角度以驱动介质移动距离Rn,其中,Rn=Ln-L(n-1)-D-M1-M2,n为大于1的整数且n的初始值为2,用于表示预设签章在介质上的序号,Ln为第n个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到介质前端的距离,L(n-1)为第(n-1)个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到介质前端的距离,D为印签面的弧长,M1为盖章前印章空转时间内介质移动的距离,M2为盖章后印章空转时间内介质移动的距离,即印章由图4c所示的第二偏离位置回到图4a所示的初始位置的时间段内,介质在输送通道中的移动距离。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户预先设置的三个签章在介质上的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介质沿箭头C所示方向在输送通道中移动,第一个预设签章41的起始位置到介质前端的距离为L1,第二个预设签章42的起始位置到介质前端的距离为L2,第三个预设签章43的起始位置为到介质前端的距离L3,为便于描述,设介质前端为零点坐标,沿介质输送方向,介质上某一点与介质前端之间的距离为该点的坐标,由于启动印章转动前,控制单元采用步骤S202所述方法已将介质前端输送至距离签章加盖起始位置为L1-M1的位置处,即介质上坐标为x1=L1-M1的点位于签章加盖起始位置,也即,第一个预设签章41的起始位置距离签章加盖起始位置的距离为M1,此时执行步骤S203,启动印章电机驱动印章转动,由于印章盖章前空转时间内介质移动的距离为M1,因此,当印章到达如图4b所示的第一偏离位置时,第一个预设签章41的起始位置,即坐标为L1的点恰好到达签章加盖起始位置,印签面的第一端点341与印章辊相切配合,即印签面的第一端点341与第一个预设签章41的起始位置接触,随着印章继续转动,印签面在介质的预设位置上形成第一个预设签章41。
由于印章电机转动过程中,输送电机继续以预设速度驱动输送辊转动,第一个预设签章41形成后,盖章后空转时间内介质的移动距离为M2,因此当印章回到初始位置后,介质上与第一个预设签章41的终止位置之间的距离为M2的点,即坐标为y1=L1+D+M2的点位于签章加盖起始位置,此时,输送电机驱动介质移动距离R2后,坐标为x2=y1+R2的点位于签章加盖起始位置,将R2=L2-L1-D-M1-M2代入,得到x2=L2-M1,因此,当第二次执行步骤S203时,印章电机驱动印章转动,由于印章盖章前空转时间内介质移动的距离为M1,因此,当印签面的第一端点341与印章辊相切配合时,印签面的第一端点341与第二个预设签章42的起始位置接触,随着印章继续转动,印签面在介质的预设位置上形成第二个预设签章42。
同理可知,当用户预先设置多个签章在介质上的位置时,在第(n-1)个预设签章形成后,印章回到初始位置后,介质上坐标为y(n-1)=L(n-1)+D+M2的点位于签章加盖起始位置,输送电机驱动介质移动距离Rn后,介质上坐标为xn=Ln-M1的点位于签章加盖起始位置,盖章前空转时间内介质的移动距离为M1,因此,当印签面与印章辊配合时,印签面的第一端点341与第n个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接触,印签面在介质的预设位置上形成第n个签章。
步骤S204,判断介质上的所有预设签章的加盖是否均已完成
判断介质上的所有预设签章的加盖是否均已完成,当介质上的所有预设签章的加盖均已完成时,执行步骤S206,否则,执行步骤S205。
步骤S205,n值加1
当判定介质上的所有预设签章的加盖没有全部完成时,n值加1,继续执行步骤S203,以继续启动下一个签章的加盖。
步骤S206,将介质送出输送通道
当判定介质上的所有预设签章的加盖均已完成时,控制单元控制输送电机将介质送出输送通道。
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中,初始化时将印章定位到初始位置,在加盖签章的印章转动过程中,不采用通过输送电机转动的角度判定印章在介质的预设位置形成签章,而是通过检测第二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保证印章转动一周后回到初始位置后,再通过控制输送电机转动预设角度以驱动介质移动预设距离,由于印章回到初始位置后,印签面与印章辊分离,因此,控制输送电机转动预设角度以驱动介质移动预设距离可以保证使下一个签章的实际位置与预设位置一致。通过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可以使签章的实际位置不受输送电机和/或印章电机的负载变化的影响,从而使签章的实际位置与预设位置一致,保证了签章位置的准确性。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滚印盖章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实施例可以作为上述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将印章定位到初始位置,获取固定参数并计算盖章前印章空转时间内介质移动的距离M1和盖章后印章空转时间内介质移动的距离M2
滚印盖章装置上电后,控制单元控制印章电机驱动印章转动,并通过检测第二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将印章定位到初始位置,控制单元获取滚印盖章装置的预设固定参数并计算印章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盖章前印章空转时间内介质移动的距离M1和盖章后印章空转时间内介质移动的距离M2,比如,当滚印盖章装置的印章电机为步进电机时,设印章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印章电机的速度v的变化过程如图9所示,印章电机启动后,其速度由零逐步加速到最大速度vm,印章回到初始位置后控制单元控制印章电机停止转动。滚印盖章装置上电后,控制单元获取印章电机的加速步数a、印章电机步距角度b(即印章电机每步进一次印章所转动的角度)、加速时间p1(单位为毫秒)、匀速时电机步进一次的时间p2(单位为毫秒),印章开始转动后,从图4a所示的初始位置到达图4b所示的第一偏离位置,印章电机的加速步数为a,匀速步数为β1/b-a,则盖章前空转时间t1(单位为毫秒)为:t1=p1+(β1/b-a)*p2;印章由图4c所示的第二偏离位置回到图4a所示的初始位置,印章电机的匀速步数为β3/b,则盖章后空转时间t2(单位为毫秒)为:t2=(β3/b)*p2,设控制输送电机驱动介质移动时,介质移动的速度为v′(单位为毫米/毫秒),则印章转动一周内盖章前空转时间内介质的移动距离M1(单位为毫米)为M1=t1*v′,盖章后空转时间内介质的移动距离M2(单位为毫米)为:M2=t2*v′。
步骤S302,当接收到设置签章位置的控制命令时,进行签章设置
当接收到由主机发送的设置签章位置的控制命令时,进行签章设置,其中,设置签章位置的控制命令包括在一张介质上需要形成的签章个数m,以及每个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到介质前端的距离L1、L2、L3……Ln……L(m-1)、Lm,其中,n为正整数且n的初始值为1,用于表示预设签章在介质上的序号,因此,进行签章设置包括设置在介质上需要形成的签章个数m以及多个预设签章中每个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
步骤S303,当接收到启动盖章的控制命令时,启动输送电机驱动输送辊转动
当接收到由主机发送的启动盖章的控制命令时,控制单元控制输送电机以预设速度驱动输送辊转动。
步骤S304,当检测到介质前端到达第一传感器的检测位置后,控制输送电机驱动介质移动距离R1
控制单元检测第一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当检测到第一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由第二检测信号变化到第一检测信号时,控制单元判定介质前端到达第一传感器的检测位置,控制单元设置n=1,并控制输送单元驱动介质移动距离R1(单位为毫米),使介质的第一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到达签章加盖起始位置,其中,R1的计算方法同步骤S202,即R1=S+L1-M1。
步骤S305,判断n是否等于m
判断n是否等于m,即判断介质上的所有预设签章的加盖是否均已完成,如果是,执行步骤S308,否则,执行步骤S306。
步骤S306,n值加1
当判定n不等于m,即当前介质上的所有预设签章的加盖没有全部完成时,n值加1,执行步骤S307,以继续启动下一个签章的加盖。
步骤S307,启动印章电机驱动印章转动,并在印章回到初始位置后控制输送电机驱动介质移动距离Rn
该步骤具体执行方法同步骤S203。
步骤S308,将介质送出输送通道
当控制单元判定n等于m,即当前介质上的所有预设签章的加盖均已完成时,控制输送电机将介质送出输送通道。
步骤S309,判断是否接收到停止盖章的控制命令
控制单元判断是否接到到由主机发送的停止盖章的控制命令,如果是,执行步骤S310,否则,执行步骤S304。
步骤S310,控制输送电机停止转动
当判定接到到由主机发送的停止盖章的控制命令时,说明当前批次的介质上的所有预设签章的加盖均已完成,控制单元控制输送电机停止转动。
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提供了在多张介质上加盖签章时滚印盖章装置的控制流程,通过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滚印盖章装置可快速完成多张介质的签章加盖,并且可以使每张介质上签章的实际位置与预设位置一致,保证了每张介质上的签章位置的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滚印盖章装置或者其控制方法中,可以在初始化时将印章定位到初始位置,在印章转动过程中,不采用通过输送电机转动的角度判定印章在介质的预设位置形成签章,而是通过检测第二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保证印章转动一周后回到初始位置后,再通过控制输送电机转动预设角度以驱动介质移动预设距离,由于印章回到初始位置后,印签面已经与印章辊脱离,因此,控制输送电机转动预设角度以驱动介质移动预设距离可以保证使下一个签章的实际位置与预设位置一致。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滚印盖章装置或者其控制方法,可以使签章的实际位置不受输送电机或/和印章电机的负载变化的影响,从而使签章的实际位置与预设位置一致,保证了签章位置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滚印盖章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滚印盖章装置包括用于在介质表面形成签章的印章组件(3)和用于驱动介质在输送通道中移动的介质输送单元(13),所述印章组件(3)包括印章(31)和印章转轴(32),所述印章(31)包括用于在介质表面形成签章的印签面(34),所述介质输送单元(13)包括印章辊(134)和与所述印章辊(134)传动连接的输送电机(132),所述印章辊(134)与所述印章(31)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介质输送单元(13)输送介质移动;
控制所述印章(31)从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以在所述介质上加盖第一预设签章(41),其中,所述印章(31)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印章(31)的所述印签面(34)与所述印章辊(134)分离;
当检测到所述印章(31)转动一周再次回到所述初始位置后,开始记录所述输送电机(132)转动的角度;以及
控制所述输送电机(132)转动预设角度以驱动所述介质移动预设距离,以及控制所述印章(31)再次从所述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以在所述介质上加盖所述第二预设签章(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章(31)从所述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以在所述介质上加盖所述第一预设签章(41)至所述印章(31)转动一周再次回到所述初始位置的过程中,不记录所述输送电机(132)转动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输送电机(132)转动预设角度以驱动所述介质移动预设距离,以及控制所述印章(31)再次从所述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以在所述介质上加盖所述第二预设签章(42)包括:
控制所述介质输送单元(13)输送所述介质移动,其中,通过控制所述输送电机(132)转动第一预设角度以使所述介质上的所述第二预设签章(42)的起始位置距离签章加盖起始位置的距离为M1;以及
在所述输送电机(132)转动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后,控制所述印章(31)由所述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一周,
其中,所述签章加盖起始位置是指所述印章辊(134)与所述印章(31)的印签面(34)相切配合的切点在输送通道中的位置,M1为所述印章(31)自所述初始位置开始转动,在盖章前空转时间内所述介质移动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介质输送单元(13)输送介质移动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介质的前端到达第一检测位置后,控制所述输送电机(132)转动第二预设角度以驱动所述介质移动距离R1,以使所述介质上的所述第一预设签章(41)的起始位置距离签章加盖起始位置的距离为M1,
其中,R1=S+L1-M1,S为所述第一检测位置到所述签章加盖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L1为沿介质输送方向所述第一预设签章(41)的起始位置到介质前端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介质上加盖多个预设签章,所述第一预设签章(41)和所述第二预设签章(42)为所述多个预设签章中任意两个依次加盖的签章,所述方法还包括:
进行签章设置,其中,所述签章设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介质上需要形成的签章个数m以及所述多个预设签章中每个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
当控制所述印章(31)由所述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一周后,判断所述多个预设签章中的所有预设签章的加盖是否均已完成;以及
在判断结果为否时,控制所述输送电机(132)转动第一预设角度以驱动所述介质移动距离Rn,以便在所述介质上的下一个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距离签章加盖起始位置的距离为M1时,控制所述印章(31)由所述初始位置开始转动,
其中,Rn=Ln-L(n-1)-D-M1-M2,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Ln为第n个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到所述介质前端的距离,L(n-1)为第(n-1)个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到介质前端的距离,D为印签面的弧长,M1为盖章前印章空转时间内介质移动的距离,M2为盖章后印章空转时间内介质移动的距离。
6.一种滚印盖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印章组件(3),用于在介质表面形成签章,所述印章组件(3)包括印章(31)和印章转轴(32),所述印章(31)包括用于在介质表面形成签章的印签面(34);
介质输送单元(13),用于驱动介质在输送通道中移动,所述介质输送单元(13)包括印章辊(134)和与所述印章辊(134)传动连接的输送电机(132),其中,所述印章辊(134)与所述印章(31)相对设置;以及
控制单元(11),用于控制所述介质输送单元(13)输送介质移动;控制所述印章(31)从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以在所述介质上加盖第一预设签章(41),其中,所述印章(31)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印章(31)的所述印签面(34)与所述印章辊(134)分离;当检测到所述印章(31)转动一周再次回到所述初始位置后,开始记录所述输送电机(132)转动的角度;以及控制所述输送电机(132)转动预设角度以驱动所述介质移动预设距离,以及控制所述印章(31)再次从所述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以在所述介质上加盖所述第二预设签章(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印盖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1)在控制所述印章(31)从所述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以在所述介质上加盖所述第一预设签章(41)至所述印章(31)转动一周再次回到所述初始位置的过程中,不记录所述输送电机(132)转动的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印盖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1)用于采用以下方式控制所述输送电机(132)转动预设角度以驱动所述介质移动预设距离,以及控制所述印章(31)再次从所述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以在所述介质上加盖所述第二预设签章(42):
控制所述介质输送单元(13)输送所述介质移动,其中,通过控制所述输送电机(132)转动第一预设角度以使所述介质上的所述第二预设签章(42)的起始位置距离签章加盖起始位置的距离为M1;以及
在所述输送电机(132)转动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后,控制所述印章(31)由所述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一周,
其中,所述签章加盖起始位置是指所述印章辊(134)与所述印章(31)的印签面(34)相切配合的切点在输送通道中的位置,M1为所述印章(31)自所述初始位置开始转动,在盖章前空转时间内所述介质移动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印盖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印盖章装置还包括:第一传感器(151),设置于输送通道内,用于检测所述介质的前端是否达到所述第一检测位置,
所述控制单元(11)用于采用以下方式控制所述介质输送单元(13)输送介质移动:
当检测到所述介质的前端到达第一检测位置后,控制所述输送电机(132)转动第二预设角度以驱动所述介质移动距离R1,以使所述介质上的所述第一预设签章(41)的起始位置距离签章加盖起始位置的距离为M1,
其中,R1=S+L1-M1,S为所述第一检测位置到所述签章加盖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L1为沿介质输送方向所述第一预设签章(41)的起始位置到介质前端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印盖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印盖章装置用于在所述介质上加盖多个预设签章,所述第一预设签章(41)和所述第二预设签章(42)为所述多个预设签章中任意两个依次加盖的签章,所述控制单元(11)还用于:
进行签章设置,其中,所述签章设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介质上需要形成的签章个数m以及所述多个预设签章中每个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
当控制所述印章(31)由所述初始位置开始转动一周后,判断所述多个预设签章中的所有预设签章的加盖是否均已完成;以及
在判断结果为否时,控制所述输送电机(132)转动第一预设角度以驱动所述介质移动距离Rn,以便在所述介质上的下一个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距离签章加盖起始位置的距离为M1时,控制所述印章(31)由所述初始位置开始转动,
其中,Rn=Ln-L(n-1)-D-M1-M2,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Ln为第n个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到所述介质前端的距离,L(n-1)为第(n-1)个预设签章的起始位置到介质前端的距离,D为印签面的弧长,M1为盖章前印章空转时间内介质移动的距离,M2为盖章后印章空转时间内介质移动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印盖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传感器(152),用于检测所述印章(31)是否位于所述初始位置。
CN201310143301.5A 2013-04-23 2013-04-23 滚印盖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41182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3301.5A CN104118228B (zh) 2013-04-23 2013-04-23 滚印盖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3301.5A CN104118228B (zh) 2013-04-23 2013-04-23 滚印盖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8228A true CN104118228A (zh) 2014-10-29
CN104118228B CN104118228B (zh) 2016-04-27

Family

ID=51763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43301.5A Active CN104118228B (zh) 2013-04-23 2013-04-23 滚印盖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18228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66680A (ja) * 1994-03-30 1995-10-17 Nec Corp 自動認証印押印装置
EP0712731B1 (en) * 1994-11-21 1999-10-06 Riso Kagaku Corporation Rotary stencil printing machine
CN1611368A (zh) * 2003-10-28 2005-05-04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间歇式连续号码打印方法及其装置
CN101474918A (zh) * 2008-11-11 2009-07-08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自动盖章机及其盖章方法
CN102371790A (zh) * 2010-08-20 2012-03-14 上海古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承接打印机输入纸张的盖章装置
CN202283824U (zh) * 2011-09-21 2012-06-27 北京东方金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印章执行机构以及具有该多印章执行机构的用印机
CN202573341U (zh) * 2012-05-03 2012-12-05 浙江依特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盖章装置的驱动机构
CN202748003U (zh) * 2012-09-13 2013-02-20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印章位置检测机构及滚印盖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66680A (ja) * 1994-03-30 1995-10-17 Nec Corp 自動認証印押印装置
EP0712731B1 (en) * 1994-11-21 1999-10-06 Riso Kagaku Corporation Rotary stencil printing machine
CN1611368A (zh) * 2003-10-28 2005-05-04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间歇式连续号码打印方法及其装置
CN101474918A (zh) * 2008-11-11 2009-07-08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自动盖章机及其盖章方法
CN102371790A (zh) * 2010-08-20 2012-03-14 上海古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承接打印机输入纸张的盖章装置
CN202283824U (zh) * 2011-09-21 2012-06-27 北京东方金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印章执行机构以及具有该多印章执行机构的用印机
CN202573341U (zh) * 2012-05-03 2012-12-05 浙江依特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盖章装置的驱动机构
CN202748003U (zh) * 2012-09-13 2013-02-20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印章位置检测机构及滚印盖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8228B (zh) 2016-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81712B2 (en) Alignment conveyor apparatus
US9522478B2 (en) Rotary die cutter
CN101893869A (zh) 控制周期性往复动作的伺服电动机控制装置
CN105278278A (zh) 装订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2815106B (zh) 自动盖章方法
CN202748003U (zh) 印章位置检测机构及滚印盖章装置
CN103827004B (zh) 纸张类集积装置
CN203158760U (zh) 一种控制输送辊道运转的检测装置
CN104118228A (zh) 滚印盖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848245B (zh) 传送装置、传送方法、图像形成设备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202771536U (zh) 多卡盒发卡装置
CN205634326U (zh) 一种小型回卷机
CN103673873B (zh) 印章位置检测机构及滚印盖章装置
CN103328124A (zh) 辊子型材料给送装置及方法
CN104827784A (zh) 一种智能卡片翻卡模块
CN204977844U (zh) 一种纸张自动翻转输出装置
KR20120123014A (ko) 회전위치 결정방법 및 회전위치 결정시스템
CN102556708A (zh) 介质重张检测方法及装置、介质处理装置
US4519601A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CN103895371A (zh) 新型高速盖章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3182837A (zh) 一种适用于间歇式印刷设备的多色套印的控制方法与装置
CN202573341U (zh) 一种自动盖章装置的驱动机构
CN108809178A (zh) 一种智能流体传动伺服反馈控制系统及方法
US10029875B2 (en) Winding device for winding a web-shaped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changing a reel in a winding device
CN103623970B (zh) 旋转轴原点自动复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