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14967A - 具有吹风箱的纤维素纸浆干燥箱 - Google Patents

具有吹风箱的纤维素纸浆干燥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14967A
CN104114967A CN201280069698.1A CN201280069698A CN104114967A CN 104114967 A CN104114967 A CN 104114967A CN 201280069698 A CN201280069698 A CN 201280069698A CN 104114967 A CN104114967 A CN 1041149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
box
net sheet
transverse region
perfo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96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14967B (zh
Inventor
R·坎普里斯
克里斯多·奥尔森
R·彼得松
P·霍尔姆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dritz Technology and Asset Management GmbH
Andritz Fiber Drying AB
Original Assignee
Andritz Fiber Drying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dritz Fiber Drying AB filed Critical Andritz Fiber Drying AB
Publication of CN104114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49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149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49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CPRODUCTION OF CELLULOSE BY REMOVING NON-CELLULOSE SUBSTANCES FROM CELLULOSE-CONTAINING MATERIALS; REGENERATION OF PULPING LIQUORS; APPARATUS THEREFOR
    • D21C9/00After-treatment of cellulose pulp, e.g. of wood pulp, or cotton linters ; Treatment of dilute or dewatered pulp or process improvement taking place after obtaining the raw cellulosic material an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D21C9/18De-watering; Elimination of cooking or pulp-treating liquors from the pulp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CPRODUCTION OF CELLULOSE BY REMOVING NON-CELLULOSE SUBSTANCES FROM CELLULOSE-CONTAINING MATERIALS; REGENERATION OF PULPING LIQUORS; APPARATUS THEREFOR
    • D21C9/00After-treatment of cellulose pulp, e.g. of wood pulp, or cotton linters ; Treatment of dilute or dewatered pulp or process improvement taking place after obtaining the raw cellulosic material an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D21C9/18De-watering; Elimination of cooking or pulp-treating liquors from the pulp
    • D21C9/185De-watering; Elimination of cooking or pulp-treating liquors from the pulp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step where the pulp is suspended in a gaseous medium, e.g. flash drying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5/00Dryer section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5/18Drying webs by hot air
    • D21F5/185Supporting webs in hot air dryers
    • D21F5/187Supporting webs in hot air dryers by air jets
    • D21F5/188Blow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3/00Machines and apparatus for drying fabrics, fibres, yarns, or other materials in long length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 F26B13/06Machines and apparatus for drying fabrics, fibres, yarns, or other materials in long length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with movement in a sinuous or zig-zag path
    • F26B13/08Machines and apparatus for drying fabrics, fibres, yarns, or other materials in long length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with movement in a sinuous or zig-zag path using 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3/00Machines and apparatus for drying fabrics, fibres, yarns, or other materials in long length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 F26B13/10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heating or supporting materials; Controlling movement, tension or position of materials
    • F26B13/101Supporting materials without tension, e.g. on or between foraminous belts
    • F26B13/104Supporting materials without tension, e.g. on or between foraminous belts supported by fluid jets only; Fluid blowing arrangements for flotation dryers, e.g. coanda nozz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aper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干燥纤维素纸浆网片(18)的纤维素纸浆干燥箱包括下部吹风箱(26),该吹风箱用于经由多个吹送开口朝该网片(18)向上吹气,从而根据空气载送网片原理来干燥该纸浆。该下部吹风箱(26)包括一个中央区(58)和一个第一横向区(52),该中央区包括形成第一穿孔类型的多个吹送开口(70,72)并且该第一横向区包括形成第二穿孔类型的多个吹送开口(70,80),该第二穿孔类型不同于该第一穿孔类型。该中央区(58)的这些吹送开口(72)形成了第一穿孔程度,并且该第一横向区(52)的这些吹送开口(80)形成了大于该第一穿孔程度的第二穿孔程度。作为替代方案或者与之相组合,该第一横向区(252;352)包括多个吹送开口(70;370),这些吹送开口被安排成用于在横向区(252;352)上方形成空气垫以便在邻近于该网片(18)的横向边缘(82)处来提升该网片。

Description

具有吹风箱的纤维素纸浆干燥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干燥纤维素纸浆网片的纤维素纸浆干燥箱,其中该干燥箱包括多个吹风箱,这些吹风箱可运作以用于朝向该纤维素纸浆网片吹送空气,从而根据空气载送网片原理来干燥纸浆。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干燥纤维素纸浆网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在根据空气载送网片原理运行的对流型纤维素纸浆干燥箱中干燥纤维素纸浆。WO 2009/154549中描述了这种干燥箱的实例。借助于多个上部吹风箱和下部吹风箱将热空气吹送到纤维素纸浆网片上。由吹风箱吹送的空气将热量传递至网片而使网片干燥、并且还保持网片漂浮于下部吹风箱的上方。借助于一个循环空气系统将热空气供应到这些吹风箱,该循环空气系统包括多个风扇和对干燥空气进行加热的多个蒸汽散热器。WO 99/36615中展示了一个完整的纤维素纸浆干燥箱。
随着对纸浆厂中纸浆生产量增加的需求日益增加,需要增加纤维素纸浆干燥箱的干燥能力,而不增加它的大小或仅仅稍微增加它的大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对纤维素纸浆网片进行干燥的纤维素纸浆干燥箱,该干燥箱在干燥该网片方面比现有技术干燥箱更有效。
这个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干燥纤维素纸浆网片的纤维素纸浆干燥箱而实现的,其中该干燥箱包括多个下部吹风箱,这些下部吹风箱被配置成用于经由多个吹送开口朝向纤维素纸浆网片向上吹气,从而根据空气载送网片原理来干燥纸浆。该干燥箱包括至少一个下部吹风箱,如沿着与该网片在该下部吹风箱上方前行的方向垂直的一个水平方向上看到的,该至少一个下部吹风箱包括:一个中央区,该中央区包括形成第一穿孔类型的多个吹送开口;以及至少第一横向区,该第一横向区包括形成第二穿孔类型的多个吹送开口,该第二穿孔类型不同于该第一穿孔类型,其中该下部吹风箱的中央区的这些吹送开口形成了第一穿孔程度,并且该下部吹风箱的该至少第一横向区的这些吹送开口形成了第二穿孔程度,该第二穿孔程度大于该第一穿孔程度,和/或该下部吹风箱的该第一横向区包括多个吹送开口,这些吹送开口被安排成用于在该横向区上方形成空气垫以便在邻近于该纤维素纸浆网片的一个横向边缘处来提升该纤维素纸浆网片。
这个干燥箱的一个优点是,它更有效地支撑该网片的横向边缘,导致该网片以更水平的方式前行,如穿过其宽度所看到的,从而更有效的进行干燥。另外,可以减少与该网片的横向边缘接触到下部吹风箱而产生灰尘相关的问题。该有利效果可以通过中央区的吹送开口形成第一穿孔程度并且该第一横向区的吹送开口形成了大于该第一穿孔程度的第二穿孔程度而实现。作为替代方案或在者与之组合,该第一横向区包括多个吹送开口,这些吹送开口被安排成用于在该横向区上方形成空气垫以便在邻近于该网片的一个横向边缘处来提升该网片。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下部吹风箱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二横向区,该第二横向区包括形成第三穿孔类型的多个吹送开口,该第三穿孔类型不同于该中央区的第一穿孔类型,该中央区被安排在该第一与第二横向区之间。这个实施例的一个优点是,网片在其横向边缘处可以更有效地得到干燥并且更好地得到支撑。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下部吹风箱的中央区的这些吹送开口形成了第一穿孔程度,并且该下部吹风箱的该至少第一横向区的这些吹送开口形成了第二穿孔程度,该第二穿孔程度大于该第一穿孔程度。这个实施例的一个优点是,该横向区中的提升力将增大。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该第二穿孔程度比该第一穿孔程度大了1.1至2.0倍,优选地1.1至1.7倍。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干燥箱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上部吹风箱,如沿着与该网片在该上部吹风箱下方前行的方向垂直的一个水平方向上看到的,该至少一个上部吹风箱包括一个中央区和至少第一横向区,该中央区包括形成第四穿孔程度的多个吹送开口,并且该至少第一横向区具有第五穿孔程度,该第五穿孔程度小于该第四穿孔程度。这个实施例的一个优点是,该上部吹风箱在网片的横向边缘处的干燥效果被减小以便至少部分地补偿下部吹风箱的第一横向区的增大的干燥效果。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至少一个上部吹风箱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二横向区,该第二横向区具有小于该中央区的第四穿孔程度的一个第六穿孔程度,该至少一个上部吹风箱的中央区被安排在该第一与第二横向区之间。这个实施例的一个优点是,可以避免或至少减少该网片在其横向边缘处的过度干燥。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下部吹风箱的第一横向区包括多个吹送开口,这些吹送开口被安排成用于在该横向区上方形成空气垫以便在邻近于该纤维素纸浆网片的一个横向边缘处来提升该纤维素纸浆网片。这个实施例的一个优点是,该网片在其横向边缘处被有效地支撑。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下部吹风箱的第一横向区进一步包括两排倾斜类型的吹送开口,这些吹送开口被适配成朝向彼此吹送空气流。这个实施例的一个优点是,由两个相对的倾斜类型吹送开口吹出的空气流的“碰撞”产生了一个提升力,用于支撑该纤维素纸浆网片的横向边缘。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下部吹风箱的第一横向区具有100至950mm的宽度,如沿着与该网片在下部吹风箱上方前行的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上看到的。这个实施例的一个优点是,实现了对该网片的横向边缘的适当支撑。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下部吹风箱的第一横向区被安排成在该网片下方从该网片的横向边缘起延伸约50至600mm的距离。在该网片下方延伸了小于50mm的第一横向区可能不会对该横向边缘提供足够的支撑。在该网片下方延伸了大于600mm的第一横向区可能对该网片产生不必要的过度干燥,而没有进一步改进该网片前行穿过干燥器的方式。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干燥箱包括包含第一类型的多个下部吹风箱的一个第一干燥区、以及包含第二类型的多个下部吹风箱的一个相继的第二干燥区。这个实施例的一个优点是,该干燥箱的这些干燥区可以针对该网片在沿着干燥器的各个位置中变化的特性(关于基重、强度等)而进行适配。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第一横向区的吹送开口中的至少一些具有与该中央区的吹送开口不同的大小。这个实施例的一个优点是,该第一横向区和该中央区的相应穿孔程度能以有效的方式进行安排,优选地使用具有相同图案但具有不同大小的开口。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第一横向区在每m2吹风箱表面积上具有与该中央区不同数目的吹送开口。这个实施例的一个优点是,该第一横向区和该中央区的相应穿孔程度能以有效的方式进行安排,优选地使用具有相同大小但以不同图案安排的开口。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至少一个下部吹风箱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倾斜类型的吹送开口与非倾斜类型的吹送开口的组合。这个实施例的一个优点是,该网片被支撑在该下部吹风箱上方的一个良好限定的高度处并且在该高度下前进,这减小了该网片上的机械应变。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至少一个下部吹风箱中的至少一者仅包括非倾斜类型的吹送开口。这个实施例的一个优点是,实现了高的干燥效果。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干燥箱包括至少一个干燥台板,其中该干燥台板的下部吹风箱的总数量的至少90%包括该中央区和第一横向区。这个实施例的一个优点是,在整个干燥台板上实现了有效的干燥并且该网片接触这些下部吹风箱的风险低。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比现有技术的方法更有效的方式对纤维素纸浆网片进行干燥的方法。
这个目的是通过一种借助于下部吹风箱来干燥纤维素纸浆网片的方法而实现的,这些下部吹风箱被配置成用于经由多个吹送开口朝该纤维素纸浆网片向上吹气,从而根据空气载送网片原理来干燥纸浆,该方法包括:
利用至少一个下部吹风箱,如沿着与该网片在该下部吹风箱上方前行的方向垂直的一个水平方向上看到的,该至少一个下部吹风箱包括一个包含多个吹送开口的中央区以及包含多个吹送开口的至少第一横向区,
通过该中央区的吹送开口以第一流动图案朝该网片吹送第一相对气体流量,并且
通过该第一横向区的吹送开口以不同于该第一流动图案的第二流动图案朝该网片吹送第二相对气体流量,
其中该第二相对气体流量大于该第一相对气体流量,和/或该第二相对气体流量是以该第二流动图案被吹向该网片以形成空气垫,从而提升该纤维素纸浆网片的一个横向边缘。
这个方法的一个优点是,有效地干燥该网片,而且产生很少的灰尘颗粒。这个有利的效果可以通过使该第二相对气体流量大于第一相对气体流量来实现。作为替代方案或与之组合,以第二流动图案朝该网片吹送该第二相对气体流量以便形成空气垫从而提升该纤维素纸浆网片的横向边缘。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该至少一个下部吹风箱中使用包括多个吹送开口的一个第二横向区,该中央区被安排在该第一与第二横向区之间;并且通过该第二横向区的吹送开口以不同于该第一流动图案的第三流动图案朝该网片吹送第三相对气体流量。这个实施例的一个优点是,该网片在其两横向边缘处以一种有效的方式得到支撑。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第二相对气体流量大于该第一相对气体流量。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该第二相对气体流量比该第一相对气体流量大了1.1至2.0倍、优选地1.1至1.7倍。这个实施例的一个优点是,至少部分地阻碍了该纤维素纸浆网片的横向边缘接触该下部吹风箱。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第二流动图案朝该网片吹送该第二相对气体流量以便形成空气垫从而提升该纤维素纸浆网片的横向边缘。这个实施例的一个优点是,该纤维素纸浆网片的横向边缘将不易于接触到下部吹风箱。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特征将从以下说明和权利要求书中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以下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示意性侧视图,并且展示了用于干燥纤维素纸浆网片的纤维素纸浆干燥箱。
图2是示意性侧视图,并且展示了图1的区域II。
图3是在图2的箭头III的方向上所看到的第一干燥台板的前视图。
图4是第一下部吹风箱的顶视图。
图5是第一上部吹风箱的顶视图。
图6是第二下部吹风箱的顶视图。
图7a是第三下部吹风箱的顶视图。
图7b是第三下部吹风箱的横向区的放大视图。
图7c是图7b的横向区的一个截面。
图7d是一个替代的横向区的放大视图。
图7e是图7d的横向区的一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干燥纤维素纸浆的纤维素纸浆干燥箱1。干燥箱1包括外壳2。在外壳2内,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可以安排有第一干燥区4、第二干燥区6和任选的冷却区8,其中第一干燥区4被安排在外壳2的上部区域中,冷却区8被安排在外壳2的下部区域中,并且第二干燥区6被安排在第一干燥区4与冷却区8之间。
在外壳2的第一端10处,安排了第一列的多个回转辊12,并且在外壳2的第二端14处,安排了第二列的多个回转辊16。湿润的纸浆网片18经由安排在外壳2中的入口20进入干燥箱1。在图1的实施例中,入口20被安排在外壳2的上部中,但在替代实施例中,该入口可以安排在外壳的下部中。网片18在干燥箱1中如图1中所示朝向右边水平地前进,直到网片18到达一个回转辊为止。在图1中所示的干燥箱1中,网片18将首先到达第二列多个回转辊中的一个回转辊16。网片18围绕回转辊16转弯、并且接着在干燥箱1中如图1中所示朝向左边水平地行进,直到网片18到达第一列多个回转辊中的一个回转辊12为止,在该处网片18再次转弯。以此方式,网片18以Z字形方式从干燥箱1的顶部前行到底部,如箭头P所示。在已经在第一和第二干燥区4、6中干燥并且已经在冷却区8中冷却之后,网片18经由安排在外壳2中的出口22离开干燥箱1。在图1的实施例中,出口22被安排在外壳2的下部中,但在替代实施例中,该出口可以安排在外壳的上部中。
典型地,对干燥过程使用80℃到250℃的温度的空气。从一个上游网片成形站(图1未示出)进入干燥箱1的纤维素纸浆网片18典型地具有40%-60%重量的干固体含量,并且离开干燥箱1的纤维素纸浆网片18典型地具有85%-95%重量的干固体含量。当在每千克干物质为0.11千克水的湿气含量以及0.8到3毫米的厚度下测量时,离开干燥箱1的纤维素纸浆网片18典型地具有800到1500g/m2的基重。
第一干燥区4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台板24,典型地为3到15个第一干燥台板24。在图1的实施例中,第一干燥区4包括8个第一干燥台板24。每一个这种第一干燥台板24包括若干吹风箱,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并且可运作以用于在网片18从一个回转辊12、16水平地行进到下一个回转辊16、12时干燥该网片18。每一个第一干燥台板24包括若干第一下部吹风箱26和若干第一上部吹风箱28,这些吹风箱被安排成用于朝向纤维素纸浆网片18吹送热的干燥气体。典型地,每一个第一干燥台板24包括20到300个第一下部吹风箱26和相同数目的第一上部吹风箱28,但在图1中为了保持展示的清晰,仅展示了几个吹风箱。第一下部吹风箱26可运作以用于将网片18保持在“漂浮”且固定的状态下,这样使得网片18在干燥过程期间是悬空的、与第一下部吹风箱26有一定距离,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
第二干燥区6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干燥台板30,典型地为5到40个第二干燥台板30。在图1的实施例中,第二干燥区6包括11个第二干燥台板30。每一个这种第二干燥台板30包括若干吹风箱,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并且可运作以用于在网片18从一个回转辊12、16水平地行进到下一个回转辊16、12时干燥该网片18。每一个第二干燥台板30包括若干第二下部吹风箱32和若干第二上部吹风箱34,这些吹风箱被安排成用于朝向纤维素纸浆网片18吹送热的干燥气体。典型地,每一个第二干燥台板30包括20到300个第二下部吹风箱32和相同数目的第二上部吹风箱34,但在图1中为了保持展示的清晰,仅图示了几个吹风箱。第二下部吹风箱32可运作以用于将网片18保持在“漂浮”状态下,使得网片18在干燥过程期间变为悬空的、与第二下部吹风箱32有一定距离,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
第一干燥区4的第一干燥台板24与第二干燥区6的第二干燥台板30具有不同的机械设计,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第一干燥台板24的第一下部吹风箱26与第二干燥台板30的第二下部吹风箱32经常具有不同的机械设计,如下文举例说明。
冷却区8包括至少一个冷却台板36,在图2中展示了两个这种冷却台板36,每一个这种台板36包括若干第三下部吹风箱38和第三上部吹风箱40,这些吹风箱被安排成用于朝向纤维素纸浆网片18吹送冷却气体。下部吹风箱38可运作以用于将网片18保持在“漂浮”状态下,使得网片18在冷却过程期间变为悬空的。这些第三下部吹风箱38可以例如具有类似于该第一或第二下部吹风箱26、32的设计,这些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这些第三上部吹风箱40可以具有类似于该第一或第二上部吹风箱28、34的设计,这些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典型地,对冷却过程使用15℃到40℃的温度的空气作为冷却气体。一个隔离壁42将第二干燥区6与冷却区8分离。
图2是图1的区域II的放大侧视图、并且展示了图1中展示的第一干燥区4的一个第一干燥台板24。第一干燥台板24包括安排在网片18下方的多个第一下部吹风箱26、以及安排在网片18上方的多个第一上部吹风箱28。这些第一下部吹风箱26如图2中的箭头VU展示的竖直向上地朝向网片18、并且如图2中的箭头IU展示的与水平面典型地成5°到60°角度以倾斜方式来朝网片18吹送热的干燥空气。第一下部吹风箱26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地吹送干燥空气产生了迫使网片18向上远离吹风箱26的力、以及迫使网片18向下朝向吹风箱26的力。后者效果有时称为柯恩达效应。这将导致吹风箱26在网片18上施加一个固定力,从而将网片18保持在与吹风箱26相距一个相对良好限定的距离处。典型地,在干燥箱1的运行期间,网片18的下侧与第一下部吹风箱26的上表面之间的平均距离或高度H1是1至6毫米。如果网片18将趋于向上移动,那么吹风箱26的固定力将把网片18向下拖,并且如果网片18将趋于向下移动,那么吹风箱26吹送的空气将迫使网片18向上。因此,网片18以相对固定的方式沿着第一干燥台板24水平地输送,在竖直方向上具有极小移动,意味着网片18经受有限的拉伸力。第一类型的上部吹风箱28竖直向下地朝向网片18将热的干燥空气吹向网片18,如图2中的箭头VD图示。典型地,网片18的上侧与第一上部吹风箱28的下表面之间的平均距离或高度H2是10到80毫米。吹风箱26、28吹送的热的干燥空气是经由在水平方向上邻近的吹风箱26、28之间形成的多个间隙S而排出的。
图3是如图2的箭头III的方向上所看到的第一干燥台板24的前视图。干燥空气是由一个风扇(出于维持展示清晰的原因而未被示出)供应的、并且在下部吹风箱26的第一端46处进入第一下部吹风箱26的内部44,如箭头DA1所示。供应至吹风箱26内部44的空气经由多个开口作为空气流VU和IU被吹向网片18,以下参照图4进行描述。返回至图3,干燥空气同样是由该风扇(未示出)供应的并且在上部吹风箱28的第一端50处进入第一上部吹风箱28的内部48,如箭头DA2所示。供应至吹风箱28内部48的空气DA2经由多个开口作为空气流VD被吹向网片18,以下参照图5进行描述。
为了获得有效干燥并且将运转性问题最小化,网片18与相应下部和上部吹风箱26、28之间的竖直距离应该优选地跨过网片18的宽度WW相当恒定地处于高度H1和H2(图2所示)。已经发现在现有技术中,在一些情况下,网片18尤其在其横向端处可能偏离所希望的高度H1、H2,如图3中用虚线PA所示。这种偏离意味着该网片18没有以最佳的方式得到干燥。
第一下部吹风箱26具有一个总宽度WB,该总宽度典型地比网片18的宽度WW大了2%至16%。典型地,网片18的宽度WW是1至15米,更典型地是2至12米。第一下部吹风箱26沿着其宽度WB、即沿着与网片18在吹风箱26上方前行的方向P垂直的一个水平方向被划分为多个区。第一下部吹风箱26具有:邻近于吹风箱26的第一端46安排的第一横向区52、安排在吹风箱26的第二端56处的第二横向区54、以及安排在第一与第二横向区52、54之间的中央区58。
第一上部吹风箱28具有:邻近于吹风箱28的第一端50安排的第一横向区60、安排在吹风箱28的第二端64处的第二横向区62、以及安排在第一与第二横向区60、62之间的中央区66。
如参照图4和图5将更详细描述的,横向区52、54和横向区60、62的安排使得网片18以几乎水平的方式被承载在网片18的整个宽度WW上方,如图3中连续线所示。因此,可以避免或至少基本上减少现有技术中与所希望高度H1、H2的大偏离,如虚线PA所示。网片18在下部吹风箱26上方在横向区52、54处比在中央区58处在略微更高的高度H1处前行也是可接受的,因为这不易以负面方式影响该干燥操作。
图4是如图3的箭头IV-IV的方向上所看到的第一下部吹风箱26的顶视图。第一下部吹风箱26具有被适配成面向网片18的一个上表面68并且如以上参照图3所述被划分为:邻近于第一端46安排的第一横向区52、邻近于吹风箱26的第二端56安排的第二横向区54、以及被安排在第一与第二横向区52、54之间的中央区58。因此,第一和第二横向区52、54被安排在中央区58的相反两侧。
中央区58具有安排在中心的第一类型的多个空气吹送开口70,这些开口是“倾斜型”开口、例如可以为有时候被称为“眼睑穿孔”的类型并且是被安排在上表面68中。“倾斜型”开口是指,从那些开口70吹送的空气中的至少25%是与水平面成小于60°的角度吹送的。眼睑穿孔70可以具有与WO 97/16594中被称为“眼睑穿孔6”的开口类似的设计,并且参考WO 97/16594的图2和图3进行了描述,这些眼睑穿孔提供被倾斜地吹送穿过其中的热的干燥空气,从而产生了本申请的图2中展示的空气流IU。在第一下部吹风箱26中,供应到第一下部吹风箱中的空气总流量的至少30%、经常至少40%是经由眼睑穿孔70被吹送的。
继续对本申请的图4进行描述,中央区58具有第二类型的多个空气吹送开口72,这些开口被安排成靠近吹风箱26的侧边74、76。第二类型的开口72是分布于中央区58内的上表面68上的“非倾斜型”的开口。“非倾斜型”是指,从那些开口72吹送的空气中的至少80%是与水平面成至少70°角度吹送的。例如,第二类型的开口72可以是圆形、正方形、或三角形的孔。第二类型的开口72在为圆形时可以典型地具有1到10毫米的直径。在一个实例中,第二类型的开口72是具有2.5毫米直径的圆形孔。第二类型的开口72向上吹送热的干燥空气而形成空气流VU,如图2所示。
返回图4,可以通过将中央区58的一个代表性部分的开口70、72的总开口面积除以在中央区58内上表面68的该代表性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积78来计算中央区58的第一穿孔程度。“代表性部分”是指上表面68的、相对于朝向网片18吹送空气而言有代表性的一个部分,即,忽略例如吹风箱的空气入口部分。典型地,中央区58的穿孔程度为0.5%到3.0%。在一个实例中,中央区58的穿孔程度为1.5%。可以改变穿孔程度以适应待干燥的网片18的重量、干度等等。为非倾斜型开口的第二类型开口72典型地构成该第一下部吹风箱26的总穿孔程度的至少20%,并且典型地构成该第一下部吹风箱26的总穿孔程度的30%至70%。为倾斜型开口的第一类型开口70可以典型地构成第一下部吹风箱26的总穿孔程度的至少30%,并且典型地构成第一下部吹风箱26的总穿孔程度的40%至80%。
例如,考虑4000mm2的代表性部分78的面积和1.5%的穿孔程度,开口70、72的总面积将是60mm2。如果第一类型开口70构成穿孔程度的50%,那么将对应于30mm2。这意味着第二类型开口72将具有与剩余的30mm2对应的总开口面积,这对于具有2.5毫米直径的开口72而言将对应于约六个开口72,每个具有约4.9mm2的开口面积。
第一横向区52具有安排在中心的第一类型的多个空气吹送开口70,这些开口为眼睑穿孔类型并且具有与中央区58的第一类型开口70类似的设计。另外,第一横向区52包括被安排成靠近吹风箱26的侧边74、76的第三类型空气吹送开口80。第三类型开口80是分布于第一横向区52内的上表面68上的“非倾斜型”的开口。第三类型开口80可以是圆形、正方形或三角形的孔并且在为圆形时可以典型地具有1到10毫米的直径。在一个实例中,第三类型的开口80具有3.1毫米直径的圆形孔、向上吹送热的干燥空气而形成空气流VU,如图2所示。因此,第一横向区52的第三类型吹送开口80具有与中央区58的第二类型吹送开口72不同的大小。因此,中央区58的开口70、72形成了第一穿孔类型,该第一穿孔类型与由横向区52的开口70、80形成的第二穿孔类型不同。第一横向区52的第三类型吹送开口80被安排成与中央区58的第二类型吹送开口72的图案类似的图案。
按照与此前关于中央区58所描述的相类似的方式,有可能计算出第一横向区52的第二穿孔程度。典型地,第一横向区52的穿孔程度为0.8%到3.5%。在一个实例中,在第三类型开口80具有3.1毫米直径的情况下,第一横向区52的穿孔程度为1.9%。因此,第一横向区52的穿孔程度大于中央区58的穿孔程度。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横向区52的穿孔程度比中央区58的穿孔程度大了1.1至2.0倍、优选地1.1至1.7倍。因此,例如,如果中央区58的穿孔程度为1.5%,则第一横向区52的穿孔程度将在1.65%至3.0%的范围内。
第二横向区54可以具有与第一横向区52类似的设计。因此,在一个实例中,第二横向区54包括眼睑穿孔型的第一类型开口70、以及第三类型开口80,这些第三类型开口是圆形的并且具有3.1毫米直径,从而得到第二横向区54的1.9%的第三穿孔程度。因此,第二横向区54的穿孔程度大于中央区58的穿孔程度。
在干燥箱1的操作过程中,干燥空气DA1被供应到第一下部吹风箱26。由于中央区58的开口70、72形成了第一穿孔类型,而该第一穿孔类型不同于由横向区52的开口70、80所形成的第二穿孔类型,因此空气将以第一流动图案从中央区58的开口70、72吹出,该第一流动图案不同于从横向区52的开口70、80吹出的空气的第二流动图案。另外,空气将以第三流动图案从第二横向区54的开口70、80吹出,该第三流动图案不同于从中央区58的开口70、72吹出的空气的第一流动图案。由于第一横向区52的穿孔程度大于中央区58的穿孔程度,由中央区58的开口70、72朝网片18吹送的第一相对空气流量(例如单位是:每小时每mm2上表面68面积的空气m3,即m3/(h,mm2))将小于由第一横向区52的开口70、80朝网片18吹送的第二相对空气流量(单位是每小时每mm2上表面68面积的空气m3)。类似地,由第二横向区54的开口70、80朝网片18吹送的第三相对空气流量(单位是每小时每mm2上表面68面积的空气m3,即m3/(h,mm2))将高于中央区58的第一相对空气流量。这将产生在横向区52、54处对网片18产生一个改善的提升力,即,邻近于网片18的横向边缘82、84处的改善提升力,这样使得网片18以希望的方式“漂浮”在第一下部吹风箱26的上方,如图3所示。另外,由于与中央区58相比在横向区52、54处更大的空气流量,在横向边缘82、84处提高了干燥效果。根据一个实施例,由第一和第二横向区52、54吹送的第二和第三相对空气流量分别比中央区58吹送的第一相对空气流量大了1.1至2.0倍、优选地1.1至1.7倍。
典型地,第一横向区52可以在网片18下方从横向边缘82起延伸约50至600毫米的距离DZ1。类似地,第二横向区54可以在网片18下方从横向边缘84起延伸约50至600毫米的距离DZ2。吹风箱26如上文所述具有大于网片18的宽度WW的一个宽度WB。第一横向区52优选地具有从第一端46观察的100至950毫米的总宽度LZ1,并且第二横向区54具有从第二端56观察的100至950毫米的总宽度LZ2。优选地,中央区58至少与横向区52、54的每一者一样宽。因此,例如,如果横向区52、54分别具有400毫米的宽度LZ1、LZ2,则中央区58应具有至少400毫米的宽度。
在一个实例中,吹风箱26具有5000毫米的宽度WB,网片18具有4600毫米的宽度WW,第一和第二横向区52、54各自分别具有500毫米的宽度LZ1、LZ2并且中央区58具有4000毫米的宽度LC,从而第一横向区52在网片18下方从横向边缘82起延伸了约300毫米的距离DZ1,并且第二横向区54在网片18下方从横向边缘84起延伸了约300毫米的距离DZ2。
图5是如图3的箭头V-V的方向上所看到的第一上部吹风箱28的顶视图。第一上部吹风箱28具有被适配成面向网片18的下表面86并且如以上参照图3所描述的被划分为:邻近于第一端50安排的第一横向区60、被安排在吹风箱28的第二端64处的第二横向区62、以及被安排在第一与第二横向区60、62之间的中央区66。
中央区66具有分布在中央区66内、吹风箱28的下表面86上的第四类型的多个空气吹送开口88。第四类型的开口88是“非倾斜型的”并且可以是圆形、正方形或三角形的孔并且在为圆形时可以典型地具有1到10毫米的直径。在一个实例中,第四类型的开口88是具有5毫米直径的圆形孔、向下吹送热的干燥空气而形成空气流VD,如图2所示。
按照与此前关于中央区域58所描述的相类似的方式,有可能计算出中央区66的第四穿孔程度。典型地,中央区66的穿孔程度为0.5%到3.0%。在一个实例中,在第四类型开口88具有5毫米直径的情况下,中央区66的第四穿孔程度为1.5%。
第一上部吹风箱28的第一横向区60根本没有开口。因此第一横向区60的第五穿孔程度为0%。因此,第一横向区60的第五穿孔程度小于中央区66的第四穿孔程度。类似地,第一上部吹风箱28的第一横向区62根本没有开口。因此,第二横向区62的第六穿孔程度小于中央区66的第四穿孔程度。根据一个替代的实施例,第一和/或第二横向区60、62可以具有以下开口(例如圆形开口):这些开口的大小和数量使得第一和/或第二横向区60、62仍具有比中央区66小的穿孔程度。
在干燥箱1的操作过程中,干燥空气DA2被供应到第一上部吹风箱28。由于第一和第二横向区60、62的穿孔程度低于中央区66的穿孔程度,由中央区66的开口88朝网片18吹送的第四相对空气流量(其单位是:每小时每mm2下表面86面积的空气m3)将高于横向区60、62的第五相对空气流量。这将导致在网片18的边缘82、84处与横向区60、62相比降低的干燥效果,这将至少部分地补偿由第一下部吹风箱26的横向区52、54所造成的增大的干燥效果,如以上描述的。通过上部吹风箱28的横向区60、62中降低的干燥效果,这种补偿降低了网片18在邻近于其横向边缘82、84处被过度干燥的风险,过度干燥可能造成品质问题。另外,在边缘82、84处稍微减小了将网片18向下朝第一下部吹风箱26按压的力,因为没有空气流从横向区60、62向下吹送,因此进一步改善了网片18的“漂浮”。
典型地,横向区60、62可以在网片18下方从相应横向边缘82、84起分别延伸约50至600毫米的距离DZ1、DZ2。横向区60、62优选地具有100至950毫米的对应宽度LZ1、LZ2,如从对应端50、64看到。中央区66具有一个宽度LC,该宽度取决于吹风箱28的宽度WB和中央区66位于其间的横向区60、62的宽度。
根据一个替代的实施例,可以安排具有一个单一区的第一上部吹风箱,该区具有多个开口,干燥空气穿过这些开口被吹向网片18。这样的替代性的第一上部吹风箱将不涉及对下部吹风箱26的横向区52、54的增大的干燥效果进行补偿。
图1中展示的第二干燥区6的第二干燥台板30的第二上部吹风箱34可以具有与图5中展示的第一上部吹风箱28类似的设计。
图6是以与图4的第一下部吹风箱26类似的视角看到的第二下部吹风箱32的顶视图。第二下部吹风箱32具有被适配成面向网片18的一个上表面168并且被划分为:邻近于吹风箱32的第一端146安排的第一横向区152、邻近于吹风箱32的第二端156安排的第二横向区154、以及被安排在第一与第二横向区152、154之间的中央区158。因此,第一和第二横向区152、154被安排在中央区158的相反两侧。
中央区158具有分布在中央区158内、下部吹风箱32的上表面168上的第四类型空气吹送开口172。这些第四类型开口172是“非倾斜型的”并且例如可以是圆形、正方形、或三角形的孔。第四类型开口172在为圆形时可以典型地具有1到10毫米的直径。在一个实例中,第四类型开口172是具有2.5毫米直径的圆形孔。
典型地,中央区158的穿孔程度为0.5%到3.0%。在一个实例中,中央区158的穿孔程度为1.5%。例如,考虑中央区158内该上表面168的代表性部分178的4000mm2面积和1.5%的穿孔程度,开口172的总面积将是60mm2。60mm2的总面积和每个开口172的2.5毫米直径将对应于约十二个开口172,每个具有约4.9mm2的开口面积。
第一横向区152具有分布在第一横向区152内、下部吹风箱32的上表面168上的第四类型空气吹送开口172。第一横向区152的第四类型开口172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与中央区158的开口172类似。因此,第一横向区152的第四类型开口172可以例如是具有2.5毫米直径的圆形孔。
典型地,第一横向区152的穿孔程度为0.8%到3.5%。在一个实例中,第一横向区152的穿孔程度为2.0%。因此,第一横向区152的穿孔程度大于中央区158的穿孔程度。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横向区152的穿孔程度比中央区158的穿孔程度大了1.1至2.0倍、优选地1.1至1.7倍。例如,考虑第一横向区152内该上表面168的代表性部分179的4000mm2面积和2.0%的穿孔程度,开口172的总面积将是80mm2。80mm2的总面积和每个开口172的2.5毫米直径将对应于约十六个开口172,每个具有约4.9mm2的开口面积。因此,第一横向区152具有在每m2吹风箱上表面168面积上与中央区158中不同数目的吹送开口172。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横向区152具有在每m2吹风箱上表面168面积上比中央区158中更多的吹送开口172。第一横向区152的吹送开口172被安排成与中央区158的吹送开口172的排列图案不同的一种图案。因此,中央区158的开口172形成了第一穿孔类型,该第一穿孔类型与由横向区152的开口172形成的第二穿孔类型不同。
第二横向区154可以具有与第一横向区152类似的设计。因此,在一个实例中,第二横向区154包括第四类型的开口172,这些开口是圆形的并且具有2.5毫米直径,从而得到第二横向区154的2.0%的穿孔程度。因此,第二横向区154的穿孔程度大于中央区158的穿孔程度。
在第二下部吹风箱32中,这些开口172在所有区中具有相同的大小和形状,但是开口172的密集度(即,表面168的单位面积上的开口数量)在横向区152、154中高于在中央区158中,从而在横向区152、154中得到较大的穿孔程度。
在干燥箱1的操作过程中,干燥空气DA3被供应到第二下部吹风箱32。典型地,在操作过程中,网片18的下侧与第二下部吹风箱32的上表面168之间的平均距离或高度H1是2到8毫米。由于中央区158的开口172形成了第一穿孔类型,而该第一穿孔类型不同于由横向区152的开口172所形成的第二穿孔类型,因此空气将以第一流动图案从中央区158的开口172吹出,该第一流动图案不同于从横向区152的开口172吹出的空气的第二流动图案。由于第一和第二横向区152、154的穿孔程度大于中央区158的穿孔程度,因此由中央区158的开口172朝网片18吹出的第一相对空气流量(其单位是:每小时每mm2上表面168面积的空气m3)将小于由横向区152、154的开口172朝网片18吹出的第二相对空气流量(其单位是每小时每mm2上表面168面积的空气m3),从而在横向区152、154处对网片18产生一个改善的提升力,即,邻近于网片18的横向边缘82、84相处的一个改善的提升力,这样使得网片18以所希望的方式“漂浮”。
典型地,每个横向区152、154可以在网片18下方从对应的横向边缘82、84起延伸约50至600毫米的对应距离DZ3、DZ4。吹风箱32具有大于网片18的宽度WW的一个宽度WB。第一和第二横向区152、154优选地具有100至950毫米的对应总宽度LZ3、LZ4,如从对应的第一和第二端146、156看到的。
第二下部吹风箱32的对应距离DZ3、DZ4与第一下部吹风箱26的对应距离DZ1、DZ2相比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的。
图7a是以与图6的第二下部吹风箱32类似的视角看到的替代的第二下部吹风箱232的顶视图。该替代的第二下部吹风箱232具有被适配成面向网片18的一个上表面268并且被划分为:邻近于吹风箱232的第一端246安排的第一横向区252、邻近于吹风箱232的第二端256安排的第二横向区254、以及被安排在第一与第二横向区252、254之间的中央区258。
中央区258具有分布在中央区258内、吹风箱232的上表面268上的第四类型空气吹送开口172。这些第四类型开口172是“非倾斜型的”并且例如可以是圆形、正方形或三角形的孔并且在为圆形时可以典型地具有1到10毫米的直径。在一个实例中,第四类型开口172是具有3.0毫米直径的圆形孔。
典型地,中央区258的穿孔程度为0.5%到3.0%。在一个实例中,中央区258的穿孔程度为1.5%。
第一横向区252具有第一类型的空气吹送开口70,这些开口是“倾斜型”开口、可以例如是“眼睑穿孔”类型的开口并且是被安排在上表面268中。眼睑穿孔70可以具有与WO 97/16594中被称为“眼睑穿孔6”的开口类似的设计、并且参考WO 97/16594的图2和图3进行了描述,这些眼睑穿孔提供了倾斜地吹送穿过其中的热的干燥空气。
典型地,第一横向区252的穿孔程度为0.5%到3.0%。在一个实例中,第一横向区252的穿孔程度为1.5%。因此,第一横向区252的穿孔程度与中央区258的穿孔程度相同。
例如,考虑在中央区258内该上表面268的代表性部分278的4000mm2面积、在第一横向区252内该上表面268的代表性部分279的4000mm2面积、以及1.5%的穿孔程度,开口172、70的总面积分别在各个代表性部分278、279中将是60mm2
根据多个替代的实施例,第一横向区252的穿孔程度可以大于或小于中央区258的穿孔程度。
第二横向区254可以具有与第一横向区252类似的设计。在该替代的第二下部吹风箱232中,横向区252、254具有与中央区258相同的穿孔程度、但是通过中央区258中的非倾斜型开口172和横向区252、254中的倾斜型开口70而具有不同的穿孔图案。
典型地,每个横向区252、254可以在网片18下方延伸对应的距离DZ3、D4Z,这些距离是位于与以上关于吹风箱32所描述的距离DZ3、DZ4类似的范围内。类似地,第一和第二横向区252、254可以具有对应的总宽度LZ3、LZ4,这些总宽度是位于与以上关于吹风箱32所描述的总宽度LZ3、LZ4类似的范围内。
在操作过程中,干燥空气DA4被供应到第二下部吹风箱232。由于中央区258的开口172形成了第一穿孔类型,而该第一穿孔类型不同于由横向区252的开口70所形成的第二穿孔类型,因此空气将以第一流动图案从中央区258的开口172吹出,该第一流动图案不同于从横向区252的开口70吹出的空气的第二流动图案。由于横向区252、254的开口70的安排,形成了空气垫从而在横向区252、254处对网片18产生了改进的提升力,即,一个改进的提升力在邻近于网片18的横向边缘82、84处作用于该网片上,这样使得网片18以所希望的方式“漂浮”。
图7b和图7c更详细地展示了图7a的第一横向区252的开口70的安排,其中图7b是放大的顶视图并且图7c是沿着图7b的线VIIc-VIIc截取的一个截面。第二横向区254可以具有与第一横向区252类似的设计。如从图7b中可见,开口70是倾斜型的,例如以上提到的眼睑穿孔型,并且被安排成邻近于吹风箱232的第一侧274的第一排273以及邻近于吹风箱232的第二侧276的第二排275。在横向区252内,开口70是以一种方式安排的以使得第一排273的每个开口70与第二排275的开口70相对。因此,从第一排273的开口70如箭头IU1所示以倾斜方式吹出的空气将与从第二排275的相对开口70如箭头IU2所示以倾斜方式吹出的空气发生“碰撞”。如图7c中最佳所示,在吹风箱232的上表面268的中央上方、在空气流IU1、IU2之间的此类碰撞产生了一个静态压力Pstat,该静态压力起作用来在横向区252、254处提升图7a的网片18,这样使得网片18以所希望的方式“漂浮”。
图7d和图7e展示了另一个替代的下部吹风箱332的一个替代的第一横向区352和中央区358的一部分,其中图7d是放大的顶视图并且图7e是沿着图7d的线VIIe-VIIe截取的一个截面。将了解的是,该下部吹风箱332可以具有被安排在中央区358的相反两侧的两个横向区,但是在附图中未示出。
该另一个替代的下部吹风箱332包括被安排在吹风箱332的上表面368中的一个中央凹槽377。该凹槽377具有第一侧壁373和第二侧壁375。倾斜型吹送开口370被安排在凹槽377的侧壁373、375中。在中央区358中,这些开口370以交替的方式安排在第一和第二侧壁373、375中。此外,中央区358具有被安排在上表面368的水平部分中的多个非倾斜型开口372。横向区352没有这种非倾斜型开口。在横向区352中,安排在凹槽377的第一侧壁373中的开口370被安排成与安排在凹槽377的第二侧壁375中的开口370相对。如图7e中最佳所示,从横向区352内第一侧壁373的开口370如箭头IU1所示以倾斜方式吹出的空气将与从第二侧壁375的相对开口370如箭头IU2所示以倾斜方式吹出的空气发生“碰撞”。在吹风箱332的凹槽377上方、在空气流IU1、IU2之间的此类碰撞在横向区352内产生了一个静态压力Pstat,该静态压力充当了空气垫来在横向区352处提升网片18,这样使得网片18以所希望的方式“漂浮”。
典型地,中央区358的穿孔程度为0.5%到3.0%。在一个实例中,中央区358的穿孔程度为1.5%。典型地,横向区352的穿孔程度为0.4%到2.7%。在这个实施例中由于横向区352不具有任何非倾斜型开口372,横向区352的穿孔程度低于中央区358的穿孔程度。在一个实例中,中央区358的穿孔程度是1.5%,并且横向区352的穿孔程度为1.3%。在替代的第二下部吹风箱332中,横向区352具有比中央区358更低的穿孔程度并且具有不同的穿孔图案。因此,由中央区358的开口370、372吹出的第一相对空气流量大于由第一横向区352的开口370吹出的第二对应空气流量。
将了解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上文描述的实施例的许多变体都是可能的。
上文已经描述了干燥箱1包括一个第一干燥区4和一个第二干燥区6,该第一和第二干燥区分别包括不同类型的下部吹风箱26、32。将了解的是,干燥箱还可以包括多于两个的连续干燥区,例如三个至十个相继的干燥区,这些干燥区各自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类型的下部吹风箱。另外,还可以将干燥箱设计成具有一个单一的干燥区,该干燥区包括单一类型的下部吹风箱。根据一个此类替代性实施例,可以将干燥箱设计成具有一个单一的干燥区并且仅包括以上参照图4所述的类型的下部吹风箱26。根据另外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可以将干燥箱设计成具有一个单一的干燥区并且仅包括以上参照图6所述的类型的下部吹风箱32。
在上文中已经描述了,上文中参照图5所描述的类型的上部吹风箱28可以在第一和第二干燥区4、6中使用。将了解的是,还可以在这些干燥区4、6中的一个或多个干燥区中使用其他类型的上部吹风箱28。另外,还有可能使用没有沿着其长度被划分为多个区的一种上部吹风箱,作为这些干燥区中的一个或多个干燥区中的上部吹风箱。通过这样一个未分区的上部吹风箱,将不会实现对下部吹风箱26、32的横向区52、54、152、154中较高干燥效果的补偿,但这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是可接受的。
上文中已经描述了,该第一干燥区4仅包括参照图4所描述类型的下部吹风箱26和参照图5所描述类型的上部吹风箱28,并且该第二干燥区6仅包括参照图6所描述类型的下部吹风箱32和与参照图5所描述的上部吹风箱28类似的上部吹风箱34。将了解的是,其他组合也是可能的,包括例如在干燥区的同一个干燥台板中使用第一下部吹风箱26和第二下部吹风箱32的组合。例如,可以将干燥台板安排成使得每个第二下部吹风箱都是第一下部吹风箱26,以及每个第二下部吹风箱都是第二下部吹风箱32。
上文中已经描述了,中央区58和横向区52、54的开口的大小可以是不同的,如参照图4所描述的,或者中央区158和横向区152、154的每m2表面积的开口密集度可以是不同的,如参照图6所描述的。将了解的是,还能够在横向区中使用与中央区相比大小不同大小并且密集度不同的开口。还进一步地,还能够在横向区中使用与中央区中形状不同的开口。例如,在中央区中可以使用圆形开口并且在横向区中可以使用正方形开口。
上文中已经描述了,对应的上部和下部吹风箱26、28、32在网片18的整个宽度WW下延伸,其中干燥空气从邻近于网片18的第一横向边缘82定位的一端46、50、146被供应。应了解的是,作为一个这种全长度吹风箱的替代方案,还有可能安排两个吹风箱,这两个吹风箱各自具有网片18的约一半宽度并且从网片18的两个横向边缘82、84各自之处延伸并且在网片的中央处彼此邻接,其中空气在邻近于这些边缘82、84中每一者的开口处被供应。每一个这种半长度吹风箱将具有一个中央区以及被安排在网片18的对应边缘82、84下方的一个第一横向区。
上文中已经描述了,供应至吹风箱26、28、32的气体是空气。将了解的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该气体可以另一种类型的气体,例如混有燃烧气体的空气。
上文中已经描述了,在吹风箱232、332的横向区252、352中,由相对的吹送开口70、370吹出的空气流彼此“碰撞”从而产生静态压力Pstat,由此实现了空气垫效果。将了解的是,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开口安排来实现空气垫效果。
上文中已经描述了,吹风箱232、332的对应横向区252、352的开口70、370吹出的第二相对空气流量是等于或小于由对应中央区258、358的开口172、370、372吹出的第一相对空气流量。将了解的是,同样在由横向区252、352供应的第二相对空气流量高于由中央区258、358供应的第一相对空气流量时,通常能够实现所希望的空气垫效果。
总的来说,一种用于干燥纤维素纸浆网片18的纤维素纸浆干燥箱包括下部吹风箱26,该下部吹风箱用于经由多个吹送开口朝向网片18向上吹气,从而根据空气载送网片原理来干燥纸浆。该下部吹风箱26包括一个中央区58和一个第一横向区52,该中央区包括形成第一穿孔类型的多个吹送开口70、72并且该第一横向区包括形成第二穿孔类型的多个吹送开口70、80,该第二穿孔类型不同于该第一穿孔类型。该中央区58的吹送开口72形成了第一穿孔程度并且该第一横向区52的吹送开口80形成了大于该第一穿孔程度的第二穿孔程度。作为替代方案或与之相组合,该第一横向区252、352包括多个吹送开口70、370,这些吹送开口被安排成用于在横向区252、352上方形成空气垫从而在邻近于网片18的横向边缘82处来提升该网片。

Claims (21)

1.一种用于干燥纤维素纸浆网片(18)的纤维素纸浆干燥箱,其中该干燥箱(1)包括多个下部吹风箱(26;32),这些下部吹风箱被配置成用于经由多个吹送开口朝该纤维素纸浆网片(18)向上吹气,以便根据空气载送网片原理来对该纸浆进行干燥,其特征在于,该干燥箱(1)包括至少一个下部吹风箱(26;32),如沿着与该网片(18)在该下部吹风箱(26;32)上方前行的方向(P)垂直的一个水平方向上看到的,该下部吹风箱包括:
i.一个中央区(58),该中央区包括形成第一穿孔类型的多个吹送开口(72),以及
ii.至少第一横向区(52),该第一横向区包括形成第二穿孔类型的多个吹送开口(80),该第二穿孔类型不同于该第一穿孔类型,
其中该下部吹风箱(26;32)的中央区(58)的这些吹送开口(72)形成了第一穿孔程度,并且该下部吹风箱(26;32)的该至少第一横向区(52)的这些吹送开口(80)形成了第二穿孔程度,该第二穿孔程度大于该第一穿孔程度,和/或该下部吹风箱(232;332)的该第一横向区(252;352)包括多个吹送开口(70;370),这些吹送开口被安排成用于在该横向区(252;352)上方形成空气垫以便在邻近于该纤维素纸浆网片(18)的一个横向边缘(82)处来提升该纤维素纸浆网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该下部吹风箱(26;32)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二横向区(54),该第二横向区包括形成第三穿孔类型的多个吹送开口(80),该第三穿孔类型不同于该中央区(58)的第一穿孔类型,该中央区(58)被安排在该第一与第二横向区(52,54)之间。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该下部吹风箱(26;32)的中央区(58)的这些吹送开口(72)形成了第一穿孔程度,并且该下部吹风箱(26;32)的该至少第一横向区(52)的这些吹送开口(80)形成了第二穿孔程度,该第二穿孔程度大于该第一穿孔程度、优选比该第一穿孔程度大了1.1至2.0倍。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该干燥箱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上部吹风箱(28),如沿着与该网片(18)在该上部吹风箱(28)下方前行的方向(P)垂直的一个水平方向上看到的,该至少一个上部吹风箱包括:
i.一个中央区(66),该中央区包括形成第四穿孔程度的多个吹送开口(88),以及
ii.具有第五穿孔程度的至少第一横向区(60),该第五穿孔程度小于该第四穿孔程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该至少一个上部吹风箱(28)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二横向区(62),该第二横向区具有比该中央区(66)的第四穿孔程度更小的一个第六穿孔程度,该至少一个上部吹风箱(28)的中央区(66)被安排在该第一与第二横向区(60,62)之间。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该下部吹风箱(232;332)的第一横向区(252;352)包括多个吹送开口(70;370),这些吹送开口被安排成用于在该横向区(252;352)上方形成空气垫以便在邻近于该纤维素纸浆网片(18)的一个横向边缘(82)处来提升该纤维素纸浆网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该下部吹风箱(232;332)的第一横向区(252;352)进一步包括两排(273,275)倾斜型的吹送开口(70;370),这些吹送开口被适配成朝向彼此吹送空气流(IU1,IU2)。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该下部吹风箱(26;32)的第一横向区(52;152)具有100至950mm的宽度(LZ1;LZ3),如沿着与该网片(18)在该下部吹风箱(26;32)上方前行的方向(P)垂直的水平方向看到的。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该下部吹风箱(26;32)的第一横向区(52;152)被安排成在该网片(18)的下方从该网片(18)的横向边缘(82)起延伸了约50至600mm的距离(DZ1;DZ3)。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该干燥箱包括包含第一类型的多个下部吹风箱(26)的一个第一干燥区(4)以及包含第二类型的多个下部吹风箱(32)的一个相继的第二干燥区(6)。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该第一横向区(52)的吹送开口(80)中的至少一些具有不同于该中央区(58)的吹送开口(72)的大小。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该第一横向区(152)在每m2吹风箱表面(168)面积上具有与该中央区(158)不同数目的吹送开口(172)。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该至少一个下部吹风箱(26;232;332)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倾斜型的吹送开口(70;370)与非倾斜型的吹送开口(72;172;372)的组合。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该至少一个下部吹风箱(32)中的至少一者仅包括非倾斜型的吹送开口(172)。
1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箱,其中该干燥箱包括至少一个干燥台板(24;30),该干燥台板的下部吹风箱(26;32)的总数量的至少90%包括该中央区(58;158)和该第一横向区(52;152)。
16.一种借助于多个下部吹风箱(26,32)来干燥纤维素纸浆网片(18)的方法,这些下部吹风箱被配置成用于经由多个吹送开口朝该纤维素纸浆网片(18)向上吹气,以便根据空气载送网片原理来对该纸浆进行干燥,其特征在于,
利用至少一个下部吹风箱(26;32),如沿着与该网片(18)在该下部吹风箱(26;32)上方前行的方向(P)垂直的一个水平方向上看到的,该至少一个下部吹风箱包括一个包含多个吹送开口(70,72)的中央区(58)以及包含多个吹送开口(70,80)的至少第一横向区(52),
通过该中央区(58)的吹送开口(70,72)以第一流动图案朝该网片(18)吹送第一相对气体流量,并且
通过该第一横向区(52)的吹送开口(70,80)以不同于该第一流动图案的第二流动图案朝该网片(18)吹送第二相对气体流量,
其中该第二相对气体流量大于该第一相对气体流量,和/或该第二相对气体流量是以该第二流动图案朝该网片(18)吹送的以形成空气垫,从而提升该纤维素纸浆网片(18)的一个横向边缘(82)。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该至少一个下部吹风箱(26;32)中使用包括多个吹送开口(70;80)的一个第二横向区(54),该中央区(58)被安排在该第一与第二横向区(52,54)之间;并且通过该第二横向区(54)的吹送开口(70,80)以不同于该第一流动图案的第三流动图案朝该网片(18)吹送第三相对气体流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6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二相对气体流量大于该第一相对气体流量,优选地该第二相对气体流量比该第一相对气体流量大了1.1至2.0倍。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该第二流动图案朝该网片吹送该第二相对气体流量以便形成空气垫从而提升该纤维素纸浆网片(18)的一个横向边缘(82)。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至少一个上部吹风箱(28),如沿着与该网片(18)在该上部吹风箱(28)下方前行的方向(P)垂直的一个水平方向上看到的,该上部吹风箱包括一个包含多个吹送开口(88)的中央区(66)以及至少第一横向区(60);并且通过该中央区(66)的吹送开口(88)朝该网片吹送第四相对气体流量;并且通过该第一横向区(60)朝该网片(18)吹送小于该第四相对气体流量的第五相对气体流量。
21.一种用于干燥纤维素纸浆网片(18)的纤维素纸浆干燥箱,其中该干燥箱(1)包括多个下部吹风箱(26;32)和至少一个上部吹风箱(28),这些下部吹风箱被配置成用于经由多个吹送开口(70,72)朝该纤维素纸浆网片(18)向上吹气并且该至少一个上部吹风箱用于经由多个吹送开口(88)朝该纤维素纸浆网片(18)向下吹气,以便根据空气载送网片原理来对该纸浆进行干燥,其特征在于,如沿着与该网片(18)在该上部吹风箱(28)下方前行的方向(P)垂直的一个水平方向上看到的,该至少一个上部吹风箱(28)包括:
i.一个中央区(66),该中央区包括形成第四穿孔程度的多个吹送开口(88),以及
ii.具有第五穿孔程度的至少第一横向区(60),该第五穿孔程度小于该第四穿孔高程度,这样使得该第一横向区(60)处的干燥效果低于该至少一个上部吹风箱(28)的中央区(66)处的干燥效果。
CN201280069698.1A 2011-12-15 2012-12-14 具有吹风箱的纤维素纸浆干燥箱 Active CN1041149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1151199-5 2011-12-15
SE1151199A SE537252C2 (sv) 2011-12-15 2011-12-15 Torklåda som har blåslådor för torkning av en bana av cellulosamassa
PCT/SE2012/051393 WO2013089629A1 (en) 2011-12-15 2012-12-14 A cellulose pulp drying box having blow box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4967A true CN104114967A (zh) 2014-10-22
CN104114967B CN104114967B (zh) 2016-03-09

Family

ID=48612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9698.1A Active CN104114967B (zh) 2011-12-15 2012-12-14 具有吹风箱的纤维素纸浆干燥箱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14967B (zh)
BR (1) BR112014014521B1 (zh)
CA (1) CA2859146C (zh)
CL (1) CL2014001538A1 (zh)
DE (1) DE112012005278T5 (zh)
FI (1) FI128539B (zh)
SE (1) SE537252C2 (zh)
WO (1) WO201308962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2645A (zh) * 2016-07-31 2016-10-12 王自强 造纸烘干机干燥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2536B (zh) * 2016-08-25 2018-01-26 南通托尼卡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式悬浮干燥机
KR102146530B1 (ko) * 2016-10-24 2020-08-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건조장치
CN113203272A (zh) * 2020-01-31 2021-08-03 Ykk株式会社 干燥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48820A (en) * 1952-10-08 1958-08-26 Svenska Flaektfabriken Ab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nd conveying web-like material
SE393826B (sv) * 1974-05-29 1977-05-23 Svenska Flaektfabriken Ab Anordning for att vid transport av ett ban- eller arkformigt av luft uppburet material, framfora materialet i ett fixerat stabilt svevlege genom en eller flera etager av en behandlingsanleggning, foretredesvis en ...
EP0195757A1 (en) * 1985-01-16 1986-09-24 Fläkt Aktiebolag A device for drying a web-shaped material
US5259124A (en) * 1988-06-15 1993-11-09 Poterala Robert J Open top compact dryer oven for a web
WO2001002643A1 (en) * 1999-06-30 2001-01-11 Metso Paper, Inc. Nozzle arrangement in airborne web-drying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heat transfer in airborne web-drying
CN201395742Y (zh) * 2009-03-27 2010-02-03 谢放华 一种用于造纸生产的高效干燥吹风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1931A (en) * 1975-11-21 1977-05-10 Midland-Ross Corporation Air circulating apparatus for floating material in web form
US5471766A (en) * 1993-03-18 1995-12-05 Valmet Paper Machinery, Inc. Method in contact-free air-drying of a material web as well as a nozzle-blow-box and a pulp dryer that make use of the method
SE505113E (sv) * 1995-10-31 2000-03-08 Flaekt Ab Blåslåda f¦r användning i en anläggning f¦r torkning av en materialbana
EP2053663A1 (en) * 2007-10-25 2009-04-29 Applied Materials, Inc. Hover cushion transport for webs in a web coating proces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48820A (en) * 1952-10-08 1958-08-26 Svenska Flaektfabriken Ab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nd conveying web-like material
SE393826B (sv) * 1974-05-29 1977-05-23 Svenska Flaektfabriken Ab Anordning for att vid transport av ett ban- eller arkformigt av luft uppburet material, framfora materialet i ett fixerat stabilt svevlege genom en eller flera etager av en behandlingsanleggning, foretredesvis en ...
EP0195757A1 (en) * 1985-01-16 1986-09-24 Fläkt Aktiebolag A device for drying a web-shaped material
US5259124A (en) * 1988-06-15 1993-11-09 Poterala Robert J Open top compact dryer oven for a web
WO2001002643A1 (en) * 1999-06-30 2001-01-11 Metso Paper, Inc. Nozzle arrangement in airborne web-drying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heat transfer in airborne web-drying
CN201395742Y (zh) * 2009-03-27 2010-02-03 谢放华 一种用于造纸生产的高效干燥吹风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2645A (zh) * 2016-07-31 2016-10-12 王自强 造纸烘干机干燥部
CN106012645B (zh) * 2016-07-31 2019-04-23 山东泓联特种纸科技有限公司 造纸烘干机干燥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I128539B (en) 2020-07-31
WO2013089629A1 (en) 2013-06-20
CA2859146A1 (en) 2013-06-20
SE537252C2 (sv) 2015-03-17
BR112014014521A2 (pt) 2017-06-13
FI20145514L (fi) 2014-06-05
BR112014014521B1 (pt) 2021-06-15
DE112012005278T5 (de) 2014-10-23
CN104114967B (zh) 2016-03-09
SE1151199A1 (sv) 2013-06-16
CL2014001538A1 (es) 2014-12-19
CA2859146C (en) 202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17898C (en) A cellulose pulp dryer having blow boxes, and a method of drying a web of cellulose pulp
CN104114967B (zh) 具有吹风箱的纤维素纸浆干燥箱
EP0561256A1 (en) Method in contact-free air-drying of a material web as well as a nozzle-blow-box and a pulp dryer that make use of the method
JP2001527170A (ja) 紙ウェブの乾燥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4505053A (en) Drying plant for a material web
CA2817967C (en) A drying box comprising at least two zones for drying a cellulose pulp web
CA2287279C (en) Drying unit and dryer section that makes use of such units
DE112011103033B4 (de) Luftbalkenanordnung zum Trocknen von Tissue-Papier auf einem Band
JP2011508111A (ja) 抄紙機若しくはその類の乾燥セクションにおける負圧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CN102016169B (zh) 用于减少由纤维幅材冲击干燥器中的气流引起的运行性问题的方法及冲击干燥器
WO1999055957A1 (en) Pulp drying line and method for drying pulp
CN103261516B (zh) 用于干燥纤维素纸浆网片的包括至少两个区的干燥箱
WO2013074030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nsion in a web of cellulose pulp in a cellulose pulp dryer
CN216668227U (zh) 一种横剪机附纸装置
CA2322112C (en) Improved ventilator for offset pocket and method of ventilating same
JP5461153B2 (ja) 熱処理装置
FI119292B (fi) Menetelmä ja laite paperirainan kuivattamiseksi
CA241321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improved drying of a paper web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