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8836B - 一种微污染水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污染水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08836B CN104108836B CN201410376653.XA CN201410376653A CN104108836B CN 104108836 B CN104108836 B CN 104108836B CN 201410376653 A CN201410376653 A CN 201410376653A CN 104108836 B CN104108836 B CN 10410883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zone
- water
- reactor
- diatomite
- lif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污染水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及方法,包括步骤1、原水进入反应器底部的混合区;步骤2、在机械提升装置(2)的叶轮带动下,混合液进入提升区隔离罩(15);步骤3、混合液来到反应器的下部后,向上进入套筒(16)与反应器(1)内壁之间的泥层反应区(11),泥层反应区(11)内设置有硅藻土;步骤4、泥层反应区(11)内的聚集的泥团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反应器底部的导流板进入混合区(12);步骤5、通过混合区(12)底部设置的反冲流道(8)进行间歇式回流反冲。本发明工艺有效解决了微污染水的氮磷超标问题,通过对氮磷的去除可预防由氮磷超标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适合河道、湖泊等景观水体的深度脱氮除磷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污染水处理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微污染水同步脱氮除磷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微污染水主要针对自然水体以及运河、水库的水域而言,往往由于污染的原因,水体本身无法达到相应的功能要求,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是氮磷超标。由于氮、磷营养元素积累,使藻类异常增殖,温度较高时极易产生“水华”,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水质严重恶化,也就是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
微污染水主要特征污染物为总氮、硝酸盐氮和总磷,总氮浓度在2-5mg/l之间,硝酸盐氮浓度在2-4mg/l之间,总磷浓度在0.2-0.5mg/l之间。
微污染水的出现是由于自然水体受到污染,无法有效实现水体自净,而处于一个低污染的状态。从水质上看,其总氮的水平多在2-5mg/l,总磷水平多在0.2-0.5mg/l,微污染水的水质普遍比《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要求的第五类水体水质要差(总氮不大于2.0mg/l,总磷不大于0.4mg/l,其中湖、库总磷不大于0.2mg/l),但却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目前执行的最高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的水质要求(总氮不大于15mg/l,总磷不大于0.5mg/l)。自然水体以及运河、水库的大气表面富氧条件很好,水中的溶解氧浓度约为3mg/l左右,微污染水中的氮元素以硝酸盐氮为主,氨氮浓度很低,大部分微污染水硝酸盐氮浓度在2-3mg/l水平,氨氮浓度小于0.2mg/l,去除硝酸盐氮,总氮即可达标,满足相应的水质要求,故此不考虑氨氮对水质的影响。
微污染水水体的治理应以人工补水为主,补水,就是将一种优于相应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质大量地、不断地补充至该水体,使水中的污染物得到稀释,恢复水体自净的能力。但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发展,水资源
日渐短缺,难以从自然水体中找到大量的补水水源对微污染水进行治理。若以自来水进行补水治理,显然从经济上不可行,同时也会带来饮用水紧张的社会问题;若以地下水进行补水,会因用水量过大而造成地质变化,形成安全隐患,同时,许多地区的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水源,过量使用地下水用于微污染水水体的治理也会造成饮用水紧张的问题。在补水难度过大的情况下,需要一种有效的、可行的处理方法对微污染水水体自身进行治理。
现有的大规模净水工艺主要以饮用水水源水处理工艺和污水处理工艺为主,饮用水水源水处理工艺以活性炭吸附、混凝过滤、膜过滤为主,若将饮用水水源水处理工艺用于微污染水处理,由于微污染水水质低于水源水质的要求(总氮不大于1.0mg/l,总磷不大于0.2mg/l,湖、库总磷不大于0.05mg/l),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设备投资大、处理成本过高;而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以A2O、曝气生物滤池为主,难以实现对氮磷更高程度地去除。
2001年8月22日申请的,申请号为01249195.0,实用新型名称为“硅藻土动态膜超滤机”中,公开了一种饮料、酿酒、游泳池循环水、油田污水处理用的硅藻土动态膜超滤机,该技术将硅藻土注入压滤机,利用硅藻土的机械强度,通过压力在滤膜上形成硅藻土层,从而提高了压滤的效果,是一种固定过滤技术,在除油和去除悬浮物方面有一定效果,但并没有脱氮除磷的水处理效果。
2002年5月5日申请的,申请号为02234404.7,实用新型名称为“高效泥水分离过滤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公开了一种反应器的构造,该专利提出了以硅藻土作为水处理剂对水中污染物进行去除,最终进行泥水分离的反应器,该技术从进水到最后出水行程过短,仅为底进上出,仅可依靠排泥量对反应器进行控制,同时,沉积的大量硅藻土全部需要排出,不能在反应器内实现循环,排泥量大,含水率高,后续的硅藻土脱水环节耗能高,远不是仅依靠烘干就能达到使用要求的,同时硅藻土上吸附的污染物也不能通过干化去除,所以硅藻土的再生问题也增加了此种反应器投入生产的难度。
2002年5月12日申请的,申请号为02119516.1,发明名称为“一种短流程、 高效率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及其专用硅藻土污水处理剂”,公开了一种采用氢氧化钙镁对污水除磷、而后利用硅藻土去除其他杂质、然后利用强氧化剂去除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的污水处理工艺,该专利以氢氧化钙镁作为絮凝剂进行除磷,而在《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明确指出“化学除磷设计中,药剂的种类、剂量和投加点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以及“化学除磷的药剂可采用铝盐、铁盐,也可采用石灰”。采用氢氧化钙镁并不能适应全部水质的除磷,或者达到最好的除磷效果。在除磷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化学污泥,与传统的化学除磷工艺相比没有明显优势;该技术以硅藻土、聚丙烯酰胺、铝盐作为污水处理剂还是强化混凝的机理去除水中的杂质,此外,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去除污染物的种类,可认为是对后续氧化工艺的预处理,没有明确的污染物去除目的,但是强化混凝的结果会造成含有硅藻土的化学污泥大量沉淀,所以这个过程会增加污水和化学污泥的处理成本;第三个过程是利用氧化剂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或者亚硝酸盐氮,没有将氮元素有效从水中去除,同时加入的强氧化剂还有可能带入水中盐类物质、卤代烃等消毒副产物。综上所述,该技术采用了物理化学的方法对水中的部分污染物进行了去除和转化,水处理药剂的投加,化学污泥的处理都比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成本要高,而且氮元素只是转化,并没有有效从水中脱除。
2004年3月29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0410023855.2,发明名称为“一种用硅藻土及活性炭处理染整废水的方法和专用设备”中,公开了一种利用硅藻土和活性炭去除染整废水的处理方法,该专利将硅藻土和脱色剂加入机械加速澄清池,解决了染整废水中色度去除的技术问题,但并没有涉及到污水脱氮除磷的问题。
2005年12月6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0510048671.6,发明名称为“一种污水脱氮除磷稀土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将粉状沸石、硅藻土或氧化铝制作成氮磷吸附剂的方法,该技术利用粉状沸石、硅藻土或者氧化铝的机械性能和吸附性能将有效物质固定在其表面,进行化学吸附脱氮除磷。该技术提高了化学吸附脱氮除磷的技术问题,但是在生物技术的应用以及脱氮除磷的运行成本问题上还存在缺陷。
2013年3月18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1320121737.X,发明名称为“去除氮磷的污水处理装置”,公开了一种去氮除磷的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利用耗壳粉、硅藻土或者改性粘土为填料对水中的氮磷进行去除,同时以一种周进中出的方式进行布水。耗壳粉、硅藻土或者改性粘土均为粉末状物质,很容易随水流运动流失,该技术没有办法在反应器内进行有效的固液分离,同时反应器内没有内循环系统,运行中会出现填料流失并影响出水水质的问题,没有有效地泥水分离措施将无法投入使用。
综上所述,需要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对微污染水进行脱氮除磷处理,使微污染水水质得到有效地净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微污染水脱氮除磷的处理工艺,在反应器内利用水力条件形成均匀密实的硅藻土泥层,以硅藻土为载体培养反硝化细菌进行脱氮处理,同时,利用硅藻土多孔、吸附性强特点对水中的磷进行吸附去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污染水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其包括:反应器、机械提升装置、进水管、排泥斗、甲醇通道、排泥阀门、反冲流道、反冲流道控制阀、提升区、泥层反应区、混合区、出水口和套筒,其特征在于:
反应器上部为圆柱体形状,其底部为漏斗形状,排泥斗设置在反应器的最底端,反应器内部沿反应器中心轴线方向设置有机械提升装置;
机械提升装置包括提升区隔离罩和叶轮,叶轮设置于提升区隔离罩内,通过叶轮的转动可使机械提升装置下方混合区内原水与硅藻土混合液向上运动并进入提升区;提升区隔离罩上端开口与套筒相连通,提升区内的原水与硅藻土的混合液通过提升区隔离罩上端开口与套筒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动,并沿着提升区隔离罩下端的导流壁进入泥层反应区;
进入泥层反应区内设置有硅藻土,原水与硅藻土充分混合后向上运动并从出水口排出;原水与硅藻土混合液中泥团沉淀物向下运动进入排泥斗;排泥斗底部设置 有排泥阀门,沉淀的泥团可通过排泥阀门排出排泥斗;
反冲流道一端部连接于提升区,一端与排泥斗的底部连通,反冲流道上设置有反冲流道控制阀,开启反冲流道控制阀,在反冲流道内流体作用下使得沉淀泥团与原水混合;
甲醇通道穿透提升区隔离罩,与提升区内的原水相同,从而可实时对原水进行加注甲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微污染水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原水进入反应器底部的混合区,在水力作用下,混合区的硅藻土与原水充分混合,进行初期的吸附除磷处理;
步骤2、在机械提升装置的叶轮带动下,混合液进入提升区隔离罩,在提升区隔离罩下部,甲醇也进入反应器,从提升区隔离罩中的原水与硅藻土混合液经过提升而后从提升区隔离罩与套筒之间的间隙向下返回反应器的中下部;
步骤3、经过均匀布水的原水与硅藻土的混合液来到反应器的下部后,向上进入套筒与反应器内壁之间的泥层反应区,泥层反应区内设置有硅藻土;
步骤4、泥层反应区内的聚集的泥团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反应器底部的导流板进入混合区,在混合区泥团被打散与原水重新混合后进入提升区隔离罩进行提升,而后再次进入泥层反应区;
步骤5、通过混合区底部设置的反冲流道进行间歇式回流反冲,反冲周期为1次/6-8h,反冲时长为5-1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生物脱氮与化学除磷利用水力条件相结合,将吸附过程和过滤过程融为一体,实现同步脱氮除磷的功效。
(2)选用硅藻土作为反硝化微生物生长的载体,同时形成密实的过滤层,污 染物负荷低,有效解决了低浓度污染物的去除问题。
(3)利用水利条件形成泥渣层,使其利用重力在水中形成悬浮床,使得硅藻土既不会被高速的水流带出反应器,同时反应器内形成动态循环,过重的硅藻土胶团会散落至反应器底部,在泥层反应区在水力混合的作用下打散,过重的硅藻土团沉落至排泥区,较轻的硅藻土颗粒会被提升,回到沉淀区,使硅藻土在反应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被利用。
(4)本发明中从中心筒引出混合液对反应器最底部进行间歇式反冲洗,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硅藻土形成的泥团在反应器底部沉积,确保反应区有足够量的硅藻土参与混合反应,而采用间歇式反冲洗的目的是保证冲洗强度既能阻碍底部泥层的沉积,又不会因过于强大的冲洗水流对反应区的泥层产生干扰。
(5)本发明工艺的水头损失小,反应器内的水力损失小。
(6)本发明发现甲醇加注口设置提升区隔离罩(15)中下部,使得甲醇实时加入混合液中,从而能够保证了工艺稳定可靠,投资与运行费用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微污染水脱氮除磷处理工艺反应器示意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中总氮硝酸盐氮浓度变化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中总磷浓度变化图;
图4是第二实施例中总氮硝酸盐氮浓度变化图;
图5是第二实施例中总磷浓度变化图。
其中:1-反应器、2-机械提升装置、3-进水管、4-布水装置、5-排泥斗、6-进水管、7-排泥阀门、8-反冲流道、9-反冲流道控制阀、10-提升区、11-泥层反应区、12-混合区、13-叶轮、14-出水口、15-提升区隔离罩、16-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中所述的技术方案更加便于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的微污染水处理方法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污染水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其包括:反应器1、机械提升装置2、进水管3、布水装置4、排泥斗5、甲醇通道6、排泥阀门7、反冲流道8、反冲流道控制阀9、提升区10、泥层反应区11、混合区12、叶轮13、出水口14、提升区隔离罩15和套筒16。
其中:反应器1上部为圆柱体形状,其底部为漏斗形状,排泥斗5设置在反应器1的最底端,反应器1内部沿反应器1中心轴线方向设置有机械提升装置2;
机械提升装置2包括提升区隔离罩15、套筒16和叶轮13,叶轮13设置于提升区隔离罩15内,通过叶轮13的转动可使机械提升装置2下方混合区12内混合液向上运动并进入提升区10;提升区隔离罩15上端开口与套筒16相连通,提升区10内的原水通过提升区隔离罩15上端开口与套筒16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动,并沿着提升区隔离罩15下端的导流壁进入泥层反应区11;
进入泥层反应区11内设置有硅藻土,原水与硅藻土充分混合后向上运动并从出水口14排出;原水中泥团沉淀物向下运动进入排泥斗5;排泥斗5底部设置有排泥阀门7,沉淀的泥团可通过排泥阀门7排出排泥斗5。
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设置有反冲流道8,反冲流道8一端部连接于提升区,一端与排泥斗5的底部连通,反冲流道8上设置有反冲流道控制阀9,开启反冲流道控制阀9,在反冲流道8内流体作用下使得沉淀泥团与原水混合。
甲醇通道6穿透提升区隔离罩15,与提升区10内的原水相同,从而可实时对原水进行加注甲醇。
进水通道3的开口端设置有布水装置4,布水装置4可使得的原水较均匀地进入混合区12的底部。
混合区12内设置有硅藻土。
电机17设置在反应器顶端,电机17的主轴与叶轮的驱动轴相连。在可替代的实施方式,叶轮也可以通过齿轮传动机构来驱动,动力源可由发动机来提供。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微污染水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 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原水进入反应器底部的混合区,在水力作用下,混合区12的硅藻土与原水充分混合,进行初期的吸附除磷处理;
该步骤中,以硅藻土作为填料,利用硅藻土表面多孔的特性,使其既作为吸附生物膜的载体,又作为除磷反应的吸附剂;利用微生物作用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利用吸附过滤作用进行除磷反应,两种反应同步进行。在混合区进水处设置布水器,保证混合区进水与硅藻土的均匀混合。
步骤2、在机械提升装置2的叶轮带动下,混合液进入提升区隔离罩15,在提升区隔离罩15下部,甲醇也进入反应器,从提升区隔离罩15中的原水与硅藻土混合液经过提升而后从提升区隔离罩15与套筒16之间的间隙向下返回反应器的中下部;
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完成混合,保证一定的反应时间,最终实现均匀布水,同时,投加甲醇的目的有两点,其一是消耗水中多余的溶解氧,为后续的脱氮处理提供缺氧环境,其二是为后续的脱氮反应提供必需的碳源;该实施例中,在反应区内的上升流速控制范围为0.6-1m/h。通过甲醇通道6投加甲醇,保证甲醇得到充分混合并均匀分布至反应区。
步骤3、经过均匀布水的原水与硅藻土的混合液来到反应器的下部后,向上进入套筒16与反应器1内壁之间的泥层反应区,泥层反应区内设置有硅藻土;
该步骤中,控制上升流速,泥层本身的重力与向上的水流形成动态的平衡,通过过滤和截流作用,混合液中的硅藻土被截留在泥层中,水中的硝酸盐氮通过泥层中的微生物反硝化作用得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磷通过硅藻土的吸附以及截留得以有效去除,出水从反应器顶部的出水口流出。该步骤中,反应区内硅藻土形成的泥层浓度为6-7g/L。
步骤4、泥层反应区11内的聚集的泥团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反应器底部的导流板进入混合区12,在混合区12泥团被打散,与原水重新混合后进入提升区隔离罩15 进行提升,而后再次进入泥层反应区11。
该实施方式中,在反应器中分为混合区、提升区和泥层反应区,混合区停留时间10-20分钟,提升区停留时间5-10分钟,反应区停留时间为45-60分钟。
步骤5、通过混合区底部设置的反冲流道8进行间歇式回流反冲,反冲周期为1次/6-8h,反冲时长为5-10分钟。
该步骤中,反冲流道8一端部连接于提升区,一端与混合区12的底部连通,反冲流道8上设置有反冲流道控制阀9;随着反应的进行,泥层的密度逐渐增大,泥团所受的重力大于上升水流的作用时会跌落至反应器底部的导流板,通过导流板与反应底部的空隙回到混合区,在混合区泥团被打散,与原水重新混合后进入中心筒进行提升,而后再次进入泥层反应区。
通过以上步骤1-5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能够保证泥层反应区有效的泥层密实度,保证过滤截留的效果。
泥层反应区长期处于缺氧状态,通过初期污泥接种,在反应器内培养出反硝化细菌,反硝化菌以泥层中的硅藻土为载体,将水中的硝酸盐氮通过自身的代谢作用去除,同时消耗水中的碳源以及有机污染物,保证出水高锰酸钾指数不会增加。
反应器需要定时排泥,以保证总磷不会过高积累,在混合区底部设有排泥斗,从泥层跌落的泥团回到混合区后在水力冲击的作用下,部分会被提升至中心筒,继续在反应器内循环,另有少部分泥团密实度较大,没有得到有效提升,直接落入排泥斗,通过排泥,反应器内积累的总磷被排出反应器,同时也通过排泥保证了反应器内生物量的平衡。
反应器需要定期补充硅藻土,泥层中的污泥浓度需要保持在6-7g/l浓度水平,泥层厚度约为1.5米。当泥层污泥浓度低于此浓度时,需要向反应器内补充硅藻土,保证泥层反应区的污泥浓度。当泥层浓度过高时,应适当排泥,以避免泥层过于密实向下部沉积。
实施例1
对无锡太湖湖水进行中试试验研究,试验期间,湖水水温为18-20℃,处理水量为1m3/h,控制反应器上升流速为0.8m/h,水力停留时间为1.2h,沉淀区污泥层浓度为6.6g/l,原水总氮浓度平均值为2.94mg/l,其中硝酸盐氮浓度平均值为2.13mg/l,总磷浓度平均值0.11mg/l,经过脱氮除磷处理,出水总氮浓度平均值为0.72mg/l,其中硝酸盐氮浓度平均值为0.29mg/l,总磷浓度平均值为0.04mg/l。总氮去除率达到75.5%,硝酸盐氮去除率达到86.4%,总磷去除率达到63.6%,总氮总磷等指标已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第三类水体的相关要求。
实施例2
对北京某公园湖水进行试验研究,试验期间,湖水水温为19-27℃,处理水量为0.8m3/h,控制反应器上升流速为0.64m/h,水力停留时间为1.2h,沉淀区污泥层浓度为6g/l,原水总氮浓度平均值为3.07mg/l,其中硝酸盐氮浓度平均值为2.10mg/l,总磷浓度平均值0.16mg/l,经过脱氮除磷处理,出水总氮浓度平均值为0.72mg/l,其中硝酸盐氮浓度平均值为0.10mg/l,总磷浓度平均值为0.05mg/l。总氮去除率达到76.5%,硝酸盐氮去除率达到95.2%,总磷去除率达到68.8%,总氮总磷等指标已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第四类水体的相关要求。
Claims (7)
1.一种微污染水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包括:反应器(1)、机械提升装置(2)、进水管(3)、排泥斗(5)、甲醇通道(6)、排泥阀门(7)、反冲流道(8)、反冲流道控制阀(9)、提升区(10)、泥层反应区(11)、混合区(12)、出水口(14)和套筒(16),其特征在于:
反应器(1)上部为圆柱体形状,其底部为漏斗形状,排泥斗(5)设置在反应器(1)的最底端,反应器(1)内部沿反应器(1)中心轴线方向设置有机械提升装置(2);
机械提升装置(2)包括提升区隔离罩(15)和叶轮(13),叶轮(13)设置于提升区隔离罩(15)内,通过叶轮(13)的转动可使机械提升装置(2)下方混合区(12)内原水与硅藻土混合液向上运动并进入提升区(10);套筒(16)设置在提升区隔离罩(15)的外侧,且提升区隔离罩(15)上端开口与套筒(16)相连通,提升区(10)内原水与硅藻土的混合液通过提升区隔离罩(15)与套筒(16)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动,并沿着提升区隔离罩(15)下端的导流壁进入泥层反应区(11);
泥层反应区(11)内设置有硅藻土,原水与硅藻土充分混合后向上运动并从出水口(14)排出;原水与硅藻土混合液中泥团沉淀物向下运动进入排泥斗(5);排泥斗(5)底部设置有排泥阀门(7),沉淀的泥团可通过排泥阀门(7)排出排泥斗(5);
反冲流道(8)一端连接于提升区(10),一端与排泥斗(5)的底部连通,反冲流道(8)上设置有反冲流道控制阀(9),开启反冲流道控制阀(9),在反冲流道(8)内流体作用下使沉淀泥团与原水、硅藻土混合;
甲醇通道(6)穿透提升区隔离罩(15),与提升区(10)内的原水相通,从而实时对原水加注甲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污染水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合区(12)内设置有硅藻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污染水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管(3)的开口端设置有布水装置(4)。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微污染水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原水进入反应器底部的混合区,在水力作用下,混合区(12)的硅藻土与原水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进行初期的吸附除磷处理;
步骤2、在机械提升装置(2)的叶轮带动下,混合液进入提升区隔离罩(15),在提升区隔离罩内与注入的甲醇混合,提升区隔离罩(15)中的原水与硅藻土混合液经提升后从提升区隔离罩(15)与套筒(16)之间的间隙向下返回至反应器(1)的中下部;
步骤3、混合液来到反应器的下部后,向上进入套筒(16)与反应器(1)内壁之间的泥层反应区(11),泥层反应区(11)内设置有硅藻土;
步骤4、泥层反应区(11)内的聚集的泥团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反应器底部的导流板进入混合区(12),混合区(12)内的泥团被打散与原水重新混合后进入提升区隔离罩(15)进行提升,而后再次进入泥层反应区(11);
步骤5、通过混合区(12)底部设置的反冲流道(8)进行间歇式回流反冲,反冲周期为1次/6-8h,反冲时长为5-1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以硅藻土作为填料,其中硅藻土既作为吸附生物膜的载体,又作为除磷反应的吸附剂;混合区进水处设置布水装置,保证混合区进水与硅藻土的均匀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投加甲醇消耗原水中多余的溶解氧,同时为后续的脱氮反应提供碳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泥层反应区(11)内硅藻土形成的泥层浓度为6-7g/L。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76653.XA CN104108836B (zh) | 2014-08-01 | 2014-08-01 | 一种微污染水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76653.XA CN104108836B (zh) | 2014-08-01 | 2014-08-01 | 一种微污染水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08836A CN104108836A (zh) | 2014-10-22 |
CN104108836B true CN104108836B (zh) | 2015-09-16 |
Family
ID=51705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76653.XA Active CN104108836B (zh) | 2014-08-01 | 2014-08-01 | 一种微污染水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10883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11055B (zh) * | 2016-04-07 | 2019-02-15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一种同步脱氮除磷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9111058B (zh) * | 2018-10-21 | 2021-04-27 | 煤科集团杭州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
CN110790455A (zh) * | 2019-11-12 | 2020-02-14 | 清华大学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 |
CN118651967A (zh) * | 2024-08-13 | 2024-09-17 | 陕西立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完全生物型有机污水处理工艺及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60626Y (zh) * | 2002-05-05 | 2003-07-16 | 习杰峰 | 高效泥水分离过滤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CN100475716C (zh) * | 2007-01-12 | 2009-04-08 | 浙江大学 | 一种厌氧生物反应器 |
US8216471B2 (en) * | 2010-12-06 | 2012-07-10 | Nanjing University | Integrated bioreactor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for treatment of highly concentrated organic wastewater |
CN103570194A (zh) * | 2013-11-13 | 2014-02-12 | 浙江大学 | 一种化学-生物协同脱氮除磷反应器 |
CN203593661U (zh) * | 2013-11-26 | 2014-05-14 | 武汉森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螺旋升流自循环厌氧反应器 |
-
2014
- 2014-08-01 CN CN201410376653.XA patent/CN10410883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60626Y (zh) * | 2002-05-05 | 2003-07-16 | 习杰峰 | 高效泥水分离过滤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CN100475716C (zh) * | 2007-01-12 | 2009-04-08 | 浙江大学 | 一种厌氧生物反应器 |
US8216471B2 (en) * | 2010-12-06 | 2012-07-10 | Nanjing University | Integrated bioreactor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for treatment of highly concentrated organic wastewater |
CN103570194A (zh) * | 2013-11-13 | 2014-02-12 | 浙江大学 | 一种化学-生物协同脱氮除磷反应器 |
CN203593661U (zh) * | 2013-11-26 | 2014-05-14 | 武汉森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螺旋升流自循环厌氧反应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08836A (zh) | 2014-10-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63725B (zh) | 基于颗粒污泥的连续流生物脱氮方法及装置 | |
CN104045156B (zh) | 一体式高效自养脱氮反应器 | |
CN103880248B (zh) | 一种焦化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CN103803703B (zh) | 一种纳米铁与微生物协同作用同步脱氮除磷的方法 | |
CN101254993B (zh) | 一种制药化工园区混合废水的处理方法 | |
CN101857344B (zh) | 应用轻质陶粒悬浮填料移动床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 | |
CN104108836B (zh) | 一种微污染水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及方法 | |
CN106116045A (zh) | 一种高效村镇污水处理回用装置及其工艺 | |
CN105330108A (zh) | 利用厌氧-接触氧化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方法及处理装置 | |
CN102173511B (zh) | 活性基质强化型人工潜流湿地装置 | |
CN104828941A (zh) | 一种A2o-BAF组合工艺及装置 | |
CN202744423U (zh) | 一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装置 | |
CN105254127A (zh) | 自清式微曝气复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CN201598224U (zh) | 一种脱氮除磷生物处理与过滤一体化的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1033264Y (zh) | 一种高效澄清水处理装置 | |
CN104787884A (zh) | 利用净水厂废弃泥强化潮汐流反应器脱氮除磷的方法与系统 | |
CN102079593B (zh) | 受污染地表水组合式循环过滤脱氮除磷杀藻工艺方法及装置 | |
CN203999133U (zh) | 一种一体式高效自养脱氮反应器 | |
CN101863592A (zh) | 一种城镇小型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法 | |
CN204174039U (zh) | 序批式吸附曝气滤池 | |
CN103723892B (zh) | 一种畜禽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 |
CN204022633U (zh) | 一种剩余污泥减量化处理装置 | |
CN203768185U (zh) | 一种焦化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5753271A (zh) | 一种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钢渣吸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用于污水处理的方法 | |
CN106006973B (zh) | 一种底部进水式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