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8523A - 一种酱油瓶瓶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酱油瓶瓶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8523A
CN104108523A CN201410228605.6A CN201410228605A CN104108523A CN 104108523 A CN104108523 A CN 104108523A CN 201410228605 A CN201410228605 A CN 201410228605A CN 104108523 A CN104108523 A CN 1041085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short tube
bottle cap
wall section
thinne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286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08523B (zh
Inventor
李红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22860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085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08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85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085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85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酱油瓶瓶盖,包括安装在瓶口的下盖,下盖顶面的下侧设置有密封塞,上侧设置有短管,短管的顶部一体成型有一上盖,上盖与短管之间设置有薄壁部,瓶盖开启后,薄壁部与上盖的结合部位断开,或者薄壁部与短管的结合部位断开,使上盖与短管分离,形成一个独立的可盖回到短管上的盖子,该上盖兼具传统酱油瓶瓶盖的上盖和密封板功能,可以省略掉传统酱油瓶的上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酱油瓶瓶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容器,特别是一种酱油瓶瓶盖。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酱油瓶包括安装在瓶口的下盖,下盖的顶部设置有短管,短管内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上设置有拉环,在下盖的顶部螺纹连接有上盖,使用时,需要打开上盖,手握拉环将密封板拉开,开启后,依靠上盖来密封,这种结构的酱油瓶瓶盖结构复杂,用料多,导致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酱油瓶瓶盖。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酱油瓶瓶盖,包括安装在瓶口的下盖,所述下盖顶面的下侧设置有密封塞,上侧设置有短管,所述短管的顶部一体成型有一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短管之间设置有薄壁部,瓶盖开启后,所述薄壁部与上盖的结合部位断开,或者所述薄壁部与短管的结合部位断开,使上盖与短管分离,形成一个独立的可盖回到短管上的盖子。
所述上盖的开口方向向上,所述薄壁部竖向设置。
所述上盖的开口方向向下,所述薄壁部为与所述上盖下端面平齐的径向面,所述薄壁部与所述短管的连接部位设置有撕开划痕,所述薄壁部与所述上盖的连接部位设置有折叠划痕。
所述上盖的开口方向向下,所述薄壁部为上大下小的锥形面,所述薄壁部与短管的连接部位设置有撕开划痕,所述薄壁部与上盖的连接部位设置有折叠划痕。
所述上盖的侧壁与所述短管的侧壁设置有相对应的螺纹。
所述上盖的内侧壁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短管的外侧壁设置有环形凸起。
所述上盖设置有拉环。
所述上盖设置有耳片。
所述上盖的侧壁设置有通孔,所述短管的侧壁设置通孔塞,在所述上盖向下盖到位后,所述通孔塞塞入所述通孔中形成密封。
所述上盖的侧壁设置通孔盖,所述通孔盖的部分边缘与所述上盖连接。
所述短管的侧壁设置一环形挡圈,所述环形挡圈与下盖的顶部之间形成用于嵌套所述拉环的环形槽。
所述上盖与下盖之间设置一连接带。
所述薄壁部和上盖设置划口,所述短管的外侧壁设置有挂盖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短管的顶部一体成型有一上盖,上盖与短管之间设置有薄壁部,瓶盖开启后,上盖形成一个独立的可盖回到短管上的盖子,该上盖兼具传统酱油瓶瓶盖的上盖和密封板功能,可以省略掉传统酱油瓶的上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瓶盖的轴剖图;
图3是图1所示瓶盖开启后的轴剖图;
图4是图1所示瓶盖开启后上盖盖回到短管上的轴剖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瓶盖的轴剖图;
图7是图5所示瓶盖开启后上盖盖回到短管上的轴剖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七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瓶盖的上盖盖到短管后的轴剖图;
图14是图12所示瓶盖使用状态轴剖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八种实施方式轴剖图;
图16是图15所示瓶盖的上盖盖到短管的轴剖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九种实施方式轴剖图;
图18是图17所示瓶盖的上盖盖到短管的轴剖图;
图19是本发明的第十种实施方式轴剖图;
图20是本发明的第十一种实施方式轴剖图;
图21是图20所示瓶盖开启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的第十二种实施方式轴剖图;
图23是图22所示瓶盖开启后盖回到短管上的轴剖图;
图24是图23所示瓶盖上盖二次打开后形成挂盖结构的轴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4,一种酱油瓶瓶盖,包括安装在瓶口的下盖1,所述下盖1的顶部下侧设置有密封塞5,上侧设置有短管2,在下盖1盖到瓶口后,密封塞5塞入瓶口内,起到密封作用。
所述短管2的顶部一体成型有一上盖3,所述上盖3与所述短管2之间设置有薄壁部4,瓶盖开启后,薄壁部4与上盖3的结合部位断开,或者薄壁部4与短管2的结合部位断开,使上盖3与短管2分离,形成一个独立的盖子,可以通过螺纹或卡扣结构盖回到短管2上,形成二次密封。
薄壁部4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如何使短管2与上盖3连接,又方便撕开,次要作用是实现挂盖功能,有如下三种实施方式:
第一种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16,所述上盖3的开口方向向上,薄壁部4为竖向,在开启时,薄壁部4与上盖3的结合部位断开,或者薄壁部4与短管2的结合部位断开,这种结构的瓶盖薄壁部4的宽度很小,开启后,薄壁部4连在上盖3或短管2的宽度较小,不用考虑上盖盖回到短管后薄壁部的影响。
第二种实施方式参见图17、图18,上盖3的开口方向向下,薄壁部4为与上盖3下端面平齐的径向面,在薄壁部4与短管2的连接部位设置有撕开划痕11,在薄壁部4与上盖3的连接部位设置有折叠划痕12,在开启时,薄壁部4的下端沿撕开划痕断裂,上端仍然连在上盖3上,在上盖3盖回到短管2上时,薄壁部4受短管2的挤压,向内翻折,由于薄壁部4的厚度很小,不会影响上盖盖回到短管2上形成二次密封。
第三种实施方式参见图3,上盖3的开口方向向下,薄壁部4为上大下小的锥形面,这种结构的薄壁部4宽度较大,在薄壁部4与短管2的连接部位设置有撕开划痕11,在薄壁部4与上盖3的连接部位设置有折叠划痕12,开启后,薄壁部4连在上盖3上,在上盖3盖回到短管2上时,薄壁部4受短管2的挤压,向内翻折,由于薄壁部4的厚度很小,不会影响上盖盖回到短管2上形成二次密封。
以上三种实施方式为三种基本的瓶盖结构,对于开启后,上盖与短管的连接方式有两种结构,第一种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参见图1至图4,所述上盖3的侧壁与所述短管2的侧壁设置有相对应的螺纹13,上盖可以通过螺纹方式旋接在短管上形成密封结构。
第二种连接方式为卡扣接口,参见图5至图7,即在上盖3的内侧壁设置有环形凹槽14,在短管的外侧壁设置有环形凸起15,将上盖向下压,环形凸起卡入环形凹槽中,防止上盖轻易脱落。
上述上盖与短管的两种连接方式为本发明的两种第一个可选附加技术方案。
为了能方便打开上盖,本发明有两种实施方式,第一种方便打开的结构参见图8,所述上盖3设置有拉环16,在开启时,手指伸入拉环中,就可以很容易将上盖拉开。
第二种方便打开的结构参见图9,所述上盖上设置有耳片17,开启时,手握耳片转动上盖,也可以将上盖打开。
上述方便打开上盖的结构为本发明的两种第二个可选附加技术方案。
在上盖重新盖回到短管后,酱油出口即被密封,为了解决不完全打开上盖也能倒出酱油的问题,本发明在上盖3的侧壁设置有通孔8,对于通孔的密封方式,有如下三种实施结构:
第一种实施结构参见图12至图14,在所述上盖3下盖到位后,所述通孔8低于所述短管2的上端面,短管2的顶部与上盖3之间形成密封,在瓶体倾洒后,瓶内的酱油不会漏出,这种结构的瓶盖在使用时,如果为螺纹连接结构,则需要向上拧上盖,使通孔8全部或部分高于短管上端面,酱油就可以从通孔流出,如果为卡扣结构,则适宜在上盖内壁设置两道环形凹槽,在上盖向下盖到位后,上部的环形凹槽与环形凸起形成卡扣结构,将上盖向上提起,使下部的环形凹槽与环形凸起形成卡扣结构时,通孔8全部或部分高于瓶口,酱油就可以从通孔流出。
第二种实施结构参见图15、图16,该结构是在通孔的第一种密封方式的基础上,在所述短管2的侧壁设置通孔塞9,在上盖盖到短管上向下盖到位后,即短管的上端与顶盖的顶面接触后,所述通孔塞9塞入所述通孔8中,形成密封结构,这种结构的使用方式与通孔的第一种密封方式相同。
第三种实施结构参见图17、18,该结构是在通孔的第一种密封方式的基础上,在所述上盖3的侧壁设置通孔盖10,所述通孔盖10的部分边缘与所述上盖3连接,这种结构的密封方式与第二种密封方式类似,唯一不同的一点就是在使用时需要打开通孔盖10,在使用完毕后需要盖上通孔盖10,也可以不将上管向下旋转或下压,就可以形成密封。
上述通孔的密封方式为本发明的三种第三个可选附加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两种第一个可选附加技术方案(上盖与短管的两种连接方式)、两种第二个可选附加技术方案(方便打开上盖的结构)、三种第三个可选附加技术方案(通孔的密封方式)为独立的技术方案,他们之间没有共性,可以与本发明三种基本的瓶盖结构任意组合,衍生出多种不同结构的瓶盖,如图10所示螺纹连接方式与通孔8结合构成的瓶盖,图11所示耳片与通孔8、螺纹结合构成瓶盖,图12所示通孔8、拉环和环形凹槽、环形凸起结合构成的瓶盖等。
上述结构的瓶盖其上盖在开启后,即与下盖分离,导致上盖容易丢失,本发明有如下三种方式解决上盖开启后仍然能连接在下盖上的问题:
第一种实施方式参见图19,对于具备拉环结构的上盖,在短管的侧壁设置一环形挡圈18,环形挡圈18与下盖的顶部之间形成环形槽,在上盖开启后,将拉环压入环形槽中,就可以使上盖连在短管2上,方便回盖。
第二种实施方式参见图20、21,对于采用卡扣结构的瓶盖,可以在上盖3与下盖1之间设置一连接带20,上盖开启后,上盖仍然通过连接带20悬挂在下盖上。
第三种实施方式参见图22至图24,对于连接部位锥形面的瓶盖,由于锥形面的宽度较大,可以在薄壁部4上和上盖3上设置划口21,并在短管2的侧壁设置挂盖圈22,在上盖开启并盖回到短管上后,薄壁部卡入挂盖圈22与下盖顶面形成凹槽中,再次打开上盖时,薄壁部4与上盖的连接部位大部分被撕裂,只有小部分与上盖连接,在向上拉起上盖时间,薄壁部上和上盖的划口张开呈棱形开口,使薄壁部与上盖之间的连接部位伸长,类似于连接带,将上盖挂在短管上。
本发明的上盖兼具传统酱油瓶瓶盖的上盖和密封板功能,可以省略掉传统酱油瓶的上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Claims (13)

1.一种酱油瓶瓶盖,包括安装在瓶口的下盖(1),所述下盖(1)顶面的下侧设置有密封塞(5),上侧设置有短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管(2)的顶部一体成型有一上盖(3),所述上盖(3)与所述短管(2)之间设置有薄壁部(4),瓶盖开启后,所述薄壁部(4)与上盖(3)的结合部位断开,或者所述薄壁部(4)与短管(2)的结合部位断开,使上盖(3)与短管(2)分离,形成一个独立的可盖回到短管(2)上的盖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酱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的开口方向向上,所述薄壁部(4)竖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酱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的开口方向向下,所述薄壁部(4)为与所述上盖(3)下端面平齐的径向面,所述薄壁部(4)与所述短管(2)的连接部位设置有撕开划痕(11),所述薄壁部(4)与所述上盖(3)的连接部位设置有折叠划痕(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酱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的开口方向向下,所述薄壁部(4)为上大下小的锥形面,所述薄壁部(4)与短管(2)的连接部位设置有撕开划痕(11),所述薄壁部(4)与上盖(3)的连接部位设置有折叠划痕(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酱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的侧壁与所述短管(2)的侧壁设置有相对应的螺纹(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酱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的内侧壁设置有环形凹槽(14),所述短管(2)的外侧壁设置有环形凸起(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酱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设置有拉环(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酱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设置有耳片(1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酱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的侧壁设置有通孔(8),所述短管(2)的侧壁设置通孔塞(9),在所述上盖(1)盖到短管(2)到位后,所述通孔塞(10)塞入所述通孔(8)中形成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酱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的侧壁设置通孔盖(10),所述通孔盖(10)的部分边缘与所述上盖(3)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酱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管(2)的侧壁设置一环形挡圈(18),所述环形挡圈(18)与下盖(1)的顶部之间形成用于嵌套所述拉环(16)的环形槽(19)。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酱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与下盖(1)之间设置一连接带(20)。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酱油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部(4)和上盖(3)设置划口(21),所述短管(2)的外侧壁设置有挂盖圈(22)。
CN201410228605.6A 2014-05-28 2014-05-28 一种酱油瓶瓶盖 Active CN1041085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8605.6A CN104108523B (zh) 2014-05-28 2014-05-28 一种酱油瓶瓶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8605.6A CN104108523B (zh) 2014-05-28 2014-05-28 一种酱油瓶瓶盖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8523A true CN104108523A (zh) 2014-10-22
CN104108523B CN104108523B (zh) 2016-02-24

Family

ID=51705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28605.6A Active CN104108523B (zh) 2014-05-28 2014-05-28 一种酱油瓶瓶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0852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9549A (zh) * 2018-03-29 2018-10-12 中山市华宝勒生活用品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盖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031040A5 (zh) * 1969-05-02 1970-11-13 Ver Deutsche Metallwerke Ag
FR2649676A1 (fr) * 1989-07-11 1991-01-18 Cebal Tete de tube en matiere plastique obturee de facon etanche et rebouchable
CN2075628U (zh) * 1990-09-04 1991-04-24 宋元洪 家用可调回液瓶嘴
CN1113476A (zh) * 1993-11-12 1995-12-20 塞巴尔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可撕断封皮的塑料盖子的软膏管
CN1216510A (zh) * 1996-04-22 1999-05-12 塞巴尔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再用盖的安装成一个整件的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693681Y (zh) * 2003-08-28 2005-04-20 查鸿达 塑料桶及瓶的盖
CN203975512U (zh) * 2014-05-28 2014-12-03 李红彪 一种酱油瓶瓶盖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031040A5 (zh) * 1969-05-02 1970-11-13 Ver Deutsche Metallwerke Ag
FR2649676A1 (fr) * 1989-07-11 1991-01-18 Cebal Tete de tube en matiere plastique obturee de facon etanche et rebouchable
CN2075628U (zh) * 1990-09-04 1991-04-24 宋元洪 家用可调回液瓶嘴
CN1113476A (zh) * 1993-11-12 1995-12-20 塞巴尔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可撕断封皮的塑料盖子的软膏管
CN1216510A (zh) * 1996-04-22 1999-05-12 塞巴尔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再用盖的安装成一个整件的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693681Y (zh) * 2003-08-28 2005-04-20 查鸿达 塑料桶及瓶的盖
CN203975512U (zh) * 2014-05-28 2014-12-03 李红彪 一种酱油瓶瓶盖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9549A (zh) * 2018-03-29 2018-10-12 中山市华宝勒生活用品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盖
CN108639549B (zh) * 2018-03-29 2023-09-12 中山市华宝勒生活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8523B (zh) 2016-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7567A (zh) 可倾倒或可流动产品的包装
CN103213746A (zh) 一种吸嘴隐藏式液体包装瓶
CN203975512U (zh) 一种酱油瓶瓶盖
CN104108523B (zh) 一种酱油瓶瓶盖
CN209225705U (zh) 用于环保回收的快拆盖
CN111392229A (zh) 一种连体瓶盖
CN211618654U (zh) 一种方便开合的分离式饮料瓶盖
CN204872021U (zh) 一种防污染酱油瓶盖
CN203832914U (zh) 一种包装瓶瓶盖
CN203294548U (zh) 一种双饮品灌装饮料瓶
CN203832950U (zh) 一种无需另外增加盖子的饮料包装瓶
JP6143189B2 (ja) キャップ体
CN201240569Y (zh) 一种盖结构
CN204323942U (zh) 一种自动密封式托盘不漏吸管盖
CN203832995U (zh) 一体式螺牙简易包装瓶
CN104108524B (zh) 一种方便生产的酱油瓶瓶盖
CN204453252U (zh) 一种压式防漏瓶盖
CN205113923U (zh) 一种拉开式密封易拉罐饮嘴
CN204323947U (zh) 一种托盘不漏吸管盖
TWI597210B (zh) 瓶塞
CN203372572U (zh) 一种组合运动瓶盖
CN103538779A (zh) 一种包装容器的封口结构
CN213385588U (zh) 一种瓶盖
CN204161707U (zh) 一种塑料包装瓶
CN204341630U (zh) 一种防伪酒瓶与瓶盖配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