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4870B - 拍摄控制方法、拍摄控制装置及拍摄设备 - Google Patents

拍摄控制方法、拍摄控制装置及拍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4870B
CN104104870B CN201410301247.7A CN201410301247A CN104104870B CN 104104870 B CN104104870 B CN 104104870B CN 201410301247 A CN201410301247 A CN 201410301247A CN 104104870 B CN104104870 B CN 1041048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ientation
capture apparatus
imaging
benchmark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012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04870A (zh
Inventor
丁大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igu Ruituo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igu Ruituo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igu Ruituo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igu Ruituo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0124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048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04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487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80841 priority patent/WO2015196917A1/en
Priority to US15/321,677 priority patent/US10321049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04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48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4Computer-aided capture of images, e.g. transfer from script file into camera, check of taken image quality, advice or proposal for image composition or decision on when to take im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Details Of Cameras Including Film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拍摄控制方法、拍摄控制装置及拍摄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拍摄设备的第一取向以及场景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响应于所述第一取向与所述第二取向不同,根据所述第二取向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的成像模式。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及设备通过在拍摄设备的第一取向与场景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不同时,按照第二取向确定适当的成像模式,将拍摄设备的取向与成像模块的成像独立开,从而能够兼顾持握设备的稳定性、操作便利性的同时,不影响拍摄效果。

Description

拍摄控制方法、拍摄控制装置及拍摄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拍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拍摄控制方法、拍摄控制装置及拍摄设备。
背景技术
如今的手持设备上广泛配置有成像模块(包括光学系统(镜头)、感光元件及相应的连接电路等),使用手持设备时,持握设备的稳定性和操作的方便性是用户体验良好的重要指标。通常,单手持握设备的稳定性较高,也便于用户使用另一只手进行操作,但是,使用手持设备拍摄时,为了构图的需要,常需要通过将设备横置来使成像模块横置,这种场景下,为了稳定持握一般需要双手,但是此时,进一步的操作就显得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持握稳定性、操作便利性和拍摄效果的拍摄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拍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拍摄设备的第一取向以及场景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
响应于所述第一取向与所述第二取向不同,根据所述第二取向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的成像模式;
所述第一取向与所述第二取向以基准取向为参考。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拍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一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拍摄设备的第一取向以及场景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
一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取向与所述第二取向不同,根据所述第二取向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的成像模式;
所述第一取向与所述第二取向以基准取向为参考。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拍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本申请第二方面的拍摄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及设备通过在拍摄设备的第一取向与场景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不同时,按照第二取向确定适当的成像模式,将拍摄设备的取向与成像模块的成像独立开,从而能够兼顾持握设备的稳定性、操作便利性的同时,不影响拍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拍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a)-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及装置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基准取向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及装置中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基准取向示意图;
图2(d)-图2(e)分别是在图2(a)所示场景中肖像模式和风景模式所对应的第二取向示意图;
图2(f)-图2(g)分别是在图2(b)所示场景中肖像模式和风景模式所对应的第二取向示意图;
图2(h)是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方法及装置中的第一取向与第二取向不同时的相对关系示意图;
图3(a)-图3(d)是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方法及装置中的感光元件与感光区域的相对关系示意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拍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依照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拍摄控制装置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结构框图;
图6是依照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拍摄控制装置的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的结构框图;
图7是依照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拍摄控制装置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结构框图;
图8是依照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拍摄控制装置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结构框图;
图9是依照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拍摄控制装置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结构框图;
图10是依照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拍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是依照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拍摄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若干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素)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别不同步骤、设备或模块等,既不代表任何特定技术含义,也不表示它们之间的必然逻辑顺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拍摄控制方法包括:
S110.确定拍摄设备的第一取向以及场景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拍摄设备可指任意具有成像模块的手持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等。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均为以同一个基准取向为参考的方向。基准取向可为拍摄设备的显示内容的取向,表示拍摄设备的持握方式,显示内容的取向可从拍摄设备获得。如图2(a)-图2(b)所示,拍摄设备200具有矩形显示屏(或取景框)210,根据拍摄设备持握方式的不同,显示内容的取向也即基准取向可为显示屏(或取景框)210的较长(高)边的延伸方向,如图2(a)中箭头所示;或为垂直于显示屏(或取景框)210的较长(高)边的延伸方向,如图2(b)所示中箭头。基准取向还可为用 户头部的取向,如图2(c)所示的,以用户头部的中轴的延伸方向为基准取向。此时,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通过检测用户的头部姿态进而确定基准取向的步骤。
拍摄设备的第一取向指拍摄设备的显示屏(或取景框)的取向,在图2(a)所示状态,第一取向与基准取向相同;在图2(b)所示状态,第一取向与基准取向垂直。
拍摄设备的场景模式包括:风景(landscape)模式以及肖像(portrait)模式,其中,风景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为:以所述基准取向为参考,使得在该模式下拍摄设备的拍摄图像的水平方向的长度大于竖直方向的长度;所述肖像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为:以所述基准取向为参考,使得在该模式下拍摄设备的拍摄图像的水平方向的长度小于竖直方向的长度。不同的场景模式代表用户不同的拍摄意图,且在拍摄设备不同的持握场景下,场景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也不同。具体地,在图2(a)所示的场景下,肖像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如图2(d)中的虚线框所示,风景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如图2(e)中的虚线框所示;在图2(b)所示的场景下,肖像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如图2(f)中的虚线框所示,风景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如图2(g)中的虚线框所示。
S120.响应于所述第一取向与所述第二取向不同,根据所述第二取向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的成像模式。
针对用户持握拍摄设备的方式的不同,不同的场景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可能与第一取向产生差异。例如,在用户单手持握拍摄设备期望的场景模式为肖像模式时,如图2(d)所示,第一取向、第二取向均与基准取向相同,以此取向拍摄时,可兼顾持握稳定性、操作便利性的同时,达到期望的拍摄效果。当如图2(e)所示的期望的场景模式为风景模式时,第二取向将不同于第一取向,如图2(g)所示,第一取向(实线矩形框)相对于第二取向(虚线矩形框)之间发 生了90°的旋转(图中为“α”)。
场景模式反映了用户的拍摄意图,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不同时,以用户的拍摄意图为首先考虑的拍摄因素,按照第二取向来确定拍摄设备成像模块的成像模式,以在用户最舒适地持握、操作拍摄设备时,尤其在拍摄设备的取向与场景模式对应的取向不同时,实现期望的拍摄效果。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在拍摄设备的第一取向与场景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不同时,按照第二取向确定适当的成像模式,将拍摄设备的取向与成像模块的成像独立开,从而能够兼顾持握设备的稳定性、操作便利性的同时,不影响拍摄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120中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取向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的成像模式包括:
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的感光元件上与所述第二取向对应的成像区域。
感光元件(又称图像传感器Image Sensor,例如,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Device,CCD)、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是拍摄设备成像模块的核心,用于在接收光线照射时,将光线转变成电荷,感光元件上的全部或部分电荷经处理后,形成拍摄图像,用来成像的感光元件的全部或部分区域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称为感光区域。感光元件具有不同形状类型,例如,常见的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长宽比为3:2的矩形,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目的,针对不同形状的感光元件,需要根据第二取向确定合适的成像区域。具体地,风景模式对应的成像区域应为水平方向的长度大于垂直方向的长度的区域;肖像模式对应成像区域为水平方向的长度小于垂直方向的长度的区域。确定成像区域时,应充分考虑感光元件的形状:在风景模式下,对于长宽比大于1的矩形感光元件,如图3(a)所示,应确定感光元件 310中风景模式所需要的长宽比小于1的矩形感光区域(虚线框所示);在肖像模式下,对于长宽比小于1的矩形的感光元件,如图3(b)所示,应确定感光元件320中肖像模式所需要的长宽比大于1的矩形感光区域(虚线框所示)。感光元件也可具有矩形外的其他形状,相应地,应在感光元件上确定与第二取向所需要的长宽比的成像区域,图3(c)和图3(d)示出了椭圆形的感光元件330,340及对应的感光区域的情形。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120中的根据所述第二取向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的成像模式还可包括:
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的成像模块与所述第二取向对应的第三取向。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响应于拍摄设备的成像模块相对于拍摄设备主体可调,可根据第二取向确定成像模块的第三取向。具体地,对于矩形感光元件,第一取向与所述第二取向不同时,调整该成像模块的第三取向,使得调整后的第三取向与第二取向相同;对于非矩形感光元件,应使得在调整后的感光元件上所确定的成像区域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感光元件。
此外,步骤S110可包括:
S111.确定所述拍摄设备屏的第一取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通过拍摄设备本身所具有的传感器等确定第一取向,例如,重力传感器。
S112.确定所述场景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根据用户输入确定所述场景模式,用户输入可为语音、触控、手势等形式的输入。
在确定了成像模式之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包括:
S130.按照所述成像模式执行拍摄。
具体地,在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的感光元件上与所述第二取向对应的成像区域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130中可根据所述成像区域来调整 所述拍摄设备的光学系统,使得仅所确定的成像区域能够接收到光线。在通过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的成像模块与所述第二取向对应的第三取向确定成像模式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130中可根据所述第三取向直接或间接地调整所述成像模块的取向。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能够兼顾持握拍摄设备稳定性、操作便利性以及拍摄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中,各步骤的序号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在被执行时进行以下操作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执行上述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的步骤S1、S2以及S3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执行上述拍摄控制方法的拍摄控制装置。该拍摄控制装置可为独立于拍摄设备的装置,或部分属于拍摄设备。如图4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拍摄控制装置400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410,用于确定拍摄设备的第一取向以及场景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中,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均为以同一个基准取向为参考的方向。基准取向可为拍摄设备的显示内容的取向,表示拍摄设备的持握方式,该基准取向可从拍摄设备获取。如图2(a)-图2(b)所示,拍摄设备200具有矩形显示屏(或取景框)210,根据拍摄设备持握方式的不同,显示内容的取向也即基准取向可为显示屏(或取景框)210的较长(高)边的延伸方向,如图2(a)中箭头所示;或为垂直于显示屏(或取景框)210的较长(高)边的延伸方向,如图2(b)所示中箭头。基准取向还可为用户头部的取向,如图2(c)所示的,以用户头部的中轴的延伸方向为基准取向。
拍摄设备的第一取向指拍摄设备的显示屏(或取景框)的取向,在图2(a)所示状态,第一取向与基准取向相同;在图2(b)所示状态,第一取向与基准取向垂直。
拍摄设备的场景模式包括:风景(landscape)模式以及肖像(portrait)模式,其中,风景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为:以所述基准取向为参考,使得在该模式下拍摄设备的拍摄图像的水平方向的长度大于竖直方向的长度;所述肖像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为:以所述基准取向为参考,使得在该模式下拍摄设备的拍摄图像的水平方向的长度小于竖直方向的长度。不同的场景模式代表用户不同的拍摄意图,且在拍摄设备不同的持握场景下,场景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也不同。具体地,在图2(a)所示的场景下,肖像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如图2(d)中的虚线框所示,风景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如图2(e)中的虚线框所示;在图2(b)所示的场景下,肖像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如图2(f)中的虚线框所示,风景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如图2(g)中的虚线框所示。
第二确定模块420,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取向与所述第二取向不同,根据所述第二取向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的成像模式。
针对用户持握拍摄设备的方式的不同,不同的场景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可能与第一取向产生差异。例如,在用户单手持握拍摄设备期望的场景模式为肖像模式时,如图2(e)所示,第一取向、第二取向均与基准取向相同,以此取向拍摄时,可兼顾持握稳定性、操作便利性的同时,达到期望的拍摄效果。当如图2(f)所示的期望的场景模式为风景模式时,第二取向将不同于第一取向,如图2(h)所示,第一取向(实线矩形框)相对于第二取向(虚线矩形框)之间发生了90°的旋转(图中为“α”)。
场景模式反映了用户的拍摄意图,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在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不同时,以用户的拍摄意图为首先考虑的拍摄因 素,按照第二取向来确定拍摄设备成像模块的成像模式,以在用户最舒适地持握、操作拍摄设备时,尤其在拍摄设备的取向与场景模式对应的取向不同时,实现期望的拍摄效果。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通过在拍摄设备的第一取向与场景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不同时,按照第二取向确定适当的成像模式,将拍摄设备的取向与成像模块的成像独立开,从而能够兼顾持握设备的稳定性、操作便利性的同时,不影响拍摄效果。
如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确定模块420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421,用于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的感光元件上与所述第二取向对应的成像区域。
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装置的目的,针对不同形状的感光元件,需要根据第二取向确定合适的成像区域。具体地,风景模式对应的成像区域应为水平方向的长度大于垂直方向的长度的区域;肖像模式对应成像区域为水平方向的长度小于垂直方向的长度的区域。第一确定单元421确定成像区域时,应充分考虑感光元件的形状:在风景模式下,对于长宽比大于1的矩形感光元件,如图3(a)所示,第一确定单元421应确定感光元件310中风景模式所需要的长宽比小于1的矩形感光区域(虚线框所示);在肖像模式下,对于长宽比小于1的矩形的感光元件,如图3(b)所示,第一确定单元421应确定感光元件320中肖像模式所需要的长宽比大于1的矩形感光区域(虚线框所示)。感光元件也可具有矩形外的其他形状,相应地,第一确定单元421应在感光元件上确定与第二取向所需要的长宽比的成像区域,图3(c)和图3(d)示出了椭圆形的感光元件330,340及对应的感光区域的情形。
如图6所示,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确定模块420可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422,用于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的成像模块与所述第 二取向对应的第三取向。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中,第二确定模块420响应于拍摄设备的成像模块相对于拍摄设备主体可调,可根据第二取向确定成像模块的第三取向。具体地,对于矩形感光元件,第一取向与所述第二取向不同时,应调整该成像模块的第三取向,使得调整后的第三取向与第二取向相同;对于非矩形感光元件,应使得在调整后的感光元件上所确定的成像区域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感光元件。
此外,如图7所示,第一确定模块410可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411,用于确定所述拍摄设备屏的第一取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确定单元411可通过拍摄设备本身所具有的传感器或设置在拍摄设备上的传感器等确定第一取向,这样的传感器例如,重力传感器。
第四确定单元412,用于确定所述场景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根据用户输入确定所述场景模式,用户输入可为语音、触控、手势等形式的输入,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还可包括语音、触控、手势信号等的输入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在基准取向为用户头部的取向的实现方式中,如图8所示,第一确定模块410还包括:
第五取向单元413,用于通过检测用户的头部姿态确定基准取向的功能模块。第五取向单元413检测用户的头部姿态可通过采集用户头部图像的方式实现,因此,第五取向单元413可包括独立于拍摄设备的摄像头,或第五确定单元413即为拍摄设备的摄像头。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
执行模块430,用于在确定了成像模式之后,按照所述成像模式执行拍摄。
具体地,在第一确定单元421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的感光元件上与所述第二取向对应的成像区域的实现方式中,执行模块430可根据所 述成像区域来调整所述拍摄设备的光学系统,使得仅所确定的成像区域能够接收到光线。在第一确定单元421通过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的成像模块与所述第二取向对应的第三取向确定成像模式的实现方式中,执行模块430可根据所述第三取向直接或间接地调整所述成像模块的取向,所述的直接指成像模块本身可调的情况,所述的间接指通过对特定的旋转机构的调整实现成像模块的调整,成像模块通过该旋转机构安装在拍摄设备上。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能够兼顾持握拍摄设备稳定性、操作便利性以及拍摄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中,各步骤的序号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拍摄控制装置1000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拍摄控制装置1000的具体实现做限定。如图10所示,该拍摄控制装置1000可以包括:
处理器(processor)10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1020、存储器(memory)1030、以及通信总线1040。其中:
处理器1010、通信接口1020、以及存储器1030通过通信总线10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1020,用于与比如客户端等的网元通信。
处理器1010,用于执行程序1032,具体可以实现上述图4至图9所示的装置实施例中拍摄控制装置的相关功能。
具体地,程序1032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1010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1030,用于存放程序1032。存储器1030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程序1032具体可以用于使得所述控制装置1000执行以下步骤::
确定拍摄设备的第一取向以及场景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
响应于所述第一取向与所述第二取向不同,根据所述第二取向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的成像模式。
程序1032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和单元中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拍摄设备1100,该拍摄设备1100包括图4至图10所示实施例的拍摄控制装置400。该拍摄设备1100可为任意具有拍摄和显示功能的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装置实施例中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尽管此处所述的主题是在结合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在计算机系统上的执行而执行的一般上下文中提供的,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还可结合其他类型的程序模块来执行其他实现。一般而言,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组件、数据结构和其他类型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此处所述的本主题可以使用其他计算机系统配置来实践,包括手持式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或可编程消费电子产品、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等,也可使用在其中任务由通过通信网络连接的远程处理 设备执行的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位于本地和远程存储器存储设备的两者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原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包括以存储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式或技术来实现的物理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因东介质。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具体包括,但不限于,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HD-DVD、蓝光(Blue-Ray)或其他光存储设备、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能用于存储所需信息且可以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 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21)

1.一种拍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拍摄设备的第一取向以及场景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
响应于所述第一取向与所述第二取向不同,根据所述第二取向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的成像模式;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取向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的成像模式,包括: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的感光元件上与所述第二取向对应的成像区域;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的成像模块与所述第二取向对应的第三取向;
所述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的成像模块与所述第二取向对应的第三取向,包括:将所述拍摄设备的取向与成像模块的成像独立开;调整所述成像模块的第三取向,使得调整后的第三取向与所述第二取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向与所述第二取向以基准取向为参考,所述基准取向为所述拍摄设备上显示内容的取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向与所述第二取向以基准取向为参考,所述基准取向为用户头部的取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用户头部的取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向与所述第二取向不同为:所述第一取向相对于所述第二取向旋转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拍摄设备的第一取向以及场景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还包括:
确定所述场景模式;
所述场景模式包括:风景模式以及肖像模式;
所述风景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为:以基准取向为参考,使得拍摄图像的水平方向的长度大于竖直方向的长度;
所述肖像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为:以所述基准取向为参考,使得拍摄图像的水平方向的长度小于竖直方向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场景模式中:
根据用户输入确定所述场景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所述成像模式执行拍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成像模式执行拍摄包括:
根据所述成像区域调整所述拍摄设备的光学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所述成像模式执行拍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成像模式执行拍摄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取向调整所述成像模块。
12.一种拍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一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拍摄设备的第一取向以及场景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
一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取向与所述第二取向不同,根据所述第二取向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的成像模式;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一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的感光元件上与所述第二取向对应的成像区域;
一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的成像模块与所述第二取向对应的第三取向;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拍摄设备的取向与成像模块的成像独立开;调整所述成像模块的第三取向,使得调整后的第三取向与所述第二取向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一第三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拍摄设备的第一取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一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场景模式;
所述场景模式包括:风景模式以及肖像模式;
所述风景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为:以基准取向为参考,使得拍摄图像的水平方向的长度大于竖直方向的长度;
所述肖像模式对应的第二取向为:以所述基准取向为参考,使得拍摄图像的水平方向的长度小于竖直方向的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确定单元根据用户输入确定所述场景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向与所述第二取向以基准取向为参考,所述基准取向为用户头部的取向;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包括:
一第五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用户头部的取向。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一执行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成像模式执行拍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成像区域调整所述拍摄设备的光学系统。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一执行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成像模式执行拍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取向调整所述成像模块。
21.一种拍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2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控制装置。
CN201410301247.7A 2014-06-27 2014-06-27 拍摄控制方法、拍摄控制装置及拍摄设备 Active CN1041048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1247.7A CN104104870B (zh) 2014-06-27 2014-06-27 拍摄控制方法、拍摄控制装置及拍摄设备
PCT/CN2015/080841 WO2015196917A1 (en) 2014-06-27 2015-06-05 Photographing control methods, photographing control apparatuses, and photographing devices
US15/321,677 US10321049B2 (en) 2014-06-27 2015-06-05 Photographing control methods, photographing control apparatuses, and photographing devic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1247.7A CN104104870B (zh) 2014-06-27 2014-06-27 拍摄控制方法、拍摄控制装置及拍摄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4870A CN104104870A (zh) 2014-10-15
CN104104870B true CN104104870B (zh) 2018-05-18

Family

ID=51672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01247.7A Active CN104104870B (zh) 2014-06-27 2014-06-27 拍摄控制方法、拍摄控制装置及拍摄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21049B2 (zh)
CN (1) CN104104870B (zh)
WO (1) WO20151969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4870B (zh) 2014-06-27 2018-05-18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拍摄控制方法、拍摄控制装置及拍摄设备
CN106155459B (zh) * 2015-04-01 2019-06-14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交互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6161920A (zh) * 2015-04-22 2016-11-23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830714B (zh) * 2019-10-30 2022-03-01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获取的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WO2021083146A1 (zh) 2019-10-30 2021-05-06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7425057A (zh) 2022-07-07 2024-01-19 抖音视界(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影像拍摄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39155B2 (ja) * 1993-12-13 2002-10-28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カメラ
US6473123B1 (en) * 1997-08-21 2002-10-29 Flash Point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organizing DMA transfers to support image rotation
US7085590B2 (en) 2003-12-31 2006-08-01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obile terminal with ergonomic imaging functions
KR20110061063A (ko) * 2009-12-01 2011-06-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의 이미지 촬영 방법 및 장치
US8570402B2 (en) * 2010-02-05 2013-10-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a user-intended image when orientation of the imaging apparatus changes in applying a special effect that changes the image quality in a set direction
JP5920863B2 (ja) 2011-06-03 2016-05-18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画像処理装置
US20130258129A1 (en) * 2012-03-28 2013-10-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orientation in devices with multiple imaging sensors
US8896533B2 (en) * 2012-10-29 2014-11-25 Lenova (Singapore) Pte. Ltd. Display directional sensing
CN104104870B (zh) * 2014-06-27 2018-05-18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拍摄控制方法、拍摄控制装置及拍摄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96917A1 (en) 2015-12-30
CN104104870A (zh) 2014-10-15
US20170161914A1 (en) 2017-06-08
US10321049B2 (en) 201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26360B1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04104870B (zh) 拍摄控制方法、拍摄控制装置及拍摄设备
KR102527811B1 (ko) 타임랩스 영상을 생성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11368615B2 (en) Modifying image parameters using wearable device input
CN106416222B (zh) 实时捕获曝光调整手势
CN108206916B (zh) 用于获得平移拍摄图像的方法及支持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US20180131869A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ima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CN109756671B (zh) 使用多个相机记录图像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WO2017096866A1 (zh) 高动态范围图像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WO2017124899A1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US2018006069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pturing images using image templates
CN107615745B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CN106030366B (zh) 摄像装置及对焦控制方法
CN112840634B (zh) 用于获得图像的电子装置及方法
US20140176738A1 (en) Image capture methods and systems
CN108200335A (zh) 基于双摄像头的拍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30188071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photography control method
CN106254807A (zh) 提取静止图像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US10009545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JP6283329B2 (ja) 拡張現実対象認識装置
KR20150027687A (ko) 전자 장치에서 콘텐츠를 캡처할 때 사용자 인터랙션을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6101539A (zh) 一种自拍杆角度调节方法及自拍杆
WO2016011876A1 (zh) 物体运动轨迹的拍摄方法及装置
CN107852455B (zh) 一种拍照的方法及终端
WO2019072222A1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与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