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0356B - 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0356B
CN104100356B CN201410392580.3A CN201410392580A CN104100356B CN 104100356 B CN104100356 B CN 104100356B CN 201410392580 A CN201410392580 A CN 201410392580A CN 104100356 B CN104100356 B CN 1041003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end
guide plate
cooling
chiller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925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00356A (zh
Inventor
陈江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railway locomotiv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ELION LOC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DUSTRIAL PARK ELION LOC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DUSTRIAL PARK ELION LOC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925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003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00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0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00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0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包括:前后排布的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与第一冷却部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第三冷却部;以及用于驱动气流的风扇组件;水平方向上,第一冷却部、第三冷却部均和第二冷却部间隔设置;竖直方向上,第一冷却部和第三冷却部之间间隔设置,第一冷却部、第三冷却部均和第二冷却部部分相交;且在部分相交区域分别设有第二导板、第四导板,用于防止通过第一冷却部和第三冷却部后的气流流入第二冷却部;本发明的冷却装置中,通过重新排布水箱和中冷器,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汽车中的闲置空间,同时,在冷却装置中设置导板,可以精确的控制所述气流流向第一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第三冷却装置的分配比例,节约了制造和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冷却装置是汽车中的主要机件,其功用是散发热量,包括,水箱和中冷器等零部件,所述水箱用于对流经其的冷却液进行降温,从而达到对发动机散热调温的效果;所述中冷器用于对流经其的压缩空气进行降温,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换气效率。
针对汽车的发动机散热,通常是汽车的发动机和冷却装置上的风扇通过皮带连接,汽车运行过程时,启动发动机,发动机带动皮带,进而带动风扇转动,实现对冷却液进行散热调温;此种结构的冷却装置,由于风扇的转速由汽车的发动机转速决定,故,风扇的转速不能得到精确的控制。相应的,在所述冷却装置中设置电子风扇的技术成为新兴的技术,电子风扇的使用可以精确控制风扇的启动时间,进而对汽车发动机的温度进行控制。
现有技术中,冷却装置中的水箱,中冷器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或其中轴线处于一条直线上,此种排布方式,一方面需要设置大功率的风扇,才能使冷却装置达到对发动机散热调温的目的,增加了制造及使用成本,另一方面,电子风扇的功率往往很小,很难应用在此种方式排布的冷却装置中。同时,上述冷却装置需要在汽车中占有固定的立方空间,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例如:汽车的整体结构越来越小型化,给汽车的冷却装置的安装空间也越来越小;由于现有技术中冷却装置的排布结构,导致其横向或纵向体积过大,不能满足汽车发展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部排布更加合理的冷却装置,可以根据汽车的闲置空间合理排布冷却装置,同时,由于在所述冷却装置中设置导板,可以采用小功率的电子风扇,即能够达到对发动机制冷的要求,节约制造及使用成本,进一步的,电子风扇能够对其自身的运行速度精确控制,进而可以精确控制发动机的温度。
相应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包括:
前后排布的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以及与第一冷却部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第三冷却部;
所述第一冷却部为水箱、中冷器其中之一,所述第二冷却部为水箱、中冷器其中另一;所述第三冷却部为水箱;
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一冷却部、第三冷却部的前侧流入,从所述第二冷却部的后侧流出,以对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第三冷却部进行散热;
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冷却部、所述第三冷却部均和所述第二冷却部间隔设置;
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冷却部和所述第三冷却部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冷却部、所述第三冷却部均和所述第二冷却部部分相交;
所述第一冷却部包括处于与所述第二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
所述第三冷却部包括处于与所述第二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五端,以及与所述第五端相对设置的第六端;
所述第二冷却部包括处于与所述第一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三端,以及与所述第三端相对设置的,且处于与所述第三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四端;
其中,所述第一冷却部和所述第二冷却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板,所述第三冷却部和所述第二冷却部之间设置有第四导板,所述第二导板用于防止通过所述第一冷却部后的气流流入所述第二冷却部;所述第四导板用于防止通过第三冷却部后的气流流入所述第二冷却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导板和第三导板,所述第一导板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部远离所述第二冷却部的一侧上,所述第三导板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冷却部远离所述第二冷却部的一侧上,所述第一导板和所述第三导板相互配合,用于控制所述气流流向第一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以及第三冷却装置的分配比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上;
所述第二导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三端上;
所述第三导板设置于所述第五端上;
所述第四导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五端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四端上。
相应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包括:前后排布的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以及与第二冷却部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第三冷却部;
所述第一冷却部为水箱、中冷器其中之一,所述第二冷却部为水箱、中冷器其中另一;所述第三冷却部为水箱;
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一冷却部前侧流入,从所述第二冷却部、第三冷却部的后侧流出,以对所述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第三冷却部进行散热;
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二冷却部、所述第三冷却部均和所述第一冷却部间隔设置;
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二冷却部和所述第三冷却部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冷却部、所述第三冷却部均和所述第一冷却部部分相交;
所述第一冷却部包括处于与所述第二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且处于与所述第三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冷却部包括处于与所述第一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三端,以及与所述第三端相对设置的第四端;
所述第三冷却部包括处于与所述第一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五端,以及与所述第五端相对设置的第六端;
其中,所述第一冷却部和所述第二冷却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板,所述第一冷却部和所述第三冷却部之间设置有第四导板,所述第二导板用于防止通过所述第一冷却部后的气流流入所述第二冷却部;所述第四导板用于防止通过第一冷却部后的气流流入所述第三冷却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导板和第三导板,所述第一导板、所述第三导板均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部远离所述第二冷却部的一侧上,所述第一导板和所述第三导板相互配合,用于控制所述气流流向第一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以及第三冷却装置的分配比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上;
所述第二导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三端上;
所述第三导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端上;
所述第四导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端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五端上。
相应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包括:前后排布的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第三冷却部;
所述第一冷却部为水箱、中冷器其中之一,所述第二冷却部为水箱、中冷器其中另一;所述第三冷却部为水箱;
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一冷却部前侧流入,从所述第三冷却部的后侧流出,以对所述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第三冷却部进行散热;
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冷却部和所述第二冷却部之间、所述第二冷却部和所述第三冷却部之间均间隔设置;
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冷却部与所述第二冷却部部分相交;所述第二冷却部和所述第三冷却部部分相交;
所述第一冷却部包括处于与所述第二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
所述第三冷却部包括处于与所述第二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五端,以及与所述第五端相对设置的第六端;
所述第二冷却部包括处于与所述第一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三端,以及与所述第三端相对设置的,且与所述第二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四端;
其中,所述第五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部的水平投影之外;
所述第一冷却部和所述第二冷却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板,所述第二冷却部和所述第三冷却部之间设置有第四导板,所述第二导板用于防止通过所述第一冷却部后的气流流入所述第二冷却部;所述第四导板用于防止通过第二冷却部后的气流流入所述第三冷却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导板和第三导板,所述第一导板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部远离所述第二冷却部的一侧上,所述第三导板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却部远离所述第三冷却部的一侧上,所述第一导板和所述第三导板相互配合,用于控制所述气流流向第一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以及第三冷却装置的分配比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上;
所述第二导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三端上;
所述第三导板设置于所述第四端上;
所述第四导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四端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五端上。
相应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包括:前后排布的第三冷却部、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
所述第一冷却部为水箱、中冷器其中之一,所述第二冷却部为水箱、中冷器其中另一;所述第三冷却部为水箱;
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一冷却部前侧流入,从所述第三冷却部的后侧流出,以对所述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第三冷却部进行散热;
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三冷却部和所述第一冷却部之间、所述第一冷却部和所述第二冷却部之间均间隔设置;
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三冷却部与所述第一冷却部部分相交;所述第一冷却部和所述第二冷却部部分相交;
所述第二冷却部包括处于与所述第一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三端,以及与所述第三端相对设置的第四端;
所述第三冷却部包括处于与所述第一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五端,以及与所述第五端相对设置的第六端;
所述第一冷却部包括处于与所述第二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且处于与所述第三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第五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却部的水平投影之外;
所述第一冷却部和所述第二冷却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板,所述第三冷却部和所述第一冷却部之间设置有第四导板,所述第四导板用于防止通过所述第三冷却部后的气流流入所述第一冷却部;所述第二导板用于防止通过第一冷却部后的气流流入所述第二冷却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导板和第三导板,所述第一导板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部远离所述第二冷却部的一侧上,所述第三导板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冷却部远离所述第一冷却部的一侧上,所述第一导板和所述第三导板相互配合,用于控制所述气流流向第一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以及第三冷却装置的分配比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上;
所述第二导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三端上;
所述第三导板设置于所述第五端上;
所述第四导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端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五端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冷却装置中,通过重新排布水箱和中冷器,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汽车中的闲置空间,同时,在所述冷却装置中设置导板,可以精确的控制所述气流流向第一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第三冷却装置的分配比例,亦即在冷却装置中设置小功率的风扇即能够达到制冷的要求,节约了制造和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a为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b为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a为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为了方便描述,其下文出现的上、下、前、后等均为参考角度,并将沿图示水平方向从左至右分别定义为前、后,图示竖直方向从上至下分别定义为上、下,但是被这些参考角度描述的对象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这些描述对象彼此区分开。
冷却装置通常安装于车体中,用于对流经其的液体和/或气体进行散发热量,进而达到对发动机散热的效果。一般包括水箱,中冷器,以及相应的连接管路等。所述水箱用于对流经其的冷却液进行降温,从而达到对发动机散热调温的效果;所述中冷器用于对流经其的压缩空气进行降温,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换气效率。
结合图1a、图1b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相应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冷却装置包括:前后排布设置的第一冷却部10、第二冷却部20;风扇组件30,风扇组件30用于驱动气流从第一冷却部10的前侧流入,从第二冷却部20的后侧流出,以对第一冷却部10和第二冷却部20进行散热。其中,第一冷却部10远离所述第二冷却部20的一侧上活动设置有第一导板40,第一导板40用于引导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及控制所述气流的分配比例;第一冷却部10和第二冷却部20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板50,第二导板50用于防止通过第一冷却部10后的气流流入所述第二冷却部20。
具体的,第一冷却部10为水箱、中冷器其中之一,第二冷却部20为水箱、中冷器其中另一;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却部10为水箱,第二冷却部为中冷器。
具体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风扇组件30优选为电子风扇,以便能更精确的控制气流速度,以及扇叶的开闭及转动方向,进而精确控制发动机的温度。
相应的,风扇组件30一般分为吸风式和排风式两种,本发明的图示实施方式中,均是采用吸风式的风扇组件30,即风扇组件30设置于第二冷却部20的后面,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基础上,很容易得到采用排风式的风扇组件30来实现本发明,即将风扇组件30设置于第一冷却部10的前面,而其他结构均不做更改,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优选的,第一冷却部10和第二冷却部20在水平方向上阶梯排布。
具体的,水平方向上,第一冷却部10和第二冷却部20间隔设置;竖直方向上,第一冷却部10和第二冷却部20部分相较;且在其相交部位形成第一交错空间;相应的,第一冷却部10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处于第一交错空间的第一端11,以及与第一端11相对设置的第二端13;第二冷却部20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处于第一交错空间的第三端21,以及与第三端21相对设置的第四端23。
优选的,第一导板40靠近第一端11设置。
优选的,第一导板40活动设置于第一端11上。
优选的,第二导板50的一端设置于第一端11,另一端设置于第三端13上。
可以理解的是,在冷却装置启动过程中,第一导板40的摆动角度可以任意调节,以精确引导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及控制所述气流的分配比例。
优选的,竖直方向上,第一冷却部10、第二冷却部20、第一导板40、第二导板50的中轴线的水平投影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当然,第一冷却部10、第二冷却部20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也可以交错设置,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上述冷却装置的位置加以互换,不会影响到本发明的使用效果。例如:竖直方向上,所述水箱和所述中冷器的位置可以互换,即如图所示,第一冷却部10置于下方,第二冷却部20置于上方;而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未图示),第一冷却部10置于上方,第二冷却部20置于下方,同样可以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中,通过重新排布水箱和中冷器,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汽车中的闲置空间,同时,在所述冷却装置中设置导板,可以精确的引导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及控制所述气流流向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二冷却装置的分配比例,同时,节约了制造和使用成本。
结合图2a、图2b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其区别在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却部10为中冷器,第二冷却部20为水箱,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中,通过重新排布水箱和中冷器,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汽车中的闲置空间,同时,在所述冷却装置中设置导板,可以精确的引导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及控制所述气流流向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二冷却装置的分配比例,同时,节约了制造和使用成本。
结合图3a、图3b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其区别在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冷却装置还包括一第三冷却部60,第三冷却部60为水箱;第三冷却部60与第一冷却部10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且间隔设置;同时,在竖直方向上,第三冷却部60与第二冷却部20部分相交;且在其相交部位形成第二交错空间。第一冷却部10、第二冷却部20、第三冷却部60大致呈三角形排布。相应的,第三冷却部60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处于第二交错空间的第五端61,以及与第五端61相对设置的第六端63。
进一步的,第三冷却部60远离第二冷却部20的一侧上还活动设置有第三导板70,第三导板70用于配合第一导板40,以引导从第一冷却部10的前侧流入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及控制所述气流的分配比例。第三冷却部60和第二冷却部20之间还设置有第四导板80,第四导板80用于防止通过第三冷却部60后的气流流入第二冷却部20。
优选的,第三导板70靠近第五端61设置。
优选的,第三导板70活动设置于第五端61上。
优选的,第四导板80的一端设置于第五端61上,另一端设置于第四端23上。
可以理解的是,在冷却装置启动过程中,第一导板40、第三导板70的摆动角度均可以任意调节,以精确引导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及控制所述气流的分配比例。
优选的,竖直方向上,第一冷却部10、第二冷却部20、第三冷却部60、第一导板40、第二导板50、第三导板70、第四导板80的中轴线的水平投影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当然,第一冷却部10、第二冷却部20、第三冷却部60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也可以交错设置,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中,通过重新排布水箱和中冷器,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汽车中的闲置空间,同时,在所述冷却装置中设置导板,可以精确的引导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及控制所述气流流向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二冷却装置、第三冷却装置的分配比例,同时,节约了制造和使用成本。
结合图4a、图4b所示,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其区别在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却部10为中冷器,第二冷却部20为水箱,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中,通过重新排布水箱和中冷器,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汽车中的闲置空间,同时,在所述冷却装置中设置导板,可以精确的引导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及控制所述气流流向第一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第三冷却装置的分配比例,同时,节约了制造和使用成本。
结合图5a、图5b所示,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其区别在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中,冷却装置还包括一第三冷却部60,第三冷却部60为水箱;第三冷却部60与第二冷却部20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且间隔设置;同时,在竖直方向上,第三冷却部60与第一冷却部10部分相交;且在其相交部位形成第二交错空间。第一冷却部10、第二冷却部20、第三冷却部60大致呈三角形排布。相应的,第三冷却部60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处于第二交错空间的第五端61,以及与第五端61相对设置的第六端63。
进一步的,第一冷却部10远离第二冷却部20的一侧上还活动设置有第三导板70,第三导板70用于配合第一导板40,以引导从第一冷却部10的前侧流入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及控制所述气流的分配比例。第三冷却部60和第一冷却部10之间还设置有第四导板80,第四导板80用于防止通过第一冷却部10后的气流流入第三冷却部60。
优选的,第三导板70靠近第二端13设置。
优选的,第三导板70活动设置于第二端13上。
优选的,第四导板80的一端设置于第五端61上,另一端设置于第二端13上。
可以理解的是,在冷却装置启动过程中,第一导板40、第三导板70的摆动角度均可以任意调节,以精确引导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及控制所述气流的分配比例。
优选的,竖直方向上,第一冷却部10、第二冷却部20、第三冷却部60、第一导板40、第二导板50、第三导板70、第四导板80的中轴线的水平投影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当然,第一冷却部10、第二冷却部20、第三冷却部60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也可以交错设置,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中,通过重新排布水箱和中冷器,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汽车中的闲置空间,同时,在所述冷却装置中设置导板,可以精确的引导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及控制所述气流流向第一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第三冷却装置的分配比例,同时,节约了制造和使用成本。
结合图6a、图6b所示,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其区别在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却部10为中冷器,第二冷却部20为水箱,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中,通过重新排布水箱和中冷器,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汽车中的闲置空间,同时,在所述冷却装置中设置导板,可以精确的引导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及控制所述气流流向第一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第三冷却装置的分配比例,同时,节约了制造和使用成本。
结合图7a、图7b所示,为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其区别在于: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中,冷却装置还包括一第三冷却部60,第三冷却部60为水箱;水平方向上,第三冷却部60布置于所述第二冷却部20的后侧,且和第二冷却部20间隔设置;竖直方向上,第三冷却部60与第二冷却部20部分相交;且在其相交部位形成第二交错空间。相应的,第三冷却部60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处于第二交错空间的第五端61,以及与第五端61相对设置的第六端63;第五端61设置于第一冷却部10的水平投影之外。相应的,第一冷却部10、第二冷却部20、第三冷却部60在水平方向上阶梯排布。
进一步的,第二冷却部20远离第三冷却部60的一侧上还活动设置有第三导板70,第三导板70用于配合第一导板40,以引导从第一冷却部10的前侧流入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及控制所述气流的分配比例。第三冷却部60和第二冷却部20之间还设置有第四导板80,第四导板80用于防止通过第二冷却部20后的气流流入第三冷却部60。
优选的,第三导板70靠近第四端23设置。
优选的,第三导板70活动设置于第四端23上。
优选的,第四导板80的一端设置于第五端61上,另一端设置于第四端23上。
可以理解的是,在冷却装置启动过程中,第一导板40、第三导板70的摆动角度均可以任意调节,以精确引导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及控制所述气流的分配比例。
优选的,竖直方向上,第一冷却部10、第二冷却部20、第三冷却部60、第一导板40、第二导板50、第三导板70、第四导板80的中轴线的水平投影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当然,第一冷却部10、第二冷却部20、第三冷却部60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也可以交错设置,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中,通过重新排布水箱和中冷器,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汽车中的闲置空间,同时,在所述冷却装置中设置导板,可以精确的引导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及控制所述气流流向第一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第三冷却装置的分配比例,同时,节约了制造和使用成本。
结合图8a、图8b所示,为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其区别在于: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却部10为中冷器,第二冷却部20为水箱,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中,通过重新排布水箱和中冷器,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汽车中的闲置空间,同时,在所述冷却装置中设置导板,可以精确的引导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及控制所述气流流向第一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第三冷却装置的分配比例,同时,节约了制造和使用成本。
结合图9a、图9b所示,为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其区别在于: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中,冷却装置还包括一第三冷却部60,第三冷却部60为水箱;水平方向上,第三冷却部60布置于所述第二冷却部20的前侧,且和第一冷却部10间隔设置;竖直方向上,第三冷却部60与第一冷却部10部分相交;且在其相交部位形成第二交错空间。相应的,第三冷却部60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处于第二交错空间的第五端61,以及与第五端61相对设置的第六端63;第五端61设置于第二冷却部10的水平投影之外。相应的,第三冷却部60、第一冷却部10、第二冷却部20、在水平方向上阶梯排布。
进一步的,第三冷却部60远离第二冷却部20的一侧上还活动设置有第三导板70,第三导板70用于配合第一导板40,以引导从第一冷却部10的前侧流入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及控制所述气流的分配比例。第三冷却部60和第一冷却部10之间还设置有第四导板80,第四导板80用于防止通过第三冷却部60后的气流流入第一冷却部10。
优选的,第三导板70靠近第五端61设置。
优选的,第三导板70活动设置于第五端61上。
优选的,第四导板80的一端设置于第五端61上,另一端设置于第一端11上。
可以理解的是,在冷却装置启动过程中,第一导板40、第三导板70的摆动角度均可以任意调节,以精确引导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及控制所述气流的分配比例。
优选的,竖直方向上,第一冷却部10、第二冷却部20、第三冷却部60、第一导板40、第二导板50、第三导板70、第四导板80的中轴线的水平投影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当然,第一冷却部10、第二冷却部20、第三冷却部60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也可以交错设置,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中,通过重新排布水箱和中冷器,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汽车中的闲置空间,同时,在所述冷却装置中设置导板,可以精确的引导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及控制所述气流流向第一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第三冷却装置的分配比例,同时,节约了制造和使用成本。
结合图10a、图10b所示,为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其区别在于: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却部10为中冷器,第二冷却部20为水箱,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中,通过重新排布水箱和中冷器,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汽车中的闲置空间,同时,在所述冷却装置中设置导板,可以精确的引导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及控制所述气流流向第一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第三冷却装置的分配比例,同时,节约了制造和使用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的上、下、左、右、前、后增加更多数量的水箱或是其它制冷装置,只要在靠近进风区域的冷却装置上设置控制挡板,以引导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及控制所述气流的分配比例;在相邻冷却装置之间设置阻挡挡板,防止前侧制冷装置流经的气流流向后侧的制冷装置,该种变换结构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冷却装置,包括:前后排布的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以及与第一冷却部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第三冷却部;
所述第一冷却部为水箱、中冷器其中之一,所述第二冷却部为水箱、中冷器其中另一;所述第三冷却部为水箱;
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一冷却部、第三冷却部的前侧流入,从所述第二冷却部的后侧流出,以对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第三冷却部进行散热;
其特征在于,
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冷却部、所述第三冷却部均和所述第二冷却部间隔设置;
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冷却部和所述第三冷却部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冷却部、所述第三冷却部均和所述第二冷却部部分相交;
所述第一冷却部包括处于与所述第二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
所述第三冷却部包括处于与所述第二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五端,以及与所述第五端相对设置的第六端;
所述第二冷却部包括处于与所述第一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三端,以及与所述第三端相对设置的,且处于与所述第三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四端;
其中,所述第一冷却部和所述第二冷却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板,所述第三冷却部和所述第二冷却部之间设置有第四导板,所述第二导板用于防止通过所述第一冷却部后的气流流入所述第二冷却部;所述第四导板用于防止通过第三冷却部后的气流流入所述第二冷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导板和第三导板,所述第一导板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部远离所述第二冷却部的一侧上,所述第三导板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冷却部远离所述第二冷却部的一侧上,所述第一导板和所述第三导板相互配合,用于控制所述气流流向第一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以及第三冷却装置的分配比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上;
所述第二导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三端上;
所述第三导板设置于所述第五端上;
所述第四导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五端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四端上。
4.一种冷却装置,包括:前后排布的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以及与第二冷却部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第三冷却部;
所述第一冷却部为水箱、中冷器其中之一,所述第二冷却部为水箱、中冷器其中另一;所述第三冷却部为水箱;
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一冷却部前侧流入,从所述第二冷却部、第三冷却部的后侧流出,以对所述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第三冷却部进行散热;
其特征在于,
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二冷却部、所述第三冷却部均和所述第一冷却部间隔设置;
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二冷却部和所述第三冷却部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冷却部、所述第三冷却部均和所述第一冷却部部分相交;
所述第一冷却部包括处于与所述第二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且处于与所述第三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冷却部包括处于与所述第一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三端,以及与所述第三端相对设置的第四端;
所述第三冷却部包括处于与所述第一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五端,以及与所述第五端相对设置的第六端;
其中,所述第一冷却部和所述第二冷却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板,所述第一冷却部和所述第三冷却部之间设置有第四导板,所述第二导板用于防止通过所述第一冷却部后的气流流入所述第二冷却部;所述第四导板用于防止通过第一冷却部后的气流流入所述第三冷却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导板和第三导板,所述第一导板、所述第三导板均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部远离所述第二冷却部的一侧上,所述第一导板和所述第三导板相互配合,用于控制所述气流流向第一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以及第三冷却装置的分配比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上;
所述第二导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三端上;
所述第三导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端上;
所述第四导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端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五端上。
7.一种冷却装置,包括:前后排布的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第三冷却部;
所述第一冷却部为水箱、中冷器其中之一,所述第二冷却部为水箱、中冷器其中另一;所述第三冷却部为水箱;
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一冷却部前侧流入,从所述第三冷却部的后侧流出,以对所述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第三冷却部进行散热;
其特征在于,
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冷却部和所述第二冷却部之间、所述第二冷却部和所述第三冷却部之间均间隔设置;
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冷却部与所述第二冷却部部分相交;所述第二冷却部和所述第三冷却部部分相交;
所述第一冷却部包括处于与所述第二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
所述第三冷却部包括处于与所述第二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五端,以及与所述第五端相对设置的第六端;
所述第二冷却部包括处于与所述第一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三端,以及与所述第三端相对设置的,且与所述第二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四端;
其中,所述第五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部的水平投影之外;
所述第一冷却部和所述第二冷却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板,所述第二冷却部和所述第三冷却部之间设置有第四导板,所述第二导板用于防止通过所述第一冷却部后的气流流入所述第二冷却部;所述第四导板用于防止通过第二冷却部后的气流流入所述第三冷却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导板和第三导板,所述第一导板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部远离所述第二冷却部的一侧上,所述第三导板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却部远离所述第三冷却部的一侧上,所述第一导板和所述第三导板相互配合,用于控制所述气流流向第一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以及第三冷却装置的分配比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上;
所述第二导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三端上;
所述第三导板设置于所述第四端上;
所述第四导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四端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五端上。
10.一种冷却装置,包括:前后排布的第三冷却部、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
所述第一冷却部为水箱、中冷器其中之一,所述第二冷却部为水箱、中冷器其中另一;所述第三冷却部为水箱;
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第一冷却部前侧流入,从所述第三冷却部的后侧流出,以对所述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第三冷却部进行散热;
其特征在于,
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三冷却部和所述第一冷却部之间、所述第一冷却部和所述第二冷却部之间均间隔设置;
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三冷却部与所述第一冷却部部分相交;所述第一冷却部和所述第二冷却部部分相交;
所述第二冷却部包括处于与所述第一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三端,以及与所述第三端相对设置的第四端;
所述第三冷却部包括处于与所述第一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五端,以及与所述第五端相对设置的第六端;
所述第一冷却部包括处于与所述第二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且处于与所述第三冷却部部分相交区域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第五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却部的水平投影之外;
所述第一冷却部和所述第二冷却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板,所述第三冷却部和所述第一冷却部之间设置有第四导板,所述第四导板用于防止通过所述第三冷却部后的气流流入所述第一冷却部;所述第二导板用于防止通过第一冷却部后的气流流入所述第二冷却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导板和第三导板,所述第一导板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部远离所述第二冷却部的一侧上,所述第三导板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冷却部远离所述第一冷却部的一侧上,所述第一导板和所述第三导板相互配合,用于控制所述气流流向第一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以及第三冷却装置的分配比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上;
所述第二导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三端上;
所述第三导板设置于所述第五端上;
所述第四导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端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五端上。
CN201410392580.3A 2014-08-12 2014-08-12 冷却装置 Active CN1041003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2580.3A CN104100356B (zh) 2014-08-12 2014-08-12 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2580.3A CN104100356B (zh) 2014-08-12 2014-08-12 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0356A CN104100356A (zh) 2014-10-15
CN104100356B true CN104100356B (zh) 2016-08-24

Family

ID=51668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92580.3A Active CN104100356B (zh) 2014-08-12 2014-08-12 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003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82499B1 (ja) * 2016-03-31 2017-02-15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冷却装置および建設機械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0149A (en) * 1995-12-21 1997-08-26 Siemens Electric Limited Total cooling assembly for I.C. engine-powered vehicles
JP2002146830A (ja) * 2000-11-08 2002-05-22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の冷却装置
DE102010000969A1 (de) * 2010-01-18 2011-07-2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ich. Anordnung umfassend zwei Wärmetauscher mit Lüfter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erartigen Anordnung
CN202140162U (zh) * 2011-06-10 2012-02-08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装置
CN202732082U (zh) * 2012-04-20 2013-02-13 东风汽车公司 后置发动机散热系统装置
CN204003068U (zh) * 2014-08-12 2014-12-10 苏州工业园区驿力机车科技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0356A (zh) 2014-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5451B (zh) 用于服务器群冷却系统的冷排封装
CN107230812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的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2133068U (zh) 主动式冷梁诱导器
CN102575567A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冷却装置
CN203771794U (zh) 风冷热泵冷水机及空调室外机
CN202792238U (zh) 空调器
CN105258218A (zh) 一种立体环抱送风结构及其空调器
CN105202730A (zh) 可调风向的风管式空调机组及其出风方法
CN104100356B (zh) 冷却装置
CN203907778U (zh) 空调风管机的室内机
CN104913382A (zh) 空调器
CN205523539U (zh) 热交换器空气流动控制系统
CN106740018A (zh) 电动搅拌车冷却系统
CN207831549U (zh) 一种风墙式模块化送风空调
CN104179558A (zh) 冷却装置
CN204003068U (zh) 冷却装置
CN202077331U (zh) 一种带冷却系统的电控房
CN102563760A (zh) 底部及后侧混合进风结构家用柜式空调器
CN206856487U (zh) 一种热管理舱、发动机舱及电动汽车
CN206306810U (zh) 电动搅拌车冷却系统
CN202993406U (zh) 具有双风机系统的空调器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1926040U (zh) 均流风机盘管组
CN204739682U (zh) 空调器
CN107101424A (zh) 蒸发器组件、车载空调系统及车辆
CN203869358U (zh) 混合动力车辆的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混合动力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5122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the only new road, No. 99

Applicant after: SUZHOU INDUSTRIAL PARK ELION LOC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122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the only new road, No. 99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Elion Technology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122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the only new road, No. 99

Patentee after: Suzhou railway locomotiv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215122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the only new road, No. 99

Patentee befor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ELION LOC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