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8221A - 一种己内酰胺污水的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己内酰胺污水的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98221A
CN104098221A CN201310203832.9A CN201310203832A CN104098221A CN 104098221 A CN104098221 A CN 104098221A CN 201310203832 A CN201310203832 A CN 201310203832A CN 104098221 A CN104098221 A CN 1040982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mud
sewage
sludge
po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038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98221B (zh
Inventor
郑纬元
肖先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GUANGY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GUANGY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GUANGY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GUANGY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038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982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98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8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982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82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30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水的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己内酰胺污水的处理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均质调节池→缺氧酸化池→缺氧池→好氧池→中沉池→生物膜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污泥脱水处理→应急操作处理。一种己内酰胺污水的处理方法提高净化能力,步骤科学合理,降低处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己内酰胺污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水的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己内酰胺污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水处理,无法达到一定的标准,工艺流程复杂,而且处理代价高。 
中国专利201220545341.3,公开一种己内酰胺污水处理装置,它包括调节装置、短程硝化反硝化生化反应器以及膜法曝气生物滤料反应器;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池、至少一个以上的搅拌器;所述短程硝化反硝化生化反应器包括生化反应池、曝气装置、泥水分离器和回流动力装置;所述膜法曝气生物滤料反应器包括反应池、生物膜滤料和曝气装置。此装置涉及一种己内酰胺污水处理装置,装置的结构较简单,处理净化能力相对较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净化能力强,处理成本相对较低的一种己内酰胺污水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己内酰胺污水的处理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均质调节池:
  将生活污水与化工废水进入均质调节池中,使之初步混合均匀,生活污水与化工废水的比例为1:20;在均质调节池中停留时间为5h,进入均质调节池中后进行搅拌使之初步混合均匀,搅拌的速度为30r/min,搅拌的时间为3h;
若均质调节池呈酸性,需加纯度为98%的Na2CO3固体,使均质调节池中的pH值调节为7~8,Na2CO3是强碱酸盐,水解后产生OH,与污水中的H结合成水分子,即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
反应式如下:
  pH值为H浓度的负对数值即pH=-lg[H],由此可推知,pH越低,H含量愈高,理论上pH值每降低0.5,H浓度将增加3.16倍;pH值每降低1,H浓度将增加10倍,实际上因受电离影响,酸度变化可能更大。因此Na2CO3随着pH值变化而变化,pH值越低,Na2CO3投量越多,所含弱酸越多,尽管pH值相同,所投Na2CO3也越多。
(二)、缺氧酸化池: 
中和后的污水进入到水解缺氧酸化池中,水解酸化菌利用H2O电离的H+和-OH将有机物分子中的C-C打开,一端加入H+,一端加入-OH,可以将长链水解为短链、支链水解为直链、环状结构水解为直链或支链,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当水中SS高时,水解酸化菌通过胞外粘膜将其捕捉,用细胞外酶水解成分子断片后再进入胞内代谢,不完全的代谢可以使SS成为溶解性有机物,使出水清澈;
水解缺氧酸化池中有高浓度的厌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的浓度为10~20g/l,水解酸化菌是厌氧微生物中的一种,在厌氧池中厌氧微生物主要指水解酸化菌,污水从下而上运动造成污泥的上升运动,使污泥与污水可以充分接触,达到良好的水解酸化效果;污泥与污水发生水解酸化的时间为12h;上升水流速度为0.5m/h~0.8 m/h,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进入缺氧池;
(三)、缺氧池:
污水中的NH4 -N被活性污泥中的硝化细菌氧化成NOx -N,在缺氧的条件下,NOx 成为氧化剂,池内的反硝化菌吸收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中的氧,使其还原成氮气(N2)而脱离污水,从而使污水中的NH4 -N得到处理,同时在缺氧菌作用下,有机物被部分降解;
反应如下:
厌氧反应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厌氧反应在厌氧反应器中进行:
第一阶段:可称为水解,发酵阶段,复杂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水解和发酵;
第二阶段:称为产氢、产乙酸阶段,称为产氢产乙酸细菌,将脂肪酸和乙醇转化为乙酸、H2和CO2
第三阶段:称为产甲烷阶段,由产甲烷细菌利用乙酸和H2、CO2,产生CH4;产甲烷细菌对pH值变化的适应性很差,其污水的pH值为6.8~7.2;
厌氧池采用中温厌氧工艺,污水温度控制在35~38℃,不产甲烷菌可以在氧化还原电位为+100~-100mv的环境下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而产甲烷菌的最适氧化还原电位为-150~400mv,培养甲烷菌的初期,氧化还原电位不能高于-320mv,溶解氧DO的浓度为0.2mg/l;
不产甲烷菌是对一类菌种的统称。
混合液回流比控制在3~4,混合液回流的作用是向缺氧池提供硝态氮,作为反硝化的电子受体;污泥回流主要作用是保持系统的活性污泥平衡; 
(四)、好氧池:
好氧池的作用是让活性污泥进行有氧呼吸,进一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去除污染物的功能,污水与污泥混流泵房送来的活性污泥在曝气池中充分混合,污水中有机物被活性污泥吸附,吸附在泥粒表面的溶解性有机物迅速被细菌吸收,然后吸入细菌体内,再经内酶作用进行氧化,接着进一步氧化,把污水中有机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合成新的活性污泥,同时部分活性污泥也被分解,在曝气阶段,NH4 -N被化学异养型硝化菌转化为硝盐,反应如下:
好氧池中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有机氮被氨化继而被硝化,使NH3-N浓度显著下降,但随着硝化过程使NO3-N的浓度增加,p随着聚磷菌的过量摄取,以较快的速度下降;
  好氧池的处理温度为20~40℃;好氧池的pH值为6~9,维持硝化菌生长的pH值为7.0以上;
    BOD5为碳源中的一种,当BOD5<100mg/l时,要投加淀粉浆或葡萄糖,或停开1~2个曝气池; BOD5的浓度为300~600mg/l,营养比例为:BOD5:N:p=100:5:2;
 溶解氧DO在曝池时的浓度为2~4mg/l,出水溶解氧DO的浓度为0.5mg/l;COD的浓度为1500~1800 mg/l;进水流量为600T/h;曝气池的负荷0.2kg BOD5/kgMISS·d;回流比为3~4;曝气时间为30小时;
(五)、中沉池:
 进入辐射式沉淀池的混合液经中心管穿孔挡板后,均匀地沿向水平辐射方向池的四周,流速由大逐渐变小,二絮状泥粒相互碰撞由小到大,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在积泥区,借插入斗底的管道在沉淀池水面与出泥液面压差导入污泥井;沉淀时间为2小时;两个池子进水量要均匀;出水锯齿堰要保持水平均匀性; 
 (六)、生物膜接触氧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在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在曝气池中设置填料,将其作为生物膜的载体,待处理的废水经充氧后流经填料,与生物膜进行接触,生物膜与悬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达到净化废水的作用;
COD容积负荷为0.7Kg/(m3·d),MLSS的量为2000~2500mg/l;pH值为6~8;接触停留时间为18h;温度为32~35℃;溶解氧为3~4 mg/l;
(七)、二沉池:
污水由竖流式沉淀池管的下扣流入池中,通过反射板的拦阻向四周分布于整体水平断面上,缓缓向上流动,水中的悬浮颗粒一方面受重力作用,一方面受托力作用,当重力大于托力则下沉,当重力小于托力,则上升;在上升过程中与其它颗粒碰撞结聚成大颗粒,使重力大于托力后下沉,不能下沉的颗粒随水带走,清水则从堰口流出;
水力负荷为0.8m3/(m2.h);排泥的频率为6~8h/次;
(八)、处理:
由中沉池排出的沉淀污泥和由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污泥与泵送来的混凝剂进行反应,混凝剂为pAC,反应后结成的颗粒在浓缩池中靠重力进行浓缩,下层污泥用位差进入污泥储池,经泵提升入反应罐,搅拌后进入污泥脱水机内;用于污泥脱水的机械设备为带式压滤机:
带式压滤机分三个步骤进行过滤及脱水:
(1)、重力脱水区:
污泥经泵送入污泥搅拌槽内与絮凝剂混合后,絮凝剂的投加量为干泥量的0.2%~0.3%,污泥搅拌槽的搅拌速度为20~30r/min,污泥搅拌槽的搅拌时间为0.5h,使污泥中细小的悬浮状颗粒经高分子絮凝剂的架桥作用形成胶羽状较大的颗粒,而后以重力流方式由搅拌槽上端溢流入脱水机使胶羽污泥均匀分布在重力脱水区的滤布上;
重力脱水区使胶羽污泥外大部分的自由水经滤布的网孔靠重力排出,网孔的网径为50μm,以提高污泥浓度,使胶羽污泥性能趋于稳定,利于后续的压榨脱水作业;
(2)、压力脱水区:
污泥由重力脱水区进入压力脱水区后,上下滤布开始逐渐加压去除大部分水分;污泥随滤布进入挤压脱水区后受到压辊的压力而脱去毛细管结合水,产生较干的泥饼;
(九)、应急操作处理:
当进水的pH值<4时 ,应增加Na2CO3投加量;当高酸性水连续排入达半小时,当班者要立即报告调度,请求处理;
当大雨暴雨,雨水进入污水管道,使污水调节池液位增高,各高岗位应谨慎协调处理,提前降低污水调节池液位;水量过小,可适当停几个曝气池;
当班者报告调度,停加Na2CO3,同时在事故池允许下,暂时将碱性水储存,事后让酸性水进入事故池与之中和,酸性水中不包含Na2CO3,调度要提前与其他岗位联系,逐步驯化污泥,使之适应pH=9~11的环境,但绝对禁止pH 〉12的水进缺氧池和曝气池;
当出水COD使增高,污泥哑白、松散,后生动物消失,原生动物减少,或产生污泥膨胀现象,主要原因为进水毒物总量增高,毒物总量指COD量,如发现有此现象启用事故调节池,加大鼓风量,减小进水量,同时根据工业废水水质分析报告,判断出哪些为事故水,并将其报告厂调度,严格控制事故水装置的排放;
当出现处理水质浑浊,污泥絮凝体微细化、处理效果变坏的现象,主要原因为污水中某种毒物急剧增高;采取措施:降低负荷,将来水引入事故调节池,再不见效则引入清水或仅进生活污水进行清洗或闷曝;
当出现污泥不易沉淀,SVI增高,污泥结构松散和体积膨胀,含水率上升,查清液稀少但污泥颜色变深,甚至有黑块出现,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丝状菌的大量繁殖所引起或结合水异常增多所产生,针对引起膨胀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水温低可停冷却塔风机或超越冷却塔,或降低进水量以减轻负荷;如污泥负荷率过高,可适当提高MLSS值,以调节负荷,必要时还可停止进水,“闷曝”一段时间;如缺氮、磷、铁养料,可投加硝化污泥或氮、磷成份,或投加新鲜粪便水;如pH值过低,可投加Na2CO3溶液;若污泥大量流失,可投加絮凝剂,刺激菌胶团生长,或投加漂白粉或液氯,漂白粉或液氯的投加量按干泥的0.3~0.6%进行投加,抑制丝状菌繁殖和控制结合水性污泥膨胀;
当溶解氧在2~4mg/l之间,且有钟虫存在,则认为供氧正常,否则表明池内缺氧;此时需增开备用鼓风机或稀释污泥进水,使进水BOD5值直至降低负荷;
当爆气池泡沫多时,及时报告调度,询问各装置是否排洗涤剂,一可用水龙头冲洗清除;严重时,可用消泡剂临时消泡,但会对处理产生不利影响,故尽量不用;
  当系统突然停电时,切断电源开关,将所有动设备恢复到备用状态;将各股工业来水引入事故调节池,并将情况报告厂调度,恢复系统供电状况。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己内酰胺污水的处理方法,提高净化能力,步骤科学合理,降低处理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己内酰胺污水的处理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均质调节池:
  将生活污水与己内酰胺废水进入均质调节池中,使之初步混合均匀,生活污水与己内酰胺废水的比例为1:20;在均质调节池中停留时间为5h,进入均质调节池中后进行搅拌使之初步混合均匀,搅拌的速度为30r/min,搅拌的时间为3h;
若均质调节池呈酸性,需加纯度为98%的Na2CO3固体,使均质调节池中的pH值调节为7,Na2CO3是强碱酸盐,水解后产生OH,与污水中的H结合成水分子,即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
反应式如下:
(二)、缺氧酸化池:
中和后的污水进入到水解缺氧酸化池中,水解酸化菌利用H2O电离的H+和-OH将有机物分子中的C-C打开,一端加入H+,一端加入-OH,可以将长链水解为短链、支链水解为直链、环状结构水解为直链或支链,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当水中SS高时,水解酸化菌通过胞外粘膜将其捕捉,用细胞外酶水解成分子断片后再进入胞内代谢,不完全的代谢可以使SS成为溶解性有机物,使出水清澈;
水解缺氧酸化池中有高浓度的厌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的浓度为10g/l,厌氧微生物寄附于厌氧污泥中,污水从下而上运动造成污泥的上升运动,使污泥与污水可以充分接触,达到良好的水解酸化效果;污泥与污水发生水解酸化的时间为12h;上升水流速度为0.5m/h,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进入缺氧池;
(三)、缺氧池:
污水中的NH4 -N被活性污泥中的硝化细菌氧化成NOx -N,在缺氧的条件下,NOx 成为氧化剂,池内的反硝化菌吸收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中的氧,使其还原成氮气(N2)而脱离污水,从而使污水中的NH4 -N得到处理,同时在缺氧菌作用下,有机物被部分降解;
反应如下:
厌氧反应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厌氧反应在厌氧反应器中进行:
第一阶段:可称为水解,发酵阶段,复杂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水解和发酵;
第二阶段:称为产氢、产乙酸阶段,称为产氢产乙酸细菌,将脂肪酸和乙醇转化为乙酸、H2和CO2
第三阶段:称为产甲烷阶段,由产甲烷细菌利用乙酸和H2、CO2,产生CH4;产甲烷细菌对PH值变化的适应性很差,其污水的pH值为6.8;
厌氧池采用中温厌氧工艺,污水温度控制在35~38℃,不产甲烷菌可以在氧化还原电位为+100mv的环境下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而产甲烷菌的最适氧化还原电位为-150mv,培养甲烷菌的初期,氧化还原电位不能高于-320mv,溶解氧DO的浓度为0.2mg/l;
混合液回流比控制在3之间,混合液回流的作用是向缺氧池提供硝态氮,作为反硝化的电子受体;污泥回流主要作用是保持系统的活性污泥平衡;
(四)、好氧池:
好氧池的作用是让活性污泥进行有氧呼吸,进一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去除污染物的功能,污水与污泥混流泵房送来的活性污泥在曝气池中充分混合,污水中有机物被活性污泥吸附,吸附在泥粒表面的溶解性有机物迅速被细菌吸收,然后吸入细菌体内,再经内酶作用进行氧化,接着进一步氧化,把污水中有机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合成新的活性污泥,同时部分活性污泥也被分解,在曝气阶段,NH4 -N被化学异养型硝化菌转化为硝盐,反应如下:
好氧池中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有机氮被氨化继而被硝化,使NH3-N浓度显著下降,但随着硝化过程使NO3-N的浓度增加,P随着聚磷菌的过量摄取,以较快的速度下降;
  好氧池的处理温度为20℃;好氧池的pH值为6,维持硝化菌生长的pH值为7.0以上;
    BOD5为碳源中的一种,当BOD5<100mg/l时,要投加淀粉浆或葡萄糖,或停开1个曝气池; BOD5的浓度为300mg/l,营养比例为:BOD5:N:P=100:5:2;
 溶解氧DO在曝池时的浓度为2mg/l,出水溶解氧DO的浓度为0.5mg/l;COD的浓度为1500mg/l;进水流量为600T/h;曝气池的负荷0.2kg BOD5/kgMISS·d;回流比为3;曝气时间为30小时;
(五)、中沉池:
 进入辐射式沉淀池的混合液经中心管穿孔挡板后,均匀地沿向水平辐射方向池的四周,流速由大逐渐变小,二絮状泥粒相互碰撞由小到大,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在积泥区,借插入斗底的管道在沉淀池水面与出泥液面压差导入污泥井;沉淀时间为2小时;两个池子进水量要均匀;出水锯齿堰要保持水平均匀性; 
 (六)、生物膜接触氧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在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在曝气池中设置填料,将其作为生物膜的载体,待处理的废水经充氧后流经填料,与生物膜进行接触,生物膜与悬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达到净化废水的作用;
COD容积负荷为0.7Kg/(m3·d),MLSS的量为2000mg/l;pH值为6;接触停留时间为18h;温度为32~35℃;溶解氧为3 mg/l;
(七)、二沉池:
污水由竖流式沉淀池管的下扣流入池中,通过反射板的拦阻向四周分布于整体水平断面上,缓缓向上流动,水中的悬浮颗粒一方面受重力作用,一方面受托力作用,当重力大于托力则下沉,当重力小于托力,则上升;在上升过程中与其它颗粒碰撞结聚成大颗粒,使重力大于托力后下沉,不能下沉的颗粒随水带走,清水则从堰口流出;
水力负荷为0.8m3/(m2.h);排泥的频率为6h/次;
(八)、污泥脱水处理:
由中沉池排出的沉淀污泥和由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污泥与泵送来的混凝剂进行反应,混凝剂为PAC,反应后结成的颗粒在浓缩池中靠重力进行浓缩,下层污泥用位差进入污泥储池,经泵提升入反应罐,搅拌后进入污泥脱水机内;用于污泥脱水的机械设备为带式压滤机:
带式压滤机分三个步骤进行过滤及脱水:
(1)、重力脱水区:
污泥经泵送入污泥搅拌槽内与絮凝剂混合后,絮凝剂的投加量为干泥量的0.2%,污泥搅拌槽的搅拌速度为20r/min,污泥搅拌槽的搅拌时间为0.5h,使污泥中细小的悬浮状颗粒经高分子絮凝剂的架桥作用形成胶羽状较大的颗粒,而后以重力流方式由搅拌槽上端溢流入脱水机使胶羽污泥均匀分布在重力脱水区的滤布上;
重力脱水区使胶羽污泥外大部分的自由水经滤布的网孔靠重力排出,网孔的网径为50μm,以提高污泥浓度,使胶羽污泥性能趋于稳定,利于后续的压榨脱水作业;
(2)、压力脱水区:
污泥由重力脱水区进入压力脱水区后,上下滤布开始逐渐加压去除大部分水分;污泥随滤布进入挤压脱水区后受到压辊的压力而脱去毛细管结合水,产生较干的泥饼;
(九)、应急操作处理:
当进水的pH值<4时 ,应增加Na2CO3投加量;当高酸性水连续排入达半小时,当班者要立即报告调度,请求处理;
当大雨暴雨,雨水进入污水管道,使污水调节池液位增高,各高岗位应谨慎协调处理,提前降低污水调节池液位;水量过小,可适当停几个曝气池;
当班者报告调度,停加Na2CO3,同时在事故池允许下,暂时将碱性水储存,事后让酸性水进入事故池与之中和,酸性水中不包含Na2CO3,调度要提前与其他岗位联系,逐步驯化污泥,使之适应pH=9的环境,但绝对禁止pH>12的水进缺氧池和曝气池;
当出水COD使增高,污泥哑白、松散,后生动物消失,原生动物减少,或产生污泥膨胀现象,主要原因为进水毒物总量增高,毒物总量指COD量,如发现有此现象启用事故调节池,加大鼓风量,减小进水量,同时根据工业废水水质分析报告,判断出哪些为事故水,并将其报告厂调度,严格控制事故水装置的排放;
当出现处理水质浑浊,污泥絮凝体微细化、处理效果变坏的现象,主要原因为污水中某种毒物急剧增高;采取措施:降低负荷,将来水引入事故调节池,再不见效则引入清水或仅进生活污水进行清洗或闷曝;
当出现污泥不易沉淀,SVI增高,污泥结构松散和体积膨胀,含水率上升,查清液稀少但污泥颜色变深,甚至有黑块出现,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丝状菌的大量繁殖所引起或结合水异常增多所产生,针对引起膨胀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水温低可停冷却塔风机或超越冷却塔,或降低进水量以减轻负荷;如污泥负荷率过高,可适当提高MLSS值,以调节负荷,必要时还可停止进水,“闷曝”一段时间;如缺氮、磷、铁养料,可投加硝化污泥或氮、磷成份,或投加新鲜粪便水;如pH值过低,可投加Na2CO3溶液;若污泥大量流失,可投加絮凝剂,刺激菌胶团生长,或投加漂白粉或液氯,漂白粉或液氯的投加量按干泥的0.3%进行投加,抑制丝状菌繁殖和控制结合水性污泥膨胀;
当溶解氧在2mg/l之间,且有钟虫存在,则认为供氧正常,否则表明池内缺氧;此时需增开备用鼓风机或稀释污泥进水,使进水BOD5值直至降低负荷;
当爆气池泡沫多时,及时报告调度,询问各装置是否排洗涤剂,一可用水龙头冲洗清除;严重时,可用消泡剂临时消泡,但会对处理产生不利影响,故尽量不用;
当系统突然停电时,切断电源开关,将所有动设备恢复到备用状态;将各股工业来水引入事故调节池,并将情况报告厂调度,恢复系统供电状况。
  
    实施例2:一种己内酰胺污水的处理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均质调节池:
  将生活污水与己内酰胺废水进入均质调节池中,使之初步混合均匀,生活污水与己内酰胺废水的比例为1:20;在均质调节池中停留时间为5h,进入均质调节池中后进行搅拌使之初步混合均匀,搅拌的速度为30r/min,搅拌的时间为3h;
若均质调节池呈酸性,需加纯度为98%的Na2CO3固体,使均质调节池中的pH值调节为7.5,Na2CO3是强碱酸盐,水解后产生OH,与污水中的H结合成水分子,即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
反应式如下:
(二)、缺氧酸化池:
中和后的污水进入到水解缺氧酸化池中,水解酸化菌利用H2O电离的H+和-OH将有机物分子中的C-C打开,一端加入H+,一端加入-OH,可以将长链水解为短链、支链水解为直链、环状结构水解为直链或支链,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当水中SS高时,水解酸化菌通过胞外粘膜将其捕捉,用细胞外酶水解成分子断片后再进入胞内代谢,不完全的代谢可以使SS成为溶解性有机物,使出水清澈;
水解缺氧酸化池中有高浓度的厌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的浓度为10~20g/l,厌氧微生物寄附于厌氧污泥中,污水从下而上运动造成污泥的上升运动,使污泥与污水可以充分接触,达到良好的水解酸化效果;污泥与污水发生水解酸化的时间为12h;上升水流速度为0.6 m/h,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进入缺氧池;
(三)、缺氧池:
污水中的NH4 -N被活性污泥中的硝化细菌氧化成NOx -N,在缺氧的条件下,NOx 成为氧化剂,池内的反硝化菌吸收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中的氧,使其还原成氮气(N2)而脱离污水,从而使污水中的NH4 -N得到处理,同时在缺氧菌作用下,有机物被部分降解;
反应如下:
厌氧反应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厌氧反应在厌氧反应器中进行:
第一阶段:可称为水解,发酵阶段,复杂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水解和发酵;
第二阶段:称为产氢、产乙酸阶段,称为产氢产乙酸细菌,将脂肪酸和乙醇转化为乙酸、H2和CO2
第三阶段:称为产甲烷阶段,由产甲烷细菌利用乙酸和H2、CO2,产生CH4;产甲烷细菌对PH值变化的适应性很差,其污水的pH值为7.0;
厌氧池采用中温厌氧工艺,污水温度控制在35~38℃,不产甲烷菌可以在氧化还原电位为+50mv的环境下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而产甲烷菌的最适氧化还原电位为100mv,培养甲烷菌的初期,氧化还原电位不能高于-320mv,溶解氧DO的浓度为0.2mg/l;
混合液回流比控制在3.5之间,混合液回流的作用是向缺氧池提供硝态氮,作为反硝化的电子受体;污泥回流主要作用是保持系统的活性污泥平衡;
(四)、好氧池:
好氧池的作用是让活性污泥进行有氧呼吸,进一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去除污染物的功能,污水与污泥混流泵房送来的活性污泥在曝气池中充分混合,污水中有机物被活性污泥吸附,吸附在泥粒表面的溶解性有机物迅速被细菌吸收,然后吸入细菌体内,再经内酶作用进行氧化,接着进一步氧化,把污水中有机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合成新的活性污泥,同时部分活性污泥也被分解,在曝气阶段,NH4 -N被化学异养型硝化菌转化为硝盐,反应如下:
好氧池中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有机氮被氨化继而被硝化,使NH3-N浓度显著下降,但随着硝化过程使NO3-N的浓度增加,P随着聚磷菌的过量摄取,以较快的速度下降;
  好氧池的处理温度为30℃;好氧池的pH值为8,维持硝化菌生长的pH值为7.0以上;
    BOD5为碳源中的一种,当BOD5<100mg/l时,要投加淀粉浆或葡萄糖,或停开2个曝气池; BOD5的浓度为500mg/l,营养比例为:BOD5:N:P=100:5:2;
 溶解氧DO在曝池时的浓度为3mg/l,出水溶解氧DO的浓度为0.5mg/l;COD的浓度为1700 mg/l;进水流量为600T/h;曝气池的负荷0.2kg BOD5/kgMISS·d;回流比为3.5;曝气时间为30小时;
(五)、中沉池:
 进入辐射式沉淀池的混合液经中心管穿孔挡板后,均匀地沿向水平辐射方向池的四周,流速由大逐渐变小,二絮状泥粒相互碰撞由小到大,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在积泥区,借插入斗底的管道在沉淀池水面与出泥液面压差导入污泥井;沉淀时间为2小时;两个池子进水量要均匀;出水锯齿堰要保持水平均匀性; 
 (六)、生物膜接触氧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在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在曝气池中设置填料,将其作为生物膜的载体,待处理的废水经充氧后流经填料,与生物膜进行接触,生物膜与悬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达到净化废水的作用;
COD容积负荷为0.7Kg/(m3·d),MLSS的量为2300mg/l;pH值为7;接触停留时间为18h;温度为34℃;溶解氧为3.5 mg/l;
(七)、二沉池:
污水由竖流式沉淀池管的下扣流入池中,通过反射板的拦阻向四周分布于整体水平断面上,缓缓向上流动,水中的悬浮颗粒一方面受重力作用,一方面受托力作用,当重力大于托力则下沉,当重力小于托力,则上升;在上升过程中与其它颗粒碰撞结聚成大颗粒,使重力大于托力后下沉,不能下沉的颗粒随水带走,清水则从堰口流出;
水力负荷为0.8m3/(m2.h);排泥的频率为7h/次;
(八)、污泥脱水处理:
由中沉池排出的沉淀污泥和由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污泥与泵送来的混凝剂进行反应,混凝剂为PAC,反应后结成的颗粒在浓缩池中靠重力进行浓缩,下层污泥用位差进入污泥储池,经泵提升入反应罐,搅拌后进入污泥脱水机内;用于污泥脱水的机械设备为带式压滤机:
带式压滤机分三个步骤进行过滤及脱水:
(1)、重力脱水区:
污泥经泵送入污泥搅拌槽内与絮凝剂混合后,絮凝剂的投加量为干泥量的0.25%,污泥搅拌槽的搅拌速度为25r/min,污泥搅拌槽的搅拌时间为0.5h,使污泥中细小的悬浮状颗粒经高分子絮凝剂的架桥作用形成胶羽状较大的颗粒,而后以重力流方式由搅拌槽上端溢流入脱水机使胶羽污泥均匀分布在重力脱水区的滤布上;
重力脱水区使胶羽污泥外大部分的自由水经滤布的网孔靠重力排出,网孔的网径为50μm,以提高污泥浓度,使胶羽污泥性能趋于稳定,利于后续的压榨脱水作业;
(2)、压力脱水区:
污泥由重力脱水区进入压力脱水区后,上下滤布开始逐渐加压去除大部分水分;污泥随滤布进入挤压脱水区后受到压辊的压力而脱去毛细管结合水,产生较干的泥饼;
(九)、应急操作处理:
当进水的pH值<4时 ,应增加Na2CO3投加量;当高酸性水连续排入达半小时,当班者要立即报告调度,请求处理;
当大雨暴雨,雨水进入污水管道,使污水调节池液位增高,各高岗位应谨慎协调处理,提前降低污水调节池液位;水量过小,可适当停几个曝气池;
当班者报告调度,停加Na2CO3,同时在事故池允许下,暂时将碱性水储存,事后让酸性水进入事故池与之中和,酸性水中不包含Na2CO3,调度要提前与其他岗位联系,逐步驯化污泥,使之适应pH=10的环境,但绝对禁止pH>12的水进缺氧池和曝气池;
当出水COD使增高,污泥哑白、松散,后生动物消失,原生动物减少,或产生污泥膨胀现象,主要原因为进水毒物总量增高,毒物总量指COD量,如发现有此现象启用事故调节池,加大鼓风量,减小进水量,同时根据工业废水水质分析报告,判断出哪些为事故水,并将其报告厂调度,严格控制事故水装置的排放;
当出现处理水质浑浊,污泥絮凝体微细化、处理效果变坏的现象,主要原因为污水中某种毒物急剧增高;采取措施:降低负荷,将来水引入事故调节池,再不见效则引入清水或仅进生活污水进行清洗或闷曝;
当出现污泥不易沉淀,SVI增高,污泥结构松散和体积膨胀,含水率上升,查清液稀少但污泥颜色变深,甚至有黑块出现,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丝状菌的大量繁殖所引起或结合水异常增多所产生,针对引起膨胀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水温低可停冷却塔风机或超越冷却塔,或降低进水量以减轻负荷;如污泥负荷率过高,可适当提高MLSS值,以调节负荷,必要时还可停止进水,“闷曝”一段时间;如缺氮、磷、铁养料,可投加硝化污泥或氮、磷成份,或投加新鲜粪便水;如pH值过低,可投加Na2CO3溶液;若污泥大量流失,可投加絮凝剂,刺激菌胶团生长,或投加漂白粉或液氯,漂白粉或液氯的投加量按干泥的0.5%进行投加,抑制丝状菌繁殖和控制结合水性污泥膨胀;
当溶解氧在3mg/l之间,且有钟虫存在,则认为供氧正常,否则表明池内缺氧;此时需增开备用鼓风机或稀释污泥进水,使进水BOD5值直至降低负荷;
当爆气池泡沫多时,及时报告调度,询问各装置是否排洗涤剂,一可用水龙头冲洗清除;严重时,可用消泡剂临时消泡,但会对处理产生不利影响,故尽量不用;
当系统突然停电时,切断电源开关,将所有动设备恢复到备用状态;将各股工业来水引入事故调节池,并将情况报告厂调度,恢复系统供电状况。
  
    实施例3:一种己内酰胺污水的处理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均质调节池:
  将生活污水与己内酰胺废水进入均质调节池中,使之初步混合均匀,生活污水与己内酰胺废水的比例为1:20;在均质调节池中停留时间为5h,进入均质调节池中后进行搅拌使之初步混合均匀,搅拌的速度为30r/min,搅拌的时间为3h;
若均质调节池呈酸性,需加纯度为98%的Na2CO3固体,使均质调节池中的pH值调节为8,Na2CO3是强碱酸盐,水解后产生OH,与污水中的H结合成水分子,即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
反应式如下:
(二)、缺氧酸化池:
中和后的污水进入到水解缺氧酸化池中,水解酸化菌利用H2O电离的H+和-OH将有机物分子中的C-C打开,一端加入H+,一端加入-OH,可以将长链水解为短链、支链水解为直链、环状结构水解为直链或支链,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当水中SS高时,水解酸化菌通过胞外粘膜将其捕捉,用细胞外酶水解成分子断片后再进入胞内代谢,不完全的代谢可以使SS成为溶解性有机物,使出水清澈;
水解缺氧酸化池中有高浓度的厌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的浓度为20g/l,厌氧微生物寄附于厌氧污泥中,污水从下而上运动造成污泥的上升运动,使污泥与污水可以充分接触,达到良好的水解酸化效果;污泥与污水发生水解酸化的时间为12h;上升水流速度为0.8 m/h,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进入缺氧池;
(三)、缺氧池:
污水中的NH4 -N被活性污泥中的硝化细菌氧化成NOx -N,在缺氧的条件下,NOx 成为氧化剂,池内的反硝化菌吸收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中的氧,使其还原成氮气(N2)而脱离污水,从而使污水中的NH4 -N得到处理,同时在缺氧菌作用下,有机物被部分降解;
反应如下:
厌氧反应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厌氧反应在厌氧反应器中进行:
第一阶段:可称为水解,发酵阶段,复杂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水解和发酵;
第二阶段:称为产氢、产乙酸阶段,称为产氢产乙酸细菌,将脂肪酸和乙醇转化为乙酸、H2和CO2
第三阶段:称为产甲烷阶段,由产甲烷细菌利用乙酸和H2、CO2,产生CH4;产甲烷细菌对PH值变化的适应性很差,其污水的pH值为6.8~7.2;
厌氧池采用中温厌氧工艺,污水温度控制在38℃,不产甲烷菌可以在氧化还原电位为-100mv的环境下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而产甲烷菌的最适氧化还原电位为400mv,培养甲烷菌的初期,氧化还原电位不能高于-320mv,溶解氧DO的浓度为0.2mg/l;
混合液回流比控制在4之间,混合液回流的作用是向缺氧池提供硝态氮,作为反硝化的电子受体;污泥回流主要作用是保持系统的活性污泥平衡;
(四)、好氧池:
好氧池的作用是让活性污泥进行有氧呼吸,进一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去除污染物的功能,污水与污泥混流泵房送来的活性污泥在曝气池中充分混合,污水中有机物被活性污泥吸附,吸附在泥粒表面的溶解性有机物迅速被细菌吸收,然后吸入细菌体内,再经内酶作用进行氧化,接着进一步氧化,把污水中有机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合成新的活性污泥,同时部分活性污泥也被分解,在曝气阶段,NH4 -N被化学异养型硝化菌转化为硝盐,反应如下:
好氧池中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有机氮被氨化继而被硝化,使NH3-N浓度显著下降,但随着硝化过程使NO3-N的浓度增加,P随着聚磷菌的过量摄取,以较快的速度下降;
  好氧池的处理温度为40℃;好氧池的pH值为9,维持硝化菌生长的pH值为7.0以上;
    BOD5为碳源中的一种,当BOD5<100mg/l时,要投加淀粉浆或葡萄糖,或停开2个曝气池; BOD5的浓度为600mg/l,营养比例为:BOD5:N:P=100:5:2;
 溶解氧DO在曝池时的浓度为4mg/l,出水溶解氧DO的浓度为0.5mg/l;COD的浓度为1800 mg/l;进水流量为600T/h;曝气池的负荷0.2kg BOD5/kgMISS·d;回流比为4;曝气时间为30小时;
(五)、中沉池:
 进入辐射式沉淀池的混合液经中心管穿孔挡板后,均匀地沿向水平辐射方向池的四周,流速由大逐渐变小,二絮状泥粒相互碰撞由小到大,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在积泥区,借插入斗底的管道在沉淀池水面与出泥液面压差导入污泥井;沉淀时间为2小时;两个池子进水量要均匀;出水锯齿堰要保持水平均匀性; 
 (六)、生物膜接触氧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在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在曝气池中设置填料,将其作为生物膜的载体,待处理的废水经充氧后流经填料,与生物膜进行接触,生物膜与悬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达到净化废水的作用;
COD容积负荷为0.7Kg/(m3·d),MLSS的量为2500mg/l;pH值为8;接触停留时间为18h;温度为35℃;溶解氧为4 mg/l;
(七)、二沉池:
污水由竖流式沉淀池管的下扣流入池中,通过反射板的拦阻向四周分布于整体水平断面上,缓缓向上流动,水中的悬浮颗粒一方面受重力作用,一方面受托力作用,当重力大于托力则下沉,当重力小于托力,则上升;在上升过程中与其它颗粒碰撞结聚成大颗粒,使重力大于托力后下沉,不能下沉的颗粒随水带走,清水则从堰口流出;
水力负荷为0.8m3/(m2.h);排泥的频率为8h/次;
(八)、污泥脱水处理:
由中沉池排出的沉淀污泥和由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污泥与泵送来的混凝剂进行反应,混凝剂为PAC,反应后结成的颗粒在浓缩池中靠重力进行浓缩,下层污泥用位差进入污泥储池,经泵提升入反应罐,搅拌后进入污泥脱水机内;用于污泥脱水的机械设备为带式压滤机:
带式压滤机分三个步骤进行过滤及脱水:
(1)、重力脱水区:
污泥经泵送入污泥搅拌槽内与絮凝剂混合后,絮凝剂的投加量为干泥量的0.3%,污泥搅拌槽的搅拌速度为30r/min,污泥搅拌槽的搅拌时间为0.5h,使污泥中细小的悬浮状颗粒经高分子絮凝剂的架桥作用形成胶羽状较大的颗粒,而后以重力流方式由搅拌槽上端溢流入脱水机使胶羽污泥均匀分布在重力脱水区的滤布上;
重力脱水区使胶羽污泥外大部分的自由水经滤布的网孔靠重力排出,网孔的网径为50μm,以提高污泥浓度,使胶羽污泥性能趋于稳定,利于后续的压榨脱水作业;
(2)、压力脱水区:
污泥由重力脱水区进入压力脱水区后,上下滤布开始逐渐加压去除大部分水分;污泥随滤布进入挤压脱水区后受到压辊的压力而脱去毛细管结合水,产生较干的泥饼;
(九)、应急操作处理:
当进水的pH值<4时 ,应增加Na2CO3投加量;当高酸性水连续排入达半小时,当班者要立即报告调度,请求处理;
当大雨暴雨,雨水进入污水管道,使污水调节池液位增高,各高岗位应谨慎协调处理,提前降低污水调节池液位;水量过小,可适当停几个曝气池;
当班者报告调度,停加Na2CO3,同时在事故池允许下,暂时将碱性水储存,事后让酸性水进入事故池与之中和,酸性水中不包含Na2CO3,调度要提前与其他岗位联系,逐步驯化污泥,使之适应pH=11的环境,但绝对禁止pH>12的水进缺氧池和曝气池;
当出水COD使增高,污泥哑白、松散,后生动物消失,原生动物减少,或产生污泥膨胀现象,主要原因为进水毒物总量增高,毒物总量指COD量,如发现有此现象启用事故调节池,加大鼓风量,减小进水量,同时根据工业废水水质分析报告,判断出哪些为事故水,并将其报告厂调度,严格控制事故水装置的排放;
当出现处理水质浑浊,污泥絮凝体微细化、处理效果变坏的现象,主要原因为污水中某种毒物急剧增高;采取措施:降低负荷,将来水引入事故调节池,再不见效则引入清水或仅进生活污水进行清洗或闷曝;
当出现污泥不易沉淀,SVI增高,污泥结构松散和体积膨胀,含水率上升,查清液稀少但污泥颜色变深,甚至有黑块出现,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丝状菌的大量繁殖所引起或结合水异常增多所产生,针对引起膨胀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水温低可停冷却塔风机或超越冷却塔,或降低进水量以减轻负荷;如污泥负荷率过高,可适当提高MLSS值,以调节负荷,必要时还可停止进水,“闷曝”一段时间;如缺氮、磷、铁养料,可投加硝化污泥或氮、磷等成份,或投加新鲜粪便水;如pH值过低,可投加Na2CO3溶液;若污泥大量流失,可投加絮凝剂,刺激菌胶团生长,或投加漂白粉或液氯,漂白粉或液氯的投加量按干泥的0.6%进行投加,抑制丝状菌繁殖和控制结合水性污泥膨胀;
当溶解氧在4mg/l之间,且有钟虫存在,则认为供氧正常,否则表明池内缺氧;此时需增开备用鼓风机或稀释污泥进水,使进水BOD5值直至降低负荷;
当爆气池泡沫多时,及时报告调度,询问各装置是否排洗涤剂,一可用水龙头冲洗清除;严重时,可用消泡剂临时消泡,但会对处理产生不利影响,故尽量不用;
当系统突然停电时,切断电源开关,将所有动设备恢复到备用状态;将各股工业来水引入事故调节池,并将情况报告厂调度,恢复系统供电状况。
  

Claims (1)

1.一种己内酰胺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均质调节池:
  将生活污水与己内酰胺废水进入均质调节池中,使之初步混合均匀,生活污水与己内酰胺废水的比例为1:20;在均质调节池中停留时间为5h,进入均质调节池中后进行搅拌使之初步混合均匀,搅拌的速度为30r/min,搅拌的时间为3h;
若均质调节池呈酸性,需加纯度为98%的Na2CO3固体,使均质调节池中的pH值调节为7~8,Na2CO3是强碱酸盐,水解后产生OH,与污水中的H结合成水分子,即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
反应式如下:
(二)、缺氧酸化池:
中和后的污水进入到水解缺氧酸化池中,水解酸化菌利用H2O电离的H+和-OH将有机物分子中的C-C打开,一端加入H+,一端加入-OH,可以将长链水解为短链、支链水解为直链、环状结构水解为直链或支链,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当水中SS高时,水解酸化菌通过胞外粘膜将其捕捉,用细胞外酶水解成分子断片后再进入胞内代谢,不完全的代谢可以使SS成为溶解性有机物,使出水清澈;
水解缺氧酸化池中有高浓度的厌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的浓度为10~20g/l,厌氧微生物寄附于厌氧污泥中,污水从下而上运动造成污泥的上升运动,使污泥与污水可以充分接触,达到良好的水解酸化效果;污泥与污水发生水解酸化的时间为12h;上升水流速度为0.5m/h~0.8 m/h,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进入缺氧池;
(三)、缺氧池:
污水中的NH4 -N被活性污泥中的硝化细菌氧化成NOx -N,在缺氧的条件下,NOx 成为氧化剂,池内的反硝化菌吸收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中的氧,使其还原成氮气(N2)而脱离污水,从而使污水中的NH4 -N得到处理,同时在缺氧菌作用下,有机物被部分降解;
反应如下:
 
厌氧反应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厌氧反应在厌氧反应器中进行:
第一阶段:可称为水解,发酵阶段,复杂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水解和发酵;
第二阶段:称为产氢、产乙酸阶段,称为产氢产乙酸细菌,将脂肪酸和乙醇转化为乙酸、H2和CO2
第三阶段:称为产甲烷阶段,由产甲烷细菌利用乙酸和H2、CO2,产生CH4;产甲烷细菌对PH值变化的适应性很差,其污水的pH值为6.8~7.2;
厌氧池采用中温厌氧工艺,污水温度控制在35~38℃,不产甲烷菌可以在氧化还原电位为+100~-100mv的环境下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而产甲烷菌的最适氧化还原电位为-150~400mv,培养甲烷菌的初期,氧化还原电位不能高于-320mv,溶解氧DO的浓度为0.2mg/l;
混合液回流比控制在3~4之间,混合液回流的作用是向缺氧池提供硝态氮,作为反硝化的电子受体;污泥回流主要作用是保持系统的活性污泥平衡;
(四)、好氧池:
好氧池的作用是让活性污泥进行有氧呼吸,进一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去除污染物的功能,污水与污泥混流泵房送来的活性污泥在曝气池中充分混合,污水中有机物被活性污泥吸附,吸附在泥粒表面的溶解性有机物迅速被细菌吸收,然后吸入细菌体内,再经内酶作用进行氧化,接着进一步氧化,把污水中有机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合成新的活性污泥,同时部分活性污泥也被分解,在曝气阶段,NH4 -N被化学异养型硝化菌转化为硝盐,反应如下:
好氧池中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有机氮被氨化继而被硝化,使NH3-N浓度显著下降,但随着硝化过程使NO3-N的浓度增加,P随着聚磷菌的过量摄取,以较快的速度下降;
  好氧池的处理温度为20~40℃;好氧池的pH值为6~9,维持硝化菌生长的pH值为7.0以上;
    BOD5为碳源中的一种,当BOD5<100mg/l时,要投加淀粉浆或葡萄糖,或停开1~2个曝气池; BOD5的浓度为300~600mg/l,营养比例为:BOD5:N:P=100:5:2;
 溶解氧DO在曝池时的浓度为2~4mg/l,出水溶解氧DO的浓度为0.5mg/l;COD的浓度为1500~1800 mg/l;进水流量为600T/h;曝气池的负荷0.2kg BOD5/kgMISS·d;回流比为3~4;曝气时间为30小时;
(五)、中沉池:
 进入辐射式沉淀池的混合液经中心管穿孔挡板后,均匀地沿向水平辐射方向池的四周,流速由大逐渐变小,二絮状泥粒相互碰撞由小到大,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在积泥区,借插入斗底的管道在沉淀池水面与出泥液面压差导入污泥井;沉淀时间为2小时;两个池子进水量要均匀;出水锯齿堰要保持水平均匀性; 
 (六)、生物膜接触氧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在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在曝气池中设置填料,将其作为生物膜的载体,待处理的废水经充氧后流经填料,与生物膜进行接触,生物膜与悬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达到净化废水的作用;
COD容积负荷为0.7Kg/(m3·d),MLSS的量为2000~2500mg/l;pH值为6~8;接触停留时间为18h;温度为32~35℃;溶解氧为3~4 mg/l;
(七)、二沉池:
污水由竖流式沉淀池管的下扣流入池中,通过反射板的拦阻向四周分布于整体水平断面上,缓缓向上流动,水中的悬浮颗粒一方面受重力作用,一方面受托力作用,当重力大于托力则下沉,当重力小于托力,则上升;在上升过程中与其它颗粒碰撞结聚成大颗粒,使重力大于托力后下沉,不能下沉的颗粒随水带走,清水则从堰口流出;
水力负荷为0.8m3/(m2.h);排泥的频率为6~8h/次;
(八)、处理:
由中沉池排出的沉淀污泥和由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污泥与泵送来的混凝剂进行反应,混凝剂为PAC,反应后结成的颗粒在浓缩池中靠重力进行浓缩,下层污泥用位差进入污泥储池,经泵提升入反应罐,搅拌后进入污泥脱水机内;用于污泥脱水的机械设备为带式压滤机:
带式压滤机分三个步骤进行过滤及脱水:
(1)、重力脱水区:
污泥经泵送入污泥搅拌槽内与絮凝剂混合后,絮凝剂的投加量为干泥量的0.2%~0.3%,污泥搅拌槽的搅拌速度为20~30r/min,污泥搅拌槽的搅拌时间为0.5h,使污泥中细小的悬浮状颗粒经高分子絮凝剂的架桥作用形成胶羽状较大的颗粒,而后以重力流方式由搅拌槽上端溢流入脱水机使胶羽污泥均匀分布在重力脱水区的滤布上;
重力脱水区使胶羽污泥外大部分的自由水经滤布的网孔靠重力排出,网孔的网径为50μm,以提高污泥浓度,使胶羽污泥性能趋于稳定,利于后续的压榨脱水作业;
(2)、压力脱水区:
污泥由重力脱水区进入压力脱水区后,上下滤布开始逐渐加压去除大部分水分;污泥随滤布进入挤压脱水区后受到压辊的压力而脱去毛细管结合水,产生较干的泥饼;
(九)、应急操作处理:
当进水的pH值<4时 ,应增加Na2CO3投加量;当高酸性水连续排入达半小时,当班者要立即报告调度,请求处理;
当大雨暴雨,雨水进入污水管道,使污水调节池液位增高,各高岗位应谨慎协调处理,提前降低污水调节池液位;水量过小,可适当停几个曝气池;
当班者报告调度,停加Na2CO3,同时在事故池允许下,暂时将碱性水储存,事后让酸性水进入事故池与之中和,酸性水中不包含Na2CO3,调度要提前与其他岗位联系,逐步驯化污泥,使之适应pH=9~11的环境,但绝对禁止pH 〉12的水进缺氧池和曝气池;
当出水COD使增高,污泥哑白、松散,后生动物消失,原生动物减少,或产生污泥膨胀现象,主要原因为进水毒物总量增高,毒物总量指COD量,如发现有此现象启用事故调节池,加大鼓风量,减小进水量,同时根据工业废水水质分析报告,判断出哪些为事故水,并将其报告厂调度,严格控制事故水装置的排放;
当出现处理水质浑浊,污泥絮凝体微细化、处理效果变坏的现象,主要原因为污水中某种毒物急剧增高;采取措施:降低负荷,将来水引入事故调节池,再不见效则引入清水或仅进生活污水进行清洗或闷曝;
当出现污泥不易沉淀,SVI增高,污泥结构松散和体积膨胀,含水率上升,查清液稀少但污泥颜色变深,甚至有黑块出现,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丝状菌的大量繁殖所引起或结合水异常增多所产生,针对引起膨胀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水温低可停冷却塔风机或超越冷却塔,或降低进水量以减轻负荷;如污泥负荷率过高,可适当提高MLSS值,以调节负荷,必要时还可停止进水,“闷曝”一段时间;如缺氮、磷、铁养料,可投加硝化污泥或氮、磷成份,或投加新鲜粪便水;如pH值过低,可投加Na2CO3溶液;若污泥大量流失,可投加絮凝剂,刺激菌胶团生长,或投加漂白粉或液氯,漂白粉或液氯的投加量按干泥的0.3~0.6%进行投加,抑制丝状菌繁殖和控制结合水性污泥膨胀;
当溶解氧在2~4mg/l之间,且有钟虫存在,则认为供氧正常,否则表明池内缺氧;此时需增开备用鼓风机或稀释污泥进水,使进水BOD5值直至降低负荷;
当爆气池泡沫多时,及时报告调度,询问各装置是否排洗涤剂,一可用水龙头冲洗清除;严重时,可用消泡剂临时消泡,但会对处理产生不利影响,故尽量不用;
当系统突然停电时,切断电源开关,将所有动设备恢复到备用状态;将各股工业来水引入事故调节池,并将情况报告厂调度,恢复系统供电状况。
CN201310203832.9A 2013-05-29 2013-05-29 一种己内酰胺污水的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982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3832.9A CN104098221B (zh) 2013-05-29 2013-05-29 一种己内酰胺污水的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3832.9A CN104098221B (zh) 2013-05-29 2013-05-29 一种己内酰胺污水的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8221A true CN104098221A (zh) 2014-10-15
CN104098221B CN104098221B (zh) 2016-01-20

Family

ID=51666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0383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98221B (zh) 2013-05-29 2013-05-29 一种己内酰胺污水的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9822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2019A (zh) * 2016-08-25 2017-01-04 董晓 一种环保型皂洗剂的制备方法
CN108275825A (zh) * 2017-09-29 2018-07-13 聊城煤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己内酰胺肟化废水处理方法
CN108911367A (zh) * 2018-06-26 2018-11-30 浙江环耀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聚酰胺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CN110436710A (zh) * 2019-08-14 2019-11-12 浙江巨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尼龙6生产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16278B1 (ko) * 1992-09-18 1999-08-16 전원중 카프로락탐 폐액 처리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1665311A (zh) * 2009-09-24 2010-03-10 中南大学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催化微电解组合工艺
CN102351380A (zh) * 2011-08-15 2012-02-15 浙江华建尼龙有限公司 一种含己内酰胺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16278B1 (ko) * 1992-09-18 1999-08-16 전원중 카프로락탐 폐액 처리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1665311A (zh) * 2009-09-24 2010-03-10 中南大学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催化微电解组合工艺
CN102351380A (zh) * 2011-08-15 2012-02-15 浙江华建尼龙有限公司 一种含己内酰胺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2019A (zh) * 2016-08-25 2017-01-04 董晓 一种环保型皂洗剂的制备方法
CN108275825A (zh) * 2017-09-29 2018-07-13 聊城煤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己内酰胺肟化废水处理方法
CN108911367A (zh) * 2018-06-26 2018-11-30 浙江环耀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聚酰胺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CN110436710A (zh) * 2019-08-14 2019-11-12 浙江巨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尼龙6生产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8221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30097B (zh) 一种养殖业污水处理的方法
CN106565017B (zh) 一种双循环的脱氮除磷废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5502826B (zh) 一种高效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及其装置
US2007019394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carbon, nitrogen, phosphorous containing wastewater
CN102807302B (zh) 畜禽养殖污水处理的方法
CN106810019A (zh) 一种强化除磷与污泥减量型污水处理工艺
CN105060627B (zh) 化学制药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CN102149645A (zh) 污泥处理方法和装置及其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
CN101734792B (zh) 含硫酸根废、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4108841B (zh) 一种基于序批式a/o联动系统实现废水深度脱氮的废水处理装置与方法
CN104671613B (zh) 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工艺
CN105060598B (zh) 化学制药废水预处理系统
CN103068748A (zh) 接触-稳定/初期-浮选混合
CN106430845A (zh) 餐厨垃圾废水处理装置
CN109205954A (zh) 微电解催化氧化、生化处理高浓度废水工艺
CN111268872A (zh) 一种农药废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装置
CN105967435A (zh) 一种双循环的脱氮除磷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
CN104098221B (zh) 一种己内酰胺污水的处理方法
CN103073156B (zh) 一种生化法处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生产废水的方法
CN105923771A (zh) 一种自循环生物脱氮反应器
JP2000015287A (ja) 排水処理方法および排水処理装置
CN109970194A (zh) 一种集奥鲍尔、生物倍增、mbbr、mbr多元化工艺于一体的污水处理罐
CN104445612A (zh) 一种快速启动反硝化-硝化生化处理系统的方法
CN105668949A (zh) 一种高氨氮煤气化废水生物脱氮系统和方法
CN109111051A (zh) 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