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2314B - 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92314B
CN104092314B CN201410259578.9A CN201410259578A CN104092314B CN 104092314 B CN104092314 B CN 104092314B CN 201410259578 A CN201410259578 A CN 201410259578A CN 104092314 B CN104092314 B CN 1040923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ing parameter
resonant tank
inductance
efficiency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957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92314A (zh
Inventor
杨祎巍
范文杰
万如
李斌
吴朝晖
钟晓辉
黄桂冰
陈宪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41025957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923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92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23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923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23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 Bearings And Hydrostatic Bearings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法,步骤为:S1、构建负载功率模型和效率模型;S2、将负载功率值大于最大负载功率X倍的系统工作参数所组成的区域判定为功率稳定域;将效率高于Y的系统工作参数所组成的区域判定为效率稳定域;S3、将功率稳定域和效率稳定域的重合区域判定为工作参数稳定域;S4、将系统的当前工作参数与工作参数稳定域中的工作参数进行对比,若系统的当前工作参数属于工作参数稳定域中的工作参数,则表示当前系统稳定,否则表示系统不稳定,进入S5;S5、根据工作参数稳定域对系统工作参数进行调整,调整为工作参数稳定域中的工作参数。具有可靠、有效且易于实现的优点。

Description

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导线传送电能的输电方式虽然具有线路连接简单、传送效率高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传输导线破皮容易引起短路故障,插座与插头的接触摩擦容易打火引起火灾,给石油、化工等特殊行业流下安全隐患,对于封闭的环境、孤立的岛屿或工作于山头的基站,因导线连接困难,难以实现有线电能的传输。可见有线能量传输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不够安全、灵活性差、应用环境受限、占用资源等。如果能以非导线连接的方式实现能量的传输,就可进一步扩大电气设备的应用领域。基于此,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应运而生。
根据传输机理,当前无线传输主要分为三种方式,电磁感应式、电磁辐射式和电磁谐振式。电磁感应式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比较成熟,但传输距离很近,多为毫米级,传输范围非常有限;电磁辐射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应用广泛,但是由于电磁辐射损耗、天线尺寸等方面的原因,该方式的效率及功率非常低,仅能够传输毫瓦或瓦级的功率。电磁谐振式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克服了以上两种传输方式的不足,具有传输距离远、效率高、功率大等优点,成为无线传输领域的研究热点。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问世以来,经历了不断的研究和发展,然而当前对电磁谐振方式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研究大多针对单一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没有一个系统性的结论来指导整个电磁谐振式无线传输系统中工作参数的设置,并且系统稳定性也无从判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可靠、有效且易于实现的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法。本发明考虑了谐振参数组合和工作参数组合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构建了系统的工作参数稳定域,通过工作参数稳定域对系统的工作稳定性进行了判别,根据工作参数稳定域指导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工作参数的调整,保证系统始终处于稳定状态。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构建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关于谐振参数和工作参数的负载功率模型和效率模型;
S2、根据负载功率模型计算负载功率,将负载功率值大于最大负载功率0.707倍的系统工作参数所组成的区域判定为功率稳定域;根据效率模型计算效率,将效率高于Y的系统工作参数所组成的区域判定为效率稳定域;
S3、将功率稳定域和效率稳定域的重合区域判定为工作参数稳定域;
S4、将系统的当前工作参数与工作参数稳定域中的工作参数进行对比,若系统的当前工作参数属于工作参数稳定域中的工作参数,则表示当前系统稳定,否则表示系统不稳定,进入步骤S5;
S5、根据工作参数稳定域对系统中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将系统中的当前工作参数调整为工作参数稳定域中的工作参数。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若系统中的工作参数无法调整为工作参数稳定域中的工作参数时,即系统无法同时满足负载功率和效率的要求时,则进入步骤S6;
S6、判断系统是负载功率优先还是效率优先;
若是负载功率优先,则将系统当前工作参数调整为功率稳定域中的工作参数;
若是效率优先,则将系统工作参数调整为效率稳定域中的工作参数。
优选的,所述步骤S1构建的负载功率模型为:
P load = | V 1 | 2 · M 2 R L ω 6 A 2 ω 8 + ( 2 AB + D 2 ) ω 6 + ( 2 AC + 2 DE + B 2 ) ω 4 + ( 2 BC + E 2 ) ω 2 + C 2 = | V 1 | 2 · M 2 R L A 2 ω 2 + ( 2 AB + D 2 ) + ( 2 AC + 2 DE + B 2 ) ω - 2 + ( 2 BC + E 2 ) ω - 4 + C 2 ω - 6 ;
其中A=M2-L1L2,B=R11R22+L1/C2+L2/C1,C=-1/(C1C2),D=R22L1+R11L2,E=-(R11/C2+R22/C1),R11=r+R1,R22=RL+R2其中V1为系统电源部分的交流电压,r为电源部分的内阻,ω为电源的输入频率,即系统的工作频率;L1为系统发射谐振回路中的电感,C1为系统发射谐振回路中的电容,R1为系统发射谐振回路总的寄生电阻,L2为系统接收谐振回路中的电感,C2为系统接收谐振回路中的电容,R2为系统接收谐振回路总的寄生电阻,RL为系统接收谐振回路中的负载,k为发射谐振回路中的电感L1和接收谐振回路中的电感L2的耦合系数,M为发射谐振回路中的电感L1和接收谐振回路中的电感L2之间的互感;系统电源部分的交流电压和内阻与发射谐振回路的电容、电感和寄生电阻均为串联关系,接收谐振回路的电容、电感和寄生电阻与负载均为串联关系;发射谐振回路中的电感L1与接收谐振回路中的电感L2的同名端在电感的同一侧。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构建的效率模型为:
η = P load P in = ω 2 M 2 R L R 11 R 22 2 + R 11 X 2 2 + R 22 ω 2 M 2 ;
其中X1=ωL1-1/ωC1,X2=ωL2-1/ωC2
优选的,在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将发射谐振回路和接收谐振回路的电感值设置为相等值,将发射谐振回路和接收谐振回路中的电容值设置为相等值,然后在该条件下通过所述步骤S2计算功率稳定域和效率稳定域,得到最大功率稳定域和最大效率稳定域;所述步骤S3将最优功率稳定域和最优效率稳定域重合区域判定为工作稳定域。
优选的,所述系统的工作参数包括系统电源的输入频率ω以及系统发射谐振回路中电感L1和接收谐振回路中电感L2的耦合系数k。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Y为80%。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考虑了谐振参数组合和工作参数组合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构建了与谐振参数和工作参数相关的负载功率模型和效率模型,通过负载功率模型和效率模型得到系统的功率稳定域和效率稳定域,并且根据功率稳定域和效率稳定域重合的区域构建了工作稳定域,以工作稳定域为系统稳定性的判断依据,通过判断系统的工作参数是否属于工作稳定域来判断系统是否工作在稳定状态,若当前系统的工作参数不稳定,则根据工作稳定域的工作参数,指导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中工作参数的调整,将当前工作参数调整为工作稳定域中的参数,保证系统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具有可靠、有效且易于实现的优点。
(2)本发明方法通过对负载功率模型中发射谐振回路或接收谐振回路的电感与电容比值调节可以使得系统具有更优的功率稳定域和效率稳定域,因此本发明方法可以根据功率稳定域的要求对谐振参数中的电感与电容进行选择,为系统在设计阶段对谐振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3)本发明方法中当将系统发射谐振回路中的电感值和电容值分别与接收谐振回路中的电感值和电容值设置为相等值时,即谐振参数为最佳谐振参数的情况时,通过本发明方法可以获得最优功率稳定域和最优效率稳定域,按照该最优功率稳定域和最优效率稳定域调整的工作参数,可以使得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性能的最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等效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获取的功率稳定域、效率稳定域以及工作参数稳定域。
图3是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谐振参数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法,其中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电源部分包括交流电压V1和电压源内阻r,其输入频率即系统工作频率为ω;发射谐振回路包括电感L1、电容C1和发射谐振回路总的寄生电阻R1;接收谐振回路包括电感L2、电容C2和接收谐振回路总的寄生电阻R2,其中,电源部分的交流电压V1和内阻r与发射谐振回路的电容C1、电感L1和寄生电阻R1均为串联关系,接收谐振回路的电容C2、电感L2和寄生电阻R2与负载RL均为串联关系。发射谐振回路中的电感L1与接收谐振回路中的电感L2的同名端在电感的同一侧,传输距离为d,对应的耦合系数为k,互感为M。其中发射谐振回路的电感L1、电容C1,以及接收谐振回路包括电感L2、电容C2称为谐振参数;所述电感L1与电感L2的耦合系数k以及电源的输入频率ω称为工作参数。
本实施例针对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稳定性的判别方法具体如下:
S1、构建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关于谐振参数和工作参数的负载功率模型和效率模型;
本实施例构建的负载功率模型为:
P load = | V 1 | 2 · M 2 R L ω 6 A 2 ω 8 + ( 2 AB + D 2 ) ω 6 + ( 2 AC + 2 DE + B 2 ) ω 4 + ( 2 BC + E 2 ) ω 2 + C 2 = | V 1 | 2 · M 2 R L A 2 ω 2 + ( 2 AB + D 2 ) + ( 2 AC + 2 DE + B 2 ) ω - 2 + ( 2 BC + E 2 ) ω - 4 + C 2 ω - 6 ;
其中A=M2-L1L2,B=R11R22+L1/C2+L2/C1,C=-1/(C1C2),D=R22L1+R11L2,E=-(R11/C2+R22/C1),R11=r+R1,R22=RL+R2
本实施例构建的效率模型为:
η = P load P in = ω 2 M 2 R L R 11 R 22 2 + R 11 X 2 2 + R 22 ω 2 M 2 ;
其中X1=ωL1-1/ωC1,X2=ωL2-1/ωC2
S2、根据负载功率模型计算负载功率,将负载功率值大于最大负载功率0.707倍的系统工作参数所组成的区域判定为功率稳定域;根据效率模型计算效率,将效率高于80%的系统工作参数所组成的区域判定为效率稳定域;
S3、将功率稳定域和效率稳定域的重合区域判定为工作参数稳定域,如图2中的A区所示;
S4、将系统的当前工作参数与工作参数稳定域中的工作参数进行对比,若系统的当前工作参数属于工作参数稳定域中的工作参数,则表示当前系统稳定,否则表示系统不稳定,进入步骤S5;
S5、根据工作参数稳定域对系统中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将系统中的当前工作参数调整为工作参数稳定域中的工作参数,若系统中的工作参数无法调整为工作参数稳定域中的工作参数时,即系统无法同时满足负载功率和效率的要求,则进入步骤S6;
S6、判断系统是负载功率优先还是效率优先;
若是负载功率优先,则将系统当前工作参数调整为功率稳定域中的工作参数;
若是效率优先,则将系统工作参数调整为效率稳定域中的工作参数。
本实施例考虑了谐振参数组合和工作参数组合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构建了如步骤S1中与谐振参数和工作参数相关的负载功率模型和效率模型,通过负载功率模型和效率模型得到系统的功率稳定域和效率稳定域,其中在功率稳定域中的系统工作参数能够使得负载的功率大于最大负载功率的0.707倍,在效率稳定域中的系统工作参数能够使得系统的效率高于80%。本实施例为了使得系统即能够工作在功率稳定域,又能够工作在效率稳定域,将功率稳定域和效率稳定域重合的区域作为工作稳定域,并且以工作稳定域为系统稳定性的判别依据,通过判断系统的工作参数是否属于工作稳定域来判别系统是否工作在稳定状态,若不稳定,则根据工作稳定域的工作参数,将系统当前工作参数调整为工作稳定域中的参数。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根据谐振参数和工作参数所构建的负载功率模型和效率模型得到功率稳定域和效率稳定域,其中A区即为工作稳定域。由图2可以看出,当电感L1与电感L2的耦合系数k较大时,即两个电感线圈距离较小时,出现频率分岔线性,存在两个频率段可使负载功率大于最大负载功率的0.707倍;当电感L1与电感L2的耦合系数k较小时,即两个电感线圈距离较小时,只存在一个频率段可使负载功率大于最大负载功率的0.707倍;当两个线圈的距离大于某一范围,即耦合系数过小时,功率稳定域不能覆盖此耦合系数,那么无论如何调节工作频率ω,负载功率始终很小,无法满足负载功率大于最大负载功率的0.707倍。另外当电感L1与电感L2的耦合系数k较大时,即两个电感线圈距离较小时,系统存在较大范围的频率段可使效率高于80%,而当两个线圈的距离大于某一范围,即耦合系数较小时,效率稳定域不能覆盖此耦合系数,那么无论如何调节工作频率都不能使效率高于80%。
根据上述步骤S1中的负载功率模型,在本实施例中考察负载功率Pload关于ω的导数,其分母是关于ω2的四次方的多项式,由求根公式可求出分岔频率。频率分岔现象的本质是由于高次方程具有多个根,影响根分布的方程系数由系统参数组成,系统参数的组合不同,其性能差别会很大。该分式多项式的极值在谐振参数的约束下随工作频率ω和耦合系数k的变化而变化,当耦合系数k大于某一值时,会出现频率分岔现象。考察效率对工作频率的导数,如下所示:
∂ η ∂ ω = 2 ω M 2 R load [ R 11 R 22 2 + R 11 X 2 2 + R 22 ω 2 M 2 ] 2 ( R 11 R 22 2 + 2 R 11 ω 2 C 2 2 - 2 R 11 L 2 C 2 ) ;
当导数为零时的工作频率使系统达到最大效率,此时工作频率为:
ω = 2 2 L 2 C 2 - R 22 2 C 2 2 ;
由上式可见,该工作频率ω仅与接收线圈的谐振参数有关,当远小于L2C2时,工作频率ω为接收端的谐振频率,表明此时系统工作在接收端谐振频率附近时,效率较高。考察效率对耦合系数的导数,如下所示:
∂ η ∂ k = 2 ω 2 L 1 L 2 R load k ( R 11 R 22 2 + R 11 X 2 2 + R 22 ω 2 k 2 L 1 L 2 ) 2 ( R 11 R 22 2 + R 11 X 2 2 ) ;
在0<k<1范围内,该导数恒大于零,因此效率随着耦合系数k的增大而变大。
如图3所示,区域A是本实施例获取的功率稳定域与效率稳定域的重合区域,即工作参数稳定域。在区域A内,系统能够同时达到较大的负载功率和较高的效率。在工区域A外,无论如何调整系统参数,均无法同时达到较大的负载功率和较高的效率。在实际应用时,当无法同时满足负载功率和效率的要求时,若负载功率优先,把工作频率ω调整到功率稳定域覆盖的频率段;若效率优先,把工作频率ω调整到效率稳定域覆盖的频率段。
通过负载功率模型我们可以看出,当电感与电容比值L1/C1或L2/C2较小时,功率稳定域区间所能够覆盖的耦合系数k较大,即传输距离较小,但覆盖的频率段较宽。随着电感与电容比值L1/C1或L2/C2的增大,功率稳定域区间所能覆盖的耦合系数k越来越小,即传输距离较大,但覆盖的频率段越来越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适当调节系统发射谐振回路或者接受谐振回路中的电感与电容比值使得系统具有更优的功率稳定域,从而使得功率稳定域的范围能够更宽,同时使得功率稳定域内能够达到的最大负载功率更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法,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方法在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将发射谐振回路和接收谐振回路的电感值设置为相等值,将发射谐振回路和接收谐振回路中的电容值设置为相等值,即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设置L1=L2,C1=C2,在上述条件下,根据步骤S1所构建的负载功率模型和效率模型分别求出功率稳定域和效率稳定域。
通过本实施例负载功率模型可以看出,当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L1=L2,C1=C2时,步骤S2所得到的功率稳定域和效率稳定域为最优,即包括的范围最宽,在该功率稳定域中能够达到的最大负载功率值最大,因此符合上述条件的谐振参数为系统的最佳谐振参数。本实施例在最佳谐振参数的条件下通过步骤S2计算得到最优功率稳定域和最优效率稳定域;在步骤S3将最优功率稳定域和最优效率稳定域重合区域判定为工作稳定域,步骤S5根据该工作稳定域调整系统的工作参数。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发射谐振回路或接收谐振回路电感与电容的比值对功率稳定域进行适当调整。
其中本实施例在最佳谐振参数条件下具有最优功率稳定域的原理如下:
将谐振参数平面划分为不同区域,如图3所示,x轴是C1/C2,y轴是L2/L1,y=x的直线表示发射端的谐振频率与接收端的谐振频率相等,x=1的直线表示C1=C2,y=1的直线表示L1=L2。这些直线将谐振参数平面分成6块区域,点P是这些区域的公共点。首先分析区域I,在区域I中取三个点P1、P2和P3,通过分析步骤S1中构建的负载功率模型可得,调整谐振参数向P点处移动可得到较大的功率稳定域。同样的分析可得,在区域II、III、IV、V、VI中,谐振参数越靠近P点处,功率稳定域越大,因此可以得出发射端谐振参数与接收端谐振参数相等时为最佳谐振参数,在该最佳谐振参数条件下功率稳定域最优。
本实施例中系统在最佳谐振参数条件下,系统功率稳定域以及效率稳定域的范围可以达到最大,最符合系统的应用需求,由于工作参数在最优功率稳定域和最优效率稳定域的重合区域,因此可以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使得系统的稳定性达到最佳状态,进一步保证了系统的性能。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构建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关于谐振参数和工作参数的负载功率模型和效率模型;
S2、根据负载功率模型计算负载功率,将负载功率值大于最大负载功率0.707倍的系统工作参数所组成的区域判定为功率稳定域;根据效率模型计算效率,将效率高于Y的系统工作参数所组成的区域判定为效率稳定域;
S3、将功率稳定域和效率稳定域的重合区域判定为工作参数稳定域;
S4、将系统的当前工作参数与工作参数稳定域中的工作参数进行对比,若系统的当前工作参数属于工作参数稳定域中的工作参数,则表示当前系统稳定,否则表示系统不稳定,进入步骤S5;
S5、根据工作参数稳定域对系统中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将系统中的当前工作参数调整为工作参数稳定域中的工作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若系统中的工作参数无法调整为工作参数稳定域中的工作参数时,即系统无法同时满足负载功率和效率的要求时,则进入步骤S6;
S6、判断系统是负载功率优先还是效率优先;
若是负载功率优先,则将系统当前工作参数调整为功率稳定域中的工作参数;
若是效率优先,则将系统工作参数调整为效率稳定域中的工作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构建的负载功率模型为:
P load = | V 1 | 2 &CenterDot; M 2 R L &omega; 6 A 2 &omega; 8 + ( 2 AB + D 2 ) &omega; 6 + ( 2 AC + 2 DE + B 2 ) &omega; 4 + ( 2 BC + E 2 ) &omega; 2 + C 2 = | V 1 | 2 &CenterDot; M 2 R L A 2 &omega; 2 + ( 2 AB + D 2 ) + ( 2 AC + 2 DE + B 2 ) &omega; - 2 + ( 2 BC + E 2 ) &omega; - 4 + C 2 &omega; - 6 ;
其中A=M2-L1L2,B=R11R22+L1/C2+L2/C1,C=-1/(C1C2),D=R22L1+R11L2,E=-(R11/C2+R22/C1),R11=r+R1,R22=RL+R2其中V1为系统电源部分的交流电压,r为电源部分的内阻,ω为电源的输入频率,即系统的工作频率;L1为系统发射谐振回路中的电感,C1为系统发射谐振回路中的电容,R1为系统发射谐振回路总的寄生电阻,L2为系统接收谐振回路中的电感,C2为系统接收谐振回路中的电容,R2为系统接收谐振回路总的寄生电阻,RL为系统接收谐振回路中的负载,k为发射谐振回路中的电感L1和接收谐振回路中的电感L2的耦合系数,M为发射谐振回路中的电感L1和接收谐振回路中的电感L2之间的互感;系统电源部分的交流电压和内阻与发射谐振回路的电容、电感和寄生电阻均为串联关系,接收谐振回路的电容、电感和寄生电阻与负载均为串联关系;发射谐振回路中的电感L1与接收谐振回路中的电感L2的同名端在电感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构建的效率模型为:
&eta; = P load P in = &omega; 2 M 2 R L R 11 R 22 2 + R 11 X 2 2 + R 22 &omega; 2 M 2 ;
其中X1=ωL1-1/ωC1,X2=ωL2-1/ωC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发射谐振回路和接收谐振回路的电感值设置为相等值,同时将发射谐振回路和接收谐振回路的电容值设置为相等值,然后在该条件下通过步骤S2获取功率稳定域和效率稳定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工作参数包括系统电源的输入频率ω以及系统发射谐振回路中电感L1和接收谐振回路中电感L2的耦合系数k。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Y为80%。
CN201410259578.9A 2014-06-11 2014-06-11 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法 Active CN1040923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9578.9A CN104092314B (zh) 2014-06-11 2014-06-11 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9578.9A CN104092314B (zh) 2014-06-11 2014-06-11 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2314A CN104092314A (zh) 2014-10-08
CN104092314B true CN104092314B (zh) 2016-01-06

Family

ID=51640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9578.9A Active CN104092314B (zh) 2014-06-11 2014-06-11 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923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45187B2 (ja) * 2015-02-02 2017-12-1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パワーインダクタの評価装置、及び、パワーインダクタの評価プログラム
CN105391190B (zh) * 2015-11-17 2018-03-13 东南大学 基于功率波动标准差最小的双源无线供电系统间距寻优方法
CN106712317B (zh) * 2017-01-18 2019-11-08 西安交通大学 串联谐振型无线功率传输系统的电磁干扰预测方法
CN112600317B (zh) * 2020-12-18 2022-09-09 清华大学 一种高效率的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8501766B (zh) * 2024-07-17 2024-09-20 深圳市嘉力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uv变频电源的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7640A (zh) * 2011-06-09 2012-02-08 东南大学 一种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WO2014018969A3 (en) * 2012-07-27 2014-03-20 Thoratec Corporation Resonant power transfer system and method of estimating system state
CN103812229A (zh) * 2013-11-28 2014-05-21 华南理工大学 三谐振线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最大功率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42180B1 (ko) * 2010-12-24 2018-03-26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급전 장치 및 급전 장치를 구비한 비접촉 급전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7640A (zh) * 2011-06-09 2012-02-08 东南大学 一种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WO2014018969A3 (en) * 2012-07-27 2014-03-20 Thoratec Corporation Resonant power transfer system and method of estimating system state
CN103812229A (zh) * 2013-11-28 2014-05-21 华南理工大学 三谐振线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最大功率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谐振耦合的电能无线传输系统设计;傅文珍等;《机电工程》;20110630;第28卷(第6期);第746-74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2314A (zh) 2014-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92314B (zh) 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法
US1034074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EP2769455B1 (en)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for photovoltaic panels
RU2549838C2 (ru) Установка бесконтактной подачи энергии и способ бесконтактной подачи энергии
US10103581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US8875086B2 (en)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modeling tool
CN207925287U (zh) 一种线圈模组、无线电能发射电路及接收电路
US8344552B2 (en) Antennas and their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via magnetic coupling
CN103414261B (zh) 变耦合系数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方法
EP3229343B1 (en) Wireless power-supplying system
CN105024460B (zh) 一种110kV高压无线供能系统感应取能装置设计方法
Fang et al.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of series-series and series-parallel compensation topologies i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application
WO2013014521A1 (en) Electric power supply apparatus, contactless electricity transmission apparatus, vehicle, and contactless electric power transfer system
CN101911387A (zh) 使用寄生天线的无线功率射程增加
CN107370248B (zh) 等半径电磁谐振并联供电线圈设计方法
US20140239736A1 (en) Non-contact power supply device
WO2011011478A3 (en) Low profile, broad band monopole antenna with heat dissipating ferrite/powder iron network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the same
Alhamrouni et al. Application of inductive coupling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CN102882290A (zh) 新型电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2820714A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KR20130033837A (ko) 무선 전력 전송 기기 및 그 방법
Sagar et al.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Using SS and SP topology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Park et al. Optimum frequency of high Q-factor resonator for magnetic resonance coupling
CN207926289U (zh) 基于自激振荡电源的ss型电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205160219U (zh) 一种谐振耦合式无线电能多载传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