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0439A -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90439A
CN104090439A CN201410302989.1A CN201410302989A CN104090439A CN 104090439 A CN104090439 A CN 104090439A CN 201410302989 A CN201410302989 A CN 201410302989A CN 104090439 A CN104090439 A CN 1040904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line
data
signal
line
t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029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90439B (zh
Inventor
邹祥祥
秦纬
先建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0298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904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90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043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90061 priority patent/WO201519668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904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04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该阵列基板包括阵列层,所述阵列层包括: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线,相互交叉在所述柔性基板上形成多个子像素区;设置于所述子像素区中的薄膜晶体管,与对应的数据线和栅线连接;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驱动单元,用于向连接的数据线输出驱动信号;对应于每一条数据线,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信号生成子单元,用于生成一原始数据驱动信号,所述原始数据驱动信号包括用于驱动子像素的所述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和虚拟数据驱动子信号;选择子单元,用于从所述原始数据驱动信号中筛选出所述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输出给所述数据线,以驱动所述子像素。本发明提高了阵列基板驱动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显示技术,特别是一种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柔板显示(Flexible displays)是指一类使用柔性基板,可以制造成超薄、超大、可弯曲的显示器件或显示技术。柔性显示的最主要特点可以用三个字来描述:薄、轻、柔。
现有技术的柔性基板一般分为两个区域:一部分是非弯折区域,一部分是可弯折区域,如图1所示,阵列基板1其中在设置驱动单元4的位置为不可弯折区,该驱动单元4与数据线2以及栅线3连接,来驱动面板中设置的薄膜晶体管TFT5。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数据线2以及栅线3是以垂直于柔性基板的一个侧边的方式而设置。因此,这种情况下每一条数据线对应连接的TFT的数量完全相同,因此数据驱动信号如图2所示,每一条数据线对应的驱动信号中,包括相同数量的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即图2中的脉冲)。
而这种方式仅适用于每一条数据线对应连接的TFT的数量相同的情况,不具备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提高阵列基板驱动的灵活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柔性基板和在所述柔性基板上形成的阵列层,所述阵列层包括:
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线,相互交叉在所述柔性基板上形成多个子像素区;
设置于所述子像素区中的薄膜晶体管,与对应的数据线和栅线连接;
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
驱动单元,用于向连接的数据线输出驱动信号;
所述多条数据线包括与第一数量的薄膜晶体管连接的第一数据线和与第二数量的薄膜晶体管连接的第二数据线,所述驱动单元在一帧时间内向第一数据线输出第一数量的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所述驱动单元在一帧时间内向第二数据线输出第二数量的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
对应于每一条数据线,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信号生成子单元,用于生成一原始数据驱动信号,所述原始数据驱动信号包括用于驱动子像素的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和虚拟数据驱动子信号;
选择子单元,用于从所述原始数据驱动信号中筛选出所述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输出给所述数据线,以驱动所述子像素。
上述的阵列基板,其中,不同的栅线之间平行排列,且每一条栅线对应于一行平行于所述柔性基板的底边的晶体管。
上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每一条栅线呈锯齿状,连接一行平行于所述柔性基板的底边的晶体管。
上述的阵列基板,其中,相邻栅线的锯齿相对应设置。
上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数据线平行排列,且任意一条数据线相对于所述柔性基板的任意一个侧边的夹角不等于90度。
上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栅线和数据线相互垂直。
上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数据线与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个侧边的夹角在30度到60度之间。
上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数据线与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个侧边的夹角为45度。
上述的阵列基板,其中,
按照所述数据线的排列方向,所述数据线分为两个部分;
按照所述数据线的排列方向,其中一部分的数据线中,在先的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小于在后的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另一部分的数据线中,在先的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小于在后的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
上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柔性基板划分为可弯折的显示区和不可弯折的外围区,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外围区。
上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对应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板的相对的两个侧边的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以就近连接的原则与所述数据线和栅线连接。
上述的阵列基板,其中,所述选择子单元为一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控制信号,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对应的数据线和信号生成子单元。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器件,包括上述的阵列基板。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柔性显示器件。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阵列基板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单元,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生成一原始数据驱动信号,所述原始数据驱动信号包括用于驱动子像素的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和虚拟数据驱动子信号;
从所述原始数据驱动信号中筛选出所述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输出给所述数据线,以驱动所述子像素;
在一帧时间内向第一数据线输出的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的数量与第一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连接的数量相同。
上述的阵列基板的驱动方法,其中,按照所述数据线的排列方向,所述数据线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按照所述数据线的排列方向,其中第一部分的数据线中,在先的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小于在后的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第二部分的数据线中,在先的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小于在后的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所述原始数据驱动信号也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数据线中,对应于在先的数据线的原始数据驱动信号中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的数量小于对应于在后的数据线的原始数据驱动信号中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的数量,第二部分的数据线中,对应于在先的数据线的原始数据驱动信号中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的数量大于对应于在后的数据线的原始数据驱动信号中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的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单元根据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来决定数据驱动信号中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的数量,能够满足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不同的阵列基板的驱动需求,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现有技术的柔性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现有技术的柔性阵列基板的数据驱动信号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阵列基板中不同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不同的示意图;
图5a-5c造成不同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不同的示意图;
图6a-6b表示定义信号传输线和柔性基板的侧边的夹角的示意图;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阵列基板的数据线划分为两部分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阵列基板的效果比较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设置有两个驱动单元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设置有两个驱动单元时就近连接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发送到数据线的信号的时序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发送到数据线的信号对应的原始信号;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a和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阵列基板中的其他栅线设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14b为图14a中的相邻栅线的相对关系示意图;
图16为图14a和图15所示的阵列基板结构中发送到数据线的信号;
图17为图16所示的发送到数据线的信号对应的原始信号;
图18为根据图17的原始信号生成图16所示的发送到数据线的信号时使用的TFT控制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中,驱动单元根据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来决定数据驱动信号中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的数量,能够满足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不同的阵列基板的驱动需求,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在比较数值关系时表示不相等,在相互位置关系是相对而言,并非特指。例如:第一数量不等于第二数量;如可以称一条数据线A为第一数据线,而另一条数据线B可以称为第二数据线,相对而言,数据线B也可以称为第一数据线,数据线A可以称为第二数据线;此外,第一数据线(或第一栅线)可以是指其中一条数据线(或栅线),也可以指具有相同特征(如连接相同数量薄膜晶体管或长度相同)的功能作用基本相同的数据线(或栅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如图3所示,包括柔性基板6和在柔性基板上形成的阵列层,所述阵列层包括:
多条数据线2和多条栅线3,相互交叉在所述柔性基板6上形成多个子像素区;
设置于所述子像素区中的薄膜晶体管,与对应的数据线2和栅线3连接;
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
驱动单元(图中未示出),用于向连接的数据线输出驱动信号;
其中,所述多条数据线包括与第一数量的薄膜晶体管连接的第一数据线和与第二数量的薄膜晶体管连接的第二数据线,所述驱动单元在一帧时间内向第一数据线输出第一数量的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所述驱动单元在一帧时间内向第二数据线输出第二数量的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
对应于每一条数据线,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信号生成子单元,用于生成一原始数据驱动信号,所述原始数据驱动信号包括用于驱动子像素的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和虚拟数据驱动子信号;
选择子单元,用于从所述原始数据驱动信号中筛选出所述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输出给所述数据线,以驱动所述子像素。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虽然上述的驱动单元用于向连接的数据线输出驱动信号,但并不表明该驱动单元就只能单独驱动数据线,该驱动单元也能同时驱动数据线和栅线,这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在此,应该说明的是,子信号指的是驱动模块通过一个TFT输入到像素电极的信号。
以图4所示的情况为例,最上方的数据线41与7个TFT连接,而中间的数据线42与8个TFT连接,最下方的数据线43与9个TFT连接,此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阵列基板,在一帧时间内,驱动模块向最上方的数据线41输出的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的数量为7个,驱动模块向中间的数据线42输出的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的数量为8个,驱动模块向最下方的数据线43输出的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的数量为9个。
下面从驱动模块的角度来进一步描述如下。
以图4所示的情况为例,最上方的数据线41与7个TFT连接,而中间的数据线42与8个TFT连接,最下方的数据线43与9个TFT连接;栅线411与1个TFT连接,栅线412与2个TFT连接,栅线413与3个TFT连接。此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阵列基板,栅线逐行扫描,在t1时间,驱动模块向栅线411输入栅极驱动信号,打开一个薄膜晶体管,此时驱动模块向数据线43输入驱动信号,则驱动模块输出的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数量为1个;同理,在t2时间,驱动模块分别向数据线42、43输入驱动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单元根据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来决定原始数据驱动信号中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的数量,能够满足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不同的阵列基板的驱动需求,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而同时,对应于每一条数据线,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信号生成子单元,用于生成一原始数据驱动信号,所述原始数据驱动信号包括用于驱动子像素的所述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和虚拟数据驱动子信号;
选择子单元,用于从所述原始数据驱动信号中筛选出所述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输出给所述数据线,以驱动所述子像素。
因此,所有的信号生成子单元可以生成包括相同数量的子信号的原始数据驱动信号,而由选择子单元来选择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因此所有信号生成子单元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设计,大大降低了设计的难度。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选择子单元可以采用薄膜晶体管TFT来实现,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控制信号,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对应的数据线和信号生成子单元,只需要控制其通断的时间即可实现信号的筛选,降低了设计难度。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形成不同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不同是由于在数据线的排列方向上,阵列基板的长度不同造成的。
图5a-5c中,其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为数据线的延伸方向,而数据线的排列方向为与箭头所示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因此会出现每条数据线对应的TFT的数量不同。
而图3-图4则为另一种情况。
如图3和图4所示,数据线平行排列,但任意一条数据线相对于所述柔性基板的任意一个侧边的夹角不等于90度,虽然阵列基板形状规则,但由于数据线相对于柔性基板斜向排列,此时就会出现数据线的长度不同,进而导致不同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不同的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是简化了薄膜晶体管与数据线、栅线的结构关系;一般情况: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栅线连接,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与数据线连接,薄膜晶体管的漏极(或源极)与像素电极(未示出)连接;由于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和源极在制作工艺基本相同,可以在名称上互换。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并不限定栅线的具体排布情形,但为了制造更加方便,也为了在基板上设置更多的子像素,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栅线和数据线相互垂直。
而数据线倾斜的角度比较理想的方式是,所述数据线与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个侧边的夹角在30度到60度之间。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线与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个侧边的夹角为45度。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对数据线与柔性基板的一个侧边的夹角定义如下:
定义数据线与柔性基板的侧边的夹角的范围为[0,90度],均以显示区数据线和柔性基板侧边等效为直线(或线段)为例。
如图6a所示,假定a为柔性基板的一个侧边,则信号传输线b和a的夹角定义为图6a中的Theta1,而图6b中,信号传输线b和a的夹角定义为图6b中的Theta2,当a和b垂直时,则a和b的夹角定位为90度,而a和b平行或重合时,a和b的夹角定位为0度。
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所有的数据线2/栅线3与柔性基板的任意一个侧边的夹角都不等于90度,也就是说,数据线2/栅线3与柔性基板的任意一个侧边的夹角Φ都满足如下的关系:0°<Φ<90°。
当然,考虑到在柔性基板上必须有足够的像素点,因此,如图3和图4所示,该数据线2/栅线3与柔性基板的侧边的夹角Φ取45°。
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按照所述数据线的排列方向,以柔性基板的对角线73为界,所述数据线分为第一部分71和第二部分72,位于所述柔性基板左上半部分的数据线为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柔性基板右下半部分的数据线为第二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71所包括的数据线中,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看,在先的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小于在后的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第二部分72所包括的数据线中,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看,在先的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大于在后的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
也就是说在数据线的排列方向上,数据线连接的晶体管数量先增大,后减小。
优选的,数据线的排列方向上,数据线连接的晶体管数量先等差数值为P1增大,后按照等差数值为P2减小。
进一步的,等差数值为P1与P2相等,即数据线连接的晶体管数量相对对角线呈对称排列。例如P1=P2=2。
假定有2m条数据线,在数据线的排列方向上,依次连接的晶体管数量为:1、3、5、…、2n-3、2n-1、2n-1、2n-3、…、5、3、1((1≤n≤m,n,m均为正整数)),则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发送到数据线的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如图11所示。
从图11可以发现,在数据线的排列方向上,驱动单元发送的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的数量先是增大,然后减小。
而与图11的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对应的原始数据驱动信号如图12所示,可以发现,图11中真正输出给数据线的信号是初始生成的原始数据驱动信号中去除虚线所示的虚拟数据驱动子信号得到的,而去除虚线所示的虚拟数据驱动子信号仅需要设计如图13所示的结构即可,即通过TFT来控制信号的通过。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矩形的柔性基板,上述的数据线和栅线垂直,但均相对于柔性基板的侧边斜向排列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基板的弯曲性能,对此说明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及的线与线之间的角度关系,长度,数量的比较关系等,都是以在显示区域为例进行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斜向布置的信号传输线的弯折说明如下。
如图8所示,假定图8中,81为现有技术的垂直于柔性基板的一个侧边布置的信号传输线,而8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相对于柔性基板的一个侧边斜向布置的第二信号传输线,从图中可以发现,由于第二信号传输线82的长度大于第一信号传输线81的长度,则在如图8所示的基板弯折情况下,第二信号传输线82具有比第一信号传输线81的曲率半径R1更大的曲率半径R2,也就是说,第二信号传输线82的弯曲程度比第一信号传输线81的弯曲程度要低。
按照几何原理,如果第二信号传输线82相对于柔性基板的一个侧边的夹角为45度,则第二信号传输线82的曲率半径大概是第二信号传输线81的曲率半径的1.4倍左右。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相对于柔性基板的一个侧边斜向设置信号传输线,降低了基板弯折情况下,信号传输线的弯曲程度,因此改善了基板的弯曲性能。
当然,本发明实施中以第二信号传输线与现有技术的第一信号传输线材质相同,且作用相同(例如都作为数据线)为例进行介绍,但并不以此为限。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板划分为可弯折的显示区和不可弯折的外围区,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外围区。
由于外围区的强度较大,因此相对于显示区弯折的可能性较小,将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外围区能够提高对驱动单元的保护。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可以是一个,但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以包括两个驱动单元为例,对应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板的相对的两个侧边,两个驱动单元以就近连接的原则与所述数据线和栅线连接。
两个驱动单元的阵列基板如图9所示,可以发现,两个驱动单元以就近连接的原则与所述数据线和栅线连接。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驱动单元能够同时驱动数据线和栅线,但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驱动单元也可以包括单独用于驱动数据线的数据驱动单元和单独用于驱动栅线的栅极驱动单元,该栅极驱动单元可以是独立存在的芯片,也可以是通过GOA(Gate on Array)方式集成于阵列基板。
下面以图10中的数据线2和栅线3对就近连接原则解释如下。
如图10所示,数据线2有可能通过第一连接线101连接到左边的驱动单元,也有可能通过第二连接线102连接到右边的驱动单元,但很明显,第一连接线的长度d1很明显会小于第二连接线102的长度d2,因此,按照就近连接原则,图10中的数据线2由左边的驱动单元进行驱动。
如图10所示,栅线3有可能通过第三连接线103连接到右边的驱动单元,也有可能通过第四连接线104连接到左边的驱动单元,但很明显,第三连接线的长度d3很明显会小于第四连接线104的长度d4,因此,按照就近连接原则,图10中的栅线3由右边的驱动单元进行驱动。
也就是说,对于任意一条信号传输线而言,按照就近连接原则,其到当前连接的驱动单元的连接距离会小于或等于其到另一驱动单元的最小连接距离。
结合图9和图10所示,这种连接方式,大大降低了不同信号传输线与驱动单元之间的连接线的长度差异,也就降低了驱动单元发送的信号传输到不同信号传输线之间的传输时延,提高了系统性能。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是以数据线和栅线相互垂直为例进行的说明,结合图3和图4可以发现,上述的结构是从基板的一个角向对角方向进行驱动。
而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上述的驱动方式,即,本发明实施例中,栅线也可以是平行排列,即不同的栅线之间平行排列,且每一条栅线对应于一行平行于所述柔性基板的底边的晶体管,以实现和现有技术一样的逐行(平行基板底边的行)扫描。
当数据线相对于柔性基板的一个侧边斜向平行排列,而每一条栅线对应于一行平行于所述柔性基板的底边的晶体管时,其结构如图14a所示,图14a中的虚线即代表栅线,同时,为方便从附图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栅线的连接方式,其中仅示出一半的栅线,另一部分栅线在图中未示意图。
如图14a和图14b所示,不同的栅线之间平行排列,每一条栅线呈锯齿状,连接一行平行于所述柔性基板的底边的晶体管。而相邻栅线的锯齿相对应设置。在此,锯齿相对应设置包括如图14b所示的两种情况:锯齿尖端相对和锯齿尖端背离。
当然,栅线也可以是如图15所示的方式进行设置。
对应于图14a和图15所示的阵列基板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发送到数据线的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如图16所示,而这些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可以由图17所示的开关信号控制图13中TFT,进而对图18中的原始数据驱动信号进行筛选得到。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器件,包括上述任意的阵列基板。
其中,阵列基板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同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另外,柔性显示器件其他部分的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对此本文不再详细描述。该柔性显示器件可以为:液晶面板、电子纸、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任何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柔性显示器件。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阵列基板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单元,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生成一原始数据驱动信号,所述原始数据驱动信号包括用于驱动子像素的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和虚拟数据驱动子信号;
从所述原始数据驱动信号中筛选出所述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输出给所述数据线,以驱动所述子像素;
在一帧时间内向第一数据线输出的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的数量与第一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连接的数量相同。
结合图7所示,上述的阵列基板的驱动方法,其中,按照所述数据线的排列方向,所述数据线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按照所述数据线的排列方向,其中第一部分的数据线中,在先的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小于在后的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第二部分的数据线中,在先的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小于在后的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所述原始数据驱动信号也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数据线中,对应于在先的数据线的原始数据驱动信号中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的数量小于对应于在后的数据线的原始数据驱动信号中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的数量,第二部分的数据线中,对应于在先的数据线的原始数据驱动信号中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的数量大于对应于在后的数据线的原始数据驱动信号中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的数量。
也就是说,在时序关系上,数据驱动信号的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的数量先增大,后减小。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阵列基板,包括柔性基板和在所述柔性基板上形成的阵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层包括:
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线,相互交叉在所述柔性基板上形成多个子像素区;
设置于所述子像素区中的薄膜晶体管,与对应的数据线和栅线连接;
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
驱动单元,用于向连接的数据线输出驱动信号;
所述多条数据线包括与第一数量的薄膜晶体管连接的第一数据线和与第二数量的薄膜晶体管连接的第二数据线,所述驱动单元在一帧时间内向第一数据线输出第一数量的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所述驱动单元在一帧时间内向第二数据线输出第二数量的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
对应于每一条数据线,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信号生成子单元,用于生成一原始数据驱动信号,所述原始数据驱动信号包括用于驱动子像素的所述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和虚拟数据驱动子信号;
选择子单元,用于从所述原始数据驱动信号中筛选出所述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输出给所述数据线,以驱动所述子像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栅线之间平行排列,且每一条栅线对应于一行平行于所述柔性基板的底边的晶体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条栅线呈锯齿状,连接一行平行于所述柔性基板的底边的晶体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相邻栅线的锯齿相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平行排列,且任意一条数据线相对于所述柔性基板的任意一个侧边的夹角不等于90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线和数据线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与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个侧边的夹角在30度到60度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与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个侧边的夹角为45度。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按照所述数据线的排列方向,所述数据线分为两个部分;
按照所述数据线的排列方向,其中一部分的数据线中,在先的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小于在后的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另一部分的数据线中,在先的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小于在后的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板划分为可弯折的显示区和不可弯折的外围区,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外围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对应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板的相对的两个侧边的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以就近连接的原则与所述数据线和栅线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子单元为一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控制信号,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对应的数据线和信号生成子单元。
13.一种柔性显示器件,包括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
1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3所述的柔性显示器件。
15.一种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生成一原始数据驱动信号,所述原始数据驱动信号包括用于驱动子像素的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和虚拟数据驱动子信号;
从所述原始数据驱动信号中筛选出所述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输出给所述数据线,以驱动所述子像素;
在一帧时间内向第一数据线输出的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的数量与第一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连接的数量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阵列基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数据线的排列方向,所述数据线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按照所述数据线的排列方向,其中第一部分的数据线中,在先的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小于在后的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第二部分的数据线中,在先的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小于在后的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所述原始数据驱动信号也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数据线中,对应于在先的数据线的原始数据驱动信号中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的数量小于对应于在后的数据线的原始数据驱动信号中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的数量,第二部分的数据线中,对应于在先的数据线的原始数据驱动信号中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的数量大于对应于在后的数据线的原始数据驱动信号中真实数据驱动子信号的数量。
CN201410302989.1A 2014-06-27 2014-06-27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0904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2989.1A CN104090439B (zh) 2014-06-27 2014-06-27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PCT/CN2014/090061 WO2015196683A1 (zh) 2014-06-27 2014-10-31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2989.1A CN104090439B (zh) 2014-06-27 2014-06-27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0439A true CN104090439A (zh) 2014-10-08
CN104090439B CN104090439B (zh) 2017-08-08

Family

ID=51638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02989.1A Active CN104090439B (zh) 2014-06-27 2014-06-27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90439B (zh)
WO (1) WO2015196683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49478A1 (zh) * 2014-04-02 2015-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WO2015196683A1 (zh) * 2014-06-27 2015-12-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CN105551416A (zh) * 2014-10-27 2016-05-04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9935598A (zh) * 2017-12-18 2019-06-25 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公司 在相对端部处具有寻址触点的可弯曲tft背板
CN113410278A (zh) * 2021-06-18 2021-09-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2852B (zh) * 2022-01-28 2023-03-10 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方法、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44047A (ko) * 2006-11-15 2008-05-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10020221A (ja) * 2008-07-14 2010-01-28 Toshiba Mobile Display Co Ltd 液晶セルおよび液晶セルの製造方法
CN103454822A (zh) * 2013-09-04 2013-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CN103454821A (zh) * 2013-09-04 2013-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CN103456743A (zh) * 2013-09-04 2013-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6774B (zh) * 2014-04-02 2016-11-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CN104090439B (zh) * 2014-06-27 2017-08-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44047A (ko) * 2006-11-15 2008-05-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10020221A (ja) * 2008-07-14 2010-01-28 Toshiba Mobile Display Co Ltd 液晶セルおよび液晶セルの製造方法
CN103454822A (zh) * 2013-09-04 2013-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CN103454821A (zh) * 2013-09-04 2013-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CN103456743A (zh) * 2013-09-04 2013-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49478A1 (zh) * 2014-04-02 2015-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US9570021B2 (en) 2014-04-02 2017-02-1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rray substrate,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5196683A1 (zh) * 2014-06-27 2015-12-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CN105551416A (zh) * 2014-10-27 2016-05-04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EP3016092A1 (en) * 2014-10-27 2016-05-0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US9818327B2 (en) 2014-10-27 2017-11-1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5551416B (zh) * 2014-10-27 2021-01-1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9935598A (zh) * 2017-12-18 2019-06-25 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公司 在相对端部处具有寻址触点的可弯曲tft背板
CN113410278A (zh) * 2021-06-18 2021-09-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96683A1 (zh) 2015-12-30
CN104090439B (zh) 2017-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4822B (zh)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CN104090439A (zh)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CN103454821B (zh) 一种阵列基板、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US20150248867A1 (en) Shift register unit,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US10699617B2 (en)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its driving method,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8970143U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选择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783824B2 (en) Drive circuit,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display panel
US20170115802A1 (en) Array substrate,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US10403648B2 (en) Array substrates with adjacent sub-pixels having opposite polarities
US20170372664A1 (en) Gate Driver On Array Circuit and Scann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096874B (zh) 一种 goa 电路、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器
US20130181605A1 (en) Display panel
CN104934005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464603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098010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203519983U (zh) 一种阵列基板、柔性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US20190385517A1 (en) Foldable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6847097B (zh) 一种柔性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1349820B (zh) 数据驱动器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器
CN111158527A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
CN11154029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300794B (zh) 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面板
US11862064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with gate driver on array circuit in display area
CN111540298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30036306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display pa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