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88300A - 通信光缆井和通信光缆井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光缆井和通信光缆井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88300A
CN104088300A CN201410364184.XA CN201410364184A CN104088300A CN 104088300 A CN104088300 A CN 104088300A CN 201410364184 A CN201410364184 A CN 201410364184A CN 104088300 A CN104088300 A CN 104088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optical cable
communications optical
optical fiber
cable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6418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88300B (zh
Inventor
叶后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IANJING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IANJING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IANJING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6418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883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88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83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883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83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光缆井和通信光缆井的施工方法,属于固定建筑物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浇筑通信光缆施工周期长的问题。本通信光缆井包括底井和升降套井;底井侧壁具有接管区域;升降套井呈直筒状;升降套井套设在底井的外侧且能上下升降。本通信光缆井的施工方法包括挖槽和基础制作、安装通信光缆井及接管和回填步骤。本通信光缆井采用塑料注塑成型,具有加工方便的优点。通过设置加强肋和侧壁之间采用圆弧角过渡有效地保证了塑料通信光缆井的强度,使其符合工程要求。本通信光缆井受重物压后,底井不易受损和沉降,具有使用寿命长,防渗水性高的优点。本通信光缆井还具有使施工更方便以及显著缩短施工周期的优点。

Description

通信光缆井和通信光缆井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定建筑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井,特别是一种通信光缆井。
本发明属于固定建筑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通信光缆井,特别是一种通信光缆井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通信光缆是通信网络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了节约地上的空间资源,保持城市的整洁有序,在地下铺设地下通信管网,通信光缆再沿着通信管网铺设。通信光缆井是地下通信管网重要的组成部分,每间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置一个通信光缆井,其目的是为了方便通信光缆铺设和维护。
传统的通信光缆井采用砖砌成,该结构的通信光缆井容易受地质和外界环境影响,如受重型卡车行驶碾压,导致通信光缆井侧壁开裂,进而导致漏水等问题。为了避免通信光缆井受压破裂,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混凝土浇筑通信光缆井,提高受压承载力。但随着社会发展,上述通信光缆井的施工周期已无法满足客户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信光缆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既能缩短通信光缆井施工周期,又能避免通信光缆井受压破裂。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通信光缆井的施工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保证施工制作的通信光缆井符合使用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通信光缆井包括底井和升降套井;底井具有底板和上端口,底井侧壁具有接管区域;升降套井呈直筒状;升降套井套设在底井的外侧且能上下升降。
本通信光缆井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挖槽和基础制作,在地面上开挖略大于待安装通信光缆井的槽和在槽的底面上制作基础;B、安装通信光缆井及接管,先将底井放置在基础上和在底井侧壁的接管区域内开设与通信光缆管对应的孔,再将通信光缆管穿过上述的孔和将升降套井套设在底井的上端口处;C、回填,向通信光缆井和通信光缆管与槽侧壁之间的空间内填入回填料,并调整升降套井的高度,直至升降套井的高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填满上述空间。
本结构的通信光缆井需预先制作;该通信光缆井施工过程中无需砌砖或浇筑混凝土成型通信光缆井,仅需套接底井与升降套井,因此具有施工周期短的优点。
在通信光缆井施工过程中,通过上下移动升降套井,进而保证升降套井的顶面符合设计要求。换言之,底井安装高度与设计标高面之间允许存在更大误差,同时,供通信光缆管穿设的孔也是现场开的,由此降低了挖槽和基础制作步骤中对槽深度精度的要求。
根据本通信光缆井的结构以及通过本施工方法建造的通信光缆井,当重物(如重型卡车)压在通信光缆井上时,由于升降套井与底井之间具有间隙,升降套井能向下沉降,因而压力不会传递给底井,进而避免底井受压,杜绝底井破裂或移位。
在上述的通信光缆井中,所述底井的下方设有蓄水桶,底井的底板上开有安装孔,蓄水桶的口部嵌入安装孔内且蓄水桶与底井的底板密封固定连接,蓄水桶的口部盖设有网板。渗漏的雨水流入蓄水桶内,尽可能地保证底井底板干燥。
在上述的通信光缆井中,所述升降套井的上端沿口外侧具有支撑翼板,所述支撑翼板与升降套井侧壁垂直设置。施工完成后,支撑翼板压在回填料上方,避免升降套井向下滑落。
在上述的通信光缆井中,所述升降套井的内侧具有能与底井上端面相抵靠的防坠翼板。在施工过程中,升降套井向下滑落,防坠翼板避免升降套井滑落至底井底部,进而避免不必操作工序。
在上述的通信光缆井中,所述防坠翼板位于升降套井的上端沿口处,所述的防坠翼板与支撑翼板齐平。该结构既方便零件以及制造该零件的模具生产,同时增大了升降套井的受力面积,进而方便井盖安装。
在上述的通信光缆井中,所述升降套井的横截面与底井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底井的横截面形状呈圆形或矩形;该结构可有效保证升降套井与底井之间间隙处于最小值,进而避免回填料落入通信光缆井以及降低地下水渗入通信光缆井内的可能性。
在上述的通信光缆井中,本通信光缆井还包括采用橡胶制成的接管密封圈,接管密封圈的外侧面具有环形密封嵌槽;接管密封圈的一端部为呈缩口状密封唇。当通信光缆管插入接管密封圈内后,迫使密封唇扩张,接管密封圈与通信光缆管牢牢地相抵靠,进而保证密封性。
在上述的通信光缆井中,本通信光缆井还包括挂线支架,底井侧壁上具有竖直设置的定位凸条,定位凸条的顶面上具有凸钩;所述挂线支架的背面上具有呈条状的定位槽,定位槽的上端面上开有钩槽。挂线支架上具有用于悬挂光缆的若干个钩部。定位凸条嵌入定位槽内,用于防止挂线支架摆动,凸钩嵌入钩槽内,用于防止挂线支架掉落;该结构具有装卸挂线支架方便的优点。定位槽下端是贯通的,而定位凸条向下延伸至底面,该结构能使不同长度的挂线支架均能与定位凸条配合;换言之,根据挂线数量灵活地选择挂线支架。
在上述的通信光缆井中,所述底井包括一个基础井和若干个配高井,基础井与配高井之间密封固定连接。配高井的数量≥2时,上下两个配高井之间也密封固定连接。接管区域位于基础井上,蓄水桶与基础井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通信光缆井中,所述基础井的顶面和配高井的顶面上均开有环形密封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通信光缆井采用塑料注塑成型,具有加工方便的优点。通过设置加强肋和侧壁之间采用圆弧角过渡有效地保证了塑料通信光缆井的强度,使其符合工程要求。
底井分为一体式结构和组合式结构。一体式结构适合设计井深较浅的通信光缆井,如1米。组合式结构适合设计井深较深的通信光缆井,如1.5米以上,组合式结构也方便底井的生产、运输以及方便施工。
本通信光缆井受重物压后,底井不易受损和沉降,具有使用寿命长,防渗水性高的优点。
本通信光缆井还具有使施工更方便以及显著缩短施工周期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通信光缆井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通信光缆井实施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通信光缆井施工安装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通信光缆井施工安装在土质较差的地区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通信光缆井实施例三施工安装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通信光缆井中接管密封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通信光缆井中挂线支架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通信光缆井中定位凸条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通信光缆井中挂线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通信光缆井实施例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通信光缆井实施例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圆圈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1、底井;1a、接管区域;1b、周向加强肋;1c、轴向加强肋;1d、定位凸条;1e、凸钩;2、升降套井;2a、支撑翼板;2b、防坠翼板;3、蓄水桶;4、网板;5、细砂;6、钢筋混凝土;7、回填料;8、通信光缆管;9、井盖;10、路面层;11、接管密封圈;11a、环形密封嵌槽;11b、密封唇;12、挂线支架;12a、定位槽;12b、钩槽;13、密封条;14、基础井;15、配高井;16、环形定位槽;17、环形定位凸起;18、塑料开口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通信光缆井包括底井1、升降套井2和蓄水桶3。底井1的侧壁上具有接管区域1a。升降套井2略大于底井1使升降套井2能套设在底井1外且能上下升降。升降套井2和底井1的形状相同,保证升降套井2套设在底井1上后升降套井2内壁与底井1外壁之间周向间隙大小一致。如图1和图2所示,升降套井2和底井1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
升降套井2与底井1之间间隙不大于8㎜,该数值不仅能保证升降套井2方便地套在底井1外,还能保证升降套井2能灵活地滑动,同时保证升降套井2与底井1之间间隙最小,降低水从升降套井2与底井1之间渗入的可能性。
升降套井2的上端沿口外侧具有支撑翼板2a,支撑翼板2a与升降套井侧壁垂直设置。升降套井的内侧具有能与底井上端面相抵靠的防坠翼板2b。防坠翼板2b位于升降套井的上端沿口处,所述的防坠翼板2b与支撑翼板2a齐平。如图2所示,升降套井2下降后防坠翼板2b能与底井1顶面相抵靠,进而避免升降套井2继续下滑,该结构可避免升降套井2下滑到底井底部而产生不必要的操作,进而提高现场施工效率。
升降套井2的高度优选0.2~0.3米,既能保证升降套井2与底井1配合能得到常用的通信光缆井高度以及升降套井2套在底井1外的同时将升降套井2的顶面调至设计高度,又能缩小底井1顶面与设计标高面如道路路面之间间距,进而降低地下水从升降套井2与底井1之间渗入的可能性。
蓄水桶3位于底井1的下方,蓄水桶3的口部盖设有网板4,底井1的底板上开有安装孔,蓄水桶3的口部嵌入安装孔内且蓄水桶3与底井1的底板固定连接。
底井1、升降套井2、支撑翼板2a、升降套井和蓄水桶3均采用塑料制成;升降套井2支撑翼板2a与升降套井连为一体;蓄水桶3与底井1可采用塑料焊固定连接,也可采用蓄水桶3与底井1一体式结构。因而,该通信光缆井具有生产效率高,价格低廉的优点。
底井1两侧壁之间采用圆弧角过渡。底井1的底板底面具有若干条底部加强肋,底部加强肋交叉设置。底井1的外侧具有若干条轴向加强肋1c和若干条周向加强肋1b;底井1两侧壁相交处均具有轴向加强肋1c,底井1的上沿口和下沿口均具有周向加强肋1b。
轴向加强肋1c和周向加强肋1b均能提高底井1的强度,周向加强肋1b的宽度低于轴向加强肋1c的宽度,由此当升降套井2与底井1发生抵靠时,升降套井2是与轴向加强肋1c相抵靠,显然升降套井2与轴向加强肋1c之间接触面积较少,有效地提高了升降套井2上下升降的灵活性,轴向加强肋1c具有导向作用。
如图3所示,本通信光缆井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挖槽和基础制作、安装通信光缆井和接管、回填工序。
挖槽和基础制作是先在地面上开挖略大于待安装通信光缆井尺寸的槽,如待安装通信光缆井的高度为1米,那么槽的深度在1.1米左右。再在槽的底面上制作基础;基础制作根据土质选择对应的方案:方案一:土质较好的地区如硬土,挖好槽后夯实槽底,再铺填50mm细砂5或细土。方案二:土质稍差的地区,挖好槽后做混凝土基础,再在混凝土基础上铺填50mm细砂5或细土;方案三:如图4所示,土质较差的地区如松软不稳定地区,挖好槽后做钢筋混凝土6基础,再在钢筋混凝土6基础上铺填50mm细砂5或细土;方案四:土质为岩石地区,挖好沟槽后铺填200mm细砂5或细土。
安装通信光缆井和接管是在施工现场根据通信光缆管8的数量和大小在底井1的接管区域1a开设对应地孔和将底井1放置在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上述两个步骤可互换。将通信光缆管8穿过底井1侧壁的孔和将升降套井2套在底井1外,根据实际情况上述两个步骤可互换。由于通信光缆管8是与底井1相连通的,因此升降套井2可随意地升降。
回填是用回填料7填满通信光缆井和通信光缆管8与槽的壁之间的空间,回填料7优选中粗砂、优质原土、干水泥与砂混合料;采用上述回填料7既能有效地保护通信光缆井,尤其是避免被硬物顶破,又能形成一定的密封性,避免地下水从底井1与升降套井2之间渗入。在回填过程中调整升降套井2的高度,直至升降套井2符合设计要求。
回填完成后,升降套井2中支撑翼板2a压在回填料7上方,由此升降套井2不再下滑。再在升降套井2上方设置井盖9和铺设路面层10。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在通信光缆管8穿过底井1侧壁的孔之后,再在通信光缆管8与底井1侧壁之间填充密封胶,该结构和工序能显著地降低水的渗入量。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如图5和图6所示,本通信光缆井还包括采用橡胶制成的接管密封圈11。接管密封圈11的外侧面具有环形密封嵌槽11a,接管密封圈11的一端部为呈缩口状密封唇11b。
接管密封圈11在通信光缆井的施工方法中是在底井1侧壁上开好孔与通信光缆管8穿过底井1侧壁的孔之间进行安装。具有来说,先将接管密封圈11穿在底井1侧壁上开好孔内,底井1侧壁中孔的缘部嵌入环形密封嵌槽11a内,由此接管密封圈11被固定且接管密封圈11与底井1侧壁形成密封。作为优选,接管密封圈11的一端部位于底井1内,这样通信光缆管8便能方便地从外侧穿入,缩口状密封唇11b与通信光缆管8形成密封。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如图1、图2、图7、图8和图9所示,本通信光缆井包括挂线支架12,底井1侧壁上具有竖直设置的定位凸条1d,定位凸条1d的顶面上具有凸钩1e;挂线支架12上具有用于悬挂光缆的若干个钩部;挂线支架12的背面上具有呈条状的定位槽12a,定位槽12a的上端面上开有钩槽12b。凸钩1e嵌入钩槽12b内,定位凸条1d嵌入定位槽12a内,定位凸条1d侧面与定位槽12a侧面相依靠,挂线支架12背面与底井1侧壁相抵靠。
挂线支架12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是否需要安装的。若要安装,挂线支架12优选在铺设光缆时进行。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如图10至图12所示,底井1包括一个基础井14和配高井15,如图10所示,配高井15的数量为1个。基础井14与配高井15之间密封固定连接。基础井14的顶面上均开有环形密封槽,在环形密封槽内嵌设有密封条13,配高井15叠在基础井14上后,配高井15与密封条13相抵靠,且该密封条13受压变形。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配高井15的数量也可以是多个,多个配高井15依次叠设,上下两个配高井15之间也密封固定连接。为了使配高井15更通用,配高井15的结构均相同;即配高井15的顶面上均开有环形密封槽,装配时在环形密封槽内嵌入密封条13。
基础井14的上沿口和下沿口、配高井15的上沿口和下沿口均具有周向加强肋1b。
基础井14的上沿口处的周向加强肋1b、配高井15的上沿口处的周向加强肋1b和配高井15的下沿口处的周向加强肋1b上均开有固定孔。基础井14上的固定孔与配高井15上的固定孔相对;上下两个配高井15上的固定孔相对。基础井14与配高井15、上下两个配高井15之间采用塑料开口销18固定连接;即塑料开口销18插入固定孔内即可,具有装配方便的优点。根据实际情况,基础井14与配高井15、上下两个配高井15之间可采用螺栓螺母固定连接替换塑料开口销18固定连接。
基础井14顶面内缘和配高井15顶面内缘均开有环形定位槽16,配高井15底面内缘具有环形定位凸起17;配高井15叠在基础井14上以及上下两个配高井15叠设后环形定位凸起17嵌入环形定位槽16内,由此方便施工。
配高井15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安装数量的。作为优选,配高井15高度选择0.2~0.5米。
安装配高井15在基础井14放置在基础上之后,升降套井2套在基础井14外之前进行。

Claims (10)

1.一种通信光缆井,其特征在于,本通信光缆井包括底井(1)和升降套井(2);底井(1)具有底板和上端口,底井(1)侧壁具有接管区域(1a);升降套井(2)呈直筒状;升降套井(2)套设在底井(1)的外侧且能上下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光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套井(2)的上端沿口外侧具有支撑翼板(2a),所述支撑翼板(2a)与升降套井(2)侧壁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光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套井(2)的内侧具有能与底井(1)上端面相抵靠的防坠翼板(2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光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翼板(2b)位于升降套井(2)的上端沿口处,所述的防坠翼板(2b)与支撑翼板(2a)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通信光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井(1)、所述升降套井(2)、所述防坠翼板(2b)和所述支撑翼板(2a)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的防坠翼板(2b)、支撑翼板(2a)与所述的升降套井(2)连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通信光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套井(2)的横截面与底井(1)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底井(1)的横截面形状呈圆形或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通信光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井(1)包括一个基础井(14)和若干个配高井(15),基础井(14)与相邻的配高井(15)之间密封固定连接;当配高井(15)的数量≥2时,上下两个配高井(15)之间也密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通信光缆井,其特征在于,本通信光缆井还包括采用橡胶制成的接管密封圈(11),接管密封圈(11)的外侧面具有环形密封嵌槽(11a);接管密封圈(11)的一端部为呈缩口状密封唇(11b)。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通信光缆井,其特征在于,本通信光缆井还包括挂线支架(12),底井(1)侧壁上具有竖直设置的定位凸条(1d),定位凸条(1d)的顶面上具有凸钩(1e);所述挂线支架(12)的背面上具有呈条状的定位槽(12a),定位槽(12a)的上端面上开有钩槽(12b)。
10.一种通信光缆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挖槽和基础制作,在地面上开挖略大于待安装通信光缆井的槽和在槽的底面上制作基础;
B、安装通信光缆井及接管,先将底井(1)放置在基础上和在底井(1)侧壁的接管区域(1a)内开设与通信光缆管(8)对应的孔,再将通信光缆管(8)穿过上述的孔和将升降套井(2)套设在底井(1)的上端口处;
C、回填,向通信光缆井和通信光缆管(8)与槽侧壁之间的空间内填入回填料(7),并调整升降套井(2)的高度,直至升降套井(2)的高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填满上述空间。
CN201410364184.XA 2014-07-28 2014-07-28 通信光缆井和通信光缆井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040883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64184.XA CN104088300B (zh) 2014-07-28 2014-07-28 通信光缆井和通信光缆井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64184.XA CN104088300B (zh) 2014-07-28 2014-07-28 通信光缆井和通信光缆井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8300A true CN104088300A (zh) 2014-10-08
CN104088300B CN104088300B (zh) 2016-01-20

Family

ID=51636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64184.XA Active CN104088300B (zh) 2014-07-28 2014-07-28 通信光缆井和通信光缆井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8830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50081B1 (en) * 2000-07-25 2002-02-26 Department Of Water And Power City Of Los Angeles Manhole restraining system for venting out explosive gases in a manhole
CN201567585U (zh) * 2009-07-10 2010-09-01 浙江双环塑胶阀门有限公司 可调整井筒高度的塑料检查井
CN201770996U (zh) * 2010-08-11 2011-03-23 浙江双环塑胶阀门有限公司 电缆检查井
KR20110111076A (ko) * 2010-04-02 2011-10-10 송인진 인상링을 구비한 우수유입 방지용 pps 맨홀
CN203639951U (zh) * 2013-12-20 2014-06-11 浙江瑞森路政设施有限公司 防沉降重型成套井盖组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50081B1 (en) * 2000-07-25 2002-02-26 Department Of Water And Power City Of Los Angeles Manhole restraining system for venting out explosive gases in a manhole
CN201567585U (zh) * 2009-07-10 2010-09-01 浙江双环塑胶阀门有限公司 可调整井筒高度的塑料检查井
KR20110111076A (ko) * 2010-04-02 2011-10-10 송인진 인상링을 구비한 우수유입 방지용 pps 맨홀
CN201770996U (zh) * 2010-08-11 2011-03-23 浙江双环塑胶阀门有限公司 电缆检查井
CN203639951U (zh) * 2013-12-20 2014-06-11 浙江瑞森路政设施有限公司 防沉降重型成套井盖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8300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26064B (zh) 一种大跨度连拱隧道半明半暗的施工方法
CN106049530B (zh) 城市综合管廊及施工方法
CN102561402B (zh) 盖挖逆作单建式地下人防工程顶板与墙施工缝的处理方法
CN104404983B (zh) 一种用于顶管施工的骑马井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4088298A (zh) 一种市政道路预制混凝土窨井及其施工方法
CN204098017U (zh) 一种新型全预制地下连续墙
CN104099946B (zh) 一种新型顶管段间检修井
CN103939669A (zh) 一种软土基质中防渗漏地下管道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05464105A (zh) 一种无摩擦桩成桩结构及成桩方法
CN206956783U (zh) 一种拼装式检查井
CN110761795B (zh) 一种黄土冲沟内浅埋隧道施工方法
CN103669422B (zh) 一种锚杆静压桩桩头防水施工方法
CN102425228A (zh) 多功能环保型可移动水槽
CN101793027A (zh) 一种桩心注浆静压锚杆桩
CN110924438A (zh) 一种装配式矩形检查井预制件
CN107023061B (zh) 装配式塑料市政排水检查井及施工方法
CN104088300B (zh) 通信光缆井和通信光缆井的施工方法
CN214497785U (zh) 一种空心砌块雨水渗透检查井
CN204080861U (zh) 一种新型顶管段间检修井
CN204608835U (zh) 城市道路检查井预制混凝土井筒
CN110792440B (zh) 一种穿越黄土冲谷的富水黄土隧道施工方法
CN205329674U (zh) 一种溶槽或溶沟地质条件下的地下连续墙结构
CN211312560U (zh) 一种简易的核心筒分阶导流排水结构
CN204098066U (zh) 装配式方形地下管廊
CN204098067U (zh) 方涵式地下管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9

Address after: 318000 No. 1699 Pengbei Avenue, Taizhou Bay New Area,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8020 Industrial Zone, Shilipu Village, Nancheng Street, Huangyan,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TIANJING PLASTIC INDUSTR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