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82084B - 一种防止葡萄气灼病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葡萄气灼病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82084B
CN104082084B CN201410359866.1A CN201410359866A CN104082084B CN 104082084 B CN104082084 B CN 104082084B CN 201410359866 A CN201410359866 A CN 201410359866A CN 104082084 B CN104082084 B CN 1040820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uit
disease
gas
grape
bag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598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82084A (zh
Inventor
郭正兵
王媛花
颜志明
杨宝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Polytechnic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Polytechnic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Polytechnic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Polytechnic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Priority to CN20141035986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820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82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20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820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20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止葡萄气灼病的有效栽培措施;通过在花前对新梢副梢的处理达到增加树体叶果比的目的,并在花后及时覆盖黑色地膜改善根部环境,在幼果期连续的2-3次的果面喷施0.2-0.3%的CaSO42-3次,以增加果皮的韧性,并在果实套袋前对树体喷施0.1%脱落酸1000-2000倍+0.2%-0.3%KH2PO4+0.5%阿司匹林,以增强树体抗性。通过这一系列的栽培调控措施,改善树体营养分配及外部环境,增强树体抗逆性,最终达到防止葡萄气灼病的根本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葡萄气灼病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葡萄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葡萄气灼病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的气灼病又称为缩果病,是与特殊气候条件及栽培技术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生理性病害,主要危害果实,有时叶片也发性此病。本病属于“生理性水分失调症”的表现之一。该病在夏黑、美人指、红地球等果皮较薄的品种上非常常见,尤其多发生在套袋后。近年来,随着异常气候时常发生,在全国各地葡萄产区每年均发生不程度的气灼病,严重时病穗率在80%以上,损失20%~60%。对于套袋葡萄,套袋前的疏穗、疏果工作已完成,如果套袋后出现气灼病,损失更大(病果率=损失率)。2001年晋南产区均发生了大范围的、比较严重的气灼病,损失惨重。2006年,山东省临沭县种植的600亩藤稔葡萄突发葡萄果实气灼病,这是山东省首次大面积发生这种病害,来势非常凶猛,在不到几天时间内,发病率就高达60%―70%。2011年,甘肃玉门近5500亩红地球葡萄突发气灼病,发病率高达80%,严重影响了葡萄产量和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同年,江苏南方地区夏黑葡萄和美人指葡萄普通出现气灼病,且病情较为严重,仅无锡地区近1000亩夏黑葡萄爆发气灼病,当年种植损失约50%左右;江苏镇江句容白兔唐庄村美人指葡萄气灼病发病率高达40%,为该地区种植美人指葡萄发病最为严重的一次,果农损失惨重。
目前对于葡萄气灼病的发病机制国内外研究不多,主要观点认为果实的环境胁迫伤害(尤其是热伤害)与果实的抗氧化特性直接相关。因此,不利的气候条件、不规范的田间操作均可能使得果实抗逆性下降,从而引起果实生理性水分失调,最终引起或加重气灼病的发生。
由于葡萄气灼病是属于一种生理性病害,因此,一旦发生气灼病,将没有任何药物可以进行治疗。在生产上对此类病害只能做到预先防止,而如何有效地防止葡萄园田间不发生气灼病,目前各地仍没有摸索出一套系统的方法,主要手段仍是围绕改善土壤结构、控制产量等,这些单一技术手段虽然在防止葡萄气灼病上有一定效果,但未能真正解决问题。针针葡萄气灼病,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防预措施,这对现阶段葡萄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防止葡萄气灼病的栽培方法:通过在花前处理,达到增加树体叶果比,并在花后改善根部环境,在幼果期增加果皮的韧性,并在果实套袋前增强树体抗性。能过一系列的栽培调控措施,改善树体营养分配及外部环境,增强树体抗逆性,最终达到防止葡萄气灼病的根本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防止葡萄气灼病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果园采取滴灌进行肥水一体化管理;
2)花前7-10天对结果枝副梢处理;
3)花后田间覆盖地膜;
4)在果实第一次膨大期,对果面喷施质量百分比为0.2-0.3%的CaSO4
5)在套袋前1-2天对植株喷施质量百分比为0.1%脱落酸1000-2000倍、0.2%-0.3%KH2PO4、0.5%阿司匹林的混合液;
6)在果实8-10%左右时转色期开始套袋;
7)果实套袋前的5-7天,禁止疏果。
步骤2)中对花前结果枝副梢的处理为,对结果部位以下副梢全部去除,结果部位以上第一个节位副梢留2张叶片摘心,并抹除叶间腋芽,顶端留3-4片叶反复摘心,其余节位均留1片叶。
步骤3)中花后田间覆盖地膜为,在葡萄园行间覆盖地膜,地膜选择厚度为0.004mm的黑色地膜,宽度为从植株根系向外约50cm。
步骤4)中对果面喷施质量百分比为0.2-0.3%的CaSO42-3次,每隔7天喷一次。
本发明中要求果园采取以滴灌的方式进行肥水一体化管理,主要是为了防止传统肥水管理对土壤造成的过湿或过干等局面;花前副梢处理方式是为了提高体树叶/果比,以增加树体C/N比,从而增加促进果实发育,结果部位以上第一个节位副梢留2张叶片的作用除增加果实营养供给之外,还可改善果实周围微环境,在高温期降低果面温度;花后立即覆盖黑色地膜可对根部土壤起到保温保湿之作用,以防止极端天气(雨水过多或天气干旱)造成土壤水分和温度波动过大,从而为根系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果实果皮的薄厚、韧性的强度对果实的抗逆性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果面细胞细胞壁的形成离不开Ca元素。因此,对幼果喷施CaSO4是为了增加果实对Ca的吸收;研究表明,对植物喷施激素脱落酸(ABA)可明显促进植物细胞气孔关闭,从而起到提高植物的抗逆性,阿司匹林学名乙酰水杨酸,遇水能溶解生成水杨酸和醋酸,溶液呈微酸性,水杨酸有抗菌及防腐作用,并能使植物气孔周围的保卫细胞闭合,水分蒸发减少,因此,在果实套袋前喷施0.1%脱落酸1000-2000+0.5%阿司匹林倍可进一步增加树体的抗逆性,增加0.3%KH2PO4是为了促进有机物向果实里转化和运输;气灼病的发生与果实套袋早迟及果柄的伤害有一定关系,果实套袋时间适当延迟,在果实转色约为8-10%时套袋,并禁止在套袋前5-7天进行疏果,可有效防止气灼病的发生。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有效防止葡萄气灼病。使用本方法可使葡萄园气灼病的发病率控制在5%以下,在遇到特殊年份,如连续阴雨或连续干旱,效果更加显著。
2、调节了树体营养分配,改善了树体的生长环境、增强了树体的抗性,从根本上促进了树体的生长发育。
3、本方法田间操作方便可行,所使用的试剂原料普遍,成本低,施用方便,易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实施地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基地葡萄园
该葡萄园主栽培品种有夏黑、巨峰、藤稔、美人指等。2010年和2011年分别在该葡萄园选取上述四个品行进行实施。实施方法如下:在该果园选取植物长势相等的植株120株,其中夏黑40株,巨峰30株,藤稔20株,美人指30株。实施分处理区和未处理区,面积共为132m2,每个品种实施株数为总株数一半,实施区肥水管理一致。实施植株处理如下:
1、进行滴灌式肥水一体化管理方式;
2、花前第8天对结果枝副梢处理,处理方法为:对结果部位以下副梢全部去除,结果部位以上第一个节位副梢留2张叶片摘心,并抹除叶间腋芽,顶端留3片叶反复摘心,其余节位均留1片叶。
3、花后田间覆盖地膜:花后第3天,在葡萄园行间覆盖地膜,地膜选择厚度为0.004mm的黑色地膜,宽度为从植株根系向外约50cm。
4、果实第一次膨大期,约花后1个星期,对果面喷施质量百分比为0.2%的CaSO43次,每隔7天喷一次。
5、套袋前1天对对植株喷施质量百分比为0.1%脱落酸(ABA)1500倍+0.2%KH2PO4+0.5%阿司匹林。
6、在果实开始转色约为10%左右时开始套袋。
7、果实套袋前的第7天,停止疏果。未处理区除进行滴灌式肥水管理之外,其余均进行常规管理。
实施结果如下:见表1
表1供试葡萄品种气灼病的病情指数
注:“-”表示无感染,“+”表示感染,“++”表示轻微感染,“+++”表示感染较为严重。
从1表示可以看出,四个品种对气灼病的敏感性有差异,其中夏黑和美人指对此病较敏感,两年未处理均表现为感染,且美人指2011年感染严重。巨峰对气灼病不太敏感,常规栽培条件下发病较轻,藤稔两年常规栽培均感染气灼病。上述四个品种在处理区均用本发明栽培方法,两年内均未感染气灼病。
实施例2
实施地点:江苏句容市二丫葡萄园
该葡萄园主栽培品种有夏黑、巨峰、金手指、巨玫瑰、比昂扣、红乳等品种。2010年和2011年在该葡萄园进行实施。实施方法如下:在该果园选取植物长势相等的植株120株,其中夏黑30株,金手指30株,巨玫瑰30株,比昂扣30株。实施分处理区和未处理区,面积共为140m2,每个品种实施株数为总株数一半,实施区肥水管理一致。实施植株处理如下:
1、进行滴灌式肥水一体化管理方式;
2、花前第7天对结果枝副梢处理,处理方法为:对结果部位以下副梢全部去除,结果部位以上第一个节位副梢留2张叶片摘心,并抹除叶间腋芽,顶端留4片叶反复摘心,其余节位均留1片叶。
3、花后田间覆盖地膜:花后第7天,在葡萄园行间覆盖地膜,地膜选择厚度为0.004mm的黑色地膜,宽度为从植株根系向外约50cm。
4、果实第一次膨大期,约花后1个星期,对果面喷施质量百分比为0.3%的CaSO42次,每隔7天喷一次。
5、套袋前1天对对植株喷施质量百分比为0.1%脱落酸(ABA)1000倍+0.2%KH2PO4+0.5%阿司匹林。
6、在果实开始转色约为8%左右时开始套袋。
7、果实套袋前的第5天,停止疏果。未处理区除进行滴灌式肥水管理之外,其余均进行常规管理。
实施结果如下:见表2
表2供试葡萄品种气灼病的病情指数
从表2看出,四个品种只有比昂扣对此病不太敏感,其它三个品种在田间均感染气灼病,处理区用本发明的方法均未感染气灼病。
实施例3
实施地点:江苏句容白兔镇唐庄村千亩美人指葡萄园
2012年、2013年在该葡萄园进行实施:实施方法如下:
1、进行滴灌式肥水一体化管理方式;
2、花前第10天对结果枝副梢处理,处理方法为:对结果部位以下副梢全部去除,结果部位以上第一个节位副梢留2张叶片摘心,并抹除叶间腋芽,顶端留3片叶反复摘心,其余节位均留1片叶。
3、花后田间覆盖地膜:花后第5天,在葡萄园行间覆盖地膜,地膜选择厚度为0.004mm的黑色地膜,宽度为从植株根系向外约50cm。
4、果实第一次膨大期,约花后1个星期,对果面喷施质量百分比为0.2%的CaSO43次,每隔7天喷一次。
5、套袋前1天对对植株喷施质量百分比为0.1%脱落酸(ABA)2000倍+0.3%KH2PO4+0.5%阿司匹林。
6、在果实开始转色约为9%左右时开始套袋。
7、果实套袋前的第6天,停止疏果。未处理区除进行滴灌式肥水管理之外,其余均进行常规管理。
实施结果如下:见表3
表3江苏句容白兔镇唐庄村千亩美人指葡萄园历年葡萄气灼病发病率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葡萄气灼病发病率 40% 2.1% 0%
实施例4
实施地点:江苏句容市春城镇丁庄葡萄合作社
该葡萄园主栽培品种有夏黑、巨峰、金手指、巨玫瑰、比昂扣、红乳等品种。2012年和2013年在该葡萄园进行实施。实施方法如下:
1、进行滴灌式肥水一体化管理方式;
2、花前第9天对结果枝副梢处理,处理方法为:对结果部位以下副梢全部去除,结果部位以上第一个节位副梢留2张叶片摘心,并抹除叶间腋芽,顶端留3片叶反复摘心,其余节位均留1片叶。
3、花后田间覆盖地膜:花后第4天,在葡萄园行间覆盖地膜,地膜选择厚度为0.004mm的黑色地膜,宽度为从植株根系向外约50cm。
4、果实第一次膨大期,约花后1个星期,对果面喷施质量百分比为0.3%的CaSO43次,每隔7天喷一次。
5、套袋前1天对对植株喷施质量百分比为0.1%脱落酸(ABA)1500倍+0.25%KH2PO4+0.5%阿司匹林。
6、在果实开始转色约为8%左右时开始套袋。
7、果实套袋前的第6天,停止疏果。未处理区除进行滴灌式肥水管理之外,其余均进行常规管理。
实施结果如下:见表4
表4江苏句容市春城镇丁庄葡萄合作社历年葡萄气灼病发病率(%)
品种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夏黑 8.7 12.4 1.2 4.2
金手指 6.5 19.2 0.2 1.2
巨玫瑰 10.3 16.7 3.3 4.6
比昂扣 0 2.1 0 0
美人旨 10.5 30.5 2.1 4.2
巨峰 0 2.1 0 0
红乳 3.1 5.8 0 0

Claims (4)

1.一种防止葡萄气灼病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果园采取滴灌进行肥水一体化管理;
2)花前7-10天对结果枝副梢处理,处理步骤为:对结果部位以下副梢全部去除,结果部位以上第一个节位副梢留2张叶片摘心,并抹除叶间腋芽,顶端留3-4片叶反复摘心,其余节位均留1片叶;
3)花后3-7天内田间覆盖地膜;
4)在果实第一次膨大期,对果面喷施质量百分比为0.2-0.3%的CaSO4
5)在套袋前1-2天对植株喷施质量百分比为0.1%脱落酸1000-2000倍、0.2%-0.3%KH2PO4、0.5%阿司匹林的混合液;
6)在果实8-10%左右时转色期开始套袋;
7)果实套袋前的5-7天,禁止疏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葡萄气灼病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花后田间覆盖地膜为,在葡萄园行间覆盖地膜,地膜选择厚度为0.004mm的黑色地膜,宽度为从植株根系向外约5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葡萄气灼病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对果面喷施质量百分比为0.2-0.3%的CaSO42-3次,每隔7天喷一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葡萄气灼病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aSO4、脱落酸、KH2PO4、阿司匹林需在0-6℃进行保存,自行配制,需在20-30℃室温下随配随用。
CN201410359866.1A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防止葡萄气灼病的栽培方法 Active CN1040820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9866.1A CN104082084B (zh)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防止葡萄气灼病的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9866.1A CN104082084B (zh)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防止葡萄气灼病的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2084A CN104082084A (zh) 2014-10-08
CN104082084B true CN104082084B (zh) 2016-01-13

Family

ID=51629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9866.1A Active CN104082084B (zh)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防止葡萄气灼病的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820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0653A (zh) * 2016-04-05 2016-08-17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防控葡萄水罐子病的栽培方法
CN113748918B (zh) * 2021-09-08 2023-01-31 陕西谷润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葡萄抗气灼病的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兴安县葡萄"气灼病"发生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方法探讨;傅仕才等;《广西园艺》》;20061231;第17卷(第2期);第26-29页 *
成都葡萄产区缩果病发生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刘晓等;《中国南方果树》;20111231;第40卷(第1期);第56-57页 *
新疆葡萄气灼病的发生规律与预防措施;伍新宇等;《新疆农业科技》;20111231(第5期);第35页 *
葡萄果实气灼病研究初报;刘效义等;《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01231(第1期);第24-2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2084A (zh) 2014-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4956B (zh) 甘蔗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4969818A (zh) 一种茂谷柑栽培管理方法
CN105646081B (zh) 液体复合肥、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108989B (zh) 一种巨峰葡萄专用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
CN109247176A (zh) 一种果树弱寄生病害绿色防控方法
CN104082084B (zh) 一种防止葡萄气灼病的栽培方法
CN104041261A (zh) 一种实现沙田柚安全高效种植防控果实黑星病的方法
CN104472464A (zh) 一种白芨除草方法
CN106688728A (zh) 一种澳洲坚果速衰病治理方法
CN104016784A (zh) 一种具有防冻功能的植物叶面肥
CN105052708B (zh) 一种金线莲温室栽培方法
CN104663342A (zh) 一种苹果树的栽培方法
CN104412873A (zh) 深水除草方法
CN106258329A (zh) 一种红枣树间作紫花苜蓿的栽培方法
CN103299844A (zh) 一种三倍体夏黑葡萄果穗的处理方法
CN106034960A (zh) 一种提高龙眼产量和品质的种植方法
CN104094971A (zh) 一种促进葡萄果实着色的栽培方法
CN101731070A (zh) 日光温室越冬茄子无公害栽培方法
CHENG et al. Seasonal changes of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Alpinia oxyphylla growing under Hevea brasiliensis
CN107637423B (zh) 一种抑制茶园杂草生长的方法
CN204681937U (zh) 一种适用果林间小麦收获后套种玉米的种植结构
CN104904508A (zh) 一种提高君子兰观赏品质的方法
Conversa et al. Mycorrhizal inoculation and phosphorus fertilization effect on growth and yield of processing tomato
CN104705041A (zh) 五加楤木秦艽间作套种仿野生立体栽培技术
Giouvanis et al. Deficit Drip Irrigation in Organic Cultivation of Aromatic Pla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