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80187B - 动态时分双工配置方法和使用所述方法的基站 - Google Patents

动态时分双工配置方法和使用所述方法的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80187B
CN104080187B CN201410123201.0A CN201410123201A CN104080187B CN 104080187 B CN104080187 B CN 104080187B CN 201410123201 A CN201410123201 A CN 201410123201A CN 104080187 B CN104080187 B CN 1040801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division
division duplex
configuration
current time
dyna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232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80187A (zh
Inventor
孟令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T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filed Critical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080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0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80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01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38Negotia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prior to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43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 H04B7/265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for structure of frame, bur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动态时分双工配置方法和使用所述方法的基站。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时分双工(TDD)配置方法和一种使用所述方法的基站。根据一个示范性实施例,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TDD配置方法,其适用于基站,并且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发送当前时分双工(TDD)配置;在发送所述当前TDD配置之后,基于所述当前TDD配置来选择动态TDD配置;以及发送所述动态TDD配置,其中所述动态TDD配置是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可能TDD配置的允许集合的子集,其中所述当前TDD配置的每一下行链路子帧不被选自所述允许集合的所述动态TDD配置重新配置为上行链路子帧。

Description

动态时分双工配置方法和使用所述方法的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时分双工(TDD)配置方法和一种使用所述方法的基站。
背景技术
“用于下行链路-上行链路(DL-UL)干扰管理和流量自适应的LTE时分双工(TDD)的进一步增强(Further Enhancements to LTE Time Division Duplex(TDD)for Downlink-Uplink(DL-UL)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 Traffic Adaptation)”的主题已经被同意作为3GPP第11版的研究项目和3GPP第12版的工作项目。3GPP RAN1和RAN4工作小组已经进行了对各种部署场景的性能评估。已经表明,可通过允许在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系统中进行动态重新配置来在很大程度上改进平均小区吞吐量。
TDD方案将在不需要多个频谱资源的情况下提供灵活的部署。当前,LTETDD将通过提供七种不同的半静态配置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DL-UL)配置(如表1所说明,表1是说明LTE通信系统中的当前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的表格,其中U是上行链路子帧、D是下行链路子帧及S是特殊子帧。)来实现不对称DL-UL分配,并且这些分配可提供40%到90%的DL子帧。更具体地说,这七种不同的半静态配置的DL-UL配置在表1的最左列中进行索引并且编号为0到6。在本发明中,DL-UL配置还称为TDD配置或TDD DL-UL配置。对于每一TDD配置,无线电帧的子帧将被配置为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子帧或特殊子帧,并且表1的顶行展示子帧编号的索引。因此,为了将无线电帧配置为具有特定数目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时隙,演进节点B(eNB)将在系统信息(SI)中发送所述UL-DL配置中的一者。
表1
举例来说,如果网络已经经历了繁重的下行链路流量,那么eNB可确定TDD配置5,所述TDD配置5将被发送到UE(用户设备)并且将每个无线电帧提供8个下行链路时隙和1个上行链路时隙。然而,如果繁重的下行链路流量已经突然改变为繁重的上行链路流量,那么eNB可能不会立即改变TDD配置,而是必须通过修改系统信息来传达所述变化,并且用于传统UE的系统信息的修改只能在修改边界处发生。这将意味着,经由SI改变来重新配置TDD配置将是半静态的而非动态的,并且可能不匹配瞬时流量情形。
与系统信息改变程序相比,已知的动态重新配置技术将需要短得多的周期来进行TDD重新配置。对应的研究项目中的评估通过在小型小区中基于流量自适应实现TDD DL-UL重新配置来呈现显著的性能好处,如“用于下行链路-上行链路(DL-UL)干扰管理和流量自适应的LTE时分双工(TDD)的进一步增强(Further enhancements to LTE Time DivisionDuplex(TDD)for Downlink-Uplink(DL-UL)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 trafficadaptation)”(3GPP TR38.828,V11.0.0,2012年6月)所提及,所述文献出于定义的目的来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而且,已经表明,动态信令机制将胜过使用系统信息改变程序的机制。
也出于定义的目的,可根据“物理信道和调制(Physical Channels andModulation)”(3GPP TS36.211,V11.0.0,2012年9月)和“物理层程序(Physical LayerProcedures)”(3GPP TS.213,V11.0.0,2012年9月)来定义TDD帧结构、DL-UL配置和UL-HARQ时序关系,所述文献均出于定义的目的来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然而,使用动态技术来重新配置TDD配置将致使没有动态重新配置能力的传统UE和拥有这种能力的新型UE对TDD DL-UL配置具有不同理解,因为传统UE必须遵循系统信息改变程序,而新型UE将能够经由例如物理层信令、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或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等动态信令机制来重新配置TDD DL-UL配置。这可潜在地导致多种问题,包含由UE测量和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操作造成的问题。
HARQ被称为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传输技术。HARQ通过在发生传输错误时重新发送原始传输的相同复本或另一冗余版本来进行操作。接收器接着将先前被损坏的传输与重新发送的传输进行组合。在LTE TDD系统中,由于DL-UL子帧的不同分配而针对所述7种配置中的每一者来单独地且不同地定义指示传输错误的反馈信息与对应的重新传输之间的时序关系。然而,TDD配置突然改变可造成传统UE与具有动态重新配置能力的UE之间的HARQ操作干扰。
因为传统UE(在第12版之前)不与动态TDD DL-UL重新配置技术兼容,所以可需要新的设计来避免传统UE与新型UE(第12版及其之后版本)之间的可能冲突。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时分双工(TDD)配置方法和一种使用所述方法的基站。
根据一个示范性实施例,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TDD配置方法,其适用于基站,并且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发送当前时分双工(TDD)配置;在发送当前TDD配置之后,基于当前TDD配置来选择动态TDD配置;以及发送所述动态TDD配置,其中所述动态TDD配置是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可能TDD配置的允许集合的子集,其中当前TDD配置的每一下行链路子帧不被选自所述允许集合的动态TDD配置重新配置为上行链路子帧。
根据一个示范性实施例,本发明涉及一种基站,其包含至少(但不限于)将分别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以及耦接到所述发射器和所述接收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通过发射器发送当前时分双工(TDD)配置,在发送当前TDD配置之后通过发射器发送动态TDD配置,其中所述动态TDD配置是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可能TDD配置的允许集合的子集,其中当前TDD配置的每一下行链路子帧不被选自所述允许集合的动态TDD配置重新配置为上行链路子帧。
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可理解,下文详细描述伴随有图式的示范性实施例。应理解,以上一般描述以及以下详细描述都是示范性的,且希望提供对如所主张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然而,应理解,此概述可能不含有本发明的所有方面以及实施例,且因此并不意味以任何方式为限制性的。而且,本发明将包含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改进以及修改。
附图说明
包含附图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所述图式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且与描述一起用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说明LTE通信系统中的用于七种TDD配置的UL HARQ时线的表格。
图2A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用以确定对应于每一当前TDD配置的允许动态TDD配置集合的技术的流程图。
图2B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另一种确定对应于每一当前TDD配置的允许动态TDD配置集合的技术的流程图。
图2C是说明使用图2A和图2B的技术的一个可能组合的流程图。
图3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从用户设备的角度所提议的动态TDD配置机制。
图4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从基站的角度所提议的动态TDD配置机制。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S411~S414、S421~S424、S431~S436、S601~S604、S701~S703: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其实例在附图中得以说明。只要可能,相同参考数字在图式和描述中用以指相同或相似部分。
当前,TDD LTE通过提供七种不同的半静态配置来实现无线电帧的不对称DL-UL子帧分配。在3GPP第12版中,引入动态TDD配置(eIMTA),以使得基站可基于流量状况来动态地配置或重新配置TDD配置。本发明涉及具有动态TDD DL-UL重新配置功能性的单载波LTETDD系统在此类系统中,使用动态技术来配置或重新配置TDD配置将在没有动态重新配置能力的传统UE与拥有动态重新配置能力的新型UE之间造成问题,因为传统UE将对当前TDDDL-UL配置具有与新型UE不同的理解,这是因为传统系统不支持动态重新配置功能性。因而,将存在多种问题,最明显的是与UE测量和HARQ操作相关的问题。当正在使用动态TDD配置机制时,传统UE(第11版或其之前版本)将面临多种问题。
一个问题可与在已经将一些DL子帧动态地改变为UL子帧的情况下传统UE具有不正确的DL信令质量测量结果相关。如果已经将某些DL子帧动态地改变为UL子帧,那么测量结果将很可能是不正确的。更具体地说,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将通常伴随下行链路,并且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将通常伴随上行链路。当前LTE标准还指出,需要传统UE在所有DL子帧中执行信号质量测量。因此,当已经将下行链路子帧动态地切换为上行链路子帧时,缺乏动态地重新配置TDD子帧配置的能力的传统UE可能仍在执行下行链路信号质量测量,只是使用用于上行链路并且既定用于具有动态TDD重新配置能力的新型UE的参考信号。通过使用不正确的参考信号,传统UE将很可能获得不正确的信号质量测量。
另一个问题将与传统UE的UL HARQ传输和重新传输相关,在发生传输/重新传输的子帧已经被动态地改变为DL子帧的情况下,所述传输和重新传输可干扰新型UE。此类问题可严重影响具有动态DL-UL重新配置的TDD系统中的系统性能和调度灵活性。换句话说,如果UL HARQ在被改变为DL子帧的子帧中发生,那么UL HARQ将干扰新型UE。
此处的动态重新配置意味着,通过使用例如物理层信令、MAC层信令或RRC信令等快速信令机制来实施重新配置;而用于传统UE的重新配置依靠使用常规SIB传输,其在修改周期之后传达新的重新配置。这将暗示着,在新型UE被动态地配置为新的TDD配置时,传统UE可仍然针对当前SI修改周期实施默认的TDD配置,直到在下一个SI修改周期中改变所述TDD配置为止。
鉴于前述问题,因为不能以不受限制的方式通过快速信令来动态地重新配置新型UE的TDD配置,所以本发明提议一种动态TDD配置机制,其对动态TDD配置/重新配置机制强加某些规则或约束。将通过图1到图4和待提供的对这些图式的对应书面描述来阐明本发明的具体概念和实施例。
图1是说明LTE通信系统中的用于七种TDD配置的UL HARQ时线的表格,并且图1将用以阐明本发明的发明性概念。在用于LTE的TDD系统中,将以不同于FDD系统的方式来实施HARQ,在FDD系统中响应于子帧上的传输的ACK/NACK消息将以相对固定的间隔来发生。然而,对于TDD系统,响应于子帧上的传输的ACK/NACK消息将不以固定间隔来发生,这是由于针对不同TDD配置具有可变数目的上行链路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一般来说,当已经使用下行链路子帧来接收下行链路数据时,将使用离开至少四个子帧的下一个上行链路子帧来发送ACK/NACK,反之亦然。四个子帧的延迟是由于接收端的处理延迟引起的。
举例来说,为了简单起见,采用配置4,当UE在帧N中的子帧编号2上发送第一上行链路内容时,同一UE将在帧N的子帧编号8处接收对应的ACK/NACK。类似地,当在帧N中的子帧编号3上发送第二上行链路内容时,将在帧N的子帧编号9处接收对应的ACK/NACK。当UE在子帧编号8处接收ACK/NACK信令时,UE将在帧N+1的子帧编号2处发送对应的重新传输,以此类推。
鉴于图1,将从以下推理明白本发明的理性基础。根据图1,将注意到如果DL子帧被动态地改变为UL子帧,那么传统UE将出于已经描述的原因而获得不正确的DL信道质量测量。然而,如果UL子帧被动态地改变为DL子帧,那么将不会发生问题。原因是UE的服务基站将控制何时UE应该将上行链路数据发送到服务基站。通过控制UE不在与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新型UE相同的时隙中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将不会发生问题。而且,当传统UE的UL HARQ在针对新型UE动态地改变为DL子帧的子帧中发生时,传统UE的UL HARQ将干扰新型UE的DL。
鉴于以上理论基础,本发明提议一种动态TDD配置机制,其遵循以下三种准则中的至少一者或一者以上,因为将需要用于新型UE的动态TDD DL-UL配置与当前配置的TDD DL-UL配置之间的适当关系。(1)用于新型UE的动态TDD配置将需要基于用于传统UE的当前配置的TDD配置。(2)将需要避免传统UE的UL HARQ在已经针对新型UE动态地重新配置为DL子帧的子帧中发生的情形,以使得传统UE的UL HARQ将不会干扰新型UE的DL。(3)将需要避免DL子帧被动态地重新配置为UL子帧的情形。通过遵循上述准则,当基站针对拥有动态TDD重新配置能力的新型UE动态地配置或重新配置子帧时,基站将从TDD配置集合(例如表1的集合)中进行选择以确定用于新型UE的满足所述三个准则的新的动态TDD配置。
图2A到图2C是说明确定动态TDD配置将是否适当的各种确定逻辑的流程图。图2A是说明第一确定逻辑的流程图,并且所述确定逻辑可出于不同目的适用于具有动态TDD配置机制的新型UE和基站两者。在步骤S411中,用默认TDD配置来配置系统。默认配置可为先前配置的动态TDD配置,或者默认配置可为传统UE所使用的当前TDD配置。在步骤S412中,将确定一种动态TDD配置是否将引起传统UE的UL HARQ传输与新型UE的DL传输之间的干扰。如果是,那么在步骤S413中,将抛弃所述动态TDD配置,并且可确定新的动态TDD配置。如果在步骤S412中不会发生干扰,那么在步骤S414中,将把默认子帧配置改变为所述动态TDD配置。
图2B是说明第二确定逻辑的流程图,并且所述确定逻辑可出于不同目的适用于具有动态TDD配置机制的新型UE和基站两者。在步骤S421中,用默认TDD配置来配置系统。默认配置可为先前配置的动态TDD配置,或者默认配置可为传统UE所使用的当前TDD配置。在步骤S422中,将确定所述动态TDD配置是否将引起DL子帧被动态地改变为UL子帧的情形。如果是,那么在步骤S423中,不能将默认子帧改变为这种动态TDD配置,因为可能需要确定新的动态TDD配置。在步骤S424中,如果所述动态TDD配置将不会引起DL子帧被动态地改变为UL子帧的情形,那么新型UE将使用所述动态TDD配置代替默认TDD配置来发送和接收数据。而且,所述动态TDD配置将属于允许集合,或换句话说,被视为恰当的动态TDD配置。应注意到,可独立地应用图2A和图2B的确定逻辑。
图2C是图2A与图2B的确定逻辑的一个可能组合。在步骤S431中,用默认TDD配置来配置系统。默认配置可为先前配置的动态TDD配置,或者默认配置可为传统UE所使用的当前TDD配置。在步骤S432中,将确定一种动态TDD配置是否将引起传统UE的UL HARQ传输与新型UE的DL传输之间的干扰。如果是,那么在步骤S433中,将抛弃所述动态TDD配置,并且可确定新的动态TDD配置。如果在步骤S432中不会发生干扰,那么在步骤S434中,将确定所述动态TDD配置是否将引起DL子帧被动态地改变为UL子帧的情形。如果是,那么在步骤S435中,不能将默认子帧改变为这种动态TDD配置,因为可能需要确定新的动态TDD配置。在步骤S434中,如果所述动态TDD配置将不会引起DL子帧被动态地改变为UL子帧的情形,那么新型UE将使用所述动态TDD配置代替默认TDD配置来发送和接收数据。而且,所述动态TDD配置将属于允许集合,或换句话说,被视为恰当的动态TDD配置。应注意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步骤S432和S433可与步骤S434和S435交换,因为在图2B之前首先实施图2A或在实施图2A之前首先实施图2B将产生相同结果。
通过遵循图2A到图2C的确定逻辑,可导出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对应于每一当前TDD配置的允许动态TDD配置集合。基于表1的表格的TDD配置,可通过遵循图2A到图2C的确定逻辑来针对表1的七种TDD配置中的每一者确定允许TDD配置集合。一个此类结果可汇总为图4所示的表格,表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使用图2A和图2B的技术的最终结果的表格。表2展示应用图2A和图2B的确定的结果,且所述表格可存储在基站和新型UE两者中,以使得基站和新型UE两者可通过使用所述表格来确定一种动态TDD配置是否为恰当或允许的。应注意,如果使用不同TDD配置集合来代替表1,那么本领域技术人员仍可遵循本发明的原理以通过遵循图2A到图2C的确定逻辑所实施的三个前述准则来产生不同表格。
TDD配置 允许动态TDD配置的集合,Bi
0 0
1 1,2,4,5
2 2,5
3 3,4,5
4 4,5
5 5
6 6
表2
下文中将进一步阐明表2的表格的推导。为了便于解释,被用信号传递到传统UE的当前TDD配置的集合可由i;i∈{0,1,2,3,4,5,6}表示,其是如表1所示的完整当前TDD配置集合。因为动态TDD配置将基于当前TDD配置i,所以用于新型UE的每一当前TDD配置的恰当动态TDD配置集合可基于i来由Bi表示。
遵循步骤S412的原理,可注意到,除了TDD配置0和6之外,所有UL HARQ时线针对每个无线电帧而重复,所述无线电帧为10毫秒。通过将用于i=0或i=6的TDD配置动态地改变为不同TDD配置将引起传统UE的UL HARQ传输与新型UE的DL传输之间的干扰,因为可从图1观测到,UL HARQ时线不在每一组无线电帧之间相同地重复。因此,B0={0}且B6={6}。这将意味着,在当前TDD配置为用于传统UE的配置0时,动态TDD配置不能改变且应保持在0。在当前TDD配置为用于传统UE的配置6时,动态TDD配置不能改变且应保持在6。因此,通过单独遵循图2A的确定逻辑,当分别地i=0,1,2,3,4,5,6时,B0={0},B1={1,2,3,4,5},B2={1,2,3,4,5},B3={1,2,3,4,5},B4={1,2,3,4,5},B5={1,2,3,4,5}且B6={6}。
将遵循步骤S422的原理来避免传统UE具有不正确的DL测量结果,以使得将避免DL子帧被动态地改变为UL子帧的情形。因而,集合Bi由DL子帧在配置i中组成其超集的TDD配置构成。因此,通过单独遵循图2B的原理,当i=0时,B0={0,1,2,3,4,5,6},当i=1时,B1={1,2,4,5},当i=2时,B2={2,5},当i=3时,B3={3,4,5},当i=4时,B4={4,5},当i=5时,B5={5},且当i=6时,B6={1,2,3,4,5,6}。
如果将需要满足图2A和图2B两者的准则,那么表2所展示的内容将是图2A和图2B的确定逻辑的组合的结果,并且一个此类组合可为图2C的确定逻辑。为了满足图2A的准则,当i=0或6时,B0={0}或B6={6}。为了满足图2B的准则,当i=1时,B1={1,2,4,5},当i=2时,B2={2,5},当i=3时,B3={3,4,5},当i=4时,B4={4,5},当i=5时,B5={5}。上述结果将汇总为表2。
当i=1、2、3、4和5时的表2的推导将进一步用以下这些实例来提供。参看图1的说明,假设当前TDD配置为配置1,那么配置2将属于允许TDD配置集合。原因是配置1的DL子帧是子帧0、4、5和9,且配置2的DL子帧是子帧0、3、4、5、8、9。因为子帧0、4、5和9是子帧0、3、4、5、8、9的子集,所以在切换到配置2之后,配置1的任何DL子帧都不会动态地改变为UL子帧。配置4和5也是如此,其中在切换到配置5之后,配置1的任何DL子帧都不会动态地改变为UL子帧。请注意,对于配置3,在从配置1切换到配置3之后,DL子帧编号4将切换到UL子帧;因此,配置3不属于配置1的动态TDD配置集合。而且,已经提到,对于当前TDD配置1时的情况,已经消除了切换到配置0或6的可能性,因为如果配置1被切换到配置0和6中的任一者,那么UL HARQ将在改变为DL子帧的子帧中发生,以使得传统UE的UL HARQ将干扰新型UE的HARQ。
对于另一实例,观测图1的配置5。因为表1的所有配置中的配置5具有最多的DL子帧,所以将不可能在没有使至少一个DL子帧切换到UL子帧的情况下使配置5切换到另一配置。因此,用于配置5的允许动态TDD配置子集将仅为配置5。因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遵循上述原理和实例来导出其它配置的允许子集,所以将不再重复用于其它配置的推导。
因此,表2的表格将存储在拥有动态TDD配置/重新配置能力的新型UE和新型UE的服务基站的存储器中。当基站由于网络流量的需要而必须动态地调整新型UE的TDD配置时,基站将从对应于用于传统UE的每一当前TDD配置的允许动态TDD配置集合中选择用于新型UE的动态TDD配置。举例来说,如果用于传统UE的当前TDD配置是3,那么根据表2,动态TDD配置只能是配置3、4或5。如果用于传统UE的当前TDD配置是0、5或6,那么将基本上不允许动态TDD重新配置,直到当前TDD配置已经经由SI中的变化来改变为不同的当前TDD配置(例如配置1、2、3和4)为止。
应注意,在替代实施例中,代替使用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查找表,呈数字或模拟电路的形式的确定逻辑可用以确定一种动态TDD配置是否属于基于由传统UE所使用的当前TDD配置的允许集合。
图3汇总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从用户设备(UE)的角度所提议的动态TDD配置机制。在步骤S601中,UE可接收当前时分双工(TDD)配置,所述TDD配置可为传统UE兼容的并且可经由SI来接收。在步骤S602中,UE可接收一种动态TDD配置。在步骤S603中,UE可确定所述动态TDD配置是否属于允许TDD配置集合,并且所述允许TDD配置集合将基于当前TDD配置来确定。在步骤S604中,如果所述动态TDD配置属于允许集合,那么UE将基于所述动态TDD配置来发送数据。
图4汇总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从基站的角度所提议的动态TDD配置机制。在步骤S701中,基站发送当前时分双工(TDD)配置,所述TDD配置可为传统UE兼容的并且可经由系统信息来发送。在步骤S702中,基站从允许动态TDD配置集合选择一种动态TDD配置,并且所述允许动态TDD配置集合是基于当前动态TDD配置。在步骤S703中,基站基于所述动态TDD配置来发送和接收数据。
鉴于前述描述内容,本发明适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并且能够以将与传统UE(在LTE第12版之前)向后兼容的方式针对新型UE(LTE第12版或其之后版本)动态地配置或重新配置TDD DL-UL配置。
在本发明中,3GPP类的关键词或用语仅用作实例以呈现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概念;然而,本发明中呈现的相同概念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用于任何其它系统,例如IEEE802.11、IEEE802.16、WiMAX等等。
本发明中的基站还可包含基站,例如,先进基站(advanced base station,ABS)、基站收发系统(base transceiver system,BTS)、节点B、演进型节点B(eNB)、家庭eNB、宏基站(macro base station)、微微基站(pico base station)、毫微微基站(femto basestation)、接入点、家庭基站、中继站、转发器、中间节点、中间和/或基于卫星的通信基站。
从硬件观点,基站可包含至少(但不限于)发射器电路、接收器电路、模/数(A/D)转换器、数/模(D/A)转换器、处理电路、一个或一个以上天线单元,和视情况选用的存储媒体。发射器以及接收器以无线方式发送下行链路信号以及接收上行链路信号。接收器可包含执行例如低噪音放大、阻抗匹配、混频、降频、滤波、放大等操作的功能元件。发射器可包含执行例如放大、阻抗匹配、混频、升频、滤波、功率放大等操作的功能元件。模/数(A/D)或数/模(D/A)转换器经配置以在上行链路信号处理期间从模拟信号格式转换为数字信号格式且在下行链路信号处理期间从数字信号格式转换为模拟信号格式。
处理电路经配置以在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中处理数字信号且执行所提出的方法的功能、程序或方法步骤。而且,处理电路可视情况耦接到存储器电路以存储编程代码、装置配置、码本(codebook)、经缓冲的数据或永久数据等。处理电路的功能可使用例如微处理器、微控制器、DSP芯片、FPGA等可编程单元来实施。处理电路的功能还可用单独电子装置或IC实施,且处理电路还可用硬件或软件实施。
在本发明中,术语“用户设备”(UE)可表示各种实施例,其(例如)可包含(但不限于)移动站、先进移动站(advanced mobile station,AMS)、服务器、客户端、桌上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工作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平板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扫描仪、电话装置、寻呼机、相机、电视、手持式视频游戏装置、音乐装置、无线传感器等等。在一些应用中,UE可为在例如公共汽车、火车、飞机、船只、汽车等移动环境中操作的固定计算机装置。
从硬件观点,UE可包含至少(但不限于)发射器电路、接收器电路、模/数(A/D)转换器、数/模(D/A)转换器、处理电路、一个或一个以上天线单元,和视情况选用的存储器电路。存储器电路可存储编程代码、装置配置、经缓冲的数据或永久数据、码本等。处理电路还可用硬件或软件实施,且将被视为会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功能、程序和方法步骤。UE的每一元件的功能类似于控制节点且因此将不重复对每一元件的详细描述。
用于本发明的所揭露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的元件、动作或指令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来说为绝对关键或必要的,除非明确地如此描述。而且,如本文中所使用,用词“一”可包含一个以上项目。如果打算指仅一个项目,那么将使用术语“单一”或类似语言。此外,如本文中所使用,在多个项目和/或多个项目种类的列表之前的术语“中的任一者”希望包含所述项目和/或项目种类个别地或结合其它项目和/或其它项目种类“中的任一者”、“中的任何组合”、“中的任何多个”和/或“中的多个的任何组合”。另外,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集合”希望包含任何数量个项目,包含零个。另外,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数量”希望包含任何数量,包含零。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所揭露的实施例的结构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鉴于以上内容,希望本发明涵盖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只要所述修改和变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和其等效物的范围内。
此外,权利要求书不应视为限于所描述的次序或元件,除非如此陈述。

Claims (6)

1.一种动态时分双工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用于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系统中的基站,并且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当前时分双工配置;
在发送所述当前时分双工配置之后,基于所述当前时分双工配置来选择动态时分双工配置;
发送所述动态时分双工配置,其中:
所述动态时分双工配置是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时分双工配置的允许集合的子集,其中所述当前时分双工配置的每一下行链路子帧不被选自所述允许集合的所述动态时分双工配置重新配置为上行链路子帧;
其中,若当前时分双工配置的上行链路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时线不在每一组无线电帧之间相同地重复,则所述动态时分双工配置不能改变;
其中,若当前时分双工配置是0,则所述允许集合的所述动态时分双工配置是0;
其中,若当前时分双工配置是1,则所述允许集合的所述动态时分双工配置是1、2、4及5;
其中,若当前时分双工配置是2,则所述允许集合的所述动态时分双工配置是2及5;
其中,若当前时分双工配置是3,则所述允许集合的所述动态时分双工配置是3、4及5;
其中,若当前时分双工配置是4,则所述允许集合的所述动态时分双工配置是4及5;
其中,若当前时分双工配置是5,则所述允许集合的所述动态时分双工配置是5;
其中,若当前时分双工配置是6,则所述允许集合的所述动态时分双工配置是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允许集合进一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时分双工配置,其中所述当前时分双工配置的被分配给混合自动重复请求上行链路的每一子帧不被选自所述允许集合的所述动态时分双工配置重新配置为下行链路子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所述当前时分双工配置的步骤包括:
在包括3GPP第12版之前的传统用户设备兼容的所述当前时分双工配置的系统信息块中发送所述当前时分双工配置。
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其用于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系统并且包括分别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以及耦接到所述发射器和所述接收器的处理器,且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
通过所述发射器发送当前时分双工配置;
在发送所述当前时分双工配置之后,基于所述当前时分双工配置来选择动态时分双工配置;
通过所述发射器发送所述动态时分双工配置,其中:
所述动态时分双工配置是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时分双工配置的允许集合的子集,其中所述当前时分双工配置的每一下行链路子帧不被选自所述允许集合的所述动态时分双工配置重新配置为上行链路子帧;
其中,若当前时分双工配置的上行链路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时线不在每一组无线电帧之间相同地重复,则所述动态时分双工配置不能改变;
其中,若当前时分双工配置是0,则所述允许集合的所述动态时分双工配置是0;
其中,若当前时分双工配置是1,则所述允许集合的所述动态时分双工配置是1、2、4及5;
其中,若当前时分双工配置是2,则所述允许集合的所述动态时分双工配置是2及5;
其中,若当前时分双工配置是3,则所述允许集合的所述动态时分双工配置是3、4及5;
其中,若当前时分双工配置是4,则所述允许集合的所述动态时分双工配置是4及5;
其中,若当前时分双工配置是5,则所述允许集合的所述动态时分双工配置是5;
其中,若当前时分双工配置是6,则所述允许集合的所述动态时分双工配置是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允许集合进一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时分双工配置,其中所述当前时分双工配置的被分配给混合自动重复请求上行链路的每一子帧不被选自所述允许集合的所述动态时分双工配置重新配置为下行链路子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通过所述发射器发送所述当前时分双工配置包括:
在包括3GPP第12版之前的传统用户设备兼容的所述当前时分双工配置的系统信息块中通过所述发射器发送所述当前时分双工配置。
CN201410123201.0A 2013-03-28 2014-03-28 动态时分双工配置方法和使用所述方法的基站 Active CN1040801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06380P 2013-03-28 2013-03-28
US61/806,380 2013-03-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0187A CN104080187A (zh) 2014-10-01
CN104080187B true CN104080187B (zh) 2018-05-11

Family

ID=50442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23201.0A Active CN104080187B (zh) 2013-03-28 2014-03-28 动态时分双工配置方法和使用所述方法的基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55816B2 (zh)
EP (1) EP2784958B1 (zh)
CN (1) CN1040801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02269B2 (en) * 2013-05-13 2017-03-21 Acer Incorporated Dynamic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using the same
CN105684498B (zh) * 2013-11-01 2020-01-10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方法
EP3294033B1 (en) * 2015-06-01 2020-01-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244510B2 (en) * 2015-09-25 2019-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a modified subframe structure
WO2017101119A1 (zh) 2015-12-18 2017-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干扰抑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366254B (zh) 2016-05-13 2023-0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0582952B (zh) * 2017-03-24 2021-12-31 韦勒斯标准与技术协会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控制信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32484B (en) * 2005-11-22 2007-12-27 Ipwireless Inc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CN102196580A (zh) * 2011-06-22 2011-09-21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配置tdd基站上下行子帧比例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76461A1 (en) * 2009-12-23 2011-07-21 Telefonaka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termining configuration of subframe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1859594B1 (ko) * 2011-03-10 2018-06-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통신시스템에서 시분할복신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WO2012162877A1 (en) * 2011-05-30 2012-12-06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A method, an apparatus and a network element for dynamical tdd configuration
US9137804B2 (en) * 2011-06-21 2015-09-15 Mediatek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fferent TDD configuration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CN115209357B (zh) * 2011-11-04 2024-03-01 苹果公司 无线通信中的确认定时的选择
US9119120B2 (en) * 2012-01-23 2015-08-25 Intel Corporation Network assisted user association and offloading techniques for integrated multi-rat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602251B2 (en) * 2012-01-27 2017-03-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evices for reconfiguring uplink and downlink allocations in time domain duplexing wireless systems
US9203559B2 (en) * 2012-01-27 2015-12-01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inter-band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different UL/DL TDD configurations
WO2013169074A1 (en) * 2012-05-10 2013-11-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fram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in td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080976A1 (en) * 2012-09-26 2022-10-2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for dynamic tdd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US8958349B2 (en) * 2012-10-25 2015-02-17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change of the TDD UL/DL configuration in LTE systems
US9768929B2 (en) * 2012-12-21 2017-09-19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interference type in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s
US9246663B2 (en) * 2013-03-15 2016-01-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eedback reporting
US9219595B2 (en) * 2013-04-04 2015-12-2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ation signali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32484B (en) * 2005-11-22 2007-12-27 Ipwireless Inc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CN102196580A (zh) * 2011-06-22 2011-09-21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配置tdd基站上下行子帧比例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0187A (zh) 2014-10-01
EP2784958A1 (en) 2014-10-01
US9755816B2 (en) 2017-09-05
EP2784958B1 (en) 2017-03-08
US20140293844A1 (en) 2014-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0187B (zh) 动态时分双工配置方法和使用所述方法的基站
CN103797747B (zh) 在无线网络中,使用载波聚合进行控制信息的传输
CN102845118B (zh)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23177B (zh) 用于在lte异构网络中实现进一步l1增强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93550B (zh) Lte-a中交叉子帧资源分配情况下的确认传输
CN103563277B (zh) 在多节点系统中发射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5191468B (zh) 用于反馈报告的系统和方法
CN108024364A (zh) 一种上行测量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952731A (zh) 用于处理时间缩减的pucch资源分配和harq-ack报告的系统和方法
EP2603027A1 (en) Dynamic sub-fram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
CN107257274A (zh) 使用灵活子帧的动态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配置
CN104737478B (zh) 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和映射
CN104066093B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管理方法、锚点设备、基站及其系统
CN108023666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5052068A (zh) 使终端能够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06027220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05711A (zh) 根据lte中的交叉载波调度的h-arq时序确定
US11153855B2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3457709B (zh) 一种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基站和终端
CN104145431A (zh) 用于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8702755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8886799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4798334A (zh) 传输和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CN105993145A (zh) 用于eIMTA的HARQ-ACK资源分配和使用
CN111406431B (zh) 用于指示连续的资源分配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