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9395B -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9395B
CN104079395B CN201410271236.9A CN201410271236A CN104079395B CN 104079395 B CN104079395 B CN 104079395B CN 201410271236 A CN201410271236 A CN 201410271236A CN 104079395 B CN104079395 B CN 1040793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mmunication node
time interval
resource allocation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712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79395A (zh
Inventor
鲁照华
陈宪明
刘锟
罗薇
李卫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27123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79395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01056541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24803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79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93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793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93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Bidirectional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该方法包括:第三通信节点确定满足其以下之一的条件:条件1: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没有重传的数据进行传输;条件2: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有重传的数据进行传输且确定进行上下行资源分配模式转换之后的第三预定时间间隔,其中,第三预定时间间隔根据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模式转换重传时序受到影响的传输时间间隔确定;第三通信节点使用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第四模式进行数据传输。通过本发明,提高了TDD系统数据传输可靠性及TDD系统的频谱利用率。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是指给终端提供服务的设备,基站通过上下行链路与终端进行通信,其中,下行链路(也称作前向链路)是指基站到终端的方向,上行链路(也称作反向链路)是指终端到基站的方向。多个终端可同时通过上行链路向基站发送数据,也可以通过下行链路同时从基站接收数据。
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TDD)是现代通信系统常用的一种双工方式,用于分离接收与发送信道(或上下行链路)。在采用时分双工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和发送使用同一频率载波的不同时隙作为信道的承载,用时间来保证接收与发送信道的分离。由于时分双工方式中上下行信道使用同样的频率,上下行信道具有互易性,从而使时分双工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呈现出一定的独有特点,例如频率配置的便捷性,非对称业务的相对灵活性和业务信道易于体现智能天线优势等。
随着采用时分双工方式的小区上下行业务负载情况的变化,一个或一组小区需要自适应调整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以提升频谱利用效率,这就对使用混合自动重传(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简称为HARQ)进行数据重传的方式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对同步HARQ数据重传方式,原因在于同步HARQ数据重传的时间点与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有关,不同的资源分配比例会导致不同的数据重传时间点。如图1所示,一个小区初始的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为4:4(假设一帧由8个子帧组成,上下行业务各占4个子帧),当下行业务增加时,该小区将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调整为3:5(假设一帧由8个子帧组成,上行业务占3个子帧,下行业务占5个子帧),此时如果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调整前第4个上行子帧中需要进行同步HARQ数据重传(在接下来帧中的第四个上行子帧),由于新的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中没有第四个上行子帧,就会导致终端没有上行资源发送重传数据的情况发生,当然也可能出现其它上行子帧中的重传数据没有资源发送的情况,这依赖于同步HARQ的时序关系计算时采用的时间单位和计算方法。同理,当上行业务增加时,该小区将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调整为5:3,采用下行同步HARQ重传的一些子帧(如图1中第四个下行子帧)中也会出现类似于上行的情况发生,目前还没有方法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说明,采用HARQ方式重传的数据包可以遵循递增冗余或追赶合并的方式来实现。
综上所述,相关技术中由于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模式发生变化导致变化后重传数据没有传输资源可以传输导致数据传输可靠性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模式发生变化导致变化后重传数据没有传输资源可以传输导致数据传输可靠性比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时分双工TDD系统中。
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第三通信节点确定满足其以下之一的条件:条件1: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没有重传的数据进行传输;条件2: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有重传的数据进行传输且确定进行上下行资源分配模式转换之后的第三预定时间间隔,其中,第三预定时间间隔根据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模式转换重传时序受到影响的传输时间间隔确定;第三通信节点使用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第四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没有重传的数据进行传输包括: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在第四预定时间间隔没有重传的数据进行传输,其中,第四预定时间间隔根据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模式转换重传时序受到影响的传输时间间隔确定。
进一步地,在第三通信节点使用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第四模式进行数据传输之后,还包括:第三通信节点分配资源重传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节点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其所在节点满足其以下之一的条件:条件1: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没有重传的数据进行传输;条件2: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有重传的数据进行传输且确定进行上下行资源分配模式转换之后的第三预定时间间隔,其中,第三预定时间间隔根据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模式转换重传时序受到影响的传输时间间隔确定;传输模块,用于使用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第四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还包括:数据重传模块,用于其所在的通信节点分配资源重传数据。
通过本发明,采用第三通信节点确定满足其以下之一的条件:条件1: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没有重传的数据进行传输;条件2: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有重传的数据进行传输且确定进行上下行资源分配模式转换之后的第三预定时间间隔,其中,第三预定时间间隔根据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模式转换重传时序受到影响的传输时间间隔确定;第三通信节点使用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第四模式进行数据传输,解决了相关技术中TDD系统在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模式变换后导致重传数据出错,导致TDD系统数据传输可靠性比较差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TDD系统数据传输可靠性及TDD系统的频谱利用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发生变化时受影响子帧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的第一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的第二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时分双工方式的通信节点在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发生变化时利用同步HARQ数据重传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时分双工方式的通信节点在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发生变化时进行数据传输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节点的第一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节点的优选的第一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节点的第二结构框图;以及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节点的优选的第二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时分双工TDD系统中,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的第一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202:在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为第一模式时,第一通信节点在第一模式对应的第一传输时间间隔上发送第一数据给第二通信节点;
步骤S204:获取第一通信节点重传第一数据的第二传输时间间隔;
步骤S206:在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变化为第二模式时,第一通信节点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上进行第一数据的重传。
通过上述步骤,在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模式发生变化时,确定第一通信节点重传第一数据的新的传输时间间隔并在新的传输时间间隔上重传数据,克服了相关技术中由于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模式发生变化导致变化后重传数据没有传输资源可以传输导致数据传输可靠性比较差的问题,提高了TDD系统数据传输可靠性及TDD系统的频谱利用率。
优选地,步骤S204包括:通过以下方式之一获取第一通信节点重新传输数据的第二传输时间间隔:系统缺省配置;第一通信节点或第二通信节点中的主控节点确定。通过该优选实施例,对第二传输时间间隔可以灵活地进行配置,减低了系统复杂度。
优选地,在步骤S204之后,还包括:第一通信节点为主控节点,第二通信节点为受控节点,第一通信节点将第二传输时间间隔发送给第二通信节点;或第一通信节点为受控节点,第二通信节点为主控节点,第二通信节点将第二传输时间间隔发送给第一通信节点。通过该优选实施例,主控节点将确定的传输时间间隔发送给与其通信的节点,提高了第二传输时间间隔传输的可靠性。
优选地,在第一通信节点在第三传输时间间隔上使用第二HARQ进程号发送第二数据给第二通信节点,且第一通信节点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上重新传输第二数据,其中,第三传输时间间隔小于第二时间间隔,下面对步骤S206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通信节点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上使用第一HARQ的进程号进行第一数据的重传,其中第一HARQ进程号与第二HARQ进程号不同。通过该优选实施例,通过不同的HARQ进程号来区分重传的不同数据,提高了通信节点接收重传数据的准确性。
优选地,在步骤S206之后,还包括:当第二通信节点未能成功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在第二传输间隔重传的数据,则第一通信节点按照第二模式的HARQ的定时关系重传第一数据。通过该优选实施例,在转换为第二模式后,采用对应于该模式的新的定时关系重传第一数据,提高了系统传输数据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优选地,第一传输时间间隔与第四时间间隔不同,其中,第四时间间隔为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从第一模式转换为第二模式时,重传时序受到影响的时间间隔。通过该优选实施例,确定第一传输时间间隔和重传时序受到影响的时间间隔不同,提高了系统传输数据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时分双工TDD系统中,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的第二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2:第三通信节点确定满足其以下之一的条件:
条件1: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没有重传的数据进行传输;
条件2: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有重传的数据进行传输且确定进行上下行资源分配模式转换之后的第三预定时间间隔,其中,第三预定时间间隔根据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模式转换重传时序受到影响的传输时间间隔确定。
步骤S304:第三通信节点使用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第四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优选地,条件1中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没有重传的数据进行传输包括: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在第四预定时间间隔没有重传的数据进行传输,其中,第四预定时间间隔根据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模式转换重传时序受到影响的传输时间间隔确定。通过该优选实施例,通信节点确定在第四预定时间间隔内没有重传的数据进行传输,保证了上下行资源分配模式转换后重传数据的可靠性。
优选的,在步骤S304之后,还包括:第三通信节点分配资源重传数据。通过该优选实施例,第三通信节点在分配资源对需要重传的数据分配新的资源进行传输,提高了TDD系统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本实施例结合了上述实施例及其中的优选实施方式。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时分双工方式的通信节点在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发生变化时利用同步HARQ数据重传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402: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为模式A时,第一通信节点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上使用第一资源发送数据给第二通信节点。
步骤S404: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变化为模式B后,第一通信节点需要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上使用第二资源重传数据给第二通信节点,其中,第一传输时间间隔和第二传输时间间隔的定时关系可以是缺省配置的,或动态调整的。
优选地,上述第一资源与第二资源可以相同。
优选地,当第一通信节点为进行资源分配的主控节点,第二通信节点为受控节点,或第二通信节点为进行资源分配的主控节点,第一通信节点为受控节点时,主控节点在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转化为模式B前通知受控节点第一传输时间间隔和第二传输时间间隔的定时关系,和/或通知受控节点发送或接收数据所使用的第二资源。
优选地,第一传输时间间隔与第二传输时间间隔的定时关系依赖于模式A、和/或模式B。
优选地,当第一通信节点在第三传输时间间隔上发送数据给第二通信节点,且第一通信节点需要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上重传数据给第二通信节点,其中,第三传输时间间隔在时间上提前于第二传输和时间间隔,则第一通信节点在第一传输时间间隔和第三传输时间间隔上使用的HARQ进程号是不同的。通过该优选实施例,提高了重传数据的准确性。
优选地,当第二通信节点未能成功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重传的数据,则第一通信节点按照模式B规定的定时关系继续重传数据。
优选地,第一传输间隔不同于通信节点的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从模式A转换为模式B后,重传时序受到影响的传输时间间隔。
优选地,当第一通信节点或第二通信节点为进行资源分配的主控节点时,主控节点从模式A转换为模式B前的长度为L的时间区域内不向第一通信节点分配重传时序受到影响的传输时间间隔。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本实施例结合了实施例一及其中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在时分双工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其中,一帧由若干个子帧组成,假设为8个,初始的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为模式A(4:4),由于上下行负载情况的变化,小区BS-A(基站)将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调整为模式B(3:5)。
以BS-A为服务基站的终端MS-A在第i帧(在该帧中BS-A采用模式A)的第四个上行子帧上通过资源块RB-A发送数据且未被BS-A成功接收,则按照模式A的要求,同步HARQ重传的时序关系MS-A需要在第(i+1)帧的第四个上行子帧上重传该数据,如果在第(i+1)帧BS-A采用模式B,则第(i+1)帧中不存在第四个上行子帧,此时MS-A按照系统缺省配置或标准缺省配置的模式A转换为模式B的时序关系在第(i+1)帧上的第三个上行子帧上通过资源块RB-A重传该数据。
优选地,BS-A可通过资源分配信令通知MS-A在第(i+1)帧上的第三个上行子帧上使用不同于资源块RB-A的资源块RB-B重传该数据,此时BS-A需要通过资源分配信令通知MS-A与资源块RB-B有关的信息(例如起始位置,大小等)。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本实施例结合了实施例一及其中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在时分双工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其中,一帧由若干个子帧组成,假设为8个,初始的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为模式A(4:4),由于上下行负载情况的变化,小区BS-A(基站)将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调整为模式B(2:6)。
以BS-A为服务基站的终端MS-A在第i帧(在该帧中BS-A采用模式A)的第二个上行子帧上通过资源块RB-A发送数据且未被BS-A成功接收,则按照模式A的要求,同步HARQ重传的时序关系MS-A需要在第(i+1)帧的第六个子帧上重传该数据,如果在第(i+1)帧BS-A采用模式B,则第(i+1)帧中第6个子帧为下行子帧,此时MS-A根据BS-A在第(i+1)帧上通过资源分配信令得到的重传资源上重传该数据,例如BS-A分配该帧上第一个上行子帧的资源块RB-B让MS-A重传该数据,或者配该帧上第一个上行子帧的资源块RB-B让MS-A重传该数据,即这种情况下同步HARQ的定时关系是可以动态调整的。
资源块RB-A、RB-B在子帧中位置、和/或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本实施例结合了实施例一及其中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在时分双工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其中,一帧由若干个子帧组成,假设为8个,初始的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为模式A(4:4),由于上下行负载情况的变化,小区BS-A(基站)将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调整为模式B(3:5)。
以BS-A为服务基站的终端MS-A在第i帧和第i帧之前采用模式A,在第(i+1)帧开始后采用模式B,则BS-A在第i帧或第i帧之前的帧中提前为MS-A分配可能在第(i+1)帧或该帧之后的帧上使用的重传资源,如果MS-A需要在第(i+1)帧或该帧之后的帧上进行同步HARQ数据重传,则使用该重传资源,否则,BS-A可将该资源分配给其它用户使用。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本实施例结合了实施例一及其中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在时分双工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其中,一帧由若干个子帧组成,假设为8个,初始的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为模式A(4:4),由于上下行负载情况的变化,小区BS-A(基站)将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调整为模式B(2:6)。
以BS-A为服务基站的终端MS-A在第i帧和第i帧之前采用模式A,在第(i+1)帧开始后采用模式B,则BS-A在第i帧或第i帧之前的帧中通知MS-A从模式A转换模式B后同步HARQ的定时关系,如果MS-A需要在第(i+1)帧中进行数据重传,则使用该定时关系。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本实施例结合了实施例一及其中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在时分双工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其中,一帧由若干个子帧组成,假设为8个,初始的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为模式A(4:4),由于上下行负载情况的变化,小区BS-A(基站)将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调整为模式B(3:5)。
以BS-A为服务基站的终端MS-A在第i帧(在该帧中BS-A采用模式A)的第四个上行子帧上发送数据DT-A且未被BS-A成功接收,则按照模式A的要求,同步HARQ重传的时序关系MS-A需要在第(i+1)帧的第四个上行子帧上重传该数据,如果在第(i+1)帧BS-A采用模式B,则第(i+1)帧中不存在第四个上行子帧,此时MS-A按照系统缺省配置、或标准缺省配置、或动态配置的模式A转换为模式B的时序关系在第(i+1)帧的第三个上行子帧上通过资源块RB-A重传该数据。需要说明,如果MS-A在第i帧上的第三个上行子帧上发送数据DT-B且未被BS-A成功接收,且MS-A按照规定的时序关系在第(i+1)帧的第三个上行子帧上进行数据重传,BS-A需要在调度确保MS-A在该子帧上针对这两种数据重传采用的进程号是不同的,否则会造成BS-A无法判断MS-A重传的DT-B还是DT-A的数据情况,特别是在重传资源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本实施例结合了实施例一及其中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在时分双工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其中,一帧由若干个子帧组成,假设为8个,初始的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为模式A(4:4),由于上下行负载情况的变化,小区BS-A(基站)将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调整为模式B(2:6)。
假设从模式A转换为模式B后,模式A中重传时序受到影响的上行子帧为第3个上行子帧、第四个上行子帧,且从第(i+1)帧开始转换为模式B,则BS-A在第(i+1)帧之前的L个帧中不会为终端MS-A分配相关受影响上行子帧的资源。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本实施例结合了上述实施例及其中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选取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发生变化时的时间点来进行数据传输。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时分双工方式的通信节点在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发生变化时进行数据传输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502:确定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为模式A的通信节点在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没有数据需要重传时,或通信节点决定从模式A转换为模式B后的长度为L的时间间隔后;
步骤S504:通信节点采用的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转换为模式B。
优选地,步骤S502中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没有数据需要重传是指在特定传输时间间隔上没有数据需要重传。
优选地,特定传输时间间隔是指通信节点的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从模式A转换为模式B后,采用同步HARQ数据重传方式时重传时序受到影响的传输时间间隔。
优选地,步骤S504之后,通信节点为需要重传的数据分配新的资源。
通过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无线通信系统可以系统实际上下行负载的情况动态调整小区(基站)的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从而改善系统的服务质量和频谱利用效率,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对实际环境的适应性。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本实施例结合了实施例八及其中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在时分双工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其中,一帧由若干个子帧组成,假设为8个,初始的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为模式A(4:4),由于上下行负载情况的变化,小区BS-A(基站)计划将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调整为模式B(3:5),则BS-A待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没有数据需要重传时,BS-A采用模式B进行后续操作。
优选地,该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没有数据需要重传是指在特定传输时间间隔上没有数据需要重传,该特定传输时间间隔是指该通信节点的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从模式A转换为模式B后,采用同步HARQ数据重传方式时重传时序受到影响的传输时间间隔,例如模式A中的第四个上行子帧。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本实施例结合了实施例一及其中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在时分双工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其中,一帧由若干个子帧组成,假设为8个,初始的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为模式A(4:4),由于上下行负载情况的变化,小区BS-A(基站)决定将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调整为模式B(2:6),考虑到同步数据重传等因素的影响,在BS-A做出决定L个帧后,BS-A采用模式B进行后续操作。
优选地,如果BS-A转换模式B后之前的上行或下行数据还需要进行重传,则BS-A分配新的重传资源传输这些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实施例一到实施例十以上行链路的数据传输为例进行了描述,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同上行链路的数据传输方法类似,即该方法同样适用于下行链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用以实现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节点的第一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该通信节点包括:发送模块62,获取模块64和第一重传模块66,下面对上述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发送模块62,用于在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为第一模式时,在第一模式对应的第一传输时间间隔上发送第一数据给第二通信节点;
获取模块64,用于获取其所在通信节点重传第一数据的第二传输时间间隔;
第一重传模块66,用于在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变化为第二模式时,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上进行第一数据的重传。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节点的优选的第一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第一重传模块66包括:重传子模块662;第二重传模块72,下面对上述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重传子模块662,用于在第一通信节点在第三传输时间间隔上使用第二HARQ进程号发送第二数据给与其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且其所在的通信节点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上重新传输第二数据,其中,第三传输时间间隔小于第二时间间隔时,在第二传输时间间隔上使用第一HARQ的进程号进行第一数据的重传,其中第一HARQ进程号与第二HARQ进程号不同。
第二重传模块72,用于当与其通信的第二通信节点未能成功接收到其所在通信节点在第二传输间隔重传的数据,按照第二模式的HARQ的定时关系重传第一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用于实现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节点的第二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该通信节点包括:确定模块82和传输模块84,下面对上述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确定模块82,用于确定其所在节点满足其以下之一的条件:
条件1: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没有重传的数据进行传输;
条件2: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有重传的数据进行传输且确定进行上下行资源分配模式转换之后的第三预定时间间隔时,其中,第三预定时间间隔根据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模式转换重传时序受到影响的传输时间间隔确定;
传输模块84,连接至第二确定模块82,用于在第二确定模块82,使用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第四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节点的优选的第二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该通信节点还包括:数据重传模块92,下面对上述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数据重传模块92,用于其所在的通信节点分配资源重传数据。
通过上述实施例,提供了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通过有效的数据重传及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转换点选择方法以改善频率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整个无线通信系统(例如采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IEEE802.16、UMB(Ultra MobileBroadband,超级移动宽带)、IEEE802.11等标准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时分双工TDD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通信节点确定满足其以下之一的条件:
条件1: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没有重传的数据进行传输;
条件2: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有重传的数据进行传输且确定进行上下行资源分配模式转换之后的第三预定时间间隔,其中,所述第三预定时间间隔根据所述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模式转换重传时序受到影响的传输时间间隔确定;
所述第三通信节点使用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第四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没有重传的数据进行传输包括: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在第四预定时间间隔没有重传的数据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第四预定时间间隔根据所述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模式转换重传时序受到影响的传输时间间隔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通信节点使用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第四模式进行数据传输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三通信节点分配资源重传所述数据。
3.一种通信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其所在节点满足其以下之一的条件:
条件1: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没有重传的数据进行传输;
条件2: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有重传的数据进行传输且确定进行上下行资源分配模式转换之后的第三预定时间间隔,其中,所述第三预定时间间隔根据所述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模式转换重传时序受到影响的传输时间间隔确定;
传输模块,用于使用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第四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没有重传的数据进行传输包括: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在第四预定时间间隔没有重传的数据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第四预定时间间隔根据所述上下行资源分配比例的模式转换重传时序受到影响的传输时间间隔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据重传模块,用于其所在的通信节点分配资源重传数据。
CN201410271236.9A 2010-11-29 2010-11-29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 Active CN1040793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71236.9A CN104079395B (zh) 2010-11-29 2010-11-29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65412.1A CN102480348B (zh) 2010-11-29 2010-11-29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
CN201410271236.9A CN104079395B (zh) 2010-11-29 2010-11-29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65412.1A Division CN102480348B (zh) 2010-11-29 2010-11-29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9395A CN104079395A (zh) 2014-10-01
CN104079395B true CN104079395B (zh) 2018-03-13

Family

ID=51600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71236.9A Active CN104079395B (zh) 2010-11-29 2010-11-29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793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3597A (zh) 2016-08-11 2018-02-2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确定混合自动重复请求进程号的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2177A (zh) * 2006-11-29 2007-05-30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终端反馈的联合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和调度算法的方法
CN101414900A (zh) * 2007-10-15 2009-04-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系统混合自动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01521625A (zh) * 2008-02-26 2009-09-02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配网络传输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CN101772073A (zh) * 2009-01-05 2010-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时分双工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5428B (zh) * 2005-07-25 2010-08-18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低时延特性的时分双工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2177A (zh) * 2006-11-29 2007-05-30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终端反馈的联合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和调度算法的方法
CN101414900A (zh) * 2007-10-15 2009-04-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系统混合自动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01521625A (zh) * 2008-02-26 2009-09-02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配网络传输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CN101772073A (zh) * 2009-01-05 2010-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时分双工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9395A (zh) 2014-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59188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基站
CN103546254B (zh) 执行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的方法及其基站与移动装置
CN104683082B (zh) 无线通信系统和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
CN101925110B (zh) 中继链路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中继站及基站
CN10252362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JP4966409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0192417A (zh) 用于免授权上行传输的系统与方法
CN102594438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703891B (zh) 一种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3718484A (zh) 在支持载波聚合的tdd通信系统中定义物理信道传送/接收定时和资源分配的设备及其方法
CN105009496A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确定harq定时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25118B (zh) 一种避免接口传输冲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313402B (zh)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231662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US2012005127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igning Backhaul Resources
CN101931960B (zh) 一种避免上行传输冲突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0351020A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207757A (zh) 通信系统的载波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1332883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2891742A (zh) 通过不同发射点执行重传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6301444A (zh) 射频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CN102891744A (zh) 通过使用不同资源执行重传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4349475B (zh) 一种tdd-fdd跨载波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94436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4531939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超低迟延和高可靠性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和与此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