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69581A - 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 - Google Patents

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69581A
CN104069581A CN201410347588.8A CN201410347588A CN104069581A CN 104069581 A CN104069581 A CN 104069581A CN 201410347588 A CN201410347588 A CN 201410347588A CN 104069581 A CN104069581 A CN 1040695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tube
retainer ring
loose collar
connecting rod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475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69581B (zh
Inventor
邹忠东
王烈
林新颖
祁亚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34758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695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69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95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695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95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为一种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它包括引流管、套设在引流管前端的套盖、皮下固定部件、皮表固定部件;所述引流管外壁上从上至下依序套设有第一固定环、第一活动环、第二固定环、第二活动环;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固定于引流管外壁上;第一活动环及第二活动环能够在引流管外壁上下滑动;第一固定环、第一活动环及弹簧共同构成皮表固定部件;第二固定环、第二活动环、连动组件及活动卡环共同构成皮下固定部件;在引流管、皮下固定部件及皮表固定部件表面覆盖有生物凝胶,生物凝胶表面覆盖有薄膜,生物凝胶在薄膜的包裹下置于套盖的管腔内部。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使用迅速,适用性强的优点。

Description

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为一种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胸腹腔置管引流术在治疗胸腹腔创伤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此方法能够迅速将胸腹腔内的积液排出,必要时还可以注入药物到达治疗的目的。
尤其是在战场上,及时的对胸部中枪的战士进行胸腹枪引流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极大的提高受伤士兵的战场存活率。目前传统的胸腹腔置管引流固定均需要在特定消毒的医疗场所内由医护人员处理,且现有的胸腹腔引流固定器械操作复杂非专业医护人员无法使用,在固定方式上存在脱落风险或者需要手术缝合固定操作繁杂,因而传统的胸腹腔引流固定器械均不适合作为战场上单兵医疗器械使用。
目前的军事医疗器械正向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国内缺少这样类型的医疗器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离特定医疗场所及医护人员实现战场中单兵操作完成胸腹腔引流固定的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它包括引流管、套设在引流管前端的套盖、皮下固定部件、皮表固定部件;
所述引流管外壁上从上至下依序套设有第一固定环、第一活动环、第二固定环、第二活动环;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固定于引流管外壁上;第一活动环及第二活动环能够在引流管外壁上下滑动;
第一固定环与第一活动环之间还设有套设于引流管外壁的弹簧,第一活动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内在引流管外壁滑动;所述第一固定环、第一活动环及弹簧共同构成皮表固定部件;
第二固定环与第二活动环之间设有两个或以上均匀分布的连动组件,所述连动组件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第三连杆构成;
引流管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限位凸起,引流管上还套设有活动卡环,所述的限位凸起以及活动卡环位于第一固定环的上方,活动卡环与限位凸起相配合使得所述活动卡环卡接于限位凸起的上方;第二固定环、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二活动环依序铰接;第三连杆的下端固定在第二活动环上,第三连杆上端向上延伸至与活动卡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第二活动环、连动组件及活动卡环共同构成皮下固定部件;
引流管管壁上设有若干个通孔,通孔位于位于第二活动环下方;在引流管、皮下固定部件及皮表固定部件表面覆盖有生物凝胶,生物凝胶表面覆盖有用于保持生物凝胶形状的薄膜,生物凝胶在薄膜的包裹下置于套盖的管腔内部。
较之前技术而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使用时只需1-2个步骤即可完成胸腹腔引流管的固定操作,并且由于本发明皮下固定部件与生物凝胶的特殊设计让本发明在使用时无需脱去衣物能够直接使用,因此使得本发明操作简单、使用迅速,完全能够满足单兵作战的需要;
2、本发明在引流管、皮下固定部件及皮表固定部件表面覆盖有一层生物凝胶,生物凝胶代替了传统手术中消毒、隔离的作用,因而使得本发明能够在特殊的战场环境下能够直接使用;
3、本发明皮下固定部件采用机械固定的方式,固定牢固,脱落的风险大大降低且无需传统的粘贴、缝合即可完成固定,简单迅速使得本发明能够脱离医疗场所的束缚,能够在战场上随时随地进行使用。
4、一键启动自动置管装置后便能自动完成引流管的置管以及固定工作,充分体现出智能化、自动化的特点,让作战士兵即使在重伤意识模糊的条件下也能够完成操作,增强了本发明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皮表固定部件零件图;
图3为皮下固定部件零件图;
图4为套盖示意图;
图5为套盖截面图;
图6为本发明使用示意图;
图7为自动置管装置示意图。
标号说明:1-皮表固定部件、2-皮下固定部件、3-引流管、4-生物凝胶、5-套盖、11-第一固定环、12-第一活动环、13-弹簧、21-第二固定环、22-第二活动环、23-第一连杆、24-第二连杆、25-第三连杆、26-活动卡环、31-通孔、32-单向阀、41-薄膜、51-弹性连接部件、52-环形围挡、53-可翻折圆环、61-装置盒、62-通道、63-隔板、64-齿轮、65-电机、66-电池、67-开关、68-齿条、69-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引流管3、套设在引流管3前端的套盖5、皮下固定部件2、皮表固定部件1;
所述引流管3外壁上从上至下依序套设有第一固定环11、第一活动环12、第二固定环21、第二活动环22;第一固定环11和第二固定环21固定于引流管3外壁上;第一活动环12及第二活动环22能够在引流管3外壁上下滑动;
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环11与第一活动环12之间还设有套设于引流管外壁的弹簧13,第一活动环12在弹簧13的弹性限度范围内在引流管3外壁滑动;所述第一固定环11、第一活动环12及弹簧13共同构成皮表固定部件1;皮表固定部件1是皮肤表层的固定部件,使得本发明在皮肤表面的一端得到固定,并且采用有一定伸缩性能的弹簧13让被固定的皮层有一定的伸缩空间,这里也可以采用具有一定伸缩性的材料来替代弹簧13,例如弹性塑料、橡胶圈等。
如图3所示,第二固定环21与第二活动环22之间设有两个或以上均匀分布的连动组件,所述连动组件由第一连杆23、第二连杆24及第三连杆25构成;引流管3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限位凸起,引流管上还套设有活动卡环26,所述的限位凸起以及活动卡环26位于第一固定环11的上方,活动卡环26与限位凸起相配合使得所述活动卡环26卡接于限位凸起的上方;第二固定环21、第一连杆23、第二连杆24、第二活动环22依序铰接;第三连杆25的下端固定在第二活动环22上,第三连杆25上端向上延伸至与活动卡环26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21、第二活动环22、连动组件及活动卡环26共同构成皮下固定部件2;皮下固定部件2是皮下组织的固定部件,当第一连杆23与第二连杆24弯曲折叠时连动杆撑开使得皮下固定部件2固定在皮下组织中。
引流管3管壁上设有若干个通孔31,通孔位于位于第二活动环22下方;在引流管3、皮下固定部件2及皮表固定部件1表面覆盖有生物凝胶4,生物凝胶4表面覆盖有用于保持生物凝胶4形状的薄膜41,生物凝胶4在薄膜41的包裹下置于套盖5的管腔内部。
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套盖5为尾部带喇叭状开口的管状部件,套盖5沿长度方向被分成左半盖和右半盖,左半盖和右半盖之间设有若干个弹性连接部件51使得套盖5的管腔空间能够在弹性连接部件51弹性限度范围内延展。所述套盖5下端开口处还铰接有环形围挡52以及可翻折圆环53,可翻折圆环53位于环形围挡52的内部。在置管的时候生物凝胶4沿着引流管3的管壁流下并利用液体本身具有的一定压力将套盖5略微撑开使得生物凝胶4的流动更加顺畅不至于堵塞,在套盖5下端部与皮肤接触时可翻折圆环53向上翻折时其与环形围挡52的内表面就形成了一个弧形的引导面使得生物凝胶4在皮肤表面弥散开来而不会伸入到组织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23及第二连杆24的长度范围为15-25mm,所述第一固定环11与第二固定环21间距范围为40-80mm。第一连杆23和第二连杆24的长度取20mm为最适长度,连杆长度太短则弯曲折叠后连动杆向外扩张的长度不够使得本发明有从插入位置皮肤的孔洞中脱离的风险;若连杆长度太长则弯曲折叠后连动杆向外扩张的长度过大会导致连动杆扩张的过程中对附近皮下组织的撕裂程度过大而对使用者造成过大的痛觉;第一固定环11与第二固定环21间距是根据人体皮层厚度设定的,在具体生产应用中可具体生产出不同间距型号的产品。
所述引流管3上端开口处设有向引流管3内方向打开的单向阀32,在没有接续延长管时单向阀32为关闭状态使得引流管3上端管口密封与外界隔离防止引流管3被细菌污染。
其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6所示,使用时此时通常为作战士兵在战场上胸腹部中枪的状态下,受伤战士取出随身携带的引流管3以套盖5直接通过衣物上中枪部位的枪孔处直接插入皮肤内,此时将活动卡环26向上提拉起后并与限位凸起卡接便能完成固定操作,与此同时生物凝胶4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套盖5的头部开口处顺着皮肤表面自然弥散开起到消毒与隔绝的作用。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包括设置在引流管3上的自动置管装置,所述自动置管装置其主体为装置盒61,装置盒61一侧还设有通道62使得引流管3能够在通道62内上下移动,装置盒61与通道62之间为一体式连接;通道62下方开口处设有限制活动卡环26脱离通道62的隔板63;
装置盒61内部设有齿轮64、驱动齿轮64转动的电机65以及为电机65提供能源的电池66,装置盒61外表面还设有控制电机65运转的开关67;
位于通道62内的引流管3外壁上固设有齿条68,齿条68沿引流管3长度方向延伸且齿面正对于装置盒61的侧壁;与齿条68相对应的装置盒61侧壁上还开有窗口使得齿轮64能够通过窗口与齿条68啮合;
位于通道62内的引流管3外壁上还固设有手柄69,手柄69位于背对装置盒61的一侧,手柄69端部所对应的通道62壁上设有沿通道62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通槽使得手柄69端部能够伸出通道62外部上下自由移动。
一键启动自动置管装置的开关67后该装置便能自动完成引流管3的置管以及固定工作,充分体现出智能化、自动化的特点,让作战士兵即使在重伤意识模糊的条件下也能够完成操作,在未来还能在该装置中加入智能芯片、互联网模块等电子原件就能在利用战场互联网络或北斗卫星系统等遥控本发明的使用。
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按下开关67后,电机65驱动齿轮64转动,齿轮64通过与其啮合的齿条68带动引流管3向下移动,与此同时活动卡环26也一同向下移动直到被隔板63阻挡后停止向下运动,但此时引流管3仍然在向下运动,因而活动卡环26相对于引流管3相向运动直到活动卡环26与限位凸起卡接,从而自动完成从置管到固定的全过程,而后在程序的控制下电机65自动停止工作。
在电子仪器损坏的情况下自动置管装置还提供手动置管功能,手动置管的方法是用手握住自动置管装置,用拇指按压手柄69,利用手柄69代替齿轮64的作用向下轻轻推送引流管3直到固定完成。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通道62与引流管3之间的初始位置关系为事先设计,例如在隔板63下方的引流管3上设置一个限位部件便能确定通道62与引流管3之间的初始位置,此时活动卡环26与隔板63间距与置管深度相等。
尽管本发明采用具体实施例及其替代方式对本发明进行示意和说明,但应当理解,只要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均可实施。因此,应当理解除了受随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条件的限制外,本发明不受任何意义上的限制。

Claims (7)

1.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引流管(3)、套设在引流管(3)前端的套盖(5)、皮下固定部件(2)、皮表固定部件(1);
所述引流管(3)外壁上从上至下依序套设有第一固定环(11)、第一活动环(12)、第二固定环(21)、第二活动环(22);第一固定环(11)和第二固定环(21)固定于引流管(3)外壁上;第一活动环(12)及第二活动环(22)能够在引流管(3)外壁上下滑动;
第一固定环(11)与第一活动环(12)之间还设有套设于引流管外壁的弹簧(13),第一活动环(12)在弹簧(13)的弹性限度范围内在引流管(3)外壁滑动;所述第一固定环(11)、第一活动环(12)及弹簧(13)共同构成皮表固定部件(1);
第二固定环(21)与第二活动环(22)之间设有两个或以上均匀分布的连动组件,所述连动组件由第一连杆(23)、第二连杆(24)及第三连杆(25)构成;引流管(3)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限位凸起,引流管上还套设有活动卡环(26),所述的限位凸起以及活动卡环(26)位于第一固定环(11)的上方,活动卡环(26)与限位凸起相配合使得所述活动卡环(26)卡接于限位凸起的上方;第二固定环(21)、第一连杆(23)、第二连杆(24)、第二活动环(22)依序铰接;第三连杆(25)的下端固定在第二活动环(22)上,第三连杆(25)上端向上延伸至与活动卡环(26)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21)、第二活动环(22)、连动组件及活动卡环(26)共同构成皮下固定部件(2);
引流管(3)管壁上设有若干个通孔(31),通孔位于位于第二活动环(22)下方;在引流管(3)、皮下固定部件(2)及皮表固定部件(1)表面覆盖有生物凝胶(4),生物凝胶(4)表面覆盖有用于保持生物凝胶(4)形状的薄膜(41),生物凝胶(4)在薄膜(41)的包裹下置于套盖(5)的管腔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引流管(3)上的自动置管装置,所述自动置管装置其主体为装置盒(61),装置盒(61)一侧还设有通道(62)使得引流管(3)能够在通道(62)内上下移动,装置盒(61)与通道(62)之间为一体式连接;通道(62)下方开口处设有限制活动卡环(26)脱离通道(62)的隔板(63);
装置盒(61)内部设有齿轮(64)、驱动齿轮(64)转动的电机(65)以及为电机(65)提供能源的电池(66),装置盒(61)外表面还设有控制电机(65)运转的开关(67);
位于通道(62)内的引流管(3)外壁上固设有齿条(68),齿条(68)沿引流管(3)长度方向延伸且齿面正对于装置盒(61)的侧壁;与齿条(68)相对应的装置盒(61)侧壁上还开有窗口使得齿轮(64)能够通过窗口与齿条(68)啮合;
位于通道(62)内的引流管(3)外壁上还固设有手柄(69),手柄(69)位于背对装置盒(61)的一侧,手柄(69)端部所对应的通道(62)壁上设有沿通道(62)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通槽使得手柄(69)端部能够伸出通道(62)外部上下自由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盖(5)为尾部带喇叭状开口的管状部件,套盖(5)沿长度方向被分成左半盖和右半盖,左半盖和右半盖之间设有若干个弹性连接部件(51)使得套盖(5)的管腔空间能够在弹性连接部件(51)弹性限度范围内延展。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盖(5)下端开口处还铰接有环形围挡(52)以及可翻折圆环(53),可翻折圆环(53)位于环形围挡(5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11)与第二固定环(21)间距范围为40-8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23)及第二连杆(24)的长度范围为15-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3)上端开口处设有向引流管(3)内方向打开的单向阀(32)。
CN201410347588.8A 2014-07-21 2014-07-21 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695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7588.8A CN104069581B (zh) 2014-07-21 2014-07-21 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7588.8A CN104069581B (zh) 2014-07-21 2014-07-21 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9581A true CN104069581A (zh) 2014-10-01
CN104069581B CN104069581B (zh) 2016-03-02

Family

ID=51591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4758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69581B (zh) 2014-07-21 2014-07-21 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6958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8297A (zh) * 2015-05-25 2015-09-09 王洛 穿刺式肠道冲洗减压装置
CN104888296A (zh) * 2015-05-25 2015-09-09 王洛 套管式胃穿刺冲洗减压装置
CN108543198A (zh) * 2018-05-24 2018-09-18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自贡市急救中心) 一种导管固定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81235A1 (en) * 2003-03-10 2004-09-16 Daignault Kenneth J. Medical stent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1905058A (zh) * 2009-06-04 2010-12-08 泰科保健集团有限合伙公司 胃造口术给养设备以及方法
CN203663214U (zh) * 2014-01-02 2014-06-2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吸盘式胸腔积液引流管
CN203971130U (zh) * 2014-07-21 2014-12-03 林新颖 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81235A1 (en) * 2003-03-10 2004-09-16 Daignault Kenneth J. Medical stent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1905058A (zh) * 2009-06-04 2010-12-08 泰科保健集团有限合伙公司 胃造口术给养设备以及方法
CN203663214U (zh) * 2014-01-02 2014-06-2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吸盘式胸腔积液引流管
CN203971130U (zh) * 2014-07-21 2014-12-03 林新颖 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8297A (zh) * 2015-05-25 2015-09-09 王洛 穿刺式肠道冲洗减压装置
CN104888296A (zh) * 2015-05-25 2015-09-09 王洛 套管式胃穿刺冲洗减压装置
CN104888296B (zh) * 2015-05-25 2017-10-24 王洛 套管式胃穿刺冲洗减压装置
CN108543198A (zh) * 2018-05-24 2018-09-18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自贡市急救中心) 一种导管固定装置
CN108543198B (zh) * 2018-05-24 2024-03-22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自贡市急救中心) 一种导管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9581B (zh) 2016-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258672A1 (en) Mitt for compression garments
WO2009144561A3 (en) Device for treating arterial occlusions of the lower limbs
CN204319138U (zh) 骨科用下肢康复架
CN104069581A (zh) 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
CN104352347A (zh) 雀啄灸装置
CN205019462U (zh) 普外科手术器械消毒车
CN203971130U (zh) 智能自动型战创伤胸腹腔引流管
CN205729471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介入穿刺引流装置
CN205145119U (zh) 中医针灸取针器
CN204337053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装置
CN105496696A (zh) 血液透析辅助护理装置
CN103610529A (zh) 一种便于开闭的可视化约束手套
CN205434027U (zh) 妇产科自洁式护理带
CN104352349B (zh) 自动雀啄灸装置
CN109009460B (zh) 可拆卸式专用手套
CN203749911U (zh) 一种皮试皮肤挣平装置
CN203829302U (zh) 一种中医针灸针
CN203195716U (zh) 一次性微创手术标本取出器
CN204411210U (zh) 一种手指康复锻炼器
CN203763191U (zh) 一种外科穿刺引流装置
CN204274739U (zh) 牵引位置预警器
CN219250668U (zh) 一种医用固定带
CN203873971U (zh) 手术后康复用腹带
CN203829255U (zh) 膝关节康复装置
CN220801494U (zh) 一种高压蒸汽灭菌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Termination date: 2017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