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6375B - 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6375B
CN104056375B CN201410244709.6A CN201410244709A CN104056375B CN 104056375 B CN104056375 B CN 104056375B CN 201410244709 A CN201410244709 A CN 201410244709A CN 104056375 B CN104056375 B CN 1040563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layer barrel
cover body
rotating cylinder
vertical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447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56375A (zh
Inventor
杨火海
刘建仪
代建伟
李博
李雅颖
刘畅
范鹏飞
常元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24470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563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56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63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563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63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它包括外壳、罩体(1)、过滤系统和锁紧装置,外壳包括容器筒(2)、转筒(3)和顶盖(4),容器筒(2)为上开口筒体,过滤系统包括上部滤网层(14)、生氧层(13)和下部滤网层(29),锁紧装置设置于内层筒壁(5)与外层筒壁(6)之间的环形空间内,转筒(3)通过转动副(10)相对容器筒(2)旋转。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体积小,轻巧易携,使用方便快捷,结构简单,可降低空气流阻力,集真空压缩面罩、过滤防毒、自生氧于一体,具有旋转弹出功能,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过滤火灾产物并在短时间内维持人体正常呼吸,从而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或采取更有效的急救措施的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毒面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
背景技术
据统计,在住宅火灾的非致命受伤者中,42%归因于单纯吸入烟雾,29%归因于单纯烧伤,17%归因于烧伤和吸人烟雾的联合作用,其余12%归因于其他效应。因此,如何过滤有害气体,减少毒气吸入成为火灾逃生的关键。本发明微型防毒面具,就是针对此种情况而研发的。
目前,无论是在现行市场上还是在已经申请专利的发明中,用于火灾逃生的防毒面具虽然种类繁多,名目不同,但都存在诸多缺陷。例如专利号为CN 202844406 U的防毒面具,此面具包含有一个外凸式口鼻罩,在口鼻罩的前部固定有呼气阀,下部固定有吸气阀,整体呈“丫”字型结构,因此使得此面具体积较大,携带不便,并且由于拐角的存在,使得气体通过过滤物时不充分,存在过滤死角。又例如专利号为CN 101791458 A的防毒面具,此面具在使用时把面罩套入使用人的面部时,绳索拉动密封圈可打开或提示打开,但是在慌忙中遗忘操作程序时会使佩戴者终止佩戴过程,这在火灾现场中是十分有害的,它没有实现面具展开、打开密封圈进气一体化的效果,如果其一出故障,则此面罩无法保证人体的生命安全。因此,针对传统防毒面具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如下:
1.传统防毒面具体积庞大,在家、工厂、办公场所等地存放时,储存点距离日常活动范围较远,不易于找出佩戴;
2.传统防毒面具佩戴方式繁琐,对于儿童、老年人等,须在成人的帮助下才能正常使用,并且在使用前需正确明白使用方法;
3.传统防毒面具使用不够方便,可能在取面具期间已经吸入毒气、固相颗粒,严重时可能已有生命危险的迹象;
4.传统防毒面具存放时间短,容易受潮、变质,丧失使用功能;
5.传统防毒面具存在死角,毒气无法充分通过过滤物,无法达到完全过滤有毒有害气体的效果;
6.现有的防毒面具,价格偏贵,无法批量购置,并且结构复杂使得各零件之间容易出现配合不稳定的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7.大多数防毒面具不存在制氧装置,在毒气较多的情况下,虽然过滤了有害物质,但由于氧气不足容易导致人体产生缺氧症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它包括外壳、罩体、过滤系统和锁紧装置,所述的外壳包括容器筒、转筒和顶盖,所述的容器筒为上开口、具有双层筒壁的筒体,容器筒的内层筒壁和外层筒壁为同心圆柱型,内层筒壁围成过滤腔,所述的转筒为上开口的筒体,转筒的内径与容器筒的外径相配合,转筒从容器筒的底部套装于容器筒的外部,且容器筒的筒底A与转筒的筒底B通过设置于中心处、密封良好的转动副连接,顶盖盖合于容器筒的上部且密封过滤腔;
所述的过滤系统包括上部滤网层、生氧层和下部滤网层,生氧层设置于过滤腔内,位于生氧层的上部的过滤腔内依次设置有通气软管和罩体,通气软管的一端通过T形截面固定环固定于容器筒的内层筒壁上,通气软管的另一端与罩体连接,通气软管的外部还套装有大弹簧,大弹簧的下端扣于T形截面固定环上,大弹簧的另一端抵压于罩体上,罩体由顶盖压紧于过滤腔内,上部滤网层设置于罩体与通气软管之间,上层的滤网层是作为罩体的一部分镶嵌于罩体中心位置,同时被通气软管罩在内部,下部滤网层安装在生氧层下部的过滤腔内;
所述的锁紧装置设置于内层筒壁与外层筒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内,锁紧装置包括垂直杆和小弹簧,垂直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水平杆,垂直杆的中部偏下处与设置于外层筒壁内表面上的支架铰接,小弹簧设置于垂直杆的下端部,小弹簧一端抵压于内层筒壁的外表面,小弹簧的另一端抵压于垂直杆的下端部,内层筒壁与外层筒壁之间沿周向均匀设置有两个锁紧装置,即两个锁紧装置周向彼此间隔180°,外层筒壁上分别设置有与垂直杆的上端水平杆和垂直杆的下端水平杆相配合的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的转筒上设置有与垂直杆的下端水平杆相配合的弹射小孔,所述的顶盖上设置有用于容置垂直杆的上端水平杆的锁孔;
筒底A上设置有通气孔A,筒底B上设置有通气孔B,转筒通过转动副相对容器筒旋转,当转筒的弹射小孔与外层筒壁的下通孔对齐时,通气孔A与通气孔B连通;当通气孔A与通气孔B不连通时,转筒的弹射小孔未与外层筒壁的下通孔对齐,垂直杆的上端水平杆穿出外层筒壁的上通孔并置于顶盖的锁孔内,罩体被顶盖封盖于过滤腔内。
所述的顶盖与内层筒壁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顶盖的内壁顶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橡胶密封圈的环形槽,橡胶密封圈安装在顶盖的环形槽内且位于内层筒壁的顶部,橡胶密封圈密封顶盖与内层筒壁间的间隙。
所述的通孔A为设置于筒底A上的两个对称扇形通气孔A,所述的通孔B为设置于筒底B上的两个对称扇形通气孔B。
所述的扇形通气孔B的面积大于扇形通气孔A的面积。
所述的转动副为转轴上套有橡胶的转动副。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解决现有的一般防毒面具体积大而笨重、结构复杂、装备麻烦耗时以及不能随身携带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一种体积小,轻巧易携,使用方便快捷,结构简单,可降低空气流阻力,佩戴方法简易,自生氧、三层过滤的微型防毒面具,它包括连接于容器筒的刚好能够涵盖鼻与口的且含有一层滤网的半立体式罩体,同时作为密封保存罩体的容器和过滤空气及自生氧的过滤装置的双层壁容器筒,集真空压缩面罩、过滤防毒、自生氧于一体,具有旋转弹出功能,适用于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过滤火灾产物并在短时间内维持人体正常呼吸,从而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或采取更有效的急救措施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锁紧装置静止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锁紧装置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置静止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置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T形截面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罩体与滤网层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筒底A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筒底B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罩体,2-容器筒,3-转筒,4-顶盖,5-内层筒壁,6-外层筒壁,7-过滤腔,8-筒底A,9-筒底B,10-转动副,11-橡胶密封圈,12-环形槽,13-生氧层,14-上部滤网层,15-通气软管,16-T形截面固定环,17-大弹簧,18-垂直杆,19-小弹簧,20-支架,21-上端水平杆,22-下端水平杆,23-上通孔,24-下通孔,25-弹射小孔,26-锁孔,27-通气孔A,28-通气孔B,29-下部滤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它包括外壳、罩体1、过滤系统和锁紧装置,所述的外壳包括容器筒2、转筒3和顶盖4,所述的容器筒2为上开口、具有双层筒壁的筒体,容器筒2的内层筒壁5和外层筒壁6为同心圆柱型,内层筒壁5围成过滤腔7,所述的转筒3为上开口的筒体,转筒3的内径与容器筒2的外径相配合,转筒3从容器筒2的底部套装于容器筒2的外部,且容器筒2的筒底A8与转筒3的筒底B9通过设置于中心处、密封良好的转动副10连接,所述的转动副10为转轴上套有橡胶的转动副10,顶盖4盖合于容器筒2的上部且密封过滤腔7。
如图7所示,顶盖4的内壁顶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橡胶密封圈11的环形槽12,橡胶密封圈11安装在顶盖4的环形槽12内且位于内层筒壁5的顶部,橡胶密封圈11密封顶盖4与内层筒壁5间的间隙。
如图1、图6所示,所述的过滤系统包括上部滤网层14、生氧层13和下部滤网层29,生氧层13设置于过滤腔7内,位于生氧层13的上部的过滤腔7内依次设置有通气软管15和罩体1,通气软管15的一端通过T形截面固定环16固定于容器筒2的内层筒壁5上,即通气软管15的端部套在T形截面固定环16的下端,且通气软管15的端部与T形截面固定环16通过强力胶粘接,通气软管15的另一端与罩体1连接,通气软管15的外部还套装有大弹簧17,大弹簧17的下端扣于T形截面固定环16上,大弹簧17的另一端抵压于罩体1上,罩体1由顶盖4压紧于过滤腔7内;T形截面固定环16的外侧与内层筒壁5相连接,其上部对大弹簧17起压缩支撑作用,当通过转动旋转转筒3将顶盖4弹出后,大弹簧17凭自身弹性势能借助T形固定环向上反弹,从而轻易将面罩打开。
如图1、图9所示,上部滤网层14设置于罩体1与通气软管15之间,上部滤网层14作为罩体1的一部分镶嵌于罩体1的中心部位,下部滤网层29安装在生氧层下部的过滤腔7内。
如图8图、图9所示,罩体1形状采用大多数防毒面具口罩的封闭口和鼻的形状,其后连接一根橡皮筋可用于固定于面部,罩体1内层中央为填充了棉花的直径35mm圆形网状纤维,在之下为由强力胶粘接的通气软管15,通气软管15与罩体1之间固定有一层滤网层,人可以通过网状纤维、滤网、通气软管15、容器筒2进行呼吸。关于强力胶的粘接效力,只要求能维持可接受效力及密封作用达微型防毒面具工作时间的两倍时间约6~10分钟左右即可,可见一般的强力胶对之均适用,若发生意外容器筒2掉落,仅靠罩体1上的网状纤维和滤网层也还能起到一定程度的防毒效果。罩体1材料的品种、性能特点及应用如表1所示,本发明选择耐高温、抗老化性能优异、弹性良好、耐酸碱性能优异、耐高温水蒸气性能优良、耐压缩永久变形性能独特的四丙氟橡胶。
表1 罩体1材料的品种、性能特点及应用
过滤腔7由T形截面固定环16分隔为上部和下部,过滤腔7的上部作为储存罩体1的容器和罩体1弹射装置,其中通气软管15长约25mm、直径约18mm,T形截面固定环16高度2mm,大弹簧17直径19mm;过滤腔7的下部与通气软管15密封相连,安装在T形截面固定环16下的生氧层13、镶嵌于罩体1上的上部滤网层14以及位于生氧层13的下部滤网层29,均主要由超细纤维材料制成,生氧层13厚度3mm,生氧剂混合物被装在生氧层13上下两层纤维过滤网之间,生氧剂主要成分为超氧化钾KO2,纤维过滤网厚度1mm,其过滤剂主要成分为具有综合防护兼防CO的浸渍炭Cu、Cr、Ag、NH3,过滤剂同样被装在两层纤维网之间;罩体1上的滤网层材料选择聚四氟乙烯针刺过滤材料,用于三次过滤以及吸收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让干燥二氧化碳CO2通过作为生氧反应的反应物。
浸渍炭是一种很细小的炭粒,有很大的表面积,而且炭粒中还有更细小的孔毛细管。这种毛细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由于炭粒的表面积很大,所以能与气体杂质与水蒸气充分接触。当这些气体杂质与水蒸气碰到毛细管被吸附,起净化作用。过滤物的功能及吸附类型如表2所示,本发明两层过滤网都选择表中型号2的浸渍炭。滤网层和生氧层13的滤网采用专利号为CN 201120264773的聚四氟乙烯针刺过滤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耐高温、耐低温、耐强腐蚀、透气性好、抗静电、化学性能稳定、抗老化、强度高等特性,其表面平整光滑又抗静电,保持良好的透气效果。
表2过滤物功能及吸附类型
型号 功能 材料
1 综合防护 浸渍炭Cu、Cr、Ag、NH3
2 综合防护兼防CO 浸渍炭Cu、Cr、Ag、NH3
3 有机气体 活性炭
4 NH3、H2S 浸渍炭Cu2SO4
5 CO 霍加拉特剂及干燥剂CaCl2、LiCl、LiBr
6 Hg 浸渍炭KI
7 酸性气体 浸渍炭Na2CO3、Ag、Cu
8 H2S 浸渍炭Cu2SO4
9 HCHO甲醛 浸渍炭Cu、Cr、Ag、NH3
生氧剂生氧原理如下:
4KO2+2CO2=2K2CO3+3O2
其中,CO2来源于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
人体需要不断地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根据医学统计,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次数为16~20次/分,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大约为500毫升,称为潮气量。正常情况下氧气占空气21%。当空气中氧含量降至12%时,人体可发生呼吸困难;降至10%,可发生智力活动减退;降至7%-8%以下可危及生命。
火灾中,正常人会发生呼吸急促的现象,虽然人体呼吸次数增加,但是每次呼吸量减少,鉴于此原因,本方案认为火灾中每分钟总呼吸量大致与安静状态下相当。火灾中,为使人不发生呼吸困难,最低氧气浓度为12%,由此可得成人每分钟吸入氧气量为1.89L。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换算常温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m=24.04L/mol,可得每分钟所需氧气摩尔数为0.07862mol,再根据化学式4KO2+2CO2=2K2CO3+3O2得,KO2摩尔数及质量分别为0.108mol和7.4426g。
如图1、图2、图3所示,内层筒壁5与外层筒壁6之间具有4.5mm厚环形空间,所述的锁紧装置设置于内层筒壁5与外层筒壁6之间的环形空间内,用于锁紧顶盖4,锁紧装置包括垂直杆18和小弹簧19,垂直杆18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水平杆,垂直杆18的中部偏下与设置于外层筒壁6内表面上的支架20铰接,锁紧装置实质为一个杠杆,支架20作为垂直杆18的支点与垂直杆18铰接,小弹簧19设置于垂直杆18的下端部,小弹簧19一端抵压于内层筒壁5的外表面,小弹簧19的另一端抵压于垂直杆18的下端部,锁紧装置部分在高度方向在占据33mm的长度,内层筒壁5与外层筒壁6之间沿周向均匀设置有两个锁紧装置,即两个锁紧装置周向彼此间隔180°,外层筒壁6上分别设置有与垂直杆18的上端水平杆21和垂直杆18的下端水平杆22相配合的上通孔23和下通孔24,所述的转筒3上设置有与垂直杆18的下端水平杆22相配合的弹射小孔25,锁紧装置的释放需要转筒3的配合。
所述的顶盖4上设置有用于容置垂直杆18的上端水平杆21的锁孔26,用于在未使用时约束顶盖4用以密封,垂直杆18的上端水平杆21与锁孔26配合部位的形状采用上平下斜的楔形形状,若锁紧装置因意外没能释放成功,则可人工将顶盖4拔出,本实施例中顶盖4边缘外径为51mm,内径为45mm,其内部安装的橡胶密封圈11外径为33mm,内径为30mm;弹射小孔25与锁孔26尺寸均为4.5mm×3mm,但锁孔26下边径向深度为1.5mm。
使用时施加转矩给转筒3,当旋转转筒3至锁紧装置下端凸起进入弹射小孔25时,由于两侧小弹簧19以及平面铰的作用使得锁紧装置对顶盖4的约束消失,即锁紧装置上端凸起脱离锁孔26,使得中央弹出装置能够将整个罩体1瞬间弹出。
如图10、图11所示,筒底A8上设置有通气孔A27,筒底B9上设置有通气孔B28,转筒3通过转动副10相对容器筒2旋转,当转筒3的弹射小孔25与外层筒壁6的下通孔24对齐时,通气孔A27与通气孔B28连通;当通气孔A27与通气孔B28不连通时,转筒3的弹射小孔25未与外层筒壁6的下通孔24对齐,垂直杆18的上端水平杆21穿出外层筒壁6的上通孔23并置于顶盖4的锁孔26内,罩体1被顶盖4封盖于过滤腔7内。
所述的通孔A为设置于筒底A8上的两个对称扇形通气孔A27,所述的通孔B为设置于筒底B9上的两个对称扇形通气孔B28,且扇形通气孔B28的面积大于扇形通气孔A27的面积,所述的对称扇形通气孔为两个面积一致、位置对称的扇形通气孔,本实施例中转筒3底部扇形通气气孔B直径为31.5mm,容器筒2扇形通气孔A27直径为27mm,圆心角都为90°,其区别在于转筒3两个扇形通气孔B28顶点与转动副10重合,而容器筒2两个扇形通气孔A27顶点都偏离转动副10,这是为了达到密封良好、易储存的要求;容器筒2扇形通气孔A27总面积为389.656mm2,即3.8966cm2。平时扇形通气孔A27和扇形通气孔B28呈90度错开,容器筒2底部处于封闭状态,且此时转筒3的弹射小孔25未与外层筒壁6的下通孔24对齐;工作状态下转筒3相对容器筒2旋转90度,两组气孔重叠,扇形通气孔A27和扇形通气孔B28连通,容器筒2处于通气状态,同时转筒3的弹射小孔25与外层筒壁6的下通孔24对齐,锁紧装置在小弹簧19的作用下被释放,垂直杆18的下端水平杆22从弹射小孔25顶出,垂直杆18的上端水平杆21回退至容器筒2内部,顶盖4打开,大弹簧17将罩体1与顶盖4同时弹出,罩体1凭借其优越的弹性,自动伸展为半立体式面罩形状。转筒3与容器筒2之间的转动副10上采取密封圈密封措施。
如图2、图4所示,未使用时,转筒3的弹射小孔25不与外层筒壁6的下通孔24对齐,垂直杆18的下端水平杆22在小弹簧19的作用下抵压于转筒3的内表面,垂直杆18的上端水平杆21穿出外层筒壁6的上通孔23并置于顶盖4的锁孔26内,罩体1被顶盖4封盖于过滤腔7内。
所述的顶盖4与内层筒壁5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11。
本实施例中,整个装置高为67.5mm,最大外径为51mm,所占总空间粗略估计不足137.890cm3,轻巧便携;容器筒2上部高为40.5mm,内径为30mm,容积约28.628cm3,足够容纳下压缩后罩体1;容器筒2下部高为42mm,内径亦为30mm,容积约为29688.05mm3,即29.688cm3,用于存储紧急逃生时生氧装置和下部过滤层。其工作原理在于:如图3、图5所示,使用时施加转矩给转筒3,当旋转转筒3至锁紧装置下端凸起进入弹射小孔25时,底部转筒3扇形通气孔B28与容器筒2底部扇形通气孔A27重合,与大气连通,过滤系统开始工作;与此同时,由于两侧小弹簧19以及平面铰的作用使得锁紧装置对顶盖4的约束消失,其后中央弹出装置将整个罩体1瞬间弹出,达到方便、快捷的使用效果。罩体1和通气软管15材料为四丙氟橡胶,容器筒2、转筒3的外表涂有耐火涂料refractory coating铝合金,整个微型防毒面具重量约50g,罩体1漏气指数低于5%,呼吸阻力约为4mmH2O,本发明的尺寸大小可针对不同人群和环境进行适当调整,为了达到轻巧便携的目的,综合考虑各方面条件,上述设计尺寸为优选方案。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使用时只需将容器筒2与转筒3相对旋转90度,罩体1自动弹出即可使用,有效工作时间约3~5分钟。工作期间本面具可有效过滤火灾现场的一氧化碳、氰化氢、氯氧化物、二氧化硫、硫化氢、氨气、卤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以及烟尘和煤灰等固体颗粒,加上自生氧功能可有效延长工作时间,本发明保存期大约一年。
本发明有诸多有益效果:轻巧易携,使用快捷,结构简单,空气流阻力小,三层过滤,过滤效率高,利用呼出废气生氧,延长正常呼吸时间,为现场人员供氧并避免固体颗粒及有害气体进入人体堵塞损害呼吸道而致死,有效提高火灾生还率。

Claims (6)

1.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罩体(1)、过滤系统和锁紧装置,所述的外壳包括容器筒(2)、转筒(3)和顶盖(4),所述的容器筒(2)为上开口、具有双层筒壁的筒体,容器筒(2)的内层筒壁(5)和外层筒壁(6)为同心圆柱型,内层筒壁(5)围成过滤腔(7),所述的转筒(3)为上开口的筒体,转筒(3)的内径与容器筒(2)的外径相配合,转筒(3)从容器筒(2)的底部套装于容器筒(2)的外部,且容器筒(2)的筒底A(8)与转筒(3)的筒底B(9)通过设置于中心处、密封良好的转动副(10)连接,顶盖(4)盖合于容器筒(2)的上部且密封过滤腔(7);
所述的过滤系统包括上部滤网层(14)、生氧层(13)和下部滤网层(29),生氧层(13)设置于过滤腔(7)内,位于生氧层(13)的上部的过滤腔(7)内依次设置有通气软管(15)和罩体(1),通气软管(15)的一端通过T形截面固定环(16)固定于容器筒(2)的内层筒壁(5)上,通气软管(15)的另一端与罩体(1)连接,通气软管(15)的外部还套装有大弹簧(17),大弹簧(17)的下端扣于T形截面固定环(16)上,大弹簧(17)的另一端抵压于罩体(1)上,罩体(1)由顶盖(4)压紧于过滤腔(7)内,上部滤网层(14)设置于罩体(1)与通气软管(15)之间,上部滤网层(14)作为罩体(1)的一部分镶嵌于罩体(1)的中心部位,下部滤网层(29)安装在生氧层(13)下部的过滤腔(7)内;
所述的锁紧装置设置于内层筒壁(5)与外层筒壁(6)之间的环形空间内,锁紧装置包括垂直杆(18)和小弹簧(19),垂直杆(18)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水平杆,垂直杆(18)的中部偏下处与设置于外层筒壁(6)内表面上的支架(20)铰接,小弹簧(19)设置于垂直杆(18)的下端部,小弹簧(19)一端抵压于内层筒壁(5)的外表面,小弹簧(19)的另一端抵压于垂直杆(18)的下端部,内层筒壁(5)与外层筒壁(6)之间沿周向均匀设置有两个锁紧装置,即两个锁紧装置周向彼此间隔180°,外层筒壁(6)上分别设置有与垂直杆(18)的上端水平杆(21)和垂直杆(18)的下端水平杆(22)相配合的上通孔(23)和下通孔(24),所述的转筒(3)上设置有与垂直杆(18)的下端水平杆(22)相配合的弹射小孔(25),所述的顶盖(4)上设置有用于容置垂直杆(18)的上端水平杆(21)的锁孔(26);
筒底A(8)上设置有通气孔A(27),筒底B(9)上设置有通气孔B(28),转筒(3)通过转动副(10)相对容器筒(2)旋转,当转筒(3)的弹射小孔(25)与外层筒壁(6)的下通孔(24)对齐时,通气孔A(27)与通气孔B(28)连通;当通气孔A(27)与通气孔B(28)不连通时,转筒(3)的弹射小孔(25)未与外层筒壁(6)的下通孔(24)对齐,垂直杆(18)的上端水平杆(21)穿出外层筒壁(6)的上通孔(23)并置于顶盖(4)的锁孔(26)内,罩体(1)被顶盖(4)封盖于过滤腔(7)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4)与内层筒壁(5)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1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4)的内壁顶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橡胶密封圈(11)的环形槽(12),橡胶密封圈(11)安装在顶盖(4)的环形槽(12)内且位于内层筒壁(5)的顶部,橡胶密封圈(11)密封顶盖(4)与内层筒壁(5)间的间隙。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A为设置于筒底A(8)上的两个对称扇形通气孔A(27),所述的通孔B为设置于筒底B(9)上的两个对称扇形通气孔B(28)。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形通气孔B(28)的面积大于扇形通气孔A(27)的面积。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副(10)为转轴上套有橡胶的转动副(10)。
CN201410244709.6A 2014-06-04 2014-06-04 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563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44709.6A CN104056375B (zh) 2014-06-04 2014-06-04 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44709.6A CN104056375B (zh) 2014-06-04 2014-06-04 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6375A CN104056375A (zh) 2014-09-24
CN104056375B true CN104056375B (zh) 2016-10-05

Family

ID=51544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4470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56375B (zh) 2014-06-04 2014-06-04 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5637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41001Y (zh) * 1995-12-11 1996-11-27 王虎儒 防毒救生面具
CN1990067A (zh) * 2005-12-27 2007-07-04 宣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急氧气面罩
EP2679281A2 (en) * 2012-06-28 2014-01-01 Intertechnique Emergency oxygen supply mask and emergency oxygen supply arrangement adapted for rescuing a passenger of an aircraft in an emergency situation, method of rescuing a passenger of an aircraft in an emergency situ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36999B1 (ko) * 2010-11-11 2012-04-19 김창용 비상용 방독면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41001Y (zh) * 1995-12-11 1996-11-27 王虎儒 防毒救生面具
CN1990067A (zh) * 2005-12-27 2007-07-04 宣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急氧气面罩
EP2679281A2 (en) * 2012-06-28 2014-01-01 Intertechnique Emergency oxygen supply mask and emergency oxygen supply arrangement adapted for rescuing a passenger of an aircraft in an emergency situation, method of rescuing a passenger of an aircraft in an emergency situ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6375A (zh) 2014-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91547B1 (ko) 휴대용 산소발생장치
JP2016019747A (ja) 緊急呼吸装置
KR102042607B1 (ko) 산소발생장치
CN104027901A (zh) 一种面罩式碳-氧交换型自主呼吸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5403B (zh) 移动式空气净化装置
CN203425395U (zh) 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
CN2778323Y (zh) 森林消防人员化学氧呼吸器
CN209885063U (zh) 一种补充氧气的过滤式自救器
CN104056375B (zh) 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
CN106422095B (zh) 一种抗过载空气缓释的化学氧应急救援呼吸装置
CN206227758U (zh) 一种pm2.5防护口罩
CN211935228U (zh) 一种过滤式消防自救器
CN104014083A (zh) 一种高效能复合式新型自救器
CN210384622U (zh) 一种火灾应急演练用防护面具
CN112221030A (zh) 一种多功能防护面具
CN208975021U (zh) 一种消防员专用双层过滤式防毒面具
CN106730455A (zh) 气囊式烟雾重复过滤呼吸装置
CN109846116A (zh) 一种防雾霾口罩
CN212662479U (zh) 一种具有增氧功能和多个兼容接口的多功能滤毒罐
WO2018059255A1 (zh) 一种带有密封罩体的囊式呼吸装置及其密封罩组件
KR20020000744A (ko) 긴급대피용 간이마스크의 제조
CN109513128A (zh) 一种双气囊作业型化学氧呼吸器
CN115227999A (zh) 一种多重洗气过滤的防烟面罩
CN208809339U (zh) 一种应用纳米技术的碳氧交换型自主呼吸器
CN101708407B (zh) 采用核孔膜滤除粉尘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6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