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2570B - 一种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2570B
CN104052570B CN201310082801.2A CN201310082801A CN104052570B CN 104052570 B CN104052570 B CN 104052570B CN 201310082801 A CN201310082801 A CN 201310082801A CN 104052570 B CN104052570 B CN 1040525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gth
subframe
equipment
protection interval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28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52570A (zh
Inventor
阳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8280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525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52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2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52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25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包括:在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第一设备通过第一接收子帧接收第二设备在第三保护间隔之后通过第二发送子帧发送的信息;其中,第一设备按照第一帧格式进行信息的接收和发送,第二设备按照第二帧格式进行信息的接收和发送。本发明用于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TDD通信过程中,减少第二设备从发起接入到正常通信的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通信不仅包括点到多点的TDD通信,还包括点到点的TDD通信。其中,点到多点的TDD通信是目前常用的基站与多个终端进行通信的方式,它一般是按照一种帧格式进行信息传输。这种帧的一般结构如图1所示,该帧分为两个半帧(图1只示出了一个半帧的具体结构),半帧的长度为5毫秒,半帧包括4个一般子帧(subframe)和一个特殊子帧。其中,一般子帧按照预定的配置可以用于进行上行或下行的传输,特殊子帧包括DwPTS、GP和UpPTS,其中,DwPTS用于进行下行传输,GP为保护间隔,不发送数据,UpPTS用于进行上行传输。在该帧中,普通子帧和特殊子帧的长度相等,均为30720个基本时间单位Ts。由于目前的TDD系统通常设计来支持多个终端同时与基站进行通信,多个终端都需要接入基站,终端需要通过竞争接入过程来获得基站发送给终端的发送信息的时间,这使得终端可能需要多次尝试接入,才能获得发送信息的时间。目前,这种基站给终端分配发送信息时间的方法也可应用于点到点的TDD通信中,但是,发明人发现,点到点的TDD通信系统中并不存在多点竞争接入,但终端也需要在获得基站的分配的发送信息时间后才能向基站发送信息,这无疑增加了终端从发起接入到正常通信的时间。因此,如何缩短该时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用于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TDD通信过程中,减少第二设备从发起接入到正常通信的时间。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所述第一设备用于通过第一帧接收信息,所述第一帧包括第一接收时间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一接收子帧;所述第二设备用于通过第二帧发送信息,所述第二帧包括第三保护间隔和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二发送子帧,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发送子帧发送的信息,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之前的第一保护间隔;在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同步,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一发送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之后的第二保护间隔;所述第二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二接收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二发送子帧之后的第四保护间隔。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和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都相等;
或者,
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长度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
或者,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长度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下一第一帧的第一发送子帧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信息,使得所述第二设备在第四保护间隔结束之后,通过下一第二帧的第二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信息。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帧还包括第二接收时间,所述第二接收时间设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之后,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为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下一第一帧的第一发送子帧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信息,使得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结束之后,通过下一第二帧的第二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信息。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等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结束之后,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同步,确定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将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为基于时分双工通信的网络设备,所述第一设备用于通过第一帧接收信息,所述第一帧包括第一接收时间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一接收子帧;所述第一设备包括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所述第一接收子帧接收第二设备在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二发送子帧发送的信息,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所述第二设备用于通过第二帧发送信息,所述第二帧包括第三保护间隔和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二发送子帧。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之前的第一保护间隔;
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同步单元,所述同步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接收子帧接收第二设备在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二发送子帧发送的信息之前,且在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同步,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一发送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之后的第二保护间隔;
所述第二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二接收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二发送子帧之后的第四保护间隔。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和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都相等;
或者,
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长度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
或者,
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
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
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
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
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长度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下一第一帧的第一发送子帧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信息,使得所述第二设备在第四保护间隔结束之后,通过下一第二帧的第二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信息。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帧还包括第二接收时间,所述第二接收时间设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之后,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为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
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下一第一帧的第一发送子帧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信息,使得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结束之后,通过下一第二帧的第二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信息。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等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基于时分双工通信的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设备用于通过第二帧发送信息,所述第二帧包括第三保护间隔和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二发送子帧,所述第二设备包括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所述第二发送子帧向第一设备发送信息,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在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一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息,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所述第一设备用于通过第一帧接收所述信息,所述第一帧包括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的所述第一接收子帧。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之前的第一保护间隔、设于所述第一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一发送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之后的第二保护间隔;
所述第二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二接收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二发送子帧之后的第四保护间隔,以及第二接收时间,所述第二接收时间设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之后;
所述第二设备还包括同步单元,所述同步单元用于在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结束之后,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同步,确定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将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
所述第二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结束之后,通过下一第二帧的第二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下一第一帧的第一发送子帧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信息。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应用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包括:
第一设备,用于通过第一帧接收信息,所述第一帧包括第一接收时间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一接收子帧;其中,在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所述第一接收子帧接收第二设备在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二发送子帧发送的信息;
第二设备,用于通过第二帧发送信息,所述第二帧包括第三保护间隔和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二发送子帧;其中,在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二发送子帧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信息。
在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之前的第一保护间隔;
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接收子帧接收第二设备在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二发送子帧发送的信息之前,且在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同步,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
结合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一发送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之后的第二保护间隔;
所述第二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二接收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二发送子帧之后的第四保护间隔。
结合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和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都相等;
或者,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长度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
或者,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长度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
结合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帧还包括第二接收时间,所述第二接收时间设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之后,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为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
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在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下一第一帧的第一发送子帧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结束之后,通过下一第二帧的第二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信息。
结合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等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
结合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设备还用于在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结束之后,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同步,确定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将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帧可以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发送子帧、第一保护间隔、第一接收时间、第一接收子帧和第二保护间隔;所述第二子帧可以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二接收子帧、第三保护间隔、第二发送子帧和第二保护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和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都相等;
或者,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长度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
或者,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长度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
另外,所述第二子帧也可以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二接收子帧、第三保护间隔、第二发送子帧、第二保护间隔和第二接收时间。其中,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等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采用不同的帧进行信息的收发,其中,所述第一设备通过第一帧进行接收信息,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第二帧发送信息,由于所述第一帧中的结束位置和所述第二帧中的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同步,使得所述第二设备可以在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向第一设备发送信息,而所述第一设备能够在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一接收子帧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息,使得所述第一设备无需向第二设备分配发送信息的时间,从而减少第二设备从发起接入到正常通信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第一帧和第二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第一帧和第二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另一种第一帧和第二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第一帧和第二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第一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第一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一种第二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7提供的一种第二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网络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主要应用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所述第一设备可以为基站等网络侧设备、回传远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可以为用户终端、回传近端设备,反之,所述第一设备可以为用户终端、回传近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可以为基站等网络侧设备、回传远端设备。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用于通过第一帧接收信息,所述第一帧包括第一接收时间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一接收子帧;所述第二设备用于通过第二帧发送信息,所述第二帧包括第三保护间隔和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二发送子帧,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所述第一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在第二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二发送子帧发送的信息,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
如图2所示,第一帧由若干个Tx subframe、GP0、Rx、若干个Rx subframe、GP1按先后顺序组成,其中,第一帧中的Tx subframe表示第一发送子帧,第一帧中的GP0表示第一保护间隔,第一帧中的Rx表示第一接收时间,第一帧中的Rx subframe表示第一接收子帧,第一帧中的GP1表示第二保护间隔。第二帧由若干个Tx subframe、GP0、若干个Rx subframe、GP1按先后顺序组成,其中,第二帧中的Tx subframe表示第二发送子帧,第二帧中的GP0表示第三保护间隔,第二帧中的Rx subframe表示第二接收子帧,第二帧中的GP1表示第四保护间隔。
所述第一接收时间为所述第一设备用于与第二设备进行同步所需要的时间,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一接收子帧与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结束之后的第二发送子帧同步。因此,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接收时间之后能够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息,减少了第二设备从发起接入到正常通信的时间。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101、在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同步,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
其中,第一设备通过第一帧接收信息,所述第一帧包括第一接收时间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一接收子帧,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之前的第一保护间隔。
102、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所述第一接收子帧接收第二设备在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二发送子帧发送的信息。
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所述第二设备用于通过第二帧发送信息,所述第二帧包括第三保护间隔和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二发送子帧。
对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同步,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将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和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
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开始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息,而此时所述第二设备在第三保护间隔之后向第一设备发送信息,该发送的信息能够被第一设备接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一发送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之后的第二保护间隔;所述第二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二接收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二发送子帧之后的第四保护间隔。即所述第一帧可以由依次先后排列的第一发送子帧、第一保护间隔、第一接收时间、第一接收子帧和第二保护间隔组成,所述第二帧可以由依次先后排列的第二接收子帧、第三保护间隔、第二发送子帧和第四保护间隔组成。
由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同步之后,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从而可以在以后的通信中,所述第一设备可以在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息,但是,如图2所示,第一帧和第二帧需要满足如下时间关系:
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
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和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都相等。
或者,如图4所示,第一帧和第二帧需要满足如下时间关系:
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
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
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
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
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长度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
或者,如图5所示,第一帧和第二帧需要满足如下时间关系:
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
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
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
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长度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
在图2、4和图5中,
第一帧中的Tx subframe表示所述第一发送子帧;
第一帧中的GP0表示所述第一保护间隔;
第一帧中的Rx表示所述第一接收时间;
第一帧中的Rx subframe表示所述第二接收子帧;
第一帧中的GP1表示所述第二保护间隔;
第二帧中的Tx subframe表示所述第二发送子帧;
第二帧中的GP0表示所述第三保护间隔;
第二帧中的Rx表示所述第二接收时间;
第二帧中的Rx subframe表示所述第二接收子帧;
第二帧中的GP1表示所述第四保护间隔。
当所述第一帧和所述第二帧满足上述三种时间关系中的任意一种时,在第二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发送子帧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信息,使得所述第二设备在第四保护间隔结束之后,通过所述第二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结束位置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信息,此时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接收子帧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发送子帧处于同步状态,所述第二设备恰能通过第二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信息。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所述第一设备用于通过第一帧接收信息,所述第一帧包括第一接收时间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一接收子帧;所述第二设备用于通过第二帧发送信息,所述第二帧包括第三保护间隔和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二发送子帧,所述方法包括:
201、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所述第一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在第二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二发送子帧发送的信息,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
所述第一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之前的第一保护间隔;设于所述第一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一发送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之后的第二保护间隔。
具体的,在实施步骤201前,在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同步,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
所述第二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二接收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二发送子帧之后的第四保护间隔,以及第二接收时间,所述第二接收时间设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之后,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为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
202、在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下一第一帧的第一发送子帧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信息,使得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结束之后,通过下一第二帧的第二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结束之后,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同步,确定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将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在同步之后,在以后的通信中,所述第一设备可以在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息,但是,如图7所示,第一帧和第二帧需要满足如下时间关系:
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等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
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
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
在图7中,第一帧中的Tx subframe表示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第一帧中的GP0表示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第一帧中的Rx表示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第一帧中的Rx subframe表示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第一帧中的GP1表示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第二帧中的Tx subframe表示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第二帧中的GP0表示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第二帧中的Rx表示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第二帧中的Rx subframe表示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第二帧中的GP1表示所述第四保护间隔。
在上述实施例1、2和3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在通信之前,可以预先分别配置第一帧和第二帧,以及分别为所述第一保护间隔、所述第二从主保护间隔、所述第三保护间隔和所述第四保护间隔预设一个固定值。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在分别配置所述第一帧和所述第二帧后,可以应用上述实施例方法进行通信,可以减少第二设备从发起接入到正常通信的时间。
实施例4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设备301,所述第一设备301为基于时分双工通信的网络设备,所述第一设备301用于通过第一帧接收信息,所述第一帧包括第一接收时间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一接收子帧;所述第一设备301包括接收单元302,所述接收单元302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所述第一接收子帧接收第二设备在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二发送子帧发送的信息,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为所述第一设备301与所述第二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所述第二设备用于通过第二帧发送信息,所述第二帧包括第三保护间隔和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二发送子帧。
实施例5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为基于时分双工通信的网络设备,所述第一设备用于通过第一帧接收信息,所述第一帧包括第一接收时间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一接收子帧;所述第一设备包括接收单元403,所述接收单元403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所述第一接收子帧接收第二设备在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二发送子帧发送的信息,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所述第二设备用于通过第二帧发送信息,所述第二帧包括第三保护间隔和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二发送子帧。
所述第一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之前的第一保护间隔。
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同步单元402,所述同步单元402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接收子帧接收第二设备在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二发送子帧发送的信息之前,且在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同步,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一发送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之后的第二保护间隔;
所述第二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二接收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二发送子帧之后的第四保护间隔。
为了更好的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述第一帧和所述第二帧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和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都相等;
或者,所述第一帧和所述第二帧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长度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
或者,所述第一帧和所述第二帧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长度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
优选的,所述第一设备还可以包括发送单元404,所述发送单元404用于在在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下一第一帧的第一发送子帧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信息,使得所述第二设备在第四保护间隔结束之后,通过下一第二帧的第二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信息。
所述第一帧和所述第二帧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所述第二帧还包括第二接收时间,所述第二接收时间设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之后,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为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在满足此条件下,所述发送单元404进一步用于在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下一第一帧的第一发送子帧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信息,使得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结束之后,通过下一第二帧的第二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信息。优选的,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等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
实施例6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设备501,所述第二设备501为基于时分双工通信的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设备501用于通过第二帧发送信息,所述第二帧包括第三保护间隔和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二发送子帧,所述第二设备501包括发送单元502,所述发送单元502用于在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所述第二发送子帧向第一设备发送信息,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在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一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二设备501发送的信息,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501完成同步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也为基于时分双工通信的网络设备,所述第一设备用于通过第一帧接收所述信息,所述第一帧包括第一接收时间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一接收子帧。
实施例7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设备601,所述第二设备601为基于时分双工通信的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设备601用于通过第二帧发送信息,所述第二帧包括第三保护间隔和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二发送子帧,所述第二设备601包括发送单元604,所述发送单元604用于在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所述第二发送子帧向第一设备发送信息,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在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一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二设备601发送的信息,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601完成同步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也为基于时分双工通信的网络设备,所述第一设备用于通过第一帧接收所述信息,所述第一帧包括第一接收时间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一接收子帧。
所述第一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之前的第一保护间隔、设于所述第一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一发送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之后的第二保护间隔。
所述第二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二接收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二发送子帧之后的第四保护间隔,以及第二接收时间,所述第二接收时间设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之后。
所述第二设备601还包括同步单元602,所述同步单元602用于在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结束之后,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同步,确定所述第二设备601与所述第一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将所述第二设备601与所述第一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
所述第二设备601还包括接收单元603,所述接收单元603用于在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结束之后,通过下一第二帧的第二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下一第一帧的第一发送子帧向所述第二设备601发送信息。
实施例8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包括:
第一设备701,用于通过第一帧接收信息,所述第一帧包括第一接收时间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一接收子帧;其中,在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所述第一接收子帧接收第二设备702在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二发送子帧发送的信息;
第二设备702,用于通过第二帧发送信息,所述第二帧包括第三保护间隔和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二发送子帧;其中,在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二发送子帧向所述第一设备701发送信息。
实施例9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应用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包括:
第一设备701,用于通过第一帧接收信息,所述第一帧包括第一接收时间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一接收子帧;其中,在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所述第一接收子帧接收第二设备702在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二发送子帧发送的信息;
第二设备702,用于通过第二帧发送信息,所述第二帧包括第三保护间隔和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二发送子帧;其中,在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二发送子帧向所述第一设备701发送信息。
所述第一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之前的第一保护间隔;
所述第一设备701还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701通过所述第一接收子帧接收第二设备702在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二发送子帧发送的信息之前,且在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与所述第二设备702进行同步,将所述第一设备701与所述第二设备702完成同步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一发送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之后的第二保护间隔;
所述第二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二接收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二发送子帧之后的第四保护间隔。
优选的,所述第一帧和所述第二帧满足如下时间关系:
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和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都相等;
或者,所述第一帧和所述第二帧满足如下时间关系:
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长度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
或者,所述第一帧和所述第二帧满足如下时间关系:
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长度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
优选的,所述第二帧还包括第二接收时间,所述第二接收时间设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之后,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为所述第二设备702与所述第一设备701完成同步的位置;所述第一设备701还用于在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下一第一帧的第一发送子帧向所述第二设备702发送信息;所述第二设备702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结束之后,通过下一第二帧的第二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一设备701发送的信息。
所述第一帧和所述第二帧还可以满足如下时间关系:
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等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
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
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设备702还用于在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结束之后,与所述第一设备701进行同步,确定所述第二设备702与所述第一设备701完成同步的位置,将所述第二设备702与所述第一设备701完成同步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1至9中,所述第一帧可以为主帧,所述第二帧可以为从帧,即所述第一设备作为主设备,通过主帧收发信息,所述第二设备作为从设备通过从帧收发信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网络通信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25)

1.一种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用于通过第一帧接收信息,所述第一帧包括第一接收时间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一接收子帧;所述第二设备用于通过第二帧发送信息,所述第二帧包括第三保护间隔和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二发送子帧,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发送子帧发送的信息,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之前的第一保护间隔;
在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同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一发送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之后的第二保护间隔;
所述第二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二接收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二发送子帧之后的第四保护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和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都相等;
或者,
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长度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
或者,
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长度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下一第一帧的第一发送子帧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信息,使得所述第二设备在第四保护间隔结束之后,通过下一第二帧的第二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帧还包括第二接收时间,所述第二接收时间设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之后,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为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下一第一帧的第一发送子帧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信息,使得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结束之后,通过下一第二帧的第二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等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结束之后,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同步。
9.一种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为基于时分双工通信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用于通过第一帧接收信息,所述第一帧包括第一接收时间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一接收子帧;所述第一设备包括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所述第一接收子帧接收第二设备在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二发送子帧发送的信息,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所述第二设备用于通过第二帧发送信息,所述第二帧包括第三保护间隔和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二发送子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之前的第一保护间隔;
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同步单元,所述同步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接收子帧接收第二设备在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二发送子帧发送的信息之前,且在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同步,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一发送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之后的第二保护间隔;
所述第二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二接收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二发送子帧之后的第四保护间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和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都相等;
或者,
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长度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
或者,
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
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
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
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
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长度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下一第一帧的第一发送子帧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信息,使得所述第二设备在第四保护间隔结束之后,通过下一第二帧的第二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帧还包括第二接收时间,所述第二接收时间设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之后,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为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
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下一第一帧的第一发送子帧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信息,使得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结束之后,通过下一第二帧的第二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等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
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
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
16.一种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基于时分双工通信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用于通过第二帧发送信息,所述第二帧包括第三保护间隔和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二发送子帧,所述第二设备包括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所述第二发送子帧向第一设备发送信息,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在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一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息,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所述第一设备用于通过第一帧接收所述信息,所述第一帧包括所述第一接收时间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的所述第一接收子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之前的第一保护间隔、设于所述第一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一发送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之后的第二保护间隔;
所述第二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二接收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二发送子帧之后的第四保护间隔,以及第二接收时间,所述第二接收时间设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之后。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备还包括同步单元,所述同步单元用于在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结束之后,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同步,确定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将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
所述第二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结束之后,通过下一第二帧的第二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下一第一帧的第一发送子帧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信息。
19.一种基于时分双工的网络通信系统,应用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用于通过第一帧接收信息,所述第一帧包括第一接收时间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一接收子帧;其中,在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所述第一接收子帧接收第二设备在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二发送子帧发送的信息;
第二设备,用于通过第二帧发送信息,所述第二帧包括第三保护间隔和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的第二发送子帧;其中,在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二发送子帧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于时分双工的网络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之前的第一保护间隔;
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接收子帧接收第二设备在第三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第二发送子帧发送的信息之前,且在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同步,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于时分双工的网络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一发送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之后的第二保护间隔;
所述第二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之前的第二接收子帧和设于所述第二发送子帧之后的第四保护间隔。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于时分双工的网络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和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都相等;
或者,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长度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
或者,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三保护间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所述第一保护间隔的长度、所述第一接收时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三保护间隔长度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之和。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于时分双工的网络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帧还包括第二接收时间,所述第二接收时间设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之后,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为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
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在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结束位置之后,通过下一第一帧的第一发送子帧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结束之后,通过下一第二帧的第二接收子帧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于时分双工的网络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保护间隔的长度等于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的长度;
所述第一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接收子帧的长度;
所述第二发送子帧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接收子帧的长度。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基于时分双工的网络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备还用于在所述第四保护间隔结束之后,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同步,确定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将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完成同步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二接收时间的结束位置。
CN201310082801.2A 2013-03-15 2013-03-15 一种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40525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2801.2A CN104052570B (zh) 2013-03-15 2013-03-15 一种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2801.2A CN104052570B (zh) 2013-03-15 2013-03-15 一种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2570A CN104052570A (zh) 2014-09-17
CN104052570B true CN104052570B (zh) 2017-08-18

Family

ID=51504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2801.2A Active CN104052570B (zh) 2013-03-15 2013-03-15 一种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525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4356B (zh) * 2016-11-04 2021-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2605A (zh) * 2002-10-23 2004-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的初始上行同步方法
CN101162981A (zh) * 2006-10-12 2008-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通信系统的帧结构产生方法
CN101425845A (zh) * 2007-11-02 2009-05-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2651662A (zh) * 2011-02-23 2012-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42609B2 (en) * 2010-10-21 2014-09-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CK/NACK information in multicarrier-suppor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2605A (zh) * 2002-10-23 2004-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的初始上行同步方法
CN101162981A (zh) * 2006-10-12 2008-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通信系统的帧结构产生方法
CN101425845A (zh) * 2007-11-02 2009-05-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2651662A (zh) * 2011-02-23 2012-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ubframe configurations for TDD frame structure;HUAWEI;《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1bis》;20080118;正文第1-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2570A (zh) 2014-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57919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D2D communication
US9813893B2 (en) System for station group management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tation-management groups
EP2207278B1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in long term evolution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
CN103108389A (zh) 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和系统、用户设备
CN110024457A (zh) 用于小数据传输的上行同步的系统及方案
CN104813600B (zh) 信号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07124254A (zh) 支持harq的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1035187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6105307A (zh) 用户装置以及上行链路数据发送方法
TWI754040B (zh) 處理量測間距的裝置及方法
CN103997396B (zh) Fdd‑lte网络中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761954A (zh) 多载波通信系统中上行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9600833A (zh) 一种确定传输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CN101262322B (zh) 时分双工系统中上下行比例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4052570B (zh) 一种基于时分双工的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7659456A (zh) 一种基于rs485通信的数据冲突传输方法
US20110002401A1 (en) Random access channel constructing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639611A (zh)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617003A (zh) 快速随机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5406955A (zh) 数据输出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7343317A (zh) 一种子帧配置方法和装置
EP2469732A1 (en) Relaying node, time division du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3630904B (zh) 一种蓝牙多配对连接方法及介质
CN106549744B (zh) 载波配置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561396B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数据传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