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0427A - 防止误触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止误触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0427A
CN104050427A CN201310112140.3A CN201310112140A CN104050427A CN 104050427 A CN104050427 A CN 104050427A CN 201310112140 A CN201310112140 A CN 201310112140A CN 104050427 A CN104050427 A CN 1040504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put media
input
mai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121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50427B (zh
Inventor
林士超
陈永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050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0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50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04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2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 G06F21/83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input devices, e.g. keyboards, mice or controller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62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ed keyboar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pointing device, e.g. trackball in the palm rest area, mini-joystick integrated between keyboard keys, touch pads or touch strip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31Monitoring the presence, absence or movement of u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2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radio waves, e.g. prim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04Systems determining presence of a targe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9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01S13/90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using synthetic aperture techniques, e.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techniqu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防止误触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该电子装置包括第一输入装置、第二输入装置、合成孔径雷达与主系统。合成孔径雷达用以感测一带电体是否接近第二输入装置,当带电体接近第二输入装置时,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拉至一第一逻辑电平。当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为第一逻辑电平时,主系统用以停用第一输入装置。

Description

防止误触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误触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科技发达、电子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例如:笔记型计算机、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等。就发展趋势而言,电子产品常具有两个以上的输入接口,举例来说,一般的笔记型计算机皆具备键盘与触控板,触控板都设在键盘下方,所以在使用时常容易误触,导致使用上的不便。
再者,使用者若因为误触触控板而导致打错位置时,就得要将打错的部分删除并将鼠标移回正确的位置重新输入一次,不仅浪费时间,也降低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子产品,显然仍存在不便与缺陷,而有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领域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方式被发展完成。因此,如何能防止误触,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相关领域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态样是在提供一种防止误触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止误触的电子装置包括第一输入装置、第二输入装置、合成孔径雷达与主系统。合成孔径雷达用以感测一带电体是否接近第二输入装置,当带电体接近第二输入装置时,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拉至一第一逻辑电平。当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为第一逻辑电平时,主系统用以停用第一输入装置。
当带电体未接近第二输入装置时,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拉至一第二逻辑电平,则主系统启用第一输入装置。
于一实施例中,主系统包括内嵌控制器。内嵌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第二输入装置与合成孔径雷达,当主系统在一工作状态下,内嵌控制器用以轮询合成孔径雷达,进而在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为第一逻辑电平时,发送一控制命令给第一输入装置,使第一输入装置失效。
于另一实施例中,主系统包括内嵌控制器。内嵌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第二输入装置与合成孔径雷达,当主系统受第一输入装置的输入而自一休眠状态被唤醒后,内嵌控制器记录逻辑状态为1并轮询合成孔径雷达,进而在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为第一逻辑电平时,发送一控制命令给第一输入装置,使第一输入装置失效。
另一方面,当主系统受第二输入装置的输入而自休眠状态被唤醒时,内嵌控制器记录逻辑状态为0且不轮询合成孔径雷达。
于又一实施例中,主系统包括内嵌控制器、南桥电路与基本输出入系统。内嵌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第二输入装置,南桥电路电性连接合成孔径雷达,基本输出入系统电性连接南桥电路,当主系统在一工作状态下,基本输出入系统用以轮询合成孔径雷达,当合成孔径雷达传送其感测到带电体接近第二输入装置的事件给南桥电路时,则基本输出入系统检测出南桥电路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的逻辑电平为1并据以发送一控制命令给第一输入装置,使第一输入装置失效。
于又一实施例中,主系统包括内嵌控制器、南桥电路与基本输出入系统。内嵌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第二输入装置,南桥电路电性连接合成孔径雷达,基本输出入系统电性连接南桥电路,当主系统受第一输入装置的输入而自一休眠状态被唤醒后,内嵌控制器记录逻辑状态为1,且基本输出入系统用以轮询合成孔径雷达,当合成孔径雷达传送其感测到带电体接近第二输入装置的事件给南桥电路时,则基本输出入系统检测出南桥电路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的逻辑电平为1并据以发送一控制命令给第一输入装置,使第一输入装置失效。
另一方面,当主系统受第二输入装置的输入而自休眠状态被唤醒时,内嵌控制器记录逻辑状态为0,且基本输出入系统不轮询合成孔径雷达。
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用于防止误触,电子装置具有一第一输入装置与一第二输入装置,操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通过一合成孔径雷达去感测一带电体是否接近第二输入装置,当带电体接近第二输入装置时,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拉至一第一逻辑电平;当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为第一逻辑电平时,停用第一输入装置。
当带电体未接近第二输入装置时,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拉至一第二逻辑电平,操作方法还包括:当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为第二逻辑电平时,启用第一输入装置。
于一实施例中,上述停用该第一输入装置的步骤包括:当电子装置的主系统在一工作状态下,通过一内嵌控制器去轮询合成孔径雷达,进而在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为第一逻辑电平时,发送一控制命令给第一输入装置,使第一输入装置失效。
于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停用该第一输入装置的步骤包括:当电子装置的主系统受第一输入装置的输入而自一休眠状态被唤醒后,通过一内嵌控制器记录逻辑状态为1并轮询合成孔径雷达,进而在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为第一逻辑电平时,发送一控制命令给第一输入装置,使第一输入装置失效。
上述操作方法还包括:当主系统受第二输入装置的输入而自休眠状态被唤醒时,通过内嵌控制器记录逻辑状态为0并结束操作。
于又一实施例中,上述停用该第一输入装置的步骤包括:当电子装置的主系统在一工作状态下,通过基本输出入系统去轮询合成孔径雷达,当合成孔径雷达传送其感测到带电体接近第二输入装置的事件给一南桥电路时,藉由基本输出入系统检测出南桥电路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的逻辑电平为1并据以发送一控制命令给第一输入装置,使第一输入装置失效。
于再一实施例中,上述停用该第一输入装置的步骤包括:当电子装置的主系统受第一输入装置的输入而自一休眠状态被唤醒后,利用一内嵌控制器记录逻辑状态为1,且通过一基本输出入系统用以轮询合成孔径雷达,当合成孔径雷达传送其感测到带电体接近第二输入装置的事件给一南桥电路时,藉由基本输出入系统检测出南桥电路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的逻辑电平为1并据以发送一控制命令给第一输入装置,使第一输入装置失效。
上述操作方法还包括:当主系统受第二输入装置的输入而自休眠状态被唤醒时,通过内嵌控制器记录逻辑状态为0并结束操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藉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动态判断使用者现在要使用第一输入装置或是第二输入装置,让电子装置的使用者在使用时可以更顺手;以及
2.增进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避免误触而增加的时间成本。
以下将以实施方式对上述的说明作详细的描述,并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防止误触的电子装置的局部配置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场改变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防止误触的电子装置的方块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防止误触的电子装置的方块图;以及
图5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0:电子装置
110:第一输入装置
120:第二输入装置
130:合成孔径雷达
140:机体
210:带电体
300、400:主系统
310、410:内嵌控制器
320、420:南桥电路
330、430:处理单元
422:通用输入/输出端口
440:基本输出入系统
500:操作方法
501~533: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附图及以下所述各种实施例,图中相同的号码代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元件与步骤并未描述于实施例中,以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限制。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防止误触的电子装置100的局部配置图。电子装置100包括第一输入装置110、第二输入装置120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130。于图1中,电子装置100为笔记型计算机,第一输入装置110为触控板,第二输入装置120为键盘,触控板与键盘设在笔记型计算机的机体140上,合成孔径雷达130设在机体140内且毗邻于键盘。
当使用者欲使用键盘时,会用手指接近键盘,合成孔径雷达130可感测到带电体(即,手指)接近键盘,则触控板会失效,以防止误触。反之,当合成孔径雷达130未感测到带电体接近键盘,则触控板会启用,此时键盘与触控板正常使用。藉由上述机制,可动态判定使用者行为。
应了解到,于图1中,上述的笔记型计算机、键盘与触控板仅为例示,但此并不限制本发明,实务上,电子装置100可为任何电子产品,第一输入装置110可为触控屏幕、键盘、按钮或其他输入元件,第二输入装置110亦可为触控屏幕、手写板、按钮或其他输入元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视当时需要弹性选择的。
为了对合成孔径雷达130的机制做进一步阐述,参照图2,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场改变示意图。如图2所示,带电体210为手指,一般人体约带电5pF,而合成孔径雷达130约带电20pF,当人体接近合成孔径雷达130时会造成电场变化,因此可藉由电场变化去触发合成孔径雷达130的电压状态改变至高/低逻辑电平,藉此停用/启用键盘。
为了对电子装置100的元件架构做进一步阐述,参照图3,图3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防止误触的电子装置100的方块图。如图3所示,电子装置100包括第一输入装置110、第二输入装置120、合成孔径雷达130与主系统300。在架构上,主系统300电性连接至第一输入装置110、第二输入装置120以及合成孔径雷达130。
于运作时,合成孔径雷达130用以感测带电体是否接近第二输入装置120,当带电体接近第二输入装置120时,合成孔径雷达130的电压状态拉升至第一逻辑电平(如:高逻辑电平)。当合成孔径雷达130的电压状态为第一逻辑电平时,主系统300用以停用第一输入装置,以防止误触。
反之,当带电体未接近第二输入装置120时,合成孔径雷达130的电压状态拉低至第二逻辑电平(如:低逻辑电平),则主系统300启用第一输入装置110,此时第一输入装置110与第二输入装置120皆可被使用。
于图3中,主系统300包括内嵌控制器310、南桥电路320与处理单元330。在架构上,处理单元330通过南桥电路320电性连接至内嵌控制器310,内嵌控制器310电性连接至第一输入装置110、第二输入装置120以及合成孔径雷达130。
若主系统300在工作状态下,代表内嵌控制器310、南桥电路320与处理单元330皆可运作,亦即一般电源选项中的“S0”状态,此时内嵌控制器310用以轮询合成孔径雷达130,进而在合成孔径雷达130的电压状态为第一逻辑电平时,发送一控制命令(如:PS/2命令)给第一输入装置110,使第一输入装置110失效。
若主系统300在休眠状态时,运行中的所有数据保存不动,亦即电源选项中的“S3”状态,也称为STR(Suspend to RAM);此时,使用者仍可通过第一输入装置110或第二输入装置120来唤醒主系统300。
当主系统300受第一输入装置110的输入而自一休眠状态被唤醒后,内嵌控制器310记录逻辑状态为“1”并轮询合成孔径雷达130。接着,若带电体接近第二输入装置120时,在合成孔径雷达130的电压状态为第一逻辑电平时,发送一控制命令给第一输入装置110,使第一输入装置110失效,以防止误触。
另一方面,当主系统300受第二输入装置120的输入而自休眠状态被唤醒时,内嵌控制器310记录逻辑状态为“0”且不轮询合成孔径雷达130。
关于电子装置100的另一种元件架构,请参照图4,图4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防止误触的电子装置100的方块图。如图4所示,电子装置100包括第一输入装置110、第二输入装置120、合成孔径雷达130与主系统400。
在运作时,当合成孔径雷达130的电压状态为第一逻辑电平时,代表带电体接近第二输入装置120,主系统300用以停用第一输入装置,以防止误触。反之,当合成孔径雷达130的电压状态拉低至第二逻辑电平,代表带电体未接近第二输入装置120,则主系统400启用第一输入装置110,此时第一输入装置110与第二输入装置120皆可被使用。
于图4中,主系统400包括内嵌控制器410、南桥电路420、处理单元430与基本输出入系统440。在架构上,处理单元430通过南桥电路420电性连接至内嵌控制器410以及合成孔径雷达130,内嵌控制器410电性连接至第一输入装置110与第二输入装置120,基本输出入系统440电性连接南桥电路420与内嵌控制器410。
若主系统400在工作状态下,代表内嵌控制器410、南桥电路420、处理单元430与基本输出入系统440皆可运作,亦即一般电源选项中的“S0”状态,此时基本输出入系统440用以轮询合成孔径雷达130,当合成孔径雷达130传送其感测到带电体接近第二输入装置120的事件给南桥电路420时,则基本输出入系统440检测出南桥电路420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422的逻辑电平为1并据以发送一控制命令给第一输入装置110,使第一输入装置110失效,以防止误触。
若主系统400在休眠状态时,运行中的所有数据保存不动,进入假关机,亦即电源选项中的“S3”状态;此时,使用者仍可通过第一输入装置110或第二输入装置120来唤醒主系统400。
当主系统400受第一输入装置110的输入而自休眠状态被唤醒后,内嵌控制器410记录逻辑状态为“1”,且基本输出入系统440用以轮询合成孔径雷达,当合成孔径雷达130传送其感测到带电体接近第二输入装置120的事件给南桥电路420时,则基本输出入系统440检测出南桥电路420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422的逻辑电平为“1”并据以发送一控制命令给第一输入装置110,使第一输入装置失效110,以防止误触。
反之,当合成孔径雷达130未传送带电体接近第二输入装置120的事件给南桥电路420时,则基本输出入系统440检测出南桥电路420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422的逻辑电平为“0”,则第一输入装置110与第二输入装置120皆可被使用。
另一方面,当主系统400受第二输入装置120的输入而自休眠状态被唤醒时,内嵌控制器410记录逻辑状态为“0”,且基本输出入系统440不轮询合成孔径雷达。
图5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500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操作方法500包含步骤501~517(应了解到,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步骤,除特别叙明其顺序者外,均可依实际需要调整其前后顺序,甚至可同时或部分同时执行),至于实施该些步骤的硬体装置,由于以上实施例已具体揭示,因此不再重复赘述的。
于操作方法500中,通过合成孔径雷达去感测带电体是否接近第二输入装置,当带电体接近第二输入装置时,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拉至第一逻辑电平;接着,当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为第一逻辑电平时,停用第一输入装置,以防止误触。反之,当带电体未接近第二输入装置时,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拉至一第二逻辑电平;接着,当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为第二逻辑电平时,启用第一输入装置,此时第一输入装置与第二输入装置皆可被使用。
操作方法500可采用内嵌控制器去轮询合成孔径雷达,具体而言,首先于步骤510,电子装置的主系统进入工作状态;接着,于步骤520,当主系统在工作状态下,通过内嵌控制器去轮询合成孔径雷达,进而于步骤521判断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于步骤522中,在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为第一逻辑电平时,发送一控制命令给第一输入装置,并于步骤523使第一输入装置失效,以防止误触。
或者,首先于步骤511,主系统处于“S4”或“S5”状态,其中“S4”也称为STD(Suspend to Disk),此时系统的主电源关闭,但是硬盘仍然带电并可以被唤醒,“S5”是连电源在内的所有设备全部关闭,功耗为零;接着,于步骤512,主系统重新进入工作状态。接着,于步骤520,当主系统在工作状态下,通过内嵌控制器去轮询合成孔径雷达,进而于步骤521判断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然后,于步骤522中,在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为第一逻辑电平时,发送一控制命令给第一输入装置,并于步骤523使第一输入装置失效,以防止误触。
或者,首先于步骤513,主系统处于“S3”状态,亦即休眠状态,也称为STR(Suspend to RAM),此时运行中的所有数据保存不动,进入假关机;接着,于步骤514主系统可从休眠状态回复。于步骤515,主系统受第一输入装置的输入而自休眠状态被唤醒,接着于步骤516通过内嵌控制器记录逻辑状态为“1”并于步骤520轮询合成孔径雷达,进而于步骤521判断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然后,于步骤522中,在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为第一逻辑电平时,发送一控制命令给第一输入装置,并于步骤523使第一输入装置失效,以防止误触。
另一方面,于步骤517,主系统受第二输入装置的输入而自休眠状态被唤醒,并于步骤518通过内嵌控制器记录逻辑状态为“0”并结束操作。
实作上,操作方法500亦可采用基本输出入系统去轮询合成孔径雷达,具体而言,首先于步骤510,电子装置的主系统进入工作状态。接着,于步骤530,当主系统在工作状态下,通过基本输出入系统去轮询合成孔径雷达;接着,于步骤531,基本输出入系统通过视窗管理仪表(Windows managementinstrumentation,WMI)去检查通用输入/输出端口的逻辑电平。当合成孔径雷达传送其感测到带电体接近第二输入装置的事件给一南桥电路时,于步骤532,藉由基本输出入系统检测出南桥电路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的逻辑电平为1并于步骤522据以发送一控制命令给第一输入装置,然后于步骤523使第一输入装置失效。反之,当合成孔径雷达未传送带电体接近第二输入装置的事件给南桥电路时,则于步骤533,藉由基本输出入系统检测出南桥电路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的逻辑电平为“0”,结束操作。
或者,首先于步骤511,主系统处于“S4”或“S5”状态;接着,于步骤512,主系统重新进入工作状态。接着,于步骤530,当主系统在工作状态下,通过基本输出入系统去轮询合成孔径雷达;接着,于步骤531,基本输出入系统通过视窗管理仪表去检查通用输入/输出端口的逻辑电平。当合成孔径雷达传送其感测到带电体接近第二输入装置的事件给一南桥电路时,于步骤532,藉由基本输出入系统检测出南桥电路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的逻辑电平为1并于步骤522据以发送一控制命令给第一输入装置,然后于步骤523使第一输入装置失效。
或者,首先于步骤513,主系统处于休眠状态;接着,于步骤514主系统可从休眠状态回复。于步骤515,主系统受第一输入装置的输入而自休眠状态被唤醒,接着于步骤516通过内嵌控制器记录逻辑状态为“1”并于步骤530,当主系统在工作状态下,通过基本输出入系统去轮询合成孔径雷达;接着,于步骤531,基本输出入系统通过视窗管理仪表去检查通用输入/输出端口的逻辑电平。当合成孔径雷达传送其感测到带电体接近第二输入装置的事件给一南桥电路时,于步骤532,藉由基本输出入系统检测出南桥电路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的逻辑电平为1并于步骤522据以发送一控制命令给第一输入装置,然后于步骤523使第一输入装置失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动态判断使用者现在要使用第一输入装置或是第二输入装置,让电子装置的使用者在使用时可以更顺手,藉由防止误触可增进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避免误触而增加的时间成本。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6)

1.一种防止误触的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
一第一输入装置;
一第二输入装置;
一合成孔径雷达,用以感测一带电体是否接近该第二输入装置,当该带电体接近该第二输入装置时,该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拉至一第一逻辑电平;以及
一主系统,用以当该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为该第一逻辑电平时,停用该第一输入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当该带电体未接近该第二输入装置时,该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拉至一第二逻辑电平,则该主系统启用该第一输入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主系统包括:
一内嵌控制器,电性连接该第一、第二输入装置与该合成孔径雷达,当该主系统在一工作状态下,该内嵌控制器用以轮询该合成孔径雷达,进而在该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为该第一逻辑电平时,发送一控制命令给该第一输入装置,使该第一输入装置失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主系统包括:
一内嵌控制器,电性连接该第一、第二输入装置与该合成孔径雷达,当该主系统受该第一输入装置的输入而自一休眠状态被唤醒后,该内嵌控制器记录逻辑状态为1并轮询该合成孔径雷达,进而在该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为该第一逻辑电平时,发送一控制命令给该第一输入装置,使该第一输入装置失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当该主系统受该第二输入装置的输入而自该休眠状态被唤醒时,该内嵌控制器记该录逻辑状态为0且不轮询该合成孔径雷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主系统包括:
一内嵌控制器,电性连接该第一、第二输入装置;
一南桥电路,电性连接该合成孔径雷达;以及
一基本输出入系统,电性连接该南桥电路,当该主系统在一工作状态下,该基本输出入系统用以轮询该合成孔径雷达,当该合成孔径雷达传送其感测到该带电体接近该第二输入装置的事件给该南桥电路时,则该基本输出入系统检测出该南桥电路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的逻辑电平为1并据以发送一控制命令给该第一输入装置,使该第一输入装置失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主系统包括:
一内嵌控制器,电性连接该第一、第二输入装置;
一南桥电路,电性连接该合成孔径雷达;以及
一基本输出入系统,电性连接该南桥电路,当该主系统受该第一输入装置的输入而自一休眠状态被唤醒后,该内嵌控制器记录逻辑状态为1,且该基本输出入系统用以轮询该合成孔径雷达,当该合成孔径雷达传送其感测到该带电体接近该第二输入装置的事件给该南桥电路时,则该基本输出入系统检测出该南桥电路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的逻辑电平为1并据以发送一控制命令给该第一输入装置,使该第一输入装置失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当该主系统受该第二输入装置的输入而自该休眠状态被唤醒时,该内嵌控制器记录逻辑状态为0,且该基本输出入系统不轮询该合成孔径雷达。
9.一种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用于防止误触,该电子装置具有一第一输入装置与一第二输入装置,该操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通过一合成孔径雷达去感测一带电体是否接近该第二输入装置,当该带电体接近该第二输入装置时,该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拉至一第一逻辑电平;以及
当该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为该第一逻辑电平时,停用该第一输入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当该带电体未接近该第二输入装置时,该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拉至一第二逻辑电平,该操作方法还包括:
当该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为该第二逻辑电平时,启用该第一输入装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停用该第一输入装置的步骤包括:
当该电子装置的主系统在一工作状态下,通过一内嵌控制器去轮询该合成孔径雷达,进而在该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为该第一逻辑电平时,发送一控制命令给该第一输入装置,使该第一输入装置失效。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停用该第一输入装置的步骤包括:
当该电子装置的主系统受该第一输入装置的输入而自一休眠状态被唤醒后,通过一内嵌控制器记录逻辑状态为1并轮询该合成孔径雷达,进而在该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压状态为该第一逻辑电平时,发送一控制命令给该第一输入装置,使该第一输入装置失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操作方法,还包括:
当该主系统受该第二输入装置的输入而自该休眠状态被唤醒时,通过该内嵌控制器记录逻辑状态为0并结束操作。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停用该第一输入装置的步骤包括:
当该电子装置的主系统在一工作状态下,通过该基本输出入系统去轮询该合成孔径雷达,当该合成孔径雷达传送其感测到该带电体接近该第二输入装置的事件给一南桥电路时,藉由该基本输出入系统检测出该南桥电路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的逻辑电平为1并据以发送一控制命令给该第一输入装置,使该第一输入装置失效。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停用该第一输入装置的步骤包括:
当该电子装置的主系统受该第一输入装置的输入而自一休眠状态被唤醒后,利用一内嵌控制器记录逻辑状态为1,且通过一基本输出入系统用以轮询该合成孔径雷达,当该合成孔径雷达传送其感测到该带电体接近该第二输入装置的事件给一南桥电路时,藉由该基本输出入系统检测出该南桥电路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的逻辑电平为1并据以发送一控制命令给该第一输入装置,使该第一输入装置失效。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操作方法,还包括:
当该主系统受该第二输入装置的输入而自该休眠状态被唤醒时,通过该内嵌控制器记录逻辑状态为0并结束操作。
CN201310112140.3A 2013-03-14 2013-04-02 防止误触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Active CN1040504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9019 2013-03-14
TW102109019A TW201435663A (zh) 2013-03-14 2013-03-14 防止誤觸的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0427A true CN104050427A (zh) 2014-09-17
CN104050427B CN104050427B (zh) 2017-04-12

Family

ID=51503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12140.3A Active CN104050427B (zh) 2013-03-14 2013-04-02 防止误触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97894B2 (zh)
CN (1) CN104050427B (zh)
TW (1) TW20143566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1314A (zh) * 2012-07-27 2014-10-01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实现计算设备中的关机状态
CN108919266A (zh) * 2018-07-20 2018-11-30 国交空间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SInSAR技术的桥梁安全预警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5348A (zh) * 2010-07-01 2010-11-03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误将油门当刹车错误操作防止装置
WO2011021344A1 (en) * 2009-08-18 2011-02-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2236442A (zh) * 2010-04-28 2011-11-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触摸板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2566911A (zh) * 2011-12-15 2012-07-11 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设备的解锁装置与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08285B (en) 2006-11-23 2009-04-01 Inventec Corp Notebook computer capable of preventing its touch panel from being touched accidentally
DE102009054950A1 (de) 2009-12-18 2011-06-22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Handmessgerät
EP2509229B1 (en) 2011-04-05 2015-02-25 BlackBerry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proximity based transmitted power control and relate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21344A1 (en) * 2009-08-18 2011-02-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2236442A (zh) * 2010-04-28 2011-11-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触摸板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875348A (zh) * 2010-07-01 2010-11-03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误将油门当刹车错误操作防止装置
CN102566911A (zh) * 2011-12-15 2012-07-11 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设备的解锁装置与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265631A1 (en) 2014-09-18
CN104050427B (zh) 2017-04-12
US9297894B2 (en) 2016-03-29
TW201435663A (zh) 2014-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9216B (zh) 一种低功耗触控显示模块、具有该模块的触控电子装置及其软件系统
CN101622612B (zh) 在不使用额外状态输入的情况下检测到通用串行总线主机或集线器的连接
US20180107373A1 (en) Electronic System, Touch Sensitiv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for Switching to Normal Operation Mode Upon Receiving Touch Gesture in Power Saving Mode
CN102622150A (zh) 一种触摸屏的静电消除方法
CN104603724A (zh) 具有非对称处理内核之间实时角色协商的可调节的触摸屏处理
CN104182243B (zh) 休眠状态控制系统、计算机系统及其休眠状态检测的方法
CN105225316A (zh) 一种电子钥匙低功耗供电方案的休眠及唤醒方法
CN103677615A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调出方法以及终端
CN106527798A (zh) 电子设备屏幕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4066009U (zh) 一种可降低功耗及复杂性的指纹系统
CN103914123B (zh) 计算机装置及其电源管理方法
US20200110475A1 (e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power management with active stylus input device
CN103902011A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104478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461331A (zh)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050427A (zh) 防止误触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4850417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9496342U (zh) 滚轮速度可调的鼠标
US780211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aving power of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N106502858A (zh) 一种多子系统功耗确定方法及终端
CN107844211B (zh) 触控电子装置、触控处理装置与其触控处理方法
CN107015847A (zh) 电子装置及其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CN103970253B (zh) 省电操作方法与电子装置
CN103257597B (zh) 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US11916471B2 (en) Power supply switching from power sour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