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8958A - 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8958A
CN104038958A CN201310069950.5A CN201310069950A CN104038958A CN 104038958 A CN104038958 A CN 104038958A CN 201310069950 A CN201310069950 A CN 201310069950A CN 104038958 A CN104038958 A CN 1040389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received power
signal received
pilot signal
pi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99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38958B (zh
Inventor
刘娟
王衍文
刘文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06995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389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38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8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38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89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在属于一个协作集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中,任一发射端与任一接收端之间具有一条链路,每条链路中具有其对应的各子信道;针对每个子信道,发射端在发射信号传输带宽内的资源块中插入导频点用于传输导频信号;对于每条链路,接收端根据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以及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确定出所述链路的信噪比。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简单易行,且可以准确计算出链路的信噪比数值,基于信噪比对发射端CoMP流程的影响,对LTE系统是否可以启动CoMP流程的判断提供有力的条件,从而提高LTE系统的吞吐量或节约能量。

Description

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CoMP(CoordinatedMultiple Point,多点协作传输)信噪比估计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3GPP(The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系统中,多点协作传输CoMP技术是利用多个小区的发射天线协作传输来实现小区边缘处无线链路的较高容量和可靠传输,可以有效解决小区边缘干扰的问题。3GPP定义的CoMP包括2种场景,一种是多点协作调度,即通过相邻节点即基站之间交互调度信息,使各个小区传输信号之间的干扰得到协调;另一种是多点联合处理,即多个协作节点之间通过共享数据及CSI(Channel Situation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调度信息等,联合为目标用户提供服务。
SNR(Signal to Noise Ratio,信噪比)信息是无线通信系统非常重要的参数,它不仅可以辅助实现接收机的信道估计、均衡和软译码,而且还可以反馈回发射端用以实现自适应编码和调制。在CoMP技术中,对SNR的精确度,以及其绝对值大小有更实际的要求。
现有CoMP技术中计算信噪比的方法如下:发射端在两个块传输期间传输导频序列,不同发射天线的导频序列满足空间复用条件;接收端利用接收的导频信号,按最小二乘准则估计多天线子信道频率响应;然后根据超宽带信道的共轭对称特性,仅利用单个子信道的最小二乘信道估计构造的数据矢量和应用克拉美罗界定理即可估计噪声方差信息;最后利用获得的信道频率响应和估计的噪声方差信息计算系统的信噪比值。但是,该方法对发射端的导频序列有苛刻的要求,而且接收端仅对单个子信道做考虑,会对SNR的精确度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受到极大限制。
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简单易行,且精确度较高的信噪比估计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设备,简单易行且估计出的SNR较现有技术精度较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发射处理方法,应用在属于一个协作集的发射端中,该协作集的任一发射端与任一接收端之间具有一条链路,每条链路中具有其对应的各子信道,该方法包括:
针对每个子信道,在发射信号传输带宽内的资源块中插入导频点用于传输导频信号,并向接收端发出所述发射信号;基于接收端反馈回来的各链路的信噪比判断是否同意启动CoMP流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接收处理方法,应用在属于一个协作集的接收端中,该协作集的任一发射端与任一接收端之间具有一条链路,每条链路中具有其对应的各子信道,该方法包括:
接收发射端发来的针对每个子信道的发射信号,所述发射信号的传输带宽内的资源块中插入有用于传输导频信号的导频点;对于每条链路,根据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以及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确定出所述链路的信噪比,并将所述信噪比发送给所述链路对应的发射端。
进一步的,对于每条链路,根据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确定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以及根据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确定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其中,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与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的确定方式相同;
则,所述链路的信噪比=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
进一步的,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的确定方式,具体包括:
在所述链路中,先分别针对接收端中每个接收天线对应的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取平均,再从中找出最大者即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或者,
在所述链路中,先分别在接收端中每个接收天线对应的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中取出最大值,再对各最大值取平均即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或者,
在所述链路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中取出最大值,即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
进一步的,任一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的确定过程,包括:
针对任一子信道,利用导频点的接收信号序列以及本地序列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
计算所述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均值,并将所述均值的模平方确定为所述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
进一步的,计算所述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均值,具体包括:
设所述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均值为Hmean,hi为所述频域响应序列中的元素即各导频点的频域响应,M为所述频域响应序列中元素的个数,则,
H mean = 1 M Σ i = 1 M h i , 或者, H mean = 1 M Σ i = 1 M | h i | × sin ( 1 M Σ i = 1 M angle ( h i ) )
其中,i=1,2,3,…,M;angle是求复数的角度运算符。
进一步的,该方法还包括:对各链路的信噪比进行量化后发送给所述链路对应的发射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发射端,与接收端属于一个协作集,其中,任一发射端与任一接收端之间具有一条链路,每条链路中具有其对应的各子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端,用于针对每个子信道,在发射信号传输带宽内的资源块中插入导频点用于传输导频信号,并向接收端发出所述发射信号;基于接收端反馈回来的各链路的信噪比判断是否同意启动CoMP流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接收端,与发射端属于一个协作集,其中,任一发射端与任一接收端之间具有一条链路,每条链路中具有其对应的各子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发射端发来的针对每个子信道的发射信号,所述发射信号的传输带宽内的资源块中插入有用于传输导频信号的导频点;针对每条链路,根据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以及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确定出所述链路的信噪比,并将所述信噪比发送给所述链路对应的发射端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端,具体包括:
链路导频估计值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条链路,根据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确定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
链路导频实测值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条链路,根据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确定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所述链路导频估计值确定模块与所述链路导频实测值确定模块采用的确定方式相同;
信噪比确定模块,用于按照下述公式计算所述链路的信噪比:
所述链路的信噪比=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
进一步的,所述链路导频估计值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链路中,先分别针对接收端中每个接收天线对应的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取平均,再从中找出最大者即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或者,
在所述链路中,先分别在接收端中每个接收天线对应的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中取出最大值,再对各最大值取平均即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或者,
在所述链路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中取出最大值,即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端,还包括:
子信道导频估计模块,用于针对任一子信道,利用导频点的接收信号序列以及本地序列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
计算所述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均值,并将所述均值的模平方确定为所述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
进一步的,所述子信道导频估计模块,用于按照下述公式计算所述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均值:
设所述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均值为Hmean,hi为所述频域响应序列中的元素即各导频点的频域响应,M为所述频域响应序列中元素的个数,则,
H mean = 1 M Σ i = 1 M h i , 或者, H mean = 1 M Σ i = 1 M | h i | × sin ( 1 M Σ i = 1 M angle ( h i ) )
其中,i=1,2,3,…,M;angle是求复数的角度运算符。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端还用于:对各链路的信噪比进行量化后发送给所述链路对应的发射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所述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设备,相对于现有技术简单易行,且可以准确计算出链路的信噪比数值,基于信噪比对发射端CoMP流程的影响,对LTE系统是否可以启动CoMP流程的判断提供有力的条件,从而提高LTE系统的吞吐量或节约能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CoMP信噪比的估计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CoMP信噪比的估计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应用实例1的协作集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应用实例1的CoMP信噪比的估计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应用实例2的协作集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如后。
在LTE系统中,本发明实施例是针对属于一个协作集的发射端(比如:基站eNB)和接收端(比如:用户设备UE)实施的,任一发射端与任一接收端之间具有一条链路,每条链路中具有其对应的各子信道。每条链路中的子信道数量是该链路中的发射端天线数量与接收端天线数量之积。每个子信道的传输带宽中有M个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CoMP信噪比的估计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S101,针对每个子信道,发射端在发射信号传输带宽内的RB中插入导频点,用于传输导频信号,并向接收端发出该发射信号。
具体的,每个子信道的传输带宽中有M个RB,即具有M个导频点的子载波,形成导频点的发射信号序列。相应的,接收端会接收到导频点的发射信号序列,同时接收端本地还会预先保存有该导频点的发射信号序列即本地序列,用于计算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
步骤S102,接收端接收发射端发来的针对每个子信道的发射信号;对于每条链路,接收端根据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以及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确定出所述链路的信噪比,并发送给所述链路对应的发射端。
具体的,对于每条链路,接收端根据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确定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以及根据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确定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与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的确定方式相同;
则,所述链路的信噪比=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
进一步的,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的确定方式,具体包括:
在每条链路中,先分别针对接收端中每个接收天线对应的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取平均,再从中找出最大者即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或者,
在每条链路中,先分别在接收端中每个接收天线对应的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中取出最大值,再对各最大值取平均即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或者,
在每条链路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中取出最大值,即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
相应的,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的确定方式,具体包括:
在每条链路中,先分别针对接收端中每个接收天线对应的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取平均,再从中找出最大者即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或者,
在每条链路中,先分别在接收端中每个接收天线对应的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中取出最大值,再对各最大值取平均即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或者,
在每条链路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中取出最大值,即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必然包括有用信号和噪声的功率。
进一步的,任一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的确定过程,包括:
接收端针对任一子信道,基于LS(Least Square,最小二乘)准则或者MMSE(Minimum mean-square error,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利用导频点的接收信号序列以及本地序列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
接收端计算所述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均值,并将所述均值的模平方确定为所述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
更进一步的,接收端计算所述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均值,具体包括:设所述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均值为Hmean,hi为所述频域响应序列中的元素即各导频点的频域响应,M为所述频域响应序列中元素的个数,则,
H mean = 1 M Σ i = 1 M h i , 或者, H mean = 1 M Σ i = 1 M | h i | × sin ( 1 M Σ i = 1 M angle ( h i ) )
其中,i=1,2,3,…,M;angle是求复数的角度运算符。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CoMP信噪比的估计方法中,接收端对各链路的信噪比进行量化后发送给所述链路对应的发射端。通过量化,可以只用较少的比特传输各链路的信噪比信息,节省接收端的带宽资源。
步骤S103,发射端基于接收端反馈回来的各链路的信噪比判断是否同意启动CoMP流程。由于接收端会向其所在链路的所有发射端反馈链路信噪比,发射端可以判断接收到的各链路信噪比是否均在设定的信噪比下限之上,若是,则再结合其他条件确定本端是否同意启动CoMP流程,当协作集中的所有发射端均同意启动CoMP流程时,该协作集才能启动CoMP流程。由于判断是否同意启动CoMP流程的内容是本领域公知的技术,此处不详述。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CoMP信噪比的估计系统,如图2所示,针对属于一个协作集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任一发射端与任一接收端之间具有一条链路,每条链路中具有其对应的各子信道,该系统包括:
1)发射端100,用于针对每个子信道,在发射信号传输带宽内的资源块中插入导频点用于传输导频信号,并向接收端发出所述发射信号;基于接收端反馈回来的各链路的信噪比判断是否同意启动CoMP流程。
具体的,每个子信道的传输带宽中有M个RB,即具有M个导频点的子载波,形成导频点的发射信号序列。相应的,接收端200会接收到导频点的发射信号序列,同时接收端200本地还会预先保存有该导频点的发射信号序列,用于计算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
2)接收端200,用于接收发射端100发来的针对每个子信道的发射信号,所述发射信号的传输带宽内的资源块中插入有用于传输导频信号的导频点;针对每条链路,接收端200根据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以及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确定出所述链路的信噪比,并发送给所述链路对应的发射端100。
具体的,接收端200包括:
链路导频估计值确定模块21,用于针对每条链路,根据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确定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
链路导频实测值确定模块22,用于针对每条链路,根据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确定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链路导频估计值确定模块21与链路导频实测值确定模块22采用的确定方式相同;
信噪比确定模块23,用于按照下述公式计算所述链路的信噪比:
所述链路的信噪比=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
进一步的,链路导频估计值确定模块21,具体用于:
在每条链路中,先分别针对接收端中每个接收天线对应的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取平均,再从中找出最大者即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或者,
在每条链路中,先分别在接收端中每个接收天线对应的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中取出最大值,再对各最大值取平均即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或者,
在每条链路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中取出最大值,即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
相应的,链路导频实测值确定模块22,具体用于:
在每条链路中,先分别针对接收端中每个接收天线对应的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取平均,再从中找出最大者即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或者,
在每条链路中,先分别在接收端中每个接收天线对应的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中取出最大值,再对各最大值取平均即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或者,
在每条链路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中取出最大值,即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必然包括有用信号和噪声的功率。
进一步的,接收端200,还包括:
子信道导频估计模块24,用于针对任一子信道,基于LS准则或者MMSE准则,利用导频点的接收信号序列以及本地序列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
计算所述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均值,并将所述均值的模平方确定为所述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
更进一步的,所述子信道导频估计模块24,用于按照下述公式计算所述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均值:
设所述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均值为Hmean,hi为所述频域响应序列中的元素即各导频点的频域响应,M为所述频域响应序列中元素的个数,则,
H mean = 1 M Σ i = 1 M h i , 或者, H mean = 1 M Σ i = 1 M | h i | × sin ( 1 M Σ i = 1 M angle ( h i ) )
其中,i=1,2,3,…,M;angle是求复数的角度运算符。
优选的,接收端200,还包括:
信噪比量化模块25,用于对各链路的信噪比进行量化。接收端200将量化后的各链路信噪比发送给所述链路对应的发射端100。
下面基于第一、二实施例介绍一个本发明在LTE TDD(Time DivisionDuplexing,时分双工)系统中两个场景下的应用实例。
应用实例1
如图3所示,该应用实例提供了两个小区(即基站eNB1和eNB2分别覆盖的两个小区)、单用户设备UE的协作集场景,在LTE TDD系统中,用户设备UE向基站反馈SNR的是周期反馈的,反馈周期是10毫秒。eNB1、eNB2的发射天线数均为4,UE接收天线数为2,eNB1与UE之间、以及eNB2与UE之间均具有一条链路,每条链路有八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带宽中有50个资源块RB,即M=50。基站针对每个子信道,在发射信号传输带宽内的资源块中插入导频点用于传输导频信号。即每个子信道有50个导频点的子载波。eNB1是UE的服务小区,eNB2是UE的协作小区。本应用实例中,如图4所示,CoMP信噪比的估计方法实现过程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401,UE计算每个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H。
具体的,UE利用LS准则,对于每一个子信道,将在导频点的接收信号序列与本地序列对应相除。对于任意一个子信道,导频点的接收信号序列为Y=HX+n,为信道系数矩阵即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为导频点的发射信号序列,n为该子信道的噪声(在计算时忽略不计)。
H = [ h ( 0 ) h ( 1 ) h ( 2 ) · · · h ( M - 1 ) ] T ≈ X - 1 Y = [ y ( 0 ) x ( 0 ) y ( 1 ) x ( 1 ) y ( 2 ) x ( 2 ) · · · y ( M - 1 ) x ( M - 1 ) ] T
其中,T为转置矩阵的含义。
步骤402,UE计算每个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H的均值Hmean
H mean = 1 M Σ i = 1 M h i
其中,i=1,2,3,…,M;hi为所述频域响应序列中的元素即各导频点的频域响应。
步骤403,UE根据计算出的均值Hmean,计算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RSRP。
具体的,根据步骤402计算出的任一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H的均值Hmean,对于一个子信道来讲,RSRP就是该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H的均值Hmean的模平方。
步骤404,UE针对每条链路,根据各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RSRPij,计算该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PRSRP。该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Ptotal的选取原则与PRSRP相同。
具体的,由于链路中多个子信道的存在,链路的PRSRP如下:
P RSRP = max i { mean j ( RSRP ij ) }
其中i、j分别是收、发天线索引号,max表示取最大值,mean表示取均值。
步骤405,对任一链路,UE根据该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Ptotal和该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PRSRP,求出该链路的SNR,并上报给本小区基站eNB1和协作小区基站eNB2。
具体的, SNR = P RSRP P total - P RSRP .
优选的,步骤406,为了节约资源,UE对于SNR进行量化后反馈给服务小区的基站和协作小区的基站,SNR量化比特为1个比特。
具体的,UE将eNB1到UE的链路SNR上报给eNB1、eNB2,UE将eNB2到UE的链路SNR上报给eNB1、eNB2。
量化原则:SNR的线性值大于100时,SNR的量化值是1;SNR的线性值小于等于100时,SNR的量化值是0,即如下表1所示:
表1
SNR(线性值) SNR(量化值)
大于100 1
小于等于100 0
步骤407,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各链路的SNR进行是否启动CoMP流程的判断或调整基站发送参数。
具体的,基站将UE上报的该基站所在链路的SNR与设定的SNR下限进行对比,判断该SNR是否在设定的SNR下限以上,若是,则该基站再结合其他条件确定是否同意启动CoMP流程,否则不同意启动CoMP流程。
进一步的,对于SNR小于设定的SNR下限的链路,通过调整基站的发送参数,比如:天线发射方向、基站的发射功率等,可以使该链路的SNR达到设定的信噪比下限以上。当所述协作集中的所有基站均同意启动CoMP流程时,该协作集才能启动CoMP流程。由于基站具体判断是否同意启动CoMP流程的内容是本领域公知的技术,此处不详述。
应用实例2
如图5所示,该应用实例提供了两个小区(即基站eNB1和eNB2分别覆盖的两个小区)、两个用户设备(即UE1和UE2)的协作集场景,在LTE TDD系统中,用户设备UE向基站反馈SNR的是周期反馈的,反馈周期是10毫秒。其中eNB1、eNB2的发射天线数均为2,UE1、UE2的接收天线数均为2,eNB1与UE1之间、eNB1与UE2之间、eNB2与UE1之间、以及eNB2与UE2之间均具有一条链路,每条链路共4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带宽中有50个资源块RB,即M=50。基站针对每个子信道,在发射信号传输带宽内的资源块中插入导频点用于传输导频信号。即每个子信道有50个导频点的子载波。eNB1是UE1的服务小区,eNB2是UE1的协作小区;eNB2是UE2的服务小区,eNB1是UE2的协作小区。本应用实例中,CoMP信噪比的估计方法实现过程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601,用户设备计算与其有关的每个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H。步骤601与应用实例1的步骤40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602,用户设备计算每个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H的均值Hmean
H mean = 1 M Σ i = 1 M | h i | × sin ( 1 M Σ i = 1 M angle ( h i ) )
其中,hi为所述频域响应序列H中的元素即各导频点的频域响应,i=1,2,3,…,M;angle是求复数的角度运算符。
步骤603,用户设备根据计算出的均值Hmean,计算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RSRP。步骤603与应用实例1的步骤403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604,用户设备针对每条链路,根据各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RSRPij,计算该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PRSRP。该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Ptotal的选取原则与PRSRP相同。
步骤605,对任一链路,UE根据该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Ptotal和该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PRSRP,求出该链路的SNR,并上报给本小区和协作小区。
优选的,步骤606,为了节约资源,用户设备对于SNR进行量化后反馈给基站,SNR量化比特为2个比特。
具体的,UE1上报eNB1到UE1的链路SNR给eNB1、eNB2,UE1上报eNB2到UE1的链路SNR给eNB1、eNB2;UE2上报eNB1到UE2的链路SNR给eNB1、eNB2,UE2上报eNB2到UE2的链路SNR给eNB1、eNB2。
量化原则:SNR的线性值大于1000时,SNR的量化值是11;SNR小于等于1000且大于100时,SNR的量化值是10;SNR小于等于100且大于10时,SNR的量化值是01;SNR小于10时,SNR的量化值是00,即如下表2所示:
表2
SNR(线性值) SNR(量化值)
大于1000 11
小于等于1000且大于100 10
小于等于100且大于10 01
小于等于10 00
步骤607,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各链路的SNR进行是否启动CoMP流程的判断或调整基站发送参数。
具体的,任一基站将UE上报的该基站所在的各链路SNR与设定的SNR下限进行对比,判断各链路SNR是否均在设定的SNR下限以上,若是,则该基站再结合其他条件确定是否同意启动CoMP流程,否则不同意启动CoMP流程。
进一步的,对于SNR小于设定的SNR下限的链路,通过调整基站的发送参数,比如:天线发射方向、基站的发射功率等,可以使链路的SNR达到设定的信噪比下限以上。当所述协作集中的所有基站均同意启动CoMP流程时,该协作集才能启动CoMP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CoMP信噪比的估计方法及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简单易行,且可以准确计算出链路的信噪比数值,基于信噪比对发射端CoMP流程的影响,对LTE系统是否可以启动CoMP流程的判断提供有力的条件,从而提高LTE系统的吞吐量或节约能量。
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应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示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多点协作传输CoMP信噪比估计的发射处理方法,应用在属于一个协作集的发射端中,该协作集的任一发射端与任一接收端之间具有一条链路,每条链路中具有其对应的各子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每个子信道,在发射信号传输带宽内的资源块中插入导频点用于传输导频信号,并向接收端发出所述发射信号;基于接收端反馈回来的各链路的信噪比判断是否同意启动CoMP流程。
2.一种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接收处理方法,应用在属于一个协作集的接收端中,该协作集的任一发射端与任一接收端之间具有一条链路,每条链路中具有其对应的各子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发射端发来的针对每个子信道的发射信号,所述发射信号的传输带宽内的资源块中插入有用于传输导频信号的导频点;对于每条链路,根据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以及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确定出所述链路的信噪比,并将所述信噪比发送给所述链路对应的发射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接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条链路,根据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确定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以及根据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确定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其中,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与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的确定方式相同;
则,所述链路的信噪比=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接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的确定方式,具体包括:
在所述链路中,先分别针对接收端中每个接收天线对应的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取平均,再从中找出最大者即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或者,
在所述链路中,先分别在接收端中每个接收天线对应的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中取出最大值,再对各最大值取平均即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或者,
在所述链路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中取出最大值,即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接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任一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的确定过程,包括:
针对任一子信道,利用导频点的接收信号序列以及本地序列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
计算所述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均值,并将所述均值的模平方确定为所述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接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均值,具体包括:
设所述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均值为Hmean,hi为所述频域响应序列中的元素即各导频点的频域响应,M为所述频域响应序列中元素的个数,则,
或者,
其中,i=1,2,3,…,M;angle是求复数的角度运算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oMP信噪比的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各链路的信噪比进行量化后发送给所述链路对应的发射端。
8.一种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发射端,与接收端属于一个协作集,其中,任一发射端与任一接收端之间具有一条链路,每条链路中具有其对应的各子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端,用于针对每个子信道,在发射信号传输带宽内的资源块中插入导频点用于传输导频信号,并向接收端发出所述发射信号;基于接收端反馈回来的各链路的信噪比判断是否同意启动CoMP流程。
9.一种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接收端,与发射端属于一个协作集,其中,任一发射端与任一接收端之间具有一条链路,每条链路中具有其对应的各子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发射端发来的针对每个子信道的发射信号,所述发射信号的传输带宽内的资源块中插入有用于传输导频信号的导频点;针对每条链路,根据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以及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确定出所述链路的信噪比,并将所述信噪比发送给所述链路对应的发射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具体包括:
链路导频估计值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条链路,根据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确定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
链路导频实测值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条链路,根据所述链路中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确定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所述链路导频估计值确定模块与所述链路导频实测值确定模块采用的确定方式相同;
信噪比确定模块,用于按照下述公式计算所述链路的信噪比:
所述链路的信噪比=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实测值-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导频估计值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链路中,先分别针对接收端中每个接收天线对应的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取平均,再从中找出最大者即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 率估计值;或者,
在所述链路中,先分别在接收端中每个接收天线对应的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中取出最大值,再对各最大值取平均即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或者,
在所述链路的所有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中取出最大值,即为所述链路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还包括:
子信道导频估计模块,用于针对任一子信道,利用导频点的接收信号序列以及本地序列确定出所述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
计算所述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均值,并将所述均值的模平方确定为所述子信道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估计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子信道导频估计模块,用于按照下述公式计算所述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均值:
设所述子信道在导频点的频域响应序列均值为Hmean,hi为所述频域响应序列中的元素即各导频点的频域响应,M为所述频域响应序列中元素的个数,则,
或者,
其中,i=1,2,3,…,M;angle是求复数的角度运算符。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还用于:
对各链路的信噪比进行量化后发送给所述链路对应的发射端。
CN201310069950.5A 2013-03-06 2013-03-06 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40389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9950.5A CN104038958B (zh) 2013-03-06 2013-03-06 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9950.5A CN104038958B (zh) 2013-03-06 2013-03-06 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8958A true CN104038958A (zh) 2014-09-10
CN104038958B CN104038958B (zh) 2019-06-14

Family

ID=51469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9950.5A Active CN104038958B (zh) 2013-03-06 2013-03-06 用于CoMP信噪比估计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3895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4706A (zh) * 2015-12-25 2016-06-01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CoMP系统中导频图案设计和检测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2735A (zh) * 2009-08-20 2010-04-07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协作多点传输场景下的隐式信道反馈方法
CN101990307A (zh) * 2010-12-01 2011-03-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Mu-mimo下动态门限减小隐式反馈开销方法
WO2012093953A2 (en) * 2011-01-07 2012-07-12 Intel Corporatio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INTERFERENCE NOISE ESTIM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2735A (zh) * 2009-08-20 2010-04-07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协作多点传输场景下的隐式信道反馈方法
CN101990307A (zh) * 2010-12-01 2011-03-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Mu-mimo下动态门限减小隐式反馈开销方法
WO2012093953A2 (en) * 2011-01-07 2012-07-12 Intel Corporatio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INTERFERENCE NOISE ESTIM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KIA SIEMENS NETWORKS,NOKIA CORPORATION: ""CSI-RS based measurement for CoMP"", 《TSG-RAN WORKING GROUP4(RADIO) MEETING #63 R4-122407》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4706A (zh) * 2015-12-25 2016-06-01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CoMP系统中导频图案设计和检测方法
CN105634706B (zh) * 2015-12-25 2018-12-2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CoMP系统中导频图案设计和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8958B (zh) 2019-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98417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mediu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US9301175B2 (en) Configuration of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resources for enhanced downlink measurements and MU-MIMO
US8467339B2 (en) Cooperative multi-cell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2149130B (zh) 一种信道质量指示的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350693B (zh)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协作通信的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US20130322288A1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channel state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US20130122953A1 (en) Differential cqi encoding for cooperative multipoint feedback
CN107094070B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产生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KR20100117522A (ko) 셀룰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협력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단말기
EP2557875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474317B (zh) Mr预处理下硬件损伤大规模mimo双向中继系统功率分配方法
EP270133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channel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50103547A (ko) Mimo 시스템에서 가상 안테나 매핑 정보를 피드백하는 가상 안테나 매핑 방법 및 장치
CN102932112A (zh) 一种多天线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0089042A (zh) 无线通信方法
CN103326764A (zh) 一种下行信道质量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WO2014012509A1 (zh) 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上报及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06063170A (zh)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JP2017520948A (ja) マルチアンテナデータ伝送方法、基地局、ユーザ機器、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3369646A (zh) 一种功率分配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402260A (zh) 协作多点通信中的协作集选取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21473A (zh) CoMP终端的协作调度的方法和系统
CN110011706B (zh) 一种优化协作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3312393B (zh) 一种上行协作多点方法及系统
CN110943943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