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8859B - 一种带固定座的蓝牙耳机装置及腕带式蓝牙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固定座的蓝牙耳机装置及腕带式蓝牙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8859B
CN104038859B CN201410296379.5A CN201410296379A CN104038859B CN 104038859 B CN104038859 B CN 104038859B CN 201410296379 A CN201410296379 A CN 201410296379A CN 104038859 B CN104038859 B CN 1040388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fixed seat
sliding block
holding tank
bluetooth ear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963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38859A (zh
Inventor
李金峰
李金玉
葛东
孙哲敏
公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Goer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Goer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Goer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Goerte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9637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388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38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8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38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88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固定座的蓝牙耳机装置及腕带式蓝牙耳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蓝牙耳机与固定座固定方式不牢靠的技术问题。装置包括耳机本体和耳机固定座,所述耳机固定座具有与所述耳机本体相适配的第一容纳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一滑块和一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一端侧,并插入所述滑块底部设有的第一凹槽内。弹性装置与滑块配合安装,推动滑块从而挤压弹性装置扩大耳机容纳空间,当放入蓝牙耳机后,利用弹性装置的恢复的反作用力实现蓝牙耳机能够牢靠的安装于固定底座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带固定座的蓝牙耳机装置及腕带式蓝牙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蓝牙耳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蓝牙耳机与固定座相结合使用的装置,以及使用所述固定装置的腕带式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蓝牙耳机具备短距离无线传输、体积小的优点,能让使用者免除电线的牵绊。
为使蓝牙耳机便于携带,并在不佩戴使用的时候能有一个固定安装的位置,以便于下次使用的时候能够方便快捷的拿取,现有技术中通常会为蓝牙耳机配备一个固定座,将蓝牙耳机固定于固定座上,并将固定座安放与方便使用者拿取的位置,例如,以腕带的方式固定在手腕上,如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腕带固定方式的示意图,蓝牙耳机10固定于固定座20上,并将固定座20固定在腕带30上,使用者只需将蓝牙耳机像佩戴手表一样佩戴在手腕上即可;其中,蓝牙耳机10的底部固定有金属件,固定座20的顶部固定有磁性部件40,当蓝牙耳机10置于固定座20上方近距离范围后,固定于蓝牙耳机底部的金属部件受固定于固定座顶部的磁性部件磁力的影响,将蓝牙耳机吸附到固定座上,从而起到固定蓝牙耳机的作用,当需要拆卸分离时,对蓝牙耳机施加向上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大于磁力时即可实现蓝牙耳机与固定座的分离。
但采用这种固定方式的缺点在于,一方面,蓝牙耳机内部的电子器件受磁性部件磁力的影响,会产生工作不稳定的现象;另一方面,这种固定方式不够牢靠,当非人为的外部冲击力大于磁力时,会使蓝牙耳机从固定座上脱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带固定座的蓝牙耳机装置及腕带式蓝牙耳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蓝牙耳机与固定座固定方式不够牢靠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固定座的蓝牙耳机装置,包括耳机本体和耳机固定座,所述耳机固定座具有与所述耳机本体相适配的第一容纳槽,所述装置还包括一滑块和一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一端,并插入所述滑块底部设有的第一凹槽内。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固定所述弹性装置的端侧设有一阶梯下陷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底部具有一耳机固定座底孔;所述滑块置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使得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耳机固定座底孔相对;所述弹性装置穿过所述耳机固定座底孔插入所述第一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装置包括限位底座和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置于所述限位底座上,所述弹性部件穿过所述耳机固定座底孔插入所述第一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底座上设有限位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部件相抵,所述限位部件和所述弹性部件穿过所述容积固定座底孔插入所述第一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件为限位筋;所述弹性部件为一U型弹片。
进一步的,所述U型弹片的一竖边侧具有一凸起;所述滑块底部的所述第一凹槽内的一侧,具有一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第二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内端侧具有第一定位柱,所述耳机本体靠近所述滑块的一侧具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第一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两端侧具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的两侧具有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柱。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底座的与所述耳机固定座通过卡扣配合固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腕带式蓝牙耳机,包括腕带,耳机本体和耳机固定座,所述耳机固定座具有与所述耳机本体相适配的第一容纳槽,所述装置还包括一滑块和一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一端侧,并插入所述滑块底部设有的第一凹槽内;所述耳机固定座连接与所述腕带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的技术效果或优点是:在现有技术中的耳机固定座的一端固定一弹性装置,并设置一滑块,在滑块的底部开有第一凹槽,将弹性装置插入所述第一凹槽内,当放置耳机本体时,将耳机本机的一端抵住滑块,并施加外力推动滑块向扩大容纳空间的方向滑动,滑动过程中,滑块底部的第一凹槽挤压插入的弹性装置,使弹性装置压缩形变产生反向的作用力,这样推动滑块滑动,直至扩大的容纳空间能够放置耳机本机,此时弹性装置的反向作用力最大,将耳机本机置于容纳空间后,取消外力,弹性装置的反向作用力反向推动滑块运动,反向滑动的滑块推动耳机本体反向移动,直到抵住第一容纳槽的另一端,这样,耳机本体因受弹性装置反向推动的作用力而固定于耳机固定座中;当需要拆卸下耳机本体时,与放置耳机本体时相同的方向推动耳机本体,使耳机本体推动滑块向外滑动,同样,弹性装置受第一凹槽的挤压形变,直至耳机本体的一端能够脱离耳机固定座,从而将耳机本体取出,取出耳机本体后的滑块受弹性装置反方向的作用力滑动而复原。由此可见,耳机本体受弹性装置反向推动作用力的作用固定于耳机固定座中,因此固定牢靠,并且由于弹性装置具有自我恢复的特点,能够满足反复装配拆卸的需求,还不会对耳机本体内部的电子器件产生影响,从而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周期。
进一步的,将现有技术中的耳机固定座中的耳机本体的容纳槽,分为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两部分,第二容纳槽低于第一容纳槽,二者底面呈阶梯状,这样,在第二容纳槽的空间内,放置一滑块,该滑块的横边侧的平面与第一容纳槽的底面平行,并形成新的容纳空间,将弹性装置穿过第二容纳槽底部的空洞,插入滑块底部的第一凹槽内,当放置耳机本体时,将耳机本机的一端抵住滑块,并施加外力推动滑块向扩大容纳空间的方向滑动,滑动过程中,滑块底部的第一凹槽挤压插入的弹性装置,使弹性装置压缩形变产生反向的作用力,这样推动滑块滑动,直至扩大的容纳空间能够放置耳机本机,此时弹性装置的反向作用力最大,将耳机本机置于容纳空间后,取消外力,弹性装置的反向作用力反向推动滑块运动,反向滑动的滑块推动耳机本体反向移动,直到抵住第一容纳槽的另一端,这样,耳机本体因受弹性装置反向推动的作用力而固定于耳机固定座中;当需要拆卸下耳机本体时,与放置耳机本体时相同的方向推动耳机本体,使耳机本体推动滑块向外滑动,同样,弹性装置受第一凹槽的挤压形变,直至耳机本体的一端能够脱离耳机固定座,从而将耳机本体取出,取出耳机本体后的滑块受弹性装置反方向的作用力滑动而复原。由此可见,耳机本体受弹性装置反向推动作用力的作用固定于耳机固定座中,因此固定牢靠,并且由于弹性装置具有自我恢复的特点,能够满足反复装配拆卸的需求,还不会对耳机本体内部的电子器件产生影响,从而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周期。
附图说明
图1 为现有技术的蓝牙耳机固定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带固定座的蓝牙耳机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固定座与弹性装置固定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固定座与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滑块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本体与耳机固定座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固定座与弹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限位筋与弹片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滑块与弹性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带固定座的蓝牙耳机装置及腕带式蓝牙耳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蓝牙耳机与固定座固定方式不牢靠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蓝牙耳机能够牢靠的安装于固定底座的技术效果。
为实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的思路在于:利用弹性装置受挤压后压缩形变从而产生反向作用力的特点,在耳机固定底座的容纳槽的一端设置滑块和弹性装置,使得滑块在滑动过程中挤压弹性装置,使弹性装置形变产生反向作用力,并利用该反向作用力作用于滑块,使滑块反向滑动,从而将耳机本体卡在容纳槽中。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带固定座的蓝牙耳机装置的示意图,包括:
耳机本体10,耳机固定座20,滑块50和弹性装置60,其中,如图3所示,耳机固定座20具有与耳机本体10相适配的第一容纳槽201,弹性装置60固定在第一容纳槽201的一端,并且如图5所示,滑块的底部具有第一凹槽503,固定在第一容纳槽201的弹性装置60能够插入第一凹槽503中,从而实现滑块50与弹性装置60的配合安装。
当放置耳机本体时,如图7所示,将耳机本机的一端按照箭头所示方向抵住滑块,并施加外力推动滑块向扩大容纳空间的方向滑动,滑动过程中,滑块底部的第一凹槽挤压插入的弹性装置,使弹性装置压缩形变产生反向的作用力,这样推动滑块滑动,直至扩大的容纳空间能够放置耳机本机,此时弹性装置的反向作用力最大,将耳机本机置于容纳空间后,取消外力,弹性装置的反向作用力反向推动滑块运动,反向滑动的滑块推动耳机本体反向移动,直到抵住第一容纳槽的另一端,这样,耳机本体因受弹性装置反向推动的作用力而固定于耳机固定座中;当需要拆卸下耳机本体时,与放置耳机本体时相同的方向推动耳机本体,使耳机本体推动滑块向外滑动,同样,弹性装置受第一凹槽的挤压形变,直至耳机本体的一端能够脱离耳机固定座,从而将耳机本体取出,取出耳机本体后的滑块受弹性装置反方向的作用力滑动而复原。由此可见,耳机本体受弹性装置反向推动作用力的作用固定于耳机固定座中,因此固定牢靠,并且由于弹性装置具有自我恢复的特点,能够满足反复装配拆卸的需求,还不会对耳机本体内部的电子器件产生影响,从而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周期。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在第一容纳槽201的左端设有一阶梯下陷的第二容纳槽202(即第二容纳槽202低于第一容纳槽201,并且二者的底面呈阶梯状);滑块50呈L型,如图6所示置于第二容纳槽202中,其竖边侧形成耳机容纳槽的一端,而横边侧与第一容纳槽201平行,形成耳机容纳槽,并且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容纳槽202的底部具有一耳机固定座底孔203,滑块的底部具有第一凹槽503,当滑块50置于第二容纳槽202时,第一凹槽503的开口正好与耳机固定座底孔203对应,以使得弹性装置60从耳机固定座20的下方,穿过所述耳机固定座底孔203,竖直插入第一凹槽503内。由于一般情况下,弹性装置是通过粘贴或者扣合等方式固定在第一容纳槽203上的,在滑动50滑动并挤压弹性装置60多次后,弹性装置60容易出现松动或者脱落的情况,经过上述装置的装配和固定,当滑块50向外滑动挤压弹性装置60时,弹性装置60受耳机固定座底孔203的限制,不会轻易从耳机固定座20上松动或者脱落,提高了装置的牢靠性和使用周期。
实施例二
上述实施例一中的弹性装置,可以是任何有弹性或具有恢复功能的材料制成的弹性部件,也可以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如图8所示的弹性装置60,本实施例中,将弹性装置60分为限位底座601和弹性部件602两部分,其中限位底座601的两侧具有与耳机固定座固定的卡扣部件603,使用时,将弹性装置60的弹性部件602从耳机固定座底部竖直插入滑块50底部的第一凹槽503中,结合图4所示,限位底座两侧的卡扣部件603与耳机固定座20第二容纳槽202底部的耳机固定座底孔203两侧的卡扣部位206彼此以卡扣方式扣合,实现对弹性装置的固定,当滑块50受力滑动挤压弹性部件时,限位底座601能牢靠的固定弹性装置60,提高了装置的牢固性。
进一步,可以在限位底座上增加限位部件,结合限位部件和弹性部件的配合提供弹性反作用力,例如限位筋+弹簧,滑块50受力向外滑动时,第一凹槽503的内壁推压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受限位筋的限制,使得弹簧压缩产生反作用力,向外滑动的滑块50使得容纳空间增大,当扩大的容纳空间能够放置耳机本机10时,将耳机本机置于容纳空间,并取消外力,弹簧的反向作用力反向推动滑块运动,反向滑动的滑块推动耳机本体10反向移动,直到抵住第一容纳槽的另一端,这样,耳机本体10因受弹簧反向推动的作用力而固定于耳机固定座20中。
更优选的,弹性部件602进一步可以细化为如图9所示的两部分:限位筋6021和弹片6022,弹片6022呈U字型,放置于限位筋6021中间,同时,弹片的一侧具有一凸起6023,相对应的,如图5和图10所示,在滑块50底部的第一凹槽503的一侧具有能容纳凸起6023的第二凹槽502,当限位部件插入第一凹槽503时,弹片6022上的凸起6023刚好伸入第二凹槽502内,当施加外力推动滑块50向外滑动时,第一凹槽503的内壁推压弹片6022,弹片6022受到限位筋6021的抵制,使得弹片6022挤压变形产生反向作用力,同时,凸起6023受第二凹槽502内壁的推压力,进一步的使弹片6022受力变形,能够减小外力的施加;向外滑动的滑块50使得容纳空间增大,当扩大的容纳空间能够放置耳机本机10时,将耳机本机置于容纳空间,并取消外力,弹片6022恢复的反向作用力反向推动滑块50运动,反向滑动的滑块50推动耳机本体10反向移动,直到抵住第一容纳槽的另一端,这样,耳机本体10因受弹片反向推动的作用力而固定于耳机固定座20中。
优选的,当耳机本机10的一端抵住滑块50,给滑块50施加向外的推力时,由于外力的方向并不完全水平,有时会引起滑块50从第二容纳槽202中跳出,本实施例中,如图4,在L型滑块50的两端侧设置有定位槽504,相对应的,在第二容纳槽202的两侧与滑块定位槽504水平的位置 ,设有与定位槽504配合的定位柱204,放置滑块50时,从水平方向,将定位柱204对准定位槽504,水平推动滑块50放置于第二容纳槽202内,当耳机本体10一端抵住滑块50,推动滑块50向外滑动时,滑块50受定位柱204的导向和限制,只能在水平方向滑动,不会从第二容纳槽202中跳出,使得滑块50能够稳定的放置于第二容纳槽202中。
更优选的,如图4,在L型滑块50的竖边内侧,即面向耳机本体10容纳槽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柱505,相应的,如图10,在耳机本体10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槽105,当将耳机本体10抵住滑块50时,将定位槽105对准定位柱505,然后再施加外力推动滑块50滑动,当滑块滑动到能将耳机本体10放入容纳槽后,取消外力,此时,除去弹性装置60施加给耳机本体10的反向作用力能够起到固定耳机本机10的作用外,定位柱505和定位槽105的配合进一步的起到了固定耳机本体的作用;很显然,耳机本体10与容纳槽内侧相抵的一侧也可以设置定位槽105,相对应的,在耳机固定座20的内侧设置定位柱505,如图5所示,同时从在耳机本体10的两侧进一步固定耳机本体10。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腕带式蓝牙耳机,包括腕带和带固定座的蓝牙耳机装置。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带固定座的蓝牙耳机装置包括:耳机本体10,耳机固定座20,滑块50和弹性装置60,其中,如图3所示,耳机固定座20具有与耳机本体10相适配的第一容纳槽201,弹性装置60固定在第一容纳槽201的一端,并且如图5所示,滑块的底部具有第一凹槽503,固定在第一容纳槽201的弹性装置60能够插入第一凹槽503中,从而实现滑块50与弹性装置60的配合安装。
当放置耳机本体时,如图7所示,将耳机本机的一端按照箭头所示方向抵住滑块,并施加外力推动滑块向扩大容纳空间的方向滑动,滑动过程中,滑块底部的第一凹槽挤压插入的弹性装置,使弹性装置压缩形变产生反向的作用力,这样推动滑块滑动,直至扩大的容纳空间能够放置耳机本机,此时弹性装置的反向作用力最大,将耳机本机置于容纳空间后,取消外力,弹性装置的反向作用力反向推动滑块运动,反向滑动的滑块推动耳机本体反向移动,直到抵住第一容纳槽的另一端,这样,耳机本体因受弹性装置反向推动的作用力而固定于耳机固定座中;当需要拆卸下耳机本体时,与放置耳机本体时相同的方向推动耳机本体,使耳机本体推动滑块向外滑动,同样,弹性装置受第一凹槽的挤压形变,直至耳机本体的一端能够脱离耳机固定座,从而将耳机本体取出,取出耳机本体后的滑块受弹性装置反方向的作用力滑动而复原。由此可见,耳机本体受弹性装置反向推动作用力的作用固定于耳机固定座中,因此固定牢靠,并且由于弹性装置具有自我恢复的特点,能够满足反复装配拆卸的需求,还不会对耳机本体内部的电子器件产生影响,从而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周期。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在第一容纳槽201的左端设有一阶梯下陷的第二容纳槽202(即第二容纳槽202低于第一容纳槽201,并且二者的底面呈阶梯状);滑块50呈L型,如图6所示置于第二容纳槽202中,其竖边侧形成耳机容纳槽的一端,而横边侧与第一容纳槽203平行,形成耳机容纳槽,并且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容纳槽202的底部具有一耳机固定座底孔203,滑块的底部具有第一凹槽503,当滑块50置于第二容纳槽202时,第一凹槽503的开口正好与耳机固定座底孔203对应,以使得弹性装置60从耳机固定座20的下方,穿过所述耳机固定座底孔203,竖直插入第一凹槽503内。由于一般情况下,弹性装置是通过粘贴或者扣合等方式固定在第一容纳槽203上的,在滑动50滑动并挤压弹性装置60多次后,弹性装置60容易出现松动或者脱落的情况,经过上述装置的装配和固定,当滑块50向外滑动挤压弹性装置60时,弹性装置60受耳机固定座底孔203的限制,不会轻易从耳机固定座20上松动或者脱落,提高了装置的牢靠性和使用周期。
进一步的,弹性装置60分为限位底座601和弹性部件602两部分,其中限位底座601的两侧具有与耳机固定座固定的卡扣部件603,使用时,将弹性装置60的弹性部件602从耳机固定座底部竖直插入滑块50底部的第一凹槽503中,结合图4所示,限位底座两侧的卡扣部件603与耳机固定座20第二容纳槽202底部的耳机固定座底孔203两侧的卡扣部位206彼此以卡扣方式扣合,实现对弹性装置的固定,当滑块50受力滑动挤压弹性部件时,限位底座601能牢靠的固定弹性装置60,提高了装置的牢固性。
进一步,可以在限位底座上增加限位部件,结合限位部件和弹性部件的配合提供弹性反作用力,例如限位筋+弹簧,滑块50受力向外滑动时,第一凹槽503的内壁推压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受限位筋的限制,使得弹簧压缩产生反作用力,向外滑动的滑块50使得容纳空间增大,当扩大的容纳空间能够放置耳机本机10时,将耳机本机置于容纳空间,并取消外力,弹簧的反向作用力反向推动滑块运动,反向滑动的滑块推动耳机本体10反向移动,直到抵住第一容纳槽的另一端,这样,耳机本体10因受弹簧反向推动的作用力而固定于耳机固定座20中。
进一步,弹性部件602进一步可以细化为如图9所示的两部分:限位筋6021和弹片6022,弹片6022呈U字型,放置于限位筋6021中间,同时,弹片的一侧具有一凸起6023,相对应的,如图5和图10所示,在滑块50底部的第一凹槽503的一侧具有能容纳凸起6023的第二凹槽502,当限位部件插入第一凹槽503时,弹片6022上的凸起6023刚好伸入第二凹槽502内,当施加外力推动滑块50向外滑动时,第一凹槽503的内壁推压弹片6022,弹片6022受到限位筋6021的抵制,使得弹片6022挤压变形产生反向作用力,同时,凸起6023受第二凹槽502内壁的推压力,进一步的使弹片6022受力变形,能够减小外力的施加;向外滑动的滑块50使得容纳空间增大,当扩大的容纳空间能够放置耳机本机10时,将耳机本机置于容纳空间,并取消外力,弹片6022恢复的反向作用力反向推动滑块50运动,反向滑动的滑块50推动耳机本体10反向移动,直到抵住第一容纳槽的另一端,这样,耳机本体10因受弹片反向推动的作用力而固定于耳机固定座20中。
进一步,当耳机本机10的一端抵住滑块50,给滑块50施加向外的推力时,由于外力的方向并不完全水平,有时会引起滑块50从第二容纳槽202中跳出,本实施例中,如图4,在L型滑块50的两端侧设置有定位槽504,相对应的,在第二容纳槽202的两侧与滑块定位槽504水平的位置 ,设有与定位槽504配合的定位柱204,放置滑块50时,从水平方向,将定位柱204对准定位槽504,水平推动滑块50放置于第二容纳槽202内,当耳机本体10一端抵住滑块50,推动滑块50向外滑动时,滑块50受定位柱204的导向和限制,只能在水平方向滑动,不会从第二容纳槽202中跳出,使得滑块50能够稳定的放置于第二容纳槽202中。
进一步,如图4,在L型滑块50的竖边内侧,即面向耳机本体10容纳槽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柱505,相应的,如图10,在耳机本体10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槽105,当将耳机本体10抵住滑块50时,将定位槽105对准定位柱505,然后再施加外力推动滑块50滑动,当滑块滑动到能将耳机本体10放入容纳槽后,取消外力,此时,除去弹性装置60施加给耳机本体10的反向作用力能够起到固定耳机本机10的作用外,定位柱505和定位槽105的配合进一步的起到了固定耳机本体的作用;很显然,耳机本体10与容纳槽内侧相抵的一侧也可以设置定位槽105,相对应的,在耳机固定座20的内侧设置定位柱505,如图5所示,同时从在耳机本体10的两侧进一步固定耳机本体10。
根据图1-图10所示,将蓝牙耳机固定于耳机固定座后,将固定座固定在腕带上,固定方式不限于粘贴、锁扣、卡和等,使用者只需像佩戴手表一样,将该腕带式蓝牙耳机佩戴在手腕上,需要使用蓝牙耳机时,将耳机本体10从耳机固定座20上取下,不使用时,将耳机本体10固定在耳机固定座20中,使用者通过腕带将蓝牙耳机佩戴在手腕上随身携带不易丢失,下次需要使用耳机时,能够方便快捷的拿取。
应当指出的是,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性、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带固定座的蓝牙耳机装置,包括耳机本体和耳机固定座,所述耳机固定座具有与所述耳机本体相适配的第一容纳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一滑块和一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一端,并插入所述滑块底部设有的第一凹槽内;
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固定所述弹性装置的端侧设有一阶梯下陷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底部具有一耳机固定座底孔;所述滑块置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使得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耳机固定座底孔相对;所述弹性装置穿过所述耳机固定座底孔插入所述第一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包括限位底座和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置于所述限位底座上,所述弹性部件穿过所述耳机固定座底孔插入所述第一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底座上设有限位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部件相抵,所述限位部件和所述弹性部件穿过所述耳机固定座底孔插入所述第一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蓝牙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为限位筋;所述弹性部件为一U型弹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牙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弹片的一竖边侧具有一凸起;所述滑块底部的所述第一凹槽内的一侧,具有一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第二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内端侧具有第一定位柱,所述耳机本体靠近所述滑块的一侧具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第一定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两端侧具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的两侧具有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柱。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底座与所述耳机固定座通过卡扣配合固定。
9.一种腕带式蓝牙耳机,包括腕带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带固定座的蓝牙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固定座连接于所述腕带上。
CN201410296379.5A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带固定座的蓝牙耳机装置及腕带式蓝牙耳机 Active CN1040388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96379.5A CN104038859B (zh)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带固定座的蓝牙耳机装置及腕带式蓝牙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96379.5A CN104038859B (zh)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带固定座的蓝牙耳机装置及腕带式蓝牙耳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8859A CN104038859A (zh) 2014-09-10
CN104038859B true CN104038859B (zh) 2017-08-25

Family

ID=51469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96379.5A Active CN104038859B (zh)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带固定座的蓝牙耳机装置及腕带式蓝牙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388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2889B (zh) * 2017-03-15 2021-01-08 北京一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有蓝牙耳机的手表
CN110507042B (zh) * 2019-09-06 2021-11-26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腕戴设备
CN110989331B (zh) * 2019-11-22 2022-03-0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腕戴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5369A (zh) * 2005-01-04 2007-12-26 环球表业有限公司 带有耳机功能的腕表
CN202750212U (zh) * 2012-08-08 2013-02-20 邱泉阳 手腕式蓝牙耳机装置
CN203482268U (zh) * 2013-10-09 2014-03-12 邱泉阳 穿戴式终端便于与基座分合的锁扣装置
CN204119439U (zh) * 2014-06-27 2015-01-21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固定座的蓝牙耳机装置及腕带式蓝牙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8859A (zh) 2014-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38859B (zh) 一种带固定座的蓝牙耳机装置及腕带式蓝牙耳机
CN104750196B (zh) 防水门扣及其自动调压式塞件组
US9591895B2 (en) Buckle
CN207264115U (zh) 一种手表的连接结构及手表
CN109393668A (zh) 可穿戴设备的连接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可穿戴设备
CN101321196A (zh) 连接式无线耳机
CN204119439U (zh) 一种带固定座的蓝牙耳机装置及腕带式蓝牙耳机
CN110973776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伸缩式表带
CN203918987U (zh) 用于手工具的伸缩杆
CN201368089Y (zh) 按压扣具
CN109907441A (zh) 腕戴设备及腕戴设备表带
CN204363365U (zh) 一种傻瓜式安装的不锈钢柜体
CN205757797U (zh) 一种钥匙扣手机套
CN103025095A (zh) 一种电子设备外壳
CN210053231U (zh) 一种抽屉式滑轨充电盒
CN101730976A (zh) 双滑动器组件
CN206112455U (zh) 一种支撑架及壁挂设备
KR20160001771U (ko) 휴대기기용 거치대
CN110912237B (zh) 充电座
CN110081296A (zh)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锁紧装置
KR20150129978A (ko) 스마트폰 및 태블릿 피씨 거치수단 및 이를 구비한 스마트폰 및 태블릿 피씨 케이스
CN210055470U (zh) 一种固定扣
CN204218052U (zh) 一种夹扣
CN204218050U (zh) 夹扣
CN205544625U (zh) 无线充电接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