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0809A - 一种促进葡萄着色增糖的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促进葡萄着色增糖的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30809A CN104030809A CN201410251296.4A CN201410251296A CN104030809A CN 104030809 A CN104030809 A CN 104030809A CN 201410251296 A CN201410251296 A CN 201410251296A CN 104030809 A CN104030809 A CN 1040308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feritlizer
- bio
- cfu
- fertiliz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一种促进葡萄着色增糖的生物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发酵蘑菇渣150-200份,发酵葡萄皮渣100-150份,草木灰300-350,尿素50-150份,硫酸钾50-150份,磷酸二铵100-150份,钙镁磷肥30-50份,硫酸锌10-35份,硼砂10-20份,以及每克所述生物肥料中不低于4×108cfu的复合微生物菌株。本发明还包括该肥料的制备方法及在葡萄种植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促进葡萄着色增糖的肥料具有改良土质、增进土壤肥力、促进葡萄着色,提高葡萄含糖量等重要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葡萄着色增糖的生物肥料,特别用于葡萄生长后期促进果实着色,提高其含糖量。
背景技术
影响葡萄着色、糖度等品质的主要因素有品种、气候、土壤条件、肥水管理、激素调节等。品种可以在种植时优选品质好的,目前气候条件尚不可控,激素调节效果明显,但用量掌握不好会适得其反;可调节性最强的方式是土肥水管理,通过施肥、灌溉等方式改善土壤理化状况,改良葡萄生长环境,以提高葡萄品质与产量。
微生物肥料在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产量、提高作物抗性、改善土壤性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多集中在在固氮、分解土壤有机物质和难溶性矿物、抗病与刺激作物生长、根系共生菌等领域。近年来,在利用生物技术构建高效工程菌、根际促生菌(PGPR)制剂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PGPR制剂应用在小麦、玉米等作物上也取得了增产和抗病效果。对葡萄着色增糖有影响的微生物尚未见报道。
肥料不仅影响葡萄的产量,而且影响其品质。无论酿酒葡萄还是鲜食葡萄,影响其口感品质最重要的一项指标是含糖量。通过对葡萄种植区土壤理化状况进行分析,结合不同种植品种,合理配比氮磷钾,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同时,从生长良好、产量品种俱佳的优质葡萄种植土壤中筛选微生物,优化培养条件和有机载体,开发出葡萄专用肥料,利用微生物改善葡萄根际微生态,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葡萄提早着色、提高含糖量,改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促进葡萄生长,增加葡萄产量,又能促进葡萄提早着色、增加葡萄含糖量的专用生物肥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葡萄着色增糖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促进葡萄着色增糖的生物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发酵蘑菇渣150-200份,发酵葡萄皮渣100-150份,草木灰300-350份,尿素50-150份,硫酸钾50-150份,磷酸二铵100-150份,钙镁磷肥30-50份,硫酸锌10-35份,硼砂10-20份,以及每克所述生物肥料中不低于4×108cfu的复合微生物菌株。
其中,优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发酵蘑菇渣150-180份,发酵葡萄皮渣100-120份,草木灰300-330份,尿素100-120份,硫酸钾100-120份,磷酸二铵100-120份,钙镁磷肥30-40份,硫酸锌10-20份,硼砂10-15份,以及每克所述生物肥料中不低于5×108cfu的复合微生物菌株。
更优选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作为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发酵蘑菇渣150份,发酵葡萄皮渣100份,草木灰300份,尿素120份,硫酸钾120份,磷酸二铵100份,钙镁磷肥40份,硫酸锌25份,硼砂20份,以及每克所述生物肥料中5×108cfu的复合微生物菌株。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肥料,其中所述微生物菌株由胶冻芽孢杆菌、放线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组成,优选由胶冻芽孢杆菌、放线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按浓度比1:1-2:2-3混合组成。
更进一步地,为了获得更好的应用效果,本发明限定每克所述生物肥料中有效活菌数不低于4×108cfu,其中每克肥料中含胶冻芽孢杆菌≥1.0×108cfu,放线菌≥1.0×108cfu,巨大芽孢杆菌≥2.0×108cfu;优选每克肥料中有效活菌数不低于5×108cfu,其中每克肥料中含胶冻芽孢杆菌≥1.2×108cfu,放线菌≥1.3×108cfu,巨大芽孢杆菌≥2.5×108cfu。
本发明所述胶冻芽孢杆菌、放线菌和巨大芽孢杆菌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且能够获得并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已知菌株,本发明可从多家菌株供应商中选购,优选自江苏绿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购买合适菌剂,调整加入量使每克肥料中有效活菌数不低于4×108cfu即可,具体的选择及用量调整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掌握,本发明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本发明所述尿素、硫酸钾和磷酸二铵为已知的市售产品,如可分别购自山东联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襄樊泽东化工有限公司。
本发明所述发酵蘑菇渣、发酵葡萄皮渣和草木灰同样为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能够市售得到的已知原料,其中,所述的发酵蘑菇渣含有机质40-60%,发酵葡萄皮渣含有机质70-85%,草木灰中钾元素含量6-12%,优选发酵蘑菇渣含有机质50%,发酵葡萄皮渣含有机质80%,草木灰含钾6%。上述原料可购自苍山县格润肥业有限公司、烟台北辰经济贸易有限公司、山东丽村生物热的有限公司等,本发明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此外,本发明所述钙镁磷肥、硫酸锌和硼砂为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能够市售得到的已知中微量元素原料,可购自莱州市庆林镁业有限公司、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公司、大石桥市佳源硼业有限公司等,本发明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发酵蘑菇渣、发酵葡萄皮渣、草木灰、尿素、硫酸钾、磷酸二铵、钙镁磷肥按比例称取,分别粉碎至30-50目,加入硫酸锌、硼砂,混合均匀;
2)按比例将胶冻芽孢杆菌、放线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混合,其中每克肥料中有效活菌数不低于4×108cfu,优选不低于5×108cfu,得复合微生物菌株;
3)将混合好的复合微生物菌株加入到步骤1)混合后的原料中,搅拌均匀;
4)定量包装,得到促进葡萄着色增糖的生物肥料。
其中,所述步骤2)所述复合微生物菌株由胶冻芽孢杆菌、放线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按照浓度比1:1-2:2-3混合组成。
所述步骤3)中的搅拌为:每1小时搅拌一次,一次10-20分钟,搅拌2次;控制肥料的pH值为5-8。在该操作条件下,既能保障复合菌株充分混匀,又不至于连续搅拌对菌株造成损伤。
本发明将发酵蘑菇渣、发酵葡萄皮渣等有机原料按特定比例复配,不仅集合各自优势,还发挥协同作用。本发明肥料中的有机原料为微生物提供生存环境与营养物质,刺激其产生活性物质,保证菌株的存活率与功效,能更好的发挥其功效;中微量元素合理搭配,有效促进葡萄提早着色,并提高其含糖量。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促进葡萄着色增糖生物肥料在葡萄中的应用。根据不同品种及树龄,建议亩施用量50-100kg,5-6月施用一次,着色期施用一次;条施、沟施效果更佳。
本发明所述的肥料,既能促进葡萄生长,增加产量,又能改善品质,施用方便,肥效高,有利于推广使用。除葡萄外,本发明所述生物肥料也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他水果,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水果色泽,提高含糖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肥料的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促进葡萄着色增糖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发酵蘑菇渣、发酵葡萄皮渣、草木灰、尿素、硫酸钾、磷酸二铵、钙镁磷肥按比例称取,分别粉碎至30-50目,加入硫酸锌、硼砂,混合均匀;
2)按比例将胶冻芽孢杆菌、放线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混合,其中每克肥料中有效活菌数不低于5×108cfu;
3)将混合好的复合微生物菌株加入到混合后的原料中,搅拌均匀;每1小时搅拌一次,一次10-20分钟,搅拌2次;控制肥料的pH值为5-8;
4)定量包装,得到促进葡萄着色增糖的生物肥料。
各原料配比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促进葡萄着色增糖生物肥料,具体配比见表1。
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促进葡萄着色增糖生物肥料,具体配比见表1(其中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单位以每克生物肥料计)。
表1各原料配比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
发酵蘑菇渣 | 200g | 150g | 150g |
发酵葡萄皮渣 | 150g | 100g | 100g |
草木灰 | 300g | 300g | 350g |
尿素 | 100g | 120g | 50g |
硫酸钾 | 100g | 120g | 100g |
磷酸二铵 | 120g | 100g | 150g |
钙镁磷肥 | 30g | 40g | 50g |
硫酸锌 | 20g | 25g | 35g |
硼砂 | 10g | 20g | 15g |
胶冻芽孢杆菌 | 1.0×108cfu | 1.2×108cfu | 1.2×108cfu |
放线菌 | 1.0×108cfu | 1.3×108cfu | 1.0×108cfu |
巨大芽孢杆菌 | 2.0×108cfu | 2.5×108cfu | 2.2×108cfu |
实施例4-6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点仅在于配方不同,具体如表2:
表2各原料配比
实施例4 | 实施例5 | 实施例6 | |
发酵蘑菇渣 | 180g | 150g | 140g |
发酵葡萄皮渣 | 120g | 130g | 110g |
草木灰 | 330g | 320g | 310g |
尿素 | 150g | 120g | 100g |
硫酸钾 | 150g | 50g | 100g |
磷酸二铵 | 120g | 100g | 150g |
钙镁磷肥 | 30g | 40g | 50g |
硫酸锌 | 20g | 15g | 30g |
硼砂 | 10g | 20g | 15g |
胶冻芽孢杆菌 | 1.0×108cfu | 1.2×108cfu | 1.0×108cfu |
放线菌 | 1.5×108cfu | 1.6×108cfu | 2.0×108cfu |
巨大芽孢杆菌 | 3.0×108cfu | 2.0×108cfu | 2.5×108cfu |
实验例1
实施例1-3所述肥料对葡萄施肥效果的考察。
1)对种植区土壤进行测定分析:调查烟台葡萄种植区土壤养分状况,分别取土样进行测定分析,从总体来说有机质偏低、土壤pH偏低,酸化较严重。
2)施肥田间试验,葡萄品种赤霞珠,每次每亩施用实施例1-3所述肥料50-100kg。
应用试验一:
2012年在蓬莱柏玛葡萄种植基地进行肥效试验,共分4个处理,处理一,亩施实施例1所述肥料50kg;处理二:亩施实施例2所述肥料50kg;处理三:亩施实施例3所述肥料50kg;处理四:亩施对照例150kg,对照例1为青岛龙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生物有机肥(有机质≥45.0%,氮磷钾≥6.0%,有效活菌数≥0.2亿cfu/g),按照施用说明,50kg/亩;生长期共施用2次。具体增产效益见表3。
表3增产效益对比表
处理 | 平均折合亩产量(kg) | 产量增加(%) |
实施例1所述产品 | 1265.52 | 6.1 |
实施例2所述产品 | 1310.32 | 9.8 |
实施例3所述产品 | 1253.56 | 5.1 |
对照例1 | 1193.11 | --- |
与对照例1相比,施用实施例1-3肥料的葡萄长势好,果穗大,果粒饱满,有光泽,其中实施例2所述产品效果最好,产量增加9.8%。
应用试验二:
2013年,烟台蓬莱潮水镇李建民等3家农户果园,施用实施例1-3所述的肥料10余亩,每次亩施80kg,对照地块施用对照例1肥料(有机质≥45.0%,氮磷钾≥6.0%,有效活菌数≥0.2亿cfu/g)。具体增产效益见表4。
表4增产效益对比表
处理 | 平均亩产量(kg) | 产量增加(%) |
实施例1所述产品 | 1332.52 | 6.5 |
实施例2所述产品 | 1368.35 | 9.4 |
实施例3所述产品 | 1326.72 | 6.1 |
对照例1 | 1250.30 | - |
由表可知,与对照例1肥料相比,施用实施例1-3肥料的葡萄平均每亩增产6.1%以上,其中实施例2所述产品效果最好,达到9.4%。
实验例2
以鲜食葡萄巨峰为材料,研究本发明中肥料对葡萄着色含糖量等生理特性的影响。施肥量与施肥方法:按照常规施肥,亩施有机肥料200kg,复混肥(16-5-20)40kg,在常规施肥不变的基础上,设2个处理,处理一,在着色期施用实施例2的肥料50kg;处理二,在着色期施用对照例2的肥料50kg。对照例2为辽宁津大肥业有限公司(有机质≥45.0%,氮磷钾≥6.0%,有效活菌数≥0.2亿cfu/g),具体效果见表5。
表5实施例2对葡萄着色及糖度的影响
试验表明:在葡萄着色初期使用“葡萄着色增糖肥料”,能使果实着色明显加快。据2年试验考查,施肥后10天、15天、20天,果实着色率分别达33-37%、85-88%、93-98%,而同期对照仅8-9%、19-21%、38-43%,比对照提早7-10天成熟,糖度提高1.1-1.6°,鲜果着色均匀,色泽紫红。
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相同试验结论,其中以实施例2的应用效果最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促进葡萄着色增糖的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发酵蘑菇渣150-200份,发酵葡萄皮渣100-150份,草木灰300-350份,尿素50-150份,硫酸钾50-150份,磷酸二铵100-150份,钙镁磷肥30-50份,硫酸锌10-35份,硼砂10-20份,以及每克所述生物肥料中不低于4×108cfu的复合微生物菌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发酵蘑菇渣150-180份,发酵葡萄皮渣100-120份,草木灰300-330份,尿素100-120份,硫酸钾100-120份,磷酸二铵100-120份,钙镁磷肥30-40份,硫酸锌10-20份,硼砂10-15份,以及每克所述生物肥料中不低于5×108cfu的复合微生物菌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发酵蘑菇渣150份,发酵葡萄皮渣100份,草木灰300份,尿素120份,硫酸钾120份,磷酸二铵100份,钙镁磷肥40份,硫酸锌25份,硼砂20份,以及每克所述生物肥料中5×108cfu的复合微生物菌株。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株由胶冻芽孢杆菌、放线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组成,优选由胶冻芽孢杆菌、放线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按浓度比1:1-2:2-3混合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每克所述生物肥料中有效活菌数不低于4×108cfu,其中每克肥料中含胶冻芽孢杆菌≥1.0×108cfu,放线菌≥1.0×108cfu,巨大芽孢杆菌≥2.0×108cfu。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蘑菇渣含有机质40-60%,发酵葡萄皮渣含有机质70-85%,草木灰中钾元素含量6-12%。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发酵蘑菇渣、发酵葡萄皮渣、草木灰、尿素、硫酸钾、磷酸二铵、钙镁磷肥按比例称取,分别粉碎至30-50目,加入硫酸锌、硼砂,混合均匀;
2)按比例将胶冻芽孢杆菌、放线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混合,其中每克肥料中有效活菌数不低于4×108cfu,优选不低于5×108cfu,得复合微生物菌株;
3)将混合好的复合微生物菌株加入到步骤1)混合后的原料中,搅拌均匀;
4)定量包装,得到促进葡萄着色增糖的生物肥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所述复合微生物菌株由胶冻芽孢杆菌、放线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按照浓度比1:1-2:2-3混合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搅拌为:每1小时搅拌一次,一次10-20分钟,搅拌2次;控制肥料的pH值为5-8。
10.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促进葡萄着色增糖生物肥料在葡萄种植上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51296.4A CN104030809B (zh) | 2014-06-06 | 2014-06-06 | 一种促进葡萄着色增糖的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51296.4A CN104030809B (zh) | 2014-06-06 | 2014-06-06 | 一种促进葡萄着色增糖的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30809A true CN104030809A (zh) | 2014-09-10 |
CN104030809B CN104030809B (zh) | 2015-11-18 |
Family
ID=51461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51296.4A Active CN104030809B (zh) | 2014-06-06 | 2014-06-06 | 一种促进葡萄着色增糖的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030809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77372A (zh) * | 2016-04-05 | 2016-07-20 | 山东宝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提高作物抗逆性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05985179A (zh) * | 2015-12-29 | 2016-10-05 | 芜湖市创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促进着色的葡萄专用肥料 |
CN109206223A (zh) * | 2018-10-18 | 2019-01-15 | 兴义市军创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一种增强葡萄抗寒性能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841703A (zh) * | 2021-09-06 | 2021-12-28 |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提高紫玉米植株花青素含量的营养能量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
CN114890849A (zh) * | 2022-05-18 | 2022-08-12 | 龙蟒大地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葡萄增糖转色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59477A (zh) * | 2009-10-21 | 2010-06-30 | 山东光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葡萄专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515951A (zh) * | 2011-12-14 | 2012-06-27 | 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 | 一种烟草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130554A (zh) * | 2011-11-21 | 2013-06-05 | 南通中科睿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葡萄专用生物复合肥 |
CN103159562A (zh) * | 2011-12-19 | 2013-06-19 | 陕西新华农物资有限公司 | 葡萄专用增强肥 |
CN103204744A (zh) * | 2013-04-26 | 2013-07-17 | 山东宝源生物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2014
- 2014-06-06 CN CN201410251296.4A patent/CN10403080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59477A (zh) * | 2009-10-21 | 2010-06-30 | 山东光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葡萄专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130554A (zh) * | 2011-11-21 | 2013-06-05 | 南通中科睿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葡萄专用生物复合肥 |
CN102515951A (zh) * | 2011-12-14 | 2012-06-27 | 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 | 一种烟草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159562A (zh) * | 2011-12-19 | 2013-06-19 | 陕西新华农物资有限公司 | 葡萄专用增强肥 |
CN103204744A (zh) * | 2013-04-26 | 2013-07-17 | 山东宝源生物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韩树民等: "利用葡萄酒糟生产有机复混肥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85179A (zh) * | 2015-12-29 | 2016-10-05 | 芜湖市创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促进着色的葡萄专用肥料 |
CN105777372A (zh) * | 2016-04-05 | 2016-07-20 | 山东宝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提高作物抗逆性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05777372B (zh) * | 2016-04-05 | 2019-06-21 | 山东宝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提高作物抗逆性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09206223A (zh) * | 2018-10-18 | 2019-01-15 | 兴义市军创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一种增强葡萄抗寒性能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841703A (zh) * | 2021-09-06 | 2021-12-28 |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提高紫玉米植株花青素含量的营养能量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
CN113841703B (zh) * | 2021-09-06 | 2022-08-05 |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提高紫玉米植株花青素含量的营养能量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
CN114890849A (zh) * | 2022-05-18 | 2022-08-12 | 龙蟒大地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葡萄增糖转色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30809B (zh) | 2015-1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42604B (zh) | 一种生防菌素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922838B (zh) | 一种微生物肥料 | |
CN103449899B (zh) | 一种液态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 |
CN110183266A (zh) | 一种小分子海藻酸微生物肥料 | |
CN104177137A (zh) | 一种微生物秸秆腐熟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44157B (zh) | 一种氨酸喷浆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80052A (zh) | 一种果树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92191B (zh) | 一种复合型生物菌肥 | |
CN104446708A (zh) | 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9776120A (zh) | 一种肥料及其应用 | |
CN105061085A (zh) | 一种生物包膜有机无机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591887A (zh) | 一种高养分含量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39210A (zh) | 一种复合菌剂及其水溶肥和应用 | |
CN104030809B (zh) | 一种促进葡萄着色增糖的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417467A (zh) | 一种绿色提质水溶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580818B (zh) | 一种土壤调理与修复的综合方法 | |
CN105036921A (zh) | 一种植物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84996A (zh) | 一种生态种植靶向施肥用药的配制及大田操作方法 | |
CN106495821A (zh) | 一种盐碱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129190A (zh) | 提高作物甜度的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819921A (zh) | 一种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9928794A (zh) | 一种富硒百香果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17211B (zh) | 一种红枣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732135A (zh) | 精准施肥用的光合元复合微生物菌液、菌肥及生产方法 | |
CN105646017A (zh) | 一种绿色高效生物有机肥及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64006 No. 8 Chengdu street, Yanta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BAOYUA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4006 No. 8 Chengdu street, Yanta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Baoyuan Bio-Agri (Shandong)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