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0458A - 一种降浊抑藻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浊抑藻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0458A
CN104030458A CN201410216503.2A CN201410216503A CN104030458A CN 104030458 A CN104030458 A CN 104030458A CN 201410216503 A CN201410216503 A CN 201410216503A CN 104030458 A CN104030458 A CN 1040304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urbid
falling
water body
submerged pla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165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运祥
李卓杰
吴定心
钟旭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UAZHONG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UAZHONG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UAZHONG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UAZHONG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1650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304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30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04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30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02W10/37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using solar energ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降浊抑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富营养化污染水体中,人工投放多种复合微生物制剂;(2)在透明度提高的前提下,种植沉水植物;(3)根据沉水植物的生长情况,放入一定量的食草鱼类,通过人为定期捕捞食草鱼,通过鱼体带出水体部分营养盐;(4)并在以上每步骤前后进行测定水质指标。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包含光合细菌、有机矿化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所述的沉水植物选用金鱼藻,菹草,伊乐藻,苦草或者黄丝草。本发明逐步引入微生物-沉水植物-食草鱼类,形成完整的生物链,对水体生态系统有很好兼容性;本发明引入沉水植物吸收水体中较低浓度的无机N,P,提高水质。

Description

一种降浊抑藻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净化技术领域,这里特指将富营养化污染水体,利用生物链梯级推进降浊抑藻方法。
背景技术
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和生态破坏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尽管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陆续展开了一些重要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但其治理成效显然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净化湖泊富营养水体的污染,才有可能从总量上控制我国水污染的发展和蔓延。消除江河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在于削减水体当中的氮磷负荷,并降低藻类生物量。
削减水体 N、P 和有机碳的技术途径除了截流污染源、减少和控制面源污染这些最基本的途径外,国内外最常见的方法有机械清淤法、引水冲洗法、化学法和生物修复法。机械清淤和引水冲洗是有效的也是较传统的削减湖泊营养元素的途径,然而这两种方法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成本高,二是不能从根本上控制和消除湖泊富营养化,只是对其进行了转移。化学法是通过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进行脱氮等,很显然这种方法往往会造成二次污染。
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或者植物的代谢作用,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转化及转移,从而使水质得到净化的技术;另外,生物修复技术通过降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负荷和生长竞争机制来有效控藻。与物理、化学方法相比,生物修复技术可在常温下高效完成,具有处理效果好、工程整体造价低,而且不会带来二次污染,是较理想的修复水体的方法。但是,目前市场生物修复方法,一般采用部分生物降解,未形成完整的生物链,对水体生态系统有兼容性较差,未从根本上解决了水体富营养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利用生物链梯级推进降浊抑藻的方法,有效去除水体富营养化。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降浊抑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在富营养化污染水体中,人工投放多种复合微生物制剂;
(2) 在透明度提高的前提下,种植沉水植物;
(3) 根据沉水植物的生长情况,放入一定量的食草鱼类,通过人为定期捕捞食草鱼,通过鱼体带出水体部分营养盐;
(4) 并在以上每步骤前后进行测定水质指标。
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包含光合细菌、有机矿化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
所述的沉水植物选用金鱼藻,菹草,伊乐藻,苦草或者黄丝草。
所述步骤(2)中透明度需要达到阳光可以照射到湖泊浅层区域的底层,满足沉水植物生长的光需求。
所述的测定水质指标包括:水体与底泥营养元素、叶绿素、有机质、溶解氧、水温或者pH 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采用梯级递进的全生物修复方法,逐步引入微生物-沉水植物-食草鱼类,形成完整的生物链,对水体生态系统有很好兼容性;本发明引入沉水植物吸收水体中较低浓度的无机N,P, 提高水质,另外,沉水植物生长过程中会释放化感物质,抑制浮游藻类生长,进而进一步提高水体透明度;本发明最后投放食草鱼类,保证了水体生态平衡,避免沉水植物过量生长,并定期人为捕捞食草鱼类,将转化到鱼体中的N、P彻底移出水体,从根本上解决了水体富营养化。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所示, 实施例1:武汉市四美塘公园封闭水域水体修复案例
武汉四美塘公园位于长江二桥南岸武昌桥头下,临和平大道中段。项目在四美塘公园封闭水域建立如附图围隔封闭水域。水体指标达到接近地表水 IV 类标准,总氮8.1 mg/L,NH4-N 和 NO3-N 之和2.65 mg/L,总磷和溶解性无机磷0.73 mg/L 和 0.64 mg/L,透明度为28 cm,达到湖泊水Ⅳ类标准。
利用固定化细菌流化床,投入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光合细菌,有机矿化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聚磷菌等,强化了脱氮除磷和降解有机质,使污染水体减负降浊。效果显著,透明度达到100cm。
当水底光照达到沉水植物生长所需的光补偿点时,种植菹、苦草、黄丝草等沉水植物,建立一定密度的沉水植物种群规模,进一步对沉积物和上覆水营养进行减负。
当菹草、苦草、黄丝草等沉水植物达到一定密度时,投放草鱼鱼种,定期捕捞草鱼,使沉水植物种群保持相对稳定。
处理后水质达到总氮1.1 mg/L,NH4-N 和 NO3-N 之和0.5 mg/L,总磷和溶解性无机磷0.1 mg/L 和 0.025 mg/L,透明度为151 cm,沉水植物生长良好,藻的生长受到控制。
总之,采用梯级递进的全生物修复方法,在先期微生物强化水体减负降浊的前体下,兼顾底泥营养成分的吸纳净化和沉水植物抑藻,再通过生物操纵控制沉水植物的生长量,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富氮磷污染水体联合修复技术,达到长效控污治污和维护湖泊良性生态环境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发明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降浊抑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富营养化污染水体中,人工投放多种复合微生物制剂;
在透明度提高的前提下,种植沉水植物;
根据沉水植物的生长情况,放入一定量的食草鱼类,通过人为定期捕捞食草鱼,通过鱼体带出水体部分营养盐;
并在以上每步骤前后进行测定水质指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浊抑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包含光合细菌、有机矿化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浊抑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水植物选用金鱼藻,菹草,伊乐藻,苦草或者黄丝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浊抑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透明度需要达到阳光可以照射到湖泊浅层区域的底层,满足沉水植物生长的光需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浊抑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定水质指标包括:水体与底泥营养元素、叶绿素、有机质、溶解氧、水温或者pH 值。
CN201410216503.2A 2014-05-21 2014-05-21 一种降浊抑藻的方法 Pending CN1040304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6503.2A CN104030458A (zh) 2014-05-21 2014-05-21 一种降浊抑藻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6503.2A CN104030458A (zh) 2014-05-21 2014-05-21 一种降浊抑藻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0458A true CN104030458A (zh) 2014-09-10

Family

ID=51461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16503.2A Pending CN104030458A (zh) 2014-05-21 2014-05-21 一种降浊抑藻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30458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8942A (zh) * 2014-11-28 2015-04-22 浙江绿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生物与水生植物协同净化污染水体的方法
CN105481103A (zh) * 2016-01-04 2016-04-13 北京荣蒂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垃圾资源化后的湿地专用新型生物骨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05810A (zh) * 2015-09-16 2016-04-20 广州金水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370377B (zh) * 2014-11-15 2016-04-27 北京紫岚风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生物制剂配方及其使用方法
CN107651754A (zh) * 2017-11-07 2018-02-02 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修复富营养水体的复合生态系统构建方法及人工礁石
CN108439611A (zh) * 2018-03-30 2018-08-24 云南亚美湖泊水质治理有限公司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方法
CN109179936A (zh) * 2018-08-15 2019-01-11 上海水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轻污染清洁水塘生态修复的原位处理方法
CN115159787A (zh) * 2022-07-26 2022-10-11 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一种水禽湖湖水监测处理方法
CN115417504A (zh) * 2021-12-30 2022-12-02 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一种重金属胁迫下脱氮除磷的沉水植物套种方法
CN115504578A (zh) * 2022-09-22 2022-12-23 重庆德润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深水湖库溶藻生物激活恢复沉水植物的方法
CN115974283A (zh) * 2022-12-07 2023-04-18 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沉水植物与鱼类共存的水下生态系统构建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0043A (zh) * 2007-05-11 2007-10-10 胡法 水污染生态治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0043A (zh) * 2007-05-11 2007-10-10 胡法 水污染生态治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定心等: ""利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控制水华的治理工程试验"", 《环境科学与技术》, vol. 33, no. 7, 31 July 2010 (2010-07-31), pages 150 - 154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0377B (zh) * 2014-11-15 2016-04-27 北京紫岚风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生物制剂配方及其使用方法
CN104528942A (zh) * 2014-11-28 2015-04-22 浙江绿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生物与水生植物协同净化污染水体的方法
CN105505810A (zh) * 2015-09-16 2016-04-20 广州金水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481103A (zh) * 2016-01-04 2016-04-13 北京荣蒂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垃圾资源化后的湿地专用新型生物骨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51754B (zh) * 2017-11-07 2021-02-23 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修复富营养水体的复合生态系统构建方法及人工礁石
CN107651754A (zh) * 2017-11-07 2018-02-02 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修复富营养水体的复合生态系统构建方法及人工礁石
CN108439611A (zh) * 2018-03-30 2018-08-24 云南亚美湖泊水质治理有限公司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方法
CN108439611B (zh) * 2018-03-30 2020-08-04 云南亚美湖泊水质治理有限公司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方法
CN109179936A (zh) * 2018-08-15 2019-01-11 上海水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轻污染清洁水塘生态修复的原位处理方法
CN109179936B (zh) * 2018-08-15 2021-05-25 上海水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轻污染清洁水塘生态修复的原位处理方法
CN115417504A (zh) * 2021-12-30 2022-12-02 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一种重金属胁迫下脱氮除磷的沉水植物套种方法
CN115159787A (zh) * 2022-07-26 2022-10-11 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一种水禽湖湖水监测处理方法
CN115159787B (zh) * 2022-07-26 2024-04-16 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一种水禽湖湖水监测处理方法
CN115504578A (zh) * 2022-09-22 2022-12-23 重庆德润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深水湖库溶藻生物激活恢复沉水植物的方法
CN115974283A (zh) * 2022-12-07 2023-04-18 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沉水植物与鱼类共存的水下生态系统构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30458A (zh) 一种降浊抑藻的方法
CN104803570B (zh) 一种景观水环境的生态修复与净化方法
Wu et al. Constructed mangrove wetland as secondary treatment system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CN103214099B (zh) 一种湖塘湿地的水体生态修复与净化方法
CN101767879B (zh) 洒金珊瑚在处理畜禽养殖废水中的应用
CN103214151B (zh) 一种生态组合处理龟鳖温室养殖废水的方法
CN103739077A (zh) 一种多维生态系统修复方法
CN102491522A (zh) 一种基于水生植物收割的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
CN103951067A (zh) 一种使用以多种沉水植物组合为基础的生态系统处理农村污水的系统及方法
CN101774696B (zh) 花叶冷水花在处理畜禽养殖废水中的应用
Ye et al. Livestock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a mangrove pot-cultivation system and the effect of salinity on the nutrient removal efficiency
CN104628141A (zh) 一种水生植物水体净化方法
Su et al. Plant growth and the performance of mangrove wetland microcosms for mariculture effluent depuration
CN101597107B (zh) 还亮草在处理畜禽养殖废水中的应用
Wu et al. Purification effects of two eco-ditch systems on Chinese soft-shelled turtle greenhouse culture wastewater pollution
CN102701459A (zh) 用于生物脱氮的植物根系分层挂膜强化水体修复方法
CN101973635B (zh) 一种组合湿地植物高效净化重金属污染废水的方法
CN101774699A (zh) 尖尾芋在处理畜禽养殖废水中的应用
CN107651754B (zh) 一种修复富营养水体的复合生态系统构建方法及人工礁石
CN101613155B (zh) 接骨草在处理畜禽养殖废水中的应用
CN101591066A (zh) 碎米荠在处理畜禽养殖废水中的应用
CN100460344C (zh) 人工湿地复合植被污水处理系统
Cui et al. Treat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eptic tank effluent using vertical-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and vegetable hydroponics
CN204529465U (zh) 一种沉水植物种植包
AU2020101893A4 (en) A method to treat domestic and agricultural sewage by cultivating ficus microcarp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