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8764A - 基于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多层复合不锈钢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多层复合不锈钢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8764A
CN104028764A CN201410220228.1A CN201410220228A CN104028764A CN 104028764 A CN104028764 A CN 104028764A CN 201410220228 A CN201410220228 A CN 201410220228A CN 104028764 A CN104028764 A CN 1040287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inless steel
parts
powder
hours
mon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202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28764B (zh
Inventor
车晓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41022022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287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28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87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287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876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多层复合不锈钢的方法。该方法在去离子水中加入甲基丙稀酸羟乙酯与三缩四乙二醇双丙稀酸酯混合物、水溶性高分子材料、过硫酸胺,制成单体溶液;将至少两种不锈钢粉末分别加入所述单体溶液中,制成至少两种不锈钢粉-单体混合物;将一种不锈钢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制成不锈钢凝胶坯;再将至少另一种不锈钢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凝胶坯的表面,依次逐层添加不锈钢粉-单体混合物,加热制成多层不锈钢生坯;烧结制成多层不锈烧结坯。本发明利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多层复合不锈钢生坯,成型工艺简单,生产过程无噪音,对环境无污染;所得材料具有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Description

基于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多层复合不锈钢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层复合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多层复合不锈钢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日用品的要求已不仅仅限于其功能性,对外形的美观、装饰性以及对健康的影响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厨房刀具是最常用的日用品之一,厨房环境中的水、蒸汽、盐、酸等极易造成金属材料的腐蚀,普通碳钢厨刀很快就变得锈迹斑斑,不仅影响美观,而且铁锈的过量摄入会对人的肝脏造成损害。马氏体不锈钢刀具由于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以及优良的耐蚀性,可长期保持靓丽的外观,又避免了铁锈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正逐步走进越来越多的家庭。不锈钢刀具材料的发展,是兼顾耐蚀性与提高刀具材料的强度、硬度、耐磨性、韧性的过程。现在的马氏体不锈钢刀具材料已经从最初的Cr13型不锈钢发展到高碳高铬不锈钢、多层复合不锈钢,以及粉末冶金不锈钢等。
多层复合不锈钢刀具材料,是兼顾实用性与装饰性发展的新型不锈钢材料。材料由多层不同成分的合金层组成,合金成分包括高碳不锈钢(7Cr17型,9Cr18型)、低中碳马氏体不锈钢(2Cr13型~4Cr13型)等,由于不同成分合金的耐蚀性差异,经抛光腐蚀后呈现出黑白间隔的美丽条纹,给不锈钢刀具增加了装饰性和观赏性。
现有制备多层复合不锈钢刀具材料的方法包括:(1)爆炸焊接-轧制复合法;(2)轧制复合法;(3)浇铸-轧制复合法。
爆炸焊接-轧制复合法是将炸药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使金属材料连接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炸药的高速引爆和冲击作用,使被焊接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薄的塑性变形区,并熔化和微扩散,从而实现两层金属的焊接。将经过爆炸焊合的复合板作为原料进行热轧,最终获得大幅面的复合板、带。轧制复合法是通过轧机的压力使金属复合的方法,是生产复合板的一种较普遍的方法,目前世界上80%的复合板是采用轧制复合法生产的。轧制复合法可分为热轧复合法和冷轧复合法,是让两种表面洁净的金属相互接触,通过加热和塑性变形使原子间高度扩散作用达到连续的冶金结合的复合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轧机的强大压力条件下,有时伴以热作用,使组元层表面氧化皮破碎,并在整个金属截面内产生塑性变形,在破碎后露出的新鲜金属表面处形成组元层间的原子键合和榫扣结合。浇铸-轧制技术的基本工艺是利用离心浇铸技术制备出不同成分的多层合金复合管坯,然后利用轧制技术获得多层复合不锈钢板。由于不同合金层是利用熔融-浇铸技术连接,界面实现了完全冶金结合。浇铸-轧制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生产的复合不锈钢界面结合强度高,方便生产大尺寸的复合板。
现有制备多层复合不锈钢刀具材料的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爆炸焊接-轧制复合法由于射流的作用使复合界面呈波浪形,而且产量、生产率及成材率都比较低,产品质量差,尺寸精度低。同时由于炸药的存放、爆破地点的选择、噪音的处理、人身安全的保障及对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而使得该法不易被推广使用。
(2)轧制复合法对轧制时首道次的压下量要求高,需要使用大吨位的压机,设备投资大。加工前需对两层金属间的结合面进行洁净化处理、抽真空、快速焊接,工艺复杂。
(3)浇铸-轧制技术含量高,需要控制的工艺因素包括模具涂层、浇铸温度、模具转速等,工艺复杂,离心浇铸多层合金时熔融合金中的杂质难以排除,易于形成较多夹杂物。铸坯加工量大,材料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基于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多层复合不锈钢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多层复合不锈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以重量份数计,将10份~50份的甲基丙稀酸羟乙酯与1份三缩四乙二醇双丙稀酸酯混合,制成混合物;在100份去离子水中加入5份~30份所述混合物、1份~20份水溶性高分子材料、0.17份~2份过硫酸胺,制成单体溶液;
第二步,将至少两种不锈钢粉末分别加入所述单体溶液中,制成至少两种不锈钢粉-单体混合物;以重量份数计,每种不锈钢粉末为95份~97份,每种不锈钢粉末加入的单体溶液为3份~5份;
第三步,将一种不锈钢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加热至60℃~70℃,保温1小时~2小时,制成不锈钢凝胶坯;再将至少另一种不锈钢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凝胶坯的表面,加热至60℃~70℃,保温1小时~2小时,依次逐层添加不锈钢粉-单体混合物,加热至60~70℃,保温1~2小时,制成多层不锈钢凝胶坯;
第四步,将多层不锈钢凝胶坯加热至80℃~100℃,保温2小时~8小时,制成多层不锈钢生坯;
第五步,将多层不锈钢生坯在1200℃~1400℃烧结10小时~20小时,制成多层不锈钢烧结坯。
优选地,所述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聚氧化乙烯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所述不锈钢粉为2Cr13、3Cr13、4Cr13、7Cr17、8Cr17或9Cr18。
凝胶注模成型是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为降低陶瓷成型加工成本而发明的一种陶瓷粉末精密成型新技术。由于此技术在制备近净尺寸的大截面或形状复杂的陶瓷部件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近十多年来受到国内、外陶瓷成型研究机构和企业的普遍关注,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陶瓷粉末和非陶瓷粉末的成型。用凝胶注模成型技术进行多层不锈钢生坯的成型具有以下优点:(1)无需使用炸药,无噪声、环境污染,工艺简单;(2)可以减少设备投资,凝胶注模注成型不需要大吨位的压机、大吨位轧机、熔炼炉和离心铸机;(3)材料利用率高。但是凝胶注模成型技术目前主要用于单一成分均质陶瓷的成型,尚无有关利用凝胶注模成型技术进行多层陶瓷或多层金属(合金)成型的报导。本发明通过单体溶液的开发并配合不同层级保温条件的控制,利用凝胶注模成型技术,采用将不同合金粉与单体混合后逐层浇铸的方法,使不同成分的不锈钢粉末叠层分布,利用单体聚合反应形成的高分子“骨架”使粉末保持固定形状和固定位置,经过脱水干燥后形成具有较高强度和一定致密度的不锈钢粉末叠层分布的坯体,成功实现了多层不同成分不锈钢坯体的成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利用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多层复合不锈钢生坯,成型工艺简单,无需使用炸药,生产过程无噪音,对环境无污染。
2、设备条件要求低、投资小,生产过程无需大吨位压机、大吨位轧机、熔炼炉、离心浇铸设备。
3、利用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多层复合不锈钢生坯无需进行机械加工,材料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4Cr13/7Cr17双层钢烧结坯的金相显微图。
图2为实施例3的8Cr17/3Cr13/7Cr17/2Cr13/9Cr18五层钢生坯的宏观形貌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第一步,以重量份数计,将10份甲基丙稀酸羟乙酯与1份三缩四乙二醇双丙稀酸酯混合,制成混合物;在100份去离子水中加入5份所述的混合物、1份聚氧化乙烯、0.5份过硫酸胺,充分混合均匀,制成单体溶液;
第二步,以重量份数计,将97份7Cr17粉末加入3份第一步制得的单体溶液中,制成7Cr17粉-单体混合物;将95份4Cr13粉末加入5份第一步制得的单体溶液中,制成4Cr13粉-单体混合物;
第三步,将7Cr17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加热至70℃,保温1小时,制成7Cr17凝胶坯;将4Cr13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7Cr17凝胶坯表面,加热至70℃,保温1小时,制成4Cr13/7Cr17双层凝胶坯;
第四步,将4Cr13/7Cr17双层凝胶坯加热至80℃,保温8小时,干燥、脱模,制成4Cr13/7Cr17双层生坯;
第五步,将4Cr13/7Cr17双层生坯在1200℃烧结20小时,制成4Cr13/7Cr17双层烧结坯。
用排水法测得的4Cr13/7Cr17双层烧结坯密度值为7.26g/cm3。用LEICA DFC320金相显微镜观察显示烧结坯分为明显不同的两层组织,见图1。由图1可见,两层组织之间界面明显。用LEO‐153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附带的能谱仪测得的两层组织中色泽稍浅的组织成分为4Cr13,色泽较深的组织成分为7Cr17。用HV-10000型显微硬度计在载荷0.3kg,载荷保持时间10秒条件下测得的4Cr13合金层的硬度为244,7Cr17合金层的硬度为259。烧结坯经1050℃,30min淬火、200℃,2h回火处理后采用深圳新三思公司生产的CMT5105型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得的抗拉强度为1490MPa、延伸率为5.90%、抗弯强度为4850MPa。复合马氏体不锈钢的抗拉强度与单质熔炼4Cr13合金相近,延伸率高于单质熔炼4Cr13合金,抗弯强度高于单质熔炼4Cr13和7Cr17合金,具有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实施例2
第一步,以重量份数计,将20份甲基丙稀酸羟乙酯1份与三缩四乙二醇双丙稀酸酯混合,制成混合物;在100份去离子水中加入10份所述的混合物、5份聚氧化乙烯、0.8份过硫酸胺,充分混合均匀,制成单体溶液;
第二步,以重量份数计,将97份3Cr13粉末加入3份第一步制得的单体溶液中,制成3Cr13粉-单体混合物;将96份9Cr18粉末加入4份第一步制得的单体溶液中,制成9Cr18粉-单体混合物;
第三步,将3Cr13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加热至65℃,保温1.5小时,制成3Cr13凝胶坯;将9Cr18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3Cr13凝胶坯表面,加热至65℃,保温1.5小时,制成9Cr18/3Cr13双层凝胶坯;将3Cr13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9Cr18/3Cr13双层凝胶坯表面,加热至65℃,保温1.5小时,制成3Cr13/9Cr18/3Cr13三层凝胶坯;
第四步,将3Cr13/9Cr18/3Cr13三层凝胶坯加热至100℃,保温2小时,干燥、脱模,制成3Cr13/9Cr18/3Cr13三层生坯;
第五步,将3Cr13/9Cr18/3Cr13三层生坯在1400℃烧结10小时,制成3Cr13/9Cr18/3Cr13三层烧结坯。
用排水法测得的3Cr13/9Cr18/3Cr13三层烧结坯密度值为7.45g/cm3。用LEICA DFC320金相显微镜观察显示烧结坯组织分为三层、三层组织层与层之间界面明显。用LEO‐153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附带的能谱仪测定的三层组织成分分别为3Cr13、9Cr18、3Cr13。3Cr13/9Cr18/3Cr13烧结坯经1050℃,30min淬火、200℃,2h回火处理后采用深圳新三思公司生产的CMT5105型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得的抗拉强度为1520MPa、延伸率为6.20%、抗弯强度为5200MPa。复合马氏体不锈钢的抗拉强度与单质熔炼3Cr13相近,延伸率高于单质熔炼9Cr18,抗弯强度高于单质熔炼3Cr13和9Cr18合金,具有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实施例3
第一步,以重量份数计,将40份甲基丙稀酸羟乙酯1份与三缩四乙二醇双丙稀酸酯混合,制成混合物;在100份去离子水中加入25份所述的混合物、17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5份过硫酸胺,充分混合均匀,制成单体溶液;
第二步,以重量份数计,将95份9Cr18粉末加入5份第一步制得的单体溶液中,制成9Cr18粉-单体混合物;将96份2Cr13粉末加入4份第一步制得的单体溶液中,制成2Cr13粉-单体混合物;将95份7Cr17粉末加入5份第一步制得的单体溶液中,制成7Cr17粉-单体混合物;将97份3Cr13粉末加入3份第一步制得的单体溶液中,制成3Cr13粉-单体混合物;将96份8Cr17粉末加入4份第一步制得的单体溶液中,制成8Cr17粉-单体混合物;
第三步,将9Cr18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加热至70℃,保温1小时,制成9Cr18凝胶坯;将2Cr13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9Cr18凝胶坯表面,加热至70℃,保温1小时,制成2Cr13/9Cr18双层凝胶坯;将7Cr17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2Cr13/9Cr18双层凝胶坯表面,加热至70℃,保温1小时,制成7Cr17/2Cr13/9Cr18三层凝胶坯;将3Cr13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7Cr17/2Cr13/9Cr18三层凝胶坯表面,加热至70℃,保温1小时,制成3Cr13/7Cr17/2Cr13/9Cr18四层凝胶坯;将8Cr17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3Cr13/7Cr17/2Cr13/9Cr18四层凝胶坯表面,加热至70℃,保温1小时,制成8Cr17/3Cr13/7Cr17/2Cr13/9Cr18五层凝胶坯;
第四步,将8Cr17/3Cr13/7Cr17/2Cr13/9Cr18五层凝胶坯加热至100℃,保温3小时,干燥、脱模,制成8Cr17/3Cr13/7Cr17/2Cr13/9Cr18五层生坯;
第五步,将8Cr17/3Cr13/7Cr17/2Cr13/9Cr18五层生坯在1350℃烧结13小时,制成8Cr17/3Cr13/7Cr17/2Cr13/9Cr18五层烧结坯。
用排水法测得的8Cr17/3Cr13/7Cr17/2Cr13/9Cr18五层烧结坯密度值为7.40g/cm3。用佳能IXUS210相机拍摄的8Cr17/3Cr13/7Cr17/2Cr13/9Cr18五层生坯截面的宏观形貌见图2。如图2所示,8Cr17/3Cr13/7Cr17/2Cr13/9Cr18五层生坯组织分为明显不同的五层,层与层之间界面明显。用LEO‐153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附带的能谱仪测定图2中1~5层组织成分分别为9Cr18、2Cr13、7Cr17、3Cr13、8Cr17。烧结坯经1050℃,30min淬火、200℃,2h回火处理后采用深圳新三思公司生产的CMT5105型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得的抗拉强度为1550MPa、延伸率为6.50%、抗弯强度为5820MPa。复合马氏体不锈钢的抗拉强度与单质熔炼2Cr13合金相近,延伸率高于单质熔炼7Cr17、8Cr17、9Cr18合金,抗弯强度高于单质熔炼9Cr18、2Cr13、7Cr17、3Cr13、8Cr17合金,具有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实施例4
第一步,以重量份数计,将30份甲基丙稀酸羟乙酯1份与三缩四乙二醇双丙稀酸酯混合,制成混合物;在100份去离子水中加入20份所述的混合物、1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份过硫酸胺,充分混合均匀,制成单体溶液;
第二步,以重量份数计,将96份4Cr13粉末加入4份第一步制得的单体溶液中,制成4Cr13粉-单体混合物;将95份8Cr17粉末加入5份第一步制得的单体溶液中,制成8Cr17粉-单体混合物;将97份3Cr13粉末加入3份第一步制得的单体溶液中,制成3Cr13粉-单体混合物;将96份7Cr17粉末加入4份第一步制得的单体溶液中,制成7Cr17粉-单体混合物;
第三步,将4Cr13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加热至60℃,保温2小时,制成4Cr13凝胶坯;将8Cr17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4Cr13凝胶坯表面,加热至60℃,保温2小时,制成8Cr17/4Cr13双层凝胶坯;将3Cr13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8Cr17/4Cr13双层凝胶坯表面,加热至60℃,保温2小时,制成3Cr13/8Cr17/4Cr13三层凝胶坯;将7Cr17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3Cr13/8Cr17/4Cr13三层凝胶坯表面,加热至60℃,保温2小时,制成7Cr17/3Cr13/8Cr17/4Cr13四层凝胶坯;
第四步,将7Cr17/3Cr13/8Cr17/4Cr13四层凝胶注模坯加热至90℃,保温6小时,干燥、脱模,制成7Cr17/3Cr13/8Cr17/4Cr13四层生坯;
第五步,将7Cr17/3Cr13/8Cr17/4Cr13四层生坯在1300℃烧结16小时,制成7Cr17/3Cr13/8Cr17/4Cr13四层烧结坯。
用排水法测得的7Cr17/3Cr13/8Cr17/4Cr13四层烧结坯密度值为7.36g/cm3。用LEICADFC320金相显微镜观察示烧结坯组织分为四层、四层组织之间界面明显。用LEO‐153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附带的能谱仪测定的四层组织成分从底部向上依次为4Cr13、8Cr17、3Cr13、7Cr17。用HV-10000型显微硬度计在载荷0.3kg,载荷保持时间10秒条件下测得的四层组织的硬度从底部向上依次为244、273、235、259。烧结坯经1050℃,30min淬火、200℃,2h回火处理后置于大气下一年未发现明显的腐蚀斑点,表明多层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烧结坯经1050℃,30min淬火、200℃,2h回火处理后采用深圳新三思公司生产的CMT5105型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得的抗拉强度为1550MPa、延伸率为6.30%、抗弯强度为5380MPa。复合马氏体不锈钢的抗拉强度与单质熔炼3Cr13合金相近,延伸率高于单质熔炼8Cr17、7Cr17合金,抗弯强度高于单质熔炼4Cr13、8Cr17、3Cr13、7Cr17合金,具有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实施例5
第一步,以重量份数计,将50份甲基丙稀酸羟乙酯1份与三缩四乙二醇双丙稀酸酯混合,制成混合物;在100份去离子水中加入30份所述的混合物、20份聚氧化乙烯、2份过硫酸胺,充分混合均匀,制成单体溶液;
第二步,以重量份数计,将96份9Cr18粉末加入4份第一步制得的单体溶液中,制成9Cr18粉-单体混合物;将95份3Cr13粉末加入5份第一步制得的单体溶液中,制成3Cr13粉-单体混合物;将97份2Cr13粉末加入3份第一步制得的单体溶液中,制成2Cr13粉-单体混合物;将95份8Cr17粉末加入5份第一步制得的单体溶液中,制成8Cr17粉-单体混合物;将97份7Cr17粉末加入3份第一步制得的单体溶液中,制成7Cr17粉-单体混合物;将95份4Cr13粉末加入5份第一步制得的单体溶液中,制成4Cr13粉-单体混合物;
第三步,将9Cr18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加热至60℃,保温2小时,制成9Cr18凝胶坯;将3Cr13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9Cr18凝胶坯表面,加热至60℃,保温2小时,制成3Cr13/9Cr18双层凝胶坯;将2Cr13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3Cr13/9Cr18双层凝胶坯表面,加热至60℃,保温2小时,制成2Cr13/3Cr13/9Cr18三层凝胶坯;将8Cr17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2Cr13/3Cr13/9Cr18三层凝胶坯表面,加热至60℃,保温2小时,制成8Cr17/2Cr13/3Cr13/9Cr18四层凝胶坯;将7Cr17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8Cr17/2Cr13/3Cr13/9Cr18四层凝胶坯表面,在60℃保温2小时,制成7Cr17/8Cr17/2Cr13/3Cr13/9Cr18五层凝胶坯;将4Cr13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7Cr17/8Cr17/2Cr13/3Cr13/9Cr18凝胶坯表面,加热至60℃,保温2小时,制成4Cr13/7Cr17/8Cr17/2Cr13/3Cr13/9Cr18六层凝胶坯;
第四步,将4Cr13/7Cr17/8Cr17/2Cr13/3Cr13/9Cr18六层凝胶坯凝胶坯在80℃保温8小时,干燥、脱模,制成4Cr13/7Cr17/8Cr17/2Cr13/3Cr13/9Cr18六层凝胶坯六层生坯;
第五步,将4Cr13/7Cr17/8Cr17/2Cr13/3Cr13/9Cr18六层生坯在1250℃烧结17小时,制成4Cr13/7Cr17/8Cr17/2Cr13/3Cr13/9Cr18六层烧结坯。
用排水法测得的4Cr13/7Cr17/8Cr17/2Cr13/3Cr13/9Cr18六层烧结坯密度值为7.30g/cm3。用LEICA DFC320金相显微镜观察显示烧结坯分为明显不同的六层组织、六层组织层与层之间界面明显。用LEO‐153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附带的能谱仪测定的六层组织成分从底部向上依次为9Cr18、3Cr13、2Cr13、8Cr17、7Cr17、4Cr13。用HV-10000型显微硬度计在载荷0.3kg,载荷保持时间10秒条件下测得的六层组织的硬度从底部向上依次为284、235、226、274、259、244。烧结坯经1050℃,30min淬火、200℃,2h回火处理后在纯水中的腐蚀速率低于0.01mm/年,具有良好的耐蚀性。烧结坯经1050℃,30min淬火、200℃,2h回火处理后用深圳新三思公司生产的CMT5105型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得的抗拉强度为1590MPa、延伸率为6.60%、抗弯强度为5950MPa。复合马氏体不锈钢的抗拉强度与单质熔炼2Cr13合金相近,延伸率高于单质熔炼7Cr17、8Cr17、9Cr18合金,抗弯强度高于单质熔炼9Cr18、3Cr13、2Cr13、8Cr17、7Cr17、4Cr13合金,具有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本发明利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多层复合不锈钢生坯,成型工艺简单,无需使用炸药,生产过程无噪音,对环境无污染。设备条件要求低、投资小,生产过程无需大吨位压机、大吨位轧机、熔炼炉、离心浇铸设备,只需搅拌机、简单成型模具、干燥箱就可实现多层不锈钢坯的成型。
本发明利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多层复合不锈钢生坯无需进行机械加工,材料利用率高。制备的多层不锈钢坯各合金层组织差别明显、各合金层之间界面明显。多层不锈钢各不同成分合金层的硬度差异明显。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利用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的多层不锈钢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数值与单质熔炼马氏体不锈钢相近,抗弯强度高于单质熔炼马氏体不锈钢,具有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利用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的多层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大气和纯水腐蚀性能。
如上所述,即可较好地实现本发明。

Claims (3)

1.基于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多层复合不锈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以重量份数计,将10份~50份的甲基丙稀酸羟乙酯与1份三缩四乙二醇双丙稀酸酯混合,制成混合物;在100份去离子水中加入5份~30份所述混合物、1份~20份水溶性高分子材料、0.17份~2份过硫酸胺,制成单体溶液;
第二步,将至少两种不锈钢粉末分别加入所述单体溶液中,制成至少两种不锈钢粉-单体混合物;以重量份数计,每种不锈钢粉末为95份~97份,每种不锈钢粉末加入的单体溶液为3份~5份;
第三步,将一种不锈钢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加热至60℃~70℃,保温1小时~2小时,制成不锈钢凝胶坯;再将至少另一种不锈钢粉-单体混合物浇注到模具中凝胶坯的表面,加热至60℃~70℃,保温1小时~2小时,依次逐层添加不锈钢粉-单体混合物,加热至60~70℃,保温1~2小时,制成多层不锈钢凝胶坯;
第四步,将多层不锈钢凝胶坯加热至80℃~100℃,保温2小时~8小时,制成多层不锈钢生坯;
第五步,将多层不锈钢生坯在1200℃~1400℃烧结10小时~20小时,制成多层不锈钢烧结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聚氧化乙烯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粉为2Cr13、3Cr13、4Cr13、7Cr17、8Cr17或9Cr18。
CN201410220228.1A 2014-05-22 2014-05-22 基于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多层复合不锈钢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287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0228.1A CN104028764B (zh) 2014-05-22 2014-05-22 基于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多层复合不锈钢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0228.1A CN104028764B (zh) 2014-05-22 2014-05-22 基于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多层复合不锈钢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8764A true CN104028764A (zh) 2014-09-10
CN104028764B CN104028764B (zh) 2016-01-20

Family

ID=51459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2022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28764B (zh) 2014-05-22 2014-05-22 基于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多层复合不锈钢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2876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6561A (zh) * 2014-11-12 2015-02-18 铜陵天海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软密封闸阀阀板的衬胶胶料制备方法
CN106735235A (zh) * 2016-11-22 2017-05-31 中南大学 一种梯度多孔金属的共凝胶注模成形方法
CN115446309A (zh) * 2022-08-29 2022-12-09 华南理工大学阳江研究院 一种同心圆结构的带钢芯多层复合不锈钢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1724A (zh) * 1998-06-03 2001-09-05 联合讯号公司 用于不锈钢、金属间化合物和/或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粉末的水性模制组合物
EP1300209A2 (en) * 2001-10-03 2003-04-0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Process of metal injection molding multiple dissimilar materials to form composite parts
CN102294481A (zh) * 2011-09-09 2011-12-28 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枪械零件的粉末注射成形加工方法
CN103447534A (zh) * 2013-09-06 2013-12-1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有机物理凝胶的凝胶注模成形方法
CN103801694A (zh) * 2012-11-12 2014-05-21 平度市强力精铸厂 一种不锈钢拉链一次成型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1724A (zh) * 1998-06-03 2001-09-05 联合讯号公司 用于不锈钢、金属间化合物和/或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粉末的水性模制组合物
EP1300209A2 (en) * 2001-10-03 2003-04-0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Process of metal injection molding multiple dissimilar materials to form composite parts
CN102294481A (zh) * 2011-09-09 2011-12-28 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枪械零件的粉末注射成形加工方法
CN103801694A (zh) * 2012-11-12 2014-05-21 平度市强力精铸厂 一种不锈钢拉链一次成型制作方法
CN103447534A (zh) * 2013-09-06 2013-12-1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有机物理凝胶的凝胶注模成形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6561A (zh) * 2014-11-12 2015-02-18 铜陵天海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软密封闸阀阀板的衬胶胶料制备方法
CN106735235A (zh) * 2016-11-22 2017-05-31 中南大学 一种梯度多孔金属的共凝胶注模成形方法
CN106735235B (zh) * 2016-11-22 2019-06-28 中南大学 一种梯度多孔金属的共凝胶注模成形方法
CN115446309A (zh) * 2022-08-29 2022-12-09 华南理工大学阳江研究院 一种同心圆结构的带钢芯多层复合不锈钢件制备方法
CN115446309B (zh) * 2022-08-29 2024-04-23 华南理工大学阳江研究院 一种同心圆结构的带钢芯多层复合不锈钢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8764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2386B (zh) 一种提高热轧中厚板耐蚀性的氧化铁皮控制方法
CN105583235B (zh) 热轧钢筋的分段阶梯型冷却控制氧化铁皮结构的方法
CN101429630B (zh) 新型奥氏体冷镦不锈钢及其钢丝的制造方法
CN101906548B (zh) TiB2颗粒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028764B (zh) 基于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多层复合不锈钢的方法
CN100547112C (zh) 不锈钢包覆碳钢的复合钢板的制造方法
CN103447348A (zh) 一种不锈钢线材的制造方法
CN101474674A (zh) 内螺旋齿轮的一种粉末冶金生产方法
CN108774709B (zh) 一种对光和热具有优异隔热反射性的热浸镀层钢板及制备方法
CN104177873A (zh) 一种高碳钢钢坯高温防护涂料及其应用
CN101767177B (zh) 通过锻造制造支承支座锻件的方法
CN102337462B (zh) 一种GCr15轴承钢管的生产方法
CN105112907A (zh) 原位合成TiB2/TiC增强Ti2Ni/TiNi双相金属化合物基复合涂层及制备方法
CN105312585A (zh) 一种叉车变速箱齿轮的粉末锻造方法
CN106282766B (zh) 低表面粗糙度的500MPa酸洗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654876A (zh) 可粘贴绝热棉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4584A (zh) 高性能粒状贝氏体心轨钢及生产工艺
KR20170015927A (ko) 쇳물로 직접 무산세 용융도금 박판 스트립 제품을 생산하는 방법
CN101947648A (zh) 锆及锆合金大型铸件的生产方法
CN106825512A (zh) 一种冶金结合不锈钢覆层双金属型钢及制备工艺
CN106521263A (zh) 一种便携式电脑外壳用铝合金板材的制造方法
CN107030113A (zh) 大直径钢管连铸连轧生产方法、复合钢管连铸连轧生产方法、复合钢板连铸连轧生产方法
CN102586684B (zh) 一种用于核电结构的h型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2294484B (zh) 18-8型奥氏体不锈钢-碳钢覆层钢板的制造方法
CN104018063A (zh) 低合金高强度q420c中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