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3410B - 一种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3410B
CN104023410B CN201410204284.6A CN201410204284A CN104023410B CN 104023410 B CN104023410 B CN 104023410B CN 201410204284 A CN201410204284 A CN 201410204284A CN 104023410 B CN104023410 B CN 1040234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erminal
transmission
reception
lo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042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23410A (zh
Inventor
李佳珊
刘亚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0428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234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23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34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234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34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方法和装置。其中,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方法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在本地选择需要传输到接收终端的数据;搜索能够接收数据的接收终端,并在本地与接收终端间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将数据通过数据链路直接发送至接收终端。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数据进行手动删除和/或对终端进行恢复出厂设置的操作无法彻底删除用户数据的问题,达到更加合理高效地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和/或保护用户个人隐私数据不受威胁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传输及接收方法、设备及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也越来越习惯智能终端更新频率的加快。但是,更换智能终端之后将替换下来的终端内的数据输入至新的终端的复杂操作却让大多数人感到头疼。例如,用户更换手机之后,需要将替换下来的旧手机中的通讯录、短信等信息通过蓝牙或者复制到客户识别模块卡(以下简称SIM卡)等操作输入新手机中。另外,替换下来的旧手机中一些应用软件的数据甚至无法重新输入至新手机中,如一些聊天软件的聊天记录或者游戏软件的游戏进度等。现有技术中,更换终端之后智能通过用户手动对新的终端以及替换下来的终端之间进行数据同步的复杂操作浪费了用户的大量时间及精力,并且严重影响用户对于终端的体验。
综上,现有技术中,用户更换终端之后,仅能够通过用户手动对终端间的数据进行同步,造成了用户时间及精力的大量浪费。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数据传输及接收方法、设备和相应的系统。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在本地选择需要传输到接收终端的数据;搜索能够接收所述数据的接收终端,并在本地与所述接收终端间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链路直接发送至所述接收终端。
可选地,利用点对点传输技术搜索能够接收所述数据的接收终端。
可选地,所述点对点技术为Wi-direct技术。
可选地,所述在本地选择需要传输到接收终端的数据之前,还包括:获取本地的数据传输权限。
可选地,所述数据传输权限包括ROOT权限。
可选地,数据传输的两个终端间不需要具备网络连接。
可选地,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链路直接发送至所述接收终端,包括:根据不同类型数据的特征进行数据包封装,生成不同类型的数据包,其中,每个数据包携带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以便所述接收终端获知接收的数据类型;将封装好的数据包通过所述数据链接直接发送至所述接收终端。
可选地,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链路直接发送至所述接收终端之后,还包括:粉碎本地已传输的数据,使其无法恢复。
可选地,所述粉碎本地已传输的数据,包括:删除本地已传输的数据;对本地存储已传输数据的存储介质进行擦除。
可选地,所述数据包括下列至少之一:联系人信息;短信;通话记录;图片;音视频;文档;应用软件以及软件数据;铃声。
可选地,所述软件数据包括:聊天软件的聊天记录;游戏软件的游戏进度;浏览器软件的历史浏览记录。
可选地,所述方法适用于安卓系统。
可选地,所述数据传输方法适用于终端之间的换机过程,其中,所述换机过程是指将第一终端的数据部分或全部转至第二终端,以供用户启用第二终端时能够继续使用来自第一终端的数据。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终端间的数据接收方法,包括:搜索发送终端,并在本地与所述发送终端间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通过所述数据链路接收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数据。
可选地,利用点对点传输技术搜索发送终端。
可选地,所述点对点传输技术为Wi-direct技术。
可选地,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数据包括下列至少之一:联系人信息;短信;通话记录;图片;音视频;文档;应用软件以及软件数据;铃声。
可选地,所述软件数据包括:聊天软件的聊天记录;游戏软件的游戏进度;浏览器软件的历史浏览记录。
可选地,所述接收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数据之后,还包括:根据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数据的原有路径,将其对应还原到本地各位置。
可选地,根据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数据的原有路径,将其对应还原到本地各位置,包括:解析接收的数据包,确定数据类型,其中,每个数据包携带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根据数据类型确定该数据包在所述发送终端内的原有路径;根据该数据包在所述发送终端内的原有路径,经相同路径将其还原至本地。
可选地,进行所述还原操作之前,还包括:获取本地的数据处理权限。
可选地,所述数据处理权限包括ROOT权限。
可选地,数据传输的两个终端间不需要具备网络连接。
可选地,通过所述数据链路接收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数据,包括:若在数据的接收过程中,所述数据链路断开,判断当前正在接收的应用软件的数据是否完整;若是,保存该应用软件的数据;若否,丢弃该应用软件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数据接收方法适用于终端之间的换机过程,其中,所述换机过程是指将第一终端的数据部分或全部转至第二终端,以供用户启用第二终端时能够继续使用来自第一终端的数据。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不同终端间的数据传输,设置于发送终端中,包括:选择模块,配置为在所述发送终端本地选择需要传输到接收终端的数据;第一搜索模块,配置为搜索能够接收所述数据的接收终端,并在所述发送终端与所述接收终端间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发送模块,配置为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链路直接发送至所述接收终端。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包括:封装单元,配置为根据不同类型数据的特征进行数据包封装,生成不同类型的数据包,其中,每个数据包携带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以便所述接收终端获知接收的数据类型;发送单元,配置为将封装好的数据包通过所述数据链接直接发送至所述接收终端。
可选地,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粉碎模块,配置为粉碎所述发送模块已传输的数据。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应用于不同终端间的数据传输,设置于接收终端,包括:第二搜索模块,配置为搜索发送终端;链路建立模块,配置为在本地与所述发送终端间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接收模块,配置为通过所述数据链路接收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数据接收装置还包括:还原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数据的原有路径,将其对应还原到所述接收终端各位置。
可选地,所述还原模块包括:解封装单元,配置为解析接收的数据包,确定数据类型,其中,每个数据包携带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路径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数据类型确定该数据包在所述发送终端内的原有路径;还原单元,配置为根据该数据包在所述发送终端内的原有路径,经相同路径将其还原至本地。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还配置为:若在数据的接收过程中,所述数据链路断开,判断当前正在接收的应用软件的数据是否完整;若是,保存该应用软件的数据;若否,丢弃该应用软件的数据。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系统,包括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且两者间不存在网络连接:所述发送终端,配置为选择需要传输到所述接收终端的数据;搜索到所述接收终端,在自身与所述接收终端间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以及,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链路传输至所述接收终端;接收终端,配置为通过所述数据链路接收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所述数据。
可选地,所述发送终端还配置为发送所述数据之后,粉碎已发送的数据,使其无法恢复。
可选地,所述发送终端还配置为删除本地已传输的数据,并对本地存储已传输数据的存储介质进行擦除。
可选地,所述接收终端还配置为根据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数据的原有路径,将其对应还原到本地各位置。
可选地,所述接收终端还配置为:若在数据的接收过程中,所述数据链路断开,判断当前正在接收的应用软件的数据是否完整;若是,保存该应用软件的数据;若否,丢弃该应用软件的数据。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间的数据传输方法能够在发送终端本地选择需要传输到接收终端的数据,搜索能够接收数据的接收终端,并在本地与接收终端间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避免通过将数据上传至网络对数据进行传输造成数据泄漏的安全威胁。建立链路之后,将数据经过封装之后通过数据链路直接发送至接收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用户手动输入数据的问题,达到根据用户选择直接传输数据至接收终端,节省用户时间及精力的有益效果。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间的数据接收方法能够搜索到发送终端,在本地与搜索到的发送终端间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并通过数据链路接收来自发送终端的数据,避免通过网络接收发送终端的数据导致数据安全受到威胁。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终端间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终端间的数据接收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旧手机搜索新手机的界面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新手机搜索旧手机的界面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选择发送的数据的界面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查找隐私信息的界面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相关技术中提及,用户更换终端之后,仅能够通过用户手动对终端间的数据进行同步,造成了用户时间及精力的大量浪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方法包括应用于发送终端的、终端间的数据传输方法,以及应用于接收终端的、终端间的数据接收方法。现分别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间的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终端间的数据接收方法进行介绍。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终端间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参见图1,该流程至少包括步骤S102至步骤S106。
步骤S102、在本地选择需要传输到接收终端的数据。
步骤S104、搜索能够接收数据的接收终端,并在本地与接收终端间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
步骤S106、将数据通过数据链路直接发送至接收终端。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间的数据传输方法能够在发送终端本地选择需要传输到接收终端的数据,搜索能够接收数据的接收终端,并在本地与接收终端间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避免通过将数据上传至网络对数据进行传输造成数据泄漏的安全威胁。建立链路之后,将数据经过封装之后通过数据链路直接发送至接收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用户手动输入数据的问题,达到根据用户选择直接传输数据至接收终端,节省用户时间及精力的有益效果。
上文提及,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本地选择需要传输到接收终端的数据。为保证能够更加全面地对数据进行选择,优选地,在选择数据之前,本发明实施例获取本地的数据传输权限。其中,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对于终端的不同应用的数据需要获取不同的数据传输权限,如对携带有用户支付账号信息的数据,和/或携带有用户聊天记录信息的数据和/或携带有用户网银验证信息的数据的传输权限。而管理员权限(ROOT)能够覆盖对大多数数据进行传输的权限,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的数据传输权限包括ROOT权限。实际操作中,对终端本地的数据传输权限包括临时ROOT权限与永久ROOT权限。其中,与永久ROOT权限相比,临时ROOT权限指暂时性的ROOT权限,即在终端重新启动之后,临时ROOT权限能够自动消失。但获取到临时ROOT权限后对数据的传输权限与获取永久ROOT权限后对数据的操作权限相同。例如,获取到临时ROOT权限的操作包括:对系统文件进行备份的操作、修改系统的内部程序操作、安装应用程序到安全数码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以下简称SD卡)的操作、系统文件和/或应用程序文件目录的获取操作、应用程序的静默安装操作、应用程序和/或系统预装应用程序的卸载操作等任意获取永久ROOT权限后的操作权限。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临时ROOT权限保证能够获取对终端本地的数据的传输权限,并保证在对数据进行传输之后,临时ROOT权限能够自动消失,避免由于获取永久ROOT权限,导致用户失去针对该终端的免费维修及保养的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判断当前是否已经获取临时ROOT权限,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能够对终端本地的数据进行传输。例如,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adb shell id的命令,获取当前用户的ID级别。如果ID=0,表示当前用户已经获取临时ROOT权限。上文提及,获取到ROOT权限即为获取到终端的系统的最高使用权限。用户的ID=0代表当前已经获取到该最高权限,即当前用户已经获取临时ROOT权限。
例如,当终端的系统为安卓系统时,具体的可执行如下指令:
shell:su-c mount-o remount rw/system/app/system/app
其中,该指令利用上文提及的adb的shell命令获取当前用户的ID级别。并且,利用shell命令中的su添加mount-0remount命令至目标路径(/system/app),从而将/system/app设为可读写(即指令中的rw)状态。其中,shell命令中的su代表高使用权限被获取,并可以启动使用,例如获取本例中的临时ROOT权限。
另外,实际操作中,存在本发明实施例无法直接获取ROOT权限的终端的机型,该种情况下,需要用户根据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终端的ROOT权限。获取之后,对该ROOT权限执行授权操作。之后,能够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间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终端间的数据传输(即步骤S106)。
根据获取到的数据传输权限在本地选择需要传输的数据之后,如图1中的步骤S104所示,搜索能够接收数据的接收终端,并在本地与接收终端间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利用点对点传输技术中的Wi-direct技术搜索能够接收数据的接收终端,并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对数据进行传输。利用利用点对点传输技术能够对数据进行点对点的私密传输,无需将数据上传至网络进行传输,因此能够更加安全地保护数据的隐私性,并且不会浪费用户的网络数据流量,并且本例中优选使用点对点传输技术中的Wi-direct技术对数据能够提高传输速度。例如,使用Wi-direct技术对数据进行传输速度比使用蓝牙对数据传输快60倍。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使用Wi-direct技术对数据进行传输的过程中需要在终端创建热点建立局域网,因此,在使用Wi-direct技术对数据进行传输时需要断开网络连接(如无线网络wifi等)。
在本地与接收终端间建立单向数据链路之后,如图1中的步骤S10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将数据通过数据链路直接发送至接收终端。在发送数据至接收终端时,为方便接收终端能够获知接收的数据类型,并将接收的数据还原至对应的位置,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根据不同类型数据的特征进行数据包封装,生成不同类型的数据包。其中,每个数据包携带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则接收终端接收到数据包之后,能够根据每个数据包携带的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获知数据的类型。例如,短信数据包在封装时可以在包头设置短信服务(ShortMessage Service,以下简称SMS)作为特征,接收终端接收到数据包后,解析获取SMS,确定这一数据包的内容为短信。另外,在根据不同类型数据的特征进行数据包封装时,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根据选择的需要传输的数据对传输时间进行预测,并提示用户本次数据传输需要的时间长度,以便用户更加高效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数据传输操作。
若在将数据通过数据链路直接发送至接收终端的过程中,链路被中断,则已经发送至接收终端的完整数据能够被保存至接收终端中,而未完整传输至接收终端的数据将在接收终端一侧被自动删除,而发送终端一侧该未完整传输的数据能够不受任意影响地保存在本地。另外,对于接收终端接收到的重复的数据,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接收终端一侧自动删除重复的部分,避免重复数据对存储空间的占用以及浪费。
为避免本地数据和/或与用户隐私相关的数据被恶意恢复造成用户隐私泄露等不良后果,本发明实施例将数据通过数据链路直接发送至接收终端之后,粉碎本地已传输的数据,使其无法恢复。由于数据存入硬盘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真正的数据,另一部分是针对真正数据的索引。在现有技术的手动删除操作中,仅将硬盘中的索引部分删除,并将数据部分标识为无数据,以便系统继续存储新的数据。因此,手动删除操作无法保证已删除数据不被恢复,对于一些机密性较高的文件更无法保证删除之后不会被泄露。例如,用户手机的短信数据中携带有用户的一些账号信息数据及其密码,用户手机的联系人数据被恢复容易导致“钓鱼”事件使得家人朋友财产被骗等。为保证能够将已传输的数据进行彻底的删除和/或销毁,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地已传输的数据进行粉碎时,不仅删除本地已传输的数据,并且对本地存储已传输数据的存储介质进行擦除。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数据进行手动删除和/或对终端进行恢复出厂设置的操作无法彻底删除用户数据的问题,达到更加合理高效地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和/或保护用户个人隐私数据不受威胁的有益效果。
例如,当用户购买新手机之后,需要将旧手机中的数据传输至新手机。传输之后,对旧手机中的数据执行手动删除和/或恢复出厂设置操作,无法避免手机中的照片、视频、录音、聊天记录等隐私内容被再次恢复。若将旧手机送人或者转卖,为保证用户隐私不被泄露,需要对旧手机中的数据进行彻底删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数据进行的粉碎操作能够在彻底删除用户旧手机中的数据之后,擦除手机中的存储介质,加强对旧手机中数据的销毁程度,保证旧手机中的数据无法被恶意恢复。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通过数据链路将数据直接发送至接收终端之后,对本地已传输的数据进行粉碎能够强化对用户隐私安全的保护。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应用至使用安卓系统的终端中。由于安卓系统限制对手机系统中数据的删除操作,因此,优选地,在对本地已传输的数据进行粉碎操作之后,可以由用户手动进行确认删除,进一步保证本地已传输的数据被彻底销毁,保障用户的隐私安全。
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选择并发送至接收终端的数据可以是终端中任意能够获取权限对其进行传输的数据,包括:联系人信息、短信、通话记录、图片、音视频、文档、应用软件以及软件数据、铃声。其中,软件数据可以是聊天软件的聊天记录,可以是游戏软件的游戏进度,还可以是浏览器软件的历史浏览记录等任意用户使用软件的历史信息数据。因此,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间的数据传输方法能够将发送终端本地的任意数据传输至接收终端。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能够适用于终端之间的换机过程,其中,换机过程是指将第一终端的数据部分或全部转至第二终端,以供用户启用第二终端时能够继续使用来自第一终端的数据。例如,用户购买新手机之后,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将旧手机中的数据传输至新手机,能够保证旧手机中用户需要的一切个人信息和/或资料和/或数据传输至新手机,包括旧手机中用户的短信数据、联系人数据、聊天应用的历史记录数据以及旧手机中游戏等应用软件的进度数据等。因此,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将旧手机中的数据传输至新手机中,能够避免用户更换手机之后,需要手动将个人信息和/或资料和/或数据输入新手机的复杂操作,更避免用户更换手机之后,旧手机中的聊天软件的聊天记录和/或游戏软件的游戏进度无法同步至新手机给用户带来的不便,提升用户体验。
基于上文各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间的数据接收方法。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终端间的数据接收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参见图2,该流程至少包括步骤S202至步骤S204。
步骤S202、搜索发送终端,并在本地与发送终端间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
步骤S204、通过数据链路接收来自发送终端的数据。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间的数据接收方法能够搜索到发送终端,在本地与搜索到的发送终端间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并通过数据链路接收来自发送终端的数据,避免通过网络接收发送终端的数据导致数据安全受到威胁。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执行如图2所示的步骤S202时,优选利用点对点传输技术搜索发送终端。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利用点对点传输技术中的Wi-direct技术搜索发送终端,并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对数据进行接收。利用点对点传输技术能够对数据进行点对点的私密传输,无需通过网络接收数据,因此能够更加安全地保护数据的隐私性,并且不会浪费用户的网络数据流量。并且,使用点对点传输技术中的Wi-direct技术能够提高接收数据的速度。例如,使用Wi-direct技术接收数据的速度比使用蓝牙接收数据的速度快60倍。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使用Wi-direct技术接收数据的过程中需要在终端创建热点建立局域网,因此,在使用Wi-direct技术接收数据时需要断开网络连接(如无线网络wifi等)。
利用点对点传输技术搜索到发送终端并在本地与发送终端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之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数据链路接收来自发送终端的数据。若在数据接收过程中,链路被中断,则判断当前正在接收的应用软件的数据是否完整。若完整,则保存已接收的数据,若判断接收的数据不完整,则丢弃已接收的数据,而发送终端一侧该未完整传输的数据能够不受任意影响地保存在发送终端本地。另外,对于接收到的重复数据,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自动判断并删除重复的部分,避免重复数据对存储空间的占用以及浪费。
接收到来自发送终端的数据之后,本发明实施例获取本地的数据处理权限。其中,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对于终端的不同应用的数据进行处理需要获取不同的权限,而ROOT权限能够覆盖对大多数数据进行处理的权限,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的数据处理权限包括ROOT权限。实际操作中,对终端本地的数据处理权限包括临时ROOT权限与永久ROOT权限。其中,与永久ROOT权限相比,临时ROOT权限指暂时性的ROOT权限,即在终端重新启动之后,临时ROOT权限能够自动消失。但获取到临时ROOT权限后对数据的处理权限与获取永久ROOT权限后对数据的操作权限相同。例如,获取到临时ROOT权限的操作包括:对系统文件进行备份的操作、修改系统的内部程序操作、安装应用程序到安全数码卡(Secure DigitalMemory Card,以下简称SD卡)的操作、系统文件和/或应用程序文件目录的获取操作、应用程序的静默安装操作、应用程序和/或系统预装应用程序的卸载操作等任意获取永久ROOT权限后的操作权限。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临时ROOT权限保证能够获取对终端本地的数据的处理权限,并保证在对数据进行传输之后,临时ROOT权限能够自动消失,避免由于获取永久ROOT权限,导致用户失去针对该终端的免费维修及保养的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判断当前是否已经获取临时ROOT权限,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能够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例如,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adb shell id的命令,获取当前用户的ID级别。如果ID=0,表示当前用户已经获取临时ROOT权限。上文提及,获取到ROOT权限即为获取到终端的系统的最高使用权限。用户的ID=0代表当前已经获取到该最高权限,即当前用户已经获取临时ROOT权限。
例如,当终端的系统为安卓系统时,具体的可执行如下指令:
shell:su-c mount-o remount rw/system/app/system/app
其中,该指令利用上文提及的adb的shell命令获取当前用户的ID级别。并且,利用shell命令中的su添加mount-0remount命令至目标路径(/system/app),从而将/system/app设为可读写(即指令中的rw)状态。其中,shell命令中的su代表高使用权限被获取,并可以启动使用,例如获取本例中的临时ROOT权限。
另外,实际操作中,存在本发明实施例无法直接获取ROOT权限的终端的机型,该种情况下,需要用户根据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终端的ROOT权限。获取之后,对该ROOT权限执行授权操作。之后,能够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间的数据接收方法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在接收到来自发送终端的数据,并且获取到数据处理权限之后,本发明实施例根据来自发送终端的数据的原有路径,将其对应还原到本地各位置。具体地,接收到来自发送终端的数据之后,解析接收的数据包,并根据数据包携带的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确定数据类型。确定之后,根据数据类型确定该数据包在发送终端内的原有路径,并经相同路径将其还原至本地。例如,在发送终端内聊天软件微聊的图片1的保存路径为:图片-微聊图片-对话接收图片,微聊的图片2的保存路径为:图片-微聊图片-朋友圈下载图片。在接收到聊天软件微聊的数据包之后,根据对该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的原有路径,将图片1按照“图片-微聊图片-对话接收图片”保存至本地,将图片2按照“图片-微聊图片-朋友圈下载图片”保存至本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用户手动输入数据的问题,达到根据用户选择直接传输数据至接收终端,节省用户时间及精力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的来自发送终端的数据可以是发送终端中任意能够获取权限对其进行传输的数据,包括:联系人信息、短信、通话记录、图片、音视频、文档、应用软件以及软件数据、铃声。其中,软件数据可以是聊天软件的聊天记录,可以是游戏软件的游戏进度,还可以是浏览器软件的历史浏览记录等任意用户使用软件的历史信息数据。因此,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间的数据接收方法能够接收发送终端的任意数据,并保存至本地。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方法能够适用于终端之间的换机过程。其中,所述换机过程是指将第一终端的数据部分或全部转至第二终端,以供用户启用第二终端时能够继续使用来自第一终端的数据。例如,用户购买新手机之后,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间的数据接收方法接收旧手机中的数据并保存至新手机,能够保证旧手机中用户需要的一切个人信息和/或资料和/或数据同步至新手机,包括旧手机中用户的短信数据、联系人数据、聊天应用的历史记录数据以及旧手机中游戏等应用软件的进度数据等。因此,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方法接收旧手机中的数据,并保存至新手机,能够避免用户更换手机之后,需要手动将个人信息和/或资料和/或数据输入新手机的复杂操作,更避免用户更换手机之后,旧手机中的聊天软件的聊天记录和/或游戏软件的游戏进度无法同步至新手机给用户带来的不便,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例一
为将上文各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及接收方法阐述得更加清楚明白,现提供一个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及接收方法进行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为将本优选实施例阐述得简洁,本优选实施例中,设置发送终端为旧手机,并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间的数据传输方法传输数据,设置接收终端为新手机,并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间的数据接收方法接收数据。
本例中,当用户需要将旧手机中的数据传输至新手机时,使用旧手机利用点对点传输技术搜索新手机,搜索到之后,发送热点信息至新手机。新手机对热点信息进行搜索,若仅搜索到一个热点信息,即为旧手机的热点信息,若搜索到超过一个的热点信息,则在新手机的屏幕对热点信息进行列表,并根据用户选择确定与其建立链路的旧手机。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旧手机搜索新手机的界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当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进行对新手机的搜索时,界面展示提示语“正在搜索您的新手机”。当用户触发提示语左侧的箭头型图标时,退出对新手机的搜索,以便用户执行其他操作。参见图3,在对新手机进行搜索时,界面中间出现手机图标(如图3中圆形框与矩形框的组合图形所示),并在手机图标下方展示旧手机的型号,如图3中旧手机的型号为“NX430A”。优选地,在如图3所示的界面还可以显示动态的、扩散的波纹图形表示正在执行的搜索操作(图3中并未画出)。另外,在界面下方存在“如何在新手机上接收”的按钮,当用户触发此按钮,将展示用户如何在新手机上接收数据的步骤。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新手机搜索旧手机的界面示意图。该界面同图3所示的界面类似。如图4所示,界面展示“正在搜索您的旧手机”的提示语,并且用户能够通过触发该提示语左侧的箭头型按钮退出当前界面。在界面中同样可以显示动态的、扩散的波纹图形表示正在执行的搜索操作(图4中并未画出)。另外,在界面下方存在“如何在旧手机上发送”按钮,当用户触发该按钮,向用户展示旧手机发送数据的操作步骤。
本例中,在对新手机进行搜索时,用户能够查看使用新手机接收数据的操作步骤,在对旧手机进行搜索时,用户能够查看使用旧手机传输数据的操作步骤。通过对新手机接收数据的操作步骤和/或旧手机传输数据的操作步骤的介绍,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帮助用户更加高效地完成新手机与旧手机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例如,用户能够查看到的使用旧手机传输数据的操作步骤可以包括如何选择旧手机中的数据,如何在传输旧手机中的数据至新手机之后,对旧手机中的数据进行粉碎等。
并且,在对使用旧手机传输数据的操作步骤中对该数据传输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和/或操作步骤的必要性进行介绍,如告知用户本例中使用Wi-direct技术搜索并建立新旧手机之间传输数据的链路,无需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能够防止使用网络传输数据造成的信息泄漏的不良后果。再例如,介绍传输数据至新手机之后对旧手机中的数据执行粉碎操作能够对旧手机中的数据进行彻底的删除,避免使用手动删除和/或恢复出厂设置等操作对数据进行删除造成被删除数据能够被还原,泄漏用户隐私的恶性后果。
上文对新手机与旧手机之间的搜索过程进行了介绍。在搜索到新手机或者旧手机之后,在新手机以及旧手机之间建立数据链路,并通过该数据链路传输旧手机的数据至新手机。旧手机传输数据至新手机之前,需要获取数据传输权限,获取之后,在旧手机本地选择需要传输到新手机的数据。
如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选择发送的数据的界面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例中,传输的数据也可以称为资料。如图5所示,本例中对旧手机中的数据根据不同类型数据的特征进行数据包封装,生成不同类型的数据包。其中,每个数据包携带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例如,数据可以是联系人信息、短信、通话记录,可以是图片、视频、电子书、音乐、铃声,还可以是游戏等应用软件。本例中的旧手机中全部能够发送的数据如图5所示,在界面下方,展示若发送旧手机中的全部数据至新手机预计需要时间为8分钟。当用户对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选择时,触发对应的图标,则对应图标变为深色(由于附图限制,并未在图5中表示)。用户选择需要发送的数据之后,触发如图5所示的“发送到新手机”按钮,则能够通过已建立的链路发送数据。将旧手机中的数据传输至新手机之后,用户能够选择隐私粉碎机选项对已传输的数据进行粉碎处理。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查找隐私信息的界面示意图。当用户触发隐私粉碎机选项,本优选实施例自动对旧手机中的隐私信息进行查找,并提示用户若不进行粉碎处理,可能造成隐私泄漏。如图6所示的提示语“建议您粉碎旧手机隐私,防止被恢复利用”。另外,参见图6,本例中对隐私信息的来源进行罗列。如图6中显示旧手机中共隐私信息634项,其中,属于图片类型的隐私信息527项,属于视频类型的隐私信息3项,属于录音类型的隐私信息104项。
本例中,旧手机中的数据传输至新手机之后,对旧手机的数据进行粉碎处理,保证对旧手机的二次销售或者转赠不会造成前一个用户信息的泄漏。而新手机接收到来自旧手机的数据之后,能够按照旧手机中数据的保存路径对数据进行保存。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传输的数据包括:联系人信息、短信、通话记录、图片、音视频、文档、应用软件以及软件数据、铃声。其中,软件数据可以是聊天软件的聊天记录,可以是游戏软件的游戏进度,还可以是浏览器软件的历史浏览记录等任意用户使用软件的历史信息数据。因此,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间的数据接收方法能够接收发送终端的任意数据,并保存至本地。
上文提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方法,并且该方法包括应用于发送终端的、终端间的数据传输方法,以及应用于接收终端的、终端间的数据接收方法。基于上文各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方法,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装置。同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装置包括数据传输装置以及数据接收装置。现分别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以及数据接收装置进行介绍。
基于上文各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以实现终端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该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不同终端间的数据传输,设置于发送终端中。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至少包括:选择模块710、第一搜索模块720以及发送模块730。
现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各器件或组成的功能以及各部分间的连接关系:
选择模块710,配置为在发送终端本地选择需要传输到接收终端的数据。
第一搜索模块720,与发送模块730相耦合,配置为搜索能够接收数据的接收终端,并在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间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
发送模块730,与选择模块710以及第一搜索模块720分别耦合,配置为将数据通过数据链路直接发送至接收终端。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发送模块730包括:封装单元731,配置为根据不同类型数据的特征进行数据包封装,生成不同类型的数据包,其中,每个数据包携带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以便接收终端获知接收的数据类型;发送单元732,配置为将封装好的数据包通过数据链接直接发送至接收终端。
参见图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粉碎模块740,配置为粉碎发送模块已传输的数据。
基于上文各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间的数据接收方法,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装置,以实现终端间的数据接收方法。其中,该数据接收装置应用于不同终端间的数据传输,设置于接收终端。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9,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接收装置至少包括:第二搜索模块910、链路建立模块920以及接收模块930。
现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接收装置的各器件或组成的功能以及各部分间的连接关系:
第二搜索模块910,配置为搜索发送终端。
链路建立模块920,与第二搜索模块910以及接收模块930分别耦合,配置为在本地与发送终端间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
接收模块930,与链路建立模块920相耦合,配置为通过数据链路接收来自发送终端的数据。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数据接收装置还包括:还原模块940,配置为根据接收模块接收的数据的原有路径,将其对应还原到接收终端各位置。
如图10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原模块940包括:解封装单元941,配置为解析接收的数据包,确定数据类型,其中,每个数据包携带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路径确定单元942,配置为根据数据类型确定该数据包在发送终端内的原有路径;还原单元943,配置为根据该数据包在发送终端内的原有路径,经相同路径将其还原至本地。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接收模块930还配置为:若在数据的接收过程中,数据链路断开,判断当前正在接收的应用软件的数据是否完整;若是,保存该应用软件的数据;若否,丢弃该应用软件的数据。
基于上文各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方法和装置(包括上文介绍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以及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系统,包括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且两者间不存在网络连接。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1,本发明实施例的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系统至少包括:发送终端1110、接收终端1120。
现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系统的各组成的功能以及各部分间的连接关系:
发送终端1110,配置为选择需要传输到接收终端的数据;搜索到接收终端,在自身与接收终端间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以及,将数据通过数据链路传输至接收终端;
接收终端1120,与发送终端1110间建立数据链路,配置为通过数据链路接收来自发送终端的数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发送终端1110还配置为发送数据之后,粉碎已发送的数据,使其无法恢复。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发送终端1110还配置为删除本地已传输的数据,并对本地存储已传输数据的存储介质进行擦除。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接收终端1120还配置为根据来自发送终端的数据的原有路径,将其对应还原到本地各位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接收终端1120还配置为:若在数据的接收过程中,数据链路断开,判断当前正在接收的应用软件的数据是否完整;若是,保存该应用软件的数据;若否,丢弃该应用软件的数据。
根据上述任意一个优选实施例或多个优选实施例的组合,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间的数据传输方法能够在发送终端本地选择需要传输到接收终端的数据,搜索能够接收数据的接收终端,并在本地与接收终端间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避免通过将数据上传至网络对数据进行传输造成数据泄漏的安全威胁。建立链路之后,将数据经过封装之后通过数据链路直接发送至接收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用户手动输入数据的问题,达到根据用户选择直接传输数据至接收终端,节省用户时间及精力的有益效果。另外,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间的数据传输方法能够将发送至接收终端的数据在本地进行粉碎。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数据进行的粉碎处理能够删除本地已传输的数据,并且对本地存储已传输数据的存储介质进行擦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数据进行手动删除和/或对终端进行恢复出厂设置的操作无法彻底删除用户数据的问题,达到更加合理高效地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和/或保护用户个人隐私数据不受威胁的有益效果。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间的数据接收方法能够搜索到发送终端,在本地与搜索到的发送终端间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并通过数据链路接收来自发送终端的数据,避免通过网络接收发送终端的数据导致数据安全受到威胁。另外,在接收到来自发送终端的数据之后,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间的数据接收方法能够根据来自发送终端的数据的原有路径,将其对应还原到本地各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用户手动输入数据的问题,达到根据用户选择直接传输数据至接收终端,节省用户时间及精力的有益效果。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或设备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A1、一种终端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在本地选择需要传输到接收终端的数据;
搜索能够接收所述数据的接收终端,并在本地与所述接收终端间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
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链路直接发送至所述接收终端。
A2、根据A1所述的方法,其中,搜索能够接收所述数据的接收终端,包括:
利用点对点传输技术搜索能够接收所述数据的接收终端。
A3、根据A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点对点技术为Wi-direct技术。
A4、根据A1至A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本地选择需要传输到接收终端的数据之前,还包括:获取本地的数据传输权限。
A5、根据A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权限包括ROOT权限。
A6、根据A1至A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数据传输的两个终端间不需要具备网络连接。
A7、根据A1至A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链路直接发送至所述接收终端,包括:
根据不同类型数据的特征进行数据包封装,生成不同类型的数据包,其中,每个数据包携带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以便所述接收终端获知接收的数据类型;
将封装好的数据包通过所述数据链接直接发送至所述接收终端。
A8、根据A1至A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链路直接发送至所述接收终端之后,还包括:粉碎本地已传输的数据,使其无法恢复。
A9、根据A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粉碎本地已传输的数据,包括:
删除本地已传输的数据;
对本地存储已传输数据的存储介质进行擦除。
A10、根据A1至A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联系人信息;
短信;
通话记录;
图片;
音视频;
文档;
应用软件以及软件数据;
铃声。
A11、根据A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软件数据包括:
聊天软件的聊天记录;
游戏软件的游戏进度;
浏览器软件的历史浏览记录。
A12、根据A1至A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适用于安卓系统。
A13、根据A1至A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适用于终端之间的换机过程,其中,所述换机过程是指将第一终端的数据部分或全部转至第二终端,以供用户启用第二终端时能够继续使用来自第一终端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B14、一种终端间的数据接收方法,包括:
搜索发送终端,并在本地与所述发送终端间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
通过所述数据链路接收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数据。
B15、根据B14所述的方法,其中,搜索发送终端,包括:
利用点对点传输技术搜索发送终端。
B16、根据B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点对点传输技术为Wi-direct技术。
B17、根据B14或B16所述的方法,其中,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数据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联系人信息;
短信;
通话记录;
图片;
音视频;
文档;
应用软件以及软件数据;
铃声。
B18、根据B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软件数据包括:
聊天软件的聊天记录;
游戏软件的游戏进度;
浏览器软件的历史浏览记录。
B19、根据B14至B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数据之后,还包括:根据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数据的原有路径,将其对应还原到本地各位置。
B20、根据B19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数据的原有路径,将其对应还原到本地各位置,包括:
解析接收的数据包,确定数据类型,其中,每个数据包携带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
根据数据类型确定该数据包在所述发送终端内的原有路径;
根据该数据包在所述发送终端内的原有路径,经相同路径将其还原至本地。
B21、根据B19或B20所述的方法,其中,进行所述还原操作之前,还包括:获取本地的数据处理权限。
B22、根据B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权限包括ROOT权限。
B23、根据B14至B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数据传输的两个终端间不需要具备网络连接。
B24、根据B14至B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所述数据链路接收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数据,包括:
若在数据的接收过程中,所述数据链路断开,判断当前正在接收的应用软件的数据是否完整;
若是,保存该应用软件的数据;
若否,丢弃该应用软件的数据。
B25、根据B14至B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接收方法适用于终端之间的换机过程,其中,所述换机过程是指将第一终端的数据部分或全部转至第二终端,以供用户启用第二终端时能够继续使用来自第一终端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C26、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不同终端间的数据传输,设置于发送终端中,包括:
选择模块,配置为在所述发送终端本地选择需要传输到接收终端的数据;
第一搜索模块,配置为搜索能够接收所述数据的接收终端,并在所述发送终端与所述接收终端间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
发送模块,配置为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链路直接发送至所述接收终端。
C27、根据C2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封装单元,配置为根据不同类型数据的特征进行数据包封装,生成不同类型的数据包,其中,每个数据包携带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以便所述接收终端获知接收的数据类型;
发送单元,配置为将封装好的数据包通过所述数据链接直接发送至所述接收终端。
C28、根据C26或C27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粉碎模块,配置为粉碎所述发送模块已传输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D29、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应用于不同终端间的数据传输,设置于接收终端,包括:
第二搜索模块,配置为搜索发送终端;
链路建立模块,配置为在本地与所述发送终端间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
接收模块,配置为通过所述数据链路接收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数据。
D30、根据D29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还原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数据的原有路径,将其对应还原到所述接收终端各位置。
D31、根据D3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还原模块包括:
解封装单元,配置为解析接收的数据包,确定数据类型,其中,每个数据包携带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
路径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数据类型确定该数据包在所述发送终端内的原有路径;
还原单元,配置为根据该数据包在所述发送终端内的原有路径,经相同路径将其还原至本地。
D32、根据D29至D3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收模块还配置为:
若在数据的接收过程中,所述数据链路断开,判断当前正在接收的应用软件的数据是否完整;
若是,保存该应用软件的数据;
若否,丢弃该应用软件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E33、一种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系统,包括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且两者间不存在网络连接:
所述发送终端,配置为选择需要传输到所述接收终端的数据;搜索到所述接收终端,在自身与所述接收终端间建立单向的数据链路;以及,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链路传输至所述接收终端;
接收终端,配置为通过所述数据链路接收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所述数据。
E34、根据E3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发送终端还配置为发送所述数据之后,粉碎已发送的数据,使其无法恢复。
E35、根据E3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发送终端还配置为删除本地已传输的数据,并对本地存储已传输数据的存储介质进行擦除。
E36、根据E30至E3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接收终端还配置为根据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数据的原有路径,将其对应还原到本地各位置。
E37、根据E30至E3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接收终端还配置为:若在数据的接收过程中,所述数据链路断开,判断当前正在接收的应用软件的数据是否完整;若是,保存该应用软件的数据;若否,丢弃该应用软件的数据。

Claims (30)

1.一种终端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用户更换终端时选择性地将原始数据由本地终端传输至新启动的终端,包括:
获取当前用户的ID级别,根据所述ID级别判断所述当前用户是否已获取本地数据传输权限;
若是,将本地数据目标路径设为可读写状态,并在本地选择需要传输到接收终端的数据;
利用点对点传输技术搜索能够接收所述数据的接收终端,并在本地与所述接收终端间建立对数据进行点对点私密传输的单向数据链路;
根据不同类型数据的特征对所选择的数据进行数据包封装,生成不同类型的数据包,并根据所选择的数据对传输时间进行预测,进一步将所预测的本次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提示至用户;
将封装好的数据包通过所述数据链路直接发送至所述接收终端,其中,每个数据包携带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以便所述接收终端根据接收的每个数据包携带的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获知接收的数据的类型,并将所述接收的数据还原至对应的位置;
删除本地已传输的数据,并对本地存储的已传输数据的存储介质进行擦除,以粉碎本地已传输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点对点技术为Wi-direct技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本地选择需要传输到接收终端的数据之前,还包括:获取本地的数据传输权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权限包括ROOT权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数据传输的两个终端间不需要具备网络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链路直接发送至所述接收终端之后,还包括:粉碎本地已传输的数据,使其无法恢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联系人信息;
短信;
通话记录;
图片;
音视频;
文档;
应用软件以及软件数据;
铃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软件数据包括:
聊天软件的聊天记录;
游戏软件的游戏进度;
浏览器软件的历史浏览记录。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适用于安卓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适用于终端之间的换机过程,其中,所述换机过程是指将第一终端的数据部分或全部转至第二终端,以供用户启用第二终端时能够继续使用来自第一终端的数据。
11.一种终端间的数据接收方法,应用于用户更换终端时在本地接收由发送终端传输的数据,包括:
利用点对点传输技术搜索发送终端,并在本地与所述发送终端间建立对数据进行点对点私密传输的单向的数据链路;
通过所述数据链路接收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数据,数据传输时间根据在所述发送终端所选择的数据进行预测,其中,所述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包携带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以便所述接收终端根据接收的每个数据包携带的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获知接收的数据的类型,并将所述接收的数据还原至对应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点对点传输技术为Wi-direct技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中,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数据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联系人信息;
短信;
通话记录;
图片;
音视频;
文档;
应用软件以及软件数据;
铃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软件数据包括:
聊天软件的聊天记录;
游戏软件的游戏进度;
浏览器软件的历史浏览记录。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数据之后,还包括:根据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数据的原有路径,将其对应还原到本地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数据的原有路径,将其对应还原到本地各位置,包括:
解析接收的数据包,确定数据类型,其中,每个数据包携带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
根据数据类型确定该数据包在所述发送终端内的原有路径;
根据该数据包在所述发送终端内的原有路径,经相同路径将其还原至本地。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中,进行所述还原操作之前,还包括:获取本地的数据处理权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权限包括ROOT权限。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数据传输的两个终端间不需要具备网络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1至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所述数据链路接收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数据,包括:
若在数据的接收过程中,所述数据链路断开,判断当前正在接收的应用软件的数据是否完整;
若是,保存该应用软件的数据;
若否,丢弃该应用软件的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11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接收方法适用于终端之间的换机过程,其中,所述换机过程是指将第一终端的数据部分或全部转至第二终端,以供用户启用第二终端时能够继续使用来自第一终端的数据。
22.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用户更换终端时不同终端间的数据传输,设置于发送终端中,包括:
选择模块,配置为获取当前用户的ID级别,根据所述ID级别判断所述当前用户是否已获取本地数据传输权限,若是,将本地数据目标路径设为可读写状态,并在所述发送终端本地选择需要传输到接收终端的数据;
第一搜索模块,配置为利用点对点传输技术搜索能够接收所述数据的接收终端,并在所述发送终端与所述接收终端间建立对数据进行点对点私密传输的单向的数据链路;
发送模块,配置为根据不同类型数据的特征对所选择的数据进行数据包封装,生成不同类型的数据包,并根据所选择的数据对传输时间进行预测,进一步将所预测的本次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提示至用户;将封装好的数据包通过所述数据链路直接发送至所述接收终端,其中,每个数据包携带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以便所述接收终端根据接收的每个数据包携带的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获知接收的数据的类型,并将所述接收的数据还原至对应的位置;
粉碎模块,配置为粉碎所述发送模块已传输的数据。
23.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应用于用户更换终端时不同终端间的数据传输,设置于接收终端,包括:
第二搜索模块,配置为利用点对点传输技术搜索发送终端;
链路建立模块,配置为在本地与所述发送终端间建立对数据进行点对点私密传输的单向的数据链路;
接收模块,配置为通过所述数据链路接收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数据,数据传输时间根据在所述发送终端所选择的数据进行预测,其中,所述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包携带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以便所述接收终端根据接收的每个数据包携带的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获知接收的数据的类型,并将所述接收的数据还原至对应的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还原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数据的原有路径,将其对应还原到所述接收终端各位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还原模块包括:
解封装单元,配置为解析接收的数据包,确定数据类型,其中,每个数据包携带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
路径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数据类型确定该数据包在所述发送终端内的原有路径;
还原单元,配置为根据该数据包在所述发送终端内的原有路径,经相同路径将其还原至本地。
26.根据权利要求23至2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收模块还配置为:
若在数据的接收过程中,所述数据链路断开,判断当前正在接收的应用软件的数据是否完整;
若是,保存该应用软件的数据;
若否,丢弃该应用软件的数据。
27.一种用户更换终端时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系统,包括发送终端与接收终端,且两者间不存在网络连接:
所述发送终端,配置为获取当前用户的ID级别,根据所述ID级别判断所述当前用户是否已获取本地数据传输权限,若是,将本地数据目标路径设为可读写状态,并选择需要传输到所述接收终端的数据;利用点对点传输技术搜索到所述接收终端,在自身与所述接收终端间建立对数据进行点对点私密传输的单向的数据链路;以及,根据不同类型数据的特征对所选择的数据进行数据包封装,生成不同类型的数据包,并根据所选择的数据对传输时间进行预测,进一步将所预测的本次数据传输的时间长度提示至用户;将封装好的数据包通过所述数据链路传输至所述接收终端,其中,每个数据包携带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以便所述接收终端根据接收的每个数据包携带的对应类型数据的特征获知接收的数据的类型,并将所述接收的数据还原至对应的位置;删除本地已传输的数据,并对本地存储的已传输数据的存储介质进行擦除,以粉碎本地已传输的数据;
接收终端,配置为通过所述数据链路接收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所述数据。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发送终端还配置为发送所述数据之后,粉碎已发送的数据,使其无法恢复。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接收终端还配置为根据来自所述发送终端的数据的原有路径,将其对应还原到本地各位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7至29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接收终端还配置为:若在数据的接收过程中,所述数据链路断开,判断当前正在接收的应用软件的数据是否完整;若是,保存该应用软件的数据;若否,丢弃该应用软件的数据。
CN201410204284.6A 2014-05-14 2014-05-14 一种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0234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04284.6A CN104023410B (zh) 2014-05-14 2014-05-14 一种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04284.6A CN104023410B (zh) 2014-05-14 2014-05-14 一种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3410A CN104023410A (zh) 2014-09-03
CN104023410B true CN104023410B (zh) 2018-09-11

Family

ID=51439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04284.6A Active CN104023410B (zh) 2014-05-14 2014-05-14 一种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234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1052A (zh) * 2014-05-15 2014-09-0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无线终端间转移数据中进行数据还原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60873A (zh) * 2014-10-20 2015-02-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设备初始化方法和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6127410A1 (zh) * 2015-02-13 2016-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属性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898020A (zh) * 2015-12-15 2016-08-24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换机方法及装置
CN106101356A (zh) * 2016-06-17 2016-11-09 北京百华悦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数据销毁方法
CN107632872B (zh) * 2016-07-15 2021-07-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桌面布局处理方法、用户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8032423A1 (zh) * 2016-08-17 2018-02-22 陈银芳 手机的更换方法及系统
CN106326169A (zh) * 2016-08-17 2017-01-11 陈银芳 手机的更换方法及系统
CN106775445B (zh) * 2016-09-14 2019-12-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06507268B (zh) * 2016-09-14 2020-01-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搬家中动态验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32058A (zh) * 2016-10-19 2017-0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657278B (zh) * 2016-11-21 2020-01-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06888498A (zh) * 2017-01-25 2017-06-2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间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844104B (zh) * 2017-01-25 2019-11-05 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921961A (zh) * 2017-01-25 2017-07-0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系统间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045610B (zh) * 2017-05-08 2020-06-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45597A (zh) * 2017-09-19 2018-01-30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同步方法与终端
CN108009053A (zh) * 2017-12-25 2018-05-08 苏州人为峰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手机核心数据管理和克隆方法
CN108173573A (zh) * 2018-01-18 2018-06-15 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定位的多媒体数据中转装置
CN109348542A (zh) * 2018-09-17 2019-02-15 深圳市三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据传输方法、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CN114845290B (zh) * 2022-06-30 2022-11-0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48096A1 (en) * 1999-02-10 2000-08-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 database system having at least two host databases and a remote database, and a method of synchronizing such databases
CN101526950A (zh) * 2009-04-09 2009-09-09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数据自动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CN101656951A (zh) * 2009-09-17 2010-02-24 李平 手机、手机信息备份系统及方法
CN102254456A (zh) * 2010-05-21 2011-11-23 李晓 同步装置及电子阅读系统
CN102833279A (zh) * 2011-06-14 2012-12-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更新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3577138A (zh) * 2012-07-25 2014-02-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信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7564B (zh) * 2012-08-27 2016-08-1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终端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48096A1 (en) * 1999-02-10 2000-08-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 database system having at least two host databases and a remote database, and a method of synchronizing such databases
CN101526950A (zh) * 2009-04-09 2009-09-09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数据自动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CN101656951A (zh) * 2009-09-17 2010-02-24 李平 手机、手机信息备份系统及方法
CN102254456A (zh) * 2010-05-21 2011-11-23 李晓 同步装置及电子阅读系统
CN102833279A (zh) * 2011-06-14 2012-12-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更新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3577138A (zh) * 2012-07-25 2014-02-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信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3410A (zh) 2014-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3410B (zh) 一种在无线终端间安全转移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47784B (zh) 一种公私隔离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83307B (zh) 应用程序消息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308560B (zh) 用于设置简档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30477A (zh) 集成操作系统的域管理
CN104239764B (zh) 终端设备及其系统功能的管控方法和装置
Androulidakis Mobile phone security and forensics
US20110319056A1 (en) Remote access to a mobile device
CN107682159A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可信应用管理方法和可信应用管理系统
CN105471956A (zh) 社交网络用户安全控制方法、社交应用工具及终端
KR20160009569A (ko) Sms 메시지를 추적하는 시스템과 방법
WO2017045417A1 (zh) 远程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540433A (zh) 用户身份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03685266B (zh) 企业数据的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5743917A (zh) 消息传输方法及终端
EP3602378A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ser accounts through which users are able to operate computing devices
CN106664535B (zh)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设备以及系统
CN106027530A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即时消息加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KR101067146B1 (ko) 휴대용 단말의 암호화 메시지 처리 방법 및 그 휴대용 단말
CN105656870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23254A (zh) 一种基于国产商用密码芯片的邮件加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5471711A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邮件加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Speed et al. Mobile Security: How to secure, privatize and recover your devices
WO2016177246A1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472584A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短信加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9

Address after: Room 801, 8th floor, No. 104, floors 1-19, building 2, yard 6, Jiuxianqiao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8 room 112, block D, 28 new street, new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Desheng Park)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Ltd.